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和方法讲义

合集下载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是世界卫生组织于2001年推出的一个标准化框架,用于描述和分类个体的健康状况,包括功能、残疾和健康。

ICF从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考虑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涵盖了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ICF将个体的生活情况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功能和功能状况,以及活动和参与,同时也考虑了环境因素和个体的人际关系对健康的影响。

ICF的核心组合包括功能与功能状况、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和个体特征四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健康框架。

功能与功能状况是ICF的核心概念之一,用于描述个体在生理(如器官功能)、心理(如认知能力)和社会(如移动能力)方面的能力和限制。

功能是指个体在各种方面的能力,包括认知、运动、沟通等,功能状况则是指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

功能与功能状况可以用来描述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也可以用来评估治疗效果和制定康复计划。

活动与参与是另一个ICF的核心概念,用于描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和社会互动。

活动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包括自己的个人生活、家庭和社会职责等;参与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融入社会网络、参与社区生活、实现自身发展等。

活动与参与可以反映个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和问题,也可以指导康复和社会支持服务的提供。

环境因素是ICF框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指的是个体所处的物理、社会和文化环境对其功能和参与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建筑设施、社会政策、社会支持、家庭关系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可以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健康发展。

环境因素在个体的康复和健康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

个体特征是指个体的基本特征和个性,包括性别、年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概述-2014.11.19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概述-2014.11.19

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简介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修正自1980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身心功能障碍与残障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简称ICIDH)与1997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活动与参与分类”(Internati 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简称ICIDH-2), 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在2001年5月22日批准了国际通用的版本。

ICF分类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对组成健康要件的功能性状态与失能程度进行分类。

它补充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的不足,因为ICD 中只包含了疾病诊断与健康条件的信息,却没有功能性状态的描述。

ICF 分类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 以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

该分类系统所依据的是在身体、个体和社会3个水平的健康状态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及出现的异常。

ICF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应用模式, 它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 注意健康状态的结果, 并且建立了一种国际性的术语系统。

这将促进国际性的比较研究与制定国际性的政策。

1.ICF的基本原理传统医学模式认为残疾是个人问题,并将它视为由疾病、创伤或健康状态所导致,从而以个人治疗的形式提供医疗保健。

而ICF则基于“生物-心理-社会”(biopsychosocial model)理论模式,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作为社会性问题,不再仅仅是个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

国际功能 残疾和健康分类 ICF 概述

国际功能 残疾和健康分类 ICF 概述

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简介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修正自1980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身心功能障碍与残障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简称ICIDH)与1997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活动与参与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简称ICIDH-2), 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在2001年5月22日批准了国际通用的版本。

ICF分类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对组成要件的功能性状态与失能程度进行分类。

它补充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的不足,因为ICD中只包含了疾病诊断与健康条件的信息,却没有功能性状态的描述。

ICF 分类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 以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

该分类系统所依据的是在身体、个体和社会3个水平的健康状态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及出现的异常。

ICF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应用模式, 它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 注意健康状态的结果, 并且建立了一种国际性的术语系统。

这将促进国际性的比较研究与制定国际性的政策。

的基本原理传统医学模式认为残疾是个人问题,并将它视为由疾病、创伤或健康状态所导致,从而以个人治疗的形式提供医疗保健。

而ICF则基于“生物-心理-社会”(biopsychosocial model)理论模式,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作为社会性问题,不再仅仅是个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概述-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概述-

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简介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修正自1980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身心功能障碍与残障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简称ICIDH)与1997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活动与参与分类”(Internati 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简称ICIDH-2), 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在2001年5月22日批准了国际通用的版本。

ICF分类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对组成健康要件的功能性状态与失能程度进行分类。

它补充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的不足,因为ICD 中只包含了疾病诊断与健康条件的信息,却没有功能性状态的描述。

ICF 分类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 以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

该分类系统所依据的是在身体、个体和社会3个水平的健康状态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及出现的异常。

