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的探讨
物业管理属地管理的方案
物业管理属地管理的方案第一部分:引言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物业管理成为城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物业管理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管理模式也逐渐趋于多元化。
本文将从物业管理属地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物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物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1. 物业管理的现状当前,中国的物业管理主要以小区物业管理为主,主要包括小区的日常维护、保洁、安全监管等工作。
同时,随着商业、办公楼等使用性质的建筑越来越多,物业管理也逐渐扩大到了商业、办公类物业。
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更加专业化、细致化的物业管理服务。
2. 物业管理的问题尽管物业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部门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协调不够密切,导致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2)小区居民对物业管理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存在一些服务质量不高、不规范的情况。
(3)商业、办公类物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无法满足业主的需求。
(4)物业管理服务的费用透明度较低,难以控制。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物业管理属地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物业管理属地管理的方案1. 建立健全的物业管理制度在物业管理属地管理的方案中,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物业管理制度。
这包括完善物业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管理流程和制度。
同时,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2. 加强政府部门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协作要加强政府部门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协作,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机制,共同解决物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和难点。
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监管,引导物业管理公司开展更加规范、专业的管理服务。
落实安全属地管理的有效方法
落实安全属地管理的有效方法一、引言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各行各业都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为了有效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落实安全属地管理,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
二、建立安全属地管理体系安全属地管理是指依托物质空间范围,对该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进行管控和防范的一种方式。
建立安全属地管理体系是确保安全管理有效进行的关键。
1. 定义安全边界首先要明确安全属地的范围,即安全边界的划定。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划定出不同的安全边界,例如企业的生产车间、学校的教学楼等。
明确安全边界有助于集中精力进行管理和防范。
2.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属地内,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制度可以包括安全巡检、事故报告与调查、应急预案等内容,旨在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3. 落实责任制建立安全属地管理体系需要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责任,包括属地负责人、安全管理员以及属地内的员工等。
每个人都应该知晓自己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职责,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安全意识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安全属地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1. 开展安全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开展相应的安全培训是必要的。
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氛围。
2.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现代科技条件下,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安全宣传。
通过制作宣传片、海报、宣传展板等形式,将安全知识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员工和居民群众,提高他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四、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不断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1.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明确检查部门的权责和检查频率,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和纠正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和隐患。
2. 加强隐患排查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在安全属地范围内无死角地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属地化管理原则
属地化管理原则属地化管理原则是指根据当地的情况和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属地化管理原则成为了组织和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探讨属地化管理原则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属地化管理的具体方法。
首先,属地化管理原则是指根据当地的文化、法律、经济等特点制定的适合当地发展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因此在管理上不能把所有的地区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
属地化管理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和理解当地的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环境,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调,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其次,属地化管理原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属地化管理原则可以促进组织和企业与当地的融合。
只有深入了解和熟悉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才能更好地与当地居民建立信任和沟通,实现良好的组织和企业形象。
其次,属地化管理原则可以提高组织和企业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且降低进入门槛。
最后,属地化管理原则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当地的环境和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才能保证组织和企业在当地长期和稳定的发展。
