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110章总结公式25375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110个公式.doc

财务报表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l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7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M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 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 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 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 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 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 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 +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9 g k( l z; Z6 }6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 -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 ? ]0 l8 d$ q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 R=L×d+B(Ku-单位缺货成本; S-一次订货缺货量; N-年订货次数; Kc-单位存货成本)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 B × 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 V-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销售额 VC-总变动成本 Q-销售量 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CPA财管的110个公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3、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i-利率I-利息S-终值n―时间r―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 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 为年数)债券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P-市价g-增长率D-股利R-预期报酬率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理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64、现金返回线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 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Kc-单位储存成本N-订货次数U-单价p-日送货量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R=L×d+B(Ku-单位缺货成本;S-一次订货缺货量;N-年订货次数;Kc-单位存货成本)71、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S×N+B×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 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 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V-单位变动成本F-总固定成本S-销售额VC-总变动成本Q-销售量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 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财务管理110公式

财务管理110公式
1. 基本概念
1.1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按照一定的会计原则,对企业经济活动和资产负债状况所作出的统计报告。
企业所制作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1.2 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指用财务报表上的数据,通过运用数学方法,计算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
2. 财务管理110公式
2.1 利润分析
2.1.1 毛利率公式
毛利率 = 毛利/销售收入 * 100%
2.1.2 净利率公式
净利率 = 净利润/销售收入 * 100%
2.1.3 收益率公式
收益率 = 净利润/总资产 * 100%
2.2 资产效率分析
2.2.1 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2.2.2 存货周转率公式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存货
2.2.3 总资产周转率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总资产
2.2.4 固定资产周转率公式
固定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固定资产
2.3 财务稳定性分析
2.3.1 速动比率公式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
2.3.2 负债率公式
负债率 = 负债总额/总资产
2.3.3 利息保障倍数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 =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以上公式就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110公式。
通过对各种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财务管理的110个公式

财务管理的110个公式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3、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i-利率I-利息S-终值n—时间r—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S=A[(S/A,i,n+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P=A[(P/A,i,n-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P-市价g-增长率D-股利R-预期报酬率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64、现金返回线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Kc-单位储存成本N-订货次数U-单价p-日送货量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R=L 缺货成本;S-一次订货缺货量;N-年订货次数;Kc-单位存货成本)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Ku ×S ×N +B ×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V-单位变动成本F-总固定成本S-销售额VC-总变动成本Q-销售量N-普通股数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财管110章总结公式25375

复利终值复利终值公式: F=P×(1+i)n其中,(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复利现值复利现值公式:P=F×1/(1+i)n其中1/(1+i)n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结论(1)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2)复利终值系数(1+i)n和复利现值系数1/(1+i)n互为倒数。
(2)预付年金终值(3)具体有两种方法:(4)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
(5)方法二:F=A[(F/A,i,n+1)-1]2)预付年金现值——两种方法3)方法一:P=A[(P/A,i,n-1)+1]4)方法二: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1+i)3)递延年金现值【方法1】两次折现计算公式如下:P=A(P/A,i,n)×(P/F,i,m)PA=A(P/A,i,m+n)-A(P/A,i,m)=A[(P/A,i,m+n)-(P/A,i,m)]式中,m为递延期,n为连续收支期数,即年金期。
【方法3】先求终值再折现PA=A×(F/A,i,n)×(P/F,i,m+n)(3)递延年金终值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FA=A(F/A,i,n)注意式中“n”表示的是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3.永续年金的利率可以通过公式i=A/P(4)永续年金的现值(5)3.年偿债基金的计算①偿债基金和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②偿债基金系数和年金终值系数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4.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年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或清偿所债务的金额。
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普通年金现值P,求年金A。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称为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i,n)。
