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黟县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
水利风险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水利风险普查工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c7b9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9.png)
水利风险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为了
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的风险状况,我国开展了水利风险普查工作。
在此,我们对这一工作进行总结和报告。
一、工作内容。
水利风险普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等环节
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二、工作成果。
通过水利风险普查工作,我们深入了解了水利工程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自然
灾害、人为破坏、设备老化等因素可能引发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对各种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估,为水利工程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存在问题。
在水利风险普查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数据不够全面和准确,部分地区和工程的风险情况尚未得到有效掌握。
其次是风险评估标准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更科学、更系统地进行评估和分析。
四、下一步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水利风险普查工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数据收集和整
理工作,完善风险评估指标和方法,提高风险预警和管理能力,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的落实。
总之,水利风险普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水利风险普查工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贡献力量。
水利普查安徽省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成果分析
![水利普查安徽省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成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324b65a417866fb84a8e2a.png)
小计
5 2 0 . 7 3
2 9 . 6 1
人 力 井 合 计
4 5 8 . 5 1 9 7 9 . 2 4
4 . 1 8 3 3 . 7 9
与人 口和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地下 水 是安 徽省 特别是 淮北 地 区的 重要
规模 以上( 井口井管内径 ≥2 0 0 m m)
灌 溉
1 7 - 2 2
9 . 8 2 5 . 5 6
1 5 . 38
供水水 源 , 地下 水在保 障区域城乡居 民生活和生产用水 、 支撑社 会经济发
水文水资源 l l
水利普查安徽省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成果分析
刘
猛
沈
涛
2 0 1 0年 , 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在 等环境地质 问题 , 部分地 区地下水 水 清其 所在位 置 、 地下水类 型 、 取 水用 途 、 全 国范 围内开展。水利普查是一项重 质不断恶化 , 给社会经 济和人 民生 活 取水量以及管理情况 。
0 . 7 4 4 6 0 . 4 8
4 6 1 . 2 2
8 . 4 7 5 . 7 6
1 4 - 2 3
年 代 以来 ,随着 社会 经济 的快 速发
展, 一些 地区为满 足社会 经济发 展的
机 电 井
用水需 求 , 大 量超 采地 下水 , 部分 地 区 由于超 采 已产生 了较 大范 围 的地 下水 位降落 漏斗 , 在阜 阳 、 淮 北等 城 市甚至还引发 了地面沉 降 、 岩溶 塌陷
展 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 自 2 0世纪 7 0
机 电井 规模 以下( 井口井管内径<2 0 0 m m) 4 2 . 2 9
机 小计 5 95 1
浅谈水利普查成果分析
![浅谈水利普查成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e4e72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c.png)
浅谈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水利普查是关系到国情国力的一项调查,同时也是资源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这对于系统掌握我国江河湖泊开发治理保护状况,摸清经济社会用水状况,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水利普查问题及相关成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标签:水利普查;成果;分析一、水利普查概况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要求,从2010年开始全国水利普查至今出成果了。
本次水利普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所有河流湖泊、水利工程、重点经济社会取用水户以及水利单位等对象。
具体普查对象如下:河流湖泊:流域面积50km2及以上的河流和常年水面面积1km2及以上的湖泊。
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引调水、堤防、农村供水、塘坝、窖池及灌区和地下水取水井等十一类工程。
经济社会取用水户:城乡居民生活、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等用水单位,灌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公共供水企业等取用水户。
河湖开发治理保护:包括河湖取水口、地表水水源地、入河湖排污口、有治理保护任务的河流与湖泊。
水土保持:包括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区域,侵蚀沟道,淤地坝等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单位:包括水利行政机关、事业、企业、社团、乡镇水利管理单位等五类单位。
二、水利普查成果分析的目的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水信息的基准性调查。
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是为了全面查清我国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系统掌握我国江河湖泊开发治理保护状况,摸清经济社会用水状况,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建立国家基础水信息平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
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有利于谋划水利长远发展,科学制定水利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有利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023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2023水利普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c2f8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8.png)
2023水利普查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3年是我国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节点年份,全国范围内的水利普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各级水利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2023年水利普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掌握我国水资源和水利设施情况,为水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工作任务包括:1. 全面普查水资源状况,包括水量、水质、水文特征等指标;2. 完善水利设施普查,包括水库、水闸、堤防、灌溉设施等情况;3. 统计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包括安全水源、供水设施等情况;4. 普查水利灾害防治设施和管理情况;5. 开展水务行业标准和统计制度的整改工作。
