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绝对好修订版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总结绝对好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569db3240c844769eaee91.png)
原理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SiO2+ Na2CO3 Na2SiO3+ CO2↑
SiO2+ CaCO3 CaSiO3+ CO2↑
成分
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3CaO·SiO2
铝酸二钙3CaO·Al2O3
Na2SiO3CaSiO3SiO2
特点
水硬性
无固定熔点、沸点
二.氯
1.Cl2性质
物理性质
与非金属
C + 4HNO3(浓) CO2↑+ 4NO2↑+ 2H2O
不稳定性
4HNO3 4NO2↑+ O2↑+ H2O
4.氨 ( NH3)
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1:700溶于水
化
学
性
质
与H2O
NH3+ H2O NH3·H2O NH4++ OH-
与酸
NH3+ HCl = NH4Cl
物理性质
白色沉淀
化学
性质
与强碱溶液反应
H2SiO3+ 2NaOH = Na2SiO3+2H2O
加热
H2SiO3 H2O +SiO2
实验室制取原理
Na2SiO3+ 2HCl = H2SiO3↓+ 2NaCl
2.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
玻璃
陶瓷
原料
石灰石 黏土
纯碱、石灰石、石英(过量)
黏土
设备
水泥回转窑
教学过程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
1.相关反应
Si
物理性质
晶体硅:灰黑色固体、金属光泽熔点高、硬而脆
专题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三总复习)
![专题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三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051fbdb3186bceb19e8bba7.png)
专题4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考点、热点回顾(易混点)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硅(Si ) 含量:硅在地壳中含量为 (O:48.6,Si26.3,硅土90),居第 位。
(1)工业制硅:①制取粗硅;SiO 2+2C 高温Si+2CO↑ ②提纯:与Cl 2反应:Si+2Cl 2高温SiCl 4 ③制精硅:与H 2反应:SiCl 4+2H 2高温Si+4HCl (2)与F 2反应:242()Si F SiF g +=与HF 反应:42Si 4HF SiF 2H +=+与NaOH 反应:↑+=++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3)与O 2反应:(研细)与H2反应:(易自燃)与FeO 反应:2、二氧化硅(SiO 2)(1)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物理性质:SiO 2是 溶于水的固体,熔、沸点 ,硬度 。
(2)与HF 反应 ,利用此反应可用HF 的溶液来 刻蚀 玻璃。
与酸性氧化物CaO 反应:3Si CaO CaSiO +===高温与NaOH 反应方:2232SiO NaOH Na SiO H O +=+思考:实验室中盛放NaOH 溶液的试剂瓶用 塞不用 塞,试解释其原因? (3)与C 反应:2SiO C SiC CO +=+ (4)CO 2与SiO 2性质比较 CO 2SiO 2 状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晶体 与H 2O 反应 CO 2+H 2O=H 2CO 3不反应与碱NaOH 反应 CO 2+2NaOH=Na 2CO 3+H 2O SiO 2+2NaOH=Na 2SiO 3+H 2O 与碱性氧化物CaO 反应CO 2+CaO=CaCO 3SiO 2+CaO=CaSiO 3与酸反应不反应SiO2+4HF=SiF4+2H2O(不与其它酸反应)与碳反应CO2+C=2CO SiO2+2C=Si+2CO3、硅酸(H2SiO3)硅酸是一种弱酸,溶解度________,制取生成的H2SiO3逐渐聚合成胶体溶液,形成硅酸凝胶,脱水后形成硅酸干凝胶,称为_______。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90efd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1.png)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非金属的基本性质在化学中,非金属是指不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如碳、氮、氧、硫、氢等。
非金属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电负性大由于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数量比金属多,且基态下外层电子通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非金属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非常强,具有较大的电负性。
2.不良导电由于其电子亲和力强,非金属原子能够很容易地吸收外部电子,但又由于其电子结构松散,因此不良导电。
3.易受氧化剂氧化非金属由于其电子结构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剂氧化。
例如硫化氢(H2S)与氧(O2)反应,可以发生氢氧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H2SO4)。
二、非金属化合物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可与水形成酸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更高的氧化态元素,能够和水反应形成酸性溶液。
例如,二氧化硫(SO2)在水中形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的酸性可以中和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可与水形成碱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更低的氧化态元素,能够和水反应形成碱性溶液。
例如,钙氧化物(CaO)在水中形成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钙的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氧化物。
3.中性氧化物中性氧化物是指在水中无法形成酸碱反应的氧化物。
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在完全化合物的状态下,没有任何电荷转移,且在水中不会有任何反应。
例如,氧气(O2)即为中性氧化物。
4.卤素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是指非金属元素与卤素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在实验室中常用于进行化学反应和中和反应。