那么如何实施属地化管理呢?首先,组织和企业需要开展详尽的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地的文化因素、法律法规、经济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为后续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其次,需要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希望,并且尊重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此外,组织和企业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例如制定当地化的市场营销计划、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及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系统等。
最后,需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保持紧密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共同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属地化管理原则是组织和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可以促进组织和企业与当地的融合,提高竞争力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制度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属地管理制度逐渐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本文将就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制度进行探讨,从背景、原则、目标和实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1. 背景安全生产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由于安全生产具有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因此建立属地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属地管理制度将各级政府与企事业单位整合起来,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面把控,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原则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2.1 法治原则:依法管理,确保各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2 综合治理原则: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2.3 透明公开原则:加强信息公开,让相关方面了解安全生产的情况和措施。
2.4 分级管理原则:将属地管理制度划分为不同层级,落实责任,确保执行到位。
3. 目标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制度的目标包括:3.1 提高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应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加强风险防范:在属地管理制度下,各方面将积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提前预防和处理安全风险问题。
3.3 促进信息分享:属地管理制度将不同单位和部门的信息整合起来,便于共享和参考,提高各方面的安全生产水平。
3.4 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属地管理制度,形成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确保持续改进和整体提升。
4. 实施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以下步骤:4.1 制定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制定与安全生产属地管理制度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
4.2 建立组织机构: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属地管理制度的推行与实施。
4.3 制定管理规定:各方面依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具体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4.4 实施考核评估:属地管理制度实施后需要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估,以确保其效果和可持续性。
昌北国际机场航站区属地化管理模式探讨
职责不清
航站楼物业(含无障碍设施)维修、绿化管理、规划和养护、 保洁,以及花卉的布置摆放等工作的职责不明晰; 航站楼节日布置、彩旗更换的实施职责不明晰。 饮水机、吸烟室点烟器、空气净化器、排风扇、风幕机、灯箱 等的维修主体未明确; 航站区职责中没有航站楼消防系统管理职责,但实际在负责; 航站楼物业保安职责无法落实,如航站楼内村民纳凉及检垃圾 、向旅客乞讨等管理职责不明晰; 航站区“负责航站楼资源规划和管理”与集团公司要求不符。 目前,楼内商业资源合同的起草和初期谈判由我部负责,今后 20 是否还需我部介入?请公司给予明确。
电器设备
电 行 登 梯 / 李 机 扶 系 桥 梯 统 / 步 道 门 禁 / 自 动 门 卷 帘 门
/
拉 带 / 报 架
航机 用 充 电 电 话 站
风 幕 机
28
监管员巡视检查内容
每日监管巡查内容 安全
可 疑 人 员 / 物 品
环境
温 照 湿 明 度 / 施 / 广 工 空 播 现 气 / 场 质 噪 量 音 人 员 行 为 规 范
物业资源
绿 植 楼 办 垃 / 内 公 圾 大 装 用 桶 型 修 房 景 观
6
海 关 到 分 现 达 检 场 区 区 域 域
边 检 / 检 疫 现 场
机 电 设 备
航站区设施设备
航站区设施设备
T1、T2航站楼 、 航站楼 屋檐涵盖部分 航站区管理部 运行、 运行、维保的设施设备 行 李 系 统 电 扶 梯 步 道 其 他 服 务 设 施 其他单位 运行、 运行、维保的设施设备 供 配 电 系 统 供 排 水 系 统 房 屋 土 建 与 装 修
搭建合作共赢的服务平台
航站区属地化管理模式探讨
安全生产做到属地管理
安全生产做到属地管理安全生产是一个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安全,属地管理在安全生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属地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首先,属地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法制框架。
要编制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加强对法规的宣传和培训,使广大企业和相关人员能够深入了解安全生产的法规要求,提高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执法机构,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并依法严厉惩处违法行为。
其次,属地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要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全面检查,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置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督,随时检查企业的安全设施和安全制度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第三,属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场所的管理。
要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危险化学品的档案和信息系统,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的监管,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
同时,要对危险场所进行规划和审批,加强对危险场所的监管,加强对危险场所周边环境的管理,尽量减少危险场所对周边人群的影响。
第四,属地管理部门要加强事故应急管理的能力。
要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处置。
