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与民间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评书
流行于四川城乡和云、贵两省。由于书路和表演的手法不同, 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讲评烟粉、传奇一类的风情 故事为主;雷棚则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之类的书目为主 。前者 谈吐风雅,以情动人;后者摹拟赋形,生动逼真。四川评书 的传统书目有“墨书”、“条书”之分。 代表曲目: 《三国》《 水浒 》《 聊斋 》—— “墨书” 《金鸡芙蓉图》《铁侠记》——“条书”
第三章
重庆方言与民间文学
第一节
重庆方言与民间故事
1. 赵巧儿送灯台——一去永不来
(关于鲁班的民间故事)
2.识(是)相不识(是)相——难过走马岗 (重庆九龙坡区走马岗)
3.保大老爷修新城——多余的圈圈
(江北城墙)
3.沙溪庙的山门——响(想)不开
(合川沙溪场面对嘉陵江的沙溪庙)
4.二佛寺的菩萨——没得脑壳 (合川涞滩) “二佛八景”:鹫峰云深、佛岩仙迹、龙洞清泉、 修筑戏石、双塔迎舟、独树东门、经盘霁日、画梁搓波。
二、川剧中方言
1.打假叉 打叉是川剧中武生的特技。用数根钢叉连续刺向某人,惊险、刺激。 衍生:被刺着故意即兴表演“打假叉”,害怕,逃往后台,跑进观众群, 追着刺叉,结果发现叉是纸糊的。 新意:表示说假话,做假事。
2.走过场 舞台绕台而行。中国戏曲以抽象代具象,一个人在台上走一圈伸手做 拍门状,表示从外面回到家;几个兵在台上绕场走两圈表示走过了关
5.较场坝的土地——管得宽 (重庆较场口) 事实:民国11年杨森督办重庆商埠,废土地庙。 衍生:四川军阀刘湘打土地庙。 由来:是明清军队操练和清朝考武状元的地方。
较场口惨案: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万余群众在较场口 举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遭到国民 党特务的破坏,当场打伤郭沫若、李公朴、 章乃器等60多人,许多人失踪和被捕,造成 较场口血案(也叫“陪都惨案”)。
中间镂空,多处穿上铜钱。两头扎有彩色布条。
1.重庆话将布条说成“襟襟绺绺”。 2.因为演唱时每隔几句要重复“绺啊绺连绺啊”。 衍生:表示扭着别人扯皮。
8.川剧中大量的重庆方言唱词
(1)方言歇后语
两个书生打架--为笔(未必) (2)方言俚俗语 打起灯笼火把都找不到。 (3)方言惯用语
大路朝天,各走一(半)边。
波澜壮阔、气势恢害宏、情节精彩、幽默诙谐、 离奇惊险、悲喜交加、一环扣一环。 小说已被中央电视台买断影视改编权。
(4)李显福
《拒绝私了》
揭露了现实社会官场上的黑暗,另一方面也歌颂了当今
法制社会中正义战胜邪恶的强大力量 ,一连串错综复杂
的“官场现形”记。
纪实性小说
(5)钟代华
儿童诗集《让我们远行》
观众再三欢迎,因而不能闭幕。(《说文》:“幺,小也。”重庆方言指
排序最后的。) 衍生:骄傲自满,瞧不起人的意思。 口语:你好幺不倒台哟! 好得幺不倒台!
