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生物发酵反应釜的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本设计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高硒酵母的试验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装备,同时稍加改装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化学,生物反应设备,其用途相当广泛。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
以玉米为例,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大,但其深加工量不到玉米产量的两成。
致使玉米大量积压,严重影响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各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以在食品加工中必备的酵母为例:国外已从富硒酵母发展到今天的高硒酵母,其与我国使用的传统的无机亚硒酸酵母相比不仅含有生物体内新陈代谢必须的硒,而且富含B类维生素,谷胱甘肽,酵母蛋白质,酵母其他无机盐。
硒酵母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抵抗疾病调动机体内的抗癌因素,控制肿瘤生长。
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公认的微量元素增强剂。
而我国现有的生产加工设备工艺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生产工艺及生产参数计算机控制应用不广泛。
如果本设计能顺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可以为我国居民的食品营养又添新色,同时也可以为玉米的深加工提供又一条途径,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出贡献。
二、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条件:
在整个工业化生产中可以简略的概括为下图的典型流程:。
反应釜开题报告
沈阳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水解反应釜设计系(部):机械系专业班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702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开题时间:2010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的目的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搅拌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
本设计为对硝基苯酚生产过程中的一台水解反应釜,对硝基氯化苯的水解反应过程中,应用此设备。
[2]搅拌可以使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在彼此之中互相分散,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也可以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
搅拌操作的例子颇为常见,例如在化学实验室里制备某种盐类的水溶液时,为了加速溶解,常常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液体进行搅拌。
在工业生产中,搅拌操作是从化学工业开始的,围绕食品、纤维、造纸、石油、水处理等,作为工艺过程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应用,搅拌操作分机械搅拌和气流搅拌。
气流搅拌是利用气体鼓泡通过液体层,对液体产生搅拌作用,但气泡的作用对液体所进行的搅拌是比较弱的,对粘度高的液体不适用,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的搅拌操作均系机械搅拌。
搅拌设备主要由搅拌装置、轴封和搅拌罐三大部分组成。
本设计说明书着重对此作计算和说明。
搅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很广,尤其是化学工业中,很多的化工生产都或多或少地应用着搅拌操作。
反应釜课程设计总结
反应釜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反应釜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反应釜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安全规范。
3. 学生能够描述反应釜内进行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反应釜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对反应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
3. 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反应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化学工业的热爱,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实验操作中遵守规程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实验中互相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实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充满好奇,但安全意识和实践经验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反应釜基础知识:- 反应釜的结构与功能- 反应釜的原理及分类- 反应釜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2. 反应釜操作步骤与安全规范:-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反应釜的操作流程- 常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3. 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及特点- 反应釜内化学反应的监测与控制-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4. 实践操作与实验技能:- 反应釜的启动与停止- 反应釜内物质的添加与取出- 反应釜运行状态的监测与分析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章节:反应釜基础知识(1课时)- 第二节点:反应釜操作步骤与安全规范(2课时)- 第三章节:反应釜内的化学反应(2课时)- 第四章节:实践操作与实验技能(3课时)教学内容参照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报告最终版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响釜"反响工程与反响器"是一门应工程,是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为根底的穿插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化学反响规律,建立反响动力学模型亦即对所研究的化学反响,以简化的或近似的数学表达式来表述反响速率和选择率与温度和浓度等的关系。
②研究反响器的传递规律,建立反响器传递模型亦即对各类常用的反响器内的流动、传热和传质等过程进展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力求以数学式予以表达。
③研究反响器内传递过程对反响结果的影响对一个特定反响器内进展的特定的化学反响过程,在其反响动力学模型和反响器传递模型都已确定的条件下,将这些数学模型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等方程联立求解,就可以预测反响结果和反响器操作性能。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了反响工程的开展,逐渐清晰了对反响工程的认识,掌握了根本的知识。