【提示】(1)年资本回收额与普通年金现值互为逆运算;(2)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总结】系数之间的关系1.互为倒数关系复利终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1年金终值系数×偿债基金系数=1年金现值系数×资本回收系数=12.预付年金系数与年金系数终值系数(1)期数加1,系数减1(2)即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现值系数(1)期数减1,系数加1(2)即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三) 1.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四)实际利率:1年计息1次时的“年利息/本金”五)名义利率:1年计息多次的“年利息/本金”六)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预期收益率E(R)=式中,E(R)为预期收益率;Pi 表示情况i可能出现的概率;Ri表示情况i出现时的收益率。
财务管理110公式

财务管理110公式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淌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淌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预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淌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淌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淌资产-流淌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一般股股数=∑(发行在外的一般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一般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一般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一般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一般股每股股利÷一般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证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一般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对票据)现金流淌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淌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运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一般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证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推测与打算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打算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打算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3、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34、可连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刻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一般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一般年金现值:或 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 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 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 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酬劳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酬劳率 Rs-必要酬劳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样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酬劳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酬劳率=Σ(某种证券预期酬劳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 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酬劳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酬劳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酬劳率=Q×风险组合期望酬劳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 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来法③直截了当运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治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显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显现值内含酬劳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刻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刻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依照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依照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依照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阻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确信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酬劳率+β×(市场平均酬劳率-无风险酬劳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酬劳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酬劳率-无风险酬劳率)62、净现值=实表达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淌资金治理6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奉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连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刻(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 R=L×d+B(Ku-单位缺货成本; S-一次订货缺货量; N-年订货次数; Kc-单位存货成本)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 B × Kc 筹资治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刻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刻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一般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 V-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销售额 VC-总变动成本 Q-销售量 N-一般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一般股筹资有利。
中级财务管理各章节主要公式总结

中级财务管理各章节主要公式总结1.财务分析与决策主要公式:-财务杠杆作用=资产回报率/权益回报率-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恶化度=预测企业每期利润变化率*(1-股利支付率)-股东权益贡献率=净利润/股东权益2.成本管理与控制主要公式:-直接成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制造费用-间接成本=麻将桌、小维生素-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进本量差异=标准成本-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弹性-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弹性-经营杠杆点=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可变成本)-总成本弹性=固定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总成本/产量3.预算管理与控制主要公式:-预算差异=实际发生费用-标准费用-静态成本差异=(实际销售数量-市场计划销售数量)×(标准经验单价-实际单价)-可变成本差异=(实际产量-标准产量)×标准可变成本-销售差异=(实际销售数量-计划销售数量)×标准价格-毛利差异=销售差异+可变成本差异-灵活预算=固定预算×预算弹性-发挥度=实际金额/可能金额-期间成本弹性=期间成本/可能成本4.融资与投资决策主要公式:-资本成本率=(权益资本×权益成本)/(权益资本+债务资本×债务成本)-净现值(NPV)=现金流量×(1/(1+折现率)^时间)的累计现值-投资的初始现金流出-内含报酬率(IRR)=所有现金流入的折现值总和=出现正数的折现率-投资回收期=投资金额/平均年现金流入-利息计算:复利计算公式:A=F*(1+i)^n- 现金流出产出率 = PV of cash inflows / Investment cost×100%-成本计数法=投资金额×(1+利率)^年数5.分析与决策方法主要公式:-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可变成本/商品单价)-敏感度分析=(预测值-基准值)/基准值×100%-折现率=现金流量×(1-税率)/(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风险=预期损失×概率-可接受的投资风险=(期望回报-无风险利率)/投资风险-计算杠杆倍数=总资本回报率/股东权益回报率-投资效益率=盈利能力指标/经济性指标6.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主要公式:-内部控制缺陷概率=风险值/(0.000を推奨)-内部控制改进度=实施改正措施减少的内控缺陷概率/基余缺陷概率-改进措施的效果=改进措施减少的内控缺陷概率/内控缺陷概率。
