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ab01eaf89eb172dec63b706.png)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802024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开设时间:第4、5学期学时:108学时学分:6 制定日期:2011年10月修订日期:2013年2月1、课程概述1.1课程性质《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培养高精度机械装配和维修技术人才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详细介绍了机械装配与维修的基本理论及技术,突出装配及维修技能的形成,注重素质养成训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依据,以常用机械设备为载体,以工艺分析和技能训练为主线,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实用性、技能性和先进性。
本课程是机电类毕业生的主要岗位,如机械装配与安装调试、设备维护与维修、设备运营保证和客户服务必修的专业素质课程。
1.2课程定位1.2.1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本专业面向湖南省支柱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工程机械、汽车制造、通用机械制造等企业的机械装配、维修及售后服务岗位;机制专业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机械装配、维护及维修的能力,机械产品装配工艺编制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从事机械装备制造行业产品装配、设备维护维修等相应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集素质养成、综合运用与能力训练等于一体的《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课程是能否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1.2.2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机械零件图样识读与测绘》、《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钳工基础实训》;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液压系统装配与调试》、《发动机结构和原理》、《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现代设备管理》和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等课程。
1.3修读条件学习本课程应具有机械常识及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具有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具备机械图样的识读和测绘能力,以及钳工锉、锯、錾、钻、划线等基本技能。
《机械装调》课程标准
![《机械装调》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77caeb1ba0d4a7302763adf.png)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机械维修系课程名称:机械装调课程性质:核心能力课课程学时:805适用专业: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代码:0116)版本: V1.1-20160621《机械装调》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 课程定位《机械装调》是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融钳工工艺理论与技能操作为一体,培养本专业钳加工方面的核心专业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钳工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基本操作方法,熟悉机械装配与维修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固定连接、传动机构、轴承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装调技能,培养学生对设备故障的分析能力,并能完成相关机构的装拆与调整。
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1.2 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学习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综合加工、装配调整”工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机电类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
因此,必须熟悉机械装配与维修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机构的装调技能。
同时,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专业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同时遵循技工院校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应使项目任务具体化。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传统的学习内容表述是学科系统化的,而学习领域课程的工作与学习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用工作中的工作对象,使用的工具、方法、组织,和工作的要求来表达。
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1-精品
![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1-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f2cb4c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7.png)
《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学时数:6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一、课程概述(-)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是针对机电类专业学生从事机电设备维护岗位而定的,是机电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任务是促使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港口常用低压电器、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港口大型电动机械电气设备的原理、特性,同时培养学生从事设备管理,应用及售后服务打下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电器产品的制作与调试、电动机控制及选配,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及选用,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机械与电气方面的基本维护能力。
本课程为后续课程为港口设备及建筑设备相关拓展课程内容,在为其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将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应用、维护、维修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是:能按照技术标准及规范,对机电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等。
(-)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零部件的装配工艺;2.掌握设备的安装基础知识;3.掌握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修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1、能对常用机械零部件进行拆装;2.2、能对常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精度检验;3.3、能对常用设备的零部件进行维修、维护。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序化,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认知学习规律,精心设计了九个学习主情境, 分别是:1、机械系统常用装调工具使用;2、联接类零部件拆装;3、传动类零部件拆装;4、轴承和密封件的拆装;5、二级减速器拆装与调试;6、车床主轴拆装及精度检验;7、弯管机液压系统故障处理;8、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维修;9、车床主要零部件维修与设备管理表1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四、课程实施(-)课程设计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专兼教师共同参与建设,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的原则;以生产性行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及维修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99683d2ad51f01dc281f1f9.png)
