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形态构成

合集下载

一下之空间构成

一下之空间构成


垂直面
视觉上比水平 面更活跃,是限定 空间并给人以围合 感的重要手段。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1929)
它自身的造型 形式以及面上的开 口控制着建筑物室 内外空间之间视觉 上和空间上的连续 性。它也是构成体 量的重要元素。
空间组合
二元空间 (包容、相交、邻接)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多元空间 (线式、中心、网格)
ONE-TENTH THEORY
解析
《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
空间 要素
形状
视觉
比例
形状是最基本的要素,反映对象的特征,是 人识别和区别对象的主要依据。
比例是指两个相似事物数量的比值,比例的 目的是在各要素中建立秩序感和和谐感。空 间的比例是指空间各构成要素自身、之间、 要素与整体之间在量度上的关系。 尺度是关于量的概念,它涉及空间形象给人 的视觉感受是否符合实际尺寸的问题。
限定
线:具有方向性和联系性,以其方向和方位在空间构成中起作用。通 过连接点与面,构成空间形态的骨架。垂直线可限定一个明确的形式, 如平面、柱状体等,在建筑中典型的垂直线是柱。 两点可确立一条轴线,即虚线,是心理感受到的线。
点线
限定
两个线元素之间由于视觉张力、相互吸引形成心理上的虚面,暗示一 条通过该虚面的轴线,形成强烈的对称性,产生引导作用,成为序列 的入口。
肌理
围合
洞口对空间封闭和开放感的影响1
围合
洞口对空间封闭和开放感的影响2
色彩
色彩
光线
光线
东京Magic 概念店 独特的墙面肌理带来丰富的光影变化, 给予本身简洁的室内环境丰富的细节。
肌理
肌理
空间 要素

第二单元 方法—— 形态与空间生成_重庆大学版_形态与空间构成_课件

第二单元 方法—— 形态与空间生成_重庆大学版_形态与空间构成_课件

作品采用了长方体作为单元形,并对每个单元形体进行了斜 面切割、弧形切割、移位、镂空等处理方式,不同单元形的 高低、错落、虚实组合方式塑造了大的形体关系,弧形的切 割方式使整个形体灵动且有变化,在形体和体量上既均衡又 有对比
对长方体进行切割、移位、减缺,并将部分实体转化为面, 体会由实体到空间的变化。形体中体块与面的对比、实体 与空间的对比、面与体块的穿插使整个造型在统一的前提 下富于变化,具有视觉的重心和均衡感
3. 形态生成
(1)积聚 积聚是由多个基本形体进行积集、组合而形成新形体的一种方法,积聚是加法的操作,基本形 可以是相同形、相似形和对比形。积聚中单体可通过重复、放射、渐变、骨格、对称等构成方式组 织形体,同时,考虑形体的穿插、错位,注意整体造型的疏密、节奏、比例、协调性和统一性。
互动性装置“云朵”,由6000 个是指骨格、形态等连续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起伏 感、进深感、空间运动感等富有韵律的视觉感受。渐变可以是 形态的渐变(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也可以是排列上 的渐变(骨格、位置、方向、间隔等)。
海胆壳单元造型的骨格应用
建筑立面基本形重 复中的变化
骨格及形体 大小的渐变
由座椅作为基本形的密集构成,通过疏与密、松与紧对比所产 生的节奏感使造型呈现出张力和动感
3. 课题工具
模型用木条、胶水、软质线材、特种纸等。
4. 课题呈现
模型(大小不超过25cm×25cm×25cm),照片及设计过程记录于工作手册。
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线条给人安静、平和的视觉感 受,线框构成的形体不拘泥于立方体的限制而有 所突破,将外框与内部形体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同一方向排列的线织面给人整齐、有序的感受;扭 转方向的线织面形成优美的弧面,并且具有很强的 方向感,形成深邃而灵动的空间

立体构成—形态与空间.

立体构成—形态与空间.

