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要素

合集下载

农业气象学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学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学名词解释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下面将对农业气象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做解释。

1. 气象因素:指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各种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阳光辐射、风速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温度:是指空气的热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农作物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合适的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3.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在地面降下的形式,包括雨、雪、露、雾等。

降水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水源,同时也会对农作物病虫害等问题产生影响。

4. 光照:是指太阳辐射照射到地面上的能量。

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5. 大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适宜的大气湿度有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农作物造成不利影响。

6. 风速:是指空气的流动速度。

适宜的风速有利于农作物的通风散热和水分蒸发,但过大的风速会对农作物造成风害。

7. 蒸发散发:指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

农业生产中,正确估算蒸发散发量对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灌溉和农作物生长均具有重要意义。

8. 冷害:是指农作物由于低温而引发的生理、形态和产量的损害。

冷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

9. 干旱:是指一定时期内降水量明显偏少,导致土壤含水量不足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

干旱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0. 病虫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导致的农作物疾病和害虫。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农业行业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点)

农业行业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点)

农业行业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点)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利用气象数据和气象知识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已成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重点介绍农业行业的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旨在帮助从事或对农业感兴趣的人士更好地了解农业气象学。

二、农业气象学概述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气象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的学科。

通过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对于不同农作物来说,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不同的。

2.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高温会导致作物蒸腾加剧,水分丧失过多;低温则会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3. 农业生产中常利用温室等手段调节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以提高生产效益。

四、光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光照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2. 光照不足会导致作物光合作用受限,光合产物减少,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有的作物喜阴,有的作物喜光,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作物特性进行合理的光照管理。

五、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降水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2. 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生长有利,但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情况,合理调控灌溉措施,提高耕地利用率,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六、风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风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2. 强风会导致作物光合作用受阻,蒸腾加剧,影响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3. 防风措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如搭建遮风网、种植防护林等手段可以有效减轻风害对作物的影响。

七、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农业行业的农业气象学基础知识,包括温度、光照、降水和风等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合理利用气象数据和知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农业气象观测是指利用气象观测数据来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象条件,以便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和决策,并有效管理农业生产活动。

这项工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灾害风险、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和有效管理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1. 温度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通过观测气温的变化,可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播种、移栽、施肥等工作,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2. 降水量降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气象要素。

通过观测降水量的情况,可以科学调整灌溉方案,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农作物因过度或不足的灌溉而受损。

3. 风速风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

通过观测风速,可以及时了解气流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防风措施,保护作物免受强风侵害。

4. 湿度湿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气象因素。

通过观测湿度,可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5. 日照时数二、有效管理1. 完善气象观测网络要开展有效的农业气象观测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气象观测网络。

这就需要配置合适的气象观测设备,合理选址建设气象观测站点,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加强气象观测数据管理气象观测数据是开展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基础。

要做到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科学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提高气象观测技术水平气象观测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着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效果。

要不断更新气象观测设备,提高观测技术水平,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对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能力。

要加强对气象观测数据的应用研究,积极探索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建立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要加强对气象观测数据的宣传应用工作,积极向农业生产主体和广大农民宣传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性和作用,帮助他们合理利用气象观测数据,科学调整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气象预报是指利用气象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候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农业气象预报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和必要性两方面展开阐述。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包括气象要素、预报方法和预报指标。

气象要素是指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因素,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日照等。

这些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报和分析。

预报方法是指使用的气象预报技术手段和模型,包括数值预报、统计预报、经验预报等。

不同的预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气象要素和预报时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预报指标是指用来评价气象预报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指标,包括预报偏差、准确率、提前期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气象预报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农业气象预报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施肥灌溉时机,有效避免天气突变和恶劣气候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2. 预防自然灾害气象预报可以提前预警农作物病虫害、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农作物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 保障农业品质安全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根据气象条件合理选择农产品采收时间,避免恶劣天气对农产品品质造成的影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摘要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要素有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

概述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水分、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照光照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叶绿体发育和叶绿素合成的必要条件,光能调节农作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因此光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光照与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在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相应的增加。

但光照强度超过光的饱和点时,光照强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增加。

光照强度过强时,会破坏原生质,引起叶绿素分解,或者使细胞失水过多而使气孔关闭,造成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停止。

光照强度弱时,农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比呼吸作用消耗的还少,农作物就会停止生长。

一般作物在强光下,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叶色浓绿、叶片小而厚、籽粒饱满、根系发达;弱光下作物节间较长、株高增加、根系发育不良、抗性降低。

