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导读练习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导读练习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
1.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听他们说,世上还不曾有过像他那样尽心尽责的护林人:“连一捆枯枝都不让人拿走;要是你拿走林中的东西,无论在什么时候,哪怕在深更半夜,他会像雪一样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休想抗拒,因为他力大无比、又像魔鬼那样灵活……没有任何东西能收买他,无论金钱美酒都不管用;他不受任何诱惑。有些人多次想干掉他,都干不成。”
①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作品),这是一部“异常优美”(高尔基语)的作品。
②尽心尽责的护林人,被称为“孤狼”“没有任何东西能收买他”,但他为何还是放走了偷树的庄稼人?
________
(2)北大教授林庚认为:“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漫在《西游记》中的童话气氛。”的确,孙悟空与妖魔以及诸天神的角逐,也明显带有游戏意味。你如何理解“儿童的游戏性”?请结合孙悟空的相关情节加以阐释。
【答案】(1)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因为内心善良的孤狼了解到偷树的庄稼人家境的艰难窘境,油然而坐同情之心,就不顾自己可能受到主人责罚的风险而放走了偷树人。(2)儿童的游戏总是轻松愉快的,虽然西天取经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孙悟空大都能应付自如,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能力,让他的降妖除魔像游戏一样。比如与二郎神追逐,土地庙外树起了旗杆,钻到老妖肚子里翻跟斗等,都是易于顽童的恶作剧。孙悟空的形象符合儿童的眼光,他的自由与不羁,体现出一份天真的童心。(有情节,扣住“儿童的游戏性”即可)
【解析】【分析】阅读《猎人笔记》,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1)①这段文字选自《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②小说反映了农奴制下俄罗斯农村的现状,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偷树的庄稼人一家的贫穷与痛苦, 可以说是当时俄国下层民众命运的真实写照。同情之心促使他放走了偷树人。
(2)《西游记》充满了游戏性、儿童性、幻想性。其中游戏性为前提,儿童性为核心,幻想性为手段,三者构成了童话精神的有机整体。在《西游记》中的童话形象、游戏情节、童话语言等方面有详尽的表现。作为一种美学精神,童话精神带给读者的无尽的快乐。举例说明时,可分析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筋斗云;孙悟空与二郎神追逐时土地庙外树起了旗杆;钻到老妖肚子里翻跟斗等。
故答案为:⑴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因为内心善良的孤狼了解到偷树的庄稼人家境的艰难窘境,油然而坐同情之心,就不顾自己可能受到主人责罚的风险而放走了偷树人。
⑵儿童的游戏总是轻松愉快的,虽然西天取经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孙悟空大都能应付自如,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能力,让他的降妖除魔像游戏一样。比如与二郎神追逐,土地庙外树起了旗杆,钻到老妖肚子里翻跟斗等,都是易于顽童的恶作剧。孙悟空的形象符合儿童的眼光,他的自由与不羁,体现出一份天真的童心。(有情节,扣住“儿童的游戏
性”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和辨析的能力。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
⑵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表达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注意名著的经典情节和精彩片段,注意人物形象的分析。
2.名著阅读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的铁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为救师傅,请求南海观音用天罡刀阵和“金箍儿”降服了他和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
B.《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了陈莲河等庸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特别提到他们所开的古怪药引:经霜三年的甘蔗、完好的鼓皮、原配蟋蟀一对,揭露了这些人故弄玄虚、骗取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C.“他见水响中,见一条条蛇蹿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小西天的黄眉怪,“大圣”指孙悟空。
D.《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结集,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赞颂了他们热爱祖国、纯朴善良,机智勇敢等精神品质,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他本是西海小龙王,因犯天条,锯角退鳞,变白马,驮唐僧往西方取经。忽闻人讲唐僧是个虎精,他也心中暗想道:“我师父分明是个好人,必然被怪把他变做虎精,害了师父。怎的好!怎的好!大师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无音信!”他只捱到二更时分,万籁无声,却才跳将起来道:“我今若不救唐僧,这功果休矣!休矣!”
①选文中说他“犯天条”具体指的是什么事?
②“大师兄去得久了”是指孙悟空回花果山了,他为什么要回花果山呢?
【答案】(1)C
(2)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
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认为他滥杀无辜,要跟他断绝师徒关系,把他赶走,所以他回了花果山。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情节的识记。文段选自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他”指小圣是二郎真君,二郎神,大圣是孙悟空。句子表现了二郎神机智、善于动脑的性格特点。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①西游记中的小白龙本来是人间的一个凡龙,他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生性顽劣,非常反叛。有一次竟然在大殿上当众顶撞敖闰,并且纵火烧掉了玉帝赏赐给西海龙王的一颗明珠。敖闰含泪以忤逆天主、不尊天庭的罪名把他告上了凌霄宝殿,结果玉帝十分恼怒,当场判了小白龙一个死罪。这时候多亏了观音菩萨
出面求情,从玉帝那里把他要了过来,为将来的取经事业做打算。②这是孙悟空第一次回花果山,因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唐僧却受猪八戒的撺掇,认为悟空害的是好人,将悟空逐走。
故答案为:(1)C
(2)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
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认为他滥杀无辜,要跟他断绝师徒关系,把他赶走,所以他回了花果山。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情节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对各个选项的说法,和自己掌握的作家作品、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逐项比照,仔细字斟句酌辨析正误。C项小圣是二郎真君,大圣是孙悟空。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做此类题要求学生在读名著时,要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注意不能张冠李戴。1问,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鹰愁涧等待唐僧,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2问,三打白骨精,唐僧责怪悟空连杀三人,悟空再三解释,唐僧只是不信,最后赶走了孙悟空。
3.名著阅读。
(1)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________
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________
③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________(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答案】(1)范爱农;藤野先生;陈连河
(2)C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人物的了解。①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② 描写藤野先生衣着不讲究的特点,现在《朝花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