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读书笔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五篇范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5d1e3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2.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五篇范文第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读罢蔡元培先生的《就职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没有今日听领导、校长的演说时的无奈之情,亦没有过分的波澜起伏。
文中提出的三点: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看似易懂,从受教育起便理应理解这几段文字,但细细体味下,又得多上一番思考,自我检讨一番。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在甲午战争后,蔡元培才接触西学,在之后便一直提倡新学,提倡民主,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体制。
蔡元培先生少年时一直受传统教育,曾被选为秀才,进入翰林院,而后多次前往法国、德国学习。
看似作为一个传统教育得益者的他,并不拥护已被证明出现问题的教育理念,也并不全盘否定,反而是取出其中的精华,而是对道德教育、行为教育和教育自由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也许也正是因为蔡元培先生涉猎知识的范围的广度与深度,而促使他对各家的尊重,推崇学术自由。
演讲之始,蔡元培先生先提及“宗旨”问题,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如何立于世的表现。
历史上记录,那时,蔡元培先生的友人大都认为北大校方腐败,若赴任有碍名声。
虽孙中山“北方当有革命思想的传播,像蔡元培这样的老同志,应当去那历代帝王和官僚气氛笼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国教育。
”的一番话,蔡元培慨然领命,而他一生亦是清廉正直,丝毫。
但是私以为若他不想当亦是不会因此前往,在当时的情况,担任北大校长一职对他亦是无丝毫益处,然而这大概展示的就正正是他所说的宗旨,是为当时中国的教育谋一条出路,探索适合中国式自由思想的传播途径。
在就职演讲上发表这一番对抱定宗旨的探讨,听众当中定是有不少人会自我反思其进北大所为的是什么,然而有多少人能问心无愧,其实也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将来会选择怎样的路继续前进。
然而,这番探讨放于今天亦是能奏效。
在大学学习的日子当中,有多少日子是浑浑噩噩地度过,有多少日子里是只为分数而努力,为的明天究竟是什么,也是很少人能无愧地回答。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选12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31525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7.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选12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篇1【从容说课】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
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
本文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
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
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
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讲解演讲辞文体知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初步理解蔡元培其人和他的办学方针。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读后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38239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5.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读后感演说概述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新校长的就任演说,他的演说让我深受触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演讲的理解和读后感。
教育的意义演说中,校长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的经历,曾经只注重死记硬背和应试技巧,却忽略了真正的学习和思考。
演说让我认识到,教育应该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演说中,校长提出了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他强调,教育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框架中,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他鼓励学校创新并与外界建立紧密的联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校长强调了北京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地位和重要性。
他希望学校能在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这让我想起了科学家们对于人类知识的贡献。
正是他们的努力和研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还为社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
贡献社会的责任校长在演说中强调了贡献社会的责任。
他呼吁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问题,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让我深受触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成功,更应该关心他人,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努力。
结语通过这次演说,我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学术研究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坚持学习并持续进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新校长的领导下,北京大学将会更加出色地为培养优秀的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注:以上文章是我根据给定标题编写的一篇读后感,字数约为344字,需要继续补充以满足要求的1500字。
读蔡元培《就任北大演讲》
![读蔡元培《就任北大演讲》](https://img.taocdn.com/s3/m/5300f048852458fb770b56df.png)
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心得施俊玭这篇演讲是蔡元培先生1916年12月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后,在1917年1月就任时发表的演讲。
蔡元培先生(1868-1940),浙江绍兴人。
中秀才、举人、进士,授职翰林编修,1898年始,致力于改造旧中国,先后创办、服务于多种新式学校、学会,亦留学于德国。
曾任中国教育会会长,民国时第一任教育总长,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大校长,全国学术及教育最高机关的大学院院长,中共研究院院长及多所大学的校董和董事长。
