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方案】铁路工程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 引言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的细则,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监控设备选择在隧道监控量测工作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控设备。
这些设备应具备以下特点:- 具备高清晰度图像采集功能,以便实时观察隧道内的运行情况。
- 能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 具备烟雾、火灾等灾害监测功能,能及时发现并报警。
- 具备车辆行驶状态监测功能,如车速、车流量等。
- 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根据监测数据识别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
3. 监控布局设计在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监控布局。
以下是一些建议:- 根据隧道长度和形状,确定安装监控设备的位置。
- 针对关键区域,如车辆进入和离开隧道口、隧道内的交叉口等,增加监控设备数量,以便全面监测。
- 注意隧道内的盲区,合理布置监控设备以消除盲点。
- 考虑到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和角度,确保能够全面观察隧道内的各个区域。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控设备的作用不仅仅是实时观察隧道内的情况,还可以采集和分析数据,从而提供更多的管理决策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要点:- 对于环境参数的采集,如温度、湿度等,应进行长期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以寻找隧道内的变化趋势。
- 对于车辆行驶状态的监测,应及时记录并分析车速、车流量等数据,以评估隧道的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
- 对于灾害监测的数据,如烟雾、火灾等,应设置相应的报警阈值,并及时发出警报。
5. 报警与处置监控量测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及时发现并处理隧道内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关于报警与处置的建议:- 设置合适的报警阈值,确保只有在真正有异常情况发生时才会触发报警。
- 确定报警信号的接收方,如相关部门或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 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应急电话等信息,以便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应对。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是指通过对隧道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目前,全球各地的隧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隧道监控已经成为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案。
1.隧道监控量测参数隧道监控量测参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移:隧道位移监测主要针对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的位移进行监测,以及隧道结构中的任何变形。
主要的监测参数包括滞后变形、收敛变形和开挖变形等。
(2)压力:隧道压力监测是指测量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以及隧道结构的压力。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围岩应力、锚杆力、压力管道内部压力等。
(3)温度:隧道温度监测是指监测隧道内部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内部平均温度、温度梯度及各个节点温度。
(4)水位:隧道水位监测是指测量地下水位、坑内水位和排水系统中水位等。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水位高度、水位波动及水位变化速率等。
2.监测方法(1)传统测量仪器:传统测量仪器主要是指激光位移仪、全站仪、GPS、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仪器的测量精度高,但是需要现场排线,测量工作量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应用遥感卫星、航拍摄影等技术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无需人员进入现场,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隧道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
遥感监测数据也可以用于验证传统仪器监测结果的正确性。
(3)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方便,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
3.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是实施隧道监测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数据处理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等。
其中,重要的监测数据应当及时报警并进行应变措施,从而保持隧道安全运营。
4.安全管理隧道监测的安全管理也是隧道量测方案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应包括隧道安全预警、风险分析、隧道安全评估等方面。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目录一、工作目标和范围 (1)1.1概述 (1)1.2监测工作目标 (1)1.3监测工作范围 (2)二、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2)2.1设计思路 (2)2.1.1第三方监控量测的依据 (3)2.1.2第三方监控量测的重点 (3)2.1.3第三方监控量测的实施 (4)2.2隧道隧址区工程概况 (4)2.3隧道施工第三方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7)2.3.1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原则 (8)2.3.2监控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8)2.3.3监测原理及方法 (47)2.3.4监测频率 (52)2.3.5测读技术要求 (52)2.3.6监测项目的控制基准及管理基准 (53)2.3.7监测结果的处理 (55)2.3.8监测过程组织管理 (56)三、主要分项监控量测工艺框图 (57)四、监控量测总体计划 (59)4.1监控量测工作的进度计划 (59)4.2质量保证措施 (60)隧道监控量测技术方案一、工作目标和范围1.1概述隧道起点位于北碚区静观镇西山村,终点位于合川区清平镇桃李园村。
隧道沿线存有煤矿采空区、瓦斯、瓦斯段落的腐蚀性地下水、岩溶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因此为确保隧道安全施工,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监控量测措施。
隧道的施工过程具有工序多、内容复杂、相互交叉、隐蔽性强等特点,所以如何加强现场监控量测,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已成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此,施工各阶段的监控量测也就成为了隧道施工过程的核心问题。