ICF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应用模式, 它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 注意健康状态的结果, 并且建立了一种国际性的术语系统。

这将促进国际性的比较研究与制定国际性的政策。

1.ICF的基本原理传统医学模式认为残疾是个人问题,并将它视为由疾病、创伤或健康状态所导致,从而以个人治疗的形式提供医疗保健。

而ICF则基于“生物-心理-社会”(biopsychosocial model)理论模式,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作为社会性问题,不再仅仅是个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及核心组合分解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及核心组合分解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及核心组合分解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是世卫组织于2001年发布的一套标准,用于描述和测量个体的功能与健康状况,涵盖了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与参与以及环境因素和个体的人际关系。

ICF的核心组合分解则是ICF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识别和测量功能和健康问题。

ICF的核心组合分解包括两个维度:功能域和环境域。

功能域包括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三个层次,环境域包括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下面将对这两个维度进行详细介绍。

1.功能域:-身体结构和功能:指个体的身体结构(例如内脏器官、肌肉和骨骼等)和功能(例如步行、视力、听力等)。

这个层次描述了个体的身体状况,包括任何与健康相关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异常。

-活动: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完成任务时所做的具体行为。

这个层次描述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的活动,例如穿衣、吃饭、上下楼梯等。

-参与: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即个体在家庭、学校、工作和社区等特定环境中的社会交往和角色扮演。

这个层次描述了个体在社会上的参与水平。

2.环境域:-个体层面环境因素:指影响个体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的因素,包括个体的人际关系、家庭和教育背景、个人生活方式等。

这个层次描述了个体与自身相关的环境因素。

-社会层面环境因素:指个体社会交往和参与的环境条件,包括社会支持、文化因素、政策和法律等。

这个层次描述了个体在社会上参与的环境因素。

ICF的核心组合分解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识别和测量个体的功能和健康问题。

通过与功能和健康相关的各个领域的详细描述,ICF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来理解和评估个体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此外,ICF还可以促进不同领域和专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为制定个体化的康复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选自《江苏康复医学通讯》张霞,励建安(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一、概述1、历史康复医学是涉及功能障碍-残疾的医学,目的是改善或提高残疾者的功能能力。

因此,首先应明确“功能”和“残疾”的概念。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国际病损-失能-残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它从病损、失能和残障三个层次反映身体、个体及社会水平的功能损害程度。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WHO对ICIDH做了进一步改进,以更好地描述功能和残疾状态,表述健康的概念,并于1996年修订ICIDH-2。

2001年5月22日举行的第54界世界卫生大会正式通过:①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②敦促会员国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并考虑今后可能做出的修订在研究、监测和报告中酌情使用ICF;③要求总干事根据会员国提出的要求在使用“国际功能分类”方面向他们提供支持。

2、新医学模式传统医学模式认为残疾是个人问题,并将它视为由疾病、创伤或健康状态所导致,从而以个人治疗的形式提供医疗保健。

而ICF则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理论模式,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作为社会性问题,不再仅仅是个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

医师在了解患者疾病的同时,应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制订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最终提高治疗效果。

ICF的建立与使用很好地诠释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现代医学模式,有利于康复医学与医学的其他方面(预防、保健、临床治疗)以及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获得共同语言,取得共识,是对现代医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建构当代康复医学医、教、研体系的重要工具。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分解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分解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选自《江苏康复医学通讯》张霞,励建安(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一、概述1、历史康复医学是涉及功能障碍-残疾的医学,目的是改善或提高残疾者的功能能力。

因此,首先应明确“功能”和“残疾”的概念。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国际病损-失能-残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它从病损、失能和残障三个层次反映身体、个体及社会水平的功能损害程度。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WHO对ICIDH做了进一步改进,以更好地描述功能和残疾状态,表述健康的概念,并于1996年修订ICIDH-2。