下面是我对学期所学的总结—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响釜,用此篇课程设计来总结我学期的所学。
本次设计的反响釜是反响工程中的一种反响器,是综合反响容器,根据反响条件对反响釜构造功能及配置的设计。
从开场的进料-反响-出料均能够以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完成预先设定好的反响步骤,对反响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力学控制〔搅拌、鼓风等〕、反响物/产物浓度等重要参数进展严格的调控。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22.反响釜釜体的设计22.1罐体和夹套的构造设计32.2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32.2.1确定筒体内径32.2.2 确定封头尺寸42.2.3 确定筒体的厚度H i42.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52.4 夹套反响釜的强度计算62.4.1 强度计算的原那么及依据62.4.2 按内压对圆筒和封头进展强度计算62.4.3 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展强度校核72.4.4 夹套厚度计算82.4.5 水压试验校核计算83.反响釜的搅拌装置93.1 搅拌器的安装方式及其与轴连接的构造设计93.2 搅拌轴设计104.反响釜的传动装置11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114.2 釜用减速机类型,标准及其选用114.3 凸缘法兰124.4 安装底盖124.5 机架124.6 联轴器125.反响釜的轴封装置13 6.反响釜的其他136.1 支座136.2人孔146.3 设备接口14 7.反响釜的装配图14 参考文献15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目的:把所学"化工设备机械根底"及相关知识,在课程设计中综合运用,把化工工艺条件与化工设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稳固和强化有关机械课程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
反应釜设计
7 完成图纸
要求完成一张A1 图纸。
三、制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图面布置
2、图面上应有的内容
3、局部细节 细节1 细节2
细节3
细节1:容器法兰的连接
细节2:接管的画法
细节3:出料口的结构
8 任务及时间安排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分散时间进行的方 式,但必需在设计周完成所有的设 计任务
几点需要说明的问题
1)分组 本次课程设计采取学生自愿组合成组的方式进
行,要求每组5名同学,原则上组内同学来自于 一个班级。
2)新技术的应用
所设计设备上需要用到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新材 料、新方法、新工艺、新部件等,每组学生需要 上网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不少于5篇),该技术 需经论证,并尽可能应用到所设计的设备上。
图纸打印与成果提交
打印时间:19周周2上午 打印地点与次序:另行通知(各班分阶段打印) 费用:免费一张/组,超过酌情收费。 成果提交与答辩 纸版设计说明书提交时间:
19周周2上午(各班分阶段提交并答辩)
地点与答辩次序:另行通知。 电子版设计说明书提交时间
19周周3晚12点结束。
设计成果提交
将实际工作压力P与许可工作压力[P]比较 要求: P略小于 [P]
水压试验下的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5 标准件的选择
1)釜体法兰 2)搅拌器、搅拌轴和联轴器 3)搅拌装置和密封装置 4)容器支座的选用 5)人孔、视镜、温度计、压力表接口 6)工艺接口
6 技术要求的提出
对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检验等图纸上还未 表示清楚的问题用文字说明。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
二、 设 计 内 容
反应釜开题报告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6300L K型反应釜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姓名:赵真学号:110331232指导教师:姜吉光开题时间:2015年3月20日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 课题的目的化工设备毕业设计是培养我们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独立的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我们完成毕业设计后,应达到下列目的:(1)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设计中综合的加以运用,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2)使我们具有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我们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颁布标准,以完成我们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基本训练。
1.2 课题的意义反应釜是化学、医药及食品等工业中常用的典型设备之一。
搪玻璃反应釜先用胎具将钢板压制成符合烧成要求的折流板,其横截面成类似字母“Ω”形,折流板的宽度H为釜体直径的1/8~1/6,折流板顶面弧度半径R为:3δ≤R≤150mm,δ为折流板钢板厚度,侧面弧度半径r为6~50mm,然后根据反应釜体积的大小,将折流板制成一层或多层,焊接在釜体内壁上,焊缝处处理圆滑过度后,进行搪烧,组装成成品,较好地改善了反应物料流动状态,提高了反应效率。
搪玻璃设备运行中停车后的检验国内、国外高品质的制造商都选用高品质的钢板、焊条、瓷釉,钢板焊条含碳、硫、磷杂质低,钢板内晶格结构紧密并有微量元素以抑制制造过程中吸氢,瓷釉选用耐腐蚀性能好、耐温差急变性能优异、熔点低的瓷釉。
搪烧时采用“低温长烧”、“搪烧后缓冷”的烧制工艺,一般在搪烧三次后就没有了气孔,以后的三到四次搪烧仅仅是瓷层的加厚,瓷层一半以上的厚度是致密不导电的,这样的瓷层耐腐蚀性能优异,腐蚀、摩擦、碰撞后即便瓷层厚度减薄也不会影响瓷层的性能。
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题目: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PVC已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反应釜的温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传统的PID控制策略仅能够实现简单的温度控制,不能满足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需要。
本文将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MFAC)算法,实现PVC反应釜温度的自适应控制,提高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PVC,反应釜,温度控制,MFAC一、研究背景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用途广泛,如建筑、汽车、电子、医疗、包装等领域。
PVC生产的核心反应釜,对反应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已经不能应对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要求。
模糊自适应控制(MFAC)是一种新型的温度控制算法,可以实现自适应控制,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MFAC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汽车制造、电子、机械等等。
本研究旨在探究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提高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为PVC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1. PVC反应釜的原理和温度控制需求。
