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练习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填空题1.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由①×2﹣②得.2.在方程3x﹣y=5中,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y=,当x=3时,y=.3.在代数式3m+5n﹣k中,当m=﹣2,n=1时,它的值为1,则k=;当m=2,n=﹣3时代数式的值是.4.已知方程组与有相同的解,则m=,n=.5.若(2x﹣3y+5)2+|x+y﹣2|=0,则x=,y=.6.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1,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63,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则用代数式表示原两位数为,根据题意得方程组.7.如果是方程6x+by=32的解,则b=.8.若是关于x、y的方程ax﹣by=1的一个解,且a+b=﹣3,则5a﹣2b=.9.已知a2﹣a+1=2,那么a﹣a2+1的值是.10.若|3a+4b﹣c|+(c﹣2b)2=0,则a:b:c=.二、选择题11.如果3a7x b y+7和﹣7a2﹣4y b2x是同类项,则x,y的值是()A.x=﹣3,y=2 B.x=2,y=﹣3 C.x=﹣2,y=3 D.x=3,y=﹣212.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间的关系是()A.4b﹣9a=1 B.3a+2b=1 C.4b﹣9a=﹣1 D.9a+4b=113.若二元一次方程3x﹣y=7,2x+3y=1,y=kx﹣9有公共解,则k的取值为()A.3 B.﹣3 C.﹣4 D.414.若二元一次方程3x﹣2y=1有正整数解,则x的取值应为()A.正奇数B.正偶数C.正奇数或正偶数 D.015.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不等式x+y>0,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1 C.a>﹣1 D.a>116.方程ax﹣4y=x﹣1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的取值为()A.a≠0 B.a≠﹣1 C.a≠1 D.a≠217.当x=2时,代数式ax3+bx+1的值为6,那么当x=﹣2时这个式子的值为()A.6 B.﹣4 C.5 D.118.设A、B两镇相距x千米,甲从A镇、乙从B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为u千米/小时、v千米/小时,并有:①出发后30分钟相遇;②甲到B镇后立即返回,追上乙时又经过了30分钟;③当甲追上乙时他俩离A镇还有4千米.求x、u、v.根据题意,由条件③,有四位同学各得到第3个方程如下,其中错误的一个是()A.x=u+4 B.x=v+4 C.2x﹣u=4 D.x﹣v=4三、解答题19.解方程组:.20.解方程组:.21.解方程组:.22.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季改种黄瓜和西红柿两种大棚蔬菜,用去了44 000元,其中种黄瓜每亩用了1700元,获纯利润26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获纯利润28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纯利润多少元?2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一同调查了高峰时段某市的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的车流量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与有相同的解,求a、b的值.28.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种货车的情况如表所示.现租用该公司的甲种货车3辆乙种货车5辆,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物,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问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第一次第二次甲种货车辆(辆)25乙种货车辆(辆)36累计运货吨数(吨)15.535二元一次方程组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由①×2﹣②得2x=﹣3.【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加减消元法的应用,按照题目要求解答即可.【解答】解:①×2﹣②得,6x+2y﹣(4x+2y)=﹣2﹣1,合并同类项得,2x=﹣3.【点评】注意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加减消元法.2.在方程3x﹣y=5中,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y=12x﹣20,当x=3时,y=16.【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分析】本题是将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可先移项,再系数化为1,得到y的表达式,最后把x的值代入方程求出y值.【解答】解:①由已知方程3x﹣y=5,移项,得,系数化为1,得y=12x﹣20;②当x=3代入y=12x﹣20,得y=1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方程的基本运算技能: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3.在代数式3m+5n﹣k中,当m=﹣2,n=1时,它的值为1,则k=﹣2;当m=2,n=﹣3时代数式的值是﹣7.【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直接把m=﹣2,n=1代入代数式,求得k,再利用代入法求代数式的解.【解答】解:∵m=﹣2,n=1∴3m+5n﹣k=1∴k=﹣2∵m=2,n=﹣3,k=﹣2∴3m+5n﹣k=3×2+5×(﹣3)﹣(﹣2)=﹣7.【点评】解题关键是先把m=﹣2,n=1代入代数式求出k的值,再把k的值,m=2,n=﹣3代入代数式求值.4.已知方程组与有相同的解,则m=,n=12.【考点】同解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解此题可先将第二个方程组解出x、y的值,再代入第一个方程组,化为只有m、n的方程组,即可求出n、m.【解答】解:由(1)×2+(2),得10x=20,x=2,代入,得y=0.将x、y代入第一个方程组可得,解,得.【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理解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出x、y的值,再代入方程组求出m、n的值、最重要的是将方程化简到只含有两个未知数.5.若(2x﹣3y+5)2+|x+y﹣2|=0,则x=,y=.【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本题可根据非负数的性质“两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这两个非负数的值都为0”解出x、y的值.【解答】解:∵(2x﹣3y+5)2+|x+y﹣2|=0,∴,解,得x=,y=.【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1)绝对值;(2)偶次方;(3)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当它们相加和为0时,必须满足其中的每一项都等于0.根据这个结论可以求解这类题目.6.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1,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63,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则用代数式表示原两位数为10y+x,根据题意得方程组.【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如果设原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为x,十位数字为y,那么原两位数可表示为10y+x.此题中的等量关系有:①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1可得出方程x+y=11;②根据“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63”,可得出方程为(10x+y)﹣(10y+x)=63,那么方程组是.【解答】解:根据数位的意义,该两位数可表示为10y+x.根据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为11,可得方程x+y=11;根据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所得的新数比原数大63,可得方程(10x+y)﹣(10y+x)=63.那么方程组是.故答案为:10y+x,.【点评】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方程组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本题要注意两位数的表示方法.7.如果是方程6x+by=32的解,则b=7.【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方程思想.【分析】将x=3,y=2代入方程6x+by=32,把未知数转化为已知数,然后解关于未知系数b的方程.【解答】解:把x=3,y=2代入方程6x+by=32,得6×3+2b=32,移项,得2b=32﹣18,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得b=7.【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把关于x、y的方程转化为关于系数b 的方程,此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此方法求函数解析式.8.若是关于x、y的方程ax﹣by=1的一个解,且a+b=﹣3,则5a﹣2b=﹣43.【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要求5a﹣2b的值,要先求出a和b的值.根据题意得到关于a和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求出a和b的值.【解答】解:把代入方程ax﹣by=1,得到a+2b=1,因为a+b=﹣3,所以得到关于a和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得b=4,a=﹣7,所以5a﹣2b=5×(﹣7)﹣2×4=﹣35﹣8=﹣43.【点评】运用代入法,得关于a和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方程组求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已知a2﹣a+1=2,那么a﹣a2+1的值是0.【考点】代数式求值.【专题】整体思想.【分析】先求出a2﹣a的值,再把原式化为﹣(a2﹣a)+1的形式进行解答.【解答】解:∵a2﹣a+1=2,∴a2﹣a=1,∴a﹣a2+1=﹣(a2﹣a)+1,=﹣1+1=0.【点评】代数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数没有明确告知,而是隐含在题设中,首先应从题设中获取代数式a2﹣a的值,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10.若|3a+4b﹣c|+(c﹣2b)2=0,则a:b:c=﹣2:3:6.【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解此题可以根据函数的非负性进行求解,含不等式的式子必大于0,含平方的式子也必大于0,因此可知|3a+4b﹣c|=0,且(c﹣2b)2=0,据此可以求出a,b,c的比.【解答】解:依题意得:|3a+4b﹣c|=0,且(c﹣2b)2=0,∴,∴由②得3a=﹣2b,即a=﹣b,∴a:b:c=﹣b:b:2b=﹣2:3:6.故答案为:﹣2:3:6.【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据此可以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相应的比,就可以计算出此题.二、选择题11.如果3a7x b y+7和﹣7a2﹣4y b2x是同类项,则x,y的值是()A.x=﹣3,y=2 B.x=2,y=﹣3 C.x=﹣2,y=3 D.x=3,y=﹣2【考点】同类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即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可以列出方程组,然后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解答】解:由同类项的定义,得,解这个方程组,得.故选B.【点评】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列出方程组,是解本题的关键.12.