2001年5月22日举行的第54界世界卫生大会正式通过:①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②敦促会员国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并考虑今后可能做出的修订在研究、监测和报告中酌情使用ICF;③要求总干事根据会员国提出的要求在使用“国际功能分类”方面向他们提供支持。

2、新医学模式传统医学模式认为残疾是个人问题,并将它视为由疾病、创伤或健康状态所导致,从而以个人治疗的形式提供医疗保健。

而ICF则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理论模式,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作为社会性问题,不再仅仅是个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

医师在了解患者疾病的同时,应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变化出发,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制订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最终提高治疗效果。

ICF的建立与使用很好地诠释了“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现代医学模式,有利于康复医学与医学的其他方面(预防、保健、临床治疗)以及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获得共同语言,取得共识,是对现代医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是建构当代康复医学医、教、研体系的重要工具。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身体功能第1章精神功能本章涉及大脑的功能,既包括有意识、能量和驱力等整体精神功能,又包括有记忆、语言和计算等特殊精神功能。

整体精神功能(b110-b139)b110 意识功能意识和警觉状态下的一般精神功能,包括清醒和持续的觉醒状态。

包括:意识的状态、持续性和特质功能;意识丧失、昏迷、植物人状态、神游症、昼游状态、附体状态、药物诱导下意识的改变、谵妄、木僵不包括:定向功能(b114);能量和驱力功能(b130);睡眠功能(b134)b1100 意识状态产生与如意识模糊、木僵或昏迷不同状态的精神功能。

b1101 意识持续性产生持续的觉醒、警觉和意识及精神崩溃后出现神游症、昼游状态或其他类似状态的精神功能。

b1102 意识特质觉醒、警觉和知觉意识等的特征发生变化时而出现的精神功能,如由药物诱导产生的不同状态或谵妄。

b1108 其他特指的意识功能b1109 意识功能,未特指b114 定向功能知道并确认与自我、他人、时间及周围环境关系的一般精神功能。

包括:时间定向、方位定向和人物定向功能;自我定向和他人定向功能;时间、方位和人物定向障碍不包括:意识功能(b110); 注意力功能(b140);记忆功能(b144)b1140 时间定向对日、星期、月、年产生意识的精神功能。

b1141 方位定向对自己所处方位,如镇、州和即时所处的周围环境产生意识的精神功能。

b1142 人物定向在即时环境中对自己和其他个体的身份产生意识的精神功能。

b11420 自我定向对自己身份产生意识的精神功能。

b11421 他人定向在某人即时环境中对其他个体身份产生意识的精神功能。

b11428 其他特指的人物定向功能b11429 人物定向功能,未特指b1148 其他特指的定向功能b1149 定向功能,未特指b117 智力功能要求能理解并与包括所有认知功能及其终生发展在内的各种精神功能构建性地结合起来的一般精神功能。

第三章《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案例

第三章《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案例

第二节 ICF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理论及WHO核心分类体系
ICF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新的功能、残疾和健康的 理论架构。
一、ICF的理论模式
ICF建立在一种残疾性的社会模式基础上,它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 度出发,将残疾性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残疾性不再仅仅是个人的特 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因此,对残疾问题的 管理要求有社会行动,强调社会集体行动,要求改造环境以使残疾人 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种问题是一种态度或意识形 态的问题,要求社会发生变化。从政治层次而言,这是一个人权问题。
第三章《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CF)的理论与方法
护理学院 罗家状
邮ICF的理论模式
熟悉ICF产生的背景 了解ICF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WHO) 根据当代世界各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状况,从 1996开始制定了新的残疾分类体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在2001年5月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各成 员国通过了将《国际损伤、残疾和障碍分类》(第2版) 改名为《国际 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决议,并鼓励各成员国考虑其具体情况在 研究、监测和报告中应用ICF。 ICF已经作为WHO的核心分类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核心医学标准之一, 在医疗、教育、研究、统计以及制定社会政策等方面得到应用。
ICF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 与应用模式,它不仅可以 对疾病进行诊断,注意健 康状态的结果,并且建立 了一种国际性的术语系统。 这将促进国际性的比较研 究与制定国际性的政策。 该分类也将满足世界上处 于残疾状态人们的需要, 使残疾人成为卫生工作者 的合作者,并为制定有关 社会政策发挥作用。