从设计思路上讲,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隐患,预测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主线,从监测围岩与支护的变形和应力、了解隧道围岩与支护的受力状态与变形特征、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判断支护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这四方面着手,从而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安全。
1.2监测工作目标通过施工现场巡查和监控量测,迅速准确地获得第一手实际观察和量测资料,在对这些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和对现场施工观测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隧道第三方监控量测和施工技术咨询,提供可靠、准确的安全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在内的“三控”技术咨询服务。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技术方案目录一、目的和任务 (3)二、主要内容 (3)三、断面布设原则 (4)四、测点布设原则 (5)五、监测频率 (8)六、监测管理值 (9)七、监测方法 (12)八、监测信息反馈 (13)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法随着我国隧道建设项目规模的增大、数量的增加,隧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监控测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文中详细阐述了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内容、断面布设原则、测点布设原则、监测频率、监测管理值、监测方法以及信息反馈,可供参考。
一、目的和任务(1)掌握初支变形,指导现场处置,保障施工安全;(2)为调整施工方法提供参考;(3)为二衬施作时机提供指导;(4)为进行动态设计提供参考。
二、主要内容量测项目一般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2.1、必测项目①洞内、外观察;②净空变化;③拱顶下沉;④地表下沉(浅埋隧道必测,H0≤2B时)。
2.2、选测项目①围岩内部位移量测;②锚杆轴力量测;③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④钢支撑应力量测;⑤隧底隆起;⑥锚杆拉拔(说明:在必要情况下选测)三、断面布设原则3.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断面(2)Ⅲ级软质岩主要指:砂岩(三门峡以北)、片岩、板岩、页岩、泥质砂岩、砂砾岩、泥灰岩等。
(3)Ⅲ级硬质围岩、Ⅱ级围岩原则上不布设监测断面,特殊地段根据现场情况布设监测断面,特殊地段指:①掌子面施工时,有掉块、坍方等的地段;②初期支护有开裂、剥落等的地段;③需要进行设计调整的段落(进行一定的监测,为动态调整支护参数、施工方法等提供参考,验证调整效果);④其他需要进行监测的地段。
(4)各断面布设间距误差控制在“断面间距的10%”以内。
3.2、地表沉降断面四、测点布设原则4.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测点布置示意图图4.1-1全断面法图4.1-2两台阶法图4.1-3三台阶法4.2、测点布设要求:(1)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2)测点埋设在钢架、格栅等初期支护上;(3)测点应在初支支护后立即埋设;(4)初始读数应在测点埋设12h内读取。
隧道监控测量方案

隧道监控测量方案1. 引言隧道是一个封闭的道路系统,通常位于地下或山脉中,连接两个地点。
由于隧道的特殊性,其监控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监控隧道可以帮助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供实时的数据以便进行维护和改进。
本文档提出了一个隧道监控测量方案,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监控和测量隧道的关键参数。
2. 监控设备2.1 摄像头为了实现对隧道的实时监控,我们建议安装摄像头。
摄像头可以用于监测隧道的交通状况和行人活动。
建议在出入口和重要位置安装摄像头以获得最佳监控效果。
摄像头应具备高分辨率和低光照下的良好表现,以确保清晰的图像质量。
2.2 温度传感器温度是隧道内部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
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温度变化。
这对于检测火灾或其他温度异常非常有用。
温度传感器应该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并能够与监控系统实时通信。
2.3 烟雾传感器烟雾是隧道内部可能发生的火灾的一个重要指标。
安装烟雾传感器可以及时检测到隧道内的烟雾,并发出警报。
烟雾传感器应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在火灾发生之前及时发出警报。
2.4 气体传感器隧道中的气体浓度是另一个需要监控的重要参数。
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会对隧道使用者的健康产生危害。
安装气体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隧道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气体传感器应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种气体。
3. 数据采集和存储为了实现对隧道的监控和测量,采集和存储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采集传感器数据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
建议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收集传感器数据,并配备数据收集节点。
数据收集节点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央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
4. 数据分析和展示隧道监控数据的分析和展示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做出决策非常重要。
建议使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来对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和异常,并通过可视化界面向用户呈现。
5. 报警系统隧道监控中的报警系统是一项关键功能。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云南省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批准: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乌东德水电站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三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原则1三、工程概况13。
1地形与地貌23.2 地质条件23。
3 地震效应23。
4 主要设计参数3四、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34。
1 隧道监控量测目的34。
1.1为设计和修正支护结构形式及参数提供依据34。
1。
2为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施作时间提供依据44.1.3为隧道施工和长期使用提供安全信息44。
2隧道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44。
2。
1隧道监控量测项目44.2。
2监控量测方法44.3隧道测点、断面的布置84。
3信息处理与及时反馈方案94.3。
1数据采集94。
3。
2量测数据的处理94。
3.3量测数据的分析及预测预报94。
4信息反馈与监控104。