要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要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事故应急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属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要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
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和社区的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安全生产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
属地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基础,要在法律框架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场所的管理,提高事故应急管理的能力,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属地化管理探讨
中心站副站长
置,已成为运营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1.1 人员属地化管理
站长助理
车站属地化管理涉及的人员包括所有 的驻站人员,含站务人员、保安员、安检
值班站长
监督检查
属地管理
员、保洁员、商业经营人员、各部门的驻站 人员及委外人员,以及其他进入管辖区的各 类人员(民警、协警)。由于驻站作业的保 洁员、保安员和安检员均是委外人员,人员 变动频繁,因此车站应建立属地管理档案,
(1)设备属地管理方面。简单故障由站务人员处 置,将发现故障与处置故障合二为一,减少报修环节和 响应时间。
(2)人员属地管理方面。对于属地管理中出现的 问题,车站直接与乙方沟通,加快问题的处理速度,还 避免了信息逐级传递带来的信息量衰减和失真,提高沟 通效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以属地为主,站务人员第
车站属地化管理将有利于锤炼、培养基层员工,让 员工感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身价值,使他们有归属感 和成就感。当基层员工成长为管理者后,将成为既有基 层实际经验,又有中层决策能力的管理者。 2.2 车站属地化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2.2.1 站务人员属地化管理意识不强
站务人员从过去的企业末端执行者转变为车站的管 理者,从只对设备进行巡视、故障报修的设备使用者向 自行维修设备、进行故障跟踪和协调处置的设备管理者 过渡,角色跨度大,员工短时间不能转变角色,主动性 不强,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欠缺。 2.2.2 驻站各单位联动、配合不到位
车站是企业形象的窗口,良好的站容站貌是车站 服务的基础。环境卫生属地管理即车站对站内、出入 口 5 m 范围、风亭等处的环境卫生及绿化进行管控。站 务人员应对站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巡视检查,督促保洁员 按章作业。
2 车站属地化管理分析
2.1 车站属地化管理的优势 2.1.1 时间优势——响应快
属地化管理
属地化管理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实现企业的属地化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属地化管理(Localization)即本地化管理,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尽可能地融入当地文化、习惯和市场需求,以此来提高企业在当地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本文将从属地化管理的重要性、实现属地化管理的关键要素和实现属地化管理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属地化管理的重要性1.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跨国企业的进入会对当地的市场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企业能够把握当地文化、市场需求和习惯,就能更好地迎合当地消费者,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降低企业的成本。
因为当地人的工资和生活成本等均较低,如果企业能够与本地生产商合作,就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提高企业的适应性。
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市场需求和习惯各不相同,如果企业没有对当地情况作出调整,就不易获得当地人的认可和支持,失去市场份额,而属地化管理正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适应性,以达到最大化的市场份额。
二、实现属地化管理的关键要素1. 本地人才。
企业需要招聘当地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他们能够了解当地文化,市场需求和习惯,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方案。
2. 细致入微的市场调研。
企业需要对当地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因为唯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
3. 本地品牌。
企业应该将本土品牌和文化因素融入到本地生产产品之中,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这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额,还有助于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
4. 本地化的供应链管理。
企业需要寻求与当地供应商合作,以便让本地供应商负责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5. 折衷的文化管理。
企业需要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管理好,这需要企业把握各自文化背景的差异,并在管理中折衷处理。
三、实现属地化管理的途径1. 多元文化交流。
企业可以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活动,以向员工普及多元文化理念,增进员工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为跨国管理提供基础。
学校 属地管理制度
学校属地管理制度一、引言学校属地管理制度是指学校管理相关工作的一种制度,主要从学校所处地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等方面来规范学校管理工作。
属地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学校正常运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制度的定义、内容、特点和实施过程等方面对学校属地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二、学校属地管理制度的定义学校属地管理制度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的一套适合学校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等内容。
属地管理制度是学校在特定地域环境下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和管理机制,旨在保障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实现学校管理目标。
三、学校属地管理制度的内容1. 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属地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办学宗旨,包括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宗旨、办学目标等内容,以便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2. 教育教学目标:学校属地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包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学生的发展目标等内容,以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导。