2. 研究MFAC算法原理和优缺点。
3. 设计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系统框架和控制算法。
4. 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
5. 对比MFAC算法和PID控制的效果,评估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三、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实现MFAC在PVC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应用,提高温度控制效果,提高反应釜温度的精度和稳定性,为PVC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提高PVC生产过程中反应釜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本研究也可以扩展MFAC算法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为其他领域提供参考意见。
反应釜开题报告
反应釜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目的及意义:在精细化工行业中,反应釜是常用的一种反应容器,而温度是其主要被控制量,是保证产品晶化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晶化反应釜利用导热介质通过反应釜的夹套来提高釜内物料的温度,通过搅拌机的搅拌使物料均匀、提高导热速度,并使其温度均匀。
导热介质的选择根据各厂产品的工艺温度要求确定的,常见的导热介质有过热蒸汽和导热油。
温度测量常用热电阻或热电偶及其变送器组成。
通入反应釜的导热介质要求保持温度恒定,通过调节流入反应釜夹套的导热介质的流量,来控制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符合工艺要求。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常常要求被恒定在4-1℃或更小的范围内,靠手工调节流量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温度调节控制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晶化反应釜发展现状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搪玻璃设备行业通过不断的投资、建设,企业规模和产品的大型化在持续增长,整个行业的产值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行业的装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据2000~2008 年的统计,搪玻璃设备行业生产总无忧论文网值平均达到15.6亿元/年,折合产量为12.1万吨/ 年,年平均增长率在10%左右。
1)搪玻璃设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2000~2008年搪玻璃设备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预计在15亿元以上,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规格不断加大。
2)晶化设备行业的制造能力和产品规格不断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晶化釜制造厂根据有关法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晶化釜设备的制造和应用范围,江苏扬阳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苏州协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苏州飞跃工业搪瓷有限责任公司、临沂宏业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淄博华星化工设备厂、淄博工业搪瓷厂等企业先后将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由D2 升级到A2。
3)晶化釜设备行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据2000年初期的统计表明,反应釜行业投资500万以上企业共有112家,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32 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和市场经济的加剧,晶化釜行业的企业改革、改组和改制不断强化。
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专业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字
年 月日
反应釜设计开题报告
齐齐哈尔大学
开题报告
学院
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我国正处于反应釜生产和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酿酒、制药、家电、水电、机械、建筑、市政和各种民用器具中[5]。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国内由原料能源转变为最终有效利用能源转化率目前只有27%,节能的潜力很大。夹套传热设备总是应用的非常的广泛,在日产千吨的合成氨厂中,各种传热设备约占全厂设备总数的40%左右[6]。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要求越来越高: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制循环。3. 以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4.合理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7]。
论文,2007
[12] Knudson,J.G.and D,L,Katz,Fluid 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McGraw-HiLL,
New Yok,1988。
[13] Cheers.Y and Nakayama.W.Recent Advances in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inJapan.ASME HTD-10,5-16,1980.
[4] 陈偕中. 化工容器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5] 陈乙琮. 搅拌设备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
[6] 朱有庭. 曲文海,于浦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
反应釜课程设计摘要
反应釜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反应釜的基本概念、结构及工作原理;2. 掌握反应釜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了解不同类型反应釜的特点;3. 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反应釜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安全规范;2. 提高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化学工业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化学反应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实验课程,以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浓厚兴趣,但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反应釜基本概念:介绍反应釜的定义、分类及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反应釜概述”2. 