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含答案】
(新课改省份专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10.6大题考法(2)定量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学案(含解析)

第6课时大题考法(2)——定量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定量实验是将化学实验与化学计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测定物质化学组成与含量的探究性实验,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题型。
设计中先通过实验测出相关的有效数据,然后经计算得出物质的组成与含量。
由于定量实验目的性、实用性强,能给予学生较大的创造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复习过程中注重定性实验拓展到定量实验的探讨。
题型一测定物质含量[典例1](2017·全国卷Ⅰ)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1)a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
f的名称是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
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
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
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题型突破:定量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解析版】

定量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1.(2019·河南郑州期末)某学习小组用凯氏定氮法来测定农产品中氮的含量,测定过程如下:Ⅰ.用热浓硫酸处理0.25 g谷物样品,把有机氮转化为铵盐。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处理上述铵盐(夹持装置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要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玻璃管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底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谷物处理后所得的铵盐”加入三颈瓶中,打开玻璃塞、旋开K2,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关闭K2,打开K1,点燃酒精灯使水蒸气进入B装置。
①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滴定、计算氮的含量(4)取下锥形瓶,加入指示剂,用0.1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重复滴定3次,平均消耗19.30 mL NaOH溶液。
①该滴定的指示剂应选择________。
a.甲基橙b.酚酞c.甲基橙或酚酞②该谷物样品中氮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
(保留2位小数)解析:(2)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分液漏斗中;玻璃管2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避免B 中压强过大;圆底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①B 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OH -=====△NH 3↑+H 2O ;②C 装置冰水混合物可以降低温度,使氨气被充分吸收。
(4)用强碱溶液滴定酸,故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选a ;②n (NH 3)+n (OH -)=n (H +),代入数据可得n (NH 3)=0.003 07 mol ,该谷物样品中氮的百分含量为0.003 07 mol ×14 g/mol0.25 g×100%=17.19%。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基练17定量型综合实验探究评价基础题含解析

定量型综合实验探究评价(基础题)填空题(精选15题)1.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
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
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加试剂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
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从装置Ⅱ中分离出产品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
(3)为了完整实验装置,在下列装置中选择一个最合理的装置放在装置Ⅲ处,可选用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填序号)。
实验二: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4)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
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图:(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30.00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__g·L-1。
②若实验过程中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某研究小组同学为探究锌与硫酸反应生成SO2、H2的临界浓度(浓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SO2的最低浓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大试管A中加入100mLl 8mol/L硫酸,向连接在塑料棒上的多孔塑料球内加入足量的锌粒(塑料棒可以上下移动),在试剂瓶D中加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锌与浓硫酸接触,开始时反应缓慢,可以适当加热以加速其反应,当有大量气泡生成时,该反应速率会明显加快并伴有大量的热放出。
(1)请写出锌与硫酸反应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在组装仪器之后,加入试剂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3)长导管B的作用是______,如果没有这个设计,最终测定的临界浓度会_________。
【通用版】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专练(10)定量实验

(10)定量实验1.氮化钙(32Ca N )是一种重要试剂,常温下为棕色固体,在空气中会被氧化,遇水强烈水解,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用Ca 与2N 反应制备32Ca N ,并对32Ca N 纯度进行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 I .32Ca N 的制备(1)仪器a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E 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首先点燃______________(填“A”或“C”)处酒精灯,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时点燃另一处酒精灯。
Ⅱ.32Ca N 纯度的测定(已知所含的杂质不与水反应产生气体)(3)方案一:①按图1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