ICF的基本理念及其启示解读

ICF的基本理念及其启示解读

首先,它认为每个人在其一生的历程中都 有机会经历到健康状况受到威胁以及可能形 成残疾的经验,而这样的历程可能发生也有 可能康复。因此,所谓“残疾”或“障碍” 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不过是伴随而来的状况 而已。除了身体心理有可能因为成长发展、 急性或慢性的疾病或先天遗传原因而有变化, 更重要是这样的身心状态,会因为处在不同 环境条件下而有不同的障碍程度,是一种动 态的障碍概念;反之,在设计良好的无障碍 环境下,一个有身体损伤的人也可能是没有 障碍的。
ICF定量分级(qualifier)
采用0-4分的分级方法表述问题的严重程度,但是分级范围不是平均分配。 分级方法是: 0没有问题(无、缺乏、可以忽视等,0~4%) 1轻度问题(轻、低等,5%~24%) 2中度问题(中等、较好等,25%~49%) 3严重问题(高、极端等,50%~95%) 4全部问题(最严重、全部受累等,96%~100%) 8无法特定(当前信息无法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 9无法应用(不恰当或不可能使用)。
环境因素分为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两个方面
骨关节炎简要ICF核心组合
ICF组成部分 身体功能 等级排序 1
2 3 身体结构 1 2 3 活动和参与 1 2 4 环境因素 1
ICF编码 b280
b710 b730 s750 s730 s770 d450 d540 d445 e310
条目名称 痛觉
关节活动性 肌力 下肢结构 上肢结构 与运动有关的其它肌肉骨骼结构 步行 穿衣 手和手臂的使用 直系亲属
二、ICF的基本特点
该分类标准是由专家和残疾人士共 同制定的,反映了功能与残疾性的基本 特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2.1 广泛性.本分类系统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处于不同健 康状态的人,而不同于以往将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加 以分离的分类法。 2.2 平等性.为促进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不同健 康状态(身体和心理)的个体均无活动或者参与的限制。 2.3 准确定义.在4个分类维度中,各个具体的类别均有 操作性定义,并且给出了各类的基本属性、分界、测量方 法以及具体的实例。 2.4 类目使用中性词语.许多类别以及项目均使用中性 词来说明每个维度的积极与消极方面,避免了过去使用的 对残疾人带有贬义的消极词汇。 2.5 结构与功能分离.将身体结构与功能缺损分开处理, 以反映身体所有缺损状态。 2.6 用活动替代残疾.活动是一个中性词,用活动取代 残疾反映了目前残疾人对自己状态的新认识。该分类还使 用严重程度指标,对限制活动的情况进行描述。 2.7 用参与代替残障.该分类系统用参与(participation) 代替残障(handicaps), 并列举了一系列环境因素以确定 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概述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概述

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简介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修正自1980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身心功能障碍与残障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简称ICIDH)与1997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活动与参与分类”(Internati 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简称ICIDH-2), 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在2001年5月22日批准了国际通用的版本。

ICF分类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对组成健康要件的功能性状态与失能程度进行分类。

它补充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的不足,因为ICD 中只包含了疾病诊断与健康条件的信息,却没有功能性状态的描述。

ICF 分类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 以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

该分类系统所依据的是在身体、个体和社会3个水平的健康状态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及出现的异常。

ICF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应用模式, 它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 注意健康状态的结果, 并且建立了一种国际性的术语系统。