反应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反应釜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反应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 反应釜的应用:分析不同类型反应釜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反应釜的应用与选择”4. 实验操作技能:教授反应釜的基本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教材章节:第三章“反应釜的实验操作技能”5. 化学反应过程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分析影响反应效果的因素;教材章节:第四章“反应釜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分析”6. 实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章节:第五章“实验数据分析与问题解决”7. 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典型反应釜应用案例,进行课堂分析与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教材章节:第六章“反应釜应用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课时,实验操作4课时。
搅拌釜式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开题报告
搅拌釜式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的开题报告题目:搅拌釜式反应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搅拌釜式反应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
为了提高反应器的效率及产品质量,需要对反应器内部的流动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反应器内部流动的方法。
通过模拟反应器内流体的运动及物质传递过程,可以获取反应器内部的流场信息,从而优化反应器的设计,提高反应器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探究搅拌釜式反应器内部流动的特性,并寻求优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案,为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的反应器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 建立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2. 模拟反应器内的流动及物质传递过程;3. 分析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性,如速度场、压力场、浓度场等;4. 优化反应器的设计参数,如搅拌速度、搅拌器形状、反应器尺寸等;5. 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二)研究方法1.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模型;2. 进行数值模拟获取反应器内部的流场信息;3. 结合实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4. 通过模拟数据进行反应器的优化设计。
三、预期成果1. 建立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模拟反应器内部流动;2. 分析模拟结果,探究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性;3. 提出优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案;4. 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
四、进度安排1. 研究文献的收集与阅读(2周);2. 建立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4周);3. 模拟反应器内的流动及物质传递过程,并验证模拟结果(6周);4. 分析反应器内部的流场特性,并提出优化反应器设计的方案(4周);5. 撰写论文及完善研究成果(4周)。
五、参考文献1. Wu, C., Wei, G., & Yu, L. (2016). Hydrodynamics and mixing performance in a stirred tank with surface-mounted baffles: A CFD study.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50, 134-149.2. Yang, D., Wang, D., Zhang, G., & Sun, Z. (2014).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solid-liquid mixing in a stirred tank with the Rushton impeller.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15, 200-209.3. 李明煜, 赵琳琳, 赵明佳, & 刘衡. (2017). 旋转放颗砂搅拌釜内流场数值模拟. 液态物理, 32(1), 24-29.4. 史盼如, 王淑娴, 杨春花, & 杜路源. (2019). 多段平板叶轮搅拌釜内颗粒输运及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 化学工程, 47(3), 293-300.。
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釜开题报告内容
【4】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机架和联轴器的选用. HG 21569-1995;
【5】潘红良、郝俊文,过程设备机械设计,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
【6】蔡纪宁,张秋翔.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社.2000;
【7】蔡纪宁,张秋翔.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社.2000;
四、5月1日~5月25日
1、设计说明书的录入
2、设计图纸的绘制
五、5月26日~6月10日指导教师检查,修改设计成果。
六、6月11日~6月25日图纸及说明书的计算机输出,准备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或资料)
【1】国家质量监督总局.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HG20582-1998
【2】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机械搅拌设备.HG/T 20569-94;
【8】谭蔚.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9】C.J.Geankoplis.Trsansport Processes and unit operations.3rd ed.New York:PRENTICE Hall PTR,1993;
【10】A.Higuchi,Y.Saitoh.Optimal Control of Four Wheel Steering Vehicle:Vechile System Dynamic,22(1993),pp.397-410.1993;
指导老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字
年月日
专业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字
年月日
再次,本设计为传热装置,需对夹套内进行的皂化反应进行恒温加热,所以要控制夹套内的液体温度。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程计划
课程设计:反应釜设计(优.选)
