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针刺疗法 (2)
一电针疗法 (2)
二穴位注射 (2)
三耳针疗法(耳穴埋籽) (3)
四针刺护理 (3)
第二章灸法 (4)
一艾条灸 (4)
二艾炷灸 (5)
三温针灸 (5)
四灯火灸 (6)
第三章放血疗法 (6)
第四章挑治疗法 (7)
第五章拔罐疗法 (8)
一拔火罐法 (9)
二拔药罐法 (9)
第六章发泡疗法 (10)
第七章磁疗法 (11)
第八章推拿疗法 (12)
附:小儿推拿疗法 (14)
第九章刮痧疗法 (15)
第十章数码多功能治疗仪的使用 (16)
第十一章换药法 (17)
第十二章熏洗疗法 (20)
第十三章溻渍法 (20)
第十四章涂药法 (21)
第十五章敷药法 (22)
第十六章贴药法 (22)
第十七章吹药法 (23)
第十八章点眼药法 (23)
第十九章药熨法 (24)
第二十章导便法 (25)
第二十一章坐药法 (27)
第二十二章煎药法 (27)
第二十三章服药法 (28)
第二十四章口腔护理法 (30)
第一章针刺疗法
一、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将亳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针上通以微量电流,加强对穴位的刺激,达到
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一) 适应症
用于多种疾病,如神经痛、神经麻痹与痉挛、神经官能症、关节痛、中风后遗症、
外伤性截瘫、反应性精神病、小儿麻痹后遗症、针刺麻醉等。
(二)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消毒亳针、75%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镊子、电针仪。
(三) 操作方法
1、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
2、按毫针刺法进针。
3、针刺得气后,先将电针仪上的输出电位器调至零值,再将两根输出导线分别接于
两根针的针柄或针体上。
4、开启电针仪的电源开关,再慢慢旋转电位器,逐渐调高输出电流至所需电流量,
以患者能忍耐为度。
5、通电时间视病情及病人体质而定,一般为10~20分钟。
6、治疗完毕,把电位器调低到零值,关闭电源,拆去输出导线。
7、按起针法退出毫针。
(四) 注意事项
1、电针刺激量较大,所给电流量须以患者能耐受为限,以防晕针,调节电流量时须慢慢
由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避免引起肌肉痉挛,造成弯针、折针。
2、有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以免发生意外。
3、经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因烧黑氧化不导电,应将输出线接在针体上。
4、如输出电流时断时续,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所致,应检修后再用。
二、穴位注射法
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叫穴位注射法。
(一) 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疼痛以及软组织扭挫伤、高血压、胃病、胆绞痛、肝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等。
(二) 物品准备
治疗盘、注射用药液、5~20毫升注射器和6~7号针头、75%酒精棉球、镊子、消毒干棉球。
(三) 操作方法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2、选择大小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吸药液。
3、选好穴位(2~4个),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4、持注射器,针头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用直刺或斜刺方法推进至一定深度
并上下提插,得气后,若抽无回血,即将药物注入。
5、如用药量较多,可在推入部分药液后将针头退至皮下再改变方向刺入注药。
6、药液注完后快速拔针,用干棉球轻按针孔,以防出血
(四) 注意事项
1、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应慎用;凡引起过敏
的药物(如青霉素等)须先作皮试。
2、推药速度根据刺激量而定,要求强刺激者宜快速推药,轻刺激者宜慢速推药。
3、每穴注入药量一般为1~2毫升,头面等表浅处为0.3~0.5毫升,四肢及肌肉丰
厚处可达5~20毫升。
4、进针后如病人有触电感,应稍退针后再推药,以免损伤神经。
5、注意不要将药液注入关节腔、脊髓腔、血管。
三、耳针疗法(耳穴埋籽)
采用针或其它方法刺激耳穴,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叫耳针疗法。
(一) 适应症
凡适应毫针治疗之疾病,均可用耳针治疗。
(二) 物品准备
治疗盘、针盒、消毒毫针或揿针、2%碘酒、75%酒精、消毒干棉球、镊子、胶布。
(三) 操作方法
1、选准穴位,常规消毒皮肤。
2、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半寸短柄亳针对准穴位刺入,深度以刺穿软骨不透过对侧
皮肤为度。病人感局部热胀或麻凉为得气,一般反应强烈者效果较好。
3、留针20~30分钟后起针,用干棉球按压针孔。
4、需留针时间长者,可选用揿针作耳部埋针。
5、其它还有用磁石、菜籽、绿豆等园形硬粒,按压在耳穴上,外用胶布固定的方法。
(四)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若见针眼红肿,应及时涂擦2%碘酒或口服消炎药,防止软
骨发炎。
2、耳廓冻伤部位禁止针刺。
3、耳针治疗时偶有晕针,须注意预防和处理。
四、针刺护理
(一) 治疗室经常保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通风换气。
(二) 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时,不宜针刺;体质虚弱者不宜刺激过强,并尽可
能采取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