《财务管理》各章节主要公式总结

《财务管理》各章节主要公式总结第一章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第二章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第三章1.复利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F×(P/F,i,n)=(1+i)^(-n)P×(F/P,i,n)=(1+i)^n2.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资本回收系数(P/A ,i n)=[1-(P/F,i,n)]/i(A/P ,i n)=1/(P/A ,i n)3.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F/A, i n)=[(F/P,i,n)-1]/i(A/F,i n)=1/(F/A, i n)4.即付年金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即付年金现值系数=(1+i)×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即付年金终值系数=(1+i)×普通年金终值系数2.gif (13.74 KB)2008-3-5 10:56第四章1.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2.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3.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可用数4.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十该年工资及福利费+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5.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回收额=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6.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7.投资利润率=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投资总额×100%8.净现值=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9.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00%10.获利指数=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净现值率11.内部收益率IRR: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P/F,IRR,t)]=0第五章1.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额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资产总额-基金负债总额2.基金认购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基金赎回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3.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末数-年初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初数)/(年初持有份数×基金单位净值年初数)4.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max[(P-E)×N,O]5.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Ml-(R×N+S)=R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M2-(R×N+S)=06.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第六章3.普通股资金成本的计算(留存收益仅是不考虑筹资费用)每年股利固定:普通股筹资成本=每年固定股利/[普通股筹资金额×(1-普通股筹资费率)]×100%股利增长率固定:普通股筹资成本=第一年预期股利/[普通股筹资金额×(1-普通股筹资费率)]×100%+股利固定增长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c=Rf+β×(Rm-Rf)无风险利率加风险溢价法:Kc=Rf+Rp4.债务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负债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100%5.短期借款实际利率(1)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借款金额×名义利率/[名义借款金额×(1-补偿性余额比例)]=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2)贴现法付息:实际利率=利息/(贷款金额-利息)×100%6.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第八章1.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某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该种资金的成本)2.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单位边际贡献×产销量3.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4.经营杠杆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5.财务杠杆经营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6.复合杠杆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基期融资租赁租金)7.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处的息税前利润解方程:(EBIT-I1)×(1-T)/N1=(EBIT-I2)×(1-T)/N28.公司价值分析法股票市场价值=[(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普通股筹资成本第十章1.销售预算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现销含税收入+该期回收以前期应收账款=本期销售收入(含销项税)+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生产预算某种产品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量-预计期初存货量3.直接材料预算本期采购付现金额=本期采购金额(含进项税)+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该期现购材料现金之处+该期支付以前期的应付账款4.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应交税金及附加=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资源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及附加第十一章1.成本中心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费用)-预算责任成本(费用)成本(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100% 2.利润中心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3.投资中心投资收益率=利润/投资额×100%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规定的(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4.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第十二章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6.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8.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总额/负债总额×100%9.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周转率其中: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净值计算。
财管的110个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l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7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M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i-利率I-利息S-终值n—时间r—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P-市价g-增长率D-股利R-预期报酬率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9 g k( l z; Z6 }64、现金返回线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 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Kc-单位储存成本N-订货次数U-单价p-日送货量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 ? ]0 l8 d$ q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R=L×d+B(Ku-单位缺货成本;S-一次订货缺货量;N-年订货次数;Kc-单位存货成本)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B × 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V-单位变动成本F-总固定成本S-销售额VC-总变动成本Q-销售量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财务管理的110个公式

