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名校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名校课件
5.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 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6.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居民过定居生活的决定因素是
A、建造房屋
B、原始农业的出现
C、使用磨制石器 D、原始手工业出现
7.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受到尊敬,是因为她们 A.心地善良 B.善于打猎捕鱼 C.性情温和 D.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
8. 假设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秋天庄稼收获后能够互 访,你能否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和下面的出土文物图片 (在河姆渡和半坡遗址出土),为他们分别设计一份 接待对方一天的日程表,包括一份含两餐的食谱和一 天的活动。
原始农业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采集 狩猎
原始农业发展的重要 意义(影响)
栽培农作物 和饲养动物
聚落、饲养家畜、种植农作物、使用磨制工具
——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书本上找到了吗?画出来,做个标记)
原始农业为古代 文明社会的形成 奠定了重要的物 质基础
河姆渡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南方农耕文明
原始农耕 主要种植粟 原始蓄牧业 饲养猪狗等家畜
原始手工业 制陶(彩陶)、乐器(陶埙),骨针、骨 锥、纺轮纺织制衣
思考:观察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 的复原模型图,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 ?有何优点?看一看它们在房屋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造 成这样的差别?说明了什么?
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河姆渡人在生活 中又学会了什么?
展品1号
展品2号
骨耜
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是 磨制石器和骨耜(翻土
展品3号
河姆渡人会制陶, 会养猪,原始畜 牧业出现。
展品4号
名称: 干栏式房屋
优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课件

原始农业
原始饲 原始手 养业 工业
看图分析
右边是河姆渡 原始居民制作 的陶器,你能 说出它的用途 吗? 蒸食物
右边是半坡彩 陶上的彩绘动 物图案,它们 是什么动物? 你能说出这些 动物和当时原 始居民的生活 有什么关系吗?
是鱼和鹿的图案。 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 还捕鱼打猎,以补食 用。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 的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会挖掘水井
6.原始饲养业:会饲养家畜(猪、狗) 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约五六千年前 2.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石刀)、耒耜 4.农耕作物: 世界上最早种粟 5.原始饲养业: 猪 狗 6.居住:定居生活 半地穴式房屋 7.原始手工业:彩陶 纺线
7.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出 土的穿孔 玉斧
原始居民石刀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 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
我 国 是 世 界 种 上 植 水 稻 的 国 家 。
河姆渡陶器上的稻穗纹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
一、 河 姆 渡 的 原 始 农 耕
1.时间: 约7千年前
2.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
神 农 尝 百 草
神农一名即 农之神,是 主管农业的 神人。神农 氏教人类播 种五谷。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原 始 农 耕 分 布 图
河姆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 约7千年前
2.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耜 4.农耕作物: 5.居住:
6.原始饲养业:
半坡人创造 绘有这类人面鱼纹的彩陶盆 了哪些原始艺术 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27张)(共27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 (27张)(共27张PPT)

问题探讨
(4)这种地理环境差异是如何影响房屋建筑的?
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风、保暖适合北方的气候条件;
干栏式房屋既通风又防潮,下层还可以饲养家畜。
课堂小结
原始农业的发展
居住区

半坡
生产工具

居民

生活用具

生 活
房屋、水井
河姆
渡人
农业生产
雕刻艺术
再见
(2)在生活中学会了制作什么? (3)种植什么? (4)饲养什么? (5)使用什么?
问题探讨
(1)居住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问题探讨
(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问题探讨
(3)种植作物—粟。 (4)饲养家畜—猪和狗。
(5)生活用具—陶器,彩陶最具特色。
新课讲解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4)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归纳半坡遗址发现的地点、时间,并探讨地理环境与半坡遗址产生的关系? (1)为什么说原始农业的兴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至关重要? (2)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 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因为河流的中下游地势平坦、宽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业生产。 ①处于相同的社会发展时期; 明确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特点的原始农耕典型。 (1)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 (4)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 (1)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除了半坡遗址外,还有哪些?这些遗址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5)使用什么? ②都以农业为主要生产形态;
2.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 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件