(以上出自《蔡元培学术文化随笔》)蔡元培先生是上世纪的一位学术大师,他用自己的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个时期的教育理念。
尤其是他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这一主张与改革推进了整个社会教育的进程。
蔡元培先生的巨大影响力,可以用梁漱溟先生的一句话形容“蔡元培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
而我个人认为,正是由于蔡元培先生的改革之举,才有了北大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独特地位,才有了今天北大在国内屹立不倒的地位。
“他不仅是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以上出自《光明日报》)发表这篇演说之际,正是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黑暗时期,统治阶级仍坚持以孔孟之道去禁锢人民的头脑。
彼时的北大亦是官僚积习很深,校政尤其腐败,“不少人以上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
……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
课堂讲授敷衍塞责……。
因此,学校里缺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以上出自《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无论是社会还是北大学生,都在迫切期望有人能够改变北大的这种局面。
因此,在1916年11月,教育部给蔡元培先生发了电报促其回国,出任北大校长。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蔡元培先生开始了他的北大之旅,也就产生了这篇演说。
针对当时北大的这种状态,蔡元培先生只对学生提出三点告诫:①抱定宗旨②砥砺德行③敬爱师友。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后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e4903f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f.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后感引言最近我有幸阅读了北京大学新任校长的就职演说,我被他的讲话所深深打动。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对演说的理解和感受。
演说内容概述校长在演说中首先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历史和传统,强调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坚持的价值观和办学理念。
他提到了学校师资力量的优势以及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视。
接着,校长详细阐述了他的任期目标和发展战略,包括加强学术研究,促进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和交流。
演说感受在整个演说中,我被校长对高等教育的思考和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所打动。
他强调了教育的使命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非简单地追求排名和声誉。
他提倡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种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演说中,校长强调了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他希望学校能更加注重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实用性,推动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以应对新时代的复杂问题。
这种理念在当今社会中尤为重要,因为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需要跨学科团队的合作来解决。
此外,校长还强调了国际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
他希望学校能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建立起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国际接轨的机会。
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学校的学术水平提升,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总结总之,我对新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印象非常深刻。
他对教育的思考和对学生培养的关注让我深思。
他提出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也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希望在未来的任期中,新任校长能够带领北京大学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培养杰出人才和推动学术进步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读书报告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0e4bc308a1284ac85043d8.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读书报告蔡元培先生为我国科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是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但是革新前的北大受封建礼教及功名利禄毒害极深,所收学生多数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因而北大好似官僚养成所一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此篇文章是蔡元培在就任北大校长时的演讲。
在演讲中蔡先生先简要回自己与北大的渊源,拉近与听众的距离;然后对学生提出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师爱友的三大要求,一针见血地指出北大诟病,思想见地独到,言语亲切感人;最后提出了改良讲义、添购书籍的两个工作计划,表现了蔡先生的实干精神,也为日后北大学子研究精深学问提供了必备条件。
演说中所提及的教育方法、办学理念、做人准则,对当时深受封建势力影响和传统思想禁锢的北大有着巨大意义,使北大逐步成为真正培养人才的大学术圣地。
我个人十分佩服蔡元培先生,不必说他辉煌的功绩,单是这一篇就职演说中所提及的对大学教育的要求,便是到了今天也不过时的。
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匡正了大学的性质。
大学是做学问的地方,不是升官发财的地方。
但是今日不少大学似乎无法走出金钱和权力的阴影,回到了初建京师大学堂的原点。
很少有一个校领导不是官员,很少有学生不是冲着工作而求学,很少有教授不作可有可无的讲座赚取额外收入,学术腐败不间断。
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失去探求圣贤之道的耐心和恒心。
如果说大学中的每一个人,上至校长,下至学生,都以研究学问为中心,不再心有旁骛,为了黄金屋、颜如玉之类的纯物质欲望而活,那么大学会纯净很多。
但是这样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因为整个社会都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泥潭,以一个拥有的金钱数目为或是官位大小,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不是你看了多少本书,有多少知识。
在富有的定义里,知识的比例越来越低,如果你学富五车,还不如“钱富五车“来的有用,起码在婚姻场上有众位佳人信奉”宁坐在宝马里哭“的”箴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eea638865ce0508763213d7.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报告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之后,第二年5月,创办于1898年的原京师大学堂就改名为北京大学。