化工工艺课程设计(本)题目反应釜的设计班级10工艺2班学号201041511245 姓名何东宝指导教师黄相璇完成日期2013年12月30日目录*设计任务书 0一.概述 (2)0.1设计任务及条件 (2)0.2设计方案简介 (2)0.3水乳胶物性及参数表 (2)二.工艺设计计算 (2)1.反应釜釜体设计 (2)1.1釜体的DN、PN的确定 (2)1.1.1釜体DN的确定 (2)1.1.2釜体PN的确定 (3)1.2 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 (3)1.2.1设计参数的确定 (3)1.2.2 筒体壁厚的设计 (3)1.3 釜体封头的设计 (4)1.3.1 封头的选型 (4)1.3.2 设计参数的确定 (4)1.3.3 封头的壁厚的设计 (4)1.3.4封头的直边尺寸、体积及重量的确定 (4)1.4筒体长度的设计 (4)1.4.1筒体长度H1的设计 (4)1.4.2釜体长径比L/D i的复核 (4)1.5 外压筒体壁厚的设计 (5)1.5.1设计外压的确定 (5)1.5.2试差法设计筒体的壁厚 (5)1.5.3 图算法设计筒体的壁厚 (6)1.6 外压封头壁厚的设计 (7)1.6.1 设计外压的确定 (7)1.6.2 封头壁厚的计算 (7)2.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8)2.1 夹套的DN、PN的确定 (8)2.1.1夹套DN的确定 (8)2.1.2 夹套PN的确定 (8)2.2 夹套筒体的设计 (8)2.2.1夹套筒体壁厚的设计 (8)2.2.2夹套筒体长度H筒的初步设计 (8)2.3 夹套封头的设计 (8)2.3.1 封头的选型 (8)2.3.2 椭球形封头壁厚的设计 (8)2.3.3椭球形封头结构尺寸的确定 (9)2.3.4带折边锥形封头壁厚的设计 (9)2.3.5 封头结构的设计 (9)2.3.6 带折边锥形封头壁厚的设计 (9)2.4 传热面积的校核 (10)3.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10)3.1釜体的水压试验 (10)3.1.1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10)3.1.2液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11)3.1.3压力表的量程、水温及水中Cl 浓度的要求 (11)3.1.4水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11)3.2夹套的液压试验 (12)3.2.1液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12)3.2.2液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12)3.2.3压力表的量程、水温的要求 (12)3.2.4液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12)4.反应釜附件的选型及尺寸设计 (12)4.1釜体法兰联接结构的设计 (12)4.1.1密封面形式的选型 (13)4.1.2螺栓、螺母和垫圈的尺寸规格及材料的选择 (13)4.2工艺接管的设计 (13)4.3管法兰尺寸的设计 (14)4.3.2 密封面形式及垫片尺寸 (15)4.5视镜的选型 (16)4.6支座的选型及设计 (16)4.6.1支座的选型及尺寸的初步设计 (17)4.6.2支座载荷的校核计算 (18)5.搅拌轴及浆的设计 (18)5.1搅拌轴直径的初步计算 (19)5.1.1搅拌轴直径的设计 (19)5.1.2搅拌抽临界转速校核计算 (19)5.2联轴器的型式及尺寸的设计 (19)5.直叶桨式搅拌器尺寸的设计 (20)6.传动装置的选型和尺寸计算 (20)6.1电动机的选型 (20)6.2减速机的选型 (20)6.3机架的设计 (20)6.4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21)6.4.1反应釜的轴封装置的选型 (21)6.4.2 填料密封的结构及尺寸 (21)7.焊缝结构的设计 (22)7.1 釜体上主要焊缝结构的设计 (22)7.2夹套上的焊缝结构的设计 (22)三.设计结果一览表 (22)四.设计评述及问题讨论 (26)五. 参考文献 (25)六.附图 (25)重要符号表 (25)工艺流程图 (25)设备工艺条件图 (25)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组员:第五组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指导教师:黄相璇一、课程设计作业题目:反应釜的设计二、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1.反应介质:6m3的水乳胶涂料;2. 容器内压:常压;3. 反应温度:80±10℃;4. 电机功率:5KW;5. 搅拌转速:6 0rpm。
开题报告_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开题报告化工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一.选题意义为了满足产品的多样化的市场需要,批量或半批量过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使得批量过程的先进控制问题成为当前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而间歇化学反应器是高度非线性对象,包括了所有批量过程控制的难点,涌盖了顺序控制、逻辑控制、回路控制的所有控制概念。
因此,开展以化学反应器为控制对象的“面向复杂工业过程集成与优化控制的应用环境建设与先进控制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传统化工生产领域,反应釜是生产化工产品如(胶水、化妆品等)的核心主要机械。
反应釜生产现场污染大、气味难闻有毒。
由于自动化程度低,有很多地方都是人工现场观看温控仪表监控操作,对生产人员身体健康伤害很大,且温度控制精度低,一直困扰着这个行业。
在工业控制领域,如何更有效地开发针对特定对象的先进控制算法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同时在工业测控系统开发过程中,实现测控系统与仿真系统的集成是当前的一个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普及,在传统化工生产领域改造和更新有力了极大的改进。
化工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反应釜是化工生产中实现化学反应的主要设备之一。
由于反应过程受外界温度、反应物质不同、浓度等因素影响较大,且系统本身具有较大的时变性和滞后性,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反应釜属于最难控制的过程之。
生产过程经常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环境下进行,生产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高性能、高精度反应釜控制器的研制受到高度重视。
二.综述1.国内外的反应釜发展现状目前,位于化工自动化最底层的控制器仍然是以PID为主流。
PID方法是一种基于过程参数的控制阀,其控制原理简单、实现方便,但在控制对象非线性时变、给定突变、大时滞系统等情况下,过程模型难以确定,参数调整往往比较困难,即使可行也因调整时间过长、超调量过大,使控制效果不佳,因此,使用先进的控制理论来弥补PID控制方法的不足,成为目前国内外自动控制方面的一个主要课题。
聚氯乙烯反应釜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五、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1]刁玉玮,王立业.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3 [2]汤善甫,朱思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3]蔡纪宁,张秋翔.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社.2000 [4]李红,孙虹雁,高德玉.化工机械应用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王绍良.化工设备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6]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胡建生.机械制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8]许德珠.机械工程材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王凯,虞军.搅拌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1]徐灏.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12]何七荣.机械制造工艺与工装.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杨老记,董晓英.AutoCAD2002工程制图实用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3 [14]王威廉.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5月5日前,完成开题报告和资料检索 5月15日前,研究聚氯乙烯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5月20日前,反应釜的结构特点 5月2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 6月5日前,进一步修改和完成论文以及为答辩做准备 三、阶段性设计计划、设计目标与应用价值 研究并熟悉聚氯乙烯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和掌握反应釜的结构特点.设计出反 应釜新的制造工艺和制造原料.使我国的化学工业取的长足的进步. 四、参考文献
