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七 第16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件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真题精练专题七 第16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件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等 材料三 党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是一项严肃的、重要的工作。毛泽东同志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 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回望过往的 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党史资料的征集和整理,为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依据,有利于党史的宣传、学习和教学。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所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充分吸收和利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党史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9[2022江苏·12,3分,] 浦东新区居民在1996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家庭中粮食、蔬菜的开支从几年前的50%降到现在的30%左右,而瓜果以及消闲
A 食品在家庭开支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该地区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B.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C.中国入世影响百姓生活 D.经济特区建设成效显著
精神;顶层设计、统筹安排、上下呼应的工作机制;对待党史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 (2)成果:系统征集整理出版了党史资料;编写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党史资料。意义:为厘清党史中的问题和党史研究著述提 供了论证依据;使党的历史梳理与述说更加科学严谨、丰富多彩,更具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 (3)略。
【解题思路】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1980年5月成立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组织撰写回忆录和交流党史
【解析】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说明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A
项正确。农民的温饱问题此时尚未得到解决,排除C项;人民公社制度取消是在1983年,排除D项。
7[2023全国乙·31,4分,] 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5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5 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劳致富,艰苦奋斗,为取得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
必要 性( 全背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存在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 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7. 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政 治制度决定的。对吗? 答:不对。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决定的。 8. 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国民 经济的主体,都为我国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对吗? 答: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
9. 问:集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吗? 答:不对。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10. 问:我国为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体现了国 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对吗? 答:不对。体现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和 支持。
3. 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国要坚持以改革 开放为中心。对吗? 答:不对。我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 问:共同富裕是同时、同等、同步富裕。对吗 ? 答:不对。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需要先富带后 富。
5. 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对吗? 答:不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 问:我国坚持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对吗? 答:不对。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
怎么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关心的利益问题、为民谋利,为民解忧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

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0单元 第2讲 改革开放 作业

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10单元 第2讲 改革开放 作业

必修模块第十单元第2讲基础训练题组(A)一、选择题1.1978年9月,邓小平东北之行时说:“学大庆、学大寨要实事求是。

大寨有些东西不能学,比如他评工记分,一年搞一次,全国其他人民公社、大队就不可能这样做,取消集贸市场也不能学,自留地完全取消也不能学。

”这些观点()A.改善了东北人民的生活水平B.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C.为市场经济体制开拓了道路D.有利于打破思想禁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1978年9月”“要实事求是”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的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打破思想禁锢,故D项正确。

2.1980年4月5日,邓小平谈道:“关于住房问题,需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

城镇居民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

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

”与之相关的背景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对外开放扩展到14个沿海城市C.单一的公有制结构逐渐被打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80年4月5日”“城镇居民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

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展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逐渐被打破,故C项正确;A、B两项是在1984年,排除;D项是在21世纪初,排除。

3.下图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这说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改革开放后居民的收入波动变大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人民收入D.居民储蓄收益普遍大于其他收入【答案】B【解析】居民有了钱舍不得买东西,而是排队储蓄,体现了改革开放后居民的收入波动变大,人们对未来的信心还不够,所以用储蓄来加强保障,故B项正确。

4.1981年5月,上海嘉定县广播站连续报道封浜公社朱家生产队和曹王公社张北生产队联产到劳的做法,全县很快有20多个生产队扩大试行全部作物联产到劳责任制,这在全县城乡引起震动,社员中议论纷纷,有赞成、有反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闯关检测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闯关检测

专题十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专题闯关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2017北京西城期末)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

这说明我国( )2.(2017北京西城期末)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此规定意在( )3.(2016北京海淀期末)下表中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事件与影响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选项事件影响“一边倒”外交方针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A的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消除了万隆会议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B提出C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4.(2016北京西城期末)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次讲话(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5.(2017北京海淀期末)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取得的进展是( )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②实现了两岸直接“三通”③建立两岸间对话机制④达成“一个中国”共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2016北京顺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7.(2017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对下图成因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B.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革命8.(2016北京石景山期末)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 - 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二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 - 2
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 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土地和生产 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 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 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 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②行政机构的改变:
人民公社乡镇政府
③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④产业结构的改变:
单一化多元化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
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②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 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 “ ‘三级所有, 队为基础’应当稳定”。《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 当时已经出现“ ‘三级所有’, ‘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 这反映出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遭到质疑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单元十二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至今)
阶段特征
1.政治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依法治国。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祖国统一大业大步迈进。 2.外交上,反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 织活动;推进全面开放,接轨世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3.经济上∶特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接轨世界∶单一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 并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衣食住 行变化翻天覆地,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 色; 4.思想文化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现代化 的科技文教事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 向;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教科文成就突出。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10-1a_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_word版含解析