温度农作物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变幅在15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

温度低于或高于此上下限,则生长缓慢。

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等。

比如对光合作用,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增强,但当温度高于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合速率明显地表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这是由于高温引起催化暗反应的有关酶钝化、变性甚至遭到破坏,同时高温还会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和受损;呼吸作用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极高温度下,在维持短时间强呼吸后,呼吸速率急剧下降。

水分水分约占农作物体重的70%~90%,不仅是农作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等生理活动所不可缺少的。

合理控制水分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保证,如果水分不足以补偿农作物因蒸腾作用和代谢活动消耗的水量时,嫩枝和叶片就会出现萎蔫现象,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农村气象服务手册

农村气象服务手册

农村气象服务手册第1章农业气象基础 (3)1.1 气象要素与农业生产 (3)1.1.1 温度 (3)1.1.2 降水 (3)1.1.3 光照 (4)1.1.4 风速 (4)1.1.5 湿度 (4)1.2 农业气候区划与适应 (4)1.2.1 农业气候区划 (4)1.2.2 农业气候适应 (4)第2章农田水分管理 (4)2.1 农田水分平衡 (5)2.1.1 降水量 (5)2.1.2 蒸发蒸散 (5)2.1.3 土壤储水量 (5)2.1.4 作物需水量 (5)2.2 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 (5)2.2.1 灌溉制度的制定原则 (5)2.2.2 灌溉技术 (6)2.3 雨水收集与利用 (6)2.3.1 雨水收集 (6)2.3.2 雨水利用 (6)第3章农作物生长发育与气象 (6)3.1 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 (6)3.2 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7)3.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7)第4章农业气象灾害防御 (8)4.1 干旱的防御 (8)4.1.1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作物结构,优先发展耐旱作物和品种; (8)4.1.2 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提高灌溉条件,保证作物生长关键期水分供应; (8)4.1.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8)4.1.4 增施有机肥和保水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8)4.1.5 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应对措施; (8)4.1.6 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干旱状况。

(8)4.2 洪涝的防御 (8)4.2.1 合理规划农田排水系统,降低农田内涝风险; (8)4.2.2 加强河道整治,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8)4.2.3 建立健全洪涝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8)4.2.4 加强防洪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标准; (9)4.2.5 推广防洪避洪技术,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9)4.2.6 合理调整作物结构和种植制度,降低洪涝灾害风险。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业生产中的气象因素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业生产中的气象因素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农业生产中的气象因素气象因素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发育。

了解和利用气象因素,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规划农业生产活动,提高产量和农作物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气象因素,并探讨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光照条件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受限,进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能量储存。

而过度的光照,特别是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可能会导致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植物细胞造成伤害。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育阶段,合理安排光照条件,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温度条件温度是农业生产中另一个重要的气象因素。

不同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植物失水,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也会促进害虫繁殖和病原菌的生长。

而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植物冻害,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调控温度条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降水量和湿度降水量和湿度直接关系到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农作物生长都有影响。

降水量过少会导致土壤干旱,植物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造成生长受限。

而过度的降水量则会导致土壤过湿,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和养分吸收。

湿度过高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对农作物造成威胁。

因此,农民需要掌握当地的降水规律和湿度变化,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以保证农作物获得适宜的水分和湿度条件。

四、风力和风向风力和风向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适度的风力可以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CO2浓度,促进农作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而过大的风力则会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容易造成植物倒伏和损坏。

风向的变化对农作物的授粉和传播病虫害也有影响。

因此,了解当地的风力和风向变化,合理规划农田布局,使用风力设施和防护措施,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农业气象学解析解析

农业气象学解析解析

绪论1、气象:地球大气中每时每刻发生的风、云、雨、雪、雷电、旱涝、寒暑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统称大气现象,简称气象。

2、气象要素: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常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特征来描述,这些特征量,成为气象要素。

主要的气象要素有:辐射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力、风、云、降水、蒸发、能见度等。

3、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一门科学。

4、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条件):一定的照度和光照时间,一定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是植物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常被称为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或主要的农业气象条件。

5、农业气象学的研究的理论基础(五个定律):基本生活因子同等重要性环境因子对植物的非同等重要性限制因子最适阈限临界阈限6、农业气象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平行观测原则。