5.丢意子(送秋波) 川剧眼法的一种,主要是旦角,意思是用眼神表达出爱慕之情。旧时有 女演员为了讨好观众,在台上用眼色传情,挑逗观众,因此使“丢意子” 带上贬义。 歇后语: 观音菩萨丢意子--试你凡心真不真 木脑壳丢意子--假过场
这是一部《大宅门》式的家族小说。这时期重庆处于军阀混战、 外敌入侵的深重灾难之中。军阀、流氓地痞、袍哥、舵把子和 各种帮会充斥重庆,外国列强纷纷在重庆设通商口岸。这就注 定了这家火锅店的多灾多难。重庆成为陪都后,日本大轰炸下 逸园老字号火锅店多次被炸毁。同时家庭内部矛盾重重,人物 命运起伏跌宕,演绎了许多悲欢离合、催人泪的故事。
山万里。
衍生:表示做散样子,并不实在的做事。
干部学习“走过场”
3.假过场 川剧中虚拟动作很多,剧中人物常在打击乐的烘托之下,运用手势、
舞蹈、身段等表演动作,或者交待情节,或者表现内心活动。称为过场。
衍生:因为都是虚拟动作,所以引申出“假过场”,表示虚假行为。
药品招标“假过场”
4.幺不倒台
舞台表演的最后一个节目结束叫“幺台”,“幺不倒台”本是指由于表演好
代表曲目: 《放风筝》《断桥》《秋江》 《绣荷色》《黄继光》《赶花会》 中国曲协副主席 程永玲
2.盘子
用竹筷边敲瓷盘边歌唱。过去又称唱盘子、唱小曲、碟子小调等。
主要流行于川东、川西一带的城镇乡村。起源于民间流行的“打盏儿”。
清光绪年间,巫山一带有盲艺人敲碟子唱小调。20世纪20年代,湖北
民间艺人入川卖艺演唱碟子小调,深受群众欢迎。
4.荷叶
单人说唱故事。演员左手苏镲、檀板,右手持竹签击镲伴奏。
因苏镲系以红绸下垂状如荷茎托叶而得名。流行于四川汉族地区。 直接由川剧派生出来,约形成于清末。有站唱,二人、三人对
唱等形式。唱词格式与金钱板相似,7字句和10字句居多。
代表曲目: 《懒汉与鸡蛋》《双枪老太婆》 《助人为乐》《大鹏歌飞》
5.竹琴
2.重庆方言或地域特色的代表作品小说代表
(1)张者的《零炮楼》《桃李》《桃花》 张者,本名张波,男,曾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法律系, 获法律学硕士学位。曾被媒体评为最具潜质的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重庆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2)莫怀戚 《经典关系》 莫怀戚作为重庆的标志性作家,《经典关系》作为当代重庆文学 创作的标志性作品,正在成为厚积薄发的重庆创作的先锋。结束了 “重庆无作家”的历史。 评价:是近年文坛极富有重庆韵致、体现 重庆文化、代表重庆水准的经典之作,是 较深刻的都市小说。
川剧《金子》
6.压堂子 旧时剧场兼茶馆,边看戏边喝茶。如果演员水平一般,没有名气,观众
就各自聊天,场内嘈杂。如果名气大的演员,全场就安静,通常就说这
演员压得住堂子。
衍生:泛指以某种资格、声望使众人信服。
新老舍茶馆
7.扭连扭(绺连绺、柳连柳) 源自“打连厢”,北方称“霸王鞭”。表演者舞动约三尺长的竹节。竹节
《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
变脸
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 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 形象——脸谱。 1.脸谱演变 纸壳面具-草纸绘制 -绸缎面料 2.手法 抹脸、吹脸、扯脸、运气变脸 3.脸谱造型 脸谱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 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川剧唱词例析
第三节
重庆方言与重庆文学
一、重庆文学概述
以大重庆地域为标志,作家籍贯在重庆或者是以重庆的人文社会背景
为创作内容的各种文学样式,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尤以
小说为代表,成为文学创作成果的标志。
二、现状认识
1.巴渝自古重武轻文 2.人才的流失和老化 3.文化氛围的缺失
原名“名琴”。清朝初年流行在成都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最早始于道教 劝善说道,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 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 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 唱腔分为中和调、扬琴调。 代表曲目: 《琵琶记》《铡美案》 《白蛇传》《花木兰》
(蛇),象形。”原来巴蛇吞象这个神话,却反映了勇锐善战的巴人 名称的来历。这个神话在长江中游流布甚广,正好是在巴地文化区内,
所以是巴人自己的原作。
重庆衍生:人心不足蛇吞相。——民间故事。
第二节
重庆方言与地方戏剧曲艺
一、 重庆地方曲艺 1.清音
四川清音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 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本世纪50 年代以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它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于 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
8.谐剧
民国时期产生的一种新型曲艺品种,由王
永梭于1939年首创。其特点是采用话剧手
法,以博笑为手段,采用幽默风趣的四川方 言,置严肃的主体于轻松活泼的笑料之中。 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有时几个角色)、 表演一台戏、其他人物则通过演员的表演动 作和神情,显示他们的存在,有些类似单口 相声、独角戏和单簧,被誉称为“一人上场、 满台生辉”。