三、工作组织架构2023年水利普查工作采取了多级分工、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
国家统计局、水利部、省级和地市级水利部门共同组成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各地水利部门成立了普查工作专班,由专人负责每个区域的普查工作。
四、工作进展和成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23年水利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取得了如下成果:1. 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状况普查,全面掌握了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情况以及利用程度。
2. 全面普查了水利设施情况,对全国各地的水库、水闸、堤防、灌溉设施等进行了统计,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3. 统计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并及时提出了解决措施。
4. 普查了全国范围内的水利灾害防治设施和管理情况,为下一步的防灾工作提供了参考。
5. 在普查工作中,各级水利部门还加强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促进了水利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2023年水利普查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普查范围有限:由于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普查工作没有全面覆盖到每个角落,对个别地区或者特定项目的普查不够细致。
2. 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由于普查工作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部分数据可能出现一些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整理和核实。
2024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2024水利普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d50b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5.png)
2024水利普查工作总结2024年的水利普查工作已经圆满完成,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本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水利资源的现状和利用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利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推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对2024水利普查工作的总结。
一、工作手段与效果1.技术手段齐全:本次普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了无人机、遥感、GIS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普查范围广泛:本次普查覆盖了全国范围的水利设施和资源,包括海洋水利、河流水利、水库、湖泊、沼泽、水产养殖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调查和统计,全面了解了我国水利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利用状况。
3.数据质量优良:通过科学规范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我们获得了大量准确可靠的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为水利事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还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社会影响广泛:本次普查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普查结果的发布和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普查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1.水利资源调查成果:通过对各类水利资源的调查,我们详细了解了我国水利资源的总量、分布、质量和利用情况。
各类水利设施的数量、分布和状态都有了明确的数据支撑,为科学规划和管理水利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持。
2.水利设施评估成果:本次普查对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技术状况和运行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通过对问题设施的识别和监测,我们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批安全隐患和设施故障,提高了水利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水资源管理成果:在对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我们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质的保护水平。
4.信息化建设成果:本次普查工作在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方面实现了信息化建设。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b4d31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8.png)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水利普查是指对水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的工作。
本文将对我所在单位参与的水利普查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工作目标、组织实施、问题与对策、工作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水利普查工作提供借鉴。
一、工作目标本次水利普查的工作目标是实现全面、准确、完整地掌握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情况,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制定水利规划、保护水资源做出贡献。
二、组织实施为了保证水利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工作进程中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组织实施:1.明确责任分工:根据普查任务的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2.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根据普查任务的要求,制定了合理的工作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订,确保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3.培训指导人员: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为参与普查的人员组织了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必要的普查知识和技能。
4.购置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为了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购置了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GPS定位仪、测量仪器等,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问题与对策在水利普查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协调问题:由于参与普查的人员较多,工作范围较广,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分工和协调关系,因此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加强了组织协调,建立了工作联络小组,加强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工作流程不畅问题:由于水利普查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工作流程较长,有时候工作流程不畅,导致工作进展缓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加强了工作流程的规范,建立了工作时间节点和工作指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3.数据质量问题:由于水利普查工作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加强了数据质量管理,完成数据的及时采集、核对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成果分析报告