3. 管理体制:学校属地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包括学校的管理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划分、管理层级设置等内容,以便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4. 管理制度:学校属地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工作程序、管理工作要求等内容,以便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导。
5. 管理人员:学校属地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学校的管理人员,包括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人员的权责、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等内容,以便为学校的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管理要求。
四、学校属地管理制度的特点学校属地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 具有针对性:学校属地管理制度是针对学校所处地域环境的要求而制定的,具有明确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住宅区管理属地化探讨
作用, 明确 房 管 、 管 、 城 工商 、 公安 、 化 、 价 、 绿 物 规
划、 建设 、 税 、 财 民政 、 防 、 生 、 保 、 消 卫 环 质监 、 司 法 、 防 、 水 、 电、 人 供 供 供气 等 相 关 部 门和 专 业 单 位 的住宅 区 管理职 责 。 相 关部 f  ̄ 专 业单位 要 各 -l Jl 按 职责 分工 , 持和 帮助 街道 对住 宅 区实 施综 合 支
共有 房产 , 以不属 于 分割 。 所
绿 化 以及 水 、 、 、 讯等 专业 部 门 的管理 责任 电 气 通
和 业务 范 围 问题 。 强住宅 区 管理 的工作 应该 由 加
谁 牵 头 、 部 门之 间如 何分 工 、 各 如何 协 调配合 , 住
宅 区 中居 住 环 境和 服 务 改 善 工 作如 何 与 社 区 管 理 、 区服 务 结 合起 来 , 些 问题 一 直 未 得 到很 社 这 好 地解 决 。 复杂 的住 宅房屋 的产 权关 系也 给组织
地 化 管理 。
题, 既有 历史 的原 因 , 有现 实 的原 因。 也 从历 史方
面看 , 世 纪 9 上 0年代 全 国房 改 以后 , 市原有 的 城
房 管体 制并 没有 发 生根 本性 转变 , 房管 理 的职 公
能 作用 仍 在 延 续 ; 现 实 状 况 看 , 宅 区 管理 除 从 住 了房管 部 门外 , 还涉 及 到规 划 、 建设 、 政 、 卫 、 市 环
一
施综 合 管理 。而 单位 型管 理模 式 的长 期运 行 , 一
方面 强 化 了许多 人 的单位 归属 感 , 只承 认 自己是 “ 位 人 ” 只接 受 单 位 的 管理 , 没 有 意识 到 自 单 , 而 己同 时还 是“ 会 人 ” 还 是 自己所 属 街 道 、 区 社 , 社 管理 的对 象 ; 另一 方 面又 使相 当一 部 分单 位不 愿 承担 街 道办 事处 布 置 的社会 性工 作 , 不愿 服从 街 道 办事 处 的协 调和 监督 。 住 宅 区管理 存在 的行 业 型 、 单位 型 的管 理 问
中央规定企业规属地管理(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其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近年来,中央政府针对企业属地管理进行了多次调整和规定,旨在深化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中央规定企业属地管理的背景、意义、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央规定企业属地管理的背景1. 经济发展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布局日益复杂。
在新的形势下,企业属地管理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 政策导向近年来,中央政府多次强调企业属地管理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深化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例如,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企业属地管理”。
3. 地方政府需求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引导,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企业属地管理有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发挥调控作用,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中央规定企业属地管理的意义1.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企业属地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益。
通过属地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地方市场需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属地管理有助于地方政府发挥优势,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引导企业合理布局,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3. 深化体制改革企业属地管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通过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4.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企业属地管理有助于地方政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决策。
通过加强对企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利用,提高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引导和服务能力。
三、中央规定企业属地管理的具体措施1. 明确企业属地管理范围中央政府明确规定了企业属地管理的范围,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属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属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属地管理是指政府对特定地区的管理和服务,是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
然而,在实践中,属地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本文将从环境卫生、社区治理、公共设施等方面探讨属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环境卫生问题环境卫生是属地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环境卫生问题却时有发生。
例如,一些小区的垃圾分类不到位,导致垃圾随意堆放,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一些商业区域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街道上垃圾满地,卫生条件差,给市民带来了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管,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商业区域的卫生检查,确保环境卫生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社区治理问题社区治理是属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社区治理问题也时有发生。
例如,一些社区的治安状况不佳,居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此外,一些社区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差,给居民带来了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社区治理的监管,加大对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素质,同时加强对社区治安的管理,确保居民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公共设施问题公共设施是属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公共设施问题也时有发生。