自己的活动来丰富生活,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在原始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业相继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日渐丰
富……氏族首领往往就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想方设法化公为私……氏族社会的公有制便遭到破坏,私
有制便产生,进而导致阶级的产生。一旦阶级和阶级矛盾在氏族社会中出现,人类社会的历史,便开始向
考古学家还发现多处 仰韶文化的公共墓地, 其墓葬规模和随葬品 数量看不出显著差别
氏族成员之间地 位平等,没有明 显的贫富分化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出土的大汶口随葬 品——成套陶器
当时同一群体内部 已经出现了贫富分 化,加快了迈向文 明社会的步伐
拓展延伸:阅读材料,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原始农耕的出现,使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第一次通过
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河 流较少,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有利于防寒保暖。
学习任务三
比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生活年代 生活地点 地处流域
距今约7000年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长江流域
距今约6000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不同点
原始 农作物 农业 农具
原始畜牧业
水稻 磨制石器,骨耜 以猪、狗为主
房屋建筑 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
粮食作物 生产工具 家畜饲养
生活用具
水稻 骨耜
以猪、狗为主 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骨哨;象牙雕刻、漆器
学习任务二 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 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 了重要影响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优秀课件

河姆渡人
1.发现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2.距今年代
约7000年左右
3.代表类型
河姆渡
南方长江流域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农耕之一居住情况
河名姆渡称文化:遗干址 栏式房屋
优点: 通风防潮,上面住 人,下面养牲畜。
原因: 江浙地区地势低, 潮湿温热。
原始农耕之二木结构水井
7000年前的水井
复原后的水井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原始手工业 之二装饰品
骨笄
陶环、石环
牙饰、蚌壳饰
原始手工业 之三乐器
1956年半坡出土的陶埙

埙是我国古代一种 重要的吹奏乐器。其形 状有管形、橄榄鱼形、 圆锥形等多种。它们的 顶端都有一个吹孔,埙 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 的有若干按音孔。多为 陶制品,也有骨制品。
原始手工业 之四纺织
骨针、骨梭
新石器时代:使磨制 石器的时代,称为新 石器时代。
原始农耕之二工具制作
骨制鱼钩、鱼叉 石 网 坠
石球
原始农耕之三原始农业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
的朽粒
粟(谷子)性喜高 温,耐旱。
原始畜牧业 ——家畜饲养
1955年半坡出土的猪骨
狗下颌骨
原始手工业之一 陶器
人面鱼纹彩陶盆 鱼纹彩陶盆
鹿纹彩陶盆
半坡人制作陶器,最具特色 的是彩陶。 彩陶的纹饰有动植物,多为 几何图案。
原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
原始农耕之四农业工具
骨耜
耒耜
骨耜
是用偶 蹄类动 物的肩 肿骨制 成的
原始畜牧业——家畜饲养
河姆渡出土狗骨 河姆渡出土猪下颌骨 牛 肩 胛 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原始手工业之一陶器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品课件

• (1)请你观察考古文物资料图片图1至图4,结 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 息。
• 图1:半坡的彩陶盆,说明当时半坡原始居民 已会制造彩陶,并在上面绘有图案。
• 图2:半坡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 会纺线、织布、制衣。
• 图3:河姆渡人已饲养猪。
• 图4: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
D.打制
• 知识点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 3.距今约7 000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B 文明 的代表是( )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 C.半坡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 4.“稻花香里说丰年。”在下列人类遗址中 ,考古发D 现大面积种植水稻的是( )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农耕之南
地域: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河姆渡人的生活)

房屋:干栏式建筑


粮食:水稻

之 始

农耕之北
时间:距今约6000年 地域:黄河流域(陕西半坡)

