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法天象地的规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只情跑起。

将近洞口,正撞着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一齐帅众挡住道:“泼猴!那里走!”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个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正嚷处,真君到了,问:“兄弟们,赶到那厢不见了?”众神道:“才在这里围住,就不见了。

”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

大圣见了,嗖的一翅飞起去,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

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

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

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

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

等我再变变拿他。

”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溜头波面上,等待片时。

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花就走。

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

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

”赶上来,刷的啄一嘴。

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

二郎因嗛他不着,他见水响中,见一条蛇撺出去,认得是大圣,急转身,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

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

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 《西游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 《西游记》

名著导读 《西游记》
-14-
【艺术特色】 《西游记》不仅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成就也很高。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可读性强;人物
形象栩栩如生,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读者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 大胆奇特的夸张。
名著导读 《西游记》
-15-
【实战演练】
一、作家与作品
1.《西游记》,是长篇 章回体小说 (体裁),取材于唐贞观年间 玄奘远出西域取经
名著导读 《西游记》
-7-
智取红孩儿 红孩儿用计骗了唐僧后,又用狂风卷走了他。孙悟空找到红孩儿并与之展开大战。 红孩儿口吐三昧真火,孙悟空无法取胜,便去求四海龙王施雨灭火,可是无济于事;又让 八戒去向观音求救,结果半路上八戒被红孩儿假扮的观音擒了去;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去 救,也没有成功;孙悟空只好亲自到南海向观音求救。观音到了洞前,红孩儿几次问她话 她都不应答,只留下莲台便走了。红孩儿不知就里,坐上莲台结果被擒,但他死性不改, 最终观音又给他戴上金箍儿,让他成了座前的善财童子。
C.八十一
D.九十九
名著导读 《西游记》
-16-
二、人物与情节 1.《西游记》第四十七、四十八回,唐僧师徒四人在 通天河 遇阻,夜宿陈家村,巧遇 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 金鱼 变成的妖怪灵感大王祭祀,孙悟空与其斗法,救得童男童 女。 2.《西游记》中,师徒一行历经千难万险,最终修成正果,唐僧被封为“ 旃檀功德佛 ”, 孙悟空被封为“ 斗战胜佛 ”,猪八戒被封为“ 净坛使者 ”,沙僧被封为“ 金身罗汉 ”, 白龙马被封为“ 八部天龙马 ”。 3.猪八戒法号 悟能 ,他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 云栈洞 为妖;沙僧法号 悟净 ,他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 流沙河 为妖。后二人皆保唐僧取经,修成正果。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3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35张PPT)

《五猖会》
关键词: 迎神赛会、 《陶庵梦忆 》《鉴略》
对比手法:文章前半部分通过描述迎神赛会、明朝赛 会,从正反两面为后文来之不易的五猖会做铺垫,更加 突出“我”对五猖会的期待,与下文的失落形成鲜明 的对比,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批判了封建教 育的不合理性,反映出刻板、严酷的教育束缚了儿童的 天性的现象。
题目解说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 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 提》,“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 晨的花晚上拾起”,这里指鲁迅先 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 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 目录 ● 《小引》 ● 1、《 狗·猫·鼠》 ● 2、《阿长与<山海经>》 ● 3、《二十四孝图》 ● 4、《五猖会》 ● 5、《无常》 ●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7、《父亲的病》 ● 8、《琐记》 ● 9、《藤野先生》 ● 10、《范爱农》 ● 《后记》
关键词: 长妈妈、福橘、 长毛、“三哼经”
阿长名字的由来 切切察察的毛病 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大”字
令人烦恼的规矩 讲长毛的故事 给“我”买《山海经》
➢ 请梳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填写下表。
人物 出处
长妈妈
《阿长 与〈山 海经〉 》 《从百 草园到 三味书 屋》
关系
典型情节及人物形象
①喜欢切切察察,在床上摆“大”字,给“
8.《琐记》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 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 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 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 “乌烟瘴气”。作者叙述了最初接触《进 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 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革 命青年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导读+识记(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导读+识记(含答案)

《朝花夕拾》导读+识记一、阅读建议先看目录,通过标题猜测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可能会写什么?再读文章——快速阅读。

粗略阅读各篇,在此过程中,不细究每个字、词、句的含义,但要注意了解各篇大意。

如有感悟,可以先用三两个词简要记录,等到精读时再作探究。

分析阅读。

精读各篇文章,边读边体会文章主题。

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记录下自己的疑惑,然后通过精读文章、查阅背景资料,借助注释、文本互读以及与父母、老师、同学讨论等方法,仔细推敲,力求解除疑惑。