说明:毕业综合课题开题报告(机电专业学生用)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 2007
题目:聚氯乙烯反应釜研究 学生:严小兵 系: 机械电子工程系 指导教师: 张在平 一、前言 1、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使得化工工业在这几年去的了长足的发展,但在10-15 年内,我国化学品需求增长的潜力很大.反应釜是化工工业的基础,但是我国的化 工工业起步晚.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还比较落后.原因就在于反应釜科技含量 不高.我们的研究旨在提高我国的化工工业.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帮助提高我国 的工业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做出贡献. 2、 课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使得化工工业在这几年去的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整体的工 艺水准还不高.特别是化工工业基础的反应釜.我国使用的仍然是旧技术和旧工 艺.不利于我国化工工业的发展.而欧美国家已经大量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特别 是以高分子为原料的制造工艺,不久将会大量运用. 二、课题方案的确定 1、 方案的原理、特点与选择依据 对聚氯乙烯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后利用其特点具有无焊接,不渗漏,无 毒性,重量轻,抗老化,抗冲击等许多的优点.能储运大多数无机酸,碱,盐类溶液 和部分有机溶剂.能替代钛,镍,高级合金钢等材料. 2、 课题完成步骤 专业班级:机电应用0421 专业技术职务:助教
聚氨酯聚酯反应釜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聚氨酯聚酯反应釜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推进,环保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聚氨酯聚酯是一种生态型高性能材料,其在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聚氨酯聚酯反应釜作为生产此类材料的关键设备,其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如反应温度控制、反应压力控制、过程数据记录等。
因此,对聚氨酯聚酯反应釜的监控与控制,是保障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本课题旨在设计一套聚氨酯聚酯反应釜的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物料流量等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与数据记录,提高生产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研究内容1. 聚氨酯聚酯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及生产工艺分析2. 监控系统设计与算法开发3. 硬件设计与实现4. 数据采集和处理5. 系统测试与优化三、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聚氨酯聚酯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及生产工艺,以及监控系统设计的理论与算法。
2.实验室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监控系统的性能,并进行系统优化。
3.软件开发法:采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监控系统的控制算法。
四、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如下:1. 设计一套可靠的聚氨酯聚酯反应釜监控系统,并实现控制与数据记录;2. 获得较高的实验效果,实现基本功能和预期成果;3. 发表1-2篇高质量论文;4. 参加国内或国际校内或外的学术会议和竞赛,及拓展学术交流平台。
五、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与算法开发(1个月)1. 文献调研,了解聚氨酯聚酯反应釜的工作原理及生产工艺;2. 基于文献调研,设计监控系统的主要算法。
第二阶段:硬件设计与实现(2个月)1. 根据监控系统算法,设计硬件方案;2. 硬件元器件选型;3. 硬件电路图设计。
第三阶段:软件开发与系统测试(3个月)1. 硬件软件驱动开发;2. 算法优化与控制调试;3. 系统测试,优化并整合软硬件系统。
间歇式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间歇式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间歇式反应釜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冶金等领域。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和技术的发展,对间歇式反应釜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温度控制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对反应釜的产量、产品质量、设备寿命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设计一套间歇式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为实现反应釜的智能化控制提供支持。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 研究分析间歇式反应釜的结构原理、工作过程和温度控制需求,制定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2. 选定温度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实验得到间歇式反应釜的温度响应特性和传递函数,并进行系统模型建立。
3. 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并进行仿真验证。
4. 设计实验平台,进行实际控制实验,验证控制效果。
三、研究内容和重点
1. 间歇式反应釜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分析;
2. 温度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取原则;
3. 计算间歇式反应釜的温度传递函数;
4. 选定控制策略和算法;
5. 设计控制系统硬件及实验平台;
6. 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得到控制效果。
四、研究成果和预期目标
1. 完成间歇式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 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得到控制效果,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3. 利用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实现间歇式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4.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升学术交流和研究水平。