财务管理的110个公式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3、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 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 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 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 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 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 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6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 R=L×d +B(Ku-单位缺货成本; S-一次订货缺货量; N-年订货次数; Kc-单位存货成本)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 B × 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 V-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销售额 VC-总变动成本 Q-销售量 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财管的110个公式

财务报表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l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7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M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i-利率I-利息S-终值n—时间r—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P-市价g-增长率D-股利R-预期报酬率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9 g k( l z; Z6 }64、现金返回线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 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Kc-单位储存成本N-订货次数U-单价p-日送货量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 ? ]0 l8 d$ q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R=L×d+B(Ku-单位缺货成本;S-一次订货缺货量;N-年订货次数;Kc-单位存货成本)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B × 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V-单位变动成本F-总固定成本S-销售额VC-总变动成本Q-销售量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财务管理公式

财务管理的110个公式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或=1÷(1-资产负债率)或=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或=(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或=(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3、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S=P(S/P,i,n)复利现值P=S(P/S,i,n)36、普通年金终值:S=A{[(1+i)^n]-1}/i或=A(S/A,i,n)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 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 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 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 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一:P=A[(P/A,i,n+m)-(P/A,i,m)]二:P=A[(P/A,i,n)*(P/F,i,m)] m-递延期数43、永续年金现值:P=A/i 年金=年金现值/复利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利息额/必要报酬率46、债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买价)/年数/[(本金+买价)/2](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酬率 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零成长股票:P=D/Rs固定成长:P=Σ[D0*(1+g)^t/(1+Rs)^t=D0*(1+g)/Rs-g=D1/Rs-g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D1/P+资本利得/P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m-证券种类 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 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 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6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位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单价 p-日送货量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 R=L×d +B(Ku-单位缺货成本; S-一次订货缺货量; N-年订货次数; Kc-单位存货成本)71、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 B × 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 或=i(1-T)(当f忽略不计时)(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I(1-T)/B0(1-f)=B*i*(1-T)/B0(1-f)(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股利增长模型:本年股利(1+g)/市价+g 风险溢价法=债务成本+风险溢价第二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无风险报酬率+B(平均风险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D1/P(1-f)]+g式中:D1-第1年股利;V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ΣWj*Kj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p-单价 V-单位变动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销售额 VC-总变动成本 Q-销售量 N -普通股数)82、经营杠杆:DOL=Q(p-V)/Q(p-V)-F=(S-VC)/(S-VC-F)财务杠杆:DFL=EBIT/(EBIT-I)总杠杆DCL=DOL*DFL SF-偿债基金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BIT1-I1)(1-T)-SF]/N1=[(EBIT2-I2)(1-T)-SF]/N2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集筹资有利84、市场总价值(V)=股票价值(S)+债券价值(B)假设 B=债券面值,则:S=(EBIT-I)(1-T)/Ks Ks—权益资本成本(按资本资产模型计算) Kb—税前债务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Σ(个别资本成本×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并购与控制85、目标企业价值=估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市盈率模型法)资本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长期负债+股东权益)每股股票内在价值=每股股利现值+股票出售预期价格现值(股息收益贴现模式)86、经营性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付现性质)-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折旧-所得税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所得税-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净增加自由现金流量(CFt)=税后利润-新增销售额×(固定资本增长率+营运资本增长率)87、(V-目标企业终值;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目标企业贴现率);FCFt-目标企业自由现金流量)零增长模型:稳定增长模型:是指(K+1)年的自由现金流量88、q比率法q=股票市值/对应的资产重置成本股票价值=q×资产重置成本(q—市净率)89、并购价值=目标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1+调整系数)×拟收购的股份比例或=目标每股净资产×(1+调整系数)×拟收购的股份数量90、并购企业每股收益(市价)=并购后每股收益(市价)×股票)并购后每股收益=并购后净收益/并购后股本总数=并购后净收益/(并购企业股数+目标企业股数×股票:)率)91、并购收益=并购后公司价值-并购前各公司价值之和 S=Vab-(Va+Vb)并购完成成本=并购价+并购费用=Pb+F并购溢价=并购价-目标公司价值 P=Pb-Vb并购净收益=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费用 NS=S-P-F或 NS=并购后公司价值-并购公司价值-并购价-并购费用 NS=Vab-Va- P-F目标企业的价值=估价收益指标×标准市盈率(收益法的市盈率模型)重整与清算92、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变现值-负债额)/资产账面总额经营安全率=安全边际率=(现有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判别函数值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利润。
