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与圆锥教案

合集下载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案)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案)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教案)第一章: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1.1 圆柱的定义介绍圆柱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底面、侧面和高度。

展示圆柱的图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圆柱的形状。

1.2 圆锥的定义介绍圆锥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底面、侧面和顶点。

展示圆锥的图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圆锥的形状。

第二章: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2.1 等底等高的圆柱解释等底等高的圆柱的概念,即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度与另一个圆柱相等。

展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图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其特征。

2.2 等底等高的圆锥解释等底等高的圆锥的概念,即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度与另一个圆锥相等。

展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图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其特征。

第三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3.1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介绍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 = πr^2h,其中V表示体积,r表示底面半径,h 表示高度。

解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

3.2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介绍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 = (1/3)πr^2h,其中V表示体积,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度。

解释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

第四章: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比较4.1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比较解释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展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图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体积比较的关系。

4.2 实际例题解析提供一些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和比较。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强调重点概念和公式的正确理解与应用。

5.2 拓展练习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和体积计算。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六章:实际问题中的应用6.1 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圆柱与圆锥(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3圆柱与圆锥(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3圆柱与圆锥(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以及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

具体涉及到教材的第五、六、七课时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了解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以及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圆柱和圆锥模型、体积计。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柱和圆锥模型。

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新课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以及体积计算公式。

3.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求解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方法。

4.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以及体积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a. 圆柱的底面和侧面都是圆形。

b. 圆锥的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三角形。

c.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d. 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除以3。

a. 圆柱的体积等于______乘______。

b. 圆锥的体积等于______乘______除以______。

2.答案:(1)判断题:a. √b. √c. √d. ×(2)填空题:a.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b. 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除以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性质以及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总体良好。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不深。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拓展延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体,尝试计算它们的体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圆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圆锥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圆柱圆锥苏教版教案:圆柱圆锥一、教学内容1. 圆柱的定义和性质;2.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3. 圆锥的定义和性质;4. 圆锥的体积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2. 理解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体,如饮料瓶、圆锥形的沙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特征。

2. 基本概念: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通过示例和图片,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3. 性质讲解:讲解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如圆柱的底面和顶面是相等的圆形,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等。

4. 计算方法: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6.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圆柱和圆锥的掌握程度。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圆柱和圆锥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柱:定义:底面是圆形,侧面是矩形的立体图形。

性质:底面相等,平行于底面;侧面展开为矩形。

计算:表面积= 2πr² + 2πrh体积= πr²h圆锥:定义: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三角形的立体图形。

性质:底面相等,侧面展开为扇形。

计算:体积= 1/3πr²h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两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圆柱1: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圆柱2:底面半径为8cm,高为15cm;圆锥:底面半径为6cm,高为12cm。

2. 答案:圆柱1的体积:500πcm³;圆柱2的体积:600πcm³;圆锥的体积:216πcm³。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圆柱和圆锥,能够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有利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和圆锥》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并会测量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出示)这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当它沿一条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师:这个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会形成什么图形?(板书课题)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感知圆柱、圆锥。

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大家看,这个茶叶盒的形状就是圆柱,这个积木的形状就是圆锥。

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圆柱、圆锥物体的画面,当去掉这些画面的颜色和图案,就得到了圆柱、圆锥的立体图形。

师:圆柱、圆锥有什么特征呢?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研究圆柱的特征,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1)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2)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结合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再来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3)质疑: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侧面是粗细均匀的?(4)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这些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5)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6)结合实物,师生一起整理圆柱的特征。

(7)谁能结合板书,完整的说一说圆柱的特征。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

圆柱和圆锥教案(优秀6篇)圆柱和圆锥教案篇一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

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近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单元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圆柱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2、使学生认识圆柱的侧面,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大小不同的圆柱实物(如铅笔、饮料罐、茶叶筒等)若干,圆柱模型;学生准备圆柱实物(要有一个侧面贴有商标纸或纸的圆柱体),剪下教材第127页图形、糨糊。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的侧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引入新课。

出示事先准备的圆柱形的一些物体。

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吗?说明:这些形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

通过学习要认识它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圆柱的特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形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再和讲台上的圆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征。

