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形兼备,忠实畅达——就王昌龄《诗格》“三境”谈古诗英译的忠实性

合集下载

王昌龄诗的特点和风格

王昌龄诗的特点和风格

王昌龄诗的特点和风格
1. 王昌龄的诗那叫一个豪迈大气呀!就说《从军行》里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哇塞,这是何等的气魄!他就好像一位勇往直前的战士,毫不畏惧艰难险阻,让人热血沸腾!
2. 王昌龄的诗还特别善于写景,能把景色描写得超级逼真!就像“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描写得多细腻、多生动啊,仿佛那画面就在眼前,难道你不想去欣赏一下那样的美景吗?
3. 他的诗情感表达很直接啊!看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把自己的真诚表露无遗,这就如同和朋友坦诚相待一样,让人感觉特别亲切,你不觉得吗?
4. 王昌龄的诗节奏明快有力哦!“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敲在鼓点上,富有韵律感,带给人十足的力量感呀,你能不被感染吗?
5. 还有啊,他的诗很有意境呢!“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营造出一种孤寂又深邃的意境,如同把人带入到了一个神秘的境界中,是不是很神奇?
6. 王昌龄的诗常常能引发人的思考哟!像“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听着那无尽的边愁,看着那高高的秋月,会让人不禁思索起人生来,你难道不会吗?
7. 总之,王昌龄的诗风格多样,特点鲜明!既豪迈又细腻,既直接又有意境,他简直就是诗词界的一颗璀璨明星,难道不是吗?让人读了就难以忘怀,深深沉醉其中啊!。

浅析王昌龄的七言绝句

浅析王昌龄的七言绝句

浅析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海江龙【内容摘要】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

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

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

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

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关键词】典故;典型概括;清刚之美唐代社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为唐朝的对外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它对内引入域外文明,对外弘扬盛唐文化,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因此而呈现出变革的气息,中孕育产生了高度发展的唐代文明。

研究唐代的社会文化,对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给人们以历史反思,历史借鉴,将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陶冶情操,使学术研究成果直接介入现实生活进而有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因此,了解盛唐豪侠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就显的很有必要。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稟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

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而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

”(殷璠《河岳英灵集》)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气协律而出,情因韵而显,神来,气来,情来,达到“声律那种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这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开元十五年(727)前后,是盛唐诗风形成的关键时期,武后时兴重视文辞的进士科,至此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而且乡贡入试者的比重大大超过国子监生徒,为各地有才华的寒俊文士开大了入仕的希望之门。

加之喜延纳才士的张说和张九龄先后为相,长安成为四方乡贡文士的聚散地,过去那种由宫廷侍从文人集团主持诗坛的局面,为各种松散的才子型诗人群体间的争气斗妍所取代,诗歌创作“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形成不同的群体风格。

王昌龄《诗格》中的灵感论与意境说

王昌龄《诗格》中的灵感论与意境说

王昌龄《诗格》中的灵感论与意境说王昌龄《诗格》中的灵感论与意境说
作为宋代大文豪李清照与王安石的好友,王昌龄具有壮丽的诗歌才华,他所著的《诗格》是宋词史上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

其中有关于诗的灵感论与意境说的主张,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活动。

首先,王昌龄认为诗产生是和灵感分不开的,他认为在诗歌写作中,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是缺一不可的,只有通过灵感,才能完美诠释文学作品。

想要做出优秀的诗歌,必须把握住灵感来源,将之体现在文字当中,才能将情感完美表现出来。

另外,王昌龄认为诗歌是凝练的情感,它使人们沉浸在美妙的意境当中,起到一种精神属性的审美感受。

情感的众多变化与意境的无穷奥妙,让读者心旷神怡,这种感受是其它文体所不能比拟的。

从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王昌龄《诗格》中的灵感论与意境说,让后人们看到了诗歌集散灵感、表达意境的多重魅力,这也让我们明白了古今文人之间创作诗歌的由来。

恰如李白的一句歌:“天舞梦山月,神品心绪新”,将无限的情感凝结在精美的文字之中,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不一样的美妙意境。

接受美学视角下王昌龄《出塞》意象英译分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王昌龄《出塞》意象英译分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王昌龄《出塞》意象英译分析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意象承载了诗歌的内涵和作者赋予的情感,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及难点,在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传递意象成为译界的热点。

王昌龄《出塞》的创作背景为盛唐时期,此时唐朝国力强盛,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得胜利,全民自信心极强,诗人借诗抒情,寓情于意象。

一、译者介绍许渊冲先生被称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曾荣获“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译者。