立体构成形态与空间
形态空间
长、宽、高所构成的体的概念是立体构成研究的重点,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态一般指可测量的,有明显几何规律的形态。

形态
一是“形”,即外貌、样子、实体、形状、显露;
二是“态”,有形状、样子的含义。

形态不仅仅是指形体的外在形状,还包括形体给人的感觉以及形体自身所蕴含的含义。

在艺术活动中,形态还是作者情感意识的传达物与载体。

有机形态包括自然生态中的动植物,偶然形等。

在艺术创作中,一般将有机形态归纳为几何形态,以研究其内在的形式规律。

空间
空间是由形与形以及形与形之间所包围的空气形成的“形”。

“空间”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

空间可分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指物质形态所限定的空间,或称实空间;
物理空间具有一定大小、高低、曲直等具体的空间形态,又被称为有形空间。

物理空间的形态特征是设计空间研究的要点。

心理空间
心理空间是指物理空间之外的空间,即无限定、发散的空间,或称虚空间。

心理空间是物理空间向四周的扩张和延伸,它是人们在注视空间实体的同时,对实体以外空间的感受和联想。

空间的形态构成

空间的形态构成
ESC
柱列与墙 面结合为 壁柱或倚 柱,可改 变墙面比 例及韵律。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柱列与窗的结合,改变墙面比例及韵律。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E.双向线列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有助于表达大空间的尺度感,在大空间中划 分出不同的空间地带。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返回本讲框架 返回本讲首页
ESC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线 面
C.角限定
三根以上的线要素可限定出空间容积的角,建立 起一个视觉空间框架。
构成通透的空间,边界感很弱,但可调整空间的 形状、尺度、量度感、比例。
基本形态要素 空间限定
A.独立垂直面
对其两个表面 所朝向的空间既 分割又控制,其 限定效果与人的 视线高度有关, 但不能完全限定 空间,表面的色 彩质感、划分形 式影响视觉质量 和空间效果。
独立面分割空间为阴阳, 产生不同视觉感。
仅限定领域的边缘,限定感弱.
产生围护感,保持视觉与空间的连续性。
分割成两个空间并保持视觉连续性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轴线的空间组织作用
基本形态要素 要素介绍
点 线 面 体
返回本讲首页 返回本讲框架
ESC
3.面
实存面:其主要特征是有一定厚度和形状, 分为规则几何形与不规则的任意形;
虚存面:指由视觉——心理意识到的面。
面的构图作用: 限定体的界限 以遮挡、渗透、穿插关系分割空间 以自身的比例划分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
空间的解析
本讲框架 本讲首页

《空间构成》空间组合与形式

《空间构成》空间组合与形式

第五节 线性
1. 线性组合是沿某条线若干单位空间组合构成一个 空间系列。这些单位空间可以作接触排列.并相 互串通。也可以由另一个单独的线型空间来联系。 这些单位空间的视觉特征可以是重复的.渐变 的.类似的。交替的.特异的.线性组合排列方 式还可以细分为:直线型.折线型、曲线.环型、 鱼刺型.轴线型、树枝型。每一种线型又可分别 采取直串式.内廊式、外廊式、双廊式。所以线 型的排列组合能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组合形式。
2. 空间序列的整体由动线贯穿,由分区来整理: (1)空间动线不能太直.”畅则浅”原理同样适应用创造序列。 (2)深远而狭长的空间是令人讨厌的.是否引入一段曲线或折线以增加视 觉艺术感?如何在横向通过渗透来丰富空间表现? (3)忌走回头略.可采用环形线设计。 (4)动线分主次.用非对称性形式以便识别序列。 (5)动线上的空间形态不能平铺.应设支点。
2 线性内空间组合的特点是。 (1)具有鲜明的运动.延伸.增长及节奏感。还具 有扩展的灵活性和利于空间的发展。 (2)既可以水平方向组合也可以垂直方向竖立或综 合展开排列.又可以将某个水平组织作为单 位.再沿垂直方向重叠组合.或将某个有水平高 差的空间组织沿垂直方向重叠组合. (3)无论线型简单或复杂.总有明确的方向和主 线.即使连接形状.大小不同的内空间.也能形 成有序的组织。
互锁
互锁是体接触又一形式.特指两个内空间有一部分 穿插.透叠.复叠、减缺和差叠后形成空间的模糊性.不 定性.多异性、灰色性.多用于空间联系.过渡、引 伸.成为共有空间地带.并保持各自的界限和完整。 1 共享。共享是由于二空间互锁(形态间的透叠)后仍能维 持各自空间形状的特性。共享处既可以属于A空间.又可 以属于B空间.它们的共享部分给人以曖昧多意的空间感 觉。共享空间的条件是该部分天覆、地载皆备.而围闭则 可有可无(若有也只能取半隔式通透的形式)。 2 主次。二空间互锁(形成形态与形态的复叠与减缺)时, 相叠部分与一个空间合并.成为主空间。相当于平面构成 两形相遇时的复叠.从而使相叠部分与空间联合并保持主 空间的完整性.而另一空间形态则因此成为减缺形态而变 得从属。主次空间中主空间天覆.地載与围闭皆备。