提问:谁来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2、认识圆柱各部分名称。

了解圆柱与圆锥幼儿园教案

了解圆柱与圆锥幼儿园教案

了解圆柱与圆锥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教案:了解圆柱与圆锥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和区分圆柱和圆锥这两个几何形状,通过多种互动活动和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一、理论知识介绍(300字)1. 圆柱的特点和定义:圆柱有两个平行的底面,底面是圆形的,底面和顶面之间的是一个有无数条平行的侧面,每一条侧面都是一个矩形。

2. 圆锥的特点和定义:圆锥有一个底面,底面是圆形的,除底面外,还有一个尖的顶点,底面和顶点之间的是一个斜面,斜面是由若干个三角形组成的。

二、教学活动(800字)1. 视觉展示:利用投影仪或者绘制的图片,向幼儿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形状,让幼儿用手指指出不同几何形状的特点和区别。

2. 触觉体验:准备一些玩具模型,其中含有圆柱和圆锥,让幼儿触摸并感受两者的表面形状,指导他们用手指按摩两者的侧面和底面,感受到圆柱的平滑和圆锥的锥形。

3. 分类游戏:准备一堆不同几何形状的物品,如木块、玩具等,让幼儿将它们分成两组,圆柱形状和圆锥形状的分开,并口头解释每个物品的形状特点。

4. 填色练习:提供印有圆柱和圆锥的插图或者图片,让幼儿用彩色笔或者蜡笔将圆柱和圆锥分别填色,以加深他们对两者形状的认知。

5. 创意模型制作:引导幼儿使用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6. 情景拼贴:提供一些具体场景的图片,如建筑物、冰淇淋等,让幼儿选择合适的图片黏贴在圆柱或圆锥的表面,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幼儿对圆柱和圆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知。

三、教学总结(300字)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在观察、触摸、判断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圆柱和圆锥这两个几何形状。

他们通过感官体验和操作实践,加深了对形状的认知和记忆。

同时,这些活动也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思维逻辑的发展。

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互动体验,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定义。

2.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3.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能够区分圆柱和圆锥,并正确计算其体积。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案。

2.学生准备准确的测量工具。

3.教室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出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概念讲解:介绍圆柱和圆锥的定义及特点,并区分两者的差异。

3.计算练习:让学生测量给定圆柱和圆锥的尺寸,计算其体积。

4.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答案,并相互讨论核对。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圆柱和圆锥的概念。

2.深入学习:引入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具体问题。

3.综合训练: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4.课堂总结: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三课时1.总复习:对整个单元进行综合复习,检验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掌握情况。

2.提高拓展:引导学生探究更复杂形状的立体图形,拓展思维。

3.单元测验: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4.课堂总结:总结本单元内容,展望下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总结本单元知识要点。

3.针对存在问题的知识点进行复习。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希望本单元的学习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单元备课》的教案

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单元备课》的教案

六年级数学《圆柱圆锥单元备课》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熟练运用相关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第一章:圆柱的认识1. 学习圆柱的定义:圆柱是由两个平行且相等的圆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几何体。

2. 掌握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底面、顶面、侧面、高。

3. 理解圆柱的性质:圆柱的底面和顶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侧面是曲面。

第二章:圆柱的计算1. 学习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2. 学习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体积=底面积×高。

3. 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圆锥的认识1. 学习圆锥的定义:圆锥是由一个圆面和一个顶点组成的几何体。

2. 掌握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底面、顶点、侧面、高。

3. 理解圆锥的性质: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曲面。

第四章:圆锥的计算1. 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体积=底面积×高÷3。

2. 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实践与应用1. 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等。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和解决问题。

3.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总结,了解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教学资源:1. 教学PPT、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以直观展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2. 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圆柱与圆锥(教案)

圆柱与圆锥(教案)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圆柱,掌握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发现和总结出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3、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名称,让学生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的物体、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1)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①已知r=3cm,求C =?②d=2.5dm,求C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二、揭示目标。

1、教师手中先后拿一个长方体形的物体和正方体形的物体,提问:我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什么特征?(由此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

)2、教师出示几个圆柱形的物体,“大家注意了,你们看看这些物体跟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一样吗?”(学生:不一样)3、其实,就是圆柱。