反应釜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设计条件及设计内容分析由设备条件单可知,设计的反应釜容积为1.8m 3、操作容积为1.54m 3;搅拌装置配置的电机功率为3.0KW 、搅拌轴转速为85r/min 、搅拌桨形式为框式;加热方式为用夹套内导热油进行电加热;装置上有8个工艺接管、2个视镜、4个耳式支座、10个电加热套管、1个固体物料进口、1个测控接管。
反应釜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1)、釜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和结构设计; (2)、夹套的强度、刚度计算和结构设计;(3)、设计釜体的法兰连接结构、选择接管、管法兰; (4)、人孔的选型及补强计算; (5)、支座的选型及验算; (6)、视镜的选型;(7)、焊缝的结构及尺寸设计; (8)、电机、减速机的选型;(9)、搅拌轴及框式搅拌桨的尺寸设计; (10)、选择联轴器; (11)、设计机架结构及尺寸; (12)、设计底盖结构及尺寸; (13)、选择轴封形式;(14)、绘制总装配图及搅拌轴零部件等。
第一章 反应釜釜体的设计1.1 釜体DN 、PN 的确定 1.1.1 釜体DN 的确定对于直立的反应釜来说,釜体的设备容积通常是指圆柱形筒体及下封头所包含的容积,即 V=V T +V F式中 V T —设备筒体部分容积,m 3; V F —封头容积,m 3。
根据V 及选定的L/Di 值,将釜体视为圆柱形筒体,可以初步估算筒体内径,且根据设备条件单知L/Di=1.1。
由题可知L/D i =1.2 且L D V i ⋅=)4/(2π=1.8 则3i 3i44 1.8D 1.283.14 1.1D V L π⨯==≈⨯,圆整后D i =1300mm ,根据规定DN 取1200mm 。
1.1.2 釜体PN 得确定因操作压力为P W =0.58MPa ,查标准得PN=0.6MPa 1.2 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 1.2.1 设计参数的确定因釜体上装有安全阀,取P=1.1P WP=1.1P W =1.1⨯0.58=0.638MPa11.0,(100%)0.25C φ==无损探伤,,因带有夹套,双面腐蚀C 2=1,查表得0Cr18Ni10Ti 材料[]137MPa t σ=1.2.2 筒体壁厚的设计由公式S n =C PD P ctic +-ϕσ][2得 由S n =C PD P cti c +-ϕσ][2=0.63812000.251 4.052137 1.00.638⨯++=⨯⨯-mm 考虑不锈钢常用厚度为5mm,则取S n =5mm1.3 釜体封头的设计 1.3.1 封头的选型由题目可得该反应釜的封头采用标准椭圆形封头,类型是EHA 。
间歇反应釜内丙烯聚合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间歇反应釜内丙烯聚合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
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反应釜作为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反应
设备之一,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优化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间歇反应釜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合成树脂、化工中间体的制造等过程中,具有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
如何建立有效的控制系统,实现反应釜
内丙烯聚合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对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
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针对间歇反应釜内丙烯聚合反应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丙烯聚合反应模型,分析反应过程产生的温度、压力等关键
参数的变化规律。
2.根据反应模型,设计反应釜内的自动控制系统。
包括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关键参数的传感器安装、数据采集、控制器设计等方面。
同时,考虑到反应釜内反应物浓度变化的非线性特性,设计反馈控制算法
实现对反应过程的精细控制。
3.设计反应过程中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气体检测、紧急停机等措施,保证反应过程的安全性。
三、预期研究结果
通过本研究,将实现对间歇反应釜内丙烯聚合反应过程的优化控制,预计达到以下预期结果:
1.提高丙烯聚合反应的收率和产品质量。
2.实现反应过程的自动化控制,降低操作难度和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3.建立安全监控系统,保障反应过程的安全性。
朱慧反应釜监控系统设计——控制部分开题报告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论文)题目:反应釜监控系统设计——控制部分指导教师:年月日一定的冷却介质,来移走反应放出的多余热量。
通过调节流入反应釜夹套中冷却介质的流量,来控制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使之符合工艺要求。
1.2课题在国内外发展反应釜工作环境复杂,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控制起来非常困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反应釜智能控制器的研究,以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
种外部千扰的影响比较敏感,依照机理法和最小二乘法等传统的建模方法,要建立反应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是非常困难的。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过程控制的需要,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自动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发展的推动下,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发展迅速,并在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果,在这方面,以美国、德国、瑞典等国技术领先,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并在各行业广泛应用。
它们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1)适应十大惯性、大滞后等复杂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
(2)能够适应于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
(3)能够适应于受控系统过程复杂、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
(4)这些温度控制系统普遍采用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模糊控制、人工智能等理论及计算机技术,运用先进的算法,适应的范围广泛。
(5)普遍温控器具有参数自整定功能。
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温控器具有对控制对象控制参数及特性进行自动整定的功能。
有的还具有自学习功能,它能够根据历史经验及控制对象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相关控制参数,以保证控制效果的最优化。
(6)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抗干扰力强、鲁棒性好的特点。
