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人员的政治倾向与译文的忠实性

合集下载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一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意义和语义,不擅自增减内容,不随意改变
原文的文体和风格,力求做到忠实于原作,使译文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情感。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忠实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确保译文与原作保持一致,避免了对原文内容的扭曲和失真。

通过遵守忠实原则,译者能够在尊重原文的将原文内容
传达给目标读者,使得译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可信度。

忠实原则也是翻译行业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国际翻译标准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文件中,都对忠实原则进行了规范和约定,要求译
者在翻译时需遵守忠实原则,不得对原文内容进行任意的篡改和改动。

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译者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在忠实于原文的又能够使
译文在目标语言文化和语境中更具可接受性和可读性,这就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翻译技巧,以保持忠实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的语言和文化调整。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沟通桥梁,而政治类文本的翻译更是需要细致入微,严谨认真的。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目的论三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忠实原则、信达原则和文采原则。

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原则来分析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忠实原则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力求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忠实原则尤为重要,因为政治类文本往往涉及到国家、政府、政策等重要议题,一字一句的差错都可能引发严重的误解甚至冲突。

译者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忠实原则,不可擅自增删原文内容,更不能曲解原文含义。

只有忠实于原文,才能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原文的意图。

信达原则是指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让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和接受译文。

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译入语的特点和社会文化背景,避免使用过于生僻的词语和句式,保持译文的通顺流畅。

政治类文本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定的政治术语,译者需要在保持忠实原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确保译文既准确无误又通顺易懂。

只有做到信达原则,才能让译文更好地融入译入语的语境中,得到读者的认可和理解。

文采原则是指译文要具有艺术的美感和表现力,使译文既保持原文的风采和韵味,又能够在译入语中产生相同的效果。

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文采原则可能相对次要,因为政治类文本更注重准确性和权威性,而非华丽的言辞和修辞手法。

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文采也能够增强译文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使读者更愿意接受和理解译文。

译者在翻译政治类文本时,也需要灵活运用文采原则,适当增加一些译文的修饰和修辞,使译文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政治类文本的翻译工作十分重要且复杂,需要译者充分考虑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确保译文的准确性、通顺性和艺术性。

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做到翻译工作的水到渠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政治类文本的含义。

传统翻译忠实标准强调理想化的忠实而轻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传统翻译忠实标准强调理想化的忠实而轻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传统翻译忠实标准强调理想化的忠实而轻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认为创造性叛逆是对忠实标准的背叛,忠实和创造性叛逆是对立的。

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论证了创造性叛逆忠实于翻译主体(即作者、译者和读者),忠实于文化交流和传播,忠实于翻译自身的发展,从而得出结论:创造性叛逆不仅不是对忠实标准的背叛,反而是深度的忠实。

古今中外,“忠实”一直是译者们追求的目标。

无论是国内的“信达雅”标准、“神似”、“化境”之说,还是国外的“翻译三原则”、“动态对等”,这些传统的忠实标准涉及的往往是微观的语言层面,是译作忠实于原作的语音、语义、句法结构等语言表层内容,“忠实”的具体表现是不增加什么,不减少什么,不改变什么[1]17,而语言之外的诸如政治、文化、历史等则很少涉及。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文化转向”为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使翻译不仅摆脱了传统忠实翻译观中形式和意义“对等”、“忠实”的束缚,更将人们一直不愿面对,弃之于翻译门外的“创造性叛逆”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并肯定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然而“创造性叛逆”这一翻译现象仍然背负着“背叛”的枷锁,其译作被称作“不忠实的美人”,将译者置于“忠”之标准与“不忠”之事实的两难境地。

一、翻译创造性叛逆与忠实的关系“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这一术语是1961 年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在其著作《文学社会学》中提出的。

埃斯卡皮指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2]大冢幸男和韦斯坦因(Ulrich Weisstein)等人将“创造性叛逆”引入了比较文学。

此外,描述翻译理论、哲学阐释学、文学接受美学、文化学派、释意派、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目的论等均对影响翻译过程的各因素进行了探讨,直接或间接指出翻译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