②测定虚线框内装置及试剂的质量1m ;③______________,用分液漏斗加入足量水,至不再产生气体;④______________;⑤再次测定虚线框内装置及试剂的质量2m 。
则产品中32Ca N 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4)方案二: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三颈烧瓶中加入蒸馏水,打开K 持续通入水蒸气,将产生的氨全部蒸出,并用100 mL 1.00 1mol L -⋅的稀硫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从烧杯中量取10.00mL 的吸收液注入锥形瓶中,用1.00 1mol L -⋅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稀硫酸,到终点时消耗12.80 mLNaOH 溶液。
则产品中32Ca N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若两个方案均操作无误,比较两方案测定的质量分数,方案一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相等”)。
2.高铁酸钾(24K FeO )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水处理和化工生产。
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和药品制备24K FeO 并测定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已知:24K FeO 为紫色固体,具有强氧化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浓碱溶液、不溶于乙醇,在0~5℃的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复习(定量、探究、制备)(2021届)word版含答案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实验》综合复习(定量、探究、制备)1、(2020·宁波市十校高三检测)次氯酸锂稳定性远高于次氯酸钠,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制备次氯酸锂方法较多,常用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次氯酸叔丁酯[(CH3)3COCl],相对分子质量为108.5,是具有挥发性的黄色油状液体,密度为0.802g·mL-1,且有强烈刺激性臭味;②(CH3)3COCl+LiOH===LiClO+(CH3)3COH请回答:(1)实验第一步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B装置中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_;浓盐酸逐滴滴加而不是一次性加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在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操作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可以选用250mL规格的分液漏斗B.操作1须在通风橱内进行C.进行分液时,可提早关闭旋塞,以防止次氯酸叔丁酯从下口流出D.装置B不适合进行操作1(4)进行操作3时,并不是直接加热蒸发溶液,而是选择在40℃下缓慢蒸发溶液,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中次氯酸锂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防止反应太剧烈而发生副反应,引起产率降低(2)(CH3)3COH+NaClO+HCl===(CH3)3COCl+NaCl+H2O (3)AC(4)蒸发时,溶液温度太高,会引起次氯酸根的水解,且生成的次氯酸不稳定,导致产品产率和纯度降低(5)50.0%2、.(2020·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检测)苯甲醛(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可以制备苯甲醇(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和苯甲酸。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设计与评价习题有答案

实验设计与评论 (附参照答案 )一、选择题1.以下操作能够获得纯净氧化铝的是 ( )A .向 AlCl 3 溶液中加入过度的氨水后,蒸干并灼烧B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度氨水后,蒸干并灼烧C .向 Na[Al(OH) 4]溶液中通入过度二氧化碳气体后,蒸干并灼烧D .向 Na[Al(OH) 4]溶液中加入适当稀硫酸后,蒸干并灼烧【分析】 B 项中灼烧后还有 K 2SO 4,C 项中灼烧后还有 Na 2CO 3, D 项中灼烧后还有 Na 2SO 4。
【答案】 A2.实验室为了简易制取干燥的氨气, 以下方法中合适的是 ( ) A .加热氯化铵固体,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B .在 N 2 和 H 2 混淆气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 500 ℃C .在浓氨水中加入 NaOH 固体并加热,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 .加热 NH 4HCO 3,生成的气体用 P 2O 5 干燥【分析】 NH 4Cl 受热分解获得 NH 3 和 HCl ,遇冷两者又从头化合生成 NH 4Cl ,故加热 NH 4Cl 固体没法制取氨气。
N 2 和 H 2 合成氨,该反响是可逆反响,获得的 NH 3 纯度低,且反响需高温高压,不合适在实验室里制取。
加热分解 NH 4HCO 3,所得气体中有 CO 2 且用 P 2O 5 干燥时 NH 3 被汲取。
NaOH 固体溶于水时放热,故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 固体并加热会有大批氨气逸出,且 NH 3 可用碱性干燥剂 (如碱 石灰 )干燥。
【答案】 C 3.(2011 青·浦模拟 )以下表示物质制备的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NaCl(饱和溶液 ) 浓硫酸――→ HCl稀硫酸 加热至饱和冷却晶体B .Cu ――→ CuSO 4 溶液――→ CuSO 4·5H 2OC .MnO 2 稀盐酸,加热 Cl 2――→浓硫酸,浓硝酸 硝基苯D .C 6H 6 ――→50 ℃~60 ℃【分析】 由于 HCl 极易溶于水,所以制备 HCl 时,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 而非氯化钠饱和溶液, 不然不利于 HCl 的挥发, A 错误; Cu 与稀硫酸不反响,所以 B 错误; MnO 2 应当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制取氯气,稀盐酸复原性弱不与取硝基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及脱水剂,【答案】DMnO 2反响,C D 正确。
高中化学定量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定量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1. 题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浓度答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采用浓度公式来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即浓度(C)等于溶质的物质量(m)除以溶液的体积(V)。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步骤一:确定需要计算的溶质的量(单位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决定,如克、摩尔等)。
步骤二:确定溶液的体积(单位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决定,如升、毫升等)。
步骤三:将溶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得到溶质的浓度。