财务管理110公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单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发卖成本÷平均存货此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发卖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发卖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此中:发卖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筹办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发卖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发卖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发卖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持久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持久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发卖净利率=〔净利润÷发卖收入〕×100%13、发卖毛利率=[〔发卖收入-发卖成本〕÷发卖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发卖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持久债务与本期应付单据〕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发卖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发卖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成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政预测与方案30、外部融资额=〔资产发卖百分比-负债发卖百分比〕×新增发卖额-发卖净利率×方案发卖额×〔1-股利支付率〕31、发卖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方案额÷基期额〕-132、新增发卖额=发卖增长率×基期发卖额33、外部融资发卖增长比=资产发卖百分比-负债发卖百分比-发卖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发卖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政估价〔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 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 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 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 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答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 P-市价 g-增长率 D-股利 R-预期报答率 Rs-必要报答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答率=股利收益率+成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尺度差:变异系数=尺度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答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答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 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答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答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Q-某种证券的尺度差证券组合的尺度差:52、总期望报答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答率+〔1-Q〕×无风险利率总尺度差=Q×风险组合的尺度差53、成本资产订价模型:① 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办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呈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呈现值内含报答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成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按照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按照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按照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必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答率+β×〔市场平均报答率-无风险报答率〕〔β—贝他系数〕工程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答率+工程的β×〔市场平均报答率-无风险报答率〕62、净现值=实表达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办理64、现金返回线 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元边际奉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发卖额×平均收现期×变更成本率×成本成本平均余额=日发卖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更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发卖程度×新折扣率-旧发卖程度×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更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元变更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 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 Kc-单元储存成本 N-订货次数U-单价 p-日送货量 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总成本最正确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正确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藏〔B〕 R=L×d+B〔Ku-单元缺货成本; S-一次订货缺货量; N-年订货次数; Kc-单元存货成本〕保险储藏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藏成本=单元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藏×单元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 B × Kc 筹资办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抵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成本成本和成本布局通用模式:成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成本资产订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冲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成本布局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冲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 V-单元变更成本 F-总固定成本 S-发卖额 VC-总变更成本 Q-发卖量 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政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 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财管的110个公式

财管的110个公式财务报表分析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l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7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M28、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29、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财务预测与计划30、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31、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32、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财务估价(P-现值i-利率I-利息S-终值n—时间r—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35、复利终值复利现值36、普通年金终值:或37、年偿债基金:或A=S(A/S,i,n)(36与37系数互为倒数)38、普通年金现值:或P=A(P/A,i,n)39、投资回收额:或A=P(A/P,i,n)(38与39系数互为倒数)40、即付年金的终值:或S=A[(S/A,i,n+1)-1]41、即付年金的现值:或P=A[(P/A,i,n-1)+1](4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43、永续年金现值:44、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45、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PV=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债券价值PV=面值÷(1+必要报酬率)n (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PV=I/M×(P/A,i/M,M×N)+本金(P/S,i/M,M×N)(M为年付息次数,N为年数)永久债券46、债券到期收益率=或(V-股票价值P-市价g-增长率D-股利R-预期报酬率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47、股票一般模式:零成长股票:固定成长:4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或49、期望值:50、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期望值5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即:m-证券种类Aj-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k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52、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5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①COV为协方差,其它同上②直线回归法③直接计算法5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投资管理5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时用―年金法‖,不等时用―逐步测试法‖5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100%5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5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不考虑时间价值)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考虑时间价值)5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根据定义)=税后净利润+折旧(根据年末营业成果)=(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60、调整现金流量法:(α-肯定当量)6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β—贝他系数)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β×(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6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净现值=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收益率-股东投资63、β权益=β资产×(1+负债/权益)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流动资金管理9 g k( l z; Z6 }64、现金返回线H=3R-2L(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6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6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6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TC=TCa+TCc+TCs(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Kc-单位储存成本N-订货次数U-单价p-日送货量d-日耗用量)69、经济订货量: ? ]0 l8 d$ q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最佳订货周期陆续进货的经济订货量总成本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70、再订货点(R)=交货时间(L)×平均日需求量(d)+保险储备(B)R=L×d+B(Ku-单位缺货成本;S-一次订货缺货量;N-年订货次数;Kc-单位存货成本)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年订货次数+保险储备×单位存货成本即:TC(S、B)=Ku × S × N +B × Kc筹资管理72、实际利率(短期借款)=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率)或=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73、可转换债券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利分配74、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通用模式:资本成本=资金占用费/筹资金额×(1-筹集费率)75、银行借款成本:(K1-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R1-借款利率;F1-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本金)税后成本(K1):(K1)=K×(1-T)76、债券成本:(Kb-债券成本;I-年利息;T-所得税率;Rb–债券利率;B-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b-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P-面值)税后成本(Kb)(Kb)=K×(1-T)77、留存收益成本: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种方法:风险溢价法:(Kb-债务成本;RPc -风险溢价)78、普通股成本:(式中:D1—第1年股利;P0—市价;g—年增长率)优先股成本=年股息率/(1-筹资费率)79、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8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81、筹资突破点=可用某一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所占比重82、(p-单价V-单位变动成本F-总固定成本S-销售额VC-总变动成本Q-销售量N-普通股数)经营杠杆:公式一:公式二:财务杠杆:或(D—优先股息;T—所得税率)总杠杆:DTL=DOL×DFL 或83、(EPS-每股收益;SF-偿债基金;D-优先股息;VEPS-每股自由收益)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或:每股自由收益无差别点: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筹资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利终值复利终值公式:F = P X( 1 + i ) n其中,(1 + i ) 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 , i , n )表示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公式:P = F X 1/ (1 + i ) n其中1/ (1 + i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 , i , n )表示 结论(1) 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2) 复利终值系数(1 + i ) n和复利现值系数1/ (1 + i ) n互为倒数。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 X抬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 期期未等前收付的義列款顼,又称 为后讨年金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 毎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I 瓦 又称先付年金=►指无限期收付的年金,即一系列没 有到期日的现金溢 (2) (3)(4) (5) 预付年金终值 具体有两种方法: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X( 1 + i )。
方法二:F = A[ (F/A , i , n + 1)— 1] 两种方法 预付年金现值 方法一:P = A[ (P/A , i , n —1)+ 1] 方法二: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x( 1 + i ) 递延年金现值 【方法1】两次折现 计算公式如下:P = A (P/A , i , n )x( P/F , i , mP A = A ( P/A , i , m + n )— A (P/A , i , m=A[ (P/A , i , m + n ) — ( P/A , i , m ] 式中,m 为递延期,n 为连续收支期数,即年金期。
【方法3】先求终值再折现P A = A X( F/A , i , n )x( P/F , i , m+r)(3)递延年金终值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 F A = A (F/A , i , n )注意式中“n ”表示的是A 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3.永续年金的利率可以通过公式i=A/P(4)永续年金的现值 2) 3) 4) 3) 2 3 4 53.年偿债基金的计算 ①偿债基金和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②偿债基金系数和年金终值系数是互为倒数的关系。
4.年资本回收额的计算年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或清偿所债务的金额。
年资本回收额的 计算实际上是已知普通年金现值 P ,求年金A 。
A 二 p ___ :_.—计算公式如下:—(1+iF式中,1-(1+ir称为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 , i , n )。
【提示】(1)年资本回收额与普通年金现值互为逆运算;(2)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 系数互为倒数。
【总结】系数之间的关系2. 预付年金系数与年金系数 终值系数现值系数(1) 期数加1,系数减1(2)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X (1+i )(1) 期数减1,系数加1(2) 即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X ( 1+i)三)四) 五) 六)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1. 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1年计息1次时的“年利息/本金” 名义利率:1年计息多次的“年利息/本金” —存_ 1+名义利率. 实詡率J*通購J 粹-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E (尺'' 式中,E ( R )为预期收益率;P 表示情况i 可能出现的概率;R 表示情况i 出现时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险程度的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评价和比较其各自的风险程度只能 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两项证券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满足以下关系式:邛=州听+ W 妙+ 2〃严知叽P=1 * 曰Op =(叫^丄+叫(审最大 当两顶资产的收益率芫全正 相关时,两顷资产的凤险完 全不审§^目互抵钳』所以sa 祥 的组合不能降低任何风险P =-1或=(VV](Ji-W/Jp 嘔小当两】页资产的收益率完钗 才联两项资产的凤险可 臥充分地相互M 销,甚至完 佥肖臨因而,这祥的组合 能够最大稈麒降低K 险。