乐黛云在其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说译者和读者的理解总是一种再创造,原作必须经历这种“创造性叛逆”才能延伸其生命力,扩大被阅读与接受的范围[3]。

专业翻译的“忠实”问题

专业翻译的“忠实”问题

专业翻译的“忠实”问题
很多做翻译的人都知道“忠实”是在做专业翻译时,坚持的最基本的原则。

然而关于忠实地确切定义,翻译界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此365翻译专家译员专门为大家详细解释了专业翻译的“忠实”这一问题。

无论怎样译,总该忠实于原文或原词,当你通过翻译将原文变成另一种文字时,做到不增、不减、不改。

我国著名翻译家丰华瞻在谈书名的专业翻译时认为,翻译的原则是忠实,但忠实不是刻板。

翻译的忠实,指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并不一定要忠实于个别词。

如美国电影“Waterloo Bridge”翻译成“魂断蓝桥”,而不是按照个别词直接翻译为“滑铁卢桥”;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译成“song of the working class”,而不是直接翻译为“all for the party”。

究其原因,是译者充分考虑到了东西方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在西方“party”有聚会、宴会的意思,外国人看了并不能完全理解。

这样的翻译处理,既做到了忠实,又不乏灵活性,充分考虑到读者的不同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最终目的都是准确传达原著或原文的意义或内容,使读者从译文中准确无误地获得著者所要传达的完整信息。

这才是专业翻译的“忠实”的真实内涵。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以确保译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忠实”原则是翻译标准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忠实”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信息和情感,确保译文不偏离原意,同时又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贴近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忠实”原则在翻译中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翻译质量和可信度。

一个优秀的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才能传达出原文的真实意思和情感,否则将失去翻译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翻译的忠实性体现在对原文含义的准确理解和表达上。

翻译者需要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和情感,尽量避免歪曲原文的意思,确保译文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和观点。

这要求翻译者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能够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以确保译文不仅忠实于原文,还要通顺自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水平。

翻译的忠实性还表现在对原文情感和风格的准确把握和表达上。

原文往往包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文的情感和风格,使译文能够传达出原文作者的真实感情和思想,同时还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特点和修辞风格,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和共同感受,增强译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翻译忠实原则是翻译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指的是翻译人员要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不加入自己的主观看法和个人偏好,以达到忠实于原文的效果。

翻译忠实原则的本质是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因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理解原文的内容和情感。

因此,翻译人员必须根据原文的语言、文化和背景进行翻译,并尽可能保留原文的句式、词汇和语气。

在实践中,翻译人员常常面临翻译难题,需要在准确表达原文的同时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

在这种情况下,翻译人员可以适当改变原文的句式,但必须在不损害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进行。

此外,翻译忠实原则还要求翻译人员尊重原文的作者,不为了翻译的需要而更改原文的意图、态度和风格等。

这也反映了翻译的伦理和道德义务。

当翻译人员面对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歧义或矛盾时,翻译忠实原则要求翻译人员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同时注释或解释潜在的歧义或矛盾。

这样才能确保译文的精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歧义和误解。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1. 引言1.1 翻译标准的重要性翻译标准是翻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是规范翻译行为的准则,能够确保翻译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通过遵循翻译标准,翻译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并将其准确传达给目标读者。

翻译标准不仅仅是为了规范翻译行为,更重要的是保障翻译质量,确保翻译结果符合原文意思,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

“忠实”原则作为翻译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要求译者在传达原文意思的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语言风格、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以保持原作品的原貌和特色。

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解读原文,并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翻译工作中,遵循“忠实”原则不仅能提高翻译质量,还能增强读者对翻译作品的信任和认可,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翻译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1.2 “忠实”原则的定义“忠实”原则是翻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准则。

在翻译学的范畴中,“忠实”原则被定义为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尽力使译文在意义、语体和风格上与原文一致,以确保原文的信息准确、完整地传达给目标读者群。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尽可能避免对原文的曲解、遗漏或添加,同时要注意尊重原作的语言特色和文化背景,保持译文的信达性和对准确性的追求。

