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 散文阅读(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集训提升练九
散文阅读(二)
一、(2020·哈尔滨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
千年丝路归去来
陈晋源
①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地。
剔透的天没有任何白云,蓝瓦瓦地将大地罩了个严严实实。
地也是尽力地延展,在尽头迫不得已而与天交于一线。
这无垠的沙地与戈壁本没有路,一个脚印踏过,来一阵风,便什么也不再留下。
②这样的一方天地,一直在沉睡。
终于,公元前138年,等来了一位27岁的年轻人。
他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君主“一拍即合”,为了击退匈奴,决心打通西域。
这位正值盛年的侍从官,从汉武帝刘彻的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再拜君主,一表心系朝廷的忠心,二表定当竭力完成任务的决心。
前路漫漫,这位名叫张骞的侍从官,带领着100多名随行人员,转身骑上骏马,向西域进发。
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
③马匹走在沙丘上,四周悄无声息。
久居长安城,从未见过如此阔大的景致,他惊叹于大自然的壮美。
天似穹庐,笼盖四方沙地。
人与马被晚霞映得通红,犹如披着一件神圣的袈裟。
④张骞用一生丈量出一条蜿蜒的路,这条路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
再大的风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进程,丝绸之路应运而生。
长安和罗马,形形色色的人一队又一队,带有中亚的骏马、印度的医药、西亚的金银器……在这贫瘠的地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记。
⑤张骞来过后,这里便设有玉石障,五代是天门关,明代又称嘉峪关。
站在关
上,天地尽是金黄,城楼的砖与戈壁沙漠连在一起,分不清彼此,仿佛这嘉峪关是大自然一手造就的。
古老的风,似从城墙上吹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⑥一阶阶走下千古关隘,觉得这已经被风干的历史,此刻却都活了起来。
我能听到,驼铃声、熙攘的人声和着羌笛和胡笳,点缀着这条路,与自然浑为一体。
随着人群来到关隘里的一个小楼之前,这座红色木制的关帝庙,与这个土黄色的世界格格不入。
敦煌这一带本该是佛教盛行之地,那莫高窟、榆林窟,吸引了一代代工匠前来修葺,也吸引了中外虔诚的信徒来此拜谒。
⑦可偏偏,为什么在这丝路之上,出现了这样一座庙?殿内供奉着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赤面长髯,带着一种与莫高窟瑰丽色调完全不同的美感。
这座庙告诉后人,古代在这里戍守边关的人是山西人。
因为关帝来自山西运城。
⑧运城与嘉峪关,家乡与边邑,1 600多千米,唯有信仰能跨越这段距离。
这样的信仰,又在有形的丝绸古路之上架设起一条无形的精神之路。
人们虽然殊途,但最终会同归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安宁。
这份安宁,可以抵抗走在大漠中深深的不安感。
丝路古道,将急切的军令和温暖的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从边疆传回内地。
⑨我开始想象古时戍守边关的人的生活:扎营、练兵、打仗,闲暇时注视着远方若有若无的地平线,那是家乡的方向。
“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在那个闭塞的地方,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闲暇时去戏台子转一转吧,听听边塞的曲艺,那铿铿的撼动天地的锣鼓声中,或许可以听到秦腔。
运城离着陕西很近,所以秦腔也能被认作是乡音了。
听到了,心中又不禁翻腾起不尽的乡思。
一台戏终了,还可以在戏台周围打听打听各路的讯息,运气好,会收到家人的口信。
⑩1516年,这明代的重要隘口被满速儿汗攻破,大西洋上船只的黑烟也渐渐
代替了丝路上的驼铃。
清朝末年,这座要塞被荒废,众人东迁,官道与民道一同成为了百姓的弃子。
一百年后,一把火将那座古物烧成断壁残垣。
这段历史画上了句号。
中原的史官把卷帙一片片翻过,此处的西风裹着沙,也一层一层将这条昔日繁华的古道淹没。
此后,中原大地一如这沉默的古道一般,强盛不再,自信不再,被列强践踏,被帝国瓜分。
时间转到2017年,我来到此地,又是喧闹的景致了,游客熙攘。
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
同时复兴和崛起的,还有整个民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开头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滩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环境,也从侧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B.作者游览嘉峪关,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任笔端在现实与想象间来回穿梭,连缀出一幅幅壮丽的关外图景。
C.第③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把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描绘得庄严又神圣。
D.第⑨段中描写了古时戍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极力渲染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
【解析】选D。
D项,“极力渲染将士们……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作者描写古时戍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的目的是渲染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突出开辟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与前文形成对比,前文作者写了丝绸之路的衰落,本段写丝绸之路的复兴;②照应标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照应标题中的“千年丝路”的“去”和“来”;③深化主题,“一带一路”的建设象征着古丝绸之路的复兴,如今中华民族开始崛起,中国已经踏上复兴之路。