是区别于单纯农业研究和气象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

思考:1、农业气象学与气象学的根本区别在什么地方?2、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是什么?3、农业气象学常用哪些方法来研究?地理播种法分期播种法地理分期播种法人工气候实验法数理模拟法、田间试验法、统计数学法、遥感法等第一章地球大气1、氮气78%氧气21%氩气干洁大气二氧化碳臭氧大气的组成稀有气体水汽杂质2、对流层特点:(1)集中了整个大气3/4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风云雨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对天气分析和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2)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上升100m下降0.65℃γ为气温直减率,即气温铅直梯度。

γ>0时,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γ=0时,表示气温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γ<0时,表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逆温层)。

逆温是环境中很重要的大气现象,许多严重的污染事件都与之有关。

逆温现象出现时,气层稳定性强。

导致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累积并产生污染事故3、对流层分层(0~16km)(1)下层:0~2km摩擦作用、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最强烈气温、空气湿度等有明显的日变化、水汽丰富,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农业气象观测是指利用气象技术手段来对农田、农作物等农业生产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以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和气象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有效管理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象要素观测:包括气温、降水、风速、湿度、日照时数等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

这些气象要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观测这些气象要素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气候环境,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2. 气象灾害观测:包括冰雹、霜冻、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警气象灾害,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损失。

3. 土壤水分观测:土壤水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土壤水分的观测可以及时调整灌溉方案,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4. 病虫害监测: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和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气象条件的监测可以预测病虫害的爆发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农业气象观测的有效管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农业气象观测有效管理的几个方面:1. 完善观测设施和仪器:建立完善的气象观测站网络,配备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仪器,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培训和管理气象观测人员,提高其观测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保障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建立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气象观测数据向农业生产者和政府部门发布,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利用先进的气象技术手段,及时监测和预警气象灾害,最大程度地降低农业损失。

气象学

气象学

第一次1. 什么是农业气象要素,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哪些?2. 对流层的厚度和主要特征有哪些?( 1 答:农业气象要素是与现实农业(农林牧副渔)生产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也称农业气象条件。

主要农业气象要素可概括为四个字即:光热水气。

光(太阳辐射能与光谱、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热(气温、土温、水温)、水(空气湿度、大气降水,土壤水分)、气(大气成分、二氧化碳、风和乱流)。

2答:对流层的平均厚度随纬度和季节不同,低纬:17-18km,中纬:10-12km,高纬:8-9km;夏季厚于冬季。

对流层有四大特征:①集中了大气圈中几乎全部的水汽;②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m,气温降低0.65℃;③空气具有强烈对流运动;④水平方向上温湿度分布不均匀。

第二次1. 某物体温度为4828K,求其最大辐射波长的光量子能量和频率?2. 求太阳(T=6000K)和地球大气(t=7℃)的辐射强度和最大辐射波长?3.求算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在纬度20°、45°、60°的太阳高度角?(1、某物体温度为4828K,求其最大辐射波长的光量子能量和频率。

解:已知T=4828K,据(1.1)和(1.2)和(1.7)式有:入m =2897/T=0.6μm,f=V/入m=3×108×106/0.6=5×1014赫,E L=h×f=6.626×10-34×5×1014=3.313×10-19焦尔.答:该物体的最大辐射波长为0.6微米,光量子能量为3.313×10-19焦尔,频率为5×1014赫兹。

2、试求太阳(T=6000K)和地球(t=7℃)的辐射强度和最大辐射波长?解:已知太阳温度T日=6000K,地球大气温度T气=273+7=280K,据(1.5)和(1.7)式:E T日=σT4日=5.67×10-8×60004=7.348×107w/m2,E T气=σT4气=5.67×10-8×2804=3.485×102w/m2,入m日=2897/6000=0.4828µm,入m气=2897/280=10.35µm。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农业气象观测是指利用气象观测手段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监测、预测和评估的过程。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要素观测、病虫害监测、作物生长监测、气象灾害监测等。

有效的管理对于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要素观测气象要素观测是农业气象观测的基础,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观测。

这些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的传播和防治、灌溉和施肥等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农业气象观测必须对这些气象要素进行连续、准确的观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有效管理气象要素观测工作,需要加强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维护,提高观测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还需要加强观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观测设备,并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时保存和整理观测数据,并进行有效的数据共享和利用。

二、病虫害监测农业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病虫害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虫害的传播情况和发生趋势,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农业气象观测需要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包括病虫害种类、密度、趋势等方面的观测。

为了有效管理病虫害监测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确保监测点位的覆盖范围和密度。

还需要加强监测手段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需要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报告,及时向农民和农业管理部门通报病虫害的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指导农业防治工作的开展。

