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新人教版单元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认识锐角和钝角。
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锐角、钝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理解什么是角;–能够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角,如锐角、直角、钝角;–能够用适当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能够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角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引导学生善于用角来描述几何图形。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量角器等。
2.教学素材:图形、图片等相关角的示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角的基本概念1.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构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直角:两条射线互相垂直,形成90度的角。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3.角的表示方法–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标记顺时针角或逆时针角。
第二课时:角的测量1.角的测量方法–使用量角器,将零刻度放在角的顶点,然后读取量角器上的刻度值。
2.角的测量单位–角的常用单位是度,1度等于一个圆周的1/360。
第三课时:运用角解决问题1.例题讲解–基于前两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练习训练–分组让学生相互测量角,解决给定的几何问题。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分类,学会了利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并尝试运用角解决简单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勇于思考,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观察周边环境中的角,并记录下来,进行角的分类。
3.找出生活中角的应用场景,写一篇短文描述。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互动,充分体验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角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基本概念,明确角的概念和特征;2.培养学生观察、测量角的能力;3.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角几何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角的定义和特征;2.角的测量和表示。
三、教学难点1.角的概念的理解;2.角的测量和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教具:角尺、直尺、量角器等;3.教辅资料:角的相关练习题、教学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角,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角,并询问学生对角的理解。
2. 角的认识•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角,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种角的特征;•引导学生学习角的表示方法,如用字母表示角。
第二课时1. 角的测量•老师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角尺和量角器测量角,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给出角度大小的测量题,让学生动手实践。
2. 角的运用•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角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更多的角,并记录下来;2.设计角度测量的游戏,增加学生对角的测量技能的熟练度。
七、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考察学生对角的认识和应用能力;2.个人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角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初步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但在角的测量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
以上是本文档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图文讲解+练习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画边。
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0页图例)。
画角时应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
(课本44页第7题以及给出顶点和一条边,把角补充完整。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三角尺都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7、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
)8、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
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怎样在一张不规则的纸中得到一个直角?答:拿一张不规则的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10、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
11、拼角:一直(角)加一锐( 角)就可以拼成一个钝角。
12、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
同步练习一、填空1.一个角有()个顶点,( )条边。
2.比直角大的角叫()角,比直角小的角叫()角。
3.拿一张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4.角的大小与()无关,与()有关。
5.在钟面上,3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角;7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角;8时半时针和分针组成()角。
二、选择1.一条红领巾有()个角,其中有()个锐角,有()个钝角。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经验,但对角的概念和特征认识不够清晰。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角,体会角的特征,进一步认识角的大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等词语来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判断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角,体会角的特征。
2.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学具等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实物图片等。
2.学具:每人一套角的模型、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角。
如:剪刀、钟表、红领巾等。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5分钟)介绍角的概念,展示角的模型。
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用角的模型拼出不同的角。
要求每组选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并进行展示。
4.巩固(10分钟)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题目包括判断角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词语描述角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拓展(5分钟)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角的大小,让其他学生猜猜看是哪种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物体,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顶点、边、角的度数。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画法:用量角器画角。
4. 角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角的画法,角的度数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剪刀、钟表、墙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角(1)让学生观察一些角,说出角的组成,引导学生发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角,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物体。