4。
1力学计算法104.4.2经验法10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25.1项目管理125。
2监控量测工作的注意事项125.3质量保证措施13一、编制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云南省半角至新村公路工程第一标段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等.国家、省部和中国中铁集团有限公司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实施细则等。
我方自行踏勘本标段施工现场和调查周边环境所获得的资料。
我方拥有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情况、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多年来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的施工和管理经验.二、编制原则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遵守相关施工规范、标准及实施细则,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根据业主对工程工期的要求,合理地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和工程材料等资源,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加强安全管理,采用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本工程无重大安全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缩短工艺衔接时间,合理优化施工流程.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现场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隧道工程项目制定,该隧道全长XX米,地质条件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特编制此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二、监控量测内容1.拱顶沉降量测:在隧道开挖后,定期监测拱顶的垂直位移变化,以评估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
2.周边收敛量测:对隧道开挖面周边的围岩变形进行连续监测,防止因收敛过大导致的安全风险。
3.地表沉降观测:通过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实时掌握隧道施工对地表的影响情况。
4.锚杆(索)应力监测:监测锚杆(索)受力状况,确保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5.洞内环境监测:包括通风、排水、瓦斯、地下水位等参数的监测,保障施工环境安全。
三、监控量测方法与设备选择根据上述监测内容,采用全站仪、收敛计、多点位移计、应力传感器等专业设备进行量测。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隧道施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
四、监控量测实施步骤1.量测点布置:根据隧道断面结构、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量测点,并做好标识。
2.初始值测定:在施工前先测定各量测点的初始值,作为后续对比分析的基础。
3.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按照预定频率进行持续监测,及时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处理与预警机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当达到预警条件时,启动应急预案。
五、安全保障与质量控制所有监控量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与施工进度紧密配合,将监控量测结果作为调整施工方法、优化支护参数的重要依据,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1.隧道概况本标段共有隧道10座,总长度11.017Km。
隧道全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地貌形态为剥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基岩大部分裸露。
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多为片岩、花岗岩、变质岩等,岩性变化较大。
隧道概况表见下页。
2.施工存在的风险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不难发现,本标段隧道施工中存在坍塌、冒顶、突水、突泥等风险。
二、监控量测目的(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
(2)用现场实测的结果弥补理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把监测结果反馈设计、指导施工,为修改施工方法、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依据。
(3)通过监控量测对施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控。
(4)通过监控量测进行隧道日常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5)通过施工现场的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合理施作时间。
(6)通过监控量测了解该工程条件下所表现、反映出来的一些地下工程规律和特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或该工法本身的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和指导作用。
三、编制依据1.青荣城际铁路招标文件及新建青岛至荣城铁路工程施工图;2.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3.铁道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J774-2008);(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4.青荣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要求。
四、监控量测点布置及方法根据设计提供地勘资料,本标段隧道进出口偏压、浅埋较多,部分地段线路地表有水塘,隧址区域节理裂隙发育,部分隧道内有断层、岩溶,部分地段有突水突泥隐患。
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

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隧道监控是隧道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和紧急事件的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监控隧道运行情况,提高隧道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隧道监控量实施的目的。
隧道监控量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
通过监控隧道的交通流量、气象情况、视频监控等手段,及时掌握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确保隧道的安全畅通。
二、隧道监控量实施的内容。