确保单位一致。
举例:假设有一个溶液中含有25克NaCl,溶液的体积为500毫升。
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NaCl的浓度:C = m/V = 25 g / 500 mL = 0.05 g/mL = 50 g/L因此,该溶液中NaCl的浓度为50克/升。
2. 题目: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答案:酸碱中和反应主要涉及到物质的化学计量比例。
在计算酸和碱反应时,需要确定反应方程式,并根据反应方程式中酸碱的化学计量比例进行计算。
步骤一:列出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步骤二: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比例。
通过平衡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各个物质的摩尔比例。
步骤三:根据题目给出的物质的量(单位可以是克、摩尔等),按照摩尔比例计算其他物质的量。
举例:考虑以下反应方程式:2HCl + NaOH → NaCl + H2O假设题目中给出了HCl的量为30毫摩尔,我们可以按照酸碱的化学计量比例进行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HCl与NaOH的摩尔比例为2:1。
因此,NaOH的量为HCl量的一半,即15毫摩尔。
生成物NaCl和H2O的量分别等于NaOH的量,即15毫摩尔。
因此,在此次酸碱中和反应中,HCl与NaOH的摩尔量分别为30毫摩尔和15毫摩尔,生成物NaCl和H2O的摩尔量均为15毫摩尔。
3. 题目: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物质的电荷转移,常常需要通过计算反应物的物质量或摩尔数来计算其他物质的物质量或摩尔数。
步骤一: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考点46定量分析实验(好题冲关)(原卷版)-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考点46 定量分析实验1.(2023·贵州省三模)氧化亚铜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等。
它是一种难溶于水和乙醇的鲜红色固体,在酸性溶液中歧化为二价铜和铜单质。
某小组制备Cu2O并测定其纯度采用如下步骤,回答下列问题:I.制备Cu2O将新制Na2SO3溶液和CuSO4溶液按一定量混合,加热至90°C并不断搅拌。
反应生成Cu2O,同时有SO2气体产生。
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2O粉末。
制备装置如图所示:(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反应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Cu2O时,原料理论配比为n(Na2SO3) :n(CuSO4)=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
(3)实验中,Na2SO3用量比理论用量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中需不断滴加NaOH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滤后,将滤渣用蒸馏水、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其中用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Ⅱ.测定Cu2O纯度称取m 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FeCl3溶液,完全溶解后,加入4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然后用c mol·L-1硫酸高铈[Ce(SO4)2]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共消耗Ce(SO4)2溶液VmL。
(已知:Ce4++Fe2+ = Ce3++Fe3+)(6)加入FeCl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该样品中Cu2O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3·云南省二模)硫酸羟胺[(NH3OH)2SO4]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农药、医药行业中有广泛用途。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点问题——定量测定实验(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热点问题——定量测定实验知识梳理1.定量测定的常用方法(1)沉淀法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量气装置的设计:下列装置中,A是常规的量气装置,B、C、D是改进后的量气装置。
(3)测气体质量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5)热重法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
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
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
2.定量测定实验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
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完成。
正确提取关系式的关键: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作为中介的物质,并确定最初反应物、中介物质、最终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
如用Na2S2O3滴定法测水中溶氧量,经过如下三步反应,①O2+2Mn(OH)2===2MnO(OH)2②MnO(OH)2+2I-+4H+===Mn2++I2+3H2O③2Na2S2O3+I2===Na2S4O6+2NaI因此水中溶氧量与Na2S2O3之间的关系为O2~2MnO(OH)2~2I2~4Na2S2O3(中介物质)(中介物质)强化训练1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 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 H2O)中的x值。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综合题型 第32讲 定量分析型综合实验题习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

第32讲定量分析型综合实验题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成分确定定量实验3,5含量(纯度)测定定量实验 1滴定实验 4定量实验综合探究 21.(2018·山东青岛平度一中高三阶段性质量检测)Cu2SO3·CuSO3·2H2O 是一种深红色固体(以下用M表示)。
某学习小组拟测定胆矾样品的纯度,并以其为原料制备M。
已知:①M不溶于水和乙醇,100 ℃时发生分解反应; ②M可由胆矾和SO2为原料制备,反应原理3Cu2++6H2O+3SO2Cu2SO3·CuSO3·2H2O↓+8H++S。
Ⅰ.测定胆矾样品的纯度。
(1)取w g胆矾样品溶于蒸馏水配制成250 mL溶液,从中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c mol·L-1 EDTA(简写成Na4Y)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原理:Cu2++Y4-CuY2-),测得消耗了V mL EDTA标准溶液。
则该胆矾样品的纯度为%(用含c、V、w的代数式表示)。
如果滴定管装液前没有用EDTA标准溶液润洗,测得的结果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Ⅱ.制备M。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室用70%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在常温下制备SO2。
上图A处的气体发生装置可从下图装置中选择,最合适的是(填字母)。