你想对它们有更多的了解吗?(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三、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圆柱的概念。

(1)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2)让学生拿着圆柱形的物体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②圆柱则有一个曲面,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等等。

(4)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柱体,简称圆柱。

2、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1)底面。

①师: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圆柱上两个面圆圆的面)②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并且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③教师指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④教师示范在图上标出底面以及两个圆的圆心O;然后学生在图上标出底面以及两个圆的圆心O。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柱与圆锥》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索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相对较弱,特别是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计算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圆柱和圆锥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2.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圆柱和圆锥的制作过程,增强对立体图形的感知。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动画演示。

3.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提问:你们见过哪些物品是圆柱和圆锥形状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包括底面、侧面、高等。

同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体积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体积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

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与圆锥圆柱的体积的教案设计(优秀6篇)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类比、分析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柱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预设: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两者共有的体积公式: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今天我们再来研究另一个熟悉的几何图形,圆柱的体积公式。

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探索新知1.圆柱体积公式的猜想在大屏幕出示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预设:根据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相等。

追问:类比之前学过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圆柱的体积公式可能是什么?预设: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高有关,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

2.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回忆圆的面积是通过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提问:圆柱可以转化成已知体积公式的哪个图形呢?预设:可以把圆柱转换成长方体。

让学生根据提前下发的能自动等份分割的圆柱体学具,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如何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呢?预设:学生分一分,拼一拼,组合成近似长方体的图形。

此时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把圆柱等份分成32份,64份甚至更多份的情境,随着等份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具有怎样的关系?5分钟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预设:长方体的底面积、高和体积分别等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高和体积。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

素描教案(圆锥、圆柱、长方形)第一章:圆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圆锥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圆锥的立体感。

教学内容:1. 圆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圆锥的绘制步骤。

3. 圆锥的线条和阴影处理。

教学活动:1. 讲解圆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演示圆锥的绘制步骤。

3. 学生练习绘制圆锥,教师进行指导。

4.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圆锥,教师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1. 学生绘制圆锥的准确性。

2.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圆锥的合理性。

第二章:圆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圆柱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圆柱的立体感。

教学内容:1. 圆柱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圆柱的绘制步骤。

3. 圆柱的线条和阴影处理。

教学活动:1. 讲解圆柱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演示圆柱的绘制步骤。

3. 学生练习绘制圆柱,教师进行指导。

4.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圆柱,教师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1. 学生绘制圆柱的准确性。

2.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圆柱的合理性。

第三章:长方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长方形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长方形的立体感。

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长方形的绘制步骤。

3. 长方形的线条和阴影处理。

教学活动:1. 讲解长方形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演示长方形的绘制步骤。

3. 学生练习绘制长方形,教师进行指导。

4.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长方形,教师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1. 学生绘制长方形的准确性。

2. 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处理长方形的合理性。

第四章: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出具有立体感的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组合的图形。

教学内容:1. 综合运用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组合图形的立体感。

教学活动:1.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制出具有立体感的圆锥、圆柱和长方形组合的图形。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精品教案(通用版)第一章:圆柱的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柱的定义和特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圆柱的定义和特征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圆柱在实际中的应用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柱的概念。

讲解:讲解圆柱的定义和特征,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柱的理解。

应用:学生运用圆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程度。

第二章:圆锥的认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圆锥的定义和特征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圆锥在实际中的应用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锥的概念。

讲解:讲解圆锥的定义和特征,底面半径和高对体积和表面积的影响。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锥的理解。

应用:学生运用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锥的认识程度。

第三章:圆柱和圆锥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圆柱和圆锥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

3.2 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圆柱和圆锥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3.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对比实例引入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

讲解: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异同点,发现它们在体积和表面积上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应用,评价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比较程度。

第四章:圆柱和圆锥的计算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柱与圆锥》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主题,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能够应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性质,对图形的计算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圆柱和圆锥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空间想象力,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以及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其关系的理解。

2.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柱和圆锥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巩固练习法,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模型,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体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呈现它们的性质和关系。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剖面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圆柱或圆锥,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篇1:圆柱与圆锥知识要点:圆柱:(1)特征: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柱的侧面及其与底面之间的关系:沿高剪开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