(每条2分)
3.文中对张骞出使西域一事评价极高,说“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句话的内涵是张骞从汉廷转身出使西域,是汉朝击退匈奴,开辟强盛王朝的新纪元的开端。
②将张骞出使西域比喻为“新纪元的序曲”,形象地揭示了他开辟丝绸之路这一壮举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表达了作者对开辟丝绸之路,促进汉文化与沿途民族文化的碰撞,加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赞颂之情。
(每条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
乡土中国远去的背影
王丽
①草长莺飞的四月,笔者“下”了一趟江南——故乡温州,为了浙江温州文成县的一册民国老识字课本《李山书》。
这册课本编于1918年,出自文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李山村。
《李山书》曾在那一带山区私塾内广泛使用,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还做过夜校课本。
李山村近百年来无文盲、无赌博,全村人人都
会打算盘,村民言谈举止与众不同,都与这册《李山书》分不开。
②初见这册《李山书》,我眼睛一亮:这册课本不是按通常所见的语文课本的编排形式——即从“人、手、足、刀、尺”之类的单个汉字开始,而是以四言、六言或五言、七言的韵文形式来编写的;其内容也不是民国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小猫叫”“小狗跳”之类,而是从中国历史朝代、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教育军事、风俗礼仪、典章制度,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记账订约,以及竹木花草、飞禽走兽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常识应有尽有。
书中还专辟“洋货”一篇,介绍当时刚刚传入中国的各种西方器物,甚至还有“显微镜”“地球仪”之类的“高科技产品”,可见编者的“与时俱进”。
与中国传统私塾读物一样,《李山书》中也有道德教化方面的内容,如“修齐治平”篇中,教导村民“宁可人做不义,切勿我为不仁。
”由于课本的使用者为本地民众,故全书以温州方言押韵。
如开篇第一课“天文”:“天高轻清地厚重平/月出东边风纳西轩/雾罩山场露滴平垟/霜结五更水流山坑……”即便用普通话读来也朗朗上口,课文遣词造句则雅俗得兼;既有文言的典雅,又有温州方言的通俗亲切,显出汉语的独特魅力。
③如今,已经无从知道,当年的那位编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怀来编写这些课文的。
中华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并不都是靠知识精英们传承下来,那些僻处乡野的读书人同样担当了重要角色。
或者说,依赖于庙堂的典籍文化和生长于民间的乡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骨骼和血肉。
在风云激荡的上世纪,李山村,还有《李山书》一起承担了传承中华文化命脉的重任。
④正是《李山书》中所透露的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其别具特色的形式,招引笔者去寻找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
笔者不禁揣想,上世纪初生活在中国南方山村的农民,念了这样的课本之后,他们的见识眼界、心性气度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
⑤进入村中,见村中屋舍道路整洁干净,井然有序。
在村口的大路边,有一块三尺来高的石碑。
碑的正面已经被岁月剥蚀得字迹漫漶,只有侧面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永禁地方不得开庄放赌”十个大字,村人称之为“禁赌碑”。
与《李山书》一样,这块石碑也被李山村人视为“李山一宝”,成为村民们教育后代的教材。
⑥据村里老人讲,以前村里上不了学的人晴天下地干农活,下雨天或农闲时去读点书,李山村“全村无一文盲”便由此而来。
至今村中仍有些读过此书的耄耋老人能熟练地背出《李山书》中的部分段落,也印证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的“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风尚。
老人们还不无骄傲地告诉笔者,村里向来不但白天不锁门,甚至夜不闭户,从来没有发生过偷盗的事情。
⑦像中国近年来很多乡村的命运一样,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全村亲带亲,戚带戚,在李山村与欧洲大陆之间,汇成一股看不见的出国洪流,全村总人口
5 000余人,90%都在国外或外乡,留在村里只有100多人,且多是老人。
这也使得自1912年便开始办学的李山小学日渐衰落,直到2004年合并到山下的学校。
自此李山村便没有了学校,只留下空荡荡的校舍。
⑧“我们大家都说,照这样子下去,再过十年李山村会‘断种’!”村里老人们的忧急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之所以要重修祠堂,重新整理出版《李山书》,目的就是想留住李山的“人心”。
村里打算办一个李山历史纪念馆,将李山村的百年办学史、百年华侨史,还有革命游击根据地史,通过文字、图片和实物,分门别类进行展出。
李山人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忘记自己的根。
⑨在李山村的那两天,笔者一直想问:李山村现在就剩这些老人了,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可笔者最终没有问。
笔者感觉到,他们对李山村的感情,是很难用
语言来表达的。
他们离不开这个村子,是因为这里有太多与他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东西:他们年少时的记忆,村口的禁赌碑,列祖列宗的牌位,还有屋后山坡上那一座座祖先的坟茔……他们如同一群坚守阵地的老兵,不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绝不放下武器,他们身后的阵地便叫“故乡李山”。
⑩在李山村的短短两天,笔者仿佛无意间触摸到中国山村的脉搏和心跳,而这脉搏和心跳在大时代洪流中显得那样微弱,微弱得几乎不为人所觉察;但又是那样顽强,顽强得让你怦然心动。
笔者想,还有无数个跟它一样的中国乡村,它们的集体消亡难道也同样不值一提?而这些村庄的消亡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影响?