2019版历史一轮通史版试题:10-1a_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_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 [2017·北京朝阳期中]《读书》杂志创刊号(见右图),被称为“在那个精神世界经历了长期禁锢而刚刚得到释放的时代”的诞生物,被视为“新启蒙时代”的象征之一。

因为其()A.终结了十年“文革”的严重混乱B.开启了对“两个凡是”的反思C.探讨社会问题展开思想交流D.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答案 C解析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革”的混乱,故A项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对“两个凡是”的反思,故B项错误;从时间1979年和目录中“读书无禁区”等文章名可以看出《读书》探讨社会问题,故C 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故D项错误。

2.[2017·昆明质检]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

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8年或者1975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

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B.“文革”期间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C.新时期法制建设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D.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答案 A解析据材料“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并联系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而后来因为“文化大革命”,造成1954年宪法确定的原则一度被破坏,故A项正确。

3.[2018·江西赣州联考]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A.加强了人民民主监督作用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D.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答案 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大选举或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各级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公开进行宪法宣誓,体现了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见此规定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故选D项。

考点10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含解析)

考点10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创新题训练(含解析)

考点10 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共同摄制的二十四集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全景式展现新中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

下表摘引了一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C.伟大转折统一大业D.大业奠基融入世界2.1978年9月,邓小平出访朝鲜回国后,指出需要积极学习西方世界先进的科学理论及社会管理方法体系,需要严格按照价值规律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对原有的旧制度进行简单的改良。

这一主张( )A.促进了先进科学技术设备的引进B.意在彻底否定原有管理制度C.有利于厘清经济理论的认识误区D.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识青年返城潮遍及全国,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搞个体劳动。

于是,返城知青中冒出了大批城镇个体户,他们修车、修鞋、照相、缝衣、开小吃摊铺等。

这说明知青返城潮( )A.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C.促进了乡镇企业迅速发展D.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4.下表为我国经济数据表(部分),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由于当时我国( )A.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B.城市经济活力的凸显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D.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5.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一工一农型的生产结构。

这说明( )A.国有企业改革已确立B.对外开放开始启动C.改革与开放同步加大D.国内经济发展迅速6.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就必须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和各方利益,找到一种合情合理、各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应运而生。

这说明“一国两制”( )A.蕴含了“求同存异”的思想B.突出港澳台问题本质的一致性C.得益于中美两国建交的推动D.“一国”与“两制”两者没有先后7.1991年1-2月,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时指出:“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

第07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第07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C 大认识问题,史称“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表明邓小平( )
A.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 B.十分关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C.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成熟 D.意在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7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01
Part One
基本考情
5年8考,侧重考察经济建设成就和对外开放水平
课标要求及备考策略
一、课标要求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
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 统一的重大意义;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二、备考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是高考的长效热门考点,重视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建 立、对外开放历程等经济建设成就的识记和理解。新教材大篇幅的增加了21世纪以来的内容, 史实下限截止党的十九大,但是对应内容的时政敏感度较高和政治学科重复度也较高,在高 考中出现的频率相对会比较小。在复习过程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时期经济制度调整的主 要特征和意义,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必然是前途光明的。 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022年新高考全国通用历史人教版一轮知识点复习:课题29 改革开放新篇章——从计划经济到

2022年新高考全国通用历史人教版一轮知识点复习:课题29 改革开放新篇章——从计划经济到

[唯物史观] 辩证看待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者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 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出现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 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命题立意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以素养立意考查改 革开放
时空定位 关键点拨
1983年,北京百货商场改革经济体制
材料反映的是1983年企业(百货商场)与人民政府签订承包合 同,该合同的规定一改过去的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创收,因 而激起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热情,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史料实证] 史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 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 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 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 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史料二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 一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 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 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3.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 (2)改革开放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完整统一,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 乡镇企业,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由开放沿海地区到开放内地,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 4.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 上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2)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基础设 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 区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单元整合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单元整合