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间的关系是()A.4b﹣9a=1 B.3a+2b=1 C.4b﹣9a=﹣1 D.9a+4b=1【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解此题时可将x,y的值代入方程,化简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原方程可化为要确定a和b的关系,只需消去c即可,则有9a+4b=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方程组性质的理解,运用加减消元法来求解.13.若二元一次方程3x﹣y=7,2x+3y=1,y=kx﹣9有公共解,则k的取值为()A.3 B.﹣3 C.﹣4 D.4【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建立关于x,y的方程组,求得x,y的值,再代入y=kx﹣9中,求得k 的值.【解答】解:解得:,代入y=kx﹣9得:﹣1=2k﹣9,解得:k=4.故选D.【点评】本题先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后再代入关于k的方程而求解的.14.若二元一次方程3x﹣2y=1有正整数解,则x的取值应为()A.正奇数B.正偶数C.正奇数或正偶数 D.0【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分析】应先用方程表示y的值,然后再根据解为正整数分析解的情况.【解答】解:由题意,得,要使x,y都是正整数,必须满足3x﹣1大于0,且是2的倍数.根据以上两个条件可知,合适的x值为正奇数.故选A.【点评】解题关键是把方程做适当的变形,再确定符合条件的x的取值范围.15.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不等式x+y>0,则a的取值范围是()A.a<﹣1 B.a<1 C.a>﹣1 D.a>1【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解此题时可以解出二元一次方程组中x,y关于a的式子,代入x+y>0,然后解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相加得4x+4y=2+2a,即x+y=,又x+y>0,即>0,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得a>﹣1,故选C.【点评】本题是综合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综合运用,灵活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方程ax﹣4y=x﹣1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的取值为()A.a≠0 B.a≠﹣1 C.a≠1 D.a≠2【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从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方面考虑求a的取值.【解答】解:方程ax﹣4y=x﹣1变形得(a﹣1)x﹣4y=﹣1,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中必须含有两个未知数,所以a﹣1≠0,即a≠1.故选C.【点评】二元一次方程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方程中必须只含有2个未知数;(2)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一次;(3)方程是整式方程.解本题时是根据条件(1).17.(2013春•苏州期末)当x=2时,代数式ax3+bx+1的值为6,那么当x=﹣2时这个式子的值为()A.6 B.﹣4 C.5 D.1【考点】代数式求值.【专题】整体思想.【分析】把x=2代入ax3+bx+1=6,得到8a+2b=5;又当x=﹣2时,ax3+bx+1=﹣8a﹣2b+1=﹣(8a+2b)+1.所以把8a+2b当成一个整体代入即可.【解答】解:当x=2时,代数式ax3+bx+1的值为6,即8a+2b+1=6,∴8a+2b=5①当x=﹣2时,ax3+bx+1=﹣8a﹣2b+1=﹣(8a+2b)+1②把①代入②得:ax3+bx+1=﹣5+1=﹣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代数式的性质,将已知变形然后求解.18.设A、B两镇相距x千米,甲从A镇、乙从B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为u千米/小时、v千米/小时,并有:①出发后30分钟相遇;②甲到B镇后立即返回,追上乙时又经过了30分钟;③当甲追上乙时他俩离A镇还有4千米.求x、u、v.根据题意,由条件③,有四位同学各得到第3个方程如下,其中错误的一个是()A.x=u+4 B.x=v+4 C.2x﹣u=4 D.x﹣v=4【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专题】行程问题.【分析】首先由题意可得,甲乙各走了一小时的路程.根据题意,得甲走的路程差4千米不到2x千米,即u=2x﹣4或2x﹣u=4;乙走的路程差4千米不到x千米,则v=x﹣4或x=v+4、x﹣v=4.【解答】解:根据甲走的路程差4千米不到2x千米,得u=2x﹣4或2x﹣u=4.则C正确;根据乙走的路程差4千米不到x千米,则v=x﹣4或x=v+4、x﹣v=4.则B,D正确,A 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的关键是用代数式表示甲、乙走一小时的路程,同时用到了路程公式,关键是能够根据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得到甲、乙所走的路程分别和总路程之间的关系.三、解答题19.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观察本题可知x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应考虑消去x,具体用加减消元法.【解答】解:(1)×7+(2)×2得:﹣11y=66,y=﹣6,把y=﹣6代入(1)得:2x+18=8,x=﹣5,∴原方程组的解为.【点评】两个未知数系数的符号都相反,可考虑消去最小公倍数较小的未知数.20.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在方程2中,y的系数为1,所以可用含x的式子表示y,即用代入消元法比较简单.【解答】解:由(2)变形得:y=3x+1,代入(1)得:x+2(3x+1)=9,解得:x=1.代入y=3x+1得:y=4.∴方程组的解为.【点评】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方程组解法中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法.21.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为了计算方便,可先把(2)去分母,然后运用加减消元法解本题.【解答】解:原方程变形为:,两个方程相加,得4x=12,x=3.把x=3代入第一个方程,得4y=11,y=.解之得.【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方程中含有分母的要先化去分母,再对方程进行化简、消元,即可解出此类题目.22.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季改种黄瓜和西红柿两种大棚蔬菜,用去了44 000元,其中种黄瓜每亩用了1700元,获纯利润26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获纯利润28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纯利润多少元?【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建立方程组,先求到两种蔬菜种植的亩数,再求一共获的纯利润.【解答】解:设王大伯种了x亩黄瓜,y亩西红柿,根据题意可得.共获纯利润=2600×10+2800×15=68 000(元)答:王大伯一共获纯利润68 000元.【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本题一共获的纯利润指黄瓜和西红柿的利润和.2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一同调查了高峰时段某市的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的车流量(2014春•惠山区校级期末)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与有相同的解,求a、b的值.【考点】同解方程组.【分析】因为两个方程组有相同的解,故只需把两个方程组中不含未知数和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别组成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再代入另一组方程组即可.【解答】解:据题意得,解得,代入其他两个方程,可得方程组为,解得.【点评】此题比较复杂,考查了学生对方程组有公共解定义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是一道好题.28.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种货车的情况如表所示.现租用该公司的甲种货车3辆乙种货车5辆,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物,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问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第一次第二次甲种货车辆(辆)25乙种货车辆(辆)36累计运货吨数(吨)15.535【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应先算出甲种货车和乙种货车一次各运多少吨货物.等量关系为:2×每辆甲种车的载重+3×每辆乙种车的载重=15.5;5×每辆甲种车的载重+6×每辆乙种车的载重=35.【解答】解:设甲种车每辆装x吨,乙种车每辆装y吨.则解得,运费为30×(3×4+5×2.5)=735(元).答:货主应付运费735元.【点评】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方程组时,要注意抓住题目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分式的乘除(含解析)

2017全国部分省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分式的乘除一.选择题1.化简÷的结果是()A.a2B.C.D.2.化简(1﹣)÷(1﹣)的结果为()A.B.C.D.3.如果a2+2a﹣1=0,那么代数式(a﹣)•的值是()A.﹣3 B.﹣1 C.1 D.34.已知m2+n2=n﹣m﹣2,则﹣的值等于()A.1 B.0 C.﹣1 D.﹣5.如果()2÷()2=3,那么a8b4等于()A.6 B.9 C.12 D.816.下列算式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B.C.D.7.化简的结果是()A.B.C.D.8.化简:(﹣)÷的结果是()A.﹣m﹣1 B.﹣m+1 C.﹣mn﹣m D.﹣mn﹣n9.化简:的结果为()A.B.C.D.2a10.如果a、b、c是非零实数,且a+b+c=0,那么的所有可能的值为()A.0 B.1或﹣1 C.2或﹣2 D.0或﹣2二.填空题11.计算:(+)•=.12.化简:÷=.13.计算:÷(x﹣)=.14.化简:÷(﹣1)•a=.15.化简:(+)•=.三.解答题1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7.已知a=b+2018,求代数式•÷的值.18.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1.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20.已知a、b、c为实数,且.求的值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17•济南)化简÷的结果是()A.a2B. C. D.【分析】先将分子因式分解,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约分即可.【解答】解:原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乘除法,熟练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017•泰安)化简(1﹣)÷(1﹣)的结果为()A. B. C. D.【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2017•北京)如果a2+2a﹣1=0,那么代数式(a﹣)•的值是()A.﹣3 B.﹣1 C.1 D.3【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乘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对a2+2a﹣1=0变形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a﹣)•===a(a+2)=a2+2a,∵a2+2a﹣1=0,∴a2+2a=1,∴原式=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4.(2017•眉山)已知m2+n2=n﹣m﹣2,则﹣的值等于()A.1 B.0 C.﹣1 D.