(半坡居民的生活) 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粮食:粟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业 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的发展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
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 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 要的物质基础
发现 地点
_长_江__流域, _浙_江__余姚
河姆 渡人
生活 年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19张PPT)
使用天然漆
• 8.音乐绘画:原始乐器骨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 姆 渡 遗 址 出 土 的 稻 粒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于: 黄河、长江、淮河流域 3.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耒耜耕种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8.音乐绘画:乐器陶埙,彩陶上几何图案,动植物纹饰
浙江余姚河姆渡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1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2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 • • • • •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2.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 骨耜最为典型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雕刻,
4.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工具 5.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
不同点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 原始聚落)
南方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原始聚落)
气候温暖 种植粟、黍 半地穴式房屋
气候湿润 种植水稻 干栏式房屋
妇 女 织 布 缝 衣 想 像 图
原始符号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
半坡出土的纺轮
2019/3/1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渔叉和渔钩
8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4.农作物: 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2张PPT)

用弓箭等捕猎 用鱼钩捕鱼
课堂达标
1.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粟的远古居民是( )
C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D 2. 穿越时光隧道来到距今约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展现在你面
前的是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画面(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距今年代
距今约7000年左右
距今约6000年左右
生活地区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居住房屋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 农作物 农耕 生产工具
水稻 磨制石器 骨耜
粟 磨制石器 骨器 角器
原始畜牧业
猪、狗、水牛
猪、狗
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乐器 雕刻 天然漆 彩陶 乐器 纺织 制衣
其他方面
挖水井
半坡人
距今时间
距今约6000 年
遗址地点
陕西西安
所属流域
黄河流域
一展厅
建筑情况
半坡村落的复原图
半坡遗址居住区的布局是 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 型房屋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 一条大型的壕沟。
一展厅
建筑情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 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
二展厅
农业生产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粟(小米)
耐寒 耐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二展厅
农业生产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三展厅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共23张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共23张PPT)
半坡人创造了哪些 原始艺术呢?
鱼纹彩塑陶盆
人面鱼纹陶盆
尖 底 瓶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 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 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 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 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 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 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 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溢出。
粟(谷子/小米)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粟 和蔬菜的国家
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 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防寒保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动脑筋:
•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 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食物来源;居住条件;生产工具、生 活用具;
半坡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 • • • • • • 1.时间: 约6000年前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地点: 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 3.生产工具: 粟和蔬菜(世界上最早种粟) 4.农耕作物: 5.原始饲养业: 猪 狗 半地穴式房屋 6.定居生活: 彩陶 纺织、制衣 7.原始手工业:
制造彩陶、纺 织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sì ]和 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干栏式建筑能通风防
潮、防虫蛇猛兽;
房屋下面还可以饲养家禽家畜;
河姆渡人的水井和井架复原图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精品课件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纪会录的片形《中成国奠通定史了》第重3集要 的物质基础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农耕之南
地域: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河姆渡人的生活)

房屋:干栏式建筑


粮食:水稻

之 始

农耕之北
时间:距今约6000年 地域:黄河流域(陕西半坡)
半坡居民
时间
距今约6000
地点
陕西年西安半坡村(黄
房屋
河流半域地)穴式
农作物种植
房屋种植
生产工具
磨粟制石
家畜饲养 手工业
器猪、 狗 彩

河姆渡、半坡生产生活状况 二者的共性?
原始居民
河对姆比渡居表民
半坡居民 农作物种
时间
距今约7000年 距今约6000年

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 陕西西安半坡村 家畜饲养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磨制石器
房屋
干栏式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
聚落
农作物种植 生产工具
人工栽培水稻
骨耜 磨制石器
粟 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兴 起和发展的
家畜饲养 手工业
猪、狗、水牛 陶器
猪、狗 彩陶
重考要古标发志现
是了解史
前社会历
史的重要
依据
充足的粮食,就使得我们人类社会可以 进行更细致的社会劳动分工,使得一部分人 脱离基本生活需求的生产活动,而从事更高 级的一些社会活动,例如社会管理、艺术品 的创造、手工业的生产和专门从事战争等等。 而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也使得我们 人类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 都直接导致了文明社会的出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43页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43页PPT)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 时间: 距今约6000年
• 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
• 住宅: 半地穴式房屋
• 生活技能