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构成基础知识之二空间与形态

建筑设计基础——空间构成基础知识之二空间与形态

建筑空间类型
1. 内部空间 2. 灰空间
3. 外部空间
内部空间
外部空间
灰空间
灰空间
如何评价空间?
•形式
•声音
•比例 •尺度
•色彩
•质感 •图案
•界限
——空间的特性
第一节 概述 一、形态(SHAPE)

形态 ——形状和神态
姿态、体态、情状、风致等 形象、形体、形状、外貌等
形与态的辨证关系——有形必有态,态是依附于 形的。形是客观存在,态是主观认识。
巧妙地利用空间形状的特点

可以有意识的使之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作用


给人以某种精神感受
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个确定的方向
3. 空间围合与空间感受 (1).围与透 围——封闭、阻塞、沉闷 透——开敞、明快、通透 (2).影响空间围透关系的因素 空间的功能 空间的结构形式 空间的朝向 周边的环境关系

形态的分类
现实形态(自然形态、人工形态)
从客观上看
理想形态(概念形态) 二维形态(平面形态)
形态
从形式上看
三维形态(实体形态、空间形态) 物质形态(客观形态) 非物质形态(主观形态)
从性质上看
二、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

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相生关系
实体形态与空间 形态是互为反转、共 生的关系,不能把两 者割裂开来,而应从 整体的高度将它们联 系在一起,完整的把 握。
L型垂直面
平行垂直面
U型垂直面
口型垂直面
3.综合要素限定空间
在大多数情 况下,空间都是 通过水平要素和 垂直要素的综合 作用,相互组合 来构成的。
水平要素和垂直要素综合后的发展示意图

空间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与展示空间的关系研究

空间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与展示空间的关系研究

空间形态构成形态构成与展示空间的关系研究摘要:谈到形态构成,或许大家都会感到有些许抽象。

但实际上,形态构成这一概念自产生以来,将许多抽象的东西都向形象化发展了。

而展示空间的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对相应的事物进行展示,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因此展示空间也是一种全面的展示过程,比如在生活有书画展示,花卉展示等。

如果能够将展示空间与形态构成结合在一起,这样既有助于形态构成的完善,也有利于展示空间的发展。

本文即将通过一些例子来对形态构成与展示空间的关系进行一个探讨。

形态构成;展示空间;关系研究;互相促进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行业也不断进步与发展。

而艺术行业的形态构成这一概念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发展着。

简明地说,形态构成就是将一些复杂的曲线,生活中复杂的事物,用简单且基础的图形等表示出来。

因此,形态构成可以将不同的事物更清楚地表示出来,更有利于人们对不同事物做出更好的理解与认识。

而展示空间与形态构成相似的是,也是将一些事物表现出来给人们看。

一、形态构成的介绍下面先对形态构成做一个初步的介绍,介绍一下形态构成这一艺术表现模式的产生发展和特点,然后再介绍一下形态构成的意义,让人们对形态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形态构成的产生。