阅读检测——对应导读问题,思考自己是否能回答这些提问,如果不能,带着问题再回到文本,找出答案,做好记录。

不建议同学们直接拿着老师提供的答案背诵,比如填空题,除了基本的文学常识外,别的都是出自书本,所以先去文章中找答案,看看答案出处,加深对答案的印象。

内容概括+主题思想(主题思想要求背诵√)《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与可悲。

七年级上册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

翻译佛经
他对许多早年的翻译都不满意,有选择地进 行了重译。玄奘译经的数量也很大。
他善于交际,曾请唐太宗为他的译经做序, 大家所熟悉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就是唐太 宗写的。这就是流传广泛的《圣教序》。后 来唐高宗也写了序。
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了有学问的10名高僧来参 与译经,翻译的经费由国库支付。
《西游记》在说什么?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幻想、情节离奇的小说,容 易作出附会的解释,清人所论,“或云劝学,或去 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词甚繁”(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近时研究者,又有从“反映农民起义”或“反映市 民阶层的斗争”立论的。
但应该看到,《西游记》只是一部神话小说,而不 是什么哲理、道德或政治的寓言。
西游记的故事有四个来源:
第一个是唐高僧玄奘取经的这个传记 第二个来源是根据这个传记,后来在民间流传的
宋元戏曲话本 第三个西游记里有一部分故事是来源于佛经故事 第四个部分最重要,这就是作者吴承恩的创造。
历史上玄奘
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 始人,河南洛阳人 ,其先 颍川人[2] ,俗家姓名“陈 祎”,法名“玄奘”,被 尊称为“三藏法师”,后 世俗称“唐僧”,与鸠摩 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 教三大翻译家。
《西游记》地位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思 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
它也是明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 小说的代表作。
它在神魔小说中的地位,相当于《三国志 演义》之于历史演义小说。
成书过程
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也和《水浒传》、《三国 演义》相似,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变才形成的。
玄奘在印度留学期间学习优异,当时小乘佛教 叫他“解脱天”,大乘佛教叫他“大乘天”。 “玄奘” 的中文名字印度人不熟悉,提到 “大乘天”、“解脱天”很多印度人都知道。 临回国时,玄奘又参加了一次 “无遮大会”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
1.繁星春水 2.伊索寓言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 品,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的语言, 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 在 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给予人心灵的滋 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阅读指导
阅读方法: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3.做点读书笔记, 4.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
作品介绍
伊索寓言
内容摘要:
以动物为主角,通过一篇篇短短的小 故事,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富有趣味的情 节,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具 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作品主题
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 十分丰富,大部分是动物语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 主人公,往往间接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 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书中不少 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的 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这些故事源于 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 着智慧的光芒,是伊索寓言的魅力所在,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繁星
作品主题
二、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洽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繁星
作品主题
三、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们 称这部分诗为哲理诗,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春水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去考虑事情的 结果,然后再去做,所谓三思而后行,要是不考 虑结果,盲目地去做的话,就容易上当受骗,世 界上许多坏人用甜言蜜语诱骗人们,所以更要 认清这种人的真面目,时时刻刻提防他们,否则 到时候就会后悔莫及,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及名著导读文学常识1.《春》选自《朱自清选集》,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为自清,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3.《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史称“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与杜甫并称“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5.《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约1251-1321 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辑本有《东篱乐府》一卷。

6.《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作者史铁生(1951—2010),当代作家。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代表作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笔记》,长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7. 散文诗《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1861 年—1941 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国王与王后》等。

1913 年,他以《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8. 散文诗《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当代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人教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人教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通过对《朝花夕拾》的精读、略读和浏览,我们了解 了鲁迅的成长经历,感受到了他笔下那些人物的鲜明性格, 也体会到了他心中丰富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学会 了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这将有助于我们提高阅读能力, 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希望同学们能继续深入阅读《朝花夕拾》,从鲁迅的 文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期待大家在阅读中不断成长,收 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我们在日常阅读中,不妨将精读、略读 与浏览结合起来。如阅读《朝花夕拾》, 可以先浏览目录、小引和后记,了解本书的 创作背景、鲁迅的创作初衷,再挑选自己感 兴趣的篇目精读,略读其他篇目。
任务1:鲁迅生活的“那些年”
《朝花夕拾》是鲁迅从自己童年、少年、 青年时代的“记忆中抄出来的”片段,展现了 他的一段段人生历程。浏览全书,精读部分篇 章、段落,小组合作,从时空、事件等角度梳 理书中鲁迅的成长经历,以自己喜欢的形式, 有创意地呈现“鲁迅成长史”。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 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 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 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 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1928年结集 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 多角度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 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 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 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 国教书的经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创作于1926年, 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
1926年,北洋军阀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 惨案。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 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 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1926年 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3.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形成独立见解;
4.提升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等方式,学会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和批判,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朝花夕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和成长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历,但感觉效果并不如预期。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得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他们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用心地设计导入环节,让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4.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5.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评价《朝花夕拾》中的艺术特色,从而提升审美品味;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了解鲁迅及其作品,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朝花夕拾》这一名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难忘的成长经历?”(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鲁迅先生笔下的成长故事。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难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从鲁迅对童年记忆的描述中,领会其对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的批判。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1.(2022河南实验中学期末)下面是《西游记》阅读“悟空的成长”主题探究表,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孙悟空的成长史回目离开原因离开时的表现探究结果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一次离开唐僧:①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由此可见,取经路更是悟空的成长路,他④,“大我”“无我”取代了“小我”的格局。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二次离开唐僧:②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