到1917年,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此时,由于才刚推翻封建习与统治几年,当时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他们来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并不是真正的为了求学问,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蔡元培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演讲《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主要向学生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三点殷切期望。
蔡元培80多年前在北大的就职演说,唤醒了当年的北大学子,加上他后来“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以及在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
几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培养各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
阅读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之后,觉得这就是一剂良药,蔡元培适时地施药于当时社会中的弊病。
而无疑,这药是非常有效的,恰好对症。
观之现如今的一些大学生,似乎有时候,最好也服用一剂如此“良药”,因为当时的弊病,如当代大学生中也的确存在不少。
感受最深的,是蔡老首先指出,大学生要“抱定宗旨”。
的确,宗旨,相当于是一个人前行在茫茫人生之海中的罗盘。
宗旨错误了,那问题可就大了。
当时北大学生存在的现象是,“一心想做官,所以不问老师的学问深浅,而是问官职大小。
官阶大的人,特别受欢迎,大概是为了方便毕业生有人提携”,“精于政法的人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很少”。
不知这些是否也只是相当于急功近利呢。
而我们现在的一些人,似乎也是存在了各种问题。
“平时不努力学习,临考试时再熟读讲义,不考虑有没有获得知识,只挣分数的高低;考试一完,就把书都扔在一边,混个三四年,有了文凭,借着这个在社会上走动”。
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
![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7d4fe7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7.png)
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的就职演讲。
蔡元培(1868—1940),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
字鹤卿,号孑民。
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
1907年蔡元培赴欧洲,漫游各地,先后赴德国,法国留学,考察。
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京大学官僚气十足,很多八旗子弟在此求学,老师也多是政府官员。
此时的北大开设的经学科很多,比工科都要多,甚至超过了格致科和农科加起来的总和。
它在教学及个人素质上都声名狼藉,因为北大当时距离八大胡同很近,许多八旗子弟的学生,甚至老师经常出没于此,以至于北大被戏称为“赌窝”,教师和学生被统称为“嫖客大队”。
许多学生到此不为了求学,而是求官。
选择老师的标准不是学术的高低,而是官位的高低。
到处可见到一种官场的迂腐与黑暗的气息。
由此可见北大当时的状况有多么差。
在这种情况下,蔡元培先生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很多业内挚友劝他不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但蔡元培先生怀着一颗炙热的爱国心与责任心,背负着巨大的外界压力,毅然决定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这一职务,并发表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讲》。
这篇演讲中,蔡元培先生阐述了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念。
开启了北京大学的新纪元。
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先生共阐述了三个观点:一、抱定宗旨。
二、砥砺德行。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读后感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2784a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1.png)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读后感引言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中,我深受启发和鼓舞。
校长在演讲中讲述了他对高等教育的愿景和使命,以及他对北大发展的期望。
通过这篇读后感,我将从个人角度出发,阐述我对校长演说的理解和感悟。
身份和责任校长演讲中强调了身份和责任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学生,在北大学习是一种荣幸与责任交织的体验。
校长提到了北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这使我意识到自己作为北大学生的身份所带来的责任。
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助力北大更加繁荣昌盛。
教育的价值校长演讲中强调了教育的价值。
他提到,北大不仅要培养出色的专业人才,更要培养担当社会责任、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
这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
追求卓越校长演讲中强调了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他鼓励全体北大师生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我。
在我看来,追求卓越意味着不停止进步和创新。
校长的演讲让我意识到,北大作为一所卓越的高等学府,需要每一位校友为其发展做出贡献,不断追求卓越。
多元与包容北大作为一所国际化的大学,需要保持多元与包容的特点。
校长演讲中提到了打造开放的学术环境和国际化的教育体系。
这让我认识到,多元与包容不仅仅是学生的责任,更是整个北大社区的责任。
只有通过多元与包容,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国际化的潮流。
合作与创新校长演讲中强调了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
他提到北大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
这让我意识到,合作与创新是推动大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集思广益,实现共同进步;通过创新,我们可以不断超越现状,开拓新的领域。
结语校长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从身份和责任、教育的价值、追求卓越、多元与包容、合作与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对北大的期望和要求。
作为一名北大学生,我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和探索,为北大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无。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读后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891b6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2.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读后感作为一位教育家,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位,因为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其使命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领导者。
