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讲解
第三章 物态变化
。
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虽然要继续吸热(或放热),但
是 温度不变 。
(1)在松香、海波、冰、玻璃、萘、铁、蜡、沥青中,属于晶体 的有 海波、冰、萘、铁 ,属于非晶体的有 松香、玻璃、蜡、沥青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返回目录
(2)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 不会 熔化成水,0 ℃的水加入 0 ℃的冰后 不会 凝固成冰。(均选填“会”或“不会”)
(3)请写出下列各图表示的物质种类、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 情况。
晶体 , 熔化 ,
吸热
非晶体 , 熔化 ,
吸热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晶体 , 凝固 , 放热
返回目录
非晶体 , 凝固 , 放热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返回目录
3.汽化的两种形式是 蒸发 、 沸腾 。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 液体的温度 ;② 液体的表面积;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返回目录
(4)由图象可知,试管中物质的状态:在AB段是 固态 ;BC
段是 固液共存态 ,在此过程中的特点是 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
CD段是 液态
;DE段是 液态
。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返回目录
(5)分析图象,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 温 达 到 99 ℃ 时 开 始 沸 腾 ; 试 管 中 的 水 温 会 达 到 沸 点 , 但 不会 , (后两空均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成;⑤冰雹化水;⑥湖面结冰;⑦灯泡壁变黑;⑧利用干冰降雨或制造
“烟雾”;⑨泼水成冰;⑩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⑪露水的形成;⑫
游泳后上岸觉得冷;⑬夏天时狗伸出舌头降温;⑭向打火机充燃料;
⑮霜的形成;⑯烧水喷出“白气”;⑰废铁变铁水;⑱蜡烛“流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 3.沸腾 : ●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 ● ①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
● 一.汽化是指物质的状态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 1.定义: ● ①汽化有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二是沸腾 ● ②从现象来看,液态是看得见的,而气态是看不见的 ● ③汽化进行过程伴随吸热,总体上任何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汽化现象(吸热过程)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 2.蒸发 : ● 特点: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 ①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
点 是 - 3 9 0 C , 在 北 方 冬 天 气 温 常 低 于 - 3 9 0 C , 此 时 水 银 已 凝 固 ; 而 酒 精 的 凝 固 点 是 - 11 7 0 C , 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 6.熔化吸热的事例: ●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 ③鲜鱼保鲜,用0度的冰比0度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 二.固体的分类: ●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 3.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和温度计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常用的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验室液体温度计、测温枪(1)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2)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细而弯的“缩口”分度值:0.1摄氏度(3)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构造:玻璃泡、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刻度及温标量程:零下30摄氏度—50摄氏度分度值:1摄氏度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1)看:使用温度计时,要看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的范围。
还要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2)选:估计被测量物体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放: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4)读: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俯大仰小)(5)记:记录温度值,不要漏写或错写单位。
4.常见温度的估计(单位:摄氏度)人体正常的体温:36.5℃-37.3℃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15℃-25℃冰箱冷藏室:0-4冰箱冷冻室:零度——零下24 ℃(-24)人感觉舒适的洗澡水:40℃➢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熔化及其应用(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熔化吸热)。
(2)应用:冰雪消融、铁块熔化、蜡烛“流泪”、雪糕化水、吃雪糕解暑2.凝固及其应用(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需要放出热量(凝固放热)。
(2)应用:水结冰、铁水烧铸兵器、冬天在菜窖里面放水防止蔬菜冻坏.(利用液体凝固放热)3.探究固体熔化规律(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停表、磨碎的固体(海波和石蜡)(2)实验过程:把分别装有海波和石蜡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搅拌棒不断搅动。
第三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全国通用)
第三章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温度【高频考点精讲】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3.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①明确量程和分度值;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侧壁;③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
4.体温计①量程:35℃—42℃,分度值:0.1℃;②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经典试题】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7.0℃B.37.5℃C.38.0℃D.38.5℃解:①由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②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答案:D。