例如,氯化氢(HCl)是由氢气和氯气通过电解反应得来的。
5.含氧酸化物含氧酸化物是指非金属元素与氧元素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硫酸(H2SO4)和硝酸(HNO3)是常见的含氧酸化物。
三、非金属物质的重要性非金属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非金属物质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4d892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1.png)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硅及其化合物(一)硅1、硅的存在和物理性质(1)存在:只以化合态存在,主要以SiO2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地壳岩层里,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2)物理性质:晶体硅是一种灰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熔沸点较高,能导电,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硅的化学性质3、用途:制造半导体、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
(二)CO2和SiO2的比较(三)硅酸及硅酸盐1、硅酸(1)物理性质:与一般的无机含氧酸不同,硅酸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弱酸性:是二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弱,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3)制备: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其他酸反应制得,如Na2SiO3溶液与盐酸反应:(4)用途:硅胶可用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等。
2、硅酸盐定义: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所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
(1)硅酸盐结构复杂,一般不溶于水,性质很稳定。
通常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
例如:硅酸钠Na2SiO3(Na2O·SiO2),高岭石Al2Si2O5(OH)4(Al2O3·2SiO2·2H2O)。
书写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注意事项:① 氧化物之间以“·”隔开;②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应化为整数。
(2)硅酸钠:Na2SiO3,其水溶液俗名水玻璃,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是一种矿物胶,用作黏合剂和木材防火剂。
(四)常见无极非金属材料及其主要用途(五)总结提升1、硅(1)硅的非金属性弱于碳,但碳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却只有化合态。
(2)硅的还原性强于碳,但碳能还原SiO2产生,但Si能跟碱溶液作用放出(3)非金属单质跟碱溶液作用一般无H2H:2(4)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硅能跟氢氟酸反应。
(5)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为半导体。
2、二氧化硅(1)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点却很高。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总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1bcec19c281e53a5802fff7.png)
第四讲、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要点】一、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规律1.常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F、O、Cl、N、Br、I、S、P、C、Si 、H:2.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非金属单质活泼性是并不完全一致的:如元素的非金属性O>Cl, N >Br;而单质的活泼性:O2< Cl2,N2<Br2。
3.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如F2、Cl2、Br2、I2与H2化合由易到难,所以,非金属性F>Cl>Br>I。
(3)气态氢化物的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稳定性HF>H2O>HCl>NH3>HBr>HI>H2S >PH3,所以非金属性F>O>Cl>N>Br>I>S>P。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4SiO4,则非金属性Cl>S>P>C>Si。
(5)非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能置换出非金属性弱的元素的单质。
如2F2+2H2O=4HF+O2↑;O2+4HCl=2H2O+2Cl2(地康法制Cl2);Cl2+2NaBr=2NaCl+Br2;3Cl2+2NH3=N2+6HCl;Cl2+H2S=S+2HCl。
(6)非金属单质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该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S2->I->Br->Cl->F-,则非金属性S<I<Br<Cl<F。
(7)与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所呈价态越高,非金属性越强,如Cu+Cl2CuCl2;2Cu+S Cu2S,说明非金属性Cl>S。