(3)装置D中的试剂是。
装置B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
(4)实验完毕冷却至室温后,从锥形瓶中分离产品的操作包括: 、水洗、乙醇洗、常温干燥,得产品Cu2SO3·CuSO3·2H2O。
检验产品已水洗完全的操作是。
解析:(1)Cu2+~Y4-,故胆矾样品的纯度=×100%=%。
如果滴定管装液前没有用EDTA标准溶液润洗,EDTA标准溶液在滴定管中会被稀释,使滴定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高。
(2)70%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在常温下反应生成SO2,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即装置a。
定量化学真题解析题和答案

定量化学真题解析题和答案定量化学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在分析实验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理解和掌握定量化学的知识,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提高我们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技巧。
本文将针对一些定量化学真题进行解析,并给出详细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领域。
问题一:一种含有2.0g硝酸根的无水氯化钠样品溶解后,用稀硫酸滴加0.2mol/L稀硫酸29.2ml滴定至中性时,需要30.4ml,求该无水氯化钠样品中的硝酸根质量分数。
解析:首先,设定无水氯化钠样品中硝酸根的质量为x克,由题干可知硝酸根的量为2.0g。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可得到方程:NaNO3 + 2HCl → NaCl + H2O + NO + Cl2↑。
根据题意可知,在滴定到中性时有硝酸根等量反应完全的过程,因此有以下关系式:2 × (0.1 × 30.4) × (2/5) = x。
解方程可得:x = 3.04g。
因此,该无水氯化钠样品中硝酸根的质量分数为:(3.04/2) × 100% = 152%。
答案:该无水氯化钠样品中的硝酸根质量分数为152%。
问题二:已知硫脲的摩尔质量为60g/mol,将15g硫脲与适量的浓盐酸反应,生成gaseous HCN和水。
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通过连续收集HCN 气体来进行分析。
已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收集到的HCN气体的体积为198ml,可见gas锥位于40 ℃和755 mmHg的环境下。
求该份硫脲样品的质量分数,并说明浓盐酸的体积。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得到化学方程式:CS(NH2)2 + 2HCl → HCN + NH4Cl。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HCN气体的物态方程,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令V = 0.198L,T = 40 + 273.15 = 313.15K,P = 755/(760-755) × 760 = 756mmHg。
高三化学定量分析实验练习含答案

定量实验一.选择题1.下图能达到相应的目的是()A.B,C. D.2.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的是()A.制取少量 B.用铜和浓硝酸 C.比较MnO2、Cl2、 D.探究NaHCO3蒸馏水制取少量NO2 I2的氧化性的热稳定性3.下列药品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的是()①NaOH②浓硫酸③浓盐酸④KMnO4⑤活性炭⑥甲苯⑦苯⑧KClO3A.⑤和⑧、④和⑧B.②和③、①和②C.②和③、⑥和⑦D.④和⑤、④和⑥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xCuCO3·yCu(OH)2·zH2O,为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称取ag样品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充分加热样品,用碱石灰吸收逸出气体,增重b gB.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得其质量为b gC.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逸出气体,得b mL气体D.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Ba(OH)2溶液中,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5.利用右图实验装置,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6.A.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加热至蓝色变白,冷却,称量,重复至前后质量恒定B. 测量SO2、N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将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混合气体通过装有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碘—淀粉溶液的反应管至溶液蓝色恰好消失C. 测定氯化铵与硫酸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重D. 测定某补血剂(成分FeSO4和维生素C)中铁元素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补血剂溶于水,然后用标准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变紫色且半分钟不改变①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②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2 g,所得溶液的浓度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00 mL 2 mol·L-1的稀硫酸时,先平视后仰视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9.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必须在①②间添加吸收H Cl 的装置B .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 .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D .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 2CO 3固体的纯度 10.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I :制取并收集氢气B .实验II :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来源:学+科+网]C .实验III :实验室制氨气并收集干燥的氨气D .实验Ⅳ: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11.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下列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A NO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NO与水反应生成硝酸B Cl 2 NaBr 溶液 溶液呈橙黄色 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C SO 2 酸性KMnO 4溶液溶液褪色 SO 2有漂白性D NH 3 MgCl 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H 3有碱性13.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 2FeO 4)并探究其性质。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定量实验(物质的组成和产率的计算) 专题训练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定量实验(物质的组成和产率的计算)1.(2020·甘谷县第四中学高三月考)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含SiO2杂质)的含量。