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考场内的气温感觉舒适,在23℃左右。
不符合实际;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
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符合实际。
答案:D。
3.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过程及条件
01
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2
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或凝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3
升华与凝华
03
汽化与液化
汽化现象及特点
汽化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特点
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 低。
汽化方式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现象及特点
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特点
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液化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熔化、汽化、升华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熔化吸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冰熔化为水。
汽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水蒸发为水蒸气。
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干冰升华为二 氧化碳气体。
凝固、液化、凝华过程中的放热现象
凝固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会放出热量,如水凝固为冰。
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 物体温度降低。
升华现象
碘的升华、雪人不翼而飞、冰冻的 衣服变干、灯丝变细、樟脑丸变小 等都是升华现象。凝华现Leabharlann 及特点凝华定义01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凝华放热
02
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凝华现象
03
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物态变化1.温度计 (1)温度①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②单位:常用单位是 (℃)。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2)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 进行工作。
【习题】图3—1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_________,读做__________.(3)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 ),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 )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 )。
【习题】某学生在测水的温度时,采用了如下几个步骤: ①取适当的温度计; ②等待几分钟;③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没有接触容器壁和底; ④估计待测水的温度; ⑤按正确方法读数并记录。
请按正确的实验操作程序,将步骤(只写序号)排列为是 。
2.图3—2中有A 、B 、C 、D 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2.体温计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图3—1图3—2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量程 -21℃~110℃-30℃~50℃35℃~42℃ 分度值 1℃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1)结构:①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读数更精确;②侧壁呈圆弧形,相当于放大镜,便于看清液柱表面位置;③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即缩口,当体温度离开人体时,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2)观察: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 (3)使用前:甩一甩,使用其他温度计时不必甩.(4)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如图,沿弧形面B 方向读数便于看清.【习题】某体温计示数是38 ℃,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 ℃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先后读数分别为[ ]A .37℃和39℃B .38℃和39℃C .37℃和38℃D .37℃和37℃3.熔化和凝固(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 态。
第三章-物态变化-ppt课件
张建明
第三章
物 态 变 化
回顾、记忆《物态变化》概念
温度 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思维温度为0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为摄氏 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 表示为oC
摄氏温度
物态变化
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存在,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3、固体分为 晶体 和非晶体 两类。它们的重要区别是 晶体 有一定的熔 点,而非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 4、蒸发要 吸 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 降低,有降温作用。影响 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温度 、空气流速 和 液体表面积 。
练习题
5、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 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 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 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升华 凝华
凝华
从固态→液态→气态转化时吸热升温
气
液化 汽化
液
固
凝固 熔化
从气态→液态→固态转化时放热降温
升华
温度计的构造特点
用途 原理 测量物体的温度 常用温度计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
特点 分类 量程
玻璃外壳、玻璃球、毛细管、专用液体、刻度、符号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内经越小,温度计 的分度值设计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
回顾、记忆《物态变化》概念
熔化 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晶体与非 晶体 熔点与凝 固点