﹣【分析】把所给等式整理为2个完全平方式的和为0的形式,得到m,n的值,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由m2+n2=n﹣m﹣2,得(m+2)2+(n﹣2)2=0,则m=﹣2,n=2,∴﹣=﹣﹣=﹣1.故选:C.【点评】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把所给等式整理为2个完全平方式的和为0的形式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用到的知识点为:2个完全平方式的和为0,这2个完全平方式的底数为0.5.如果()2÷()2=3,那么a8b4等于()A.6 B.9 C.12 D.81【分析】由于()2÷()2=3,首先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化简,然后结合所求代数式即可求解.【解答】解:∵()2÷()2=3,∴×=3,∴a4b2=3,∴a8b4=(a4b2)2=9.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时首先把等式利用积的乘方法则化简,然后结合所求代数式的形式即可求解.6.下列算式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B.C.D.【分析】A、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B、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C、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D、原式约分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1,本选项正确;B、原式=1××=,本选项错误;C、原式==﹣,本选项正确;D、原式=•=,本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乘除法的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7.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乘除法的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8.化简:(﹣)÷的结果是()A.﹣m﹣1 B.﹣m+1 C.﹣mn﹣m D.﹣mn﹣n【分析】直接利用分式乘除运算法则,首先将分母分解因式进而除法化成乘法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m﹣1.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9.化简:的结果为()A. B.C. D.2a【分析】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解答】解:==×=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除法运算,解题时注意: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10.如果a、b、c是非零实数,且a+b+c=0,那么的所有可能的值为()A.0 B.1或﹣1 C.2或﹣2 D.0或﹣2【分析】根据a、b、c是非零实数,且a+b+c=0可知a,b,c为两正一负或两负一正,按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代数式的可能的取值,再求所有可能的值即可.【解答】解:由已知可得:a,b,c为两正一负或两负一正.①当a,b,c为两正一负时:;②当a,b,c为两负一正时:.由①②知所有可能的值为0.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涉及到绝对值、非零实数的性质等知识点,注意分情况讨论未知数的取值,不要漏解.二.填空题11.(2017•绥化)计算:(+)•=.【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2.(2017•咸宁)化简:÷=x﹣1.【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x﹣1故答案为:x﹣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3.(2017•临沂)计算:÷(x﹣)=.【分析】先算括号内的减法,把除法变成乘法,再根据分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能正确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运算顺序.14.(2017•包头)化简:÷(﹣1)•a=﹣a﹣1.【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a=﹣(a+1)=﹣a﹣1,故答案为:﹣a﹣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2017•黄冈)化简:(+)•=1.【分析】首先计算括号內的加法,然后计算乘法即可化简.【解答】解:原式=(﹣)•=•=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熟练掌握混合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6.(2017•恩施州)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分析】先化简分式,然后将x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当x=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7.(2017•百色)已知a=b+2018,求代数式•÷的值.【分析】先化简代数式,然后将a=b+2018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a﹣b)(a+b)=2(a﹣b)∵a=b+2018,∴原式=2×2018=4036【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8.(2017•贺州)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1.【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9.(2017•常德)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求解可得.【解答】解:原式=[+]•[﹣]=•(﹣)=•=x﹣2,当x=4时,原式=4﹣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已知a、b、c为实数,且.求的值【分析】要求的值,可先求出其倒数的值,根据,分别取其倒数即可求解.【解答】解:将已知三个分式分别取倒数得:,即,将三式相加得;,通分得:,即=.【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难度不大,关键是通过先求其倒数再进一步求解.。
2017年中考数学《统计》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2017年中考数学《统计》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中考数学《统计》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中考数学《统计》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统计一.选择题1.已知甲学校的男生占全校人数的50%,乙学校的女生占该校总人数的5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校的男生与乙校的女生人数一样多B.甲校的女生与乙校的男生人数一样多C.甲校的男生比乙校的女生多D.不能确定2.在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时,选择(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都可以3.在下列语句中,其中正确的语句是( )A.在统计中应用扇形统计图B.在统计中应用条形统计图C.在统计中应用哪种统计图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D.在统计中应用折线统计图4.如图是某班学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人数统计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班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最多B.该班喜欢排球与篮球的学生一样多C.该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是喜欢排球人数的1。
25倍D.该班喜欢其它球类活动的人数为5人统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已知甲学校的男生占全校人数的50%,乙学校的女生占该校总人数的5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校的男生与乙校的女生人数一样多B.甲校的女生与乙校的男生人数一样多C.甲校的男生比乙校的女生多D.不能确定【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分析】因两个学校的总人数不能确定,故甲校男生和乙校女生的人数不能确定.【解答】解:两个学校的总人数不能确定,故甲校男生和乙校女生的人数不能确定.故选D.【点评】考查了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本题关键在于确定两个学校的总人数再进行比较.2.在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时,选择(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以上都可以【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直观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即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3.在下列语句中,其中正确的语句是( )A.在统计中应用扇形统计图B.在统计中应用条形统计图C.在统计中应用哪种统计图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D.在统计中应用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统计图的选择:即根据常用的几种统计图反映数据的不同特征结合实际来选择.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C答案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选择,选择统计图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4.如图是某班学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人数统计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班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最多B.该班喜欢排球与篮球的学生一样多C.该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是喜欢排球人数的1。
【数学试题专项】2017年度中考数学试题专项整理(18)(精选不同省市)