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装置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A中药品应为浓硫酸B.在B~C之间应增添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装置,以除去氯化氢气体C.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也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D.为了测得C中生成的沉淀质量,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等操作2.(2020·河南宛城南阳中学高三月考)加热蒸干氯化镁溶液时因水解不完全会得到一种灰白色沉淀——碱式氯化镁,化学式可表示为Mg x(OH)y Cl z·n H2O,设计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其化学式。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②中依次盛装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B.反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通一段时间N2后再关闭止水夹KC.碱式氯化镁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氧化镁、氯气和水D.只需称取原样品质量、反应结束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以及装置①增加的质量即可推出其化学式3.(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B.Q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O2、CO2C.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D.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4.(2020·湖北宜城高三期中)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
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由现象1得出化合物X含有氧元素B.固体混合物Y的成分是Cu和KOHC.X的化学式K2CuO2D.若X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则反应中X作氧化剂5.(2019·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 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

第3讲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练出高分1.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步骤1:配制0.5mol·L-1MgSO4溶液和0.5mol·L-1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mLNH4HCO3溶液于1000mL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mL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 H2O n=1~5)。
回答下列问题:①步骤3中加氨水后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4为加快过滤速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过滤方法)。
(2)测定合成的MgCO3·n H2O中的n值。
称量1.000g碳酸镁晶须,放入右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最后的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设3次实验测得每 1.000g碳酸镁晶须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 mol,则n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新高考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夯基提能作业本:第32讲定量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含解析)

第 32 讲定量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A 组基础题组1.某学习小组展开以下实验研究活动:装置 A(1) 装置 A 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设计实验:利用装置 A 中产生的气体证明+4 价的硫元素拥有氧化性。
(3) 采用以下装置和药品研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装置连结次序为A、 C、、、 D、 F,此中装置 C 的作用是,若(填实验现象),即可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的。
(4)利用装置 G 可测定装置 A 残液中 SO2的含量。
量取 1.00 mL 残液于烧瓶中 ,加适当水稀释 ,加热使SO2所有逸出并与锥形瓶中的H 2O2完好反响 (SO2 +H2O2H 2SO4), 而后用0.100 0 mol · L -1 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时耗费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 mL 。
装置 G①装置 G 中球形冷凝管的冷凝水入口为(填“ a”或“ b” )。
②残液中 SO2的含量为-1g· L (结果保存小数点后 2 位数字 )。
③经多次测定发现,测定值一直高于理论值,则其原由是。
2.(2016湖南益阳 4 月调研 ,26)膦 (PH3 )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 ,沸点 -89.7 ℃ ,易自燃 ,与空气混淆易爆炸,微溶于水。
其制取原理近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以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考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 ,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 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度乙醚[无色液体 ,沸点 34.5 ℃,微溶于水 ,不与Fe2 (SO4)3反响 ], 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必定量的浓NaOH 溶液持续加热。
在装置 C 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 ℃左右 ,实验过程中可察看到:B 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P4 )生成 ;D装置的试管中Fe2 (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淡绿色 ,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