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形成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第三章物态变化(完整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常用的液体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并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泡内装有适量的测温物质,如水银、染成红色的煤油、酒精等,玻璃管外标有均匀的刻度和所用单位的符号。
长刻度线旁标着数字,两个长刻度线之间还有短刻度线,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温度叫它的分度值。
(3)常用温度计的分类①液体温度计:根据测温物质的不同分为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②固体温度计如根据不同金属连接时的温差现象制成的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温度下电路导电性不同制成的电子体温计,利用红外线原理制成的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利用不同金属膨胀率不同制成的双金属片温度计等。
③气体温度计:多用氢气或氦气作测温物质,精确度很高,多用于精密测量。
知识点(二)摄氏温度1、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符号是℃。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注:0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冷热程度相同,而不是说物体没有温度。
3、摄氏温度的表示方法:在书写摄氏温度时,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的前面加“﹣”号,如﹣10 ℃,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省略数字前面的“+”号,如10 ℃,读作“10摄氏度”或“零上10摄氏度”。
注: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又称开尔文温标、绝对温标。
理论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是绝对零点温度-273.15℃,热力学温标将-273.15℃定义为0K,分度方法与摄氏温标相同,表达式为T=t+273.15℃,使用热力学温标时冰水混合物温度为273.15K。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物态变化'物理意义f(rc 的规定 摄氏温度Jioor 的规定 l 「c 的规定温度的测量:温度计S 使用方法、读数' r 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I 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r [定义吸、放热情况物态变化彳蒸发彳蒸发的特点f ■定义吸、放热情况 詁期士降低温度 〔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升华和凝华[疋义[吸、放热情况知识梳理:1.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物体较「定义 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彳汽化彳两种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定义 沸腾的特点 沸腾的条件 、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液化彳热时我们说它温度较高;物体较冷时我们说它温度较低,但人的感觉并不可靠,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有无之分。
测量2.温度计(1)工作原具是温度计。
理:根据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玻璃泡薄便于测温时很快与被测物温度相同;玻璃管很细为了被测物温度变化时管内液柱的长度发生显著变化。
(2)种类①按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 C至42 C, 每一小格是0.1 C)、寒暑表。
体温计做成棱柱状类似放大镜,对极细液柱放大便于观察读数。
②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3)使用方法①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便于准确读数。
②放: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③等: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读: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管内液柱凹面最凹)。
不能仰俯视低点或凸面最高点相平(水银凸水⑤记:准确记录数据和单位(a零上零下区分开b 最后一位是最小分度值,是准确值不估读)3.摄氏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c,读作“摄氏度”。
(1)0C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2)100 C的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c.(3)1C的规定:把0 C到100 C分成100 等份,每一份为1 c.4.物态变化固、液、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完整详细+实验总结
非晶体熔化温度曲线晶体凝固温度曲线晶体熔化温度曲线§3.1 温 度一、温度 (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工作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量程,选择合适温度计;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1.体温计读数可以离开人体;2.体温计用前不甩:遇到高温,温度准确;遇到低温,温度为不甩时的温度§3.2 熔化与凝固一、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二、试验:探究固体溶化时温度改变规律 海波熔化试验:用水浴法加热——为了海波受热匀称。
三、固体的分类——晶体与非晶体1. 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常见晶体:冰、金属、萘、海波。
2. 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接着上升。
常见非晶体:松香、石蜡、沥青、玻璃。
3. 熔点定义: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定义: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一样的。
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4. 晶体、非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改变曲线:1)AB :固态,吸热,温度上升;5. 晶体熔化条件:1)温度到达熔点;2)接着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降到凝固点;2)接着放热。
6. 晶体在熔化时变化规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非晶体融化时变化规律:边吸热边升温,状态先是变软、变稠、变稀、最终变为液态。
§3.3 汽化与液化一、汽化与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物态变化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
本文将介绍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以及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和转化规律。
一、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同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发生相变的过程。