3. 角的分类(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大小不同,引出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
(2)让学生举例说明锐角、直角、钝角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4. 角的画法(1)教师示范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画角。
(2)让学生练习画角,巩固角的画法。
5. 角的大小比较(1)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角的大小不同,引出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让学生练习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角的认识。
(2)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合作交流能力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授角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认识。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安排2.1 课时安排本单元设置3节课时完成。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定义及符号表示。
•难点: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3.1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的图形,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角的定义,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解释。
活动安排:1.观察图片,描述角的形状。
2.分组讨论,总结角的定义。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探索角的特点。
3.2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角的符号表示•学生学习角的符号表示方法,理解不同角的名称。
•学生在小组中练习书写角的符号,并相互纠正。
活动安排:1.学习角的符号表示方法。
2.小组练习书写不同角的名称和符号。
3.教师辅导,帮助学生理解角的符号表示。
3.3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量角器和圆规测量角度大小。
•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加深对角的概念和大小的认识。
活动安排:1.学生观察和操作量角器和圆规。
2.实际测量不同角的大小。
3.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总结角的大小规律。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角的概念和符号表示,但部分学生在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时存在困难。
在教学中,应更多关注这些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角相关的题目。
2.留作业:用工具测量家中不同物体的角度。
以上为本文档《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本单元的教学。
2024年秋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用三角尺拼角》优质课教学设计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用三角尺拼角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创设情境,认识三角尺【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教具三角尺和学生的学具三角尺进行比较,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再通过比较三角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各个角从小到大的排序,让学生深入了解三角尺。
一、谜语导入,铺垫活动经验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一对亲兄弟,都有一直角,三足而鼎力,学生离不了。
这个学习工具是什么呢?二、认识三角尺上的角1.师:同学们,老师手上有一副三角尺。
请学生拿出自己手上的一副三角尺。
2.思考:我们的三角尺一样吗?3.小结:三角尺的角的大小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边的长短。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4.引入课题(1)观察两把三角尺,都有哪些角?(2)这两个三角尺上的角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请同学们把两把三角尺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并标上序号。
接下来我们要请它们帮忙解决一些新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用三角尺拼角”(板书课题)。
学习任务一:用一副三角尺拼钝角【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如何用三角尺正确拼一个角,并规范了交流的语言,目的是为后面学生进行“拼角活动”扫清障碍。
通过拼角活动,在自由拼角和合作交流中思考,在分类讨论中质疑,在验证中升华。
理解根据直角和钝角的关系,以直角为基础和锐角去拼的优势。
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序思考,积累数学操作活动经验。
一、掌握正确拼角的方法1.小组讨论,理解题意(1)知道了什么?预设1:一副三角尺中包含两个三角尺。
预设2:要拼出一个钝角。
预设3:钝角比直角和锐角大(2)什么是拼角?(3)演示拼角的方法:把不同三角尺上的一个角拼在一起,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两个角的一条边互相重合。
可以说:我用2号锐角和3号锐角拼成的,记作:2+3(4)请同学们像老师刚才那样拼一拼。
二、动手实践,拼角并记录1.交流: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怎么拼角?2.小组合作,探究拼钝角的方法并完成学习单。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一、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3、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大小不改变。
】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二、直角的初步认识1、认识三角尺:每个三角尺上都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两个角是锐角。
2、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3、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4、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直线作直角的一条边;②用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所画的顶点重合,三角板的一条边与所画直线重合;③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即画成一个直角。
④最后标出直角标志。
(▲▲注意:画直角一定要标出直角符号)6、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7、(1)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2)数学书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3)红领巾上有3个角,其中有2个锐角和1个钝角。
8、拼角:直角+锐角=钝角,锐角+锐角=可能是(锐角,直角,钝角)。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填一填。
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一块三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2、一个长方形有( )角,有( )个角是直角。
3、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4、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本题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教师还可以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它们重叠上来验证。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3)学会了画角。
(2)交待活动要求
(3)学生自行活动,并及时交流和互提建议,教师参与活动。
(4)展示学生的简笔画作品,并让学生互相介绍分别用了哪些角。
四、评价小结,揭示课题
师:通过今天对角的进一步学习,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如果有,不妨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和这节课的作品一起存放进成长记录袋中。
五、作业:
基础练习:《课堂作业》第30页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自来水管,三角板,带孔小棒
教学步骤
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同学们都开心在做操,(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互相交流信息,操场上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指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球等)。
6.第14题。