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

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三次离开唐僧:③大圣疼痛难忍,见师父更不回心,没奈何,只得又驾筋斗云,起在空中。

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

”好大圣,拨回筋斗,那消一个时辰,早至南洋大海。

住下祥光,直至落伽山上。

2.(2022山西太原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

小明将《西游记》中“孙行者一调芭蕉扇”改编成了课本剧,下面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行者:师父且请下马。

兄弟们莫走,等我扇熄了火,待风雨之后,地土冷些,再过山去!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行者:(丟下扇子)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沙僧: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唐僧:哪方无火?八戒: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唐僧: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1)上面画横线的句子中“那厮”指谁?“被那厮哄了”指什么事情?答:(2)精读就是鉴赏。

阅读以上片段,完成下面名著精读卡。

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导读(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1.名著阅读。

(1)上图中表现的是《西游记》________中的故事情节。

在这个情节中,妖精巧妙利用了唐僧________的性格,使师徒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妄图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即使、唐僧一再地误解孙悟空,他依然坚决地“打倒妖魔”,彰显了他________的光辉形象。

(2)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

《________》中拔何首乌、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阿长与<山海经>》中“迅哥儿”对《山海经》的渴望,表现了儿童________;《五猖会》中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________》的痛苦,抒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2.班级开展“读名著,品人物形象”读书交流活动,要求品读《朝花夕拾》《湘行散记》,探究人物形象。

请你参与其中,结合具体内容,补全对话。

3.名著阅读二:甲、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乙、还记得有一回他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1)甲文中的“她”是________(人物名),乙文中的“他”是________(人物名)(2)对“她”,鲁迅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对“他”,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你的阅读,说说鲁迅为什么对她(他)感情那么深厚?4.名著阅读(1)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名著导读)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名著导读)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名著导 读知识点归纳汇总
课内文学常识 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 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 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抒发了对春天 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 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通过写济南冬天山水的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 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 论家。 全文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作 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4、《观沧海》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 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 行》等。 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 襟,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 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号东篱, 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代表 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 《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12、《纪念白求恩》选自《毛泽东选集》, 13、《植树的牧羊人》选自《植树的男人》,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 剧。 通过三次去高原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来赞美牧羊人心存美好、坚持不懈来 改变贫弱的生存环境的品质。 14、《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 理学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 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15、《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玡阳都 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16、《猫》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 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 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揭示了社会弱势群体遭遇苦难的悲剧 根源! 17、《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 1973 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18、《狼》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 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 若评价为“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通过描写一个屠户杀两狼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恶、狡诈的 本性,嘲讽了恶狼因贪婪和狡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同时启发我们对待像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

”又问:“此官是个几品?”众道:“没有品从。

”猴王道:“没品,想是大之极也。

”众道:“不大,不大,只唤做‘未入流’。

”猴王道:“怎么叫做‘未入流’?”众道:“末等。

这样官儿,最低最小……”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

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箓,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1)猴王本在欢饮,却转为怒火中烧打出南天门,体现了其怎样的性格?(2)玉帝封猴王为弼马温,猴王自封为齐天大圣,从称谓上看,猴王追求的是什么?(3)在小说中,猴王最后功成名就,成为斗战胜佛。

请根据整本书说说猴王成佛的原因是什么?2.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以《________》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其中鲁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________。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________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________》,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3.名著研习(1)结合《朝花夕拾》的研读,完成填空。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以________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这组散文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如________,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习题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一、填空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___》。

4.读《朝花夕拾》,《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5.读《朝花夕拾》,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________玩耍。

6.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读《朝花夕拾》,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________件重大的事。

8.读《朝花夕拾》,“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爱看________。

9.读《朝花夕拾》,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________10.读《朝花夕拾》,“好。

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_______》篇。

11.读《朝花夕拾》,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________”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读《朝花夕拾》,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谬误的________。