其译作涉猎甚广,受众遍及世界各地,且广受好评。

《群玉山头》为《唐诗三百首》首个英译本,由江亢虎与宾纳共同编纂而成。

民国学者江亢虎为译本题名《群玉山头》,取自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宾纳作为新诗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作品风格深受惠特曼自由诗体风格影响。

其在江亢虎提供的粗略译本上,进行修改完善,撰写完成三百首唐诗译本。

本研究选取王昌龄《出塞》加以分析,以下为许渊冲译本和江亢虎、宾纳《群玉山头》合译本。

《出塞》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渊冲译:On the FrontierThe moon still shines on mountains passes as of yore.How many guardsmen of the Great Wall are no more!If the flying general were still there in command,No hostile steeds would have dared to invade our land.《群玉山头》译:Over the Border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Chin, 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Oh, 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二、《出塞》意象分析所謂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试论王昌龄边塞诗

试论王昌龄边塞诗

试论王昌龄边塞诗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昌龄的边塞诗以雄浑豪放、激昂壮丽的气势著称,表现了中国古代边塞地区的艰苦环境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士兵们的英勇奋斗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王昌龄的边塞诗多以叙事的方式表达,用简练而生动的笔调,展现了边塞地区的一幅幅壮阔景象。

他以纯熟的边塞历程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成为了古代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

王昌龄的边塞诗描绘了士兵伤病、骑射、团结一心、与敌人激战的场景,以及他们对家园和亲人的思念。

这些诗作充分体现了王昌龄对边塞士兵的崇敬和对祖国的深情厚意,表达了他对烽火岁月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边塞战争的思考和反思。

王昌龄的边塞诗语言简练,形象鲜明,充满激情,颇具音乐性。

他运用音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他的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王昌龄的边塞诗通过对士兵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关于生命与死亡、战争与和平、忠诚与背叛的思考。

他的诗歌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王昌龄的边塞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让后世了解了古代边塞地区的生活状况和军民情感,使人们对历史有了更加真实和深刻的认识。

王昌龄的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诗歌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边塞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士兵们的英勇奋斗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他以其深邃的思考和犀利的笔触,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印象。

王昌龄的边塞诗被后人誉为“边塞之声”,他用饱含深情的笔触,以一种鲜活而深刻的方式,描绘了边塞士兵的生活、战斗和忧愁,使人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边塞地区的苦难和壮丽。

他的诗歌将边塞战争中的痛苦与壮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艺术形象和精神回响。

王昌龄的边塞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边塞地区的歌颂和对战争的反思。

他用纯粹的诗歌语言,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壮阔景色和战争的残酷,以及士兵们的忠诚与勇敢,让人们对边塞地区的历史和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论王昌龄的三境说

论王昌龄的三境说

论王昌龄的三境说2006级文学院文艺学 2006020299 魏宁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云石泉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首先看“物境”。

“物境”并非指纯客观的景物,客观景物需要被“神之于心”而达到“莹然掌中”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然后用思”(也即一个心物交互作用的过程),最终才可“了然境象”而“得形似”。

“物境”的特征就是“得形似”。

王昌龄对“物境”的解释,是专论自然山水的具体创作方法的,是对创作方法的总结。

其次看“情境”。

王昌龄对情境的表达与物境性质上基本相同,它至少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强调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在设身处地的想像中,重新获得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感而发,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其二指写做代言体类型的诗歌,王昌龄脍炙人口的宫怨和闺怨诗作,善于描摹揭示女性的内心活动,正是这种创作方法的产物。

“情境”中的情与“物境”中的“情”是不同的,“情境”在“物境”的基础上更进一层。

在“物境”中,心物交互作用比较单一,只是一种或少数几种情感与物交融。

而在“情境”中,各种各样的复杂情感同时迸发,创作者需要同时体味多种复杂的情感。

一个“驰”字,点出了情感运动的激烈程度,因景生情,情中全是景,景中满含情,情境互激互发,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

另外,“情境”中的情是“深”的,强调了情感的深度。

可见,“情境”高于“物境”的地方就在于情景相交相融,使丰富、复杂、细致、幽微的情感得到充分完美的展现。

再看“意境”。

“意境”可以理解为由意而形成的一种境象,意境是一种更深层的情景交融过程,达到“真”和“意”。

“真”是艺术之本真,“真”是一个与“似”对立的范畴,“真”要求进一步表现自然山水的本体生命,还原为人与世界万物一体的本真状态,情景的交融使事物本真自然而然表现出来,达到和谐的存在本质。