![成果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9d61e09b89680203d8250e.png)
附件2: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编写提纲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章)二〇一二年月审定:审核:编写:(报告正文)一、概述本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河湖水系、水资源条件和水利水务发展情况。
二、普查工作概况水利普查区划情况,包括地级、县级、乡镇级、村级普查数量情况;动员各级水利普查工作人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数量;发放普查表数量与实际回收普查表数量;普查填表责任对象(单位或个人)数量情况。
三、对象清查与普查对象(一)普查对象数量情况。
对象清查的普查对象数量、实际填报的普查对象数量,以及两者的数量差异情况。
(二)对象清查与普查差异情况。
针对对象清查与实际填报普查对象数量差异情况,说明变化原因。
四、普查结果与分析(一)总体情况普查对象总数,各类普查;对象的数量及其主要特性指标汇总数量情况。
(二)河流湖泊基本情况1、河流。
数量、结构与分布情况;水文站(水位站)设置情况等。
2、湖泊。
数量、结构与分布;水面面积、咸淡水属性等基本特征。
(三)水利工程基本情况1、水库工程。
水库数量、结构与分布;兴利库容、防洪库容、设计灌溉面积、设计年供水量、2011年供水量等。
2、水电站工程。
水电站数量、结构与分布;装机容量、多年平均发电量、2011年发电量等。
3、水闸工程。
水闸数量、结构与分布;过闸流量、橡胶坝坝长等。
4、泵站工程。
泵站数量、结构与分布;装机流量、装机功率等。
5、引调水工程。
引调水工程数量、结构与分布;设计引水流量、设计年引水量、设计灌溉面积、输水干线总长度、2011年引水量等。
6、堤防工程。
堤防数量、结构与分布;堤防长度、达标长度、穿堤防建筑物数量等。
7、农村供水工程。
数量、结构与分布;设计供水规模、设计供水人口、年实际供水人口、年实际供水量等。
8、塘坝工程。
塘坝数量、结构与分布;总容积及工程效益等。
9、窖(池)工程。
窖池数量、结构与分布;总容积及工程效益等。
(四)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1、河湖取水口。
水利普查总结汇报【最新版】
![水利普查总结汇报【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c1be4227d3240c8447efd9.png)
水利普查总结汇报
国务院决定自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此,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有关组织机构,对县区的水利普查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
县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并对所辖的乡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镇为了确保普查的顺利开展和普查数据的准确无误,对水利站所进行了人员补充和调整,配备了专业的普查仪器,请县水利局技术人员对镇水利站水利普查员进行了培训,多措并举确保水利普查能够顺利完成。
一、做好普查宣传
水利普查开始之初,镇政府水利站通过对村委会下发传单,对水利普查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普查为群众所了解接受,能够密切配合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
二、充实普查队伍
针对镇顺利站人员少的现状,党委政府从农经站、和管办、政府办协调四名专门从事水利普查的人员,并请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和实地的操作指导。
三、做好基层协调
水利普查需要基层的水利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进行。
对此,水利站提前联系村委会管理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水利设施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
四、主管领导亲自督查
镇政府主管水利副镇长亲自带领水利普查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做详实有序的普查,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指正。
水利普查员依据普查要求认真填写水利普查相关数据资料。
水利调研报告结论范文
![水利调研报告结论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ae48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7.png)
水利调研报告结论范文根据水利调研的结果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当前我国水利领域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灾频发等方面。
因此,建议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灾防范和减灾工作。
其次,水利规划和项目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应从整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虑,推动水利项目向生态友好型和节能减排型的方向发展。
水利项目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尽量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充分考虑生态补偿措施,确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供水和排水条件,推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同时,应加强对城市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高城市供水和排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水利管理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水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水利管理机构设置,完善水利法规和政策体系,强化水利监管和执法,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农民和群众的水利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的水利意识和水利能力,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
最后,在国际水利合作方面,应加强与各国的水利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水利管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水资源的挑战和水安全问题,推动水利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水利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水利领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但也有很多发展机遇和潜力可挖掘。
只有加大改革力度,优化管理体制,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战略,才能有效应对水资源紧缺、水污染和水灾等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第一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
![第一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25cb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e.png)
第一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第一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一、引言水利普查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水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收集相关数据的工作,旨在了解和掌握水利资源的分布情况、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报告是基于第一全国水利普查的成果,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水利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背景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一次水利普查,通过对各地水利设施和资源的详细调查,为水利管理决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