二、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注意反应条件、现象、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三、常见非全属单质的制取方法1.电解法①电解水溶液:如2NaCl +2H 2O 电解2NaOH +Cl 2↑+H 2↑②电解熔融物:如2KHF 2 电解F 2↑+H 2↑+2KF2.分解法:如2KClO 3 MnO 22KCl +3O 2↑ CH 4C +2H 2 2H 2O 2MnO 22H 2O +O 2↑ 3.置换法:如Cl 2+2NaBr =2NaCl +Br 2 2H 2S +O 2(不足) 点燃2H 2O +2S4.氧化法:如MnO 2+4HCl MnCl 2+Cl 2↑+2H 2O4NaBr +3H 2SO 4+MnO 2=2Na 2SO 4+MnSO 4+2Br 2+3H 2O5.还原法:C +H 2O CO +H 2,Zn +2HCl =ZnCl 2+H 2↑ 2C + SiO 2Si +2CO ↑【例题分析】[例题1]氯化碘(ICl )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 )A 、HI 和HClOB 、HCl 和HIOC、HClO3和HIOD、HClO和HIO【拓展】从某些方面看,NH3和H2O相当,NH4+和H3O+(简写为H+)相当,NH2-和OH-相当,NH2-(有时还包括N3-)和O2-相当(1) 已知在液氨中下列2个反应能发生,完成并配平方程式:NH4Cl + KNH2→ , NH4I + PbNH →(2) 已知M为正二价金属,完成下列反应式:M+NH3→,MO+NH4Cl →M(NH2)2→[例题2]可以验证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氯元素弱的事实是()①硫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能形成H2S、H2S受热300℃左右分解。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72c1def4028915f804dc241.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bdf22eb5cc7931b764ce152a.png)
氧化性:低价氧化物被氧气氧化,如
2NO+O2===2NO2
X2Cl2、Br2与SO2+H2O反应
三、非金属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1.气态氢化物 (1)物理性质:一般都是无色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HX、NH3 易溶于水,H2S 可溶,其余一般不溶;ⅥA、ⅦA 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 的水溶液一般为挥发性酸,HCl、HBr、HI 为强酸,其余为弱酸,NH3 水溶液显碱性,其余不溶,可视为中性。其熔沸点都较低,常温下 H2O、 H2O2 为液体,其余均为气体。HF、H2O、NH3 分子间易形成氢键,使 它们的沸点升高,出现了反常情况。
4.与碱反应
歧化:3SX+2+6O2OHH--======2XS2--++XSOO2- 3-++H32HO2OX2=Cl2、Br2、I2 还原性:Si+2OH-+H2O===SiO32-+2H2↑
5.与盐反应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如Cl2+2KBr===2KCl+Br2 与低价态盐反应:如2FeBr2+3Cl2===2FeCl3+2Br2 2Na2SO3+O2===2Na2SO4
1.与非金属反应
氧化性: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
还原性CS、、NP2与、CPl、2反C应与O2反应
C与S反应
2.与金属反应
Cl2、Br2与金属反应变价金属显高价O价4 N2与活泼金属如Mg等反应
3.与水反应
氧 歧化 化性 反: 应: 2FX2+2+2HH22OO======4HHXF++HOX2 OX2=Cl2、Br2、I2 还原性:C+H2Og=高==温==CO+H2
(2)碳(金刚石)、硅等单质,硬度很大,熔沸点很高。由于晶体中 没有离子和自由电子,所以固态和熔融态都不导电。但某些非金属单 质,如:石墨可以作导体、单晶硅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cbd436d5bbfd0a78567307.png)
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
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
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SiF4↑+2H2OSiO2+CaO===(高温)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
一般不溶于水。
(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硅单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
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
![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1dcbcb3ba0d4a7302763a7d.png)
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大汇合一、氯及其重要化合物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注意:①若CO2过量则生成Ca(HCO3)2②若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不能生成CaSO3,因能被HClO氧化。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X2+2H2O = 2HCl + H2SO4(X=Cl、Br、I)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l2、HClO、H+、Cl-、ClO-、OH-;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稀盐酸①一元弱酸,比H2CO3弱光(2)HClO的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 2HCl + O2↑③强氧化性;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故氯水可用作自来水消毒。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111111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111111](https://img.taocdn.com/s3/m/5b4e7c5303d8ce2f0166231d.png)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包括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等,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电子,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ⅦA 元素。
1、氯(1)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常温下能溶于水(1︰2),比空气重,易液化,有剧毒。
(2)化学性质:氯气(Cl 2)是双原子分子,原子的最外层有七个电子,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单质是强氧化剂。
①与金属反应2Na + Cl 2 === 2NaCl (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2Fe + 3Cl 2======2FeCl 3(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棕褐色烟,溶于水成黄色溶液) Cu + Cl 2 ====CuCl 2(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棕色的烟,溶于水成蓝色或绿色溶液)氯气能与绝大数金属都能发生反应,表明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H 2 +Cl 2 ===== 2HCl (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芒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产生) H 2 + Cl 2 =====2HCl (发生爆炸) 2P + 3Cl 2=====2PCl 3(液态) PCl 3 + Cl 2 ===PCl 5(固态)磷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雾是PCl 3,烟是PCl 5。