在不同的物态下,物质的分子之间的排列和运动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变化。
1.固态:分子排列紧密,存在着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物质呈现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
2.液态: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弱于固态,但仍存在着较强的分子间吸引力。
物质呈现不固定的形状,但体积不变,易流动。
3.气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分子的平均间距较大。
物质呈现不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自由流动。
二、固态的特点和转化规律1.特点:固态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呈现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较小,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吸引力。
固体的分子只能进行微小的振动运动,无法改变位置。
2.固态与液态的相变规律: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相变叫做熔化,也叫熔化或融解。
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上升至物质的熔点时,固态物质开始融化成为液态。
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克服,不会改变物质的温度。
3.固态与气态的相变规律: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相变叫做升华。
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上升至物质的升华点时,固态物质直接升华为气态,跳过液态。
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克服表面张力,不会改变物质的温度。
三、液态的特点和转化规律1.特点:液态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呈现不固定的形状,但体积不变,分子间距略大于固态。
液体的分子可以进行大范围的运动,可以流动。
2.液态与固态的相变规律:液态与固态之间的相变叫做凝固。
当物质释放热量,温度降至物质的凝固点时,液态物质开始凝固成为固态。
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会改变物质的温度。
3.液态与气态的相变规律: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相变叫做蒸发。
当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上升至物质的沸点时,液态物质开始蒸发成为气态。
(初中物理)第3章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针对性分层训练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一、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1)温度的物理量符号是 t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的符号是℃。
(2)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 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
(3)注意:“摄氏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三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省略读成度,也不可分开读,例如37 ℃不可读成37度,也不可读成摄氏37度。
(4)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物理量的符号是 K ,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又叫做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 ℃。
二、温度计1.温度计(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标度方法: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平均分成100等分,每等分代表1 ℃。
2.温度计的使用(1)一看一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温度,能离开人体读数。
(1)体温计的量程:35 ℃--42℃,与人体体温变化范围相同,分度值为0.1 ℃。
(2)体温计的构造原理: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弯管,当玻璃泡接触人体时,里面的水银受热膨胀挤过细弯管到达直管中,待稳定后离开人体时,水银遇冷收缩,在细弯管处断开,直管中水银不能回流,所以离开人体后的体温计示数仍代表人体温度。
(3)体温计的使用方法:体温计使用前要用力将水银甩回到玻璃泡内,确保每次测量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当时的温度而不是原来的温度。
【经典例题考查】1.在本次疫情中,体温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二、物态变化的类型及特点1. 熔化与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冰熔化成水。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凝固成冰。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升高。
2. 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是缓慢的。
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必须达到沸点才能进行。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
3. 升华与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例如,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例如,霜的形成。
三、温度与热量1.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度量,是一个过程量,用 “吸收”或“放出”来描述。
四、温度计与体温计1. 温度计: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测量温度的仪器。
使用时要注意观察量程、分度值,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其测量范围为35℃~42℃,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缩口,使得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需要甩一甩才能再次使用。
五、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1.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如冰的熔化用于降温、金属的凝固制造零件等。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一节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分类1.1 物态变化的定义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通常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
1.2 物态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过程,物态变化可以分为凝固、熔化、蒸发、沸腾、凝华、升华等几种类型。
