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

合集下载

教资《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必背考点(2023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教资《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必背考点(2023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2.全面性——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3.基础性——“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是学生阶段为人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4.发展性——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是促使每一个教育对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5.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6.开放性——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3)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1.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2.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2.改革教学方法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2)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素质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2.带领学生考察社会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3)家校合作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1.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2.举办家长学校3.建立学习与家长联系制度(4)其他的途径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1)“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材料分析)“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什么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章节考点速记:教师观(二)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章节考点速记:教师观(二)

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它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是每个学校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一)抓好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是利用课堂教学。

二是多进行课外阅读。

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让他们在读中去体会,去感悟。

名师于永正老师说道: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阅读,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才算提高。

还要培养学生对课外书的广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方面,在课堂上多做一些小练笔,然后进行指导,从细节着手,写一个小片段,拿出几篇各种类型的文章,尤其应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师生共同交流,找出优点与不足,然后自己再去改。

) (二)关爱与赏识每一位学生激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于永正老师说过:老师进课堂应该准备一千顶“高帽子”。

其实,什么样的教育都应当体现出学生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就从学生的细节人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尊重和关爱,老师那毫不吝啬的表扬的话语,使学生找到自信,学习起来信心百倍,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又都是从自信开始,而自信可能就是从老师的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开始的。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教学方式和手段得到了不断深化和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影像等组合在一起为教学服务。

在课堂上运用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知识迁移,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古人常讲学习要注意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考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考点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从教师资格历年考题来看,综合素质的职业理念是材料分析题必考模块,现整理出职业理念部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重要知识点,供广大学生考生学习和掌握。

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全面性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

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

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

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

(3)发展性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它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受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4)未来性“未来性”是指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职业理念考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职业理念考点归纳

综合素质之“职业理念”知识点季中强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得基本要求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并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建立健全素质教育得保障机制;就是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在制度、物质、科研、实践基地等方面提供保证、建立素质教育平台;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着力塑创特色特长;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对背离、干扰、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行为的禁止;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舆论和共同的风尚习俗..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般角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打造“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因材施教;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突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品德教育、能力教育、体质增强等关键环节..课堂角度:在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五大环节下手;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二十个字:备课精细;上课实活;作业精炼;辅导实效;评价多元案例评析:一位语文老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以后;再有什么问题也不敢问了..参考答案: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漠视、嘲讽;完全按照“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许学生参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原则;不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概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简单讲;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发展;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为我们正确把握和全面落实教育方针;推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内涵..德、智、体、美各育具有特定的内涵、特定的任务;在人的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可以有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或者有发展顺序的差异;但不可偏废..“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概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去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发扬..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关系;符合素质教育基本理念和新世纪教育改革的趋势..内涵: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学生的素质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缺一不可;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就会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主动探索精神;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开拓进取;有所贡献3.学生需要尊重:传统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年龄小;不成熟;需要教师严格管教..有的教师总是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要求学生服从自己;有的教师动辄训斥学生、挖苦学生、惩罚学生;有的教师采取高压政策;认为这样可以管住学生;这些都是在专制型教师的风格;长期以往;学生的独立人格、进取意识、探索精神以及好奇心和创造力都难得到健康发展..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人格互动的过程;因而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如果学生的认识不足;要悉心引导;如果学生的看法有道理;要尊重支持..这样的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真心爱戴;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师生之间才能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4.学生都有潜力:树立所有学生都值得培养的观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内在的潜力;都有向上、向善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按照他们在早期表现出的天赋选择适于其发挥才能、天赋的职业..教师不应对学生抱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从而把学生定性化;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向;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如何做到以人为本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机制;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和融洽宽容的人际关系;使全校师生得到主动、积极的发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要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或定性学生;要在民主型师生关系下;让学生身心愉快的参加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2.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爱学生;赋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权利;承认差异;尊重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学生的参与;这不仅仅是学生的内在需要;还体现了现代教育关系中师生平等的基本要求..正直、富有同情心;是教师品质的重要内容..3.学校管理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同时;也应体现以教师为本..让全体教职员工感受到学校是为他们搭建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舞台;从而在学校这个充满激励而不乏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判断能力、决断能力和创造力;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提高;有效地实现自我控制..案例分析:在班上;范佳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一天;老师带她到饰物店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老师也夸她..那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从那以后;范佳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试对上例作出分析..参考答案:范佳的例子表明: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应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教师也不再是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该老师教学方法独到恰当;引导了学生学会自我调适..3.教师观概念:教师专业性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其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自我完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与途径一、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从而加快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成长;三、强化创新精神..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四、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要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当代背景下;要有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能力..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教育得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教师应当忠诚于教育事业..以身作则是教师职业品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力量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是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刻苦钻研业务;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热爱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2020年知识点:教师观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2020年知识点:教师观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2020年知识点:教师观第一章职业理念本章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理解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对于这些内容应重点记忆与理解。