机械装配与维修技术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开发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开发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为指引,主动适应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及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需要,重点服务于湖南省工程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电工电器设备制造等行业,培养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贯彻学院“明德崇技,做学合一,精细精品”的办学理念,做实“专业产业对接,系部企业互动,课程与岗位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和“前校后厂、系企融合,实境教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主线,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承,以与中小制造类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依托,开放办学。
素质培养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职业道德优良、职业习惯良好、职业技能过硬、身心全面健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⑵工作过程和任务导向,岗位能力模块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党的十六、十七大都明确提出了要“振兴现代装备制造业”。
2006年国务院《加快振兴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颁布。
国家宏观政策上的支持必将带来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
近几年,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
我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度重视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将其列为全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予以悉心培育。
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轨道交通设备4个优势产业。
现代装备制造业是吸纳就业能力很强的产业。
现代装备制造业虽为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它是高级组装型产业,同时具有劳动密集的性质,有较大的就业容量。
专业调研的结果显示,湖南省现代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每年增长20%左右,因此需要大量设备装配、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高技能人才。
据此,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培养设备装配工、安装调试工、维护维修工、售后服务技术员等生产服务现场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机械装配与调试
![机械装配与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ea2e75403d8ce2f00662384.png)
任务驱动二
①用四个M6X15螺钉将件1固定到 底板上; ②用六个M8X20螺栓将件2固定到 底板上; ③用十二个M6X15内六角螺栓将件 3固定到底板上。
精品课件
任务驱动三
利用拉马器拆卸皮带轮
精品课件
项目二、常用联接机 任务一构、螺的纹连装接配的
装配
Assembly of Threaded Connections
好。
的技术要求:
方法:
• (3)联接件要 有一定的夹紧力, 均匀受压,联接 紧固。
• (1)保证一定的 拧紧力矩。
• (2)有可靠的防 松装置。
• (1)用两个螺母拧 紧法
• (2)用长螺母拧入 法
• (4)成组螺钉、 螺母紧固时,按 一定顺序逐次
• (3)保证螺纹联 接的配合精度。
精品课件
任务驱动
精品课件
项目二、常用联接机 任务三构、联的轴器装的配安
装与调试
Installation and Bebugging of Coupling
精品课件
• 2.联轴器的装配要求
一、联轴器的•装①准配备好所需要的量具和工具,按照图纸要
求仔细检查轴/联轴器内孔的加工质量、尺
寸精度、开关精度及表面光洁度,不合格联
角扳手、套筒扳手、钩
形扳手、棘轮扳手、“F”
扳手等。
精品课件
三、旋具类工具
• 螺钉旋具又称螺旋凿、
起子、改锥和螺丝刀,
它是一种紧固和拆卸螺
钉的工具。螺钉旋具的
样式和规格很多,常用
的有一字形螺钉旋具、
十字形螺钉旋具、夹柄
螺钉旋具、多用螺钉旋
具、内六角螺钉旋具。
精品课件
四、台虎钳类工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标准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a3162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a.png)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适用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课程性质《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主要介绍企业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各种控制线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L熟悉常用控制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型号,并能正确选用。
2.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具有独立分析能力。
3.初步具有对不太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的能力。
4.初步具有对一般继电器一接触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检查能力。
5.具备对电气控制线板安装的工艺要求。
由于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本课程前承了《电工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电工识图》《常见低压电器设备安装与维修》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工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由简到难的原则,以学习领域为平台,以学习情境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设立课程教学项目。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
《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针对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该课程是学生考取中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毕业后就业的重要专业课程。
学生掌握了《通用机电设备装调与维修实训》课程以后,能够从事电气控制设备和机床类电气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工程项目的电气设备施工、维护和技术服务;电气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生产一线从事技术管理、操作、维护检修及质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因而我们课程的项目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机械调试》课程标准
![《机械调试》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f08be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6.png)
《机械调试》课程标准
机械调试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机械调试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