费孝通先生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一文中说:“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表现出来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那些倚赖矿产来维持生活的人看来是迂阔的。
提倡都市化是不错的,但是同时却不应忽视了城乡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其间桥梁一断,都市会成整个社会肌体的癌,病发的时候城乡一起遭殃……”
费孝通的这篇文章作于1947年的清华园。
如今,《李山书》得以重新印刷出版,李山村老人们已重修了宗祠,录制了村史。
但李山村的宿命除了成为全球化、城市化压路机下面的“牺牲者”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可能吗?
(取材于《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第711期,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山村近百年来无文盲、无赌博、无偷盗,与《李山书》和“禁赌碑”的教育作用分不开。
B.李山村整洁有序,治安良好,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国外或外乡过着富足生活,留在村里的只有少数老人。
C.第段中作者注明时间,表明费先生早在七十多年前就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问题有了前瞻性思考。
D.李山老人们的重修宗祠,重印《李山书》,录制村史,从某个意义上既是重续历史,也是文化自救。
【解析】选B。
B项,“李山村整洁有序,治安良好,因为……”分析有误,因果关系失当。
文中是说“李山村近百年来无文盲、无赌博,全村人人都会打算盘,村民言谈举止与众不同,都与这册《李山书》分不开”“《李山书》中也有道德教化方面的内容,如‘修齐治平’篇中,教导村民‘宁可人做不义,切勿我为不仁’”“上世纪初生活在中国南方山村的农民,念了这样的课本之后,他们的见识眼界、心性气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进入村中,见村中屋舍道路整洁干净,井然有序”,可知李山村整洁有序,治安良好,是因为《李山书》对百姓有教化作用。
2.第④段中,《李山书》“别具特色的形式”具体表现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编排形式不是从单个汉字开始,而是四言、六言或五言、七言的韵文形式;②内容不是民国小学课本中常见的儿童式语言,而是涉及各种日常生活常识和道德教化;③全书不是以普通话而是以温州方言押韵,兼有文言的典雅和方言的通俗亲切。
(每条2分)
3.本文题目“乡土中国远去的背影”意蕴丰富。
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
意?以此为题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寓意:以李山村为缩影的中国乡村和乡村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逐渐走向萎缩,像背影一样即将消失。
(3分)②表达效果: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的叹惋与无奈之情。
或以小见大,表达了作者呼吁关注乡村建设的急迫之情。
(3分)
【加固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
清河坊
俞平伯
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
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
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是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
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
②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
③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
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
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物的趣味,都是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
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
④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
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胜枚举。
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若没到过,多说也还是不懂。
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杭州街。
⑤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
我所经历的江南内地,都有这种可爱的空气。
我在伦敦纽约虽住得不久,却已嗅得欧美名都的忙空气;若以彼例此,则藐乎小矣。
杭州清河坊的闹热,无事忙耳。
他们越忙,我越觉得他们是真闲散。
忙且如此,不忙可知——非闲散而何?
⑥我与妻,还有娴小姐同走这条街的次数最多,她们常因配置些零星而去,我则瞎跑而已。
若今天买的东西少,时候又早,天气又好,往往雇车到旗下营去,从繁热的人笑里,闲看湖滨的暮霭与斜阳。
“微阳已是无多恋,更苦遥青着意遮。
”我时时看见这诗句中自己的影子。
⑦清河坊中,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注]以诗做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
叫她们吃,她们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我一个人吃完了。
油酥饺冰冷的,您想不得味吧。
然而我竟常买来吃,且一顿便吃完了。
您不以为诧异吗?不知佩弦读至此如何想?他不会得说:“这是我一首诗的力啊!”