2017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计算﹣1+2的结果是()A.﹣3 B.﹣1 C.1 D.32.(3分)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3 B.∠2+∠4=180°C.∠1=∠4 D.∠3=∠43.(3分)在体育课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跳远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A.众数B.平均数C.中位数D.方差4.(3分)将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面表示正确的是()A.B.C.D.5.(3分)下列运算错误的是()A.(﹣1)0=1 B.(﹣3)2÷=C.5x2﹣6x2=﹣x2D.(2m3)2÷(2m)2=m46.(3分)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BD折叠,得到△BC′D,C′D与AB交于点E.若∠1=35°,则∠2的度数为()A.20°B.30°C.35°D.55°7.(3分)化简﹣的结果是()A.﹣x2+2x B.﹣x2+6x C.﹣D.8.(3分)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海域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据粗略估计,仅南海北部陆坡的可燃冰资源就达到186亿吨油当量,达到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总量的50%.数据186亿吨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86×108吨 B.18.6×109吨C.1.86×1010吨D.0.186×1011吨9.(3分)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一名成员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无理数的证明如下:假设是有理数,那么它可以表示成(p与q是互质的两个正整数).于是()2=()2=2,所以,q2=2p2.于是q2是偶数,进而q是偶数,从而可设q=2m,所以(2m)2=2p2,p2=2m2,于是可得p也是偶数.这与“p与q是互质的两个正整数”矛盾.从而可知“是有理数”的假设不成立,所以,是无理数.这种证明“是无理数”的方法是()A.综合法B.反证法C.举反例法D.数学归纳法10.(3分)如图是某商品的标志图案,AC与BD是⊙O的两条直径,首尾顺次连接点A,B,C,D,得到四边形ABCD.若AC=10cm,∠BAC=36°,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5πcm2B.10πcm2C.15πcm2D.20πcm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11.(3分)计算:4﹣9=.12.(3分)某商店经销一种品牌的洗衣机,其中某一型号的洗衣机每台进价为a 元,商店将进价提高20%后作为零售价进行销售,一段时间后,商店又以9折优惠价促销,这时该型号洗衣机的零售价为元.13.(3分)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4),B(﹣1,1),C(﹣2,2),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B′C′,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再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则点A″的坐标为.14.(3分)如图,创新小组要测量公园内一棵树的高度AB,其中一名小组成员站在距离树10米的点E处,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54°.已知测角仪的架高CE=1.5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sin54°=0.8090,cos54°=0.5878,tan54°=1.3764)15.(3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得到△ABD和△BCD,其中∠ADB=∠BCD=90°,∠A=60°,∠CBD=45°,E为AB的中点,过点E作EF⊥CD于点F.若AD=4cm,则EF的长为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5分)16.(10分)(1)计算:(﹣2)3+()﹣2﹣•sin45°(2)分解因式:(y+2x)2﹣(x+2y)2.17.(6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延长AB至点E,延长CD至点F,使得BE=DF.连接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求证:OE=OF.18.(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其边长为2,点A,点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函数y=2x的图象与CB交于点D,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D,与AB交于点E,与函数y=2x的图象在第三象限内交于点F,连接AF、EF.(1)求函数y=的表达式,并直接写出E、F两点的坐标;(2)求△AEF的面积.19.(7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代诗人李绅这句诗中的“粟”即谷子(去皮后则称为“小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我省有着“小杂粮王国”的美誉,谷子作为我省杂粮谷物中的大类,其种植面积已连续三年全国第一.2016年全国谷子种植面积为2000万亩,年总产量为150万吨,我省谷子平均亩产量为160kg,国内其他地区谷子的平均亩产量为60kg,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我省2016年谷子的种植面积是多少万亩.(2)2017年,若我省谷子的平均亩产量仍保持160kg不变,要使我省谷子的年总产量不低于52万吨,那么,今年我省至少应再多种植多少万亩的谷子?20.(12分)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出行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共享物品,各式各样的共享经济模式在各个领域迅速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成为参与者与受益者.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超6亿人参与共享经济活动,比上年增加约1亿人.如图是源于该报告中的中国共享经济重点领域市场规模统计图:(1)请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涉及的七个重点领域中,2016年交易额的中位数是亿元.②请分别计算图中的“知识技能”和“资金”两个重点领域从2015年到2016年交易额的增长率(精确到1%),并就这两个重点领域中的一个分别从交易额和增长率两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2)小宇和小强分别对共享经济中的“共享出行”和“共享知识”最感兴趣,他们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顺便收集到四个共享经济领域的图标,并将其制成编号为A,B,C,D的四张卡片(除编号和内容外,其余完全相同)他们将这四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放好,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再从中随机抽取一张,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抽到的两张卡片恰好是“共享出行”和“共享知识”的概率(这四张卡片分别用它们的编号A,B,C,D表示)21.(7分)如图,△ABC内接于⊙O,且AB为⊙O的直径,OD⊥AB,与AC 交于点E,与过点C的⊙O的切线交于点D.(1)若AC=4,BC=2,求OE的长.(2)试判断∠A与∠C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2.(12分)综合与实践背景阅读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为了方便,在本题中,我们把三边的比为3:4:5的三角形称为(3,4,5)型三角形,例如:三边长分别为9,12,15或3,4,5的三角形就是(3,4,5)型三角形,用矩形纸片按下面的操作方法可以折出这种类型的三角形.实践操作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D=8cm,AB=12cm.第一步:如图2,将图1中的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AB上的点E处,折痕为AF,再沿EF折叠,然后把纸片展平.第二步:如图3,将图2中的矩形纸片再次折叠,使点D与点F重合,折痕为GH,然后展平,隐去AF.第三步:如图4,将图3中的矩形纸片沿AH折叠,得到△AD′H,再沿AD′折叠,折痕为AM,AM与折痕EF交于点N,然后展平.问题解决(1)请在图2中证明四边形AEFD是正方形.(2)请在图4中判断NF与ND′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请在图4中证明△AEN(3,4,5)型三角形;探索发现(4)在不添加字母的情况下,图4中还有哪些三角形是(3,4,5)型三角形?请找出并直接写出它们的名称.23.(14分)如图,抛物线y=﹣x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点P沿A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向点C运动,同时,点Q沿BO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B向点O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连接PQ.过点Q作QD⊥x轴,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BC交于点E,连接PD,与BC交于点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t>0).(1)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①直接写出P,D两点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结果需化简)②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PQ=PD时,求t的值;(3)试探究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点F为PD的中点?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与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7年山西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2017•山西)计算﹣1+2的结果是()A.﹣3 B.﹣1 C.1 D.3【分析】直接利用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得出答案.【解答】解:﹣1+2=1.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加法,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3分)(2017•山西)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A.∠1=∠3 B.∠2+∠4=180°C.∠1=∠4 D.∠3=∠4【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1=∠3,可得直线a与b平行,故A能判定;由∠2+∠4=180°,∠2=∠5,∠4=∠3,可得∠3+∠5=180°,故直线a与b平行,故B能判定;由∠1=∠4,∠4=∠3,可得∠1=∠3,故直线a与b平行,故C能判定;由∠3=∠4,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题时注意: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3分)(2017•山西)在体育课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5次跳远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A.众数B.平均数C.中位数D.方差【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解答】解:因为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所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的成绩哪一个更为稳定,通常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方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方差、众数、中位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差的意义,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3分)(2017•山西)将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面表示正确的是()A.B.C.D.【分析】首先解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分别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4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5.(3分)(2017•山西)下列运算错误的是()A.(﹣1)0=1 B.(﹣3)2÷=C.5x2﹣6x2=﹣x2D.(2m3)2÷(2m)2=m4【分析】根据整式和有理数的除法的法则,乘方的性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零指数的性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A、(﹣1)0=1,正确,不符合题意;B、(﹣3)2÷=4,错误,符合题意;C、5x2﹣6x2=﹣x2,正确,不符合题意;D、(2m3)2÷(2m)2=m4,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和有理数的除法的法则,乘方的性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零指数的性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熟记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3分)(2017•山西)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BD折叠,得到△BC′D,C′D 与AB交于点E.