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进行数一数,老师也可适时提出问题:怎样数才能一个不落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直角,那么你收获了那些有关直角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基础练习:《课堂作业》第29页
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八第1-3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式,学会用量角器画角。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角的概念。
2.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会用量角器画角。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
2.量角器及练习纸。
3.板书准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图案中的角,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角是什么,角的特点是什么。
(二)新课呈现1.介绍角的概念:任意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其中射线交汇的点为顶点。
2.介绍角的度量方法:用度来表示角的大小。
3.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三)示范操作老师示范如何用量角器在纸上画出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仔细观察。
(四)练习让学生练习使用量角器,自己在练习纸上画出不同大小的角,并用度数标注出来。
(五)操练分组让学生互相查看、交流画的角是否正确,共同提高。
(六)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角的重要性和用途。
六、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量角器在家里练习画角,并标明度数。
七、板书设计•角的概念:任意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其中射线交汇的点为顶点。
•角的度量方法:用度来表示角的大小。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掌握如何用量角器画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练习环节要特别注意,确保学生的操作方法正确,避免形成错误习惯。
九、教学延伸可以请学生在户外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如建筑物的屋顶、道路上的转角等,并用量角器测量这些角的大小。
以上就是本节课《角的认识及画法》的教案,希朥能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钟面上9时30分,时针与分针所夹较小的角是()。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平角2.三时三十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A. 钝角B. 锐角C. 直角3.下面的角中,()比直角小。
A. B. C.4.角的两边是()。
A. 直线B. 线段C. 射线5.钟面上10:00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
A. 直角B. 锐角C. 钝角6.9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一个()。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7.用放大镜看角,这个角()。
A. 变大B. 变小C. 大小不变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经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B. 经过两点可以画两条直线C.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D. 组成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大9.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角。
A. B. C.10.3时30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11.钟表上显示3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12.9时30分时,时针与分针成( )。
A. 锐角B. 直角C. 平角D. 钝角二、填空题13.下边的图形,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钝角。
14.红领巾上有________个角,有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
15.直角比钝角________。
16.下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的,∠1是________。
17.有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钝角,一共有________个角。
18.红领巾上共有________个角,其中锐角有________个,钝角有________个。
19.在图中一共有________个角。
其中有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钝角20.下图中,________是钝角,________是锐角。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叉开(或张开)的大小有关。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7、★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
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
1个三角形中只有1个直角或者只有1个钝角。
七巧板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
体和正方体上都有24个直角。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认识》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认识》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组成元素;2.能够用符号表示角;3.学会如何通过角的大小来比较大小;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述不同的角。
二、教学重点1.角的概念及组成元素;2.角的符号表示;3.角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材;2.黑板、粉笔、书写笔;3.角度模型;4.角的图片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室内角度明显的物体引入角的概念,例如窗户上的木棂等;•让学生围绕这些角度物体观察并描述不同的角度。
2. 角的认识1.引入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线段共同的起点和终点所围成的图形。
2.角的组成元素–角由两条线段(称为角的两边)和起点(称为角的顶点)组成。
3.角的符号表示–用字母表示角,如角A表示角的名称。
4.角的大小比较–通过角的大小来比较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学会判断角的大小。
3. 实践演练1.让学生在黑板上绘制不同大小的角,并用符号表示;2.出示角度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每个角的大小;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示并比较所绘制的角。
4. 拓展活动1.让学生观察环境中的不同角度物体,并尝试用角的语言描述;2.让学生分组,在班级环境中寻找不同类型的角,并进行记录。
五、教学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角绘制和描述情况进行评价;2.学生互评,分享自己在发现角方面的体会和困惑。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练习角度的判断和比较;2.观察家中或学校中的角度物体,尝试描述并记录不同的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并掌握角的概念、组成元素及符号表示,培养学生从环境中发现和描述角的能力,为日后学习几何学打下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拼角
活动后——运用拓展
3.“开心变变变”。 在下图中添一条线,使它们分别 增加2个直角、3个直角和4个直角。
课堂小结
拼角:
锐角 锐角和锐角可以拼成 直角
钝角
锐角和直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 直角和直角拼出的角比钝角还大,是平角。
巩固练习
二、观察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分别是什么角,填 一填。
( 直 )角 ( 锐 )角 ( 钝 )角 ( 钝 )角 【方法总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角一定是___钝____角。
人Hale Waihona Puke 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4课 拼角
活动前——充分准备
你能在三角尺上找出哪些角?
活动前——充分准备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角?这些角在大小上有 什么关系?
直角
锐角 比直角小
钝角 比直角大
活动中——合作交流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教材P42 例6]
知道了什么?
这两个三角尺都有一 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要拼出一个钝角。
探究新知
应该怎样做?
钝角比直角大,用 这个直角和锐角拼 在一起,是钝角。
这样拼也可以,用 直角和锐角拼出的 肯定是钝角。
探究新知
用三角尺上的锐角拼行吗?我们试试。
左面的这两个锐角 拼出来的是钝角。
右面的这两个锐角拼出 来的不是钝角,是锐角。
探究新知
拼出的是钝角吗?