三、全国水利普查的基本情况1.普查范围:本次水利普查范围涵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
2.普查内容:普查内容主要包括水域面积、水利工程设施、水利用情况、水资源分布等。
3.普查方法:本次水利普查采用了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水利资源分布状况分析1.水域面积分布:根据普查数据分析,全国水域面积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江大湖区域,而内陆偏远地区水域面积较少。
2.水利工程设施分布:本次普查发现,水利工程设施的分布不均衡,沿海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水利工程设施较为完善,而内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相对薄弱。
3.水资源利用情况:根据普查结果显示,水资源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农业领域,而居民生活用水的供应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保护。
4.水资源分布特点:各地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各异,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控措施。
2.水污染问题:部分地区存在水污染严重的情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
3.水利工程安全:一些老旧的水利工程设施存在隐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需要加强检修和维护工作。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86dcd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1.png)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本次水利普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现将工作进行总结:一、总体情况在上级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普查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次普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组织筹备工作,主要包括召开会议,编制方案,选拔干部,组建工作队伍等;第二阶段是实际普查工作,主要包括进村入户,填写调查表,数据整理等。
二、获得的成果通过本次普查,我们调查了全市水利建设的现状、发展趋势、人口情况、用水情况等,并及时向上报告了普查结果。
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为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普查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促进了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制定下一步的水利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持;推动水利工作顺利进行,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提高了普查工作的整体效率,为今后将水利普查工作做的更好提供了经验参考。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工作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了诸多问题,比如工作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到位,导致工作协调不畅;普查数据整理时间较长、过程较为繁琐等。
四、今后的思考和建议首先要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进度;同时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要加强,将数据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其次要将普查工作与研究相结合,将数据科学化应用于水利工作中,并且要建立起完善的普查数据管理机制,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精度。
最后,还应该对普查工作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为水利工作增添更多知识和智慧。
五、总结本次普查工作是一次整个水利系统组织协调、群策群力的实践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人力等,将普查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为以后的水利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深入推进水利领域的普查工作,在数据收集、处理和汇总的整个流程中严把质量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市的水利属性和综合实力。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5e86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e.png)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水利普查工作是指对水资源、水利工程设施以及水利管理情况进行的一项全面调查和统计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工作,我对水利普查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一、工作内容水利普查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调查:这是水利普查的核心内容,主要调查水库、河流、湖泊、水井等水源的水量、水质以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2. 水利工程设施调查:对水库、泵站、灌溉系统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包括设施的数量、类型、规模、状态等。
3. 水利管理情况调查:对水利管理部门的组织体系、工作职责、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水利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果。
4. 问题发现和改进建议: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工作收获通过参与水利普查工作,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提高专业知识:水利普查工作要求对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通过参与工作,我对水利相关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 增强实践能力:水利普查工作需要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并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水利普查工作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团队沟通和协作。
4. 发现问题和改进建议:在水利普查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为水利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三、工作不足在水利普查工作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组织能力不足:由于水利普查工作需要统筹安排各项调查任务,我对工作的组织和安排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提高。