在“忠实”原则的指导下,翻译者在面对诸如语言差异、文化隔阂等挑战时,需要以客观、谨慎的态度对待原文,并通过灵活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精髓和情感色彩。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注重在理念与技艺之间的平衡,不仅要理解原文作者的用意和情感,还要善于运用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使译文尽可能地呈现原作的内涵和外延。

“忠实”原则不仅是一种技术性的要求,更是一种对译者的学术、伦理和审美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

“忠实”原则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要坚持原文的精神和形式,努力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恰如其分的关系,以确保翻译工作的准确、完整和信任度。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看政治类文本的翻译在翻译领域中,翻译目的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指导着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而在政治类文本的翻译中,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更是至关重要,它们分别是忠实原则、信达原则和效益原则。

本文将从这三个原则出发,探讨政治类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为翻译工作者在这一领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我们来看看忠实原则。

忠实原则是指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

在政治类文本的翻译中,忠实原则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政治文本往往涉及到国家利益、外交关系等重大问题,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必须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避免对原文进行太多的添加、删除或改动,以免产生歧义或引起误解。

在实际操作中,翻译工作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贯彻忠实原则。

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把握原文的核心内容和表达方式。

要使用准确、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来翻译原文,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特色。

在遇到一些特殊用语或习惯表达时,可以适当添加注释或注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我们来谈谈信达原则。

信达原则是指翻译应该使译文在语言和文化上接近读者,让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在政治类文本的翻译中,信达原则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政治文本往往涉及到国际事务、外交政策等议题,翻译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合理地选择词语和表达方式,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为了贯彻信达原则,翻译工作者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需要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避免使用目标语言中的一些专有名词或习惯用语,以免造成读者的困惑或误解。

要注意保持译文的通顺和连贯性,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难懂的词语和句式。

要注重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文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为了贯彻效益原则,翻译工作者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需要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和使用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选择适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对翻译的忠实性原则的分析

对翻译的忠实性原则的分析

对翻译的忠实性原则的分析摘要:“忠实性”是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直译与意译、功能的忠实性、文体的忠实性这三个方面对该原则进行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翻译;忠实性原则;直译;意译在古今中外的翻译活动中,“忠实性”始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法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爱德蒙·加里说过,翻译的“忠实性”问题像一条主线贯穿了数千年的翻译历史,有关翻译的种种争论都是因“忠实性”而起的。

当今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就曾经说过,翻译的实质在于用最贴切最自然的语言等效地传达原语的信息;首先是内容,其次是形式。

在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在《天演论》译著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翻译理论家或者翻译家,无论中西,都遵循着“忠实性”的原则。

因此,忠实性原则在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原则进行进一步分析:一、直译与意译直译和意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

所谓直译就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如果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言常常拥有相同的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这样的情况下采用直译好些。

例如:例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译文:The moon is bright,the star is scattered./The crows fly south…(直译)The stars are dimmed by the brightness of the moon,/southward fly a flock ravens.(意译)许多人都会认为这样的文体采用意译会好得多。

但是不难看出,直译的译文不仅与原文的格式相同,还能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月光皎洁的星空,能让人身临其境。

而意译的译文表面上看起来文字是比较优美,但是却很难让人感受到那种氛围,效果不如直译来得好。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是什么意思?在翻译中,“忠实”原则要求译文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不得歪曲原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这意味着翻译者要尽可能地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用准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传达这个意思。

译文还要尽量地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以保持原文的风采和特色。

“忠实”原则要求译文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不得歪曲原文的含义和风格。

那么,在实际翻译中,“忠实”原则如何应用?翻译者要尽可能地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需要翻译者具有很高的语言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够理解原文中的各种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和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对原文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理解,确保能够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意思。

这样才能保证译文与原文的意思一致,忠实于原文。

翻译者要尽量保持译文与原文的风格和特色一致。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翻译者要尽量保持译文的语言风格与原文一致。

这需要翻译者对目标语言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灵活运用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保持译文与原文的风格一致。

翻译者在使用“忠实”原则时还要考虑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

每种语言和文化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到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尽量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翻译者还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方式,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更容易为目标语言读者所接受。