半坡人
原始农业: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 原始手工业:磨制石器、骨器、彩陶、纺织、乐器
黄河流域有半坡, 地穴房子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 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 还会纺线和织布。
河姆渡遗址 浙江余姚 距今7000年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 时间: 距今约7000年
• 地点: 浙江余姚
• 住宅: 干栏式建筑、水井
• 生活技能 :
原始农业:种植水稻、制作农业工具、家畜养殖、 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纺织、雕刻、天然漆
长江流域河姆渡, 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 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猪不怕苦, 陶、玉、乐器照不误。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 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衣: (1)半坡人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食: (2)种植水稻、粟、蔬菜,人类由采集者转变为
生产者;饲养家畜;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住: (3)定居:天然洞穴→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工具:(4)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半坡人会制造骨制工具 会制造陶器 ,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半坡人居住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而半地穴 式房屋冬暖夏凉。
知识梳理
最早
聚落
原始农业 为古代文 明社会的 形成奠定 了重要的 物质基础
7000 干栏式
水稻
西安 6000
半地穴式 粟
课堂作业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 居民
半坡原 始居民
河姆渡 原始居民
距今 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
P10—11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 答:蒸米饭用的。 2、看图分析 答:鱼和其他动物。说明原始居民过着狩猎、捕 鱼的生活。 3、找一找 答: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的国家;我国是 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自由阅读卡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9—10有关大汶口原 始居民的课文内容, 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生活年代 2、生活地点 3、生产生活情况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生活年代: 距今约四五千年。 2、生活地点: 山东大汶口。 3、生产生活状况:
(1)使用磨制石器,农具有磨制的石镰、石锄等,生 活在新石器时代。 (2)制陶工艺先进,有黑陶、白陶,原始手工业比以 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3)贫富分化的产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大 汶口晚期,产品有了剩余,剩余产品被氏族 首领占有,出现了私有财产。拥有私有财产 的人成为富人,其余的人成为穷人,社会 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这种现象预示着 原始社会即将走到尽头,阶级社会即将来临。
原 始 发现地 居 点 民 浙江余 河 姚河姆 姆 渡村 渡 (长江 下游)
距 今 年 代 约 七 千 年
生产工具
农业
手工业
社 会 住房样式 阶 段
种植水稻 制造陶器、 (我国是 磨制石器、 制作简单 世界上最 干栏式 耒耜 的玉器和 早种植水 原始乐器 稻黄 千 河下游) 年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动脑筋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 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P8 动脑筋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定居生活,住着干 栏式的房子,饲养家畜,种植水稻,有了稳 定的食物来源,使用磨制石器,社会生产力 有了很大提高。
干栏式的房屋
良渚遗址出土 的玉琮
注意
贫富分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 发展,其中突出表现的是生产工具的 改进。
大汶口出土的黑陶和白陶
下列不能反映大汶口原始居民比以前的原始居民 进步的是( D ) A.农耕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B.有了黑陶和白陶 C.墓葬内出现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D.已经种植粮食
动脑筋
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 少悬殊的现象?
1、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 谷和稻壳。据此判断,这与哪一原始居民有关( A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 图胜千言。关于右图反映的历史 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B ) A.聚族而居 B.原始农业 石斧 耒耜 C.贫富分化 D.采集狩猎 3、能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的我国原始 居民是( C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P11 自由阅读卡 阅读这则短文,了解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和在世 界上的地位、河姆渡原始居民蒸米饭的方法,从 而进一步认识创造出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 慧。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距今年代 2、地点 3、所处位置 4、使用工具 5、种植作物 6、房屋建筑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距今年代 2、地点 3、所处位置 4、使用工具 5、种植作物 6、房屋建筑 7、陶器制作
请阅读P7导入框的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我国原始农耕是怎样开始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7—8有关河姆渡的 原始农耕的课文内容, 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距今时代 2、生活地点 3、生产状况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距今时代: 约七千年。 2、生活地点: 今浙江省余姚市,位于长江流域。 3、生产状况: (1)使用打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2)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 国家。 (3)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 (5)饲养家畜。 (6)会制造陶器。 (7)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注意
彩陶的出现,不仅是生活用具的改进,还 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的艺术追求。原始农 业、畜牧业的产生,使得人们开始了定居 生活。彩陶业的发展,使手工业兴盛起来, 因此,农业是畜牧业、手工业发展的前提。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 头、渔叉和渔钩
半坡原始居民的 房屋复原图
半坡出土的纺轮
河姆渡陶器上的 稻穗纹