这将促进国际性的比较研究与制定国际性的政策。

1.ICF的基本原理传统医学模式认为残疾是个人问题,并将它视为由疾病、创伤或健康状态所导致,从而以个人治疗的形式提供医疗保健。

而ICF则基于“生物-心理-社会”(biopsychosocial model)理论模式,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作为社会性问题,不再仅仅是个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是WHO2001年5月在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颁布的用以描述健康及其相关状况的理论框架和分类体系。

ICF从躯体、个人及社会3个维度构建健康、功能及残疾(失能)新模式;运用国际标准化的通用语言使全世界不同学科和领域能够在同一个术语平台上交流有关健康和功能的信息。

在“2014—2021”年全球残疾行动计划中,ICF已被WHO推荐为收集关于功能和残疾(失能)的综合信息框架,同时被纳入WHO和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的协作计划。

ICF作为WHO国际分类家族(WHO-FIC)的一员,从疾病、失能及其他健康状况对人体结构与功能、活动能力、参与能力影响的角度构建理论框架和分类体系;以功能障碍为出发点,整合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更加符合现代康复医学改善和恢复功能的核心目标,对加强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和完善康复服务,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从ICD到ICF的变革1.1 ICD与ICIDH背景:专家共识:(1)ICD是以疾病为核心的诊断分类系统,ICIDH是以功能障碍为基础的功能分类系统。

(2)ICIDH 根据impairment 、disability 和handicap 的内涵,分别对应于个体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水平(残损)、个体水平(残疾或失能)、社会参与水平(残障)这3个层面,为功能障碍的诊断及其治疗,提供了评价指标,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功能障碍为导向的飞跃。

1.2 ICIDH与ICF背景:专家共识:(1)与ICIDH比较,ICF的最主要特点为:内容体现出平等,强调理论框架中不同成份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影响,提倡尽可能创造出无活动障碍或无参与限制的环境,便于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体享有同等的活动和社会参与水平。

(2)ICF的评定类目给出了准确的定义,使用的是中性词语,避免了过去使用的对残疾人带有贬义的消极词汇。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概述-2014.11.19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概述-2014.11.19

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简介国际机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修正自1980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身心功能障碍与残障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简称ICIDH)与1997年发展的“国际机能损伤、活动与参与分类”(Internati 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简称ICIDH-2), 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在2001年5月22日批准了国际通用的版本。

ICF分类系统提供了统一的框架,对组成健康要件的功能性状态与失能程度进行分类。

它补充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的不足,因为ICD 中只包含了疾病诊断与健康条件的信息,却没有功能性状态的描述。

ICF 分类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 以对健康状态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

该分类系统所依据的是在身体、个体和社会3个水平的健康状态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及出现的异常。

ICF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应用模式, 它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 注意健康状态的结果, 并且建立了一种国际性的术语系统。

这将促进国际性的比较研究与制定国际性的政策。

1.ICF的基本原理传统医学模式认为残疾是个人问题,并将它视为由疾病、创伤或健康状态所导致,从而以个人治疗的形式提供医疗保健。

而ICF则基于“生物-心理-社会”( biopsychosocial model)理论模式,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残疾作为社会性问题,不再仅仅是个人特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