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 是钝角。
活动后——运用拓展
[教材P42 做一做]
1.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活动后——运用拓展
2.(1)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块板 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 (2)比一比5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 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3)用两块板拼直角,你能拼出 几个?拼钝角呢?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什么是角。
2.能够通过实物、图片等形式认识不同类型的角。
3.能够用角的大小来比较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角。
2.角的类型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理解角的概念。
2.如何判断不同类型的角。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2.教具:实物模型、图片、黑板、彩色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出角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并描述
这些角的特点。
2.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角,并通过比较和讨论来
总结角的类型及特点。
3.练习:让学生互相比较身边物体间的角度,通过测量角度大小来检
验他们的判断是否准确。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对物体位置关系有何影响,让他们
尝试用角度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角的重要性及应用。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角度大小来比较物体的位置关系,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角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所学知识。
下节课再继续深入学习角的相关知识。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 使学生能够辨别生活中的角,并能够正确地画出一个角。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角的性质和应用的欲望。
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其中一个端点为顶点,另一端点分别在两条射线上。
2. 角的画法:画一个角时,先画一个点作为顶点,然后从顶点出发画两条射线,使它们不在同一直线上。
3. 生活中的角: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生活中的角,如墙角、书本的角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各种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2. 学生找出角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角的特点:由两条射线组成,有一个顶点。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
2. 教师示范角的画法,让学生跟随画出角。
3.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角。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教师让学生画一些角,并检查他们的画法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和画法。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角的定义和画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生活中找角的情况,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性质,如角的分类、角度的测量等。
2. 让学生尝试用角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制作模型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和画法。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角,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对角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它有几个角?学生回答:正方形有4个角。
老师再拿出一角形的纸,提问:那这个三角形有几个角呢?学生回答:三角形有3个角。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拿出一张大的三角形纸,让学生上台指出三角形的角。
学生上台指出后,老师解释:三角形的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这个顶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边叫做角的边。
老师再拿出一张大的正方形纸,让学生上台指出正方形的角。
学生上台指出后,老师解释:正方形的一个角同样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3.感知角的大小老师拿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生观察后,老师提问:哪个角更大?为什么?4.动手操作,画角老师发放画角的材料,让学生按照步骤画出一个角。
学生画角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画出角。
学生画完后,老师挑选几个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提问:你们觉得哪个角画得最好?为什么?5.游戏环节老师设计一个“找角”的游戏,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各种角,并记录下来。
学生寻找角的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游戏结束后,老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角,并讨论角的共同特征。
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角有了哪些认识?老师再提问:你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哪些角?学生回答后,老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角。
四、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用一张纸画出一个角,并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2.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至少3个角,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40、41,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比较锐角和钝角的大小(注意,此处不揭示出两个角的概念,只当作两个普通的角出现)。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对角的回忆,调动学生发挥认知能力,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本课的学习。
二、自主探究,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情境图,请大家认真观察,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出角吗?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动手拼一拼,试一试。
思考:钝角比直角大,可以用两个什么样的角来拼呢?
3)拼出的是钝角吗?
用三角尺的直角xx。
思考:用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出的角一定是钝角吗?
为什么?
三、知识拓展
1、完成做一做。
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
指名汇报展示。
2、完成第45页练习八第13题。
玩七巧板思考问题。
2、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4、小组合作完成三部分内容,限制时间。关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A、拼一拼。把小组内所有小朋友的三角尺集中在一起,拼出大小不相等的锐角和大小不等的钝角。
B、画一画。以固定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
C、折一折。用纸张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巩固强化,使学生能比较牢固地建立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同时感受角的分类以及三种角之间的变化联系。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准备:
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会玩三角尺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三角尺。
[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2、解决问题
1)知道了什么?
要拼出一个钝角
观察三角尺,你还发现了什么?
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2)应该怎样做?
想一想,应该怎样做?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
角创作出这样xx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四、总结,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阶段。
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
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
二、课堂练习作业
p39第1、2、3题,小组校对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拼角
教学内容:
课本P42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加深对各类角的理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3、出示两道判断题:(课件板演比较的方法)
A、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B、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钝角?
②、写有“最”的方形宝盒。
出示两部分的内容。(课件板演)
A、用角描述图形。如:红领巾是有2个()和1个()组成的。
B、用同样的方法描述教室里的物品。如:黑板是有4个直角组成的。(小组自由发言,限制发言的时间为1分钟)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④、根据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笔在一个直角上画出锐角,在另一个直角上画出钝角。
以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理解。
⑤、读一读,加深记忆。并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和钝角,教师巡视。
⑥、抢答。教师根据锐角和钝角概念的不同说法进行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例:A、锐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正是新课标倡导的全新学习方式。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
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
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
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
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
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采用回忆的方式,进一步的加深对新知的认识理解。并进行板书。
①、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板书“锐角”和“钝角”)
②、说一说锐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锐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小”);在回忆钝角与直角的关系。(在钝角的下方板书“比直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