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一个典型事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中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剖析一个典型事例

方法:选、取、述(叙)、析

2015广东高考题目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2016、2017届学生作品:想一想,比一比

1、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引述过一句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儿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引用准确)初读此语,内心便被触动。我从未留意过这些微小的差别,更无所谓“最美”了。透过表象,能直视“最美”的人,让我肃然起敬。

(材料分析错误,和“感知自然”“自然远近”无关,“最美”和自然无直接关系)

2、福楼拜曾写信致女友:“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这位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将晨曦视若盛世,按时静赏。投身于自然,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触摸,身在其中,这本身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高致的精神美学(开掘)。(文段紧扣自然)

3、周国平曾说:“世界越来越喧嚣,而我却越来越宁静。”(材料所述为内心)相对外面的花花世界,他更醉心于伏在书桌上写写字,泡一壶清茶,陪陪家人。是啊,社会太纷扰喧嚣,我们更应走进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浮华与疲惫,诗意地栖居。

(材料选取、叙述、分析与“自然”脱离)

【方法指导】

考生在写议论文时,大多数会使用事例作为论据,但是在具体论证中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不能恰当运用平时积累的素材;用了很多事例,却缺乏说服力;

1)生拉硬扯,与材料无关

2)分析不当,与材料游离

2、选取了一个典型的事例但不能得到高效率使用。

【点击高考阅卷报告】

为了写满800余字,这类“议论性文章”使出了两种“绝招”。一是拼命举例:周国平如何,汪国真如何,王国维如何,连本“三国志”;另一手是大量引用名人警句:林徽因如是说,林清玄如是说,林语堂如是说,林林总总,就是没有“我”如是说。

其实,800余字的临场议论文只须精选一个“事例”,作者的精力应当集中于剖析这一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它,从不同的层面敲打它。若用多个事例,则必须处于不同层次,不能骑着马儿在平坦的草原上溜达,要么跃上山巅,要么跳下大海。

——《议论:点击穴位,讲活道理》

一、事例的选+取:

(一)

2016、2017届学生作品:比一比,想一想

1、他们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只是不断地为了追求金钱名誉而忙碌着,每天过着同一种生活,并且不断重复。他们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人与人心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社会变得死气沉沉。(泛泛而谈)

2、每天早上,睡眼惺忪,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推搡着(疲惫、没有活力),在昏黄路灯的陪伴下,涌出站口。这时一束极细的腥红的浮光照在他们的脸上,是那朝阳,但他们什么触动也没有(麻木、萎靡)。……(细节描写恰当)

2016、2017届学生作品:《自然的远与近》

1、现代社会的纷扰喧闹中,人们更应走近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浮华与疲惫,诗意地栖居。放下手中的手机,放下电视机遥控器,放下手中的鼠标,穿上跑鞋,不必带有许多烦虑,便可以跑步去拥抱自然;戴上耳机,不必在意世俗纷争,自己便是自己的神。我们要的是走进自然,而不是走近自然。

2、不妨放下手机,即使漫步在钢铁森林,也终会有一场细雨会与你相遇,你会在雨中重新感知到一种全新的自然。甚至你的器官会在这场雨的滋润下,变得敏锐;不妨……(有画面感)

选例+取例常见问题一:太泛泛

问题:铺陈我们、社会、人们……空洞无力

解决措施:细节点

如:按时看日出,最好看的霜,蟋蟀虫鸣,“这里的荷花真好”(沈从文)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文革”期间,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他不仅遭到无数次的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古稀之年,他又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接受劳动改造。但沈从文对此毫不在意。

他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儿荷花真好,你若来看,一定会很喜欢的。”

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荷花真好”,竟使那段苦难的日子飘荡着荷花的芬芳。

(适用范围:坦然、旷达、乐观、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美、逆境)

联想:1.瞿秋白:“此地甚好”

2.《天下西湖》张苍水:“好山色”

3.金圣叹:

金圣叹对清朝大兴文字狱极为愤慨,他奔走呼号“孔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

孔庙,表示抗议。清统治者遂以蛊惑倡乱,判以死罪。其子梨儿、莲子前往探监,

涕泣如雨,父子相对惨然。临别,两儿询问父亲有何遗嘱?金圣叹叫他们附耳过

来,悄声说:“花生米与五香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千万不要让那些刽子手

知道,免得他们大发其横财。”金圣叹把生死置之度外,幽默诙谐,表现了他对

清朝统治者的轻蔑与反抗。

金圣叹被处决时,正值山河淡装素裹,雪化冰消之际。他翘首苍天,触景生情,

立就一首自悼诗,并高声吟诵道:“天生悼我地丁优,万里江山尽白头。一时太

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珠流。”吟罢,金圣叹人头落地。那头颅滚出数丈,从耳

内抛出两个纸团,监斩官将纸团打开一看,一纸团上写的是“好”字,另一纸团

上写的是“痛”字。这两个字是他对人民深重灾难的呼号,也是为自己不幸的哀

叹。

优秀作品

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

……

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莫让青春染暮气》)

“老”:积极、消极

“老”的表现、内涵、外延

外在:皱纹、银丝、步履蹒跚

内在(精神状态):面带倦容、念旧、回忆,对新事物不再感兴趣

屏蔽、叹老、缺乏激情、胆怯、停滞、畏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