1.交通流量监控,通过安装车辆检测器和车牌识别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的车辆流量情况,及时掌握隧道的交通流量情况,为隧道的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气象监控,安装气象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的气象情况,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隧道内部的气象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3.视频监控,设置视频监控设备,全天候对隧道内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异常情况,如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为紧急事件的处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4.火灾监控,安装火灾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隧道内部的火灾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隧道内部的火灾安全。
三、隧道监控量实施的要求。
1.科学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科学合理,充分考虑隧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监控手段和设备的选择和布局科学有效。
2.全面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全面覆盖隧道内部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流量、气象情况、视频监控、火灾监控等多个方面,确保对隧道的全面监控。
3.实时性,隧道监控量实施方案应当具有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的能力,能够及时获取隧道内部的运行情况,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紧急事件。
四、隧道监控量实施的建议。
1.合理布局,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布局监控设备,确保监控范围全面覆盖,监控效果良好。
2.设备选型,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监控设备,确保监控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监控设备的故障率。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1.监测方案9.1.1 监测目的为了确保施工期间周围环境隧道结构的施工安全,由专职人员组成监控量测组,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测点的设置、日常量测工作和数据的处理信息反馈工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监测主要目的如下:(1)、掌握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动态,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隧道整体的稳定性;(2)、通过量测取得第一手资料(量测数据),根据各量测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确定后续工序的安排;(3)、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其结果反馈到隧道支护设计中;(4)、积累施工技术资料,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9.1.2 监测项目的选择为全面收集掌握区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和受力状况,以及洞内钻爆开挖震动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结合本区间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选择确定下列监控量测项目:(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3)、拱顶下沉监测★(4)、周边净空收敛位移监测★(5)、岩体爆破地面质点振动速度和噪声监测★(6)、围岩内部位移监测(7)、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应力监测(8)、钢筋格栅拱架内力及外力监测(9)、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内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10)、锚杆内力、抗拔力及表面应力监测注:★为重点监测项目1.2.监测方法(1)、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与描述隧道开挖后进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观察描述,确定围岩类别,对初期支护状态进行观察。
根据开挖后围岩的结构、构造的产状、隧道内渗水情况进行描述记录,并按《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中的打分法判定工作面的稳定状况。
整理出地质素描图,每次开挖爆破后即进行此项工作。
(2)、地表、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变化监测根据所埋设的测点和量测频率要求,对每个测点进行量测并逐点作好记录,对量测数据描绘散点图,并进行回归分析。
铁路监控量测方案

1监控量测的目的及原则1.1监控量测的目的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使隧道结构既安全,满足其使用要求,又经济合理;在不良地质、突水、洞口浅埋等及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或业主及监理认为有必要监控的地段设置监控量测断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
1指导隧道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杜绝施作初期支护后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关门”事故。
2杜绝因监控量测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工程周边较大影响。
3确保结构的稳定性,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4推动监控量测与信息化管理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现场施工监控量测管理水平。
1.2监控量测的原则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位地质条件,结合我公司在以往隧道监测中积累的经验,编制本监测方案遵循以下原则:1监测方案以安全监测为目的,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监测对象和主要监测指标。
2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性确定监测规模和内容、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较全面地反映围岩的实际工作状态。
3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先进的监测系统。
4为确保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各监测项目间相互校验,以便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5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工程施工的交叉干扰影响。
6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编制监测方案。
1.3监测的重点与难点针对隧道工程的特点,为确保暗挖和明挖的顺利安全施工,切实做到监控量测指导施工,科学合理化施工。
并拟定针对性措施,详见表1.3-1。
表1.3-1监测难点、重点及对策表序号监测难点及重点项目针对性措施1.预埋沉降观测点,及时监测控制山体下滑塌方。
1隧道洞门监测2.早刷坡、早支护、早封闭,有效控制破碎带失稳。
3.仰坡采取砂浆锚杆防护,适当放缓坡度比例。
4.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做好防水排水。
5.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并监测。