氯气能有很多非金属单质反应,如S 、C 、Si 等。
③与碱反应Cl 2 + 2NaOH === NaCl +NaClO + H 2O2Cl 2 + 2Ca(OH)2 === CaCl 2 + Ca(ClO)2 +2H 2O将氯气通入Ca(OH)2溶液中制备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CaCl 2、 Ca(ClO)2,其有效成份是Ca(ClO)2。
工作原理:Ca(ClO)2 + H 2O +CO 2 ===CaCO 3 ↓+ 2HClO 与碱溶液反应体现了氯气什么性质? ④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Cl 2 + 2FeCl 2===2FeCl 3 Cl 2 +SO 2 + 2H 2O==2HCl +H 2SO 4 ⑤有机反应CH 4 + Cl 2 → CH 3Cl + HCl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CH 2Cl 2+ Cl 2 →CHCl 3 + HCl CHCl 3 + Cl 2 →CCl 4 + HCl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如有1mol Cl 2与4mol CH 4反应,产物有哪些物质?何种物质含量最多? Cl 2 + CH 2=CH 2 → CH 2Cl-CH 2Cl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而加成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38be1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3.png)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Si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二、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SiF4↑+2H2OSiO2+CaO===(高温)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三、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Na2SiO3+2HCl==H2SiO3↓+2NaCl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四、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五、硅单质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六、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七、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Cl2的用途: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八、氯离子的检验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HCl+AgNO3==AgCl↓+HNO3NaCl+AgNO3==AgCl↓+NaNO3Na2CO3+2AgNO3==Ag2CO?3↓+2NaNO3Ag2CO?3+2HNO3==2Ag NO3+CO2↑+H2OCl-+Ag+==AgCl↓九、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S+O2===(点燃)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十、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浓H2SO4)12C+11H2O放热2H2SO4(浓)+CCO2↑+2H2O+SO2↑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2H2SO4(浓)+CuCuSO4+2H2O+SO2↑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十一、硝酸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4HNO3(浓)+Cu==Cu(NO3)2+2NO2↑+4H2O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4)O2,HN(+3)O2,N(+2)O,N(+1)2O,N(0)2,N(-3)H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十二、氨气及铵盐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4f3af46bec0975f465e26a.png)
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 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高中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e93ec11ed9ad51f11df282.png)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1 碳、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一、碳、硅的单质1.存在:自然界中碳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而硅元素因有亲氧性,所以仅有化合态。
碳单质主要有金刚石、石墨、C 60等同素异形体,硅单质主要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大类。
2.碳、硅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的比较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碳⎩⎪⎪⎨⎪⎪⎧与O 2反应⎩⎪⎨⎪⎧O 2(足量):C +O 2=====点燃CO 2O 2(不足):2C +O 2=====点燃2CO 与氧化物反应⎩⎪⎨⎪⎧CuO :2CuO +C=====△2Cu +CO 2↑(冶炼金属)SiO 2:SiO 2+2C=====高温Si +2CO ↑(制取粗硅)H 2O :C +H 2O (g )=====高温CO +H 2(制取水煤气)与强氧化性酸反应⎩⎪⎨⎪⎧浓H 2SO 4: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浓HNO 3: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二、碳、硅的氧化物 1.CO 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其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相结合,因缺氧而中毒。