本课结束
思维导图·体系构建
主题归纳·纵横贯通
【纵向贯通】 纵向贯通一:新中国成立前后开放的区别
新中国成立前
背景
工业革命后,列强入侵,被 迫开放
内容 列强经济侵略,不平等
影响 沦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性质
被侵略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后
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独立 自主,主动开放
平等互利 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国家间正常交往,参与经济 全球化
【解析】选C。材料所述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由 此可以得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受民间力量的推动,故C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经济 变革,故A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间的推动,故B不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 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D不正确。
【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一:世界三种经济模式的不同
【拓展延伸】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 展的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加快 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 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改革目标看:对外开放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 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实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 资私有制的基础上
性 质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 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内在要求
依靠市场和价格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 少量的国家干预
目 的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由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人们 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然 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 21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 21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21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一、选择题1.2018年,浦东新区迎来了浦东开发与开放28周年纪念。

从阡陌农田到林立楼宇,从冷僻土地到繁荣都市,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瞩目,浦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浦东开发标志着中国( )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去苏联模式化”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下史实中,属于中国“去苏联模式化”的是( )A.着重发展重工业B.实行“一五”计划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D.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3.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截至2002年底,上市公司已达1270家。

这一时期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说明我国(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C.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加快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

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

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B.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5.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

这反映出(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成了拥邓力量的第二次呐喊。

”反映了( )A.“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B.“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C.改革开放的诉求D.《剑桥中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7.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31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习题第31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31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2023湖南名校联盟联考)1977年,中国农轻重产值比为25.2∶32.9∶41.9,到1978年则变为24.8∶32.4∶42.8。

1979年4月,党中央提出3年的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1982年,农民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长1倍,城市职工增长38.5%。

此时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提出()A.有利于缓解“大炼钢铁”问题B.保障了发展生产资料的积极性C.聚焦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是为了更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2.(2023江苏南通如皋适应性考试)1978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刊文介绍,日本引进外国技术之多,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到1973年3月为止,日本引进外国技术共25 000多项,这使日本减少了进口,节省了外汇支出。

这篇报道()A.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得到落实B.预示经济领域出现改革新动向C.体现对日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建设D.反映中美建交开阔了国人视野3.(2023山东日照三模)下图为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决定”的通过()A.指明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方向途径B.揭开了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C.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的创造精神D.有利于破除传统农村体制的束缚4.(2023河北邯郸三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农村中有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根据当地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过去集体经济基础上继续实行集体经营,加以必要的改进和改革,探索走向“高水平的集体化”。

这反映出当时()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有限B.农村集体经济逐渐发展壮大C.个体农耕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D.农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道路5.(2023重庆南开中学质量检测)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第20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后提升

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第20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后提升

第一部分第六单元第20讲一、选择题1.(2021·江西鹰潭模拟)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从材料可知,邓小平( ) A.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B.开展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D.对国情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可知,邓小平主张立足国情对他国进行学习,说明邓小平对国情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故选D 项。

2.(2021·四川雅安模拟)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几乎每年都会下发类似于生猪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安排“季节性差价”的通知和文件。

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B.农产品生产无序化严重C.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答案】C 【解析】材料“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安排‘季节性差价’”反映了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减少对经济的管控,扩大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故选C项。

3.(2021·福建适应性测试)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人民公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改为“乡长、副乡长”,“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这一决定旨在( ) A.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B.实行政企分开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乡镇企业【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的废除是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表现,材料中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进行的改革是为了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与针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政企分开无关,排除B 项;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革,与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无关,排除C、D两项。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4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4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含答案解析

第24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四川乐山调研)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

其中,科技教育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

这次出访潮( )A.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B.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A、C项错误;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对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访调查,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故B项正确;1992年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7·湖南常德模拟)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关于“新阶段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解析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7·山西模拟)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解析 根据材料“大规模的劳力动员”指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急于求成,造成多次反复和损失。

易错点19 中国现代史四大时期-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19  中国现代史四大时期-备战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易错题

易错点19 中国现代史的四个时期1.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巩固政权、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出现了严重的内乱,严重的践踏了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