三、作物生长监测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作物生长监测是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作物生长监测,可以了解作物的生长状态、需水需肥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作物生长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播种、生长期、结果期等阶段的生长情况的观测和分析。

四、气象灾害监测气象灾害是指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干旱、洪涝、冻害、霜害等气象灾害。

农业气象基础知识

农业气象基础知识

水分异常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灾害名称 干旱 地表层水不能满 足作物生长的需 要/特点:影响作 物生长 洪涝 渍害 强降水形成洪水径流冲毁 由于降水集中,农田地下 设施、淹没农田,或强降 水位过高,作物根层土壤 水后农田产生积水,无法 持续处在过湿状态,使作 及时排出,造成作物受淹, 物根系长期被水浸泡缺氧, 当持续时间超过作物的耐 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形成 淹能力后所形成的危害。 的危害。
六 农业气候
什么是气候,天气和气候在哪些方面有着不同?
•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 气平均状况。 •特点: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天气 气候
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 是指一个地方多年 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阴晴、 的天气平均状况。 冷暖、风力大小等大气状况 的综合表现。 1. 短时间的 2. 多变的 1.较长时间 2.变化不大
• (4)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
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与霜不同 。
霜冻
• 霜冻的预防方法
灌水法: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
提高空气温度(可使空气升温2℃左右)。
遮盖法:就是用稻草、麦秆、草木灰、杂草、尼龙等覆
盖植物,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 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气温1-2℃。
光周期反应与光强无关
• 2.光照强度对作物的影响 • (1)光强与光合作用 •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 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当光照强 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相 应地增强,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 象。这个光的临界点称为光饱和点。 在光合作用进行的同时,植物的呼吸 过程也在进行。把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 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强值称为光补偿点。

农业气象学知识点要点

农业气象学知识点要点

3.五大气象要素,及其周期性变化,对农业生产得影响答:气象要素:光:辐射、日照 热:温度 水:空气湿度、降水、蒸发 气:气压风:风向、风速4、辐射得特点:1、辐射要有温度;2、辐射就是一种物质运动,具有能量、质量;3、辐射可以产生热效应;4、辐射具有二象性。

即波动性与粒了性。

5.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得计算:Sinh=Sin φSin δ+Cos φCos δCos ω其中,φ为纬度。

δ为赤纬角,ω为时角。

赤纬角(δ) :太阳直射到地球表面得一点到地心得连线与赤道面组成得夹角,即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所处地理纬度叫赤纬。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化,在北半球取正值,南半球取负值,即 –23、5°≤δ≤23、5° 。

时角与时间得关系:ω=(t-12)×15 ° 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ω=0, h=90-φ+ δ特殊日期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得计算:夏至日太阳高度角:h=90-φ+ 23、5° 冬至日太阳高度角:h=90-φ-23、5° 春、秋分太阳高度角:h=90-φ太阳高度角得变化:日变化:日出、日落,h=0;正午,h=90°年变化:在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冬季小。

计算武汉(30°N)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间与可照时间。

可照时间:从日出到日没得时间间隔,称为可照时数(昼长)日出日没时角得计算:全天可照时间(t)为:φ为纬度。

δ为赤纬角,ω为时角。

ω=(t-12)×15 °春秋分日出正东、日没正西(春分、秋分日得赤纬为 0°) 夏至:δ=23、5°冬至:δ=-23、5°第三章 温度1.土壤得热容量主要由什么决定?为什么?答:在一定过程中,物体温度变化1°C 所需吸收或放出得热量,称为热容量。

它取决于物质本身得性质与温度。

分为容积热容量与质量热容量。

2.何谓导热率?它表示什么意义?定义: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差时,其相对得两个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得热量。

农业气象要素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要素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要素名词解释1. 温度:指空气的热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在农业气象中,温度是一种重要的要素,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的发生。

2. 降水量: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降水量,通常用毫米表示。

降水量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水分状况有重要影响,是农业气象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3. 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与饱和状态下所含水蒸气的含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相对湿度影响农作物的水分蒸发和病虫害的发生,也与温度、降水量等要素相互作用。

4.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速度,通常用米每秒表示。

风速对农作物的传粉、花粉传播和病虫害传播有影响。

5. 日照时数:指单位时间内太阳直接照射地面的时间,通常以小时表示。

日照时数是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6. 大气压力:指单位面积所受大气的压力,通常用帕斯卡表示。

大气压力是农业气象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影响着气象现象的变化和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7. 蒸发量:指单位面积上升的水蒸气量,通常用毫米表示。