当我站在那个讲台上,我看到一大群年轻而渴望学习的面孔,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
首先,我在演讲中着重强调了北京大学的核心价值观。
它们不仅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未来领导者必须秉持的信念。
我强调了包容性和多元性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是多元的,我们必须欢迎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以促进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我还强调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作为一所高等学府,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具备清晰的思维。
其次,我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我谈到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这包括更开放的办公时间,以便学生可以更方便地咨询老师,并提供更多的导师计划,帮助学生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上获得支持。
我还提到了更新教育技术和设备,以适应当今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现代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巨大,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工具。
此外,我还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还计划增加学生交流项目,以提供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宽眼界,增加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历对他们未来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我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一所传统而崇高的学府,北京大学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资源。
我们将努力吸引优秀的教授和研究人员,提供他们需要的条件和支持,以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我们将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和合作伙伴的联系,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项目的开展。
我们的目标是使北京大学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机构。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后,我受到了许多肯定和鼓励。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dbf44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f.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蔡元培先生的生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
2、掌握这次演讲的背景以及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的故事。
3、掌握演讲稿的特点:针对性、说服力、鼓动性、语言通俗易懂、思路清晰。
(二)、情感目标:1、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感受蔡元培先生对北京大学学生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
2、对比自己现在的高中生活,确立明确的正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讲解分析、提问探讨三、教学课时:两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五、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北大未名湖、博雅塔)对就是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和博雅塔。
北大作为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令无数学生心向往之。
但是今天的北京大学和1917年的北大有着天壤之别,它的改变与这个人有关。
(蔡元培图片)他就是蔡元培先生。
那蔡先生和北大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先了解蔡先生的生平。
(二)作者介绍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
字鹤卿,又字仲申、民支、孑民。
近代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17岁考秀才,博览群书,18岁设管教书,后中进士,两度游学欧洲。
1917年在北大弊端重重的情况下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
他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三)听朗诵作为一篇演讲稿,我们自然是先要去听,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完成以下几个要求:1、关上课本2、记下你觉得先生讲述的要点,老师提醒一下主要包括三个要求两个计划(草稿纸)3、思考演讲稿该有怎样的特点4、你认为蔡元培先生的状态是怎样的?(两三个词)(四)文章背景同学们记下的先放一边,待会儿再用,现在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次一次演讲的背景。
自考大学语文考试必过笔记5
![自考大学语文考试必过笔记5](https://img.taocdn.com/s3/m/2200a9acbb68a98270fefaa6.png)
自考大学语文考试必过笔记5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1,由这篇演讲辞可以看出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由此对青年学子提出了哪些殷切希望?最触动你心灵的是哪一点?画出来,谈谈你的感想。
答:由这篇演讲辞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也难脱流俗。
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
因此,蔡元培在上任之初,就郑重地提出了三点要求,希望青年学子在学业上,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孜孜求学;在品行上,能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在平时的个人修养上,要尊敬师长,团结友爱。
2,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答: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
本文在这方面是个典型的范本。
它的结构非常明晰。