1.3研究的重点、难点由于反应釜反应过程受外界温度、反应物质不同、浓度等因素影响较大,生产过程也经常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环境下进行,生产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高性能、高精度反应釜控制器的研制受到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我国正处于反应釜生产和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酿酒、制药、家电、水电、机械、建筑、市政和各种民用器具中[5]。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国内由原料能源转变为最终有效利用能源转化率目前只有27%,节能的潜力很大。夹套传热设备总是应用的非常的广泛,在日产千吨的合成氨厂中,各种传热设备约占全厂设备总数的40%左右[6]。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对反应釜的要求越来越高:1.大容积化,这是增加产量,减少批量之间的质量误差,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发展趋势。2.反应釜的搅拌器,已由单一搅拌器发展到双搅拌器或外加泵制循环。3. 以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代替笨重的间隙手工操作。4.合理利用热能,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7]。
国外:反应釜的研究备受各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不锈钢反应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和参数不同[8]。采用新技术,在提高和保证设备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难度减少维护成本。国外的自动化水平 高,在大工厂当中已经实现了电脑自动化生产[9]。外国的许多研究人员也在致力于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其中由美国专家史蒂夫研制出的多孔介质夹套传热反应装置,受到了各个国家的一致好评,把传热效率大大的提升[10]。
[4] 陈偕中. 化工容器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5] 陈乙琮. 搅拌设备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
[6] 朱有庭. 曲文海,于浦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
[7] 刘湘秋. 常用压力容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
夹套传热反应装置制造的过程中,主要难点是反应釜的轴封形式。
解决的方案是采用填料密封。填料密封结构由填料箱,填料,压盖,螺栓等基本零件组成。置于填料箱体与转轴之间的填料在螺栓力及压盖的轴向挤压下,产生径向伸延,使填料紧贴在转轴的四周,转轴旋转时在填料与转轴的接触面存在一层及薄的液膜,这层液膜既可起到润滑作用,又可阻止釜内介质的外逸或釜外气体的渗入。填料密封中的填料对密封性能起关键作用。
齐齐哈尔大学
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反应釜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制药,高分子合成,冶金,环保等领域的重要设备[1]。因此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反应釜的改进技术会使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金和时间。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传质、传热效率高,温度浓度分布均匀,操作灵活性大,便于控制和改变反应条件,适合于多种,小批量生产[2]。适合于各种不同组态组合的反应物料,几乎所有有机合成的单元操作,只要选择适当的溶剂作为反应介质,都可以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3]。
[8] 王志文,蔡仁良. 化工容器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 匡照忠.化工机器与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
[10]王维. 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1] 李柱作.间歇反应釜加热系统特性研究与控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
6月14日-6月20日: 图纸及说明书的计算机输出,准备答辩。
五 参考文献(或资料)
[1] 刁玉玮,王立业.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
[2] 于国琮. 化工机械手册[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5
[3] 蔡纪宁. 化工设备设计指导书[M].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6
在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传热过程很少是单一的传热方式,往往是几种基本方式同时出现,这使实际的换热过程很复杂。流体的性质对换热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流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结垢情况,以及是否有磨蚀性等因素,都对传热设备的选型有影响[4]。
通过对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的研究,可以让我了解当今传热反应装置的分类,以及每一种传热器应用的场合,和对物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要求,同时也让我知道了传热器在我国化学工业中的应用。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方法
通过参考中外文文献,根据GB—150压力容器设计准则确定釜体的结构,根据物料反应的温度可以确定选择夹套,夹套封闭件与釜体的焊接可以将夹套上端弯边后直接焊在釜壁上,根据安装底盖和凸缘法兰间的密封面不同来选择底盖的形式,根据搅拌轴的载荷大小来选择机架,根据机架形式和传动轴安装形式及釜内连轴器形式确定传动轴的形式。当夹套反应釜几何尺寸确定后,要根据已知的公称直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进行强度计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文,2007
[12] Knudson,J.G.and D,L,Katz,Fluid 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McGraw-HiLL,
New Yok,1988。
[13] Cheers.Y and Nakayama.W.Recent Advances in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inJapan.ASME HTD-10,5-16,1980.
夹套传热反应装置研究的内容包括;釜体的尺寸,釜体的传热面积计算,釜体的传热装置,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夹套封闭件与釜体的焊接,底盖的安装,机架的选择,搅拌传动系统设计,选择轴封形式。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
要得到好的搅拌效果,搅拌轴的设计是难点。
本设计中假定搅拌轴只受扭矩的作用,然后用增加安全系数以降低材料使用应力的方法来弥补由于忽略轴受弯曲作用所引起的误差,再对搅拌轴进行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
4月10日-4月12日: 完成查中外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4月14日-5月7日: 完成工艺计算(物料衡算、热量衡算);附属设备的选型计算;确定设备的总体尺寸;完成设备的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
5月8日-5月29日: 设计图纸的绘制。
5月30日-6月6日:设计说明书录入。
6月7日-6月13日: 指导教师检查,修改设计成果。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专业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字
年 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