ICF的概述和应用培训课件

ICF的概述和应用培训课件
• 活动表现、能力、无协助等词语的定义 • 限定值的使用 • 描述标准环境与当前环境 • 中文版相关术语的解释与翻译
ICF的概述和应用
34
ICF研究的进展
• ICF检查表临床版(checklist)包括了152个类目, 代
表了ICF一、 二级分类中最相关的维度。检查表列出 了38项 “身体功能” 编码、20项“身体结构” 编码、 57项 “活动和参与” 编码以及37项“环境” 编码。
• ICF可以提供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共同语言,用于描述健
康和与健康有关的状况,从而可以改善在卫生保健工作者、 研究人员、公共政策制定者以及公众,包括残疾人等不同使 用者间的交流;
• ICF可以与WHO分类家族的其他分类(如ICD)共同使用,从而
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患者或卫生领域事物的工具
• ICF为卫生信息系统提供一种全面系统的编码方法,对临床
ICF的概述和应用
28
ICF
• 基础是人体功能,不是残疾 • 是整体模式,不是单一局部模式 • 是综合模式,不是单一医学或社会模式 • 是互动模式,不是线形发展 • 是适应各种文化,不是只适应西方观念 • 是操作性,不是仅仅理论 • 是适用所有人群,不是仅仅针对成人或残疾人
ICF的概述和应用
29
• ③慢性疼痛/心理/神经状况:肥胖症、疼痛障碍、
抑郁症、 脑卒中。
ICF的概述和应用
30
核心组合开发程序
• 对 1200 例患者使用 ICF检查表(每种状况 100 例)
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以及 1 个国际专家的 Delphi 专家处理程序
• 确定 1 个 ICF 核心维度表(第一期)
• 第二期将开展 1 个包括 3000 例的多中心前瞻性大