能够熟练掌握机械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解决机械调试问题
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调试基础知识:介绍机械调试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理,了解机械调试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2. 机械系统分析:研究如何对机械系统进行分析,了解机械系
统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3. 机械调试技术:掌握机械调试的基本技术,包括调试流程规划、参数调整和故障诊断等。
4. 调试实践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对机械调试的理解和掌握。
5. 调试工具和设备:介绍常用的机械调试工具和设备,培养学生使用这些工具和设备进行调试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
教师将通过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实际操作和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四、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参与度、实验成绩、个人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因素。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实践,并按时完成作业和考试。
五、参考教材
1. 《机械调试基础》(李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机械调试技术实例解析》(张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备注
以上课程标准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机械装调课程标准
![机械装调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741ec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d.png)
课程标准所属系部:机械维修系课程名称:机械装调课程性质:核心能力课课程学时:805适用专业: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代码:0116)版本:V1.1-20160621《机械装调》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定位《机械装调》是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融钳工工艺理论与技能操作为一体,培养本专业钳加工方面的核心专业能力,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钳工划线、錾削、锯削、铿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等基本操作方法,熟悉机械装配与维修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固定连接、传动机构、轴承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装调技能,培养学生对设备故障的分析能力,并能完成相关机构的装拆与调整。
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1.2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学习项目引领的“教学做一体化”学习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综合加工、装配调整”工作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机电类专业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
因此,必须熟悉机械装配与维修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机构的装调技能。
同时,也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专业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同时遵循技工院校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内容,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项目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应使项目任务具体化。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传统的学习内容表述是学科系统化的,而学习领域课程的工作与学习内容必须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用工作中的工作对象,使用的工具、方法、组织,和工作的要求来表达。
机械装配与调试教学文稿
![机械装配与调试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7eccc427d3240c8447efa8.png)
四、台虎钳类工具
•台虎钳又称台钳,是中、小型工件 凿削加工专用工具,普通台虎钳安 装在钳工工作台上,用于稳定地夹 持工件,以便钳工进行各种操作。 按钳体旋转性能可分为固定式和转 盘式两种,常用的是固定式台虎钳
固定钳口 活动钳口
进退丝杠
导轨体
坫面
固定螺栓 加力手柄
五、钻类工具
•电钻是常用的电动工具,用于在工 件上钻孔。电钻分为手电钻和台式 电钻两种。
二、扳手类工具
•扳手主要用来扳动一定范围尺寸的 螺栓、螺母,启闭阀类,装、卸杆 类丝扣等。常用扳手有:呆扳手、 梅花扳手、两用扳手、活扳手、内 六角扳手、套筒扳手、钩形扳手、 棘轮扳手、“F”扳手等。
三、旋具类工具
•螺钉旋具又称螺旋凿、起子、改锥 和螺丝刀,它是一种紧固和拆卸螺 钉的工具。螺钉旋具的样式和规格 很多,常用的有一字形螺钉旋具、 十字形螺钉旋具、夹柄螺钉旋具、 多用螺钉旋具、内六角螺钉旋具。
六、锤类工具
•锤子又叫榔头、手锤。常用于矫正 小型工具、打样冲和敲击錾子进行 切削以及切割等。锤子分为硬锤子 和软锤子胶锤等。锤子由锤头和木柄组成, 锤子的规格是以锤头质量来表示 (kg),用英制单位为磅。常用有 斩口锤、圆头锤和钳工锤等。
四、千分尺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 (micrometer)、螺旋测微仪、分 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 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 到0.01mm,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 它的一部分加工成螺距为0.5mm的 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B的螺套中转 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 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 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 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 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
三、游标卡尺
常用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课程标准
![常用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f765d2aaea998fcd220e1e.png)
页眉内容常用机电设施安装与调试1序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培育学生初步具备常用机电设施的整体安装与调试、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液气压安装与调试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优秀的根基,为学生参加工作做好有力支撑。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立足于常用机电设施的安装与调试一线工作的核心岗位,环绕机电设施的“安装〞、“调试〞等核心知识技术,培育学生具备机电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与操作、常有故障的诊疗与办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优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修养,并在教课的过程中浸透职业素质的养成。
2课程目标〔1〕掌握从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根本观点和根本剖析方法。
〔2〕掌握常用机电设施机械安装的工艺、方法及步骤。
〔3〕掌握电气系统的构成、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4〕熟习常用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认识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5〕能正确使用各样安装、调试用工量具和仪表。