例如,一些小区的公共设施老化,维修不及时,给居民带来了不便。
此外,一些公共场所的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公共设施得到有效的维护和更新,同时加强对公共场所的设施建设,满足市民的需求。
综上所述,属地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
政府应该加强对属地管理的监管,加大对属地管理的投入力度,提高属地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属地管理关系的特征
属地管理关系的特征1. 引言属地管理关系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政府对其所辖地区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实施。
属地管理关系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具有全面、综合、长期和稳定的特征。
本文将从属地管理关系的概念、特点、重要性、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全面探讨属地管理关系的特征。
2. 概念属地管理关系是指政府对其所辖地区内的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关系。
它是一种地域性的关系,是国家地方关系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属地管理关系与国家管理关系、上下级管理关系等不同,它注重的是对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行政关系。
属地管理关系以地方政府为中心,涉及的范围包括地方政府的组织和职权、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
3. 特点3.1 全面性属地管理关系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地方政府的组织和职权、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
它是政府对地方层面的行政管理的一种体现,与国家管理关系、上下级管理关系等不同。
3.2 综合性属地管理关系是一种综合的关系,不仅涉及到政府对地方事务的管理,还涉及到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
地方政府在属地管理关系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3.3 长期性属地管理关系是一种长期的关系,它不仅仅是临时的、片面的政策和措施,而是要长期地管理和监督地方事务。
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和制度,保证属地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4 稳定性属地管理关系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它不会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发生大的变动。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属地管理关系相对稳定,不会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变化而频繁调整。
4. 重要性属地管理关系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1 维护地方利益属地管理关系能够维护地方利益,保证地方政府的正当权益。
地方政府通过属地管理关系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本地区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属地协调管理水平提升典型经验
属地协调管理水平提升典型经验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属地协调管理水平提升典型经验。
在这个话题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属地协调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二、正文1.1 了解属地特点,因地制宜我们要了解属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管理策略。
这里的“属地”指的是我们所管理的地区或者单位。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和发展现状,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比如,有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大,我们就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而有的地区则相对落后,人口稀少,我们就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改善。
要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提高属地协调管理水平。
1.2 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我们要加强与属地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这时候单打独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因此,我们要主动与属地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还要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属地协调管理的作用,提高管理效果。
1.3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我们要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
人才是推动属地协调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引进人才等方式,提高属地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属地协调管理队伍,为提高属地协调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2.1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工作需求。
属地管理社区治理中物业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属地管理社区治理中物业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属地管理社区治理是指通过各级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合作,共同管理和改善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安宁和秩序。
而物业管理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物业管理常常面对各种问题,影响着社区治理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就属地管理社区治理中物业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一、物业管理常见问题1. 服务态度不佳很多社区居民反映,物业管理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亲切,对居民的问题处理不及时。
这种情况会造成居民对物业管理的不满,影响社区的和谐氛围。
2. 维修保养不到位社区的公共设施、绿化等需要定期维修保养,但有些物业管理公司因为种种原因,对这些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社区环境的质量下降。
3. 信息沟通不畅物业管理与业主之间的信息沟通环节不畅,导致业主对社区内的一些事物不够了解,也不能及时反馈自己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
4. 财务透明度低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问题,不够透明,可能会出现挪用维修基金等问题,使得业主对物业管理的信任度下降。
5. 安全管理不足社区的安全管理是物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有些社区的安全管理存在疏漏,容易发生火灾、盗窃等安全问题。
二、解决措施1. 提升服务意识物业管理公司应该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做到亲切礼貌,及时处理业主的问题,使业主感受到物业管理的贴心服务。