王昌龄的诗论著作

王昌龄的诗论著作

王昌龄的诗论著作
摘要:
一、王昌龄的诗论著作简介
二、王昌龄的诗歌创作理念
三、王昌龄的诗歌批评观
四、王昌龄的诗歌美学观
五、总结
正文:
王昌龄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论家,他的诗论著作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和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昌龄的诗论著作主要集中在他的《诗格》一书中。

这本书是他对诗歌创作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结果,体现了他的诗歌创作理念。

王昌龄认为,诗歌创作应该立足于生活,以真情实感为基础,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

他主张,诗歌应该有情感、有思想、有灵魂,不能仅仅是文字的游戏。

在诗歌批评方面,王昌龄主张公正、客观、理性的态度。

他认为,诗歌批评应该从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出发,而不是从诗人的身份、地位、声望等因素出发。

他倡导以诗歌本身的优劣为标准,而不是以批评者的主观好恶为标准。

在诗歌美学方面,王昌龄主张"意境说"。

他认为,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文字的美,更在于诗歌所创造的意境的美。

他提倡诗歌应该有深邃的意境,应该能够引人入胜,使人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王昌龄的诗论著作对于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

浅析王昌龄边塞诗及其艺术特色

浅析王昌龄边塞诗及其艺术特色

浅析王昌龄边塞诗及其艺术特色第一篇:浅析王昌龄边塞诗及其艺术特色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浅析王昌龄边塞诗及其艺术特色【摘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国力的不断增强,使诗歌得到飞速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领土的不断扩张与巩固,出现了很多以“边塞”为题材的诗人。

在这批边塞诗人中,边塞诗歌成就最高的当属“七绝圣手”王昌龄,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

【关键词】王昌龄;边塞诗;七绝;艺术特色文学是带有时代烙印的产物,它显示了当时社会状况。

盛唐是富于创造性的解放的时代,它解放了诗人的个性,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尊自强、自由自在的“盛唐气象”。

立功边塞,是盛唐知识份子向往功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边塞军旅的豪情生活,边塞雄奇壮伟的景色,最足以引起向往建功立业的盛唐知识份子的感情共鸣。

他们热烈的向往、追寻边塞生活,极为自然地留下了他们那些气势豪雄情感昂扬的边塞诗,诗中充满了对于功名理想的热衷追求和昂扬的爱国情怀。

这种激越昂扬、达观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种为国、为君、为社稷的强烈的外敛意识和追求。

这种追求和意识激发了文人出世的热情。

综观盛唐诗歌流派,唯边塞诗派最能表现盛唐之音。

吟唱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的王昌龄就是边塞诗人的杰出的代表。

王昌龄一生写诗无数,尤其擅长七绝诗的创作,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之称。

唐朝的大文学家殷璠对王昌龄的评价甚高,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说王昌龄的诗是“中兴高作”1。

王昌龄的边塞诗雄浑苍茫,慷慨昂奋,既反映了盛唐时代豪迈勇敢、一往无前的时代精神和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弥漫着英雄主义的社会氛围,同时也于诗中寄托了对征战于大漠苦寒中的将士的深切同情,并且对统治者某些用人不当的情形表示了深1王克让:《〈河岳英灵集〉集注》。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6年版,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婉的讽意。

王昌龄边塞诗的数量并不算太多,但几乎篇篇俱佳,最有代表性的为《从军行》、《出塞》两组组诗。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摘要:一、引言二、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1.心理描写细腻2.场景与意义完美结合3.诗歌简练、明快,艺术成就高三、具体作品分析1.《凉州词》2.《从军行》四、结论正文:一、引言王昌龄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边塞诗人,作品众多。

他的边塞诗在盛唐诗歌中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擅长捕捉典型场景,概括度高,表现力丰富。

本文将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

二、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1.心理描写细腻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将人物微妙多变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为宋词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凉州词》中,王昌龄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里,诗人既表达了战士们豪迈、开朗的性格,又透露出他们对战争的厌倦和无奈。

2.场景与意义完美结合王昌龄的诗歌将场景、意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他去过边塞,亲眼目睹了沙漠、雄关、古城、雪山、篝火、羌笛等壮丽景色,因此在他的边塞诗中,形成了一组组鲜明的自然风光。

这些景色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更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意义。

如《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人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表现出戍卫边疆的英勇决心。

3.诗歌简练、明快,艺术成就高王昌龄的边塞诗简练、明快,在语言上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边塞诗非常注重语言的精炼,真的是言均意足,寓意无穷。