⑧在这狭长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
可是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洗刷个干净。
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
⑨话说回来,干脆了当!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
我爱诵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
(有删改) 【注】佩弦,朱自清的字。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①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照应了开头“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引出作者写杭州不写西湖而要写“清河坊”的缘由。
B.文章第③段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意在说明景由情生、境因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C.文章第⑦段中我去吃小孩子的油酥饺是因朱自清以诗为证,油酥饺虽冰冷不得味,我却因是朋友的力推而时常买来作为分享。
D.本文语言具有时代特色,兼有“诗家语”,但以意役辞,繁简得当,并不觉雕琢与涂饰,显示出语言的厚度与张力。
【解析】选B。
B项,第③段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杭州之景万千以西湖为著,杭州热闹街市也不止一条。
作者为什么独写“清河坊”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在第②段一再强调自己对杭州的依恋之情,而且在第④段提出“杭
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余下的段落中得到了解答。
所以可从后文选取、归纳答案要点。
由第⑤段中“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可知这是清河坊的一大特点;从第⑥段到第⑨段可以看出清河坊曾留下作者、妻子以及朋友的踪迹、笑语。
答案:①清河坊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让人依恋。
②清河坊曾经留下作者、妻子以及朋友的踪迹与笑语。
(每点3分)
3.文章第⑨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意味悠长,请结合全文简析诗句的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简析引用诗句的作用。
首先,从诗句内容上解读诗句,之后再联系本文的内容,可见与前文描写景物与抒发的情感形成照应。
再者,本文用此诗句结尾,在结构上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
最后,可从主题的角度思考,引用此诗句,给读者以诗意的同时,又含蓄地表达了本文的主题。
答案:①内容上:写曾经江上泛舟、水边系缆,水面寂寥也耐看耐寻味,与前文描写的景物与抒发的情感形成照应。
②结构上:收束全文。
③主题上:含蓄地表现本文的主题,即世上胜迹有了人的足迹、情感、记忆和领悟,才不会只是一道客观存在的风景,人对万物的趣味,都是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
(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
地泉之灵
林子
①十月。
一场秋雨。
②天空像是打了蜡,蔚蓝而明亮。
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加明朗开阔了。
秋风的水袖把许多的浮华、喧嚣、缀饰静静扬弃。
山舒缓,似清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日醉人的醇酒;云柔软,还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
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达山水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
放下所有的牵绊,如同赴一场约会,读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嬉戏。
秋天,我们真该遗忘一回,站在山水之侧,尝试舒展开目光的翅膀,去品味秋天的空旷、寂寥、神秘。
③来到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
突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突然生出乡愁的幽渺。
想着清澈美丽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观”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
绵延而凝重,巧思而奇绝,蕴含诸多世间奥义。
她婉约,曼转,不骄不躁,不温不火,不愠不喜,用柳暗花明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界。
听任着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
突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语句。
“米泉”,指的是酒。
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洒脱而陶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
看到灵渠,心底突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泉源,潺潺流淌。
这是多么厚重而飘逸的精灵啊!
④回首过往,灵渠曾引导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众人追寻的风光;她滋养土地,济世济人两千多年。
今天,她安详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从容淡泊于海洋山下,悠然独饮时光泡制的清清泉茗。
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鹤。
是的,我也突然聊发白日狂,梦见一只千
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巧的白翅凌空。
这就是灵渠的魂魄呵,是两千多年来直冲云霄的智慧和底气的聚舞。
她连着地气,张望天空,一步步盈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惹人惊叹而静思。
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句都从土里冒出来,弥漫开来,荡漾而去,引导着你一起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宽阔、坦荡、从容和深邃。
⑤地泉之灵,使我感到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动。
开凿灵渠,古人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
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
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接了湘江和漓江。
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并且让运河路线迂回,降低河床比降,平缓水势,便于行船。
于是,便有了美丽的相约与离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
灵渠,婀娜蜿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联姻湘江、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养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华。
⑥灵渠的不朽,在于非常之“灵”。
其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天衣无缝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成为屹立两千多年的“神灵”。
当然,灵渠能够保存到现在,除了它自身的坚固之外,显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
灵渠的“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魂灵。
现代的灵渠,用依然不变的灵气和谐演绎着时光的走向、历史的延伸。
面对灵渠,面对挥手指点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慨,强大与弱小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堵与疏,急与缓,往往就是挥手之间的力量。
很多事,拐个弯或许就海阔天空,万里无云。
很多时候,或许绕一下路,前方就一笑见天。
此时,灵渠像明亮的眼睛,凝视着我们,教导着我们:把内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