2. 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升:水利普查工作要求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我在这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3. 难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在调查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题和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水利普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对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2683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4.png)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水利普查是对水资源、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进行系统、全面、准确地调查和统计的工作,是水利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水利普查工作作为水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指导水利规划、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水利普查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水利普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绩。
1. 覆盖面逐步扩大。
水利普查的对象不仅包括水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还包括水利设备、水利人工生态和水利资产等内容,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2. 数据质量逐步提升。
通过建立健全水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加强对普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得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有了一定提高。
3. 数据利用率逐步提高。
普查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工作逐渐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数据的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
4. 在水资源调查、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规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水利普查数据为水利规划、决策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水利普查和统计工作,提高了我国水利普查的国际影响力和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水利普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普查对象不够全面。
水利普查仍然存在某些对象覆盖不够全面的情况,如水文气象数据、水利设备和水资源资产等方面的普查还不够完善。
2. 普查数据的时效性不高。
由于水利普查工作成本较高,所以很多水利普查数据更新的频率较低,时效性不高。
3. 数据共享和开放度不够。
部分地区和单位对水利普查数据的共享度和开放度较低,使得普查数据的利用率受到限制。
4. 数据质量有待提升。
由于普查人员的水平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普查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5. 普查标准不够统一。
由于各地区和单位对水利普查标准的理解和执行不够统一,使得普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
6. 普查成本较高。
由于水利普查工作的覆盖面广、涉及面宽,工作量大,所以其成本较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估。
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水利普查工作的措施2. 提高数据更新的频率。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b2c4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a.png)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_经济普查工作总结一、工作内容本次水利普查工作主要包括了水资源、水利工程和水土流失三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1.水资源方面的普查内容包括了各类水源的分布情况、水资源数量和水质状况等;2.水利工程方面的普查内容包括了各类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等;3.水土流失方面的普查内容包括了水土流失的发生情况、影响范围和防治措施等。
二、工作过程在水利普查工作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并掌握了普查的方法和要点。
随后,我们根据普查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组,分别负责不同的水资源普查任务。
在实际的普查工作中,我们按照相关的指导文件,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对水资源、水利工程和水土流失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记录,并及时上报了相关数据和情况。
在普查的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宣传和调查对象的沟通交流工作,提高了普查工作的实效性和参与度。
三、工作收获在本次水利普查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此次普查,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利用情况,为今后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此次水利普查工作还促进了我们水利工作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和业务水平的提升,使我们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规划。
四、工作体会通过此次水利普查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如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问题等。
我们水利工作人员需要更加积极地参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发挥我们在工作中的作用和能力,为保护我国水资源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我们的普查工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更好地服务于水资源管理的需要。
本次水利普查工作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实践,通过此次工作,我收获了不少,也对水资源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水利工作人员会更加努力,为保护我国水资源和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1c4d8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f.png)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通过近一个月的水利普查工作,我对于水利行业的发展和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水利行业的未来有了更准确的预测。
在这次普查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对所辖区域的水资源、水利设施以及水利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对于水资源的调查与统计是本次普查的重点工作之一。
我分别对所辖区域的江河湖泊、地下水、人工水库等水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测量。
通过测量水位、河流流速以及水质等指标,我得出了区域水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分布情况。
我还调查了各个水源的水量利用率,以及水资源短缺的情况。
这些数据为水利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水利设施的调查和统计也是本次普查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对所辖区域的水闸、泵站、引水渠道等水利设施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并记录了设施的类型、规模、功能等信息。
通过对设施的调查和统计,我了解到了各个设施的运行状况、维护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这些数据为水利设施的改善和升级提供了参考。
对于水利管理的调查和统计是本次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对所辖区域的水利管理机构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并了解了其组织结构、职责分工以及管理制度等情况。