(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2CO +O 2=====点燃2CO 2。
②还原性:CO 还原Fe 2O 3的反应为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2.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比较 (1)物理性质①熔、沸点:CO 2的熔、沸点比SiO 2的熔、沸点低。
②溶解性:CO 2可溶于水,SiO 2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CO 2+H 2OH 2CO 3CO 2:化工原料、灭火剂。
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SiO 2:制光学仪器、石英玻璃。
水晶可制作饰品,常用来制造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考点2 硅酸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硅酸和硅酸钠 1.硅酸(H 2SiO 3)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高考化学非金属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非金属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92ef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0.png)
高考化学非金属的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与性质的科学,而高考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非金属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非金属是指那些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和化合物,它们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产生的离子性质等方面与金属有不同的特点。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高考化学中与非金属相关的知识点。
1.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主要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和非金属元素族中。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强的氧化性,因此容易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包括氢、氧、氮、碳、硫、磷等。
2. 非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元素与其他非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结合时,会形成各种非金属化合物。
其中,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非金属化合物,它由氧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
例如,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氧化铝Al2O3等都是常见的氧化物。
此外,还有酸、碱、盐等与非金属元素有关的化合物。
酸是指能释放出H+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非金属酸包括硫酸H2SO4、盐酸HCl 等。
碱则是指能释放出OH-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非金属碱包括氨(NH3)。
盐是酸和碱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常见的非金属盐包括氯化钠NaCl。
3. 氢气的制取和应用氢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是自然界中最轻的元素。
氢气的制备有多种方法,如盐酸和锌粉反应制取氢气、水和钠反应制取氢气等。
氢气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作气球的浮力源、工业上的氢气焊接等。
4. 氮气的制取和应用氮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气体形式存在。
氮气的制备通常是通过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得到的。
氮气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制造氮肥、制取液氮等。
5.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应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结合而成的非金属化合物。
它主要通过燃烧、呼吸等方式释放到大气中。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例如以碳酸盐与酸反应制取、以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制取等。
二氧化碳在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例如用作饮料中的气泡、消防器材中的气体等。
6. 硫的性质和应用硫是一种黄色的非金属元素,具有特殊的气味。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dc34d0998fcc22bdd10d3d.png)
(2)发生装置类型:固体+固体 气体型装置(与制O2相同).
(3)干燥方法:常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作干燥剂.不能用浓H2SO4、P2O5等酸性干燥剂和CaCl2干燥氨气,因为CaCl2能与氨气发生反应生成CaCl2·8NH3.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O2 2NO
(3)氮气的用途:
①合成氨,制硝酸;
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③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加烧碱的作用是增大溶液中的OH-浓度,促使NH3·H2O转化为NH3,这种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Cl2、HCl气体的装置相同.
难3.硝酸
[硝酸]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沸点为8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盖,有白雾产生.(与盐酸相同)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通常叫做发烟硝酸
氮族元素
1.氮和磷
[氮族元素]包括氮(7N)、磷、(15P)、砷(33As)、锑(51Sb)、铋(83Bi)五种元素.