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明确提出了三点要求,结尾点出自己的计划,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3,你怎样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答: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学习贵在自己探索,老师只起引导,指导作用,要坚持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做学问是为国家、民族的进步发展,而不是升官发财.要勇于探索真理,为社会服务.4,本文说理特点有何特点?答:说理简要明白,情理并重.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在讲述"三事"时总是与当下社会或北京大学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对比着论述,这样论述,观点鲜明突出,说理有力.5,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答:A文中所说的宗旨是什么———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读后感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75b3f9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0.png)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读后感《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读后感一嘿,朋友!最近读了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真的是感触良多啊!一开始,就被蔡先生那诚恳又坚定的语气给吸引住了。
他说的那些话,不像是高高在上的训导,倒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跟咱们掏心窝子。
他对北大学子的期望,让我觉得特别实在,特别有力量。
他强调抱定宗旨,别只为了混个学历,得真的去追求学问。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学习也会有点浮躁,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真心想学到东西。
蔡先生这么一说,真像是给我敲了个警钟,让我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
再说砥砺德行这事儿,蔡先生说得太对啦!品德不好,学问再高又有啥用?这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底线,要有道德操守,不能随波逐流。
读了这篇演说,感觉蔡元培先生就像是在我耳边不停地叮嘱,让我要好好努力,做个有追求、有道德、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我可得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好好加油!《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读后感二亲,跟你唠唠我读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的感受哈。
你知道吗?刚读的时候,就感觉蔡元培先生好亲切,就像面对面跟咱交流一样。
他一上来就说北大学子得有明确的目标,不能瞎混,这可太实在啦!我就在想,我自己是不是有时候也稀里糊涂的,不知道为啥学习。
另外,他提到敬爱师友,这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在学校里,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同学陪伴我们成长,如果大家都能友好相处,互相敬爱,那得多美好呀!读完这篇演说,我就觉得蔡元培先生真的是个有远见、有爱心的教育家。
他的话虽然是很多年前说的,但是放到现在也一点儿不过时。
我可得向他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出息!怎么样,你读了是不是也有同感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后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3378cc08a1284ac85043f5.png)
蔡先生在演说中所提“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简单的三项要求,开始了北大从“官僚养成所”到一所“研究高深学问者”的大学的转变。
从此,北大多了许多不为做官、不为致富、只为求学而来的法科商科学生,多了以身作则、力矫颓俗的卓绝之士,多了对师友以诚相待、敬礼有加的堂堂君子。
“抱定宗旨”所提倡的为求学而来与“砥砺德行”所提倡的为世人做榜样并不相左。
蔡先生既没有让学生们只读书而不问世事,也没有让学生们狂热地参与政治运动而不读书,而是要两者结合,在追求学问的基础上向世人展示君子之风。
而今天的大学生发扬入世精神也可借鉴他的这一观点——既孜孜求学,又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周记650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周记650](https://img.taocdn.com/s3/m/2d7bdbf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6.png)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周记650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二曰砥砺德行。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
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
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三曰敬爱师友。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
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
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
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
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
《就任北京大学之演说》读书笔记
![《就任北京大学之演说》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97cf3ff941ea76e58fa0489.png)
少年中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字鹤卿、孑民,号鹤庼。
浙江绍兴人。
民主主义革命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清光绪年间的秀才,1892年补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编修,有深厚的汉学功底。
1894年中日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立志举办新式教育。
1898年起历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先后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光复会,亲任会长。
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上海分部负责人。
1907年赴德国留学,进莱比锡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文学等课程,接受进化论观点,主张教育救国。
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
1915年与吴玉章等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主持北京大学工作期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北大进行全面的改革,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927年离开北京大学,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北平图书馆馆长,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
蔡元培毕生从事民主革命和现代教育事业,为之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被中国共产党誉为“现代知识界的卓越前驱”。