或简洁,或明快,或含蓄,让读者回味无穷。

如《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壮美的边塞景色,意境深远。

三、具体作品分析1.《凉州词》《凉州词》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戍卫边疆的英勇决心。

诗中,诗人以黄河、白云、孤城、万仞山等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荒凉。

同时,诗人通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描绘,表现出戍卫边疆的英勇决心。

王昌龄的诗境论

王昌龄的诗境论

王昌龄的诗境论
1.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人。

他的诗兴象超诣,意境弘深,在盛唐堪称典范。

他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格》一书中。

关于《诗格》一书,其真伪历来颇多争议,现存《诗格》最早见于宋代陈应行的《吟窗杂录》。

但今本《诗格》则恐非原著原貌,而是经过后人整理改写的。

2.以“诗境”为中心的文艺思想
(1)王昌龄强调了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

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方能驰骋神思使艺术想象飞腾起来,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意与境的融合也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方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

(2)他关于“诗境”的论述,一般研究者常以《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
①《吟窗杂录》本《诗格》中的“三境”、“三格”说,对“诗境”的论述,相当精辟的。

②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


3.对王昌龄的“诗境”论的评价
王昌龄把诗歌意境创造提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地位,它不仅是对盛唐诗歌艺术经验的一个总结,而且为意境理论的
深化与扩展莫定了基础。

试论王昌龄边塞诗

试论王昌龄边塞诗

试论王昌龄边塞诗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以其豪迈、壮丽、悲壮而著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边塞诗以描绘边疆的风情和壮丽景色为主题,表现了边塞将士的忠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王昌龄的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他的《边塞曲》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表现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切感慨。

这些诗句充满了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饱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王昌龄的边塞诗还以其雄浑豪放的诗风和优美流畅的诗句而著称。

他的诗作中常用用景物的描绘,感情的抒发,意境的营造等手法,给人以豪迈悲壮之感。

《出塞》中的“胡沙万里动兼风,积雪拥蓬冰势雄”一句,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色表现出了荒凉之地的壮美;“铁衣远戍辛勤久,倦客终归梦故乡”一句,则表现了边疆将士的坚韧不拔和对故乡的深情。

在王昌龄的边塞诗中,还有大量描写边塞将士的情感和生活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的《边塞二首·其一》中写道:“生者归,死者来;千里尽,百年罢。

”这些诗句既表现了边塞将士对家国的忠诚,又表现了他们舍生忘死,戍边护国的英雄气概。

王昌龄的边塞诗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内涵,描绘了边塞大漠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边塞将士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关怀。

他的边塞诗深深地打动了后人,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唐代王昌龄《诗格》

唐代王昌龄《诗格》

唐代王昌龄《诗格》王昌龄的《诗格》,那可是咱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呢。

《诗格》就像是一位智慧的老者,静静地站在唐代诗歌的大花园里,给那些写诗的人传授着独门秘籍。

它里面讲的很多东西啊,就如同我们做菜时的菜谱一样重要。

写诗可不像随便乱写一通,就像做菜不能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儿扔锅里一样。

《诗格》告诉我们,诗要有“境”。

这“境”是什么呢?就好比是一幅画的画面感。

你写一首诗,如果没有“境”,那就像画一幅画,结果只画了乱七八糟的线条,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比如说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你要是只说“秋天来了,树叶掉了”,这多没劲儿啊。

但要是你说“秋风吹起,黄叶如蝶舞于碧空,落于寒阶”,这画面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就是“境”的妙处。

《诗格》里还提到了诗歌的格调。

这格调就像是一个人的气质。

一个人要是气质高雅,大家就都喜欢跟他打交道。

一首诗的格调高雅,那读起来就感觉特别有韵味。

比如说有的诗读起来就感觉像是在和一个粗俗的人聊天,满嘴都是些没营养的话。

可格调高的诗呢,就像是和一位饱读诗书的雅士品茶论道,每一句都能让你品出不一样的味道。

再说说《诗格》里的诗体。

它把诗体分得可细致了。

这就像我们现在把衣服分成不同的风格类型一样。

有休闲风、正装风、运动风等等。

不同的诗体有不同的特点和写法。

你不能把写律诗的方法用到写绝句上,这就好比你不能穿着运动装去参加正式的晚宴一样。

你要是乱来,那写出来的诗肯定是不伦不类的。

王昌龄在《诗格》里提到的创作技巧,那对我们理解诗歌创作太有用了。

他说写诗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这情感啊,就是诗的灵魂。

没有情感的诗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看着就觉得假。

比如说你写一首思念家乡的诗,如果你自己都没有那种思念的感觉,写出来的诗怎么能打动别人呢?就像你要给别人讲一个悲伤的故事,可你自己都不觉得悲伤,那听的人怎么会被感动呢?而且《诗格》里对诗歌的语言运用也有独特的见解。