第三节教师观高频考点提要1.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2.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3.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高频考点速记一、小学教师职业的认识(一)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1.教师观及教师专业观的涵义所谓“教师观”是指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从广义上看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

从狭义上看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教师专业观,是说教师职业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而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这便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之所在。

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具有专业的基本特性。

第一,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

第二,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职前专业训练。

第三,教师具有专业自主性。

第四,教师职业有自己的专业标准。

第五,教师实践是现代教育科学重要的专业研究领域。

2.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的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社会主导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

除了社会一般道德、价值观外,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工整理。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1、复杂性复杂性指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复杂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

还有脑力付出。

具体表现在:2、创造性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具体表现在: 第一,因材施教。

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得到的发展。

第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

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根据自己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以及教材的理解,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使其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选择最能奏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

第三,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3、主体性和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

此外.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化也是教师劳动主体性的表现。

教师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须为教师自己所掌握,成为教师自己的东西.才能向学生传授。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

同时。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示范性的价值,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重要知识——教师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关于“教师观” 的说明:了解教师专业开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开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以下是有关教师观的知识归纳:一、教师专业开展的要求(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开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开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2)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能力。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二、终身学习的意识(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④学生的开展应当具有个性化⑤教师是学生开展的帮助者而不是决定者⑥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⑤⑥4.材料: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

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

谈不出体会。

课堂出现了冷场。

教师看到这一情况。

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

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

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翻开思路。

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

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

发言变得十分踊跃。

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华贵,它朴实无华。

”“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一一谦虚、正直。

”“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

”“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畏酷暑。

”“竹子对人无所求一一不需灌溉、不需施肥; 给予人的却很多一一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

”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

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

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

第三章教师观考点归纳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重点提示一、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精神、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与完善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成熟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临床”学习。

(3)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4)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自我反思:梳理问题,明晰视野,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2)同伴互助:专业切磋、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3)利用书报、网络在资源共享中前进。

(4)专家引领:借力登高,登高而望远。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培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1)新旧比较适应变化。

(2)重在互动,注重过程。

(3)尊重个体差异。

(4)倡导方法。

促进学习。

二、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于l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ulLengnand)正式提出。

1.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即“活到老,学到老”。

2.终身教育的特点(1)终身性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

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

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教师观

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教师观

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之教师观第一节教师观概述一、教师观的内涵二、传统教师观(一)传道者(二)授业、解惑者(三)示范者(四)管理者(五)朋友(六)研究者三、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一)教师角色观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二)教师行为观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四)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主体性(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的形成(一)非职业化阶段(二)职业化阶段(三)专门化阶段(四)专业化阶段二、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化(二)教师专业发展三、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一)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师德修养(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结构第一个层次是教师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第二个层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实践能力。

第三个层次的能力是教师反思和研究的能力。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一)三阶段发展观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二)五阶段发展观伯林纳认为教育专长的发展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新手、熟练、胜任型、业务精干、专家。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一)接受系统的职前教育(二)接受各类在职培训(三)终身学习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概念二、师生关系的构成(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三、师生关系的模式(一)专制型的师生关系(二)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三)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职业理念-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

教师职业理念-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

素质教育的 内涵:
素质教育的 实施内容:
实施素质教 育的基本要 求:
学校教育中 开展素质教 育的途径: 学校教育中 开展素质教 育的方法:
①改变教育观念;②转变学生观;③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④建立素质教育的保 障机制;⑤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素质教育观的运用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不均衡 性)
互补性
性别差异、不同个体同一 方面发展速度和水平之间 个别差异性 的差异、不同个体不同方 因材施教 面存在的差异、不同个体 具有不同的个体心理倾向
1,教师方面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提高教 师自身的素质;④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⑤发扬教育民主;⑥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 往;⑦正确处理师生矛盾;⑧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 生的合法权利;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第二章
学生观
考纲: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 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4,设计或选择丰 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的全面发 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 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基本任务包括:①培养学生良 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④培养 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要保证教育的方 向,培养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必须做好德育工作。 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 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 性和创造性。具体任务有:①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 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②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③培养和发展学生 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个方面能力;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 精神。 体育。是传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 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基本任 务包括:①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 质,提高健康水平;②使学生掌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 炼的方法,增强运动能力;③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 生保健习惯;④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 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主要任务有: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②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 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 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美育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现实 美又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教育美。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 育。主要任务: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②使 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 ③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 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 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 全面发展为本。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 ”的学生观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归纳总结