形态构成的思想萌芽于十九世纪。

在法国,艺术家美术家们逐渐开始对线条和图形的注意。

他们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简单的基础线条结合在一起。

至此,形态构成学术就逐渐形成了。

与此同时,中国人也逐渐开始接受这一理论。

而在中国人接受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形态构成的观点运用在设计当中的。

2.形态构成的意义。

形态构成产生的意义是给艺术设计注入新鲜的血液。

构成作为一种新颖的艺术手法逐渐获得认同,同时在设计中大放异彩。

形态构成生动的利用创造性思维,将不同的图形表达出来。

这时候并不局限于点,线,面,能成形即为形态构成,这样一个宽泛的范围,有助于设计者发挥想象,做出更新颖的设计。

二、展示空间的介绍展示,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发展了。

NO.9形态空间构成

NO.9形态空间构成

克利更加强调感觉与创造之间的 关系。对点、线、形态都赋予 心里内容和象征内容 康定斯基: 分析绘画; 对色彩与形体的理论。他的 教学从完全抽象的色彩与形体 理论开始,然后与具体设计练 习起来。比如研究色彩的温度 与形式的变化关系,色彩的纯 度、明度、色相的调和关系, 色彩对于人的心理影响。
5、构成是什么?
阅读教材及参考书和网络,认识原理和训练的内容目的 关注和积累设计资料 实体空间现场观摩、体验,强化空间感 大量的构成训练 掌握设计表达手段(草图、模型、计算机)
保持对本质的思考,回归原理,摆脱模仿,举一反三,
新方法、新思路。
二、形态构成基础知识
1、用什么构成?(形的基本要素)
2、如何构成?(造型的基本方法)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线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线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线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线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线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线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线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线
1) 概念元素---线
形态的基本要素
1) 概念元素---面
(3)面——由线的运动构成;
面有三种基本的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形。正方形的特点是表达垂直和水平;三 角形的特点是表达角度和交叉;圆形的特 点是表达曲线和循环。 由此派生出来的长方形、多边形、椭圆形 等都离不开三种基本的特点。面在造型学 上,也分为积极的面和消极的面两种。 面的构成也有多种方式:
形态的基本要素
利用数学法则、定律构成的形称“几何形”
有机形的面是一种不能用几何方法求出的 曲面

展示空间分析与结构设计第三章

展示空间分析与结构设计第三章

• 在“U”型空间前方或内部增加限定条件,空间力向会随之变化。当所有限定条件均衡时,
便形成了四面围合的“口”字型空间;四面限定的空间可以在限定程度上做不同的变化, 其力向的指示性会发生转移。导识方向随力向在不断变化,旷奥度小,导识方向少,方向
选择明确;旷奥度大,导识方向多、模糊,缺少明确的方向选择;空间体势的力向越强,
• (三)纵向范围限定 • 纵向范围限定决定了展示空间的横向延伸范围和围合面积,决定了展示空间的方向及大小, 为展品和展示内容提供了最佳的传播方式。在空间构成中,内空间限定分为四围皆空、一 实三空、二实二空、二空二实、三实一空、四面皆实6种形式,表现出24种不同的形态。 • 1. 单向面限定 • 2. 边边和边角边态构成
理论篇
学习实践篇 欣赏篇
• 架空 指在展示空间的既有地载之上,进行大面积的二次地载架起,出现一个横向叠加地载, 使展示空间形成上下两层空间,由此增加了空间的面积,拔高了整体空间,为展示活动提 供了更宽松的交流空间,有利于更多信息传递(图3-5、图3-6)。
10
第一节 展示空间形态构成
1
理论篇
学习实践篇 欣赏篇
安晓波 编著
2
理论篇
学习实践篇 欣赏篇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三章 展示空间形态设计
• 第一节 展示空间形态构成 • 第二节 展示主题与空间营造
2
3
第一节 展示空间形态构成
理论篇
学习实践篇 欣赏篇
• 展示空间形态是依据展示主题和展品的尺寸而进行设计的,是由各种类型材料的展示道具 组合形成界面,围合、限定而成的有价空间。展示空间形态可划分为:整个展示活动的整 体展场形态,展场中某类展示项目或专题的展示分区形态,以及某类展品、展示内容构成 的,或多类展品构成的展位单元空间形态。