第二节凝固和熔化2.1 凝固的条件和过程凝固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一般需要降温或增加压强才能发生,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形成有序的结晶。
2.2 熔化的条件和过程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强来发生,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逐渐失去有序排列的结晶状态。
第三节蒸发和沸腾3.1 蒸发的条件和过程蒸发是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通常发生在液体表面,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气压才能进行,能量主要来源于表面分子的热运动。
3.2 沸腾的条件和过程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出现的剧烈汽泡的现象,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气压才能发生,沸腾时液态的表面分子不再提供足够的能量,内部的分子开始剧烈运动。
第四节凝华和升华4.1 凝华的条件和过程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通常需要降温或增加压强来发生,无需经过液态中间态。
4.2 升华的条件和过程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强来发生,同样无需经过液态中间态。
第五节物态变化的热学解释5.1 热学性质对物态变化的影响物态变化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可以通过热力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例如凝固和熔化时吸放热量,蒸发和凝华时吸放热量。
5.2 物态变化的热力学公式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公式来计算,如凝固熔化时的热量公式Q=mL,蒸发沸腾时的热量公式Q=mLv。
第六节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6.1 凝固和熔化在冰淇淋制作中的应用冰淇淋的口感和质地与其凝固和熔化过程有密切关系,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
6.2 蒸发和沸腾在烹饪中的应用烹饪过程中食材的蒸发和沸腾过程会给食物带来特殊的香味和口感,掌握这些物态变化有助于提高烹饪技能。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知识讲解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①100 ℃②液体热胀冷缩③相平④0.1 ℃⑤有⑥达到沸点,继续吸热⑦压缩体积⑧升华⑨放出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装置(1)组装顺序:自下而上。
(2)受热均匀的方法:①“水浴法”加热;②用搅拌器搅拌;③使用石棉网;④选用较小固体。
图象信息分析1.判断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非晶体:温度一直升高。
2.确定熔点: 晶体熔化过程保持不变的温度。
3.判断晶体状态:熔化前为固态、熔化时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后为液态。
结论1.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非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
3.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中考挑战1】(2022·抚顺中考)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小明使用A、B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固体和水的温度。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由下而上(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安装。
(3)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某时刻温度计B 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81 ℃。
(4)图乙是温度计A 、B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小明观察时发现,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 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
此现象说明固体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t 0时刻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
t 0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态。
实验二 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装置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
带孔硬纸板:减少加热时间。
现象结论1.沸腾特点:①继续吸热;②温度不变。
2.沸腾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评估 1.撤去酒精灯,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继续从其中吸热。
2.沸点小于100 ℃:当地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状态改变。
常见的物态变化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汽化、固态到气态的升华、气态到液态的凝结、液态到固态的凝固等。
1. 熔化: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变为液态,称为熔化。
熔化是物质从有序排列的固态结构转变为无序排列的液态结构。
熔点是物质熔化的温度。
2. 汽化:液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变为气态,称为汽化。
汽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沸腾,即液体中部分分子剧烈运动,液体不断产生气泡;另一种是蒸发,液体表面的分子从液态直接跃入气态。
3. 升华: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直接变为气态,称为升华。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结构直接转变为气态结构,没有液态中间过程。
升华是一种不常见的物态变化,常见的升华物质有干冰、樟脑等。
4. 凝结: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变为液态,称为凝结。
凝结是物质从无序排列的气态结构转变为有序排列的液态结构。
凝结的逆过程是汽化。
5. 凝固:液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变为固态,称为凝固。
凝固是物质从无序排列的液态结构转变为有序排列的固态结构。
凝固的逆过程是熔化。
在物态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即质量在不同物态之间不变。
物质的温度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直到物态变化结束后才会再次升高或降低。
物质的物态变化与外界条件有关,如升华物质的升华温度取决于环境的压强,液体的沸点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等。
物态变化的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了一定的热量。
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潜热,是保持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存在的能量。
在汽化和凝结过程中,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也称为潜热。