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加强对公共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制定维护计划,确保社区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建立业主群、发放社区通知等方式,加强与业主的信息沟通,及时向业主反馈社区内的动态,也让业主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物业管理公司应该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规范和透明度,公开每一笔财务收支情况,让业主们对物业管理的财务管理有更清晰的了解。
物业管理公司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社区安全的巡查和监督,保障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关于“属地管理”的探讨——以J省基层网格设置为例
袁庆锋孙晶关于“属地管理”的探讨———以J 省基层网格设置为例“属地管理”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方式,始于各地总结信访实践经验,范围逐步扩大,其管理范围直观,责、权、利明晰,便于操作和运行,体现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的要求。
当前,“属地管理”概念在基层已被广泛使用,除了信访“属地管理”外,环保、住建、城管、市场监管等许多条线部门也纷纷借鉴,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
网格化管理作为“属地管理”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和载体平台,最早由北京市东城区推行网格化城管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开。
经过多年实践,相关条线部门通过在乡镇街道划分网格,配备网格员,将单元网格内的问题及事件进行实时采集与分类处置,把管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随着“属地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的逐步推开,问题和矛盾也逐渐显现。
部分地区将“属地管理”权限滥用,基层条线管理网格设置过多,相关县区条线部门为推委责任,通过开展网格化管理、与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状等形式,将任务和责任转嫁基层,自己反倒成了“文件中转站”。
而实际上,“属地管理”在部分基层已出现了要管没权、不管“背锅”的尴尬局面,即所谓的“属地管理”变成了责任属地,但权力并不属地,权力和责任不对等。
在“一切皆可属地”的无奈中,很多基层干部感觉责任非常重,但是没有权力来完成上级所下达的任务,戏称基层已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演变为“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
基层治理出现的这些问题,究竟是“属地管理”的问题,还是管理乱象所导致,迫切需要我们加以正视和研究。
“属地管理”应该“属”到哪一级,“管”好那些事,“理”清什么责,既是基层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更是体制研究者、改革者的“必答题”。
为破解困惑、解决问题,我们从基层网格化管理研究入手,在J 省范围内选取部分乡镇开展了实地调研,分析基层网格的现状,梳理了网格化管理的问题,听取基层对于网格化管理和“属地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着力探究符合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力求从网格整合设置、明晰“属地管理”内涵等入手,寻找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属地化管理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属地化管理探讨摘要: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交通站点也越来越多,在全国各个大城市中的轨道交通中车站属地化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了发展的主流,也成为了当前的管理的重点方式。
本文首先针对车站属地化管理相关概念、具体范围等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车站属地化管理的时间、空间以及成本的各个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属地化管理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城市交通;车站;属地化管理;问题引言随着我们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交通面临的巨大的压力,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城市所面临的巨大交通压力,因此,在全国各个城市中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非常迅速,其整体规模以及车站站点数量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形下全面实施车站属地化管理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
1.车站属地化管理概述1.1 人员属地化管理要想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全面实施属地化管理会涉及到大量的工作人员。
而在车站的数据化管理过程中大多数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安检员都属于委外人员,因此人员流动性相对比较大,车站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属地管理档案才能针对全部住宅人员相关信息以及具体用房情况进行详细备案,并进行及时更新。
人员属地化管理第1步首先是实现车站站长对本车站所有人员的详细管理,而车站的副站长、站长助理对人员属地化管理要进行合理协助[1]。
而车站所有站务人员对属地化管理都负有相应责任。
1.2设备维修属地化车站要针对所有设备、设施、房间、物质等只是统一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台账,对所有设施进行定期盘点,整个车站所有房间以及钥匙通过车站进行统一编号管理。
针对客运服务的设备的故障维修处理,选取其中发生频率比较高、影响程度比较轻要严格实施车站数据化管理。
对各种设备的故障修复状况进行及时跟踪,,并严格将委外管理的具体职责进行全面落实。
1.3施工和应急管理属地化针对战略的具体施工以及巡检工作车站必须要严格实施巡视以及有效监督,在具体施工之后或者是销点之前要及时进行清场检查。
属地管理属的内容
属地管理属的内容属地管理是指由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对各项事务进行统一的监管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
属地管理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统一规划,强化协调效果,并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特殊管理措施。
本文将对属地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属地管理的范围属地管理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其基本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道路、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工作。
2. 环境保护: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声污染、土地利用等的管理和监控工作。
3.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市政规划等的制定和监管工作。
4. 交通运输: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运输的管理和监管工作。
5. 公共安全:包括消防、民防、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的管理和监管工作。
二、属地管理的实施属地管理的实施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具体而言,其实施步骤如下:1. 制定规划: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例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
2. 确定标准:政府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相关的标准和指标,例如环保指标、交通指标、安全指标等。