毛泽东主席称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周作人的老师寿先生说:“孑民学问道德之纯粹高深,和平中正,而世多訾嗷,诚如庄子所谓纯纯常常,乃比于狂者矣。
”又云:“孑民道德学问集古今中外之大成,而实践之,加以不择壤流,不耻下问之大度,可谓伟大矣。
”杜威评论蔡元培:“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读后感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c0c9723ee06eff9aef807da.png)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后感蔡元培先生就职北大的演讲是一次非常著名的演讲,在这场演讲中,蔡元培先生阐明了他的办学理念,同时也给出了他对那时候的大学生的看法以及对大学生的期待,即使在现在看来,也依然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大的警醒意味。
在蔡元培先生的演讲中,讲得最多的是第一段,足足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二。
这一段是关于求学的宗旨的讨论。
在这段中有这么一句话:“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1】在蔡先生看来,大学跟培训专业技能的学校是有很大的区别。
人们在专科学校中学习某一项技能,然后出到社会中做事,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但是大学不应该是这样,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
大学应该是一个与世俗无关的地方,是一个追求知识,寻求真理的地方。
而不是寻求高官厚禄或者家财万贯的名利场。
然而反观当今的大学生,与一百多年前的大学生是何其相似!“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2】”这依然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
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读大学选的都是经济类、金融类和法学类这种文科专业,这样在毕业后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考取公务员,而且读这些专业都是比较轻松的。
而穷人家的孩子大多数都是选了理工类的专业,因为据说理工类的专业毕业后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因此,无论是富人的孩子还是穷人的孩子,选专业都是比较理性、比较现实的,很少有人是真的为了追求知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选择读某一项专业。
除了在专业选择方面表现得很烦躁之外,还有就是在社团活动方面。
现在很多大学生加进某些社团前都比较盲目,很多人都不了解社团是干什么的以及社团对学生的要求就跟风地加进去,有点甚至加了三四个。
更有甚者竟然加了八到十个!这么多社团怎么可能忙得过来?难道不用兼顾学习了?事实证明,这些人根本就是为了进社团而进社团,对于社团根本就没有什么贡献,只是挂个名字在那里,以便将来可以跟别人炫耀:“我加了十个社团,不过却依然很潇洒喔!”除此之外,还有些人就只希望加进多一些社团可以认识多一点,将来可以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读书笔记
环境工程学院环工2班冷孙艳看完文章感触很深,现在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现在的社会、学校究竟怎么了,冷漠、自私充斥的这个家园。
元培先生共阐述了三个观点:一抱定宗旨。
二砥砺德行。
三敬爱师友。
保定宗旨:“大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说明大学不是求官发财的跳,而是一
个专心求学研究学问的地方。
这个观念依然值得我们现在的大学领导和大学生们考虑与反思导回想,在报考之初,我们在选择自己专业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在不断的进行对比和考虑我,然后告诉我们报XX专业吧专,这两年特别好就业,这个专业前景特这特别好,将来肯好找工作就;或者,报XX专业吧,这个专业出来就是领导者,多好啊!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这么问过我们,你喜欢哪个专业啊?你想不想做科研啊?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工作啊?蔡元培先生说:“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非;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的大学我,有多少没有将科研成绩换成了就业率来吸引学生了;我们的大学生我,有多少人不是为了工作而学习有,同时又有多少人可以专心的坐下来,认真的去钻研我们的课本,去图书馆静静的看书去,而不是忙于各种聚会与活动。
我们在大学求学的四年,应该是我们收获知识和和逐渐成熟的季节,我们应该少一点功利的色彩,真正的去学习。
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像钱钟书那样的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祖国为的需要而读书,可以放弃自己深深爱着的科目,为了中国的强大崛起而弃文从为理。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是否应该像蔡老说的那样“爱憎分明,孜孜不倦”““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我们的大学,希望不是这样子的。
砥砺德行:培先生告诫我们要“束身自爱”,文章中说当时的社会世风日下社,“方
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行之事,触目皆是”,反思我们现在的社会,不敢说世风日下,,但各种引起我们深思的道德问题好像越来越多的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佛山小月月事件,,好人被告事件,毒奶粉事件。
太多的事情已经为我们敲起了警钟,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我们高速发展的经济脚步,好好想一想我们的道德社会。
蔡元培先生说,“故必有卓绝之士故,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是不是比一般的社会公民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呢?尤其是在我们社会的道德建设方面们。
所以,身在大学的我们,更应该砥砺德行”,在明白了大学的本质之后,在注重学术修行的同时修养德行,我希望像论文造假等现象不再我们高校中发生。
我们不仅仅应该是社会科技的领头者,更应该是社会道德的树立者与捍卫者。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应更多关注社会,融入社会,但是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去影响社会,引领社会道德的提升与伦理的觉醒,而不是让社会的物欲去影响我们,在清新而自在的学校园里,留一份纯真的感动与美好。
可“激扬文字,遒斥方遒”,但也应当“出污泥而不染出,濯清涟而不妖”,我们要做的是从自身做起,净化社会的污浊之气。
“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这是蔡元培先告诫我们大学生的,也应该成为我们时刻告诫自己的座右铭,知道什么事情知才是值得我们去真正付出时间和青春去追求的
敬爱师友:我们应当尊重老师,尊重老师们的付出与心血。
可是如今我们的大学校园里,逃课的现象常有发生,这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没有尊重老师的付出与劳动。
而对
作业的应付了事不仅仅是没有尊重老师,更是违背了大学生“研究高深学问”之准则,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大学的本质,或者说没有用心的去过大学的每一天。
而对应同学,蔡老也提出了“至于同学共处一室至,尤应尤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大学四年,我们同居一室,彼此理解与关怀,四年的朝夕相处中中,我们真的应该彼此照应,因为人海茫茫,相遇便是缘分,能与你朝夕与共,是我的幸福,亦是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