请回答:(1) 按气流方向连结装置 ,从左到右的次序为:a→→→→→f 。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定量、探究、性质、制备实验(专题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定量、探究、性质、制备实验(专题训练)1、(2020年湖北武汉)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消毒剂,有与氯气相似的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沸点11℃,遇热不稳定易分解发生爆炸。
一种工业制法用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还原氯酸钠制取二氧化氯,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制备ClO2的水溶液。
(1)三颈烧瓶中加入NaClO3溶液、浓H2SO4,通入空气,调节恒温器至60℃,通过固体加料器缓慢匀速加入硫铁矿粉末。
反应开始时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配平该方程式:□ClO-3+□FeS2+□H+===□ClO2↑+□Fe3++□SO2-4+□H2O。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反应完后的废液(除上述产物外,还有Al3+、Mg2+、H+、Cl-等)可制备摩尔盐,即(NH4)2Fe(SO4)2·6H2O。
其操作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①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
②试剂X是________,写出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测定(NH4)2Fe(SO4)2·6H2O晶体中铁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5.000g 硫酸亚铁铵晶体,配制成250mL溶液。
取所配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0.01000mol·L -1KMnO4溶液滴定至Fe2+恰好全部氧化成Fe3+,同时,MnO-4被还原成Mn2+。
测得消耗KMnO4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1.00mL。
则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留4位有效数字)答案(1)15 1 14 15 1 2 7(2)检验ClO2是否吸收完全(3)①过滤②Fe2Fe3++Fe===3Fe2+、Fe+2H+===Fe2++H2↑③11.76%解析(1)配平时,铁和硫元素是按照1∶2进行的,总共失去15e-,而氯元素总共得到1e-,因此在氯酸根离子前面乘以15,然后按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进行配平,就可以得到如下离子方程式:15ClO-3+FeS2+14H+===15ClO2↑+Fe3++2SO2-4+7H2O。
定量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定量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引言:定量化学是化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化学计量以及定量分析等方面。
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定量化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提供定量化学的一道真题,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题目:在分析某水样中阳离子A的含量时,我们将其与已知浓度的阳离子B反应生成沉淀。
根据方程式2A+3B→A₂B₃,当通过反应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1.5g时,已知当溶液中B的浓度为C(M)时,沉淀生成的质量为3.0g。
求水样中阳离子A的质量浓度。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方程式,我们知道反应的摩尔比例是2:3。
假设水样中阳离子A的质量浓度为x(g/L),那么通过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为1.5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x(g/L) * V(L) * 2mol/L * 107.87g/mol = 1.5g (1)其中V为水样的体积。
已知当溶液中B的浓度为C(M)时,沉淀生成的质量为3.0g。
根据摩尔比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C(M) * V(L) * 3mol/L * 137.33g/mol = 3.0g (2)由于方程式中的物质B浓度不变,所以方程(1)和方程(2)相等,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等式:x(g/L) * V(L) * 2mol/L * 107.87g/mol = C(M) * V(L) *3mol/L * 137.33g/mol化简得到:x * 2 * 107.87 = C * 3 * 137.33解方程可以得到:x = (C * 3 * 137.33) / (2 * 107.87)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样中阳离子A的质量浓度x。
结论:通过解析这道定量化学的真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了化学方程式、摩尔比例等知识。
充分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方程式,并通过解方程得到了水样中阳离子A的质量浓度。
在学习定量化学的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及摩尔比例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化学精品资料定量实验分析型实验题热点一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和过程分析数据的测定方法1.沉淀法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典例1】(2013·北京理综,11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⑤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在量筒中,读数为b 升⑥取a克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酚酞作指示剂,用c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b升A.②③ B.④⑤⑥ C.③⑤ D.全部解析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根据差量法可求出NaHCO3的质量,从而求出Na2CO3的质量分数,故①正确;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氯化钠,列方程组即可求出,②正确;③中,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由于逸出气体中含有H2O,故无法求解;④中由于二者都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由Na2CO3→BaCO3、NaHCO3→BaCO3的转化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④正确;⑤中由于少量CO2溶于水,无法测定Na2CO3、NaHCO3产生CO2的总体积,⑤不正确;⑥中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Na2CO3恰好转化为NaHCO3, NaHCO3与盐酸未反应,根据Na2CO3+HCl===NaCl+NaHCO3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⑥正确。
答案 C【典例2】(2013·福建理综,2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磨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查得资料:该牙膏磨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Ⅰ.磨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定性检验取适量牙膏样品,加水充分搅拌、过滤。