2隧道掌子面监测1.拍照对掌子面做出准确素描,以便及时有效地监控防止围岩大变形。
(整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1、为加强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监控量测在隧道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规范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2、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参数的调整和二次衬砌施作的时机提出依据,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指导施工过程和施工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监控量测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二章监控量测职责及组织机构1、监控量测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 **组员:** *** *** ***2、监控量测职责隧道监控量测实行施工单位、业主第三方、公司三级管理制度。
⑴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对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并组织第三方开展评估工作。
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小组,配备专业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监控量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⑵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⑶按批准的实施细则组织实施,作好量测记录,及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⑷根据揭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方案。
⑸配合监控量测评估单位对现场监控量测的检查和复核工作。
⑹根据监控量测复核成果,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安全评估意见。
按规定向建设、监理单位提报监控量测抽检、复核报告。
第三章监控量测方法1、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在施工过程对开挖工作面周围的岩石特性、围岩状态、地下涌水情况等进行观察,并绘制地质素描和现场拍照,并对开挖后支护状态进行观察记录。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引言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程,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监控量测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该方案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通过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对相关参数进行量测和记录,来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方案概述该监控量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隧道支护监测:对隧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包括地表沉降、位移、应力和应变等参数的监测。
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GPS、倾斜仪等设备进行测量,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地下水位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工程安全和进度控制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在隧道附近设置监测点,利用水位计等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数据可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3.环境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
可以利用温湿度计、气体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进度监控:利用摄像头等设备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
可以通过对监控视频的回放和分析,识别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方案在实施该监控量测方案时,需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对隧道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的传感器有激光测距仪、GPS、倾斜仪、水位计、温湿度计和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及时分析和处理。
2.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是监控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可以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
同时,需要建立合适的数据库和数据存储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XX铁路工程XX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编制:XX审核:XX审批:XXXX铁路XX标指挥部二0XX年XX月隧道监控量测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1、隧道规模与地质条件本标段共有隧道5座,青云山隧道分为左线和右线两座单线隧道,其中隧道左线里程桩号DK491+253~ DK513+428,全长22175m;隧道右线里程YDK491+577 ~YDK513+414,全长21837m;隧道穿越12条断层。
城峰1#隧道长804.86米,城峰2#隧道长775米(双线),城峰3#隧道长906.96米。
各隧道围岩级别长度见下表:隧道、斜井围岩类别统计2 自然地理概况青云山隧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和莆田市涵江区,起点位于永泰县岭路乡后坑垄村,穿越青云山国家4A级风景区和藤山及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
隧道处于戴云山脉南段中低山山间地貌,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多悬崖峭壁。
总体地形:DK491+250~DK493+850地形标高65~590m,地形坡度相对较缓,一般20°~40°;DK493+850~DK504+700地形险峻,沟谷幽深,标高为230~1018m,中间最高山峰(对山)1031m。
地形坡度一般50°~80°,局部近90°,甚至倒悬。
DK504+700~DK513+430海拔标高为580~145m,地形坡度较缓。
隧道最大埋深890m。
城峰一、二、三号隧道处于剥蚀低山,上部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城峰一号隧道进口DK489+901~DK490+098段有石英岩正长斑岩岩脉侵入,全风化~弱风化,其它地段下部为弱风化凝灰熔岩,岩性较为完整,未发现异常地质构造。
地下水主要为空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不发育。
3、隧道施工方法及支护类型隧道的开挖Ⅳ、Ⅴ级围岩主要采取台阶法施工,Ⅱ、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