3. 监管和执法:政府需要建立监管和执法体系,对相关领域的违法行为进行整治,保证落实属地管理措施。
4. 建立信息平台: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为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三、属地管理的优点属地管理是一种有益于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管理模式,其主要优点包括:1. 精细化管理:属地管理能够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协同效应:属地管理能够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协同效应,提高管理效率。
3. 法制化管理:属地管理能够加强对各项事务的规范和制度化,从而避免管理不当或者出现乱象。
海关属地管理制度
海关属地管理制度—————论我国海关属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完善一、引言海关属地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海关管理制度,已经在我国得到了长期的实践和完善。
海关是国家监管国际货物和人员跨境流动的机关,海关属地管理制度是指海关对于其履行职责的地域范围内的专门管理制度。
海关属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海关的监管职责,促进国际贸易和跨境流动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就我国海关属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现状和完善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我国海关属地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海关属地管理制度可以让海关向跨境贸易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为贴近和便利的服务。
在跨境贸易中,海关属地管理制度可以减少跨境贸易企业和个人的前往海关总部办理业务的次数,同时也可以减轻海关总部的工作压力,提高海关的工作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2.加强对贸易环境的监督和管理海关属地管理制度可以让海关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本地的贸易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贸易环境中的问题和隐患。
海关属地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护国家的贸易环境,维护国家的贸易利益,有效预防和打击跨境贸易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的贸易环境和市场秩序。
3.推动海关执法和服务的一体化海关属地管理制度可以推动海关的执法和服务一体化发展,使海关具有更强的执行力和服务能力。
海关属地管理制度可以让海关更好地了解和服务本地的跨境贸易企业和个人,及时按照法律法规对跨境贸易活动进行监管和服务,营造更好的贸易环境和市场秩序。
三、我国海关属地管理制度的现状1.制度建立初期,管理规定较为简单我国的海关属地管理制度建立初期,管理规定相对简单,主要是为了方便海关对本地跨境贸易活动的监管和服务。
此阶段的海关属地管理制度更多地体现了服务导向,较少涉及执法和监管领域。
2.在历史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海关属地管理制度也在历史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海关属地管理制度逐渐融合了执法、监管和服务等多种职能,形成了更为完善和复杂的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地管理的探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摘要:HSE管理体系是当今国际石油石化行业通行的安全、环境、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也是我国国内石油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走向世界市场,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准入证,其中属地管理是HSE体系中推进的重点。
属地管理的根本就是落实属地管理职责,而落实属地管理就是要落实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各自承担工作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工作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落实各级领导对分管领域、业务、系统的安全环保负责;落实每一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区域内的安全环保负责,包括对区域内设备、作业活动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把岗位职责和属地责任融为一体.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良好局面。
主题词:HSE管理体系属地管理岗位职责HSE管理体系是当今国际石油石化行业通行的安全、环境、健康一体化管理体系,也是我国国内石油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走向世界市场,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准入证。
属地管理是HSE体系中推进的重点,其根本就是落实属地管理职责。
据统计表明,在造成伤害的原因当中,有96%是属于有不安全行为。
究其根本就是未落实直线责任、未强化属地管理的安全管理理念。
因此属地管理能使员工担当起岗位责任制的同时也能减少事故伤害的发生,更是对岗位责任制的补充。
属地管理的定义属地管理是指:生产作业现场的每一个员工对自己所管辖区域内人员(包括自己、同事、承包商员工和访客)的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环境的整洁负责。
其内容包括如下等:1.责任人应询问来站人员事由,检查证件和劳保正确穿戴,准入登记,并进行安全交待。
对于高含硫井站,责任人应监督来站人员佩戴空呼,并进行现场确认。
2.责任人在清点完来站人数后,需填写人员动态管理栏(来站人员姓名),对于承包商应注明作业类型。
3.参观检查人员进场时,责任人需陪同现场检查,告知其主要工艺流程,以及主要危险源和风险控制措施等。
4.属地责任人有义务回答检查人员的现场提问,并对检查人员提出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落实整改。
5.属地责任人应定时对设备设施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对设备设施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目视化。
6.属地责任人应对停用设备进行挂牌警示,并定期对安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确认。
7.属地责任人应对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的状态进行标明和目视化。
8.属地责任人对关键设备的参数、运行状态进行标明和目视化。
9.属地责任人应保持现场的整洁与规范,杜绝一切堵塞安全通道、消防通道的行为。
10.属地责任人需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确保逃生通道的标识完好无损和指示方位明确清晰有效。
11.属地责任人需定期检查空呼的完好,空呼氧气瓶压力应不低于24Mpa或240bar。
实施属地管理的重要性中国石油集团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HSE管理体系,经过近1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虽目前已初步搭建起了HSE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但相对于国外埃克森美孚、壳牌、BP 等国际大石油公司,我们的直线责任、属地管理不落实等问题还有待解决。
不仅是因为HSE管理体系在我企业实施时间短,还由于长期存在“重结果、轻过程”和牺牲安全利益,过渡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
同时,观念的陈旧、认识的不一致,也可能导致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使得这项工作实施起来面临很大阻力。
隐患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分析不深.致使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没有起到预防作用,因此使安全责任出现真空。