ICF的概述与应用PPT课件

ICF的概述与应用PPT课件
30
ICF核心组合(core sets)
• 由德国慕尼黑大学物理医学和康复系与 WHO
合作,国际多中心 ICF核心项目信度、效度的 研究已全面开展
• 12种疾病的核心组合:
• ① 肌肉骨骼状况:背痛、骨质疏松症、 风湿性关
节炎、关节炎;
• ②心血管/内在状况: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
哮喘、 糖尿病、 乳腺癌;
• ③慢性疼痛/心理/神经状况:肥胖症、疼痛障碍、
抑郁症、 脑卒中。
31
核心组合开发程序
• 对 1200 例患者使用 ICF检查表(每种状况 100
例)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以及 1 个国际专家的 Delphi 专家处理程序
• 确定 1 个 ICF 核心维度表(第一期) • 第二期将开展 1 个包括 3000 例的多中心前瞻性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生物医学 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Associated Products
Main
Adaptations
Classifications
3
ICIDH
• 1980年公布 • 残损 (impairment) • 残疾(disability) • 残障(handicap)
数据进行系统地编码和处理,为循证医学等新的医疗临床技 术应用奠定了基础;
• ICF可以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与健康管理 ,同时ICF还可以对
不同国家、不同卫生保健学科领域、不同服务及不同时间 的数据进行比较
7
ICF的特点
1
广泛性
5
2
平等性
6
3
准确定义
7
4
类目使用中性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
分类ICF的理论和方 法
目标学习 • 掌握ICF对作业疗法的影响、ICF的理论模式 • 熟悉ICF产生的背景 • 了解ICF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当代世界各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状况,从
1996开始制定了新的残疾分类体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 然而,随着卫生与保健事业的发
展,以及国际残疾人活动的开展, 人们对残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 会生活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随 着人口的老龄化,卫生保健系统 不断改善服务。卫生保健的重点 从急性、传染性疾病转移到慢性、 难以准确说明的疾病。医疗服务 的重点从治疗转移到保健,并以 提高处于疾病状态的人们的生活 质量为目的。原有的有关残损、 残疾与残障等模式也越来越不能 满足卫生与康复事业发展的需要, 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模式与分 类系统,需要对原分类系统进行 修订,以适应由于保健观念和对 残疾认识所发生的社会变化的需 要。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在2001年5月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各成
员国通过了将《国际损伤、残疾和障碍分类》(,并鼓励各成员国考虑其具体情况在
• 值得重视的是ICD和ICF
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交 叉的性质。无论是ICF还 是ICD,均是从人体系统 出发。残损涉及人体结 构和功能,这些结构与 功能常常是疾病过程中 的一部分,因此,它们 使用ICD分类系统。不仅 如此,ICD 分类系统使 用残损(作为征兆或症 状)作为分类体系的一 部分,这些分类采用的 是生物医学模式。而ICF 将残损作为结果,将其 看作是残疾现象一部分, 使用的是生物-心理-社 会医学模式。
• ICF 分类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统
一的、标准化的术语系统,以对健康状态 的结果进行分类提供参考性的理论框架。 该分类系统所依据的是在身体、个体和社 会水平的健康状态所发生的功能变化及出 现的异常。ICF不是对疾病、障碍或损伤进 行分类。ICF采用不同的方法试图把握与卫 生状态有关的事物。卫生状态是个体的一 种健康状态,它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并且 与卫生服务密切相关。非健康状态可能是 患急性或慢性疾病、身体失调、损伤或创 伤,也可能是与健康有关的其他一些状态, 诸如怀孕、老龄化、应激、先天性畸形或 遗传变异。上述列举的这些健康状态可以 用ICD进行分类,而健康状态的结果可以用 ICF进行分类。因此,ICD 和ICF 是相互 补充的,如有必要,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 由WHO提出的国际性的分类方法。
研究、监测和报告中应用ICF。
• ICF已经作为WHO的核心分类之一,是世界卫生组织核心医学标准之
一,在医疗、教育、研究、统计以及制定社会政策等方面得到应用。
一、ICF产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 1980年,WHO制订并公布第1版
《国际残损、残疾和残障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 Disability and Handicap, 简称ICIDH),它是 一种对疾病所造成的健康结果 进行分类的分类体系,经过近 20多年在医疗、康复和其他领 域的研究与应用,ICIDH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有关残损、残疾 与残障的分类,使医疗、康复 工作者能更好地分析患者由于 身体疾病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可 能的日常和社会生活上的障碍。
•具体而言,ICF可以应用于:
① 统计工具:用于数据采集和编 码(人口研究,残疾人管理系统 等);
② 研究工具:测量健康状态的结 果,生活质量或环境因素;
③ 临床工具:用于评定,如职业 评定、康复效果评定;
④ 制定社会政策工具:用于制定 社会、保障计划、保险赔偿系统 及制定与实施政策;
⑤ 教育工具:用于课程设计,确 定认知和社会行动需要。
• ICF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
与应用模式,它不仅可以 对疾病进行诊断,注意健 康状态的结果,并且建立 了一种国际性的术语系统。 这将促进国际性的比较研 究与制定国际性的政策。 该分类也将满足世界上处 于残疾状态人们的需要, 使残疾人成为卫生工作者 的合作者,并为制定有关 社会政策发挥作用。
二、ICF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ICF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理论及WHO核心分类体系
• ICF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新的功能、残疾和健康的
理论架构。
• 一、ICF的理论模式
• ICF建立在一种残疾性的社会模式基础上,它从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角
度出发,将残疾性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残疾性不再仅仅是个人的特 性,而且也是由社会环境形成的一种复合状态。因此,对残疾问题的 管理要求有社会行动,强调社会集体行动,要求改造环境以使残疾人 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这种问题是一种态度或意识形 态的问题,要求社会发生变化。从政治层次而言,这是一个人权问题 。
• 1996年,WHO制订了新的残疾分类系统,
称为《国际残损、活动和参与分类》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为了保持与《国际残损、 残疾和残障》的连续性,将其简称为 ICIDH-2)。ICF 是WHO应用于与卫生有 关领域的分类系统之一。WHO 分类体系 涉及广泛的有关卫生的信息,用于诊断 残疾性(disablement)和残疾的原因,并 且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语言,使世界上 不同学科与专业领域的专家能交流有关 卫生与保健的信息。
• I C F 分类标准是由专家和残疾人士共同制定的,反映了功能与残疾性
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 1、广泛性 • 2、平等性 • 3、准确定义 • 4、类目使用中性词语 • 5、结构与功能分离 • 6、用活动替代残疾 • 7、用参与代替残障
三、ICF的应用领域
• ICF为综合分析身体、
心理、社会和环境因 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 系统性工具。它可以 应用于保健、保险、 社会保障、就业、人 权、科学研究、制定 计划和政策、教育和 训练以及经济和人类 发展等各个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