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构成形态

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构成形态

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构成形态一、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园林景观设计的组成元素是自然设计和人工元素。

自然设计:自然设计包括气候、地形、花草树木、山河湖泊等。

人工元素包括铺地、雕塑、水体、设施、小品等。

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考虑以上自然设计和人工元素的结合,气候主要表现在日照、气温、气压、风向、湿度和降水的差异,这对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的地区的自然条件,有的放矢,利用气候特点展现地方区域特色。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时候,还要注重绿色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所占有的位置,人们能享受绿化带来的环保节能,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绿化之间要讲究植物的疏密、高矮、种类和色彩的搭配,树木、草坪、花坛能形成有效的一体。

水可以减少空气空的灰尘、增强空气的湿度、调节气温和净化空气。

周围的环境设施包括休息设施、照明设施、候车设施、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广告设施、拦阻设施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装饰美化功能。

古代园林景观,更看着的是环境,艺术的表现,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时考虑最多的是人性化空间,以“人”为本。

各大城市都有广场,广场很大,人不能留足,原因树很少,配套的景观构建物少,草坪大,不让人进。

雕塑虽然很大却让人窒息,控制范围和比例關系考虑不够充分。

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应多注重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文脉。

不做违背人的行为和自然的事情,使我们的设计更好的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使现代园林景观更具现代特色。

二、园林的造景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注重造景元素的布置和设计,合理的设计能为园林景观增添别具的色彩,园林景观主要的造景元素有水景、置石、景观构筑物、装饰性元素等。

1、水景。

水给园林中的景观增添了很多色彩,人们对水的亲切感和依赖性与生俱来,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都会设置水景,小溪,小河,池塘,点缀荷花,从生态学角度,水对改善小气候环境、营造舒适、降低噪音、清新的景观空间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水还能为园林的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生存的环境,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水景,如荷花池,喷泉,叠水等等,都可以给园林添加一份色彩。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城市空间形态由用地、道路网、界面、节结地和自然环境 等要素构成。 1、用地 用地是指城市各种活动所占据的地域空间。从区域角度来
说,表现为城市用地与乡村用地的差异;从城镇内部来说,体 现为居住、商业、工业等不同功能用地。
2、道路网
道路网是指城市内外的主要交通线,包括城市内的道路网、 公路、铁路、河流航道等。道路网是构成空间结构的基本骨架,
栖霞市城市空间的变异历程
4、融合式扩展
融合式扩展方式是指随着中小城市(或县城)城区的扩 展,由于经济发展或职能的互补需要,临近城镇因地理位置 邻近或特殊的城镇职能,与城区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导致城 镇空间环境融合为一体或因距离较远而形成“双城”模式。
融合式扩展方式的演化阶段
4、融合式扩展 山东半岛最为典型的融合式扩展的城市是龙口市,建国 初龙口市是山东半岛地区五个设市城市之一,“一五”期间, 根据国家战略计划,龙口市被撤销,成为黄县的一个镇。
六、城市空间形态的扩展方式
2、轴向扩展 轴向扩展是根据区位优势选取城市某一方向作为城市发 展的主导方向,在城市规划的干预下,分期成片开发,形成 工业走廊、商业走廊等城市扩展轴,城市形态最终转变成带
状。
例如,荣成市原先主要沿老城区发展,1993年市政府搬 迁至县城东侧临桑沟湾的石桥子村,并将省级荣成经济开发 区设置在市政府和老城区之间,,呈现出典型的轴向整体扩展 特征。
三、城市空间形态的系统特征
(1)城市空间内部形态 城市被看成是地表上占据一定面积的地理实体,其内部 结构是由不同功能区构成的地带组合。这种功能区主要有商 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其特征和分布千差万别,是所有
层次中最复杂、最基本的层次。
(2)城市空间外部形态 城市空间外部形态是指处于城乡交接部分的边缘环境地 带的形态。它具有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特征,是城市形态变化 最强烈的地带。