(a + b ) 2= a 2+b 2+ 2aba = w (T1b = W 2 T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原理R = R f + px ( R m — R )R 表示某资产的必要收益率; P 表示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R 表示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短期国债的利率来近似替代; R 表示市场组合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二必要收益率=R f + 3X ( R — R )四、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X 业务量)1 i方差1对《:收益率权数:概率 亠[对象:偏差的平方I幵平方R 报酬率投资M ,获得报酬MR iM 投资 投资M ,获得报酬組合抿酗率=陆尽十歴屁MR 2系统风险系数或P 系数的定义式如下:££迴如2 =生竺' - 2或CT :(三)(四) (五期望值I U 加权平frI畑沁輕严,—一弋聾餌本I O * V* _1 Cf(二)生产预算第三章预算管理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 (三)直接材料预算(1) 制造费用预算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
(2)变动制造费用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需要逐项进行预计,通常 与本期产量无关,按每季实际需要的支付额预计,然后求出全年数。
(六) 产品成本预算 (七)产品成本预算,是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 的汇总。
其主要内容是 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的有关数据,来自前述三个预算。
生产量、期末存货量来自生产预算,销售量来自销售预算。
生产成本、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 等数据, 根据单位成本和有关数据计算得出。
(七)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八) (1)销售费用预算是指为了实现销售预算而支付的费用预算。
它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九)(2)管理费用多属于固定成本,所以,管理费用预算一般是以过去的实际开支为基础, 按预算期可预见的变化来调整。
(十)(一)现金预算(四) 直接人工预算 (五)它是以生产预算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内容有预计产量、单位产品工时,人工总工时, 每小时人工成本和人工总成本。
由于人工工资都需要使用现金支付,所以 可直接参加现金预算的汇总。
(六) (五)制造费用预算 (七) (八)不需另外预计现金支出,(十一)现金预算是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制的,专门反映预算期内预计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以及为满足理想现金余额而进行筹资或归还借款等的预算。
现金预算由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与运用四部分构成。
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 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现金运用=期末现金余额第四章筹资管理(上)(十五)(十二)(十三)筹资方式筹资的分类 巒管理的原则萝缺点肿投资「发行普通股股票 留存收益 %馳优缺点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x ( 1±预测期 销售增减率)x ( 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 【提示】如果预测期销售增加,则用( 1+预测期销售增加率);反之用 “减”。
如果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则应用(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加速率); 反之用“加”。
、销售百分比法发行公司债券租赁 股权筹资债努筹窗需要增加的资金=资产增加- 敏感负债增加外部融资需求量=资产增加-敏感负债增加-留存收益增加三、资金习性预测法【问题】采用资金习性预测法,预测出Y之后,如果求外部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预计资金需求量-上年资金需求量-留存收益增加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报酬率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模式【提示】该模式应用于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融资租赁成本计算除外)。
考虑时间价值的模式筹资净额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 0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折现率【提示】(1)能使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相等的折现率,即为资本成本。
(2)该模式为通用模式。
2.个别资本成本计算(1)银行借款资本成本(2)公司债券资本成本一般模式【注】分子计算年利息要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分母筹资总额是根据债券发行价格计算的。
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般模式折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3)融资租赁资本成本融资租赁各期的租金中,包含有本金每期的偿还和各期的手续费用(即租赁公司各期的利润)其资本成本的计算只能采用折现模式【总结】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的计算(不考虑所得税)(1)残值归出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X年金现值系数+残值现值(2)残值归承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X年金现值系数4)普通股资本成本第一种方法一一股利增长模型法假设:某股票本期支付股利为D0,未来各期股利按g速度增长,股票目前市场价格为P0,则普通股资本成本为:【提示】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折现模式。
第二种方法一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K ;= R f + 3( R m — R f )5)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与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相同,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同点在于留存 收益资本成本率不考虑筹资费用。
(五)平均资本成本平均资本成本,是以各项个别资本占企业总资本中的比重为权数,对各项个别资本成本率进行 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资本成本率。
其计算公式为:经营杠杆效应【补充知识】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Vc边际贡献总额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P-Vc )XQ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二) 三) 四) 五) 六)七息税前利润=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EBIT= (P-Vc )XQ -F盈亏临界点销售量=F/ ( P-Vc )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F/边际贡献率2.经营杠杆系数(1) DOM 定义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变动率(2)简化公式: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DO A M/EBIT = M/ (M- F )=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提示】经营杠杆系数简化公式推导假设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EBIT = PQ- VcQ- F ,产销量变动 △ Q 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P— Vc )XA Q 代入经营杠杆系数公式:2. 财务杠杆系数3. (1)定义公式: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十四)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 EBIT = 降低经 营风险 途径 提高单价和销售量降低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提示】本题需要注意几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息税前利润—利息=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利润总额X( 1—所得税税率)=净利润 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数2. 总杠杆系数3. (1)定义公式4.5. (2)简化公式:6.降低DFL 途 径4.5. 6. 7.【提示】总杠杆系数与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关系DTL^ DOI X DFL(2)简化公式8.三)四)五)六)资本结构优化(假设不考虑优先股)资本结构优化,就是权衡负债的低成本和高风险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