6.人心不足蛇吞象(巴蛇吞象)
《山海经· 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 腹之疾 。其为蛇青赤黑黄,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楚辞· 天问》说:“一蛇吞象,厥大何如?”《山海经海内经》又 载:“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郭璞注:
“即巴蛇也。”《说文解字》卷14载:“巴,虫也,或曰食象它
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佳作奖
重庆永川人,民进成员。永川市文联创联部主任、 永川市政协常委,《海棠》文艺杂志副主编,重庆 市第一届政协委员,重庆市青联第一届委员,专业 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协。 抒情诗集: 《微笑》(1993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穿过那段雨声》(2001年重庆出版社出版) 儿童诗集: 《纸船》(1994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让我们远行》(1999年,重庆出版社出版)
Fra Baidu bibliotek
内容概要:
一个青年舞蹈教师和他的三个女人:妻子、姨妹、前女学生。
一个前舞蹈女生和她的三个男人:中国丈夫、台湾老板、舞蹈教师。两组
男女四角关系只是表面,作家和读者关心的是光明磊落的生活智慧、时代 变革的深刻脉络和新鲜惊奇的重庆文化。 简而言之:中国高度,重庆特色,深刻作家,智慧人生。
(3)何佳
《重庆火锅》
代表曲目: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成渝路通车》 《看女儿》《三个媳妇争婆婆》
3.扬琴 (四川琴书)
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流传于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 。至光绪时已有 艺人100多名 ,并分为南会 、北会两派。南派行腔华丽,细腻柔美;
北派工稳豪放,长于叙事。1925年,扬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学唱,
称为堂派 。30年代进入兴盛期,造就了李德才等一批名家。 代表曲目: 《江姐在狱中》《春到杨柳坝》《贵妃醉酒》等。
9.川剧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
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
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 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形成四川地方戏曲剧种
——川剧。
代表曲目: 《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
三、重庆文学代表作品
1.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 长篇小说《红岩》
“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 1999年, “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
译成英、法、德、日等十几种文字;
总印量已经突破1000万册。
其 他 代 表 作 品
黄济人 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获首届解放军文艺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王群生 短篇小说《彩色的夜》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傅天琳 诗集《绿色的音符》获第一届全国优秀诗集奖; 李钢 诗集《白玫瑰》获第二届全国优秀诗集奖; 陈川 小说集《梦魇》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林亚光 报告文学《玛丽· 若瑟的选择》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岳非丘、邹越滨 报告文学《长河精英》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6.金钱板
一人演唱。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可根据内容需要适当伸缩, 两句一联。击节乐器为三片 9寸长的楠竹片。演唱者一手执两片 的下端,上端张合击拍;一手执一片竹片敲打那两片竹片击节。 因三片竹片上端嵌有铜制钱,所以叫作“金钱板”。可以打出风云 雷雨 9种不同的节奏、音响。 代表曲目: 《三国》《水浒》《游江南 《武松赶会》《武松闹庙》《武松打店》
上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看完川剧后曾经叮嘱过,变脸是国家机密, 不能随便泄露。1987年,文化部又正式出文,将川剧变脸艺术列为国 家二级机密,这也是中国戏剧界惟一一项国家机密。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条例,故意或者过失泄露,情节严重的将被 追究刑事责任。
四川遂宁市川剧团 变脸大师 刘世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