物态变化可以通过变化条件来控制,如加热物质可以使其熔化或汽化,冷却物质可以使其凝固或凝结。
根据物质的特性和需要,可以利用不同的物态变化过程来进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面上的_空__气_流__速。 ③蒸发致冷: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吸_热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
物体温度___降__低。
2021/2/7
9
(4)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 发生地点 同 温度条件 点
剧烈程度
相同点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下
平和
剧烈
三、基本图像(5个)
温度(℃)
温度(℃)
明确考点
温度(℃)
A
时间(min) 水的沸腾
温度(℃)
晶体熔化
时间(min) 温度(℃)
晶体凝固
时间(min)
2021/2/7
非晶体熔化 时间(min)
时间(min)
非晶体凝固
3
明确考点
四、简答类的知识点(2个) 1、蒸发吸热致冷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五、实验、探究类的知识点(共14个)
②特点:在沸腾的过程中,__吸__收热量,温度__不__变,有沸点。
③沸点:液体__沸__腾__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④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_1_0_0_℃__。
(3)蒸发 ①定义:在__任__何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__表_面_上发生的
_汽_化___现象叫做蒸发。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_温_度___、液体的_表__面_积__、液体
10、汽化,汽化吸热,汽化的方式
11、沸腾,沸腾的过程,沸点
12、蒸发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3、液化,液化放热,液化的两种方法
14、升华,升华吸热
15、202凝1/2/7华,凝华放热
2
16、雾、露、霜的成因
二、需要记住的常数(2个)
1、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 2、水的凝固点、冰的熔点:0℃
二、常数(2个) 1、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__1_0_0_℃____ 2、水的凝固点:___0_℃____、冰的熔点:___0_℃____
三、图像(5个)
1、下列图像中是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B )
温度(℃)
温度(℃)
A
温度 (℃)
温度(℃)
A
时间(min)
B
2021/2/7
时间(min)
C 时间(min)
分类复习一
(2)蜡、沥青、松香、玻璃是常见的_非__晶____体。
4.熔化:
(1)物质从_固___态变成_液___态叫做熔化。熔化是一个_吸___热过程。
(2)熔点:_晶__体__熔__化__时温度叫熔点。
(3)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固体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是否升高
有无熔点
晶体
吸热
保持不变
有
零级实验(1个): 1、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三级实验(1个): 1、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2021/2/7
4
二级实验(2个):
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 2、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一级实验(10个):
1、熔化现象; 3、汽化现象; 5、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7、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
2、凝固现象; 4、蒸发吸热致冷; 6、液化现象; 8、液化放热;
非晶体
升高
无
(4)冰的熔点:____0_℃_。
2021/2/7
7
5.凝固:
分类复习一
(1)物质从_液___态变成_固___态叫做凝固。凝固是一个_放__热过程。
(2)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低 有无凝固点
晶体 放热
保持不变
有
非晶体
降低
无
(3)凝固点:__晶__体__凝__固_时温度叫熔点。
汽化现象、吸热过程
8.液化: (1)物质从_气__态变为__液__态叫做液化。液化是一个_放__热过程。 (2)液化的两种方法:降__低___温度、_压_缩___体积(增大压强)。
9.升华:物质从固态__直__接_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是一个__吸_热 过程。
10.凝华:物质从气态_直__接__变成固态叫做升华。凝华是一个_放__
第三章 物态变化
2021/2/7
1
一、举例、记忆类的知识点(16个) 明确考点
1、温度的概念、单位(℃)
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4、三种物态、物态变化
5、熔化,熔化吸热
6、凝固,凝固放热
7、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8、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9、熔点、凝固点;
热2过021程/2/7。
10
分类复习一
11.凝华:物质从气态__直__接_变成固态叫做升华。凝华是一个_放__ 热过程。
12.雾、露、霜的成因: (1)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液_化___成的小水珠; (2)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_凝__华___而成的小冰粒。
2021/2/7
11
分类复习二、三
9、升华现象;
10、凝华现象。
2021/2/7
5
一、举例、记忆类(30个) 1.温度: (1)概念:物体的__冷__热__程_度___叫做温度 。
分类复习一
(2)温度单位:___℃___。
(3)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的___热__胀_冷__缩__。
(4)液体温度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a.首先注意观察温度计的_量__程___,认清它的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_底__
时间 D (min)
12
四、简答类的知识点(2个)
分类复习四
1、烈日下狗伸长舌头,并快速喘气,为什么?
(原理)增大_液__体__的__表_面__积__, 加快液面上方的__空__气__流__速___, 都可以__加_快___蒸发,蒸发__吸__热__致__冷;
(分析)狗伸长舌头增大了_液__体__表_面__积__,快速喘气加快了液面 上__空__气_流__速____从而加快了唾液__蒸_发___,蒸发吸__热__致__冷_;
(4)水的凝固点:___0_℃_。 6.对同一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是__相__同_的。
2021/2/7
8
7.汽化: 。
分类复习一
(1)物质从_液__态变为气___态叫做汽化。汽化是一个_吸_热过程。
(2)沸腾: ①定义:在液体_内_部__和_表__面__同时发生的、剧__烈__的_汽__化_现象。
或者容器_壁___;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示数稳__定____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继__续__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
计中液柱的液面__相_平___。
2.物质可分为_固__态、_液__态、_气___态三种状态。
2021/2/7
6
3.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1)各种金属、冰、海波、萘等是常见的_晶__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