4.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年冬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01过渡时期:1949——1956年1.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以及和平解放西藏,其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共同作用”,结合课本所学,抗美援朝的胜利捍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立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巩固了人民政权。

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构成状况,这说明了A.开国大典的意义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图表“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构成状况”可知,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选举的主席和副主席,以共产党为主体,与其他民主党派共同组成,反映出新中国实行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B正确;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开国大典前召开,排除A;1954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的,排除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获得丰收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农民打花鼓庆祝丰收
安徽凤阳的农民向国家交售新粮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针对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一平二调”体制 改②革开始时间:1978年12月
③开始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我们
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
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
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
●1988年,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1步,开放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四步骤:第2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 新局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第3步,沿海经济开放区;
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
第4步,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
④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⑤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 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概念定义: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 形式。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首先集中在政府 手中,然后由政府根据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通 过各级政府部门逐级向下分配,最终跟着下达给企业 的生产计划分配到各个企业。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 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 基本原理.。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 思主义思想路线
2、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3、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4、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 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是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这次会议还实际 形成了以邓小邓平小为平核、心陈的云在党十的一第届二三代中全领会导上集体。
●主要弊端:①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 得过多过死;②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 用;③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④经济形式和经营方 式单一化。这种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经济管理体制, 日益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妨碍了国民经济的 合理运转,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必须进行改 革。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 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 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资料1: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 “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 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 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 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资料2: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 “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 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 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 已经没有出路了。”
施。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11
内容:
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 否定“两个凡是”;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 思主义思想路线; 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 教条主义的束缚。
意义: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 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978年,北京,十一届三中全会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邓小平文选》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 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 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 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 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 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 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 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 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 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农业合作社(1953—1956)
(改变农民个体所有,建 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③人民公社化(1958)
(不断提高公有化程度)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 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 索的失误,在农村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一些地区已 经开始进行改革试验。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 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 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 民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的风险,按下了18个手印, 搞起了“大包干小”岗,村正农式民揭的开“了生中死国状农”村改革的序幕。 的变化资“。料我1显9们7示9每年,户“ 10分大月到包,田干小,”岗每村给户包这户干小主到小签户的字见村盖成子章效带,,来如粮了以食巨总大 产量后6能.6干万,公每斤户,保第证一完次成向每国户家的交全了年公上粮交,和还公了粮贷,款。 198不0年在,(小再岗)村向产国粮家6伸.9手5万要公钱斤要,粮1,99如7年不增成至,3我8万们公 斤的。1干把3全0部我0村元作们年。( 的人实坐 小均践) 孩纯证牢 养收明也 活入,干到分大(十别包甘八由干)岁原在心。来当,”的时大的2家2历元社史猛员条增也件到保下1证9是97一年 个正确的选择。
目前,年均家庭收入在2500元以上,已经超过全国 平均水平。当年人们签署的那份大包干协议,如今已经 被收藏在博物馆。
所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两层意 思,一是土地这一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仍 然归集体所有,性质不变;二是把土地的 经营权、管理权包给农民家庭,由集体与 农民签订合同,约定多少年不变,承包期 间,由农民给国家交税,给集体交提留, 余下的归农民自己支配。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至今)
〖阶段特征〗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3.改革开放 4.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5.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 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改革、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
④改革内容
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方式。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
③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 生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⑤改革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 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推动了城市 改革目的:
吸引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方法, 扩大对外贸易,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②开放原则:平等互利
●1980年,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十四个沿海城
市;
③开放进程 ●1985年,确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
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设中的深圳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 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 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 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 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沿 海 对 外 开 放 带 示 意 图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针对单一公有制、高度计划体制的改革 ② 全面开始时间:1985年
★改革所有制 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改革内容:★改革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改革分配体制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
党的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27年大革命 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地探索,找到正 确的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
2、工作重心必须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在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
3、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作出停止 “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 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 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 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 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 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 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 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 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 易区。在体制创新、城市管理 等方面,浦东的创举更是不胜 枚举。仅在法律服务方面,就 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 庭、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第 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第 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等。
步形成
④开放意义: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我们国家的进步。
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 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 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国家创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吸收和利用外资; 扩大就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阅读以上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