空间的形态构成2

空间的形态构成2

1.大空间之 间的衔接与 过渡
过渡空间的设置
2.内、外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内部空间组织
对比与变化 衔接与过渡 重复与再现 渗透与层次 引导与暗示 空间序列组织
• 当人们从外界进入到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时,为 了不致产生过分突然的感觉,也有必要在内、 外空间之间插进一个过渡性的空间,从而通过 它把人很自然地由室外引入室内。
常见空间类型
运用流动的光影、水体、楼电梯等 动态要素 来丰富空间,形成富有动感的空间。
常见空间类型
舒适沉稳的色彩、良好的空间比例,形成安静 的学习工作环境。
常见空间类型
3.凹入空间与外凸空间
凹入空间
•在室内某一墙面或 角落局部凹入的空 间,通常只有一面 或两面开放,所以 受干扰较少, •其领域感与私密性 随凹入的深度而加 强。 •可作为休憩、交谈 、进餐、睡眠等用 途的空间。
空间的形态构成(二)
Composition of Space Morphology
本讲框架
基本形态要素
本讲框架
要素介绍
空间限定 空 间 的 形 态 构 成 单一空间的形成
建筑空间形态构成 常见的空间类型 建筑空间序列的组织 空间形态的属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有关建筑空间 的基本属性及建筑二元空间的形成规律,在设计 时能灵活运用各种空间类型和设计手法,为空间 的组合打下基础。
开敞空间经常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有一定的流 动性和很高的趣味性。
常见空间类型
某博物馆室内开敞空间
常见空间类型
封闭空间
封闭空间是用限定性较强的围护实体包围起来的, 具有较强的内向性,领域感和私密性较强,强调空 间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与周围环境的流动性较差。

形态与空间构成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

形态与空间构成全书课件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教案电子讲义
架起的建筑物同时具有使用功能
台地高低错落有致,营造出舒适氛围的同时提供了多样的行为方式
顶面界限使得空间具有领域性,空间中覆盖的顶面形态营造出了宁静雅致的空间氛围,带给人心理上的安定感
课题二:形的生成
“形的生成”训练课题是平面到立体空间的一个转换训练,通过训练体会平面到立体思维的转换,实体与空间虚实语言的变化,以及造型中美的法则的运用。
3. 形态生成
(2)切割 切割是把一个整体形态分割成基本形进行再构成。切割包括几何式切割(水平、垂直、倾斜、曲面、曲直结合)和自由切割,几何式切割强调数理秩序,自由切割强调感性操作。再构成指对形体切割后通过移位、滑动、减缺、错落、消减、旋转、穿孔、重新组合等方式构建新的形体。(3)变形 变形是指对基本形态进行加长、缩短、卷曲、扭曲、旋转、折叠、挤压、膨胀、收缩等操作,使形体发生变化,从而生成各种新的形态。变形后的形体更加自然、灵活,富有个性和变化,极具张力和可塑性。
1. 课题简介
(1)选择三张特色平面构成图例,以草图形式,将其改造成具有创意、形式独特的立体造型。(2)选择一个草图制作为实体模型。
2. 课题内容
提示:·选择的平面构成图例为学生本人平面构成课程中的作业,学生感悟更深刻。·宜选择运用抽象的平面构成图例。·注意调整平面构成图例的繁简度,宜简练且形式感强。平面作品生成立体形态时,由于造型的取舍、拉升的高低、强化的形体不同,立体形态会有不同的特征。注意抓住平面作品核心特点,有控制地生成想要的立体形态,而不是随意生成。
形态与动植物之间存在相似的形式构成特征时,会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类比,形态具有较强的象征和隐喻性。
完整形态的解构与重组
围合的入口空间
面的围合所形成的流动空间
空间既是无限的,也是无形态的,需要借助实体的限定才能被人感知,得以形态化和尺度化。空间生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设立 物体设置在空间中,指明空间某一场所,从而限定其周围的局部空间。设立是视觉心理上的限定,通过实体形态获得对空间的控制,对周围空间产生聚合力。它往往是一种中心限定,聚合力是设立的主要特征。(2)围合 围合是空间限定的最典型形式,围合的状态不同,空间的情态特征不同。