蒸发量对农业灌溉和作物的水分需求有重要影响。

8. 土壤温度:指土壤内部或表层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土壤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根系活动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重要影响。

9. 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通常用瓦特/平方米表示。

光照强度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周期起着重要作用。

10. 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恒定气压下,饱和时所达到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露点温度与相对湿度和温度有关,对农作物的蒸腾、水分运输和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农业气象观测是指通过气象观测系统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和监测的过程,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等指标。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各种气象要素的准确测量和监测,以及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和预测。

农业气象观测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管理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环境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保护农作物和畜禽的健康,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我们将分析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及有效管理。

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1. 气温观测气温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对种植作物的生长和畜禽的健康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农业气象观测中对气温的观测主要包括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指标的测量和记录。

1. 建立健全的观测系统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是保证农业气象观测质量和有效管理的基础。

观测系统应当包括气象观测站点的选址和布设、气象观测仪器的采购和维护、观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等,确保农业气象观测可以长期持续地进行。

2. 加强观测员的培训观测员是农业气象观测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观测和记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

加强对观测员的培训,提高其气象观测技术和观测质量,是农业气象观测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3. 观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及时管理和准确分析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观测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存储,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5. 加强对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观测数据中的异常和误差,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农业气象观测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保证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气象支持和保障,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农业气象观测是农业生产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准确观测和有效管理对于农业生产稳定和增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气象预报是根据气象学原理和技术手段,通过对大气环境进行观测、分析和预测,提前预告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的情况。

而农业气象预报则专门针对农业生产及其相关活动的需求,给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情况预测,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朋友们进行农事活动。

下面就来讨论一下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其必要性。

1. 温度及降水预报温度及降水是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气象要素。

温度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温或低温都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而降水情况则影响着灌溉及排水的需要,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直接影响。

2. 风向和风力预报风向和风力也是农业气象预报的重要内容,风向的改变会影响到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路径,而风力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喷洒、播种等工作也有着直接影响。

3. 天气变化趋势预报天气变化趋势预报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的整体趋势进行预测,这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农业气象预报,农民朋友们可以提前预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情况,根据预报的信息及时调整种植、灌溉、施肥等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预防自然灾害农业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提前了解降水、风力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预防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节约资源通过农业气象预报,农民朋友们可以根据未来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4. 保障农产品质量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发育和成熟收获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而农业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在种植、管理和收获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保障农产品质量。

5. 科学农业生产农业气象预报可以为科学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帮助农业生产者根据未来气象情况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益。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包括温度及降水预报、风向和风力预报、天气变化趋势预报等内容,而农业气象预报的必要性则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预防自然灾害、节约资源、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促进科学农业生产等方面。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

农业气象预报的要点及必要性农业气象预报是指通过对农业生产相关气象要素(例如降水、温度、湿度、风速等)的观测和分析,利用气象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预测,并将结果传达给农民和相关决策者的一项服务。

农业气象预报的主要要点包括以下几方面:1. 气象要素观测和分析:农业气象预报首先需要对相关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和分析。

通过观测得到的气象数据可以揭示不同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周期,为预测提供依据。

2. 气象模型和统计方法:农业气象预报常利用气象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预测。

气象模型是对大气运动、能量传递和物质输送等过程的数值描述,通过模型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统计方法则是根据过去的气象数据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建立统计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农业气象情况。

3. 农业生产关联:农业气象预报需要将气象信息与农业生产关联起来。

不同农作物对气象条件的需求不同,对于预测农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预报结果传达:农业气象预报的结果需要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农民和相关决策者。

这样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农业生产措施,降低灾害风险,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气象预报可以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为农民提供及时决策依据。

根据降水预报可以合理安排灌溉和雨水收集措施,避免水分过剩或不足对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

2. 降低灾害风险:农业气象预报可以提前预警气象灾害的发生,如台风、干旱、冰雹等。

通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防风设施、灌溉工程等,可以减少农作物受灾面积和产量损失。

3.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业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时间,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农作物的种植,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气象预报可以精确预测气象变化,为农民提供气象保险等金融服务的依据。

这样可以降低农民对气象灾害的不确定性,提高其农业生产的信心和投入。

农业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气象要素及其变化对本专业领域的影响

农业气象要素及其变化对本专业领域的影响

农业气象要素及其变化对本专业领域的影响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气象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气象要素及其变化对本专业领域的影响,以期对农业气象的研究和应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农业气象要素及其变化农业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温度、降水、光照、相对湿度、风速等。