浅析翻译中如何做到“忠实”原意

浅析翻译中如何做到“忠实”原意

浅析翻译中如何做到“忠实”原意忠实,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之一,对翻译实践具有规范作用,对翻译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忠实”不等同于“绝对忠实”。

借用解构主义理论解掏“忠实”,只能证明解构主义自身的无逻辑性和虚无性。

标签:忠实模糊伦理预设模糊语言学认为,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

电脑和人脑最重要的一个区别便是:人脑能够执行模糊语言,而电脑则不能。

信奉解构主义理论的人之所以要解构“忠实”,是因为他们认为“忠实”作为翻译标准具有模糊性。

如辜正坤先生就认为,“忠实”这个概念对许多提倡“忠实”标准的人来说是个模糊概念:译作究竟忠实于原作的哪些方面?然而,笔者认为正因为“忠实”具有模糊性,才使其具有了审美意义。

康德曾经说过,模糊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

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

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

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

从说话者的角度来看,“忠实”传达的确实是一个不可言传的模糊概念,但从听话者的角度来看,“忠实”的含义又是完全可以理喻的。

这一点在中外翻译史和现代翻译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

说者的不可言传,听者的只能意会,验证了康德关于“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的观点。

说者眼中的“美”与“听者”眼中的美不是绝对同一的概念,但这并不妨碍说者和听者对美的共同追求。

“美”的这种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特性也是“忠实”的特性。

“美”具有模糊性,但它却能被意会,这是因为“美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固定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相对的,往往因时间、地点、情况、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同理,说者和听者之所以能对“忠实”的理解达成默契,也是因为“忠实”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相对的。

有学者曾指出,“忠实,作为一个翻译学的术语,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伦理判断,然而伦理的忠实却只承认绝对忠实,而不承认相对忠实,而绝对忠实是不符合翻译实际的。

”显然,这里犯了一个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因为“忠实”不等于“绝对忠实”,把“绝对忠实”等同于“忠实”是不符合逻辑的。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为: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1、目的原则(skopos rule)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2、连贯性原则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3、忠实性原则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扩展资料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翻译是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桥梁,而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是翻译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则,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忠实于原文,不偏不倚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信息。

忠实原则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具体操作中也面临着多种挑战和难题。

本文将通过对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我们需要了解“忠实”原则在翻译中的内涵和要求。

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忠实原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意义、语气、风格和特色,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风格上尽可能保持一致。

这并不意味着译文必须与原文一字不差地相同,而是要求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合理地进行文化、语言和习惯的转换,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语境和习惯。

忠实原则既要求译者对原文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又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和转换能力。

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忠实原则常常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给忠实原则的实现带来了困难。

每一种语言和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习惯,而这些差异往往需要译者在翻译中进行磨合和平衡。

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在中文中可能需要进行转换;某些文化背景下的特定表达方式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语言及文化知识,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和语境,这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原文的多义性和含混性也给忠实原则的实现带来了难题。

有些原文本身就存在多种解释和理解,而译者需要在不失忠实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取舍。

一些含混的表达和语气也给译者带来了困扰,因为这需要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原文的意义和背景,以及目标读者的需求和语言特点,随后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转换。

忠实原则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译者具备更加细致入微的语言分析和把握能力。

译者个人的主观因素也会给忠实原则的实现带来一定的挑战。

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忠实原则与忠诚原则探讨

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忠实原则与忠诚原则探讨

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忠实原则与忠诚原则探讨摘要: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必须建立在“忠实”的基础上,遵循“忠诚”是目的、“忠实”为手段的原则,将“人与人”的关系和“文与文”的关系同时处理好。

本文虽然样本较少,分析可能不够深入,但仍然能够看出,正确处理好“忠诚”与“忠实”的关系,在影视字幕翻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能为影视字幕翻译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影视字幕;忠实原则;忠诚原则引言忠诚原则”与“忠实原则”在影视字幕翻译领域中的关系,分析得出:“忠诚原则”与“忠实原则”关系密不可分,“忠实”是“忠诚”的基础。