05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05城市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2
城市空间轴线的设计要点: 城市轴线的缘起有人为原因,如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就对其未来进行预期的考虑; 城市轴线既可以根据城市本身的建设和发展需求而规划设计,也可以结合城市所在的特定 的地形地貌来确定建设; 适度运用城市轴线的空间设计方法,有助于在一定的规模层次整合或建立城市的空间结构, 体现一个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意图; 城市轴线的魅力和完美主要体现在轴向空间系统与周边建筑规划建设在时空维度上的成长 有序性、形态整体性和场所意义; 就具体城市设计手法而言,城市轴线所特有的空间连续性以及序列场景的考虑和创造是至 关重要的。
公区、城市商贸旅游区,沿线集中了多样化的城市公众活动场所,是市民在旧城中心区活动的“公
共活动轴”。
珠江新城形成新的城市中轴线,北起瘦狗岭—火车东站—中信广场—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 城—花城广场(广州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广州大剧院)—新电视塔—万 亩果园,南至珠江外航道新客运港。新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分别是水陆交通门户,轴线中部的临江 区段是新城市中轴线和珠江作为城市景观主轴线的交叉处。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2
中西方城市轴线的差异: 西方城市:其城市轴线采用的是开放空间作为枢纽并联轴线两旁建筑的组织方式(虚体 轴线); 中国城市: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显著差异,中国城市传统轴线具有自身特点,所采用的 是建筑坐落在轴线中央的实轴而非西方那样的虚轴。(实体轴线)。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2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城市肌理 城市轴线 天际线 界面 节点 建筑模式 建筑高度 建筑与街道的高宽比 容积率
城市空间构成要素 1
肌理,原本是美学的概念,是指由于材料的不同排列、组成和构造而使人得到的触觉质感和视 觉触感。
引申到城市的语境,即幻化为城市图景上的笔笔墨迹——纵横的街巷、错落的里弄、齐整的街 坊……,这些元素在不同年代背景、不同生活模式的引导下,依托不同的主线而进行着有趣的 排列组合,构建出一系列严整的结构体系和空间体系。

空间构成中的形态认知与训练方法

空间构成中的形态认知与训练方法

空间构成中的形态认知与训练方法摘要:空间构成作为造型设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的是认识空间、认识立体形态的重要手段。

空间构成中的形态认知与训练,揭示了立体形态的审美原理、构造原理,能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

形态认知与训练,是掌握空间设计的美的规律与法则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空间构成;形态;认知;表现形式1认识空间构成中的形态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自然的“形态”的形成原理使我们认识到造型的本源,人为“造型”的原理提供了造型的经验,对形态的认识是从自然界和生活中开始的。

通过研究学习造型原理和要素,理解在空间构成中形态存在的理由,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态的语义和寓意等,掌握造型要素之间互制、互生的伴生关系。

把握因才制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形态构成原则;注重人造形态的生态性、可持续性;实现不同“目的”之结构应实“事”求是地重构“造型”诸要素,以整合成新系统,创造新需求。