我还调查了各个水利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服务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
这些数据为水利管理机构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指导。
在本次普查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我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水利行业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我也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引导水利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水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本次水利普查工作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利行业的发展和现状。
我相信,在水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水利事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水利普查调研报告
![水利普查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df49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b.png)
水利普查调研报告水利普查调研报告一、引言水利普查是对水资源和水利设施进行全面调查的重要手段,旨在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评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情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基于对某地区的水利普查调研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调研结果,提出问题,为水利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标是了解某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情况以及水资源管理情况。
调研的主要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三、水资源利用状况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相对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用水占用了绝大部分水资源,而城市和工业用水的比例相对较低。
这导致农田灌溉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比较严重。
其次,地下水开采量超过了可再生水资源,导致地下水资源的逐渐枯竭。
因此,需要加强农田灌溉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积极寻找替代地下水的供水途径。
四、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情况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较好,大部分农田配备了灌溉设施,城市和工业区域建设了供水和排水系统。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的农田灌溉设施老化,需要进行更新和维护,以提高效率。
其次,城市和工业区域的供水管网老化,漏水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加强维护和改造工作。
五、水资源管理情况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水资源管理情况在总体上是良好的。
相关部门建立了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且进行了水资源监测和评估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调研发现水资源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待提高,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还有待加强。
其次,对于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利用。
六、建议和展望根据调研结果,我们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
首先,加强农田灌溉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加强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工作,提高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2024年水利普查总结汇报
![2024年水利普查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4faf0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2.png)
2024年水利普查总结汇报____年水利普查总结汇报一、总体概述____年水利普查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普查,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水利资源状况,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利用状况及管理现状,为推动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本次普查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共计涉及各类水利项目8500个,普查人员约10万人次参与,历时一年。
通过有效的普查手段和现代技术手段,全面、准确地搜集和统计了有关水资源、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灌区、排水区等水利设施的信息,为制定水资源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二、普查成果分析1. 水资源概况经过本次普查,全国水资源总量为45000亿立方米,较上一次普查增长了10%。
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20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23000亿立方米。
各地区水资源分布相差较大,西部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东部、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2. 水库建设情况截至____年,我国水库总数达到31000座,水库总容积为1.5万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占比较大,共有1000座,总容积达到8000亿立方米。
此外,中型水库3100座,小型水库27000座,分别占总数的10%和80%。
3. 水电站建设情况目前全国水电站总数为4500座,总装机容量为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5%。
其中,大型水电站300座,占总数的7%;中型水电站2000座,占总数的44%;小型水电站2200座,占总数的49%。
我国水电站普遍分布在西南地区,尤其是云贵川地区。
4. 水闸与泵站建设情况截至____年,全国水闸总数达到13000座,泵站总数达到35000座。
这些水闸和泵站在农田灌溉、水利工程用水和防洪排涝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水闸与泵站的建设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区,以满足农业用水和城市供水的需求。
5. 灌区与排水区建设情况全国灌溉面积为8000万公顷,其中主要以集中灌溉为主,占总面积的70%。
2023年水利普查上半年总结
![2023年水利普查上半年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68e9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7.png)
2023年水利普查上半年总结2023年是我国水利普查的重要一年。
上半年,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普查,对水利资源、水务管理、水利设施等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
本文将对2023年水利普查上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普查范围、组织工作、调查方法、数据分析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
一、普查范围2023年水利普查主要针对全国各地的水利资源、水务管理和水利设施等进行调查。
普查范围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水闸、泵站、灌区、排水系统以及水文观测站等。
