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口与资源(重点章节)
本章重点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Td=0.7/r)
▲2.世界人口发展史.
▲3.中国人口发展特点.
▲4.自然资源的分类.
▲5.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6.人口容量.中国人口容量.
第一节世界人口发展情况
一.人口与人口过程
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
(二)增长特点
第二节中国人口发展状况
一.中国人口发展特点
(六)人口分布不均
二.中国人口发展趋势
第三节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
一.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并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自然组成成分,其通常所指的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以及矿物等。•(二)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自然资源按其生产的渊源及其可利用性,可分为:
•1.非耗竭性资源
• 2.耗竭性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1.自然资源的地理分类
•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组合状况、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各圈层之关系等地理特性,常把自然资源分为矿产资源(岩石圈)、土地资源(土圈)、水利资源(水圈)、生物资源(生物圈)、气候资源(大气圈)、海洋资源六大类。
2.自然资源的特征分类
•自然资源按其产生的渊源及其可利用性,可分为:
•(1)非耗竭性资源:又称无限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这类资源随着地球形成及其运动而存在,基本上是持续稳定产生的。
•(2)耗竭性资源:又称有限资源。这种自然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形成的,质与量是有限定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
耗竭性资源又可分为:
•①可更新资源,又称为再生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只要开发强度不超过承载力,这些资源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永续利用的。
•②不可更新资源,又称非再生资源。这类资源一般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逐渐减少以致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各种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这些矿物都是由古代生物或非生物经过温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因而它的储量是固定的,在开发利用中,只能不断地减少,无法持续利用。
•(三)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中国自然资源有如下特点:
• 1.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 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
• 3.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 4.资源质量差别悬殊
1.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少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主要资源地人均占有量普遍偏少。如我国1988年人均耕地只有0。88hm2,远低于世界平均0。367hm2的水平;据第三次全国森林普查资料,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98%,不足世界平均水平31。2%的一半,居世界的第120位;人均林地面积位0。11hm2,人均林木蓄积量位9。6m3,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1/8左右。我国人均草地面积0。367hm2,为世界平均值的1/2。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700m3,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2.各类资源总体组合较好
•我国疆域辽阔,就全国而言,东农西牧,南水(田)北旱(地),地平川农林互补,江湖海洋散布环集,在总体上呈现以农为主,农林牧渔各业并举的格局。在工业资源方面,除了农业为轻纺工业提供各种原料以外,能源、冶金、化工、建材都有广泛的资源基础。世界上中国和前苏联、美国、加拿大、巴西都是资源组合状况最好的国家。
•但是,耕地不足是中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整个北方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也将面临日益缺乏的局面;少数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个别化肥(钾)资源的保证程度很低等。
3.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不论地面资源还是地下资源都存在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由于气候、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内部差别,资源分布不平衡是一个客观规律。这种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有利于进行集中重点开发,建设强大的生产基地;但另一方面也造成煤炭、石油、矿产、木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给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4. 资源质量差别悬殊
•这种现象在耕地、天然草地和一部分矿产尤为突出。例如,在全部耕地中,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相差几倍到几十倍,复种指数的差距可以达到3倍以上。
二.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
•(1).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2).为保证粮食供应,加剧开发土地,导致土质恶化日
趋严重。
•(3).建筑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
•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在逐年增加,但由于人口增长较快,而人均粮食量的增长却较慢,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重视。按照我国目前的生产力,需要人均0。2hm2的土地,才能最低限度地养活全部人口以及支持经济和工业四五适度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地人均土地面积只有上述面积地一半,加之土地质量和面积在不断减少,所以人口对土地压力地形势十分严峻。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强有力地措施,力争把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从恶性循环状态向良性循环状态转变。
•(二)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使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我国目前人均森林面积为0.11hm²,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6。在世界160个国家中,我国近名列第120位。由于我国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很低,森林资源已经承受着过重的压力。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诱发了过量开采;农村人口增长和能源缺乏,导致乱砍滥伐;这些都使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三)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使得水资源的缺乏日趋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少,按年降雨量计,全国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按地表径流量计,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х108m3,多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m3。以上各项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х108m3,居世军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国、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按人口和耕地平均计算的年径流量都不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每人每年2580m3,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量则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远低于印度尼西亚、巴西、加拿大、日本等国。因此,应该说,我国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尤其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耗水量也随之剧增,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1972年开始的黄河断流现象就是水资源日渐枯竭的一个集中表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越来越严重,断流天数逐年增加,1992年为70天,1995年为122天,1996年增加至133天,1997年竟达226天,黄河下游几近干涸,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此外,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以及人类在用水过程中的浪费也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四)人口增长对能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必然会对我国能源供给长期短缺的情况日趋严重。已探明,我国煤炭储量1х1012t,陆上石油储量(300∽1000)x108t,海洋石油储量53Χ108t;1994年原煤产量12Χ108t,占世界第一,石油产量1。46Χ108t,占世界第五位,可以称得上是能源大国。但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特别是同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21世纪初,我国总人口将达到13亿,比现在增加2亿人。如按小康水平的人均能耗1.5∽1.6标准煤计算,每年要增加(3∽3.2)Χ108t标准煤。加上原有12亿人口的能耗,2000年需要(19.5∽20.8)Χ108t标准煤。这种逐年增长的能源消耗,加上中国以煤为主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对环境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
(五)人口增长对物种资源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