若∠1=35°,则∠2的度数为()A.20°B.30°C.35°D.55°【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BD=35°,∠DBC=55°,根据折叠可得∠DBC'=∠DBC=55°,最后根据∠2=∠DBC'﹣∠DBA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35°,CD∥AB,∴∠ABD=35°,∠DBC=55°,由折叠可得∠DBC'=∠DBC=55°,∴∠2=∠DBC'﹣∠DBA=55°﹣35°=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长方形性质,平行线性质,折叠性质,角的有关计算的应用,关键是求出∠DBC′和∠DBA的度数.7.(3分)(2017•山西)化简﹣的结果是()A.﹣x2+2x B.﹣x2+6x C.﹣D.【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3分)(2017•山西)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布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海域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据粗略估计,仅南海北部陆坡的可燃冰资源就达到186亿吨油当量,达到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总量的50%.数据186亿吨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86×108吨 B.18.6×109吨C.1.86×1010吨D.0.186×1011吨【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186亿吨=1.86×1010吨.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确定a与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9.(3分)(2017•山西)公元前5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一名成员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是无理数的证明如下:假设是有理数,那么它可以表示成(p 与q 是互质的两个正整数).于是()2=()2=2,所以,q 2=2p 2.于是q 2是偶数,进而q 是偶数,从而可设q=2m ,所以(2m )2=2p 2,p 2=2m 2,于是可得p 也是偶数.这与“p 与q 是互质的两个正整数”矛盾.从而可知“是有理数”的假设不成立,所以,是无理数. 这种证明“是无理数”的方法是( )A .综合法B .反证法C .举反例法D .数学归纳法【分析】利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①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②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③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进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这种证明“是无理数”的方法是反证法.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证法,正确把握反证法的一般步骤是解题关键.10.(3分)(2017•山西)如图是某商品的标志图案,AC 与BD 是⊙O 的两条直径,首尾顺次连接点A ,B ,C ,D ,得到四边形ABCD .若AC=10cm ,∠BAC=36°,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5πcm 2B .10πcm 2C .15πcm 2D .20πcm 2【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四边形ABCD 是矩形,求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OD+S扇形BOC=2S扇形A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ABO=36°,由圆周角定理得到∠AOD=72°,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AC 与BD 是⊙O 的两条直径,∴∠ABC=∠ADC=∠DAB=∠BCD=90°,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O 与△CDO 的面积的和=△AOD 与△BOC 的面积的和,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扇形AOD +S 扇形BOC =2S 扇形AOD , ∵OA=OB ,∴∠BAC=∠ABO=36°, ∴∠AOD=7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10π,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熟练掌握扇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 11.(3分)(2017•山西)计算:4﹣9= 3.【分析】先化简,再做减法运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1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化简再求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3分)(2017•山西)某商店经销一种品牌的洗衣机,其中某一型号的洗衣机每台进价为a 元,商店将进价提高20%后作为零售价进行销售,一段时间后,商店又以9折优惠价促销,这时该型号洗衣机的零售价为 1.08a 元.【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最后打折后的零售价,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该型号洗衣机的零售价为:a (1+20%)×0.9=1.08a (元),故答案为:1.08a.【点评】本题考查列代数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代数式.13.(3分)(2017•山西)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4),B(﹣1,1),C(﹣2,2),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B′C′,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再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则点A″的坐标为(6,0).【分析】由平移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作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A(0,4),B(﹣1,1),C(﹣2,2),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B′C′,∴A′、B′、C′的坐标分别为(4,4),B(3,1),C(2,2),再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则点A″的坐标为(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3分)(2017•山西)如图,创新小组要测量公园内一棵树的高度AB,其中一名小组成员站在距离树10米的点E处,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54°.已知测角仪的架高CE=1.5米,则这棵树的高度为15.3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sin54°=0.8090,cos54°=0.5878,tan54°=1.3764)【分析】在Rt△ACD中,求出AD,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到BD=CE=1.5,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则四边形CEBD是矩形,BD=CE=1.5m,在Rt△ACD中,CD=EB=10m,∠ACD=54°,∵tan∠ACE=,∴AD=CD•tan∠ACD≈10×1.38=13.8m.∴AB=AD+BD=13.8+1.5=15.3m.答:树的高度AB约为15.3m.故答案为15.3【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15.(3分)(2017•山西)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得到△ABD和△BCD,其中∠ADB=∠BCD=90°,∠A=60°,∠CBD=45°,E为AB的中点,过点E作EF⊥CD于点F.若AD=4cm,则EF的长为(+)cm.【分析】过A作AG⊥DC于G,得到∠ADC=45°,进而得到AG的值,在30°的直角三角形ABD和45°直角三角形BCD中,计算出BD,CB的值.再由AG ∥EF∥BC,E是AB的中点,得到F为CG的中点,最后由梯形中位线定理得到EF的长.【解答】解:过点A作AG⊥DC与G.∵∠CDB=∠CBD=45°,∠ADB=90°,∴∠ADG=45°.∴AG==2.∵∠ABD=30°,∴BD=AD=4.∵∠CBD=45°,∴CB==2.∵AG⊥CG,EF⊥CG,CB⊥CG,∴AG∥EF∥BC.又∵E是AB的中点,∴F为CG的中点,∴EF=(AG+BC)=(2+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梯形的中位线定理、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应用,证得EF为梯形ABCG的中位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5分)16.(10分)(2017•山西)(1)计算:(﹣2)3+()﹣2﹣•sin45°(2)分解因式:(y+2x)2﹣(x+2y)2.【分析】(1)根据实数的运算,可得答案;(2)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1)原式=﹣8+9﹣2=﹣1;(2)原式=[(y+2x)+(x+2y)][(y+2x)﹣(x+2y)]=3(x+y)(x﹣y).【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利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17.(6分)(2017•山西)已知:如图,在▱ABCD中,延长AB至点E,延长CD 至点F,使得BE=DF.连接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求证:OE=OF.【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AB=CD,证出AE=CF,∠E=∠F,∠OAE=∠OCF,由ASA证明△AOE≌△CO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E=DF,∴AB+BE=CD+DF,即AE=CF,∵AB∥CD,∴AE∥CF,∴∠E=∠F,∠OAE=∠OCF,在△AOE和△COF中,,∴△AOE≌△COF(ASA),∴OE=OF.【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7分)(2017•山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其边长为2,点A,点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函数y=2x的图象与CB交于点D,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D,与AB交于点E,与函数y=2x的图象在第三象限内交于点F,连接AF、EF.(1)求函数y=的表达式,并直接写出E、F两点的坐标;(2)求△AEF的面积.【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点D的坐标为(1,2),根据待定系数法可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进一步得到E、F两点的坐标;(2)过点F作FG⊥AB,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AE=1,FG=3,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AEF的面积.【解答】解:(1)∵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点D的纵坐标为2,即y=2,将y=2代入y=2x,得x=1,∴点D的坐标为(1,2),∵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D,∴2=,解得k=2,∴函数y=的表达式为y=,∴E(2,1),F(﹣1,﹣2);(2)过点F作FG⊥AB,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G,∵E(2,1),F(﹣1,﹣2),∴AE=1,FG=2﹣(﹣1)=3,∴△AEF的面积为:AE•FG=×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得D(1,2),E(2,1),F(﹣1,﹣2).19.(7分)(2017•山西)“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代诗人李绅这句诗中的“粟”即谷子(去皮后则称为“小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我省有着“小杂粮王国”的美誉,谷子作为我省杂粮谷物中的大类,其种植面积已连续三年全国第一.2016年全国谷子种植面积为2000万亩,年总产量为150万吨,我省谷子平均亩产量为160kg,国内其他地区谷子的平均亩产量为60kg,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我省2016年谷子的种植面积是多少万亩.(2)2017年,若我省谷子的平均亩产量仍保持160kg不变,要使我省谷子的年。