字幕译本必须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在此基础上,译者追求“忠诚原则”,争取实现影视字幕翻译参与者的和谐共处。

1、字幕翻译的特点字幕是指以文字形式显示影视作品中的对话等非影像内容,也泛指影视作品后期加工的文字。

字幕翻译即影视中把原语的对白以共时字幕的方式译为目的语,通常位于屏幕下方。

由于字幕制作的成本较低,且越来越多的人在观赏外国影片时认为原声更具观看异国影片的实感,更能真实地感受到演员原本声音、情绪,所以更喜欢原声+字幕的方式,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字幕翻译也日益兴盛起来。

从整体看来,字幕翻译主要有几下特点。

时效性。

字幕转瞬即逝,而观众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情境中表达的内容,非母语观众除了和母语受众同样掌握画面信息外,同时增加了阅读字幕这一额外“工作”。

有调查显示,空间上日语字幕的字数限制为竖排最大一行10字、共2行,横排约为13字,时间上阅读字幕的时间为读出台词的时间长度,而观众能接受的日语字幕约为每秒钟4个字,因此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准确传达原片中的内容是对字幕翻译的重要要求。

通俗性。

影视作品属于大众娱乐范畴,人们观赏娱乐作品更多是为了放松心情。

一部好的作品能够获得各国人们的喜爱,除了作品本身极富吸引力以外,字幕翻译也是功不可没。

反之如果字幕过于晦涩难懂,观赏兴趣也就很快消失殆尽,即使在本国是一部人人称道的佳作,也难以流传开来。

关于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关于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关于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论文关键词]外事翻译政治性时代性[论文摘要]外事翻译主要是向对方传达国家、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因而在外事翻译实践中要特别注重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

为了正确地传达思想,译者在斟词酌句时要特别注意它的政治色彩。

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东西,研究新问题,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

外事翻译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外事口译和外事笔译。

外事笔译的内容主要是各种外交、外事场合的讲话稿,如在国际会议上的讲话稿,在宴会、招待会上的祝酒词,以及外交上交涉用的讲话、声明,国家间的照会、信函、公报、协议、条约等正式外交文件。

外事口译的主要任务是,担任我领导人出访或外国领导人来访时双方或多方谈判、会谈、交谈时的现场翻译,在各种场合的演讲、讲话或参观访问时的介绍等即席翻译。

在双边会谈中,这种翻译通常采用交替传译方式。

在国际研讨会、国际大会、国际组织的年会等各种会议上通常采用同声传译。

在外事场合,口、笔译往往同时使用。

如建交谈判、关于国际公约的谈判,都要求译员既能口译,又能将所谈的内容和结果落实到文字上,成为公报、公约、条约、备忘录、协议等。

有时是先口译,然后产生文件。

有时则在讲话、演讲前将稿件译好,再到现场作口译。

一、外事翻译的目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要圆满地完成这种交际任务,与翻译的目的密切相关。

关于翻译的目的,翻译理论者各有自己观点。

如有的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向受众介绍异域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但外事翻译肯定要显示其特殊性。

一个翻译活动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

我们认为,外事翻译主要是向对方传达国家和政府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方针政策等,因而外事翻译的特殊目的决定了外事翻译的翻译活动的特殊性。

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也很注重翻译的目的,他将目的分为文本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两类。

我们认为外事翻译的目的应该是文本目的和译者目的的完美统一。

如上所述,外事翻译,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是代表国家说话。

政治文献资深翻译家程镇球研究——对政治翻译中“忠实”原则的理解

政治文献资深翻译家程镇球研究——对政治翻译中“忠实”原则的理解

作者: 王栩[1]
作者机构: [1]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41
出版物刊名: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206-207页
主题词: 程镇球;政治翻译;忠实原则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家程镇球关于政治翻译理论的梳理,从文化、语言及文体风格三个角度理解政治翻译中的“忠实”原则,以期纠正将政治翻译中的“忠实”简单等同于“直译”的错误看法。

同时程镇球的政治翻译理论不仅对我国当代政治翻译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也为我国非文学翻译研究及我国翻译学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