诗歌的语言就像是一颗精心打磨的宝石,每个字都要闪闪发光。

王昌龄《诗格》对曹植诗的批评

王昌龄《诗格》对曹植诗的批评

王昌龄《诗格》对曹植诗的批评
王昌龄在《诗格》中对曹植诗的批评主要有三点:
一是文字上的批评。

王昌龄认为曹植文字稀松,“不随古调,什么似和南漂相仿”。

他还说曹植文字没有节奏,“不知何以把诗识默”。

二是意境上的批评。

王昌龄说,曹植诗弱少有蹊跷,“行诗无山光,只看扁舟横”。

他认为曹植诗没有精神,“西施唱何芳”和“玉树著神弹,云外响箫鼓”只是把形象和声音描写出来,而没有精神。

三是情感上的批评。

王昌龄认为曹植的诗情平淡,“老蘭起烟霞”和“朔风吹雪夜,离思已回待”只是普通的感叹。

他认为曹植没有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昌龄《诗格》

王昌龄《诗格》

《诗格》一卷,又名《王少伯诗格》,旧题王昌龄撰。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于文史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

后人或疑为伪书。

但《文镜秘府论》多有称引,可知确系唐人之作。

王昌龄(698-约757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谪江宁丞,复谪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

与李白、王之涣诸人相友善。

安史之乱时,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忌,遇害。

《诗格》是很有价值的一部唐代诗论杂著,其中提到诗歌创作有十七势,分别讲如何起句、落句,一联两句之相互联络,以及诗意前后关照,写景与说理的关系等。

另有格律论是讲立意的重要以及“意”的搜求方法,在音韵上则主张辨析清浊,力求音节铿锵,声韵悦耳。

《诗格》把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

这里的“境”指诗思(艺术思维)的材料、对象,其义源于佛家哲学。

物境,指自然景物;情境,即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意境,大致是指想象与幻想中的事物。

诗有三境的说法涉及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到具体景物的形象(物境),人的情性的自然流露(情境),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的作用,力求做到“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创造出使人感同身受的艺术境界。

“诗有三格”条中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这与“诗有三境”条中所说的为诗在“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是一致的。

当然也应注意到《诗格》中所提到的“形似”,并非和“神似”相对,而是和司空图说的“离形得似”的“似”相同。

“神会于物”与“神之于心”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心物交融“应会”,再把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象纳入作者主观“心思”之中才能获得真正神似。

“诗有三宗旨”是阐述诗歌创作必须遵照“六义”,有所为而发,或是有所寄托、赞颂,或是有所讥讽、针砭。

“诗有五用例”是讲写诗的最高标准是用神,也就是在诗歌创作中能准确地传达出作者在具体情境中的神态气韵,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王昌龄的诗格中谈到诗有三境

王昌龄的诗格中谈到诗有三境

王昌龄的诗格中谈到诗有三境王昌龄的诗格中谈到诗有三境意境是一个层深式的又空间维度的艺术创构,许多诗学家都把意境分为三层。

其中,王昌龄之“三境说”,是最出名的,广泛的流传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昌龄的诗格中谈到诗有三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王昌龄的“三境说”:一曰物境。

二曰情境。

三曰意境。

汉代之前为自发阶段。

其时,诗人们并不曾刻意创造意境,但意境却客观存在于一些诗歌之中。

例如《诗经·周南·芣苡》清末方玉润就曾评论:“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其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此诗意境甚美,但作为创作主体的劳动人民,只是客观地记录下了自己的生活情景,并未考虑到创造这样一个意境。

因此,可以说,此诗的意境是完全自发形成的,当然更谈不上有理论总结。

到了汉末六朝,文学进入自觉阶段,文人五言诗的出现和成熟,使更多的理论家们开始自觉地探讨诗歌理论问题。

意境,作为诗歌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当然得到了发展。

在其时著名的理论著作《文心雕龙》和《诗品》中,对意境的相关问题均有论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钟嵘《诗品序》)刘勰的论述中,提出了一个与意境理论密切相关的概念——意象。

其意指在创作过程中,客观现实反映于作家头脑中后,主体创造性想象的具体呈现。

而钟嵘的论述中,则提出了意境范畴的若干审美特征: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主观情感与艺术形象均关系密切。