2017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2017年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
只要你自信、沉着、放松、细心,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集训一(代数计算) 1.计算:(1)3082145+-Sin (2)(3)2×(-5)+23-3÷12 (4)22+(-1)4+(5-2)0-|-3|;(5)( 3 )0- ( 12 )-2 + tan45° (6)()()0332011422---+÷-2.计算:345tan 32312110-︒-⨯⎪⎭⎫⎝⎛+⎪⎭⎫ ⎝⎛--3.计算:()()()︒⨯-+-+-+⎪⎭⎫⎝⎛-30tan 331212012201031100124.计算:()()112230sin 4260cos 18-+︒-÷︒---5.计算:1201002(60)(1)|28|(301)21cos tan -÷-+--⨯--1.. 2。
21422---x x x3.(a+b )2+b (a ﹣b ). 4. 11()a a a a --÷ 5.2111x x x -⎛⎫+÷ ⎪⎝⎭(1)()1+1x -2÷ x 2-2x +1 x 2-4,其中x =-5(2)(a ﹣1+)÷(a 2+1),其中a=﹣(3)2121(1)1a a a a++-⋅+,其中a 2-1.(5)22121111x x x x x -⎛⎫+÷⎪+--⎝⎭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x 的值代入求值(6)9、化简求值: 111(11222+---÷-+-m m m m m m ), 其中m =3.10、先化简,再求代数式2221111x x x x -+---的值,其中x=tan600-tan45011、化简:xx x x x x x x x 416)44122(2222+-÷+----+, 其中22+=x12、化简并求值:221122a b a b a a b a -⎛⎫--+ ⎪-⎝⎭,其中322323a b =-=,.13、计算:332141222+-+÷⎪⎭⎫ ⎝⎛---+a a a a a a a .14、先化简,再求值:13x -·32269122x x x xx x x-+----,其中x =-6.15、先化简:再求值:()1-1a -1÷a 2-4a +4a 2-a ,其中a =2+ 2 .16、先化简,再求值:a -1a +2·a 2+2a a 2-2a +1÷1a 2-1,其中a 为整数且-3<a <2.17、先化简,再求值:222211yxy x x y x y x ++÷⎪⎪⎭⎫⎝⎛++-,其中1=x ,2-=y .19、先化简,再求值:222112()2442x x x x x x-÷--+-,其中2x =(tan45°-cos30°)20、22221(1)121a a a a a a +-÷+---+.21、先化简再求值:11124212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20a a -=.22、先化简:144)113(2++-÷+-+a a a a a ,并从0,1-,2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a 的值代入求值。
南京2017初中中考数学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精品文档南京市 201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Ⅰ卷(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计算 12 18 63 2 的结果是() A . 7B . 8C . 21D .362.计算 106 10 2 3104 的结果是( )A . 103B . 107C . 104D . 1093.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一个几何体模型, 两位同学摸该模型并描述它的特征 .甲同学:它有 4 个面是三角形;乙间学:它有 8 条棱 .该模型的形状对应的立体图形可能是 ( )A .三棱柱B .四棱柱C . 三棱锥D .四棱锥4.若 3a10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 1 a 3B . 1 a 4 C. 2 a 3D . 2 a 4 若方程 x 5219 的两根为 a 和 b ,且 a 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5.A . a 是 19 的算术平方根B . b 是 19 的平方根C. a 5 是 19 的算术平方根D . b 5 是19 的平方根6.过三点 A (2,2), B (6,2), C (4,5)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A .(4,17)B .(4,3)C.(5,17)D .(5, 3)66第Ⅱ卷(共 90 分)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7.计算:332;.8.2016 年南京实现 GDP 约 10500 亿元,成为全国第 11 个经济总量超过万亿的城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0500 是 .9.若式子x 2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110.计算 12 8 6 的结果是 .11.方程 21 0 的解是.2 xx1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px q 0 的两根为-3和-1,则 p;q.13.下面是某市 2013~2016 年私人汽车拥有量和年增长率的统计图,该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净增量最多的是年,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增长率最大的是年.14.如图, 1 是五边形ABCDE的一个外角,若 1 65 ,则A B C D.15.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O 经过点A,C , D,与 BC 相交于点 E ,连接AC , AE,若D 78 ,则EAC.16.函数y1x 与 y24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函数y y1y2的结论:①函数的图像关于x原点中心对称;②当 x 2 时,随的增大而减小;③当 x 0 时,函数的图像最低点的坐标是(2,4),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计算 a 21a1.a a2x6, ①18. 解不等式组x2, ②3 x 1 x 1.③请结合题意,完成本题的解答.( 1)解不等式①,得.( 2)解不等式③,得.( 3)把不等式①,②和③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从图中可以找出三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19. 如图,在ABCD 中,点E, F分别在AD, BC上,且AE CF , EF , BD 相交于点O .求证OE OF .20.某公司共 25 名员工,下标是他们月收入的资料 .月收入 /元45000180001000055004800340050002200人数111361111( 1)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元,众数是元.( 2)根据上表,可以算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 元 .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为合适?说明理由.21.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甲,乙两个家庭有了各自的规划 .假定生男生女的概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家庭已有一个男孩,准备再生一个孩子,则第二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是;( 2)乙家庭没有孩子,准备生两个孩子,求至少有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22.“直角”在初中几何学习中无处不在 .如图,已知 AOB ,请仿照小丽的方式,再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 AOB 是否为直角(仅限用直尺和圆规) .小丽的方法如图,在 OA, OB 上分别取点 C , D ,以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OB 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 ,若OE OD,则AOB 90 ..文具的购买品种,每减少购买 1 个甲种文具,需增加购买 2 个乙种文具 .设购买x个甲种文具时,需购买 y 个乙种文具 .( 1)①当减少购买一个甲种文具时,x▲,y▲;②求 y 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甲种文具每个 5 元,乙种文具每个 3 元,张老师购买这两种文具共用去 540 元 .甲,乙两种文具各购买了多少个?24.如图,PA, PB是⊙ O 的切线,A, B为切点 .连接 AO 并延长,交 PB 的延长线于点 C ,连接 PO ,交⊙ O 于点D .(1)求证: PO 平分 APC .()连结 DB ,若C30 ,求证 DB / / AC.225.如图,港口B位于港口A的南偏东 37 方向,灯塔 C 恰好在AB的中点处,一艘海轮位于港口 A 的正南方向,港口 B 的正西方向的 D 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 5 km ,到达E处,测得灯塔 C 在北偏东 45 方向上 .这时,E处距离港口A有多远?(参考数据: sin370.60,cos370.80, tan370.75 )26.已知函数 y x2m 1 x m (m为常数)( 1)该函数的图像与x 轴公共点的个数是()A.0B.1 C.2 D.1 或 2( 2)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都在函数y x12的图像上 .( 3)当 2 m 3 时,求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27.折纸的思考 .用一张矩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 AB BC (图①),使 AB 与 D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平(图②) .第二步,如图③,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 C 落在EF上的P处,并使折痕经过点 B ,得到折痕BG ,折出PB, PC,得到PBC .( 1)说明PBC 是等边三角形 .【数学思考】( 2)如图④ .小明画出了图③的矩形ABCD 和等边三角形PBC .他发现,在矩形ABCD 中把PBC 经过图形变化,可以得到图⑤中的更大的等边三角形.请描述图形变化的过程 .(3)已知矩形一边长为 3 cm,另一边长为acm .对于每一个确定的a的值,在矩形中都能画出最大的等边三角形 .请画出不同情形的示意图,并写出对应的a的取值范围 .【问题解决】(4)用一张正方形铁片剪一个直角边长分别为 4 cm和 1 cm的直角三角形铁片,所需正方形铁片的边长的最小值为cm .精品文档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CCDBC 6:A二、填空题7.3,3. 8.1.05 104 .9. x 1.10.6.11. x 2 .12.4,313.2016,2015.14.425.15.27.16.①③ .三、解答题17.解: a21 1aaaa 22a 1 a 2 1aaa 22a 1 aaa 2 1a2a1a a 1 a 1a 1 . a118.(1) x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 2) x 2 . ( 3)( 4) 2 x 2 .19.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 /BC , ADBC .∴ EDOFBO , DEO BFO .∵ AE CF ,精品文档∴DOE≌ BOF .∴OE OF .20.解( 1) 3400, 3000.