〔 6〕拥有剖析机电设施控制局部常有故障表现形式、剖析与丈量故障原由及故障办理的能力。
〔7〕培育学生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8〕培育学生团结协作、交流交流、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参照学时4课程学分12学分5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务动力设施1安装与调试常用机电2设施配电柜的安装页眉内容知识要求机电设施安装的任务和准备工作明确机电设施安装的任务掌握机电设施安装的一般过程和安装的准备工作机电设施安装工程丈量、测试根基明确常用丈量工具的用途及丈量方法认识丈量偏差的定义、产生的原由及分类机电设施在安装地点的测试掌握机电设施在安装地点的常用两种丈量方法:设施平面地点丈量方法、设施标高丈量方法明确研究机构均衡的目的和分类;认识展转件均衡试验的实现认识旋起色械振动及其种类;简谐振动的运动规律及其性质;周期振动的定义及性质;认识时域、频域剖析的定义;认识转子的临界转速机电设施的起重搬运标准掌握机电设施常用的起重方法和运输方法掌握千斤顶的用途和常用的三种种类、手摇绞车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自行式起重机的定义、分类及应用处合。
装配调试岗位培训教材通用部分(doc 120页)
![装配调试岗位培训教材通用部分(doc 1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0c7f4255770bf78a6429540c.png)
装配调试岗位培训教材通用部分(doc 120页)第一章机械识图知识一、机械制图基本知识1.机械制图中视图画法及分类⑴投影的概念物体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在地面或墙壁上产生的影子,这就是投影。
这个影子能够反映出物体的形状特征,机械制图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反映物体形状的,只不过机械制图采用正投影法进行投影,即三个投影面是互相垂直的。
⑵三视图的形成将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上,使物体上的主要平面平行于投影面,然后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正投影,得到的三个图形称为三视图。
向正前方投影在正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主视图;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俯视图;从左向右投影在侧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左2012版 12012版 1剖视图经常用于表达零件的内腔形状,剖视图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X-X标明。
主要有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局部剖视图⑹局部放大视图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采用比例画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局部放大图一般在其图形的上方标注相应的罗马数字和采用的比例。
2.机械制图中线型的种类及其应用2012版 12012版 2注:除粗实线外其余均为细线3.制图中常见符号⑴制图简化符号及其含义φ———直径 C ——— 45°倒角 R ———半径□———正方形Sφ球直径———深度 SR ———球半径———沉孔或锪平t ———厚度 EQS ———均布⑵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含义形位公差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总称。
形状公差为单一实际要素允2012版 3许变动的范围,位置公差为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允许变动的范围─——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基准符号要会识别。
⑶公差与配合尺寸公差含义:允许尺寸在基本尺寸的基础上变动的范围。
☆孔与轴配合的三种形式: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只有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配合的孔与轴才存在配合关系2012版 42012版 5☆孔的公差符号:示例:φ60F8;☆轴的公差符号:示例:φ60k7⑷表面粗糙度反应零件加工表面微观不平的程度,用任何方法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度等有关系。
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89eb1e55901020206409c20.png)
考核原则: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突出实践能力评价。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和手段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理论教学、一体化教学、企业实践采用不同的考核及评价方案。
参考性学习任务
序号
名称
学时
1
送料机构组装与调试
30
2
机械手搬运机构组装与调试
30
3
物料搬运及物料分拣机构组装与调试
42
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采用一体化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实物训练结合。
2.多媒体动画教学以强化学生对工艺过程的了解为主。
3.授课教师应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满足一体化教学工作任务驱动的要求,必要时建议引进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授课
3.按照作业规程应用必要的标识和隔离措施,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4.依据《电气设备安装国家职业标准》施工
5.按照现场6s管理的要求,作业完毕后能清点工具,收集剩余材料,清理工程垃圾,拆除防护措施
6.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7.按照企业管理制度,正确填写维修记录并归档,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为以后维修提供参考资料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按照作业标准对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等装置进行组装与调试。
具体目标:
1.能识读气路、电气系统图以及装配文件;
2.能根据行业标准进行气动回路连接和元件、贿赂故障判断;
3.能根据电气接线图要求正确进行电气控制回路连接,能正确拆装电器元件;
4.能正确连接PLC与气动设备、与PC,并能通过程序进行调试;
机械部件装配与调试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机械部件装配与调试课程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445a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7.png)
《机械部件装配与调试》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2 -2013学年第1学期)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能力目标:2.能在实训中渗透“5S”,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能用“5S”规范自己实训及生活中的表现;4.能在实训及其它各项工作中树立质量意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5.识读机械部件装配图,明确其装配关系;6.编制部件装配工艺规程;7.根据机械部件或零件的相关装配技术要求,使用各种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掌握操作方法与要领,完成各种基本操作,并达到其装配要求;8.根据数控机床的装配技术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装配工具与方法,熟练掌握其装配技术,进行装配与调整的基本训练;9.掌握零件清洗、润滑、组件吊装,固定连接等操作方法;10会拆装数控车床主要部件,能对整机进行简单调试。
知识目标:1.掌握“5S”活动的含义与基本内容,了解其意义;2.掌握开展“5S”活动的原则与活动的操作规范;3.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4.掌握装配技术术语;5.了解各种常用工具、量具的选用原则;6.掌握装配中常用起吊等设备的操作规程;7.掌握进给传动机械功能部件的原理;8.掌握主轴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9.了解直线工作台及回转工作台的结构,工作原理;10.了解数控机床位置精度检测与补偿原理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2. 1课程内容设计(2.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3.教学进度表三、教学材料1 .数控机床装调,陈泽宇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82 .机床机械零部件装配与检测调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123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五版,廖念钊编著,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5四、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示范,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课程设计装配与调试