此即言,汉末六朝时,意境理论已自觉地、零碎地出现于其时各类理论著作中,但仍旧缺乏系统的总结,因此,人们对之仍不甚了了。

到了唐代,随着诗歌创作的日益繁盛,创作经验的日益积累,意境理论的提出亦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了。

王昌龄的“三境说”,正是在此情形下提出的。

它或许不太成熟,但因其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故而不可或缺。

神形兼备,忠实畅达——就王昌龄《诗格》“三境”谈古诗英译的忠实性

神形兼备,忠实畅达——就王昌龄《诗格》“三境”谈古诗英译的忠实性

第27卷第1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月Vol. 27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5神 形 兼 备,忠 实 畅 达——就王昌龄《诗格》“三境”谈古诗英译的忠实性王晓军(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摘要:试从王昌龄《诗格》中提出作诗的必要条件,即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的角度,提出古诗英译忠实性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

关键词:古诗英译;物境;情境;意境中图分类号:H1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1-0036-05从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现过三个不同的主导性范式: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

[1]作者中心论强调的是以作者的创作为理解作品的主要对象,文本中心论强调的是以文本自身的语言结构等为理解文学意义的主要依据,而读者中心论强调的是以读者的阅读、创造性阐释为文学意义形成的主要源泉。

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遵循的都是“忠实性的原则”,它们分别把作者和原作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象。

无论是中国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释”,释道安的“案本而传”,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还是外国的卡特福德的“语篇等值”,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都是以原作为中心,追求译文和原文全方位的契合。

盛唐王昌龄首倡《诗格》,提出作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他解释三境为:“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形似。

二曰情境。

……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2]它阐述了物境得形似,情境得情似,亦即内容,意境得其真,亦即情景交融。

作诗如此,笔者不揣认为译诗也要有此三境,即从形式、内容以及意境入手。

唯有如此,方为忠实。

物境:押韵的方法至于译诗形式的忠实性,学界意见大致分两类。

“忠实对等、形神兼求”——读李正栓译《乐府诗选》

“忠实对等、形神兼求”——读李正栓译《乐府诗选》

The Applicability of Constructive Alignment in China'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作者: 贾晓英
作者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出版物刊名: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页码: 45-4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乐府诗 忠实对等 英译研究
摘要:“忠实对等”是李正栓教授多年从事翻译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翻译原则。

他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的“忠实对等”翻译原则丰富了我国的诗歌翻译理论,并以此为本,翻译出
了“忠实对等,形神兼求”的《乐府诗选》。

通过研究“忠实对等”原则指导下的乐府诗的英译实践,可以进一步确信,文学翻译是语言转换和文化传递高度结合的产物,如果没有风格再现和文化对等传递,再优美的译语也不能成为好的翻译。

一味地押韵、凑音只会因韵损意,脱离忠实。

真实而自然的翻译才能忠实对等地再现原文。

王昌龄边塞诗特色精选大全

王昌龄边塞诗特色精选大全

王昌龄边塞诗特色(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王昌龄边塞诗特色王昌龄边塞诗特色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

“形似”和“神似”:《将进酒》的两个英译本比较

“形似”和“神似”:《将进酒》的两个英译本比较

“形似”和“神似”:《将进酒》的两个英译本比较作者:陈明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37期文/陈?明【摘要】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中国诗歌的集大成者,其作品风格独特、意义深远。

《将进酒》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被各路翻译名家译成多个英语版本。

本文拟就“形似”和“神似”,从措辞、韵律、修辞和意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孙大雨和许渊冲的《将进酒》译本,并揭示两个译本各自的优势所在,各家可博采众长。

【关键词】《将进酒》;译本比较研究;形似;神似【作者简介】陈明(1987.06.11-),女,汉族,四川人,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级,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一、引言唐朝时期,诗歌鼎盛,尤以李白 (701–762)为代表。

作为最负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享誉中外,其《将进酒》被各路翻译名家译成多个英语版本,包括孙大雨和许渊冲。

这两位翻译大师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译文也因此呈现出不同风格,尤其是在“形似”和“神似”方面。

关于翻译应追求“形似”还是“神似”,争论从未休止。

对于卞之琳等支持“形似”的翻译家而言,“形似”是基础,而后追求“神似”。

而以傅雷为代表的一众翻译家认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神似”胜过“形似”。

其实,“‘形’与‘神’,两者从根本上说,是互为依存的” (许钧,2003)。

于是钱钟书先生呼吁形神兼备,提出应以“化境”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尤其是诗歌翻译。