同时,普查还涉及灌溉、供水、排水、泥沙、水土保持和水利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二、组织工作为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水利部成立了2023年水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成立了普查指导组和普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普查工作。
同时,各级水利部门还成立了普查培训班,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调查方法2023年水利普查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等。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水利设施的基本情况、运行管理、维护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实地调查重点关注水利设施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实地踏勘和测量获取准确的数据。
数据采集采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包括无人机、遥感、卫星图像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提高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效率。
统计分析则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形成可靠的普查结果。
四、数据分析上半年的水利普查数据已经初步统计和分析。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水利设施总体状况较好,水闸、泵站和灌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灌溉和供水系统基本覆盖了农田和城乡居民。
同时,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水平较高,大部分设施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保护。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施老化、运行效率不高、管理不到位等。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和水处理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加强管理和投入。
五、取得的成果2023年水利普查上半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编写提纲
![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编写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570a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d.png)
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编写提纲
一、引言
A. 简要介绍水利普查的背景和目的
B. 引出分析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C. 概述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二、方法与数据来源
A. 普查方法和调查对象的选择
B. 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和过程
C. 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估
三、水利设施现状分析
A. 工程设施分布和覆盖范围
B. 设施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状况
C. 工程运行和维护情况分析
D. 设施建设与改善的需求评估
四、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A. 水资源总量和分布情况
B.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C. 行业和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比较
D. 预测未来水资源利用的趋势
五、水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
A. 水环境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
B. 水污染源监测和防治措施评估
C. 水生态环境状况评估和保护需求
六、水灾害防治能力分析
A. 水灾害类型和频发情况分析
B. 水灾害防治设施与能力评估
C. 提出加强水灾害防治的建议和措施
七、水利普查数据分析的局限性与不足
A. 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B. 数据分析的局限性和不足
C. 对未来水利普查工作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八、结论与建议
A. 总结各项分析结果的重点发现
B. 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C. 未来研究方向和普查工作展望
九、参考文献
十、附录
以上是水利普查数据成果分析报告的编写提纲。
根据提纲,可以详细整理相关数据与事实,并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趋势预测以及对水利发展的建议。
本报告旨在为水利部门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支持,为未来水利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市黟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黄山市黟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四月审定:刘和永审核:周小军编写:张顺美方啸黄山市黟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分析报告黄山市黟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4月25日一、概述我国东南海拔第一高山、皖南山区的主干山脉------黄山山脉自东向西横贯我县,峰峦纵横绵亘,河川盆地相间分布,呈现南北两侧低,中部地带高的地势特征,形成“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理环境。
黟县地处安徽省南部,总面积847km2,辖四镇四乡总人口9.6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749万人,劳动力5.7923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09 hm2,农业人均产粮343kg,农村人均纯收入5050元。
县境内主要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岭,分成南北两个流域:北部长江流域和南部新安江流域。
境内有10公里以上河流12条。
总长525.5km,北部长江流域控制流域面积414.7km2。
南部新安江流域控制流域面积443.1km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黟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防汛抗旱、灌溉发电、水土保持、中低产田改造、人畜饮水、病险塘库除险加固、灌区配套、电气化建设等方面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二、普查工作概况我县对8个乡镇的66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进行普查。
我县针对水利普查积极开展了宣传动员工作,立即落实办公场所。
安排专业人员充实普查办力量,确保水利普查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完成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有序推进水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培训工作。
成立水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水利普查的指导工作,招聘1名大学生专门负责水利普查具体工作。
我县积极推进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
三、对象清查与普查对象(一)普查对象数量情况1、河湖基本情况:50km2以上河流10条。
2、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共有泵站8座,堤防15个工程段,农村供水工程3处,其中1处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3、经济社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户100个,工业企业44个,建筑业和第三产业48个,公共供水企业3个。
4、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取水口210个,排污口15个,地表水水源地3处,治理保护河段11处。