针对以上问题,实施属地管理、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我的属地我负责”的安全管理理念,将工作职责按工作区域、资产、职能、风险大小等进行属地划分,才是实现安全无缝化管理的重要方法。
属地管理的目的就是必须为其自身和其管辖的工作区域的其他人员(包括承包商员工和访客)的安全负责,真正落实“我的属地我负责”、“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等属地管理思想,在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中主动履行HSE管理的主体责任。
属地管理现存在的误区1.属地管理是班长或班委的事情,不管自己的事情。
安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安全职责必须明确,必须落实到全员,尤其是落实到属地的每名员工。
每名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安全管理成败的关键。
属地是属地辖区内每名员工的事情,不仅仅是班长和班委的事情,打造团队文化,才是最终奋斗目标。
2. 属地管理是上级管理推卸责任的方式,不适用于井站。
作为中石油的员工,忠诚于企业是每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属地管理是落实安全职责的有效方法,是岗位责任制这种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延伸;是把岗位责任制从墙上、纸面上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式。
实施属地管理,可以树立员工“安全是我的责任”的意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只有通过责任心进一步加强,职责落实到人,强化执行力,安全管理才落到实处。
如何落实属地管理1.明确其工作内容,重点在于要了解和熟识属地管理的工作规定。
企业各部门、下属各单位、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是HSE管理的责任主体,都要对自己业务范围内的HSE管理负责。
各级HSE管理部门,只是HSE管理的策划、培训、审核、监督和技术支持部门。
将属地管理范围内的工作内容划分到其一项工作只有属地管理者一人参与执行时即可,因为只有属地管理者本人执行或负责时,才会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划分明确的属地范围,其主要以工作区域为主,以岗位为依据,把工作区域、设备设施及工器具细划到每一个人身上。
例如,对操作人员来说,他的属地是他的岗位区域;对维修人员来说,他的属地是他的维修工作间(包括所使用的工具);对机关人员来说,他的属地是他的办公室。
只有明确的划分属地范围,才能使得职责落实到个人,从而避免了责任推卸,导致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2.明确属地主管,就是将各班组应将对所辖区域的管理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班组所属的每一片区域、每一个设备(设施)、每个工(器)具、每一块绿地、闲置地等,在任何时间均有人负责管理。
同时,可在现场设立标示牌,标明属地主管和职责,将该区域责任人进行标明和目视化。
3.下属单位、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应彻底消除“安全生产是安全部门的事情”的错误观念。
企业的各部门、从HSE管理的“参与者”转变为HSE管理的“责任人”;从“岗位操作者”转变为“属地管理者”;从“全员参与”转变为“全员负责”,在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中主动履行HSE管理的主体责任。
其中,建立良好的属地管理职责,包括了管理所辖区域保证其自身及在区域内的工作人员、承包商、访客的安全;对本区域的作业活动或者过程实施监护,确保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对管辖区域的工艺设备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应对处理并报告上一级主管;对属地区域进行清洁和整理,保持环境整洁。
4.根据岗位技能档案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需求档案,在和员工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建立个人培训需求计划和记录。
常用获得技能和培训的方式有:脱产理论培训;实践;在岗培训;自学/互学等几种方式。
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根据被培训者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HSE培训避免形式化。
重点推广案例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体验培训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在创新培训方法的同时,也要遵循“培训要有目的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巩固性与反复性”等4项基本原则。
一种新型、有效的的培训方式就是在每次培训前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国内外发生的事故案例,这种培训方式称之为案例教学。
5.应该制定可量化的安全绩效考核指标。
只有将安全绩效考核从员工综合业绩考核中拿出,单独考核,才能充分调动各级属地管理者履行安全职责的积极性,属地管理才能真正的有效落实。
落实属地管理注意事项1.各级领导要以身作则,遵守属地管理的要求。
同时,作为该属地管理的责任人,发现领导或他人有任一违章行为时,应及时提出。
不能因顾及他人颜面,而不提出或者未及时提出,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2.安全管理技能的欠缺影响属地管理的落实。
安全管理技能的欠缺应先从安全管理意识开始树立,一旦管理人员有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够通过获得技能和培训的方式来提升,使得责任人拥有更有效的执行力,落实其属地管理职责。
3.属地划分不能留死角,尤其是一些公共区域,只要是企业内的区域,都应该明确属地管理人。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该区域责任人进行标明和目视化,即在现场设立标示牌,标明属地主管和职责。
4.属地管理更多是针对没有直接下属的班组岗位员工,对于后辅责任部门来讲,更多地体现为直线责任。
所以作业区应做好和班组岗位员工的沟通和培训,消除其对于职责的错误观念,确保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
结论落实属地管理,就是要落实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各自承担工作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工作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落实各级领导对分管领域、业务、系统的安全环保负责;落实每一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区域内的安全环保负责,包括对区域内设备、作业活动的安全环保负责。
做到“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把岗位职责和属地责任融为一体.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良好局面,保证了安全管理无空白。
HSE属地管理工作不应局限于实体属地的划分,而要科学、系统的按照属地管理七项措施,逐项认真落实.由“全员参与”向“全员有责”转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提升了生产作业现场的HSE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HSE工作的本质安全,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1. 董国永,刘景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3)2.戴颂文,《国外HSE管理体系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当代石油石化,2009(7)3.梁曹,刘汉武,《关于推进和完善HSE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科技资讯,2009(21)4. 刘景凯,《基于管理实践的HES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2)5. 刘小荣,曹庆贵,隋海波,《HES管理体系绩效评估方法研究》;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9)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毕业院校及专业;主要从事工作;地址:(邮编);电话;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