(2)本题答案不惟一,下列解法供参考,例如,用中位数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为合适,在这组数据中有差异较大的数据,这会导致平均数较大 .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 3400 元,这说明除去收入为 3400 元的员工,一半员工收入高于 3400 元,另一半员工收入低于 3400 元 .因此,利用中位数可以更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1.解:(1)1 . 2(2)乙家庭没有孩子,准备生两个孩子,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男,男)、(男,女)、(女,男)、(女,女),共有 4 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所有的结果中,满足“至少有一个是女孩”(记为事件 A )的结果有三种,所以P A 3 .422.本题答案不惟一,下列解法供参考,例如,方法 1:如图①,在OA, OB上分别截取OC4, OD 3 .若CD 5 ,则 AOB 90 .方法 2:如图②,在OA, OB上分别取点C , D,以 CD 为直径画圆 .若点 O 在圆上,则AOB 90 .23.解:(1)① 99,2.②根据题意,得 y 2 100 x 2 x200.所以 y 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2x 200 .y2x200,( 2)根据题意,得解得5x 3y540.x 60,y80.答:甲、乙两种文具各购买了60 个和 80 个.24.证明:( 1)如图,连接 OB .∵ PA, PB 是⊙O的切线,∴OA AP,OB BP ,又OA OB ,∴PO 平分 APC .( 2)∵AO AP, OB BP ,∴CAPOBP 90 .∵ C 30 ,∴APC 90 C 90 30 60 .∵PO 平分 APC ,∴116030 ,OPC APC22∴POB 90OPC9030 60 .又OD OB ,∴ODB 是等边三角形 .∴OBD 60 .∴DBPOPB OBD 90 60 30 .∴ DBP C .∴ DB / / AC .25.解:如图,过点 C 作 CH AD ,垂足为 H .设 CH xkm . 在 Rt ACH 中, A 37,∵ tan 37CH ,AH∴ AHCH x .tan 37tan37在 Rt CEH 中, CEH45 ,∵ tan 45CH ,EH∴ EHCH x .tan 45∵ CHAD , BDAD ,∴ AHCADB 90 .∴ HC / / DB .∴AH AC .HD CB又 C 为 AB 的中点, ∴ AC CB .∴ AH HD .∴xx5.tan 37∴ x5 tan 375 0.751 tan 37 1 15 .0.75∴ AEAH HE15 35 km .15tan 37因此, E 处距离港口 A 大约为 35 km .26.解:(1) D .2 2( ) yx 2m 1 x mx m 1 m 1,224m 1 m 2所以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1.,422m2把 xm 1代入 y2m 1 11x 1 ,得 y.因此,不论 m 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都在函数y x 12的图像上 .m21( 3)设函数z.4当 m1时,z有最小值 0.当 m1时,z随m的增大而减小;当 m1时,z随m的增大而增大 .2232又当 m 2 时, z11;当 m 3 时, z144.44因此,当 2 m 3时,该函数的的图像的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0 z 4 .27.解:(1)由折叠,PB PC, BP BC,因此,PBC 是等边三角形 .( 2)本题答案不惟一,下列解法供参考.例如,如图,以点 B 为中心,在矩形ABCD 中把PBC 逆时针方向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PBC ;11再以点 B 为位似中心,将1 1 放大,使点 1 的对应点C 2落在CD上,得到 2 2.PBC C P BC ( 3)本题答案不惟一,下列解法供参考,例如,3 33 3a 2 30 a2a 2 32( 4)16.5。
【数学试题专项】2017年度中考数学试题专项整理(50)(精选不同省市)

2017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4分)在实数﹣3,2,0,﹣4中,最大的数是()A.﹣3 B.2 C.0 D.﹣42.(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C.D.3.(4分)计算x6÷x2正确的结果是()A.3 B.x3C.x4D.x84.(4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对重庆市初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C.对某批次手机的防水功能的调查D.对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肺活量情况的调查5.(4分)估计+1的值应在()A.3和4之间B.4和5之间C.5和6之间D.6和7之间6.(4分)若x=﹣,y=4,则代数式3x+y﹣3的值为()A.﹣6 B.0 C.2 D.67.(4分)要使分式有意义,x应满足的条件是()A.x>3 B.x=3 C.x<3 D.x≠38.(4分)若△ABC~△DEF,相似比为3:2,则对应高的比为()A.3:2 B.3:5 C.9:4 D.4:99.(4分)如图,矩形ABCD的边AB=1,BE平分∠ABC,交AD于点E,若点E是AD的中点,以点B为圆心,BE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F,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D.10.(4分)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菱形按照一定规律所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3个菱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7个菱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3个菱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⑨个图形中菱形的个数为()A.73 B.81 C.91 D.10911.(4分)如图,小王在长江边某瞭望台D处,测得江面上的渔船A的俯角为40°,若DE=3米,CE=2米,CE平行于江面AB,迎水坡BC的坡度i=1:0.75,坡长BC=10米,则此时AB的长约为()(参考数据:sin40°≈0.64,cos40°≈0.77,tan40°≈0.84).A.5.1米B.6.3米C.7.1米D.9.2米12.(4分)若数a使关于x的分式方程+=4的解为正数,且使关于y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y<﹣2,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A.10 B.12 C.14 D.16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4分)“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全长11000千米,成为服务“一带一路”。
天津市2017中考试题数学卷(含解析)

2017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数 学一、选择题:1.计算(3) 5的结果等于( )A. 2 B2C . 8D .8【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得原式-2,故选A.2. COS600的值等于( )A 品B.1C 2D1 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棍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3丸0匸:,故选D3.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子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 是( )礼迎全运CA )(B ) (C )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只有选项C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 C.4. 据《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社会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完善,截止 放社会保障卡12630000张•将1263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答案】B.2017年4月末,累计发 8 7A. 0.1263 10 B . 1.263 106C . 12.63 105D . 126.3 10试题分析: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x I0n的形式,其中1w|a|v 10, n为整数,n的值为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减1,所以=1.263 107.故选B.5. 右图是一个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第<5)IS (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正面看可得从下往上有2列正方形,个数依次为3, 1,故选D.6. 估计.38的值在()A. 4和5之间 B . 5和6之间C. 6和7之间D . 7和8之间【答案】C.【解析】试題分析:由即可得X ,烦<匚故选C7.计算a1的结果为()a 1 a 11A. 1B.aC. a 1Da 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的法则可得,原式=a 1 1,故选A.a 1y2x8.方程组J的解是()3x y15x2x4x4x3A.B C. D .y3y3y8y6(A>iD)【解析】试题分析:把方程①代入方程②可得,3x+2x=15,解得x=3,把x=3代入方程①可得y=6,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 3,故选D.y 69.如图,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0得DBE,点C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AB延长线上,连接AD .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WilSC绕点鸟顺时针谄专6L富3EE ,由此可得遊吧厶BXZEBWr ;即可得△ABD为等边三对略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贡可得4期司o° ,所以4蛇立瑰,所以,化”比,其它结论都不能够推岀,故选c10.若点A(1, y i) , B(1,y2), C(3,y3)在反比例函数y3的图象上,贝UXy1,y2, y3 的大小关系是()A. y i y2y3 B . y2 y3 屮 C. y3y2 y1 D . y2 y1 y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把A( 1,yJ , B(1, y2), 53小)分别代入y -可得,Xy i 3,y23,y3 1,即可得y2 y3 y i,故选B.CBE C. AD//BC D . AD BCAABD E A.11.如图,在ABC中,AB AC , AD,CE是ABC的两条中线,P是AD上一个动点,EP最小值的是(C. AD D . AC【解试题分析:在ABC 中,AB AC , AD是ABC的中线,可得点B和点D关于直线AD对称,连结CE交AD于点P,此时BP EP最小,为EC的长,故选 B.12.已知抛物线y x2 4x 3与x轴相交于点A,B (点A在点B左侧),顶点为M .平移该抛物线,使点M平移后的对应点M '落在x轴上,点B平移后的对应点B'落在y轴上,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2 2 2A. y x 2x 1 B . y x 2x 1 C. y x 2x 1D. y x2 2x 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令 E 即r-4A+3 = 0 ;解得口或3,即可得A (b 0), 抛物线+ 3 = 的顶点坐标为(初・1人平移该挞物袋,使点胚平移后的对应点M落在工轴上点B平移后的对应点B'落在>■轴上,也就是把该抽物线问上平移1个单仏向左平移3个单位,抿協抛物线平移规律可得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九丄二0+=$ + 2工+1「故选A.二、填空题13.计算x7 x4的结果等于_____________ .【答案】X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底数幕的除法法则计算即可,即原式=x3.14. 计算(4 7)(4 . 7)的结果等于________ .【答案】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即原式=16-7=9.15. 不透明袋子中装有6个球,其中有5个红球、1个绿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红球的概率是.