《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5(: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1(途径有:的基本途径)质教育)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2()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3()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1(方法有:提高素养)念,)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2()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4()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5(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1 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2 )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1()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2()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二、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面发展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价值取“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学生2()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1(向。

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身心健康发展,学生都有潜力)4(学生需要尊重)3(是学习的主体身心健康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三个方面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主体性发展: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社(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

最新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第三章教师观

最新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第三章教师观

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第三章教师观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第三章教师观来源:91UP快学堂时间:2012-7-23 19:15:00 【—91UP快学堂】第三章教师观考点归纳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重点提示一、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精神、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与完善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成熟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临床”学习。

(3)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4)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自我反思:梳理问题,明晰视野,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2)同伴互助:专业切磋、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3)利用书报、网络在资源共享中前进。

(4)专家引领:借力登高,登高而望远。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培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1)新旧比较适应变化。

(2)重在互动,注重过程。

(3)尊重个体差异。

(4)倡导方法。

促进学习。

二、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于l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ulLengnand)正式提出。

1.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考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考点

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从教师资格历年考题来看,综合素质的职业理念是材料分析题必考模块,现整理出职业理念部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重要知识点,供广大学生考生学习和掌握。

第一节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2)全面性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

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

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

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

(3)发展性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它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受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4)未来性“未来性”是指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重点笔记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试重点笔记

综合素质△考情概况:教师资格证考试卷面分满分150分。

最终成绩折算成120分,70分及格。

以下是历年考试的题型和题量。

单选题的出题分布见下表,材料分析题前2道主要考察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最后一道是阅读理解,中学难度。

写作题一般是材料作文,要写与教育相关的。

综合素质考试内容,共分5个章节。

每年考试各个章节的题型、题量保持不变。

具体分布如下:第一章:职业理念重点掌握三观内容,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选择、材料题必考)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材料分析题要点必须背!!(口诀:提速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的总目标)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口诀: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4.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5.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新课改下的教学观:材料分析题要点必须背!! (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第二节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材料分析题要点必须背!!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013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

2013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

2013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笔者教师资格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3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三章教师观考点归纳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重点提示一、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精神、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与完善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成熟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临床”学习。

(3)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4)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自我反思:梳理问题,明晰视野,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2)同伴互助:专业切磋、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3)利用书报、网络在资源共享中前进。

(4)专家引领:借力登高,登高而望远。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培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1)新旧比较适应变化。

(2)重在互动,注重过程。

(3)尊重个体差异。

(4)倡导方法。

促进学习。

二、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于l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ulLengnand)正式提出。

1.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考点归纳:教师观
第三章教师观
考点归纳
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重点提示
一、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自身专业精神、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提高与完善的专业成长和专业成熟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要使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临床”学习。

(3)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4)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即进修的意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自我反思:梳理问题,明晰视野,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2)同伴互助:专业切磋、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3)利用书报、网络在资源共享中前进。

(4)专家引领:借力登高,登高而望远。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培训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
(1)新旧比较适应变化。

(2)重在互动,注重过程。

(3)尊重个体差异。

(4)倡导方法。

促进学习。

二、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于l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PaulLengnand)正式提出。

1.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即“活到老,学到老”。

2.终身教育的特点
(1)终身性
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

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

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

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全民性
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使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

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3)广泛性
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

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

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灵活性和实用性
现代终身教育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

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三、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1.教师职业的内涵
(1)揭示了教师职业素质的独特性,说明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

(2)揭示了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素质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从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化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2.教师职业素质的本质
教师职业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有了教师职业劳动之后,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总结概括而成,并在他们的著作中表达出来的。

教师职业素质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3.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素质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素质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模式。

(1)教师职业理想
所谓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素质的行为。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体现了教师职业素质的本质。

要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教师职业责任
所谓教师职业责任,就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换句话说,人民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

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教师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3)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态度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4)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从一点一滴做起;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5)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集中地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效果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反映。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要懂教育规律;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6)教师职业良心
所谓教师职业良心,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7)教师职业作风
所谓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8)教师职业荣誉
所谓教师职业荣誉,就是教师在履行职业义务后,社会所给予的赞扬和肯定,以及教师个人所产生的尊严与自豪感。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更新理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为适应形势的需求,教师观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促进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主要力量。

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内容。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为他们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等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品德优良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html/2013/tongkaozhuanqu_0314/2458.html?wt.mc_id=bk10 4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