![课程设计装配与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d82b14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c.png)
课程设计装配与调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装配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装配与调试操作,具备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将包括以下内容:1.装配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装配与调试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注意事项。
2.相关设备和工具的使用:介绍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3.实际操作练习:安排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装配与调试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装配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装配与调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装配与调试操作。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以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知识深度的教材,作为学习的基础。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情况。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机械装配与调试教学设计
![机械装配与调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6ac1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8.png)
机械装配与调试教学设计机械装配与调试是工程技术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为了提高学生在机械装配与调试方面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装配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掌握常见的机械装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够进行简单机械部件的装配和调试。
4. 具备解决机械装配与调试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装配与调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的机械装配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机械部件的装配和调试实践。
4. 常见的机械装配与调试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装配与调试的过程。
2. 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提问,促进学生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解答,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机械部件的装配与调试,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机械装配与调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机械装配与调试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机械装配与调试的重要性。
2. 理论教学:分模块讲解机械装配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介绍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机械装配和调试实践。
一开始可以是简单的部件组装,逐渐增加难度,直至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机械装配与调试任务。
4. 小组合作学习: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机械部件的装配与调试,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5. 复习与总结:每节课结束后进行复习和总结,梳理教学内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机械装配与调试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分阶段进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考查和实践操作考核。
2. 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评估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度。
3. 定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机械装调课程设计
![机械装调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0d0f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7.png)
机械装调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机械装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结构及其装配原理,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装调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名称、功能和结构。
•理解机械装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悉机械装调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处理方法。
•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机械装配工具。
•能够根据装配图独立完成简单机械设备的装配。
•具备分析和解决机械装配过程中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装调过程中与同伴有效沟通协作。
•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机械装调基础》教材为依据,详细教学大纲如下:1.机械装调概述:介绍机械装调的基本概念、意义和行业发展趋势。
2.机械零件识别:学习并识别常用的机械零件,理解其功能和结构。
3.装配图解读:学习如何阅读装配图,理解装配图中的符号和标注。
4.装配工具与方法:学习各种装配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装配技巧。
5.装配过程与故障处理:学习装配的步骤和要点,掌握常见装配问题的处理方法。
6.装配实践:分组进行机械设备的装配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结合机械装调课程的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解决具体问题。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材:《机械装调基础》•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技术手册和论文,供学生深入研究。
•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和视频,辅助讲解复杂概念和操作。
•实验设备:提供机械装配实验室,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
以上教学设计旨在确保学生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和实验报告,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机械装配与调试电子教案