【答案】5.6【解析】试题分析: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总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这个球为红球的结果有5中,所以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红球的概率是5.616. 若正比例函数y kx ( k是常数,k 0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贝U k的值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答案】k<0,只要符合条件的k值都可,例如k=-1.【解析】试題分析=正比例酗"是常数,的團象经过第二HW限’根16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Z 只要符合条件的k值都可』例如k-h17. 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CG的边长分别为3和1,点F,G分别在边BC,CD上,P为AE的中点,连接PG,则PG的长为.【解析】 试题分析:连结 AC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A 、E C 三点共线,连结FG 交AC 于点M ,因正 方形ABCD 和正方形EFCG 的边长分别为3和1,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EC=FG= 2 ,AC=3 ;2 ,即可得AE=2 2 ,因P 为AE 的中点,可得PE=AP= 2 ,再由正方形的GM=EM=Z ,FG 垂直于 AC,在 Rt △ PGM 中,PM 丄22 2PG=.5.【答案】(1) .17 ;( 2)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⑴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 17 ; (2)如图,AC 与网络线相交,得点D 、E ,取格点F ,连结FB 并延长,与网格线相交,得点 M 、N ,连结DN 、EM ,DN 与EM 相交于性质可得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18. 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的网格中,点 代B,C 均在格点上.(1)AB 的长等于 ___________ ;(2 )在ABC 的内部有一点P ,满足S PAB : S PBC :: S PCA 1:2,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 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点P ,并简要说明点P 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 明)点P,点P即为所求•三、解答题19. 解不等式组X 1 2 ①5x 4x 3 ②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不等式①,得;(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不等式②,得;(3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0 12 3 4 5(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____ •【答案】(1)x > 1; (2) x< 3; (3)详见解析;(4) K x w 3.【解析】试题分析:⑴ 移莎合并同类项即可求得答案;⑵ 移项、合并同类臥系数化为1即可求得答案:⑶ 根据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画出即可,(4)找出这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咅吩』即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试题解析:(1)x > 1 ;(2) x w 3;(J 2 3^5(3)(3) 1 w x w 3.20.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 作了一次年龄调查,根据跳水运动员的年龄 (单位:岁),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 •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调查的跳水运动员人数为(2 )求统计的这组跳水运动员年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答案】(1)40, 30;( 2)15,16,15.【解析】试題分析:(1)用13岁年龄的人数除以13岁年龄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祁可得本^接受调查的跳水运动 员人如用泊岁年龄的人数除以本次接登调查的跳水运动员人数即可求得m 的怪<2>根据统计囲中给出 的信息,结合求平t 渊、介数、中位数的方法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40,30; (2)观察条形统计图,-13 4 14 10 15 11 16 12 17 3 , J x ---------------------------------------------------- 15 ,4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15;•••在这组数据中,16出现了 1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16;15 15•••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15,有15 15 15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15.21.已知AB 是O O 的直径,AT 是O O 的切线,ABT 50° , BT 交O O 于点C , E 是,图①中m 的值为AB上一点,延长CE交O O于点D .(1) 如图①,求T和CDB的大小;(2) 如图②,当BE BC时,求CDO的大小.【答案】(1) / T=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考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一、集训一(代数计算) 1. 计算: (1)30
82
145+-Sin (2)
(3)2×(-5)+23-3÷1
2 (4)22+(-1)4+(5-2)0-|-3|;
(6)︒+-+-30sin 2)2(20
(8)()()0
2
2161-+--
(9)( 3 )0
- ( 12 )-2 + tan45° (10)()()0332011422
---+÷-
2.计算:345tan 3231211
0-︒-⨯⎪⎭
⎫
⎝⎛+⎪⎭⎫ ⎝⎛--
3.计算:(
)
()
()
︒⨯-+-+-+
⎪⎭
⎫
⎝⎛-30tan 3312120122010311001
2
4.计算:()(
)
11
2230sin 4260cos 18-+
︒-÷︒---
5.计算:12010
0(60)(1)
|28|(301)21
cos tan -÷-+--
⨯--
二、集训二(分式化简)
注意:此类要求的题目,如果没有化简,直接代入求值一分不得! 考点: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②因式分解 ③二次根式的简单计算
1.
. 2。
2
1
422
---x x x
3.(a+b )2
+b (a ﹣b ). 4. 11()a a a a --÷ 5.2
11
1x x x -⎛⎫+÷ ⎪⎝⎭
6、化简求值
(1)⎝⎛⎭⎫1+ 1 x -2÷ x 2
-2x +1
x 2-4,其中x =-5.
(2)(a ﹣1+)÷(a 2
+1),其中a=
﹣1.
(3)2121(1)1a a a a
++-⋅+,其中a 2-1.
(4))2
5
2(423--+÷--a a a a , 1-=a
(5))1
2(1a
a a a a --÷-,并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数a 代入求值.
(6)221
21111
x x x x x -⎛⎫+÷ ⎪+--⎝⎭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x 的值代入求值
(7)
8、化简2
11
1x x x -⎛⎫+÷ ⎪⎝⎭
9、化简求值: 11
1(1122
2+---÷-+-m m m m m m ),
其中m =3.
10、先化简,再求代数式22
21111
x x x x -+---的值,其中x=tan600-tan450
11、化简:x
x x x x x x x x 416
)44122(2222+-÷+----+, 其中22+=x
12、化简并求值:221122a b a b a a b a -⎛⎫--+ ⎪-⎝⎭
,其中322323a b =-=,.
13、计算:332141
222+-+÷
⎪⎭
⎫ ⎝⎛---+a a a a a a a .
14、先化简,再求值:13x -·322
69122x x x x
x x x
-+----,其中x =-6.
15、先化简:再求值:⎝⎛⎭⎫1-1a -1÷a 2
-4a +4
a 2
-a ,其中a =2+ 2 .
16、先化简,再求值:a -1a +2·a 2+2a a 2-2a +1÷1
a 2-1,其中a 为整数且-3<a <2.
17、先化简,再求值:222211y xy x x
y x y x ++÷⎪⎪⎭
⎫ ⎝⎛++-,其中1=x ,2-=y .
18、先化简,再求值:22
22(2)42x x x x x x -÷++-+,其中1
2
x =.
19、先化简,再求值:
222
112
(
)2442x x x x x x
-÷--+-,其中2x =(tan45°-cos30°)
20、22221
(1)121
a a a a a a +-÷+---+.
21、先化简再求值:1
1
124212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20a a -=.
22、先化简:1
44)113(2++-÷+-+a a a a a ,并从0,1-,2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a 的值代入求值。
23、先化简,再求值:)1
1(x -÷1
122
2-+-x x x ,其中x =2
24、化简:2222
2369x y x y y
x y x xy y x y
--÷-++++.
25、先化简,再求值:222
4441
x x x
x x x x --+÷-+-,其中x=-3.
三、集训三(求解方程)
1. 解方程x 2
﹣4x+1=0. 2。
解分式方程2
3
22-=
+x x
3.解方程:3x = 2
x -1 . 4。
已知|a ﹣1|+
=0,求方裎+bx=1的解.
5.解方程:x 2+4x -2=0 6。
解方程:x x - 1 - 31- x
= 2.
四、集训四(解不等式) 1.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解不等式组()()()
⎩⎨⎧+≥--+-14615362x x x x 3.解不等式组:⎩
⎨⎧2x +3<9-x ,2x -5>3x .
4.解不等式组⎪⎩⎪
⎨⎧<+>+.22
1,12x x 5.解方程组
,并求的值.
6.解不等式组⎪⎩
⎪
⎨⎧-≤-〉-121
312x x x x 7. 解不等式组⎩⎪⎨⎪⎧x +23 <1,2(1-x )≤5,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8. 解不等式组:102(2)3x x x -≥⎧⎨+>⎩ 9. 解不等式组31311212
3x x x x +<-⎧⎪
++⎨+⎪⎩≤,并写出整数解.
五、集训五(综合演练)
1、(1)计算: |2-
|o 2o 12sin30((tan 45)-+-+;
(2)先化简,再求值: 6)6()3)(3(2+---+a a a a ,其中12-=a .
2、解方程: 0322=--x x
3、解不等式组1
(4)22
3(1) 5.
x x x ⎧+<⎪⎨⎪-->⎩,
4、 (1)12)21(30tan 3)2
1
(001
+-+---;(2))21
2(112a
a a a a a +-+÷--
5、(1)︳-33︱-︒30cos 2-12-2
2-+(3-π)0(2)(-2010)0
+1--2sin60°
(2) 先化简,再求值.3
4
)311(2+-÷
+-x x x ,其中x=3..
(3)已知x 2-2x =1,求(x -1)(3x +1)-(x +1)2的值.
6.先化简,再求值:2111
1211
a a a a a a ++-÷
+-+-
,其中a =
7.先化简,再求值:53
(2)224
x x x x ---÷
++
,其中3x =.
8.解分式方程:2641313-=
--x x . 9.解方程组:3419
4x y x y +=⎧⎨-=⎩
10.(1)计算:(-1)2+tan60°-(π+2010)0
11、如图,在一块五边形场地的五个角修建五个半径为2米的扇花台,那么五个花台
的总面积是______平方米.(结果中保留π)
1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并且523=-b a ,则=+2
2
b a .
13、已知⎩
⎨
⎧=+=+625
2y x y x 那么x-y 的值是( )
A. 1
B. ―1
C. 0
D. 2 14、若不等式组220
x a b x ->⎧⎨->⎩的解集是11x -<<,求()2010
a b +的值
第11题
15
、计算:
452005)
--︒-+
16 、计算:
1
3
1-
⎪
⎭
⎫
⎝
⎛
+
2
3
2006⎪⎪
⎭
⎫
⎝
⎛
-3
-tan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