(1)往滤渣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
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量稀盐酸。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BaCO3沉淀的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6)实验中准确称取8.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的平均质量为3.94 g。
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7)在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生成的BaCO3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或Al(OH)3+NaOH===Na[Al(OH)4]。
(2)由于上面得到的溶液是NaAlO2溶液,在先通入过量CO2,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NaAlO2+CO2+2H2O===Al(OH)3↓+NaHCO3;Al(OH)3+3HCl===AlCl3+3H2O;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现象为通入CO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3)持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O2尽量全部排出,同时起搅拌作用。
(4)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
(5)通空气的目的是排出CO2,空气是否干燥不影响实验结果,c不正确。
由于HCl与NaHCO3也可反应产生CO2,故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会影响实验结果,d也不正确。
(6)n(BaCO3)=3.94 g/197 g·mol-1=0.02 mol,由C原子守恒得m(CaCO3)为0.02 mol×100 g·mol-1=2 g,所以CaCO3的质量分数为25%。
(7)由于B中的水蒸气和HCl等易挥发进入C中,所以装置C的质量会偏大。
2+2H2O(或Al(OH)3+OH-===[Al(OH)4]-)答案Ⅰ.(1)Al(OH)3+OH-===AlO-(2)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且沉淀溶解Ⅱ.(3)把生成的CO2全部排入C中,使之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4)Ba(OH)2+CO2===BaC O3↓+H2O(5)cd (6)25%(7)B 中的水蒸气、氯化氢气体等进入装置C 中(或其他合理答案)1.为测试一铁片中铁元素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提出下面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实验(以下数据为多次平行实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方案一:将a g 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为580 mL(标准状况); 方案二:将a10 g 铁片完全溶解于过量稀硫酸中,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用0.020 00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了25.00 mL KMnO4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KMnO4+ FeSO4+ H2SO4=== Fe2(SO4)3+ MnSO4+ K2SO4+ H2O(2)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________式滴定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方案一和方案二测定的结果计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 (4)若排除实验仪器和操作的影响因素,试对上述两种方案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判断和分析。
①方案一________(填“准确”、“不准确”或“不一定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方案二________(填“准确”、“不准确”或“不一定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 10 8 5 2 1 8(2)碱 KMnO4是强氧化剂,它会腐蚀胶管 (3)1.45a 1.40a(4)①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并能生成氢气的其他金属,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但不产生氢气的铁的氧化物,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②不一定准确 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其他金属,生成的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高;如果铁片中存在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的铁的氧化物,生成的Fe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会导致结果偏低;如果上述情况均不存在,则结果准确解析 (1)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找出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各元素,利用化合价的升降相等,配平化学方程式:KMnO4+7→Mn +2SO4 Fe +2SO4→Fe2+3(SO4)3(2)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胶管,因此不能选择碱式滴定管。
(3)根据方案一中的测量结果计算: n(Fe)=n(H2)=0.58 L22.4 L·mol-1因此m(Fe)=0.5822.4 mol×56 g·mol-1=1.45 g故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45a根据方案二中的测定结果计算: 根据(1)中反应方程式: 2KMnO4~10FeSO4~10Fe n(Fe)=5n(KMnO4)=5×0.02 mol·L-1×0.025 L =0.002 5 mol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为0.002 5 mol×56 g·mol-1a 10g =1.40a(4)①方案一不一定准确,因为不能确定Fe 片中是否含有和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杂质,若有则测定结果偏高。
②方案二是利用Fe2+消耗KMnO4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求出Fe 的质量分数,而铁片中是否含有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杂质也不能确定,另外铁片中若有+3价的Fe 的杂质,用KMnO4也测定不出来。
因此方案二也不一定准确。
2.铝镁合金是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实验方案] 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称取10.8 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体积为V 、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 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
则NaOH 溶液的体积V≥__________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