![机械装配与调试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abf869524de518964b7df8.png)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课题:项目一、机械装配调试技术与工艺基础任务一、常用量具教学目的:1.常用量具的用途2.常用量具的工作原理3.常用量具的特性教学重点:1.正确操作使用量具2.完成量具的日常养护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方法及教改手段: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用具:教材分析及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自我介绍,办公地点,联系方式。
本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两部分,通过前半部分理论的学习,为后半部分的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
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考核时实践测量能力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希望同学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钢直尺钢直尺是最简单的长度量具,它的长度有150,300,500和1000 mm四种规格。
钢直尺用于测量零件的长度尺寸,它的测量结果不太准确。
这是由于钢直尺的刻线间距为1mm,而刻线本身的宽度就有0.1~0.2mm,所以测量时读数误差比较大,只能读出毫米数,即它的最小读数值为1mm,比1mm小的数值,只能估计而得。
二、塞尺塞尺又称厚薄规或间隙片。
主要用来检验机床特别紧固面和紧固面、活塞与气缸、活塞环槽和活塞环、十字头滑板和导板、进排气阀顶端和摇臂、齿轮啮合间隙等两个结合面之间的间隙大小。
塞尺是由许多层厚薄不一的薄钢片组成。
按照塞尺的组别制成一把一把的塞尺,每把塞尺中的每片具有两个平行的测量平面,且都有厚度标记,以供组合使用。
三、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工业上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它由尺身及能在尺身上滑动的游标组成。
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
游标与尺身之间有一弹簧片(图中未能画出),利用弹簧片的弹力使游标与尺身靠紧。
游标上部有一紧固螺钉,可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的任意位置。
尺身和游标都有量爪,利用内测量爪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外测量爪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
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
尺身和游标尺上面都有刻度。
以准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为例,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毫米,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9毫米,每一分度为0.9毫米,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通用机械制造方向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岗位职业素养,具备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所需的基本能力,为从事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常用工装知识和编制常用通用机械设备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装配工艺知识、尺寸链知识、车床导轨精度检测方法和孔的刮削方法、常用通用机械装配和精度检验的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的能力。
能力目标:
1.能够读懂车床主轴箱、进给箱等部件的装配图。
2.能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确定装配顺序,提出所需工装的设计方案。
3.能够完成车床部装、总装,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4.具备相应的机械设备精度检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
5.具有安全操作和环保意识。
三、参考学时
252学时。
四、课程学分
1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1
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
1认识装配
与工装
1、掌握装配基础知识;
2、掌握工装知识,会设计简单的工装
3、掌握机械设备装配工艺:
4、会正确选用装配、维修工具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评价
30
2主轴箱的装
配与调试
1掌握轴、齿轮、轴承等典型零部件装
配要点;
2掌握静平衡原理,了解动平衡原埋;
3正确选用框式水平仪、检验心棒等
检测量具;
4能熟练拆装车床主轴箱,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5能够对车床主轴箱进行调试;
6能对车床主轴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54
3进给箱的
装配与调试
1能熟练拆装车床进给箱,达到装配精
度要求;
2能够对车床进给箱进行调试;
3能对车床进给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48
4溜板箱
的装配
与调试
1掌握尺寸链知识;
2掌握螺旋机构,蜗杆、蜗轮等典型
机构的装配要点;
3能熟练拆装车床溜板箱,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4能够对车床溜板箱进行调试;
5能对车床溜板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48
5综合实训
1掌握车床床身与床鞍等典型部件的
装配要点;
2掌握车床精度检验方法;
3完成车床总装配,达到装配技术要
求;
4能够对车床进行调试和维护;
5能对车床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排除;
6具有一定的相关工种的操作能力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60
6机动12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以工作任务引领,采用项目教学,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
2.以“够用、先进、实用”为原则,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要求,加强实操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严格按照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规程要求,以现场教学为主,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工艺规程的习惯。
(二)评价方法
1.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原则,注重过程的考核。
‘
2.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重在考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考核重在考查学生平时掌握的技能知识。
3.注重学生规范操作、安全文明操作、节能环保、爱护工具设备等方面的考核。
(三)教学条件
为保障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够实现,需要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同时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等。
在教学实施时根据学生数量和实习设备,学生分组训练,每组4〜6人,由2名具有一体化教学经验的教师实施教学。
(四)教材编写
1教材编写应依据本课程标淮进行,充分体现“项目教学、任务引领”的设计思想。
教材内容应体现通用性、实用性的要求,语言表述应精准、科学,图表要清晰。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教材项目任务建议包括:
(1)教学目标
(2)工作任务
(3 )准备工作
(4)问题探究
(5 )知识拓展
(6)技能实训
(7)任务评价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1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发视频资料等多媒体课件。
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等网络资源,使教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2为使学生一专多能,提高实训(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可开放相关实训室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六)获证建议
建议考取中级装配钳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