(4)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某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5)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某2(6)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某高,用字母表示为V?Sh圆锥:(1)特征: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它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体积:?11?公式:V?V?Sh圆锥圆柱?33?13解题大智慧一、用圆柱的特征解题1、填空(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它的(),圆柱的高就是它的()(2)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3)把一个底面半径是 2 cm 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cm。

2、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的比是多少?3、一个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5cm的圆柱,沿底面直径把它切割成两个半圆柱后,切割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二、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解题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31.4dm,高是10dm,求它的侧面积?如果不是已知底面周长,而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呢?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25cm,求它的表面积。

3、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10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4、用铁皮制作1节通风管,它的长是60cm,底面圆的直径是10cm。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5、做一对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40cm,底面直径是30cm,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6、把一张长16cm,宽6.5cm的长方形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挖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已知它的底面直径是3m,池深2.5m。

初中数学圆柱圆锥教案

初中数学圆柱圆锥教案

初中数学圆柱圆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2. 学会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

2. 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2. 应用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圆柱和圆锥的模型。

2. 直尺、圆规、剪刀等工具。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圆柱和圆锥的实例。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圆柱的特征和性质,如底面、侧面、高等。

2. 讲解圆锥的特征和性质,如底面、侧面、高等。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理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题目。

2. 引导学生应用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3. 解答题:解答给出的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

2. 强调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性质,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柱
1课时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本节课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引入对圆柱的认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后,很自然地过渡到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找出圆柱体的共同特征,两个平的底面,一个曲的侧面,使学生对圆柱有更进一步地了解。接着再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急于探究的心理,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长方形间的关系,掌握圆柱的特征。教
圆柱体
面展开
是正方

8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5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的内容。
圆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5)提问:什么样的圆柱体
的底面、侧面,量出圆柱的高。 3.学生迅速转动纸片,仔细观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4.(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2)学生剪开圆柱的侧面并观察其形状。 (3)学生交流操作结果。 (4)结合展开圆柱侧面的过程,思考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5)底面周长与高相等
使学生理解除了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和特征外,还要从数量的角度来研究几何图形,
通过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探索,使学生体会转化、推理、极限等数学思想。
1)圆柱 8课时
2)圆锥 3课时
3)整理和复习 1课时
4)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1课时
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大胆
,对圆柱有初
,使学生全

1.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 2.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其展开图,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
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及圆柱的特征。
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
收集圆柱的实物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圆柱的实物、长方形硬纸片
1课时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4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4分钟) 课件提示:旋转门的画面。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揭示课题并板书:圆柱的认识。 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问题。 1.判断下面哪些是圆柱,是的在下面的方框里画“√”。 2.给下面的圆柱各部分填上相应的名称。
23
1.初步感知圆柱。 (1)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如岗亭、车轮、圆木、客家围屋等) 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2)利用课件从实物中指出圆柱体。 (3)请学生找找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教师强调: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 2.认识圆柱的各部分。 (1)每人拿出一个圆柱,看一看,摸一摸,小组讨论:圆柱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征? (2)学生集体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曲面。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柱,标出各部分名称。
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本单
主动地实践探究,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
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
4)认识圆柱的高。
矮不同的两个圆

1.(1)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2)学生观察课件展示的圆柱形物体。课件展示圆柱体和非圆柱体图片,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不是圆柱。 (3)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学生观察并小组交流圆柱的特征。并且学生测量圆柱的高。(注意测量方法要正确)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同桌互相指出圆柱3.下面(①)号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 ① ② 4.把一张长12.56cm,宽9.42cm的长方形纸片卷成一个圆柱。(接头处不重叠)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 答案: ①长方形的长作圆柱的高。9.42÷3.14÷2=1.5(cm) ②长方形的宽作圆柱的高。12.56÷3.14÷2=2(cm) 答: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5cm或2cm。
3单元 圆柱与圆锥
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
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圆的基础知
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
“特征—表面—体”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
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
(教师注意强调正确的测量方
圆柱的高有无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
同学们和我一起快速转动
看一看转出的是什么形状?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1)猜一猜,将圆柱的侧面
2)学生以组为单位,每组
3)学生汇报操作的结果并
4)观察展开图是长方形的
(教师

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