[氮气]
(1)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
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3H2 2NH3
[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与红磷]白磷 红磷
2.铵盐
高二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二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d350e9e1551810a6f524866f.png)
高二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卤族元素1、包括: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卤族元素最外层有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族,气态氢化物的通式为;除氟元素外,其它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通式为。
2、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得电子的能力逐渐,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
3、4、F2有性,它与H2相遇即爆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5、氯气的性质①Cl2密度空气,有气味,毒。
氯气的电子式为,是一种常见的剂。
②Cl2与H2在或条件下都可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Cl2能在条件下,与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发生反应,写出铁在氯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把得到的色固体溶于水中,可配制成色的溶液;写出铜在氯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把得到的色固体溶于水中,可配制成色的溶液。
④氯气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生成两种酸:和,其中有漂白性,一旦漂白有色织物,颜色不能复现。
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该反应中,氯气起到了剂的作用。
若有1mol氯气参与反应,有mol电子发生转移。
⑤氯气的水溶液叫做,包括的微粒有。
其中使氯水有酸性,使氯水有强氧化性。
⑥氯气与强碱溶液可发生反应,类似于氯气与水的反应,在反应中能生成两种盐。
写出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反应的产物中,是家庭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可以用来制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产物中起到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⑦当把氯气通入Fe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以上的反应中,氯气都作剂。
⑧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⑨若要得到干燥的氯气,常用作为干燥剂。
可用试纸来检验氯气的存在,现象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a0e1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d.png)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非金属是指在常温下不具有金属光泽和导电性的元素或化合物,非金属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分布广泛,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进行总结和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将就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和合成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非金属元素的性质:1.物理性质:非金属元素一般为固体、液体或气体,其中气态非金属元素包括氢、氮、氧、氟、氯、溴、碘等。
非金属元素的密度一般较小,可以轻松地浮在水的表面。
非金属元素的熔点、沸点和硬度较低,一般具有较弱的热传导性和电导性。
2.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较高的电负性,能够与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稳定性较高,常常作为助剂或催化剂参与反应。
3.光谱性质:非金属元素常常具有多种发光性质,在光谱分析和光电子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二、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1.氢:氢是一种无色、无味、轻于空气的气体,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氢具有非常高的比热容、导热性和燃烧性。
氢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合成氨、氢氟酸等的原料。
2.氧: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大气、地壳和水体中。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
氧气的主要应用包括呼吸、氧气焊接和燃烧等。
3.氮: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占据大气中约78%的体积比例。
氮气主要应用于提供氮气氛,保护易氧化的物质,例如电子元件、食品包装、制药工业等。
4.碳:碳是一种有黑色固体、透明、高熔点的物质,具有较高的强度、导热性和化学的稳定性。
碳的主要应用包括作为能源燃料、制备有机化合物、电池材料和制造钻石等。
5.硫:硫是一种黄绿色的固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
硫主要应用于制造硫酸、橡胶、农药和颜料等。
6.卤素:卤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石碱等元素。
它们一般是气体或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颜色和腐蚀性。
卤素的主要应用包括消毒剂、制冷剂、荧光灯、镜子反射的涂层和荧光染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燃烧反应
②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CO、H2的混合气体叫水煤气);
③与氧化性酸反应:C+2H2SO4(浓) CO2↑+2SO2↑+2H2O;
C+4HNO3(浓) CO2↑+4NO2↑+2H2O
3.CO:不溶于水,有毒(CO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无法和O2结合,而使细胞缺氧引起中毒),但由于CO无色无味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O2 2NO
(3)氮气的用途:
①合成氨,制硝酸;
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③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④硅酸钠,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物胶,可作粘合剂,防腐剂。
11.水泥、玻璃、陶瓷
①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和铝酸三钙(3CaO·Al2O3),水泥具有水硬性,水泥、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叫混凝土。
②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主要反应是:SiO2+Na2CO3 Na2SiO3+CO2↑、SiO2+CaCO3 CaSiO3+CO2↑,玻璃是无固定熔点的混合物。加入氧化钴后的玻璃呈蓝色,加入氧化亚铜后的玻璃呈红色,普通玻璃一般呈淡绿色,这是因为原料中混有二价铁的缘故。
[磷的同素异形体——白磷与红磷]白磷 红磷
2.铵盐
[氨]
(1)氨的物理性质:
①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
②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
c.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
②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3+ HCl=NH4C1
说明a.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白烟NH4C1晶体小颗粒.
b.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
★碳族元素基础知识点
一、知识网络
1.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2.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二、基础知识
1.碳族元素
①特征: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易形成共价键。
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同周期中硬度最大,熔沸点最高(如金刚石、晶体硅)。
几种同素异形体:碳:金刚石、石墨、C60、C70等;硅:晶体硅,无定形硅
金属+ HNO3(稀)→硝酸盐+ NO↑+ H2O
3Cu + 8HNO3(稀)=3Cu(NO3)2+ 2NO↑+ 4H2O
该反应较缓慢,反应后溶液显蓝色,反应产生的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无色的NO被空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实验室通常用此反应制取NO气体.