诗歌本身就是形与神的高度融合,形神合一是翻译孜孜以求的目标。

本文拟就“形似”和“神似”,从措辞、韵律、修辞和意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孙大雨和许渊冲的《将进酒》译本,并揭示两个译本各自的优势所在。

二、两个译本之“形似”和“神似”比较1.措辞。

诗歌语言博大精深,字字珠玑,句句精妙,无论是传形还是传神都绝非易事。

《将进酒》属于乐府诗,颇具古典之风。

作为一名诗人、学者和翻译家,孙大雨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译文措辞古典优美。

诸如“seest”“thou not”“hath”“doth”“ye” 等古体语体现了原诗的乐府风格;“Carouse”“golden beakers”等辞藻文采横溢;“glint”生动地描绘出金樽与月光交相辉映的浪漫意境……相较于孙大雨的用词考究,许渊冲的措辞更为简洁平实,重在传意,并未严格遵循原诗的语体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1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月Vol. 27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5神 形 兼 备,忠 实 畅 达——就王昌龄《诗格》“三境”谈古诗英译的忠实性王晓军(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摘要:试从王昌龄《诗格》中提出作诗的必要条件,即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的角度,提出古诗英译忠实性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

关键词:古诗英译;物境;情境;意境中图分类号:H159;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1-0036-05从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现过三个不同的主导性范式: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

[1]作者中心论强调的是以作者的创作为理解作品的主要对象,文本中心论强调的是以文本自身的语言结构等为理解文学意义的主要依据,而读者中心论强调的是以读者的阅读、创造性阐释为文学意义形成的主要源泉。

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遵循的都是“忠实性的原则”,它们分别把作者和原作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对象。

无论是中国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释”,释道安的“案本而传”,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还是外国的卡特福德的“语篇等值”,纽马克的“文本中心论”,都是以原作为中心,追求译文和原文全方位的契合。

盛唐王昌龄首倡《诗格》,提出作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他解释三境为:“一曰物境。

欲为山水诗……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形似。

二曰情境。

……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2]它阐述了物境得形似,情境得情似,亦即内容,意境得其真,亦即情景交融。

作诗如此,笔者不揣认为译诗也要有此三境,即从形式、内容以及意境入手。

唯有如此,方为忠实。

物境:押韵的方法至于译诗形式的忠实性,学界意见大致分两类。

一类主张不顾原诗形式,一概以自由体或散文体翻译;一类主张模拟原诗形式,亦步亦趋(包括对自由诗)。

笔者倾向于第二类,因为“模拟原诗格律不仅可以给译者以类似创作格律诗那种带着镣铐跳舞的乐趣,而且可以挖掘译入语的表现潜力;译文有所依据,才有忠实可言。

知其难而为之,方显可贵。

”[3]翻译家郭宏安先生主张,译者在译文中应尽量在内容和形式上保留和体现原作的艺术特色和精神风貌,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塞莱斯科维奇也认为,在重新表达阶段,译者可以用自己认为确当的方法进行表达,但这种自由度是有限的,译者不能以自由为名任意地曲解原文原意,翻译除了要追求篇章意义的等值的同时,还必须追求风格的近似,力求做到“神似”和“形似”,“神形兼备”应该是文学翻译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4]用韵其实极尽曲折,方法也不一而足,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尽量用脚韵。

脚韵也叫尾韵,行尾韵,在诗行的末尾押韵,有“完全韵”和“不完全韵”或“元音迭韵”三种。

“完全韵”比较严格,一是重读的元音必须相同;二是元音后面的音素必须相同;三是元音前面的辅音必须是不同的音素。

“不完全韵”或“元音迭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重读元音相同,元音前面的辅音也属不同的音素,──────────收稿日期:2003-11-28作者简介:王晓军(1977-),男,山东荣成人,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文学硕士。

王晓军:神形兼备,忠实畅达但元音后面的辅音却不相同。

汪榕培教授翻译的《诗经》被学界称为韵意相谐,笼神形内。

以《小雅·小宛》为例:惴惴小心,(All of us should mind our trail,)如临于谷。

(As if beside the deepest vale.)战战兢兢,(All of us should act with care,)如履薄冰。

(As if on ice that scarce will bear.)一斑窥豹。

译者真大手笔也。

为表达原文含义,译者选用[ei][ɛә]这两个韵,不仅会引发相近音的联想,词义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而且当人们联想到“如履薄冰”的情景,不禁会声调降低,连声音也会颤抖,意蕴由此巧妙配合起来。