13.读《朝花夕拾》,《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打仗的几个________。

14.读《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研究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________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读《朝花夕拾》,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做了阐发,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课件
对当时反对白话 文、提倡复古 的偏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总结归纳
【主题思想】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 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 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 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 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 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卧冰求鲤
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 忽自解,双鲤跃出。
不同版本的“老莱娱的最先 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
的画图本子,是 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
一位长辈的赠品: 使我产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
《二十四孝图》
都拿着“摇咕咚”。咕咚咕咚地响起 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
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 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
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 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
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 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
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是和我不两立,至少,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 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
此子?”
些妨碍的人。
刘向《孝子传》
能吸引孩子
3. 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 3. 内容丰富,贴近孩子
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 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
生活,启示孩子追求
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真善美
鲁迅仅仅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
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 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
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 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 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 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 图画。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 辑录古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 《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 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 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孝道”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知识梳理与练习(含答案)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

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二、创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三、主要内容与主题思想《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编成集子的时候改称“朝花夕拾”。

“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候,“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

书名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四:名著导读
引入专题: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下列方法可借鉴:
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2.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3.做点读书笔记。

本专题要学习的名著有《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课例赏析:
《繁星》《春水》
【资料助读】
1.《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者访谈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代表作《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

(2)内容概述
《繁星》《春水》这两本诗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到一个诗集里。

其诗集的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这本诗集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诚挚深沉,语言清新典雅,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是冰心小诗中最美的篇章之一。

(3)艺术特色
在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特别是在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训练题:
1.冰心的《繁星》诗中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冰心的著名散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冰心于l923年发表的两部诗集是_______、________,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__________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

4.冰心于1923年发表的两部诗集是()、(),创作上
受到印度诗人()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年的模仿。

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

答案:《繁星》《春水》泰戈尔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5.下面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请你简要说说阅读这首小诗后的感悟。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答案:冰心。

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亲的崇高;在诗中运用类比、比喻方法抒情。

6.名著阅读。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的一首哲理小诗。

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1),把(2)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3),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答案:(1)芽儿(2)奋斗的辛劳(3)血雨
7.聪明人,
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
她只是虚无缥缈的,
反分却你眼底春光。

冰心这首小诗告诉人们:。

答案(示例):要脚踏实地,丢掉幻想,勇敢面对现实,在现实中求进步。

类文赏析:
1.阅读“主题阅读丛书”第六册中“诗歌中的色彩和旋律”——冰心的《小诗选》(P224)
2.下面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请你读一读,完成(1)~(4)题。

想念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在游戏中间,/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①(A.回旋 B.旋转),/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候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合欢花香在空气中
②(A.游动 B.浮动),/庙殿里晨祷的xīn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仰望yōu远的蓝天,/我觉得我母亲凝住在我脸上的眼光,/
③(A.填满 B.布满)了整个天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歌调()晃()动 xīn()香 yōu()远(2)加粗加斜的“凝”字,查字典应查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

(3)根据诗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

(只填字母)
(4)在诗歌创作上,我国现代作家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下面的诗选自她的《繁星•春水》,请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这首诗的特点。

附答案:
(1)diào huàng 馨悠(幽)
(2)两点水含义:聚集、集中
(3)①A ②B ③B
(4)从内容上看,告诉人们要脚踏实地,不要夸夸其谈,富有哲理;从形式上看,篇幅短小,语言形象、精炼,对比鲜明。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1)作者访谈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

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

现存的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世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内容概述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

作为古人智慧的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①影射当时社会现实,如《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②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③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

(3)艺术特色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它们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

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凶残、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威猛、山羊的怯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训练题:
1.《伊索寓言》是一部()。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善于讲()。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答案:寓言故事集动物故事古希腊古罗马
2.请在横线处填上相应故事的寓意。

《伊索寓言》中故事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狼和小羊》的故事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都是无效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了()。

答案: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3.仔细阅读下文,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野猪,马与猎人
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

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

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

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

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

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

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

(选自《伊索寓言》)
答: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他人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想去报复他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写出基本意思即可) 4.①填空:《伊索寓言》往往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的修辞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特性,刻画栩栩如生,给人深刻印象。

②请概括寓言《狐狸和葡萄》的寓意。

答:
③《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请你谈谈从某则《伊索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答:
附答案:
①拟人
②示例一:有些人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心存嫉妒,便说那成就并没什么了不起。

示例二: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③示例一:《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示例二:《狐狸和山羊》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5.根据你的理解,填写这则故事的寓意。

《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答案: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6.阅读下面的寓言,用简略的语言写出寓意。

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

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

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寓意:
答案:①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不可以违背;②做人不可以好高骛远,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类文赏析:
推荐阅读“主题阅读丛书”第六册中“寓言如镜”(P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