5、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共13个单位。
6、灌区专项:全县以村为单位井灌区388个,县级管理大型灌区1个(东方红水库灌区),灌区规划灌溉面积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54万亩。
7、地下取水井专项:现有规模一下机电井、人力井3597口。
8、水土保持情况:我县有7清查单元。
(二)对象清查与普查差异情况对象清查与普查差异情况:此次普查我区在清查的基础未增加普查名录。
四、普查结果与分析(一)总体情况普查名录总数928个,已录入名录数930个,已完成数据录入名录数792个;总录入数据项数13478,应录13478,完整率100%。
(二)水利工程基本情况1、水库工程我县水库工程普查对象共有水库24座,其中:东方红水库为中型水库;小二型水库23座分别是碧西水库、镜头水库、丰口水库、葛冲水库、枧溪水库、里坞水库、泰山水库、陶岭水库、钟山水库、高碣水库、古溪水库、楠玛水库、大坞水库、东坑水库、胡门水库、开龙山水库、石岗水库、鱼龙水库、红树湾水库、佘溪水库、石栏杆水库(供电公司建)、羊坞水库、府君水库。
2、水电站工程我县水电站工程普查对象共有7座,分别是:碧阳镇:镜头水电站,装机容量1260kw,多年平均发电量25万kw•h,2011年发电量0.01万kw•h。
横山水电站,装机容量640kw,2011年发电量0.01万kw•h。
宏村镇:黟县水电公司金家岭水电站,装机容量9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万kw•h,2011年发电量130万kw•h。
黟县水电公司三级水电站,装机容量8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万kw•h,2011年发电量130万kw•h。
黟县水电公司四级水电站,装机容量5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00万kw•h,2011年发电量60万kw•h。
洪星乡:樟岭脚水电站,装机容量75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23.7万kw•h,2011年发电量67.5万kw•h。
石栏杆水电站,装机容量8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20.6万kw•h,2011年发电量20.6万kw•h。
3、水闸工程我县无水闸工程。
4、泵站工程我县普查泵站工程1座。
渔亭镇:渔亭自来水泵站。
装机功率118kw,水泵数量4台。
5、堤防工程我县堤防工程普查对象有1条,漳河县城段防洪堤。
堤防总长2000米,达标长度1250米,穿堤建筑物28座。
6、农村供水工程我县农村供水工程普查对象共有159处,其中:200m3/d及以上或2000人及以上的农饮工程有3处,设计总供水规模0.7712 m3/d、设计总供水人口 5.2788万人、年实际供水总人口 5.0318万人、年实际总供水量159.8493万m3;200 m3/d以下且2000人以下的农饮工程有156处,年实际供水总人口3.9368万人。
7、塘坝工程我县塘坝工程普查对象共有423处,其中:500 m3~1万m3的塘坝共311处,总容积80.52万m3,实际灌溉面积18815亩;1万m3~5万m3的塘坝共91处,总容积182.82万m3,实际灌溉面积9493亩;5万m3~10万m3的塘坝共21处,总容积138.54万m3,实际灌溉面积3861亩;10万m3及以上的塘坝无。
8、窖(池)工程:无(三)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1、河湖取水口总共209个,其中农业取水口202个,非农业取水口7个;规模以上取水口6个,规模以下取水口203个。
2011年取水量1459.2535万m3,供水人口4.45万人,灌溉面积4.37万亩。
2、地表水源地数量3处。
2011年总供水量142.0495万m3,供水人口3.74万人。
3、河流治理保护情况:河流数量共19条,河段总长度172.2km,有防洪任务的河段长度20km,其中:小于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的河段长度为20km。
已治理河段长度为2km,治理河段达标长度为0km,未治理河段长度为18km。
4、入河排污口:排污口数量15个,规模以上1个。
(四)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根据安徽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采取用水大户逐个调查与一般用水户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调查,查清城乡生活,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用水情况及状况。
居民生活用水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参考城市化水平,采用PPS 抽样(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取100个典型居民生活用水户。
主要调查用水人口、用水来源及用水量、人均用水量等指标。
其中城镇居民用水户40户,城镇用水人口127人。
用水来源为黟县自来水厂,用水量4000吨/天,人均用水量86.42L/人•d。
农村用水户60户进行调查,农村用水人口196人,用水来源为地下水或地表水,用水量6500吨/天,人均用水量91.173L/人•d。
灌区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重点调查万亩以上的灌区,根据当地规模及以下灌区实际情况,区分地表水灌区、地下水灌区和混合灌区三种类型选取一定数量的典型灌区进行调查。
其中抽取40个典型灌区,主要调查灌溉面积44553亩、取水量1713.2217万吨及用水量1160.0707万吨、亩均用水量384.54吨等指标。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其中重点调查小牲畜,其中抽取5家,主要调查畜禽数量0.5736万头,用水量2.8113万吨。
公共供水企业:对所有城镇供水企业和日供水量超过1000吨(或用水人口超过1万人)的农村供水单位进行调查。
抽取3家,取水量284.45万吨、售水量217万吨等。
工业用水户:重点调查典型工业用水大户。
其中抽取44家。
主要调查工业总产值15.129亿元、取水量239.4289万吨、用水量239.4289万吨等。
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水户:重点调查年取用水量不小于5万立方米的第三产业机关及企事业用水大户,用水大户以外的第三产业用水户抽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系统抽样方法确定;建筑业只选取一定数量的建筑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一般选取5-10个)。
其中抽取48家,主要调查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水户用水量19.5433万吨。
从业人员950人。
(五)水土保持情况1、土壤侵蚀普查黟县水力侵蚀野外调查计划调查单元数8个,无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野外调查计划调查单元。
我县实际调查水力侵蚀单元数8个;无野外调查单元调整情况。
我县水力侵蚀野外调查成果图8个,野外调查成果表8份。
2、水土保持措施普查黟县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有:基本农田301.5公顷;水土保持林3638.3公顷;封禁治理15346.4公顷;坡面水系工程控制面积172.6公顷、长度172.1公里;小型蓄水保工程点状44个,线状688.5km。
分布于全县辖区内。
(六)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1、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普查名录共13个,其中水利机关1个,水利事业单位8个,水利企业3个,水利社会团体1个。
2、水利行政机关情况⑴人员情况年末人业人员:7人⑵资产财务状况资产合计为371.1万元⑶信息化情况年末在用计算机台数1台年末拥有网站数03、水利事业单位情况⑴年末水利事业单位8个①主要业务活动:水土保持、水库管理、防汛抗旱、灌溉服务、移民服务②人员情况年末从业人员30人③资产财务状况年末资产合计162.6万元④信息化情况年末在用计算机台数7台年末拥有网站数04、水利企业3个①主要业务活动负责工程的建设、水利建设维护、运行管理、供水调度、提供技术咨询②人员情况年末从业人员91资产714.9万元5、乡镇水利管理单位无(七)灌区情况黟县总灌溉面积8.987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0260万亩。
2011年实际灌溉面积8.5935万亩、不同水源工程的灌溉面积分别是:水库1.6166万亩、塘坝3.774万亩、河湖引水闸(坝、堰)2.4089万亩、其他灌溉面积1.1875万亩。
灌区的数量为387处,分布于全区8乡镇,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以上灌区数量1处,总灌溉面积2.554万亩、2000亩以下灌区数量386处,总灌溉面积5.9126万亩。
灌溉渠道流量1.0m³/s及以上的渠段数2处,渠道长度41km,衬砌长度18km,渠系建筑物数量125处。
灌排结合渠道流量位于0.2(含)~1.0m³/s之间的渠段数1处,渠道长度3.5km,衬砌长度0km,渠系建筑物数量4处;排水沟道流量3.0m³/s及以上的沟道无。
(八)地下水取水井情况1、机电井和人力井。
我县规模以上机电井0个;规模以下机电井1004个、人力井3569个;机电井和人力井2011年取水总量111.4378万m³。
2、地下水水源地:无。
五、普查成果质量(一)质量控制措施针对普查对象清查,县普查办主要组织做好清查工作专项检查、审核验收和质量抽查等三项质量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