概念形态,指人的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觉的形,它以非物质形式存在于意念之中。

概念形态属于空间非现实的意念,却能促成对现实形态的认识、转换和重构。

现实形态:相对概念形态而言,即能看到或触到的那种实际存在的形。

现实形态分为具体形和抽象形。

2空间与空间构成空间无处不在,空间的存在有两个过程,即空间的创造和空间的体验。

做设计是一个:感性—理性—感性的过程。

我们从对空间的构思,对过程的把握,然后根据材料的特性,通过对力学的分析,我们对细部的空间划分,到最后生成感性体验。

空间构成是空间的表现形式,空间与空间构成归纳到理性方面,视觉或形态特征归纳到感性方面。

理性主要表现在合理的尺度,逻辑的关系,我们在空间的创造和空间体验上存在感性和理性两个侧重点。

空间构成需要空间思维来构建,空间思维方式受诸多方式所影响,比方说历史背景、宗教信仰、色彩等等,而感知在于其自身,并通过外在形态来表现。

3空间构成形态的训练认识和理解形态,对平面范围内的形态要素进行基本的认知训练,形成对形态的审美能力。

构成

构成

1、通常将空间所规定的形态归结为概念形态。

它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质的方面,有点、线、面、体之分;二是量的方面,有大小、宽窄之别。

2、俄国的构成主义开始向西传人欧洲各国,并成为日后设计向现代主义转化的重要刺激因素。

其中,捷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受其影响最为强烈。

3、重组就更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人类思维活动,在重组活动中常常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模仿,其次是拆解,最后是重构。

4、抽象原是指抽取并掌握事物及及其表象的最基础、最本质的组成部分或性质的一种理性活动。

5、知觉心理分为空间知觉心理、时间知觉心理和运动知觉心理。

6、包豪斯所奠定的设计思想基础和风格基础也是决定性的。

更为值得纪念的是包豪斯把这种总结制定成为现代主义设计教学体系。

7、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是逐渐培养学习者的创作能力。

8、平面构成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点、线、面为构成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成的规律和基本法则。

9、“形态构成学”主要通过研究艺术造型的内在组织机构及其相应的内在关系,寻求艺术创作中偶然性中的必然成分。

10、形态一般是指事物的形状与表现。

形态既是外部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在结构的表现形式1、减法混合是颜料或物体色的混合,即指具有物质性、吸光性的色彩混合。

2、由于颜料不是发光体,用颜料混合呈现出的纯度和明度都很低,在明度上是被混合色彩的平均值,因此,称之为中性混合。

3、色彩搭配离不开相互间的面积对比,面积在色彩的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中纯度对比的色彩效果给人中庸、文雅、可靠的感觉。

5、透明物体重叠一次,透过的光就减少一次,明度会明显下降,色彩变暗。

6、色彩调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序、和谐的交织在一起,满足人们对色彩审美要求的色彩搭配。

7、色相间的角度在180度左右的对比,称为互补色相对比。

8、颜料的三原色是第一次色;三原色两种颜料相混,得出色彩的间色是第二次色。

9、将色彩等面积地涂在色盘上,旋转后混合成新的色彩效果,称为色盘旋转混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空间组合与形式
1、包容 2、连接 3、接触 4、互锁 5、线性 6、中心 7、组团 8、序列
包容感

包容感
作业
• 心情 感悟 舞蹈 欢笑 电影
第一节 空间类型
1、原空间 2、建筑空间 3、知觉空间
• 空间法则
1、相近 2、相似 3、连续 4、闭合 5、轴线控制 6、对称 7、动静 8、重复 9、异质 10、简化 11、对比
第二节 空间 行为 场所
第三章 空间形态与构成
第一节 空间形态
1、线的形态 2、面的形态 3、体的形态 4、空间的动线与动态 5、空间的开放与封闭 6、界面的层次与变化 7、扩大空间与扩大空间感 8、功能分区与空间序列
第一章 空间感觉
第一节 量
1、物理量与心理量 2、内力和生命力 3、给形态注入生命力
第二节 空间
1、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2、创造知觉力场
第一章 空间感觉
第三节 尺度
1、尺度不等于尺寸 2、尺度的标志 3、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尺度感不同 4、尺度印象
第四节 错视
1、错视的内容 2、错视的利用和纠正
第二章 空间的涵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