半地穴式的房屋,即一半在底下,一半在地上 的房子,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住的建 筑,平面多为圆形或方形。由于北方气候比较干 燥,风大,冬季严寒,因此屋内设有灶坑,可用 于炊煮和取暖,还可用来保存火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生 活着哪一原始居民?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请问水稻 和粟分别由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3)从材料二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 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4)根据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 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建造?
我国哪一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对后世阁楼和楼房 样式的出现有所启发( C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下最能体 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应该是( A )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的房子
练一练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D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特征
原始手工业 类别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 原始 纺织 制陶 业 业 纺线、 制作 建筑半地穴 饲养猪狗 织布、彩陶 式房屋 制衣 等动物 原始建筑业
表现 种植粟
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 其原始居民( D )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种植的主要粮食是粟
(1)答: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 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 (2)答: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 粟:半坡原始居民。 (3)答:样式:半地穴式。 原因: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可 以防寒保暖。 (4)答:样式:干栏式。 原因:南方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房屋有利 于通风防潮。
7、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都是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都普遍使 用 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 不同点:①二者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半坡遗址位于黄 河流域,而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 ②房屋结构不同,半坡遗址为半地穴式房 屋, 河姆渡遗址为干栏式房屋。 ③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半坡原始居民 主 要种植粟,而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
磨制石器、 耒耜、石 刀,骨制 箭头、渔 叉、渔沟
种植粟 (我国是 制造彩陶、 世界上最 纺线、织 半地穴式 早种植粟 布、制衣 的国家)
氏 族
如果半坡原始居民用“祭天祀地”的方式庆祝粮 食丰收,你知道他们祭祀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 么吗?( C ) A.水稻 B.玉米 C.粟 D.栗
你认为下列远古人类最有可能居住下图所示房屋 的是( C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良渚遗址出土 的玉璧
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
类别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陶制业 原始建筑业 饲养家畜 制造陶器 建筑干栏式 房屋
表现 种植水稻
下列能展现长江流域居民制作耒耜、种植水稻等 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 C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8—9有关半坡原始 居民的生活的课文内 容,找出下列问题的 答案: 1、距今年代 2、生活地点 3、生产生活状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ONGGUOLISHI
七年级 上册
课 程 教 材 研 究 所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编著
教学目标: 1、掌握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原始居 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情 况。(重点) 2、了解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活状 况。 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 历史的重要依据。 4、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 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 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 同。(难点)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始 距今约六七千年,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
居民 ,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 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 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 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设有火坑,可用于炊煮 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 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 和堆放杂物。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距今年代 2、地点 3、所处位置 4、社会生产 5、生活状况
误区: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易混淆 2、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名族古老的文明 3、粟→栗 警示: 1、 表格 2、河姆渡遗址的发掘,充分说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一样,也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 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3、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不要写成栗,粟和栗是两种不 同的植物。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5、下面的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某原始居民生产和生活状 况,该原始居民应该是( B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磨制石锄
骨制箭头、 渔沟、渔叉
纺轮
刻有符号的陶片
南方地势低洼,气候炎热湿润,因此河姆渡原 始居民用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再架设横 梁,铺上木板或竹板。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 或堆放杂物,由梯子上下。这样的结构既通风又 防潮。干栏式建筑队后世阁楼或楼房样式的出现 有所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