这些要素对农作物的种类选择、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等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气候的变化,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也将对农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1. 温度变化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要素之一。

随着气候变暖,温度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一些作物的生长速度,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过高的温度也会造成作物的凋萎和死亡。

此外,温度的年际变化也会影响作物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增加农民的农事风险。

2. 降水变化降水是维持农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水源。

随着气候变化,降水量和分布将发生变化,这将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重大影响。

降水不足会导致土壤干旱,限制农作物的生长。

而过多的降水则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和病虫害的爆发。

因此,合理利用和调节降水资源,提高农田排水能力,成为农业气象研究的重要课题。

3. 光照变化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来源。

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业气象研究可以通过对光照要素的监测和预测,帮助农民选择适合的种植时机,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4. 相对湿度变化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百分比。

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水分蒸腾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过高的相对湿度会增加病菌和虫害的滋生概率,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合理监测和控制相对湿度可以帮助农民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5. 风速变化风速的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传粉有着重要影响。

适度的风速可以促进植物的通风和传粉,有利于生长和繁殖。

然而,过高的风速会导致作物倒伏和脱粒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因此,风速的变化需要引起农民和农业专家的重视,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它是 根 据天文学原理将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360° 的轨道分为24等份,出现24弧段,每弧段 15°为一节,每节大约为15天,二十四节气 的名称是根据各节当时的天文、气候状况和 物候反应等确定。
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二十四节气的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三)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 (1)充分利用水、热资源,发展多熟种植:根 据当地大于10℃的日数、积温和年降水量 等,积极发展多熟种植,并合理间作套 种,提高复种指数。 (2)合理布局,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农业气候 优势。 (3)采取有效措施防御灾害,提高农业生产潜力。 (4)发展立体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推广节水
一、农业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资源
(一)农业气候资源的概念 农业气候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
业生产所提供的自然物质和能源,是对农业生 产发展的潜在支持能力。农业气候资源包括光 资源、热资源、水资源、气资源等。 (二)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
(1)有限性;(2)波 动性;(3)空间差异性; (4)整体性;(5)脆弱性。
第一节 农业气象要素与气候
一、农业气象要素 二、气候及我国的气候特点
一、农业气象要素
(一)太阳辐射的基本知识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到单位面积 上的太阳辐射能量,又称太阳辐照度。 2.光照度 光照度是衡量光照强弱的指标,常以勒克斯(lx) 表 示。 3.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时,被叶绿素吸收并参与光化学反应的太阳辐射光谱成分。

(三)风 1.风的基本知识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 常用风向和风
速表示。 2.季风与地方风
季风:通常指的是冬季风和夏季风。
地方风:地方风常见有三种:海陆风、山 谷风和焚风。
(四)昼夜与四季 1.昼夜的变化规律 地球每转一周,各地经 历了一个白天
(从日出到日落)和一个黑夜(从日落到日
二、气候及我国的气候特点
(二)气候带和气候型
1.气候带:即赤道气候带,南、北热 带,南、北副热
带,南、北暖温带,南、北冷温带, 南、北极地气候
带。
2.气候型: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和地
中海气候、高山气候和高原气候、草 原气候和沙漠气
候。
(三)我国的气候特点
第二节 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一、农业气候资源 二、农业小气候 三、二十四节气与主要农事活动
(一)气候的形成因素 1.太阳辐射 各地气候的差异和季节的交替,主要 是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不均引起的。 2.下垫面性质 下垫面是指地球表面的状况,它包 括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植被和土壤等。 3.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引导气团移动,使各地的热 量、水分得以转移和调整,维持了不同地区间的热 量和水分平衡。 除上述三个自然因素对气候起着重要作用外, 人类活动对气候也有影响。
(二)气压 1.气压随高度变化 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当温度一定时, 地面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速度是不等的。 2.气压随光照、温度变化 一日中,夜间气压高于白天,上午气 压高于下午;一年中,冬季气压高于夏季。当暖空气来临时, 会引起气压减小;当冷空气来临,会使气压增高。 3.气压的水平分布 气压分布形式有:一是低压,二是高压,三 是低压槽,四是高压脊,五是鞍形场。
农业。
二、农业小气候
小气候是指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特点范围内, 在局部地区,由于下垫面性质不一致,在近地气 层和土壤上层形成的小范围气候,具有“范围 小,差别大,稳定性强”等特点。
植物生产中,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结果, 特别是农业技术措施的人为影响,使各下垫面的 光、热、水、气等要素的分布和组合不同,形成 了不同性质的区域气候特征,称为农业小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