Cu + 4HNO3(浓)=Cu(NO3)2+ 2NO2↑+2H2O
③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只能与氟气、氢氟酸及强碱溶液反应:Si+2F2→SiF4、
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
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氯气等少数非金属单质化合:Si+O2 SiO2。
7.SiO2①SiO2为原子晶体,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硬度、熔点都很高。
该反应较剧烈,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2、NO等的混合气体.
b.常温下,浓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CO+CuO CO2+Cu,CO+H2O(g) CO2+H2O
4.CO2:直线型(O=C=O)非极性分子,无色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可倾倒,易液化。固态CO2俗称干冰,能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
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CO2↑+H2O。
5.碳酸盐
①溶解性:Ca(HCO3)2>CaCO3;Na2CO3>NaHCO3。
(4)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气法,并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而造成制得的氨气不纯.
(5)验满方法;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色,则说明氨气已充满集气瓶;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集气瓶口,有白烟产生,说明氨气已充满集气瓶.
注意①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NH4NO3、NH4HCO3、(NH4)2CO3等代替,因为NH4NO3在加热时易发生爆炸,而NH4HCO3、(NH4)2CO3极易分解产生CO2气体使制得的NH3不纯.
(2)化学性质:
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分解,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出NO2溶于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2H2O + 4NO2↑+O2↑
强氧化性:稀HNO3、浓HNO3,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金属+ HNO3(浓)→硝酸盐+ NO2↑+ H2O
NH3+ H2O NH3·H2O NH4++ OH-
a.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NH3·H2O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逸出:NH4++ OH- NH3↑+ H2O
b.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种分子(NH3、NH3·H2O、H2O)和3种离子(NH4+和OH-、极少量的H+).
c.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
③跟氧气反应:4NH3+ 5O2 4NO + 6H2O
(4)氨气的用途:
①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纯碱的原料;
②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
③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
[铵盐]
①受热分解.固态铵盐受热都易分解.根据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的性质的不同,a.组成铵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
10.硅酸盐
①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复杂,组成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例如:硅酸钠Na2SiO3(Na2O·SiO2);镁橄榄石Mg2SiO4(2MgO·SiO2);高岭石Al2(Si2O5)(OH)4(A12O3·2SiO2·2H2O)
③人造硅酸盐:主要有玻璃、水泥、各种陶瓷、砖瓦、耐火砖、水玻璃以及某些分子筛等。
②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等强碱代替,因为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潮解结块,不利于生成的氨气逸出,而且NaOH、KOH对玻璃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③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和收集的容器必须干燥.
④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将生石灰或烧碱加入浓氨水中并加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NH3·H2O Ca(OH)2+NH3↑
③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Al2O3·2SiO2·2H2O。
12.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包含除传统陶瓷外的各种性能优异的精细陶瓷:耐高温的二氧化锆(ZrO2)陶瓷、高熔点的氮化硅(Si3N4)和碳化硅(SiC)陶瓷;透明的氧化铝、砷化镓(GaAs)、硫化锌(ZnS)、硒化锌(ZnSe)、氟化镁(MgF2)、氟化钙(CaF2)等氧化物或非氧化物陶瓷;生物陶瓷;超细微粉体粒子制造的纳米陶瓷等。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发生装置类型:固体+固体 气体型装置(与制O2相同).
(3)干燥方法:常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作干燥剂.不能用浓H2SO4、P2O5等酸性干燥剂和CaCl2干燥氨气,因为CaCl2能与氨气发生反应生成CaCl2·8NH3.
④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18′,是极性分子.
(3)氨的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叫一水合氨).NH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OH-:
加烧碱的作用是增大溶液中的OH-浓度,促使NH3·H2O转化为NH3,这种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Cl2、HCl气体的装置相同.
难点3.硝酸
[硝酸]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沸点为8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盖,有白雾产生.(与盐酸相同)质量分数为98%以上的浓硝酸通常叫做发烟硝酸
②跟碱反应——铵盐的通性.
固态铵盐+强碱(NaOH、KOH)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试纸变蓝色.
(2)氮肥的存放和施用.铵盐可用作氮肥.由于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在贮存时应密封包装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施用氮肥时应埋在土下并及时灌水,以保证肥效.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固态铵盐[如NH4Cl、(NH4)2SO4等]与消石灰混合共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