论翻译标准中的“忠实”原则【摘要】:从附属学科到自成一派,千百年来,各种翻译标准层出不穷,各类名家思想百家争鸣。

中有流传最广的“信、达、雅”;外有影响至深的“功能”理论,但仔细想来,所有翻译标准的阐述几乎都没有脱离这两个字——“忠实”。

翻译作为一种牵扯到原作者、译者及读者的跨文化、跨语言活动,其过程必然是复杂的。

单就“忠实”这一条而言,作为译者应该“忠实”于谁?如何“忠实”?这也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直以来,提到“忠实”,人们常联想到严复先生的“信、达、雅”。

但此类传统理论对“忠实”的阐述更多的停留在“忠实原文”的层面上。

他们要求译者忠实原文,忠实其内容及形式,风格及特点。

可翻译从来都不是原文和译文一一对应的二维活动,它是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的。

所以本文将从多维度分析翻译标准中的“忠诚”原则,探讨除去原文之外,译者还应忠实的对象。

【关键词】:翻译标准忠实原则多维度分析一.“忠实”于作者“忠实原文”和“忠实”作者是有区别的。

传统的“忠实”原则更偏向于对原作内容及形式上的忠实,但缺少了对作者思想和意图的精准传递。

并且由于源语和目标语背景文化上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仅仅忠实于原文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译文晦涩难懂,无法完整传播作者的背后思想及文章意义;相反,对作者的“忠实”更偏向于在翻译的基础上表达出原作者意图、思想及意向;它强调了译者作为原作者“合伙人”而存在,肩负着更深层次的思想传播的重任。

德国教授克里斯蒂安·诺德曾在其著作《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中将译者对原作者的此类“忠实”描述为“忠诚”。

他在此书的相关访谈中提到:“忠诚和忠实是一对非常不一样的概念···忠诚讲的是译者与人之间的关系···忠实关注文本之间的关系···有时为了忠诚于原作者,译者可能需要不忠实于原文”。

(克里斯蒂安·诺德,20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友roy昨晚给我发了一篇短文,内容大意是中美建交谈判期间中,美方表示don't support(不支持)台独,而中方翻译人员却把这个词组翻译为“反对”(oppose)台独。

中美建交之后,美国依然向台湾出售军火,中国于是质问美国,你既然已经说了oppose台独,你为什么还向台湾出售军火?美国则反驳说:我们的原话是don't support,我们并没有说oppose,谁让你们的翻译人员自做主张,翻译成oppose呢?网友roy想请我谈谈对这篇短文的看法。

首先很抱歉,我不是搞外交工作的,我不知道这个传闻是真是假,我也没有工夫去考证。

但这篇短文,却引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的话题,那就是翻译人员的政治倾向是否会影响到译文的忠实性。

记得2000年,在北京有一个海洋开发方面的国际会议,其中有一个题目,就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岛屿纠纷(比如南沙群岛),我发现与会的大部分外国学者,并不知道这些岛屿的中文名称(比如nansha islands),他们往往使用这些岛屿的西方名称,比如:①spratly islands(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②paracel islands(帕拉塞尔群岛):即我西沙群岛③scarborough shoal(斯卡伯罗礁):即我黄岩岛④senkaku islands (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台群岛⑤damanski island(达曼斯基岛):即我珍宝岛每当出现这些西方名称时,中方翻译人员都自做主张,改成中文名称,当时我就觉得这样做很不妥。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这些岛屿确实都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不应当使用那些西方名称。

但在国际会议上,翻译人员应当避免受到政治倾向的影响,而应当以中立的态度,按照发言人的原话进行翻译,以保持译文的忠实性,否则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在那次会议上,幸亏所有外国学者都不懂中文,否则有些人很可能会当场提出抗议,甚至中途退场,导致会议不欢而散。

所以我一向认为,翻译人员只是一个中介(medium),他的任务只是将一方的意思,忠实地转达给另外一方,他不应当根据自己的政治倾向,或者根据利益集团的需要,去修改自己的译文,否则的话,会给对话双方带来麻烦,最终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