除此,汪译《诗经》中篇篇用韵不同,更显功力无边。

如《伯兮》用abba式,《有狐》用aabb式,《郑风·缁衣》用abab式,《郑风·风雨》用aaba式。

总之,汪教授很注意用韵,许渊冲教授所提倡的译诗的最高境界“三美”原则已基本达到。

笔者试将明朝杨慎《临江仙》中“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分别译为…Right or wrong, success or failure finds no track,Once one turns his back……Successions of weighty events in the past or in the day,Are worth discoursing on in laughing away.诗,本身就有感染力。

译出来的诗,整齐押韵,也极富感染力。

二是适当用行中韵(也称视角韵)和头韵。

行中韵也叫元音迭韵或视角韵(eye rhyme),是一行诗中几个词押韵。

头韵,是一行诗或一个句子中,相邻词的起首字母发音(元音或辅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

头韵通常出现在一行之内,是行中韵的一种。

如有人将叶剑英元帅的《肇庆七星岩》:“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

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译为:Borrow a pool of water from Hangzhou West Lake,Remove seven hills from Yangshuo for scenic sake,And add weeping willows along the long dykes,The nature picture will last forever under the skies.译文非常贴切优美。

首先,译文用了联韵,即邻近两行押韵:第一行和第二行以及第三行和第四行,分别押了“完全韵”。

其次,第一行的water和west, 第二行的seven, scenic和sake, 第三行的and和add以及weeping和willows,用的是头韵。

译文还用了行中韵:即第三行的along 和long以及第四行的nature, picture 和forever。

又如,汪榕培教授所译《诗经》中《关雎》第一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The waterfowl would coo,Upon an islet in the brooks.A lad would like to woo,A lass with pretty looks.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充满了韵律感与节奏感。

可见译诗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欣赏美文和多层次韵律参差的再创造过程。

三是适时倒装求韵。

诗人或译诗人在写诗或译诗的时候,为求音韵效果可处理为倒装结构,如下面这个英国谚语用倒装求韵:He that would the daughter win,Must with the mother first begin.首行的win本应在the daughter之前,末行的begin本应在with之前,为了押韵,双双放到行尾去了,押就了完全韵。

译文也应尽量押韵,否则,原味尽失。

大意为:要娶人家千金,先讨其母欢心。

在汉诗英译的时候,倒装求韵的例子是数之不尽的。

且看许渊冲教授对毛泽东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译:第27卷第1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Of the trying long march the Red Army makes light,Thousands of rivers and mountains are barriers slight.第一行of the trying long march本应在该行之末,第二行的slight应在barriers之前,为了押韵,他们都服从悦耳效果的需要,倒装了。

同样的原则可适用于陶渊明《饮酒》的翻译中。

笔者试译如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Picking up mum along fences—eastern,Leisurely and carefree I glance at Mount—southern.Which both in the day and towards dusk reveals nice sceneries,Birds flock back, flying in their companies.Hidden in it, meaning and essence of life lie,When trying to specify but I forget why.其中,第一、二、五、六诗行都属类似用法。

当然,译界和学界对古诗英译的形式之争从未间断,笔者赞同用韵,但更主张译诗的体式应提倡多样化,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学术精神繁荣祖国传统文化。

情境:译诗是有客观标准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思想感情是靠语言媒体传播的。

所以《文心雕龙》把思想感情称为“源”,而把语言媒体称为“波”,做出了“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的结论。

因此翻译是个客观过程,不论什么文本,都必定要使两个主体有所沟通。

但是,翻译又是个主观过程,它只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所以,它很难实现无阙无羡的全盘切合。

可以客观地讲,古诗词的翻译过程是翻译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过程。

就理解阶段而言,因为典籍跨越时代,译者与作者存在隔阂。

因此,在诗的领域里,理解乃至翻译的难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但是,一首诗究竟在说什么,诗人心里想的是什么,它的主要部分是可以把握的。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

……夫唯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

盖闻兰为国香,服媚弥芬;书亦国华,翫泽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这表明翻译的主客观具有同一性。

即,作诗的人因其情而发其言,鉴赏的人听其言而明其情,他们之间进行着一件事情的两个反向过程。

既然言由情来,沿着“言”这个“波”,必然能找到“情”这个“源”。

语言是最好的传意媒质,它带有全社会都能理解的客观性。

连音乐这种抽象的媒质,都能传达山水所寓之情,何况用笔写下来的语言,怎么会把一种思想藏匿住?由此,笔者不赞同在专业领域提到的“不可译论”。

试用下面几译来说明翻译的客观性:唐朝诗人张继诗风爽利而激越,其“枫桥夜泊”脍炙人口。

其中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活画出秋夜江上的游子愁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