青云山隧道设计初期支护主要采取钢拱架(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复合支护形式,Ⅱ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5cm,Ⅲ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0cm,Ⅳ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3cm,Ⅴ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5cm。
斜井设计支护结构采取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等复合支护形式,Ⅱ级围岩喷射C20混凝土厚5cm,Ⅲ级围岩喷射C20混凝土厚8cm,Ⅳ级围岩喷射C20混凝土厚15cm,Ⅴ级围岩喷射C20混凝土厚20cm。
城峰1、3#隧道DK489+975.14~DK490+120段为小间距,设计支护结构采取钢拱架(Ⅳ、Ⅴ级)、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等复合支护形式,Ⅱ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10cm,Ⅲ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15cm,Ⅳ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5cm,Ⅴ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30cm。
DK490+120~780段为普通段,设计支护结构采取钢拱架(Ⅳ、Ⅴ级)、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等复合支护形式,Ⅱ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8cm,Ⅲ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10cm,Ⅳ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5cm,Ⅴ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5cm。
城峰2#隧道FDK489+975~FDK490+270段为小间距段,设计支护结构采取钢拱架(Ⅳ、Ⅴ级)、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等复合支护形式,Ⅱ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10cm,Ⅳ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5cm,Ⅴ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8cm。
FDK490+270~FDK490+750段为普通段,设计支护结构采取钢拱架(Ⅳ、Ⅴ级)、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等复合支护形式,Ⅱ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5cm,Ⅳ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5cm,Ⅴ级围岩喷射C25混凝土厚28cm。
4、各隧道设计浅埋段要进行地表沉降观测城峰1#隧道浅埋段:DK489+986~DK490+038、DK490+680~DK490+780城峰3#隧道浅埋段:YDK490+213~YDK490+273、YDK490+937~YDK491+110城峰2#隧道浅埋段:FDK489+95.4~FDK490+023、FDK490+707~DK490+750二、监控量测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10201-2007(3)、施工设计图(4)、测量监理工作计划2、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是新奥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
监控量测的目的为:(1)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通过监控量测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动态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
(4)监控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收集和分析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2、监控量测内容监控量测计划的内容包括: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的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及量测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监控量测内容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在隧道施工中全部进行,选测项目中根据隧道不良地质地段的围岩性质选取,在软岩大变形地段选测隧底隆起、纵向位移、锚杆轴力,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在岩爆地段选测围岩压力、锚杆轴力;在富水断层段选测孔隙水压力、水量;在断层破碎带及硅化带段选测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喷射混凝土内力。
监测项目及仪器表见下页三、测点布置、量测频率与时间1、量测断面测点布设及间距要求根据青云山隧道围岩量测设计要求,测点布置按下表进行。
⑴洞内测点的布设上下台阶开挖段按台阶进行布置,每台阶布置一条收敛测线,拱顶下沉与围岩收敛量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全断面开挖段的收敛测线布置在边墙最宽的部位,拱顶下沉与围岩收敛量观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城峰2#双线隧道洞口Ⅴ级围岩段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在侧壁导坑内按双侧壁导坑测点布置图布置。
纵向间距按量测断面间距表要求进行布设。
具体见下页测点布置根示意图全断面法测点布置示意图全断面法测点布置示意图单线隧道单线隧道拱顶下沉测点周边收敛测点测点布置根示意图量测断面间距:隧道浅埋段或Ⅴ级土质围岩段量测断面间距取低值,强风化石质围岩段取高值;Ⅳ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有渗水段取低值,无渗水段取高值;Ⅲ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有渗水段取低值,无渗水段取高值;Ⅱ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视具体情况确定。
B1AA1A A1A B1A1B1一般情况根据下表确定。
洞内量测断面间距和测线(点)数量表⑵地表下沉量测①地表下沉量测应根据隧道埋置深度、地质条件、地表有无建筑物等因素确定。
地表下沉量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应与水平净空相对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沿隧道中线的地表下沉量测断面的间距可按下表采用。
B地表下沉断面测点布置图注: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②横断面方向地表下沉量测的测点间距应取2~5m,在一个测量断面内应设7~11个测点。
④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工作面前方H+h(隧道埋置深度+隧道高度)处开始,直到隧道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为止。
⑤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应和拱顶下沉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的量测频率相同。
⑥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
⑦浅埋段隧道地表下沉量测在横断面方向以隧道衬砌中线为界,两侧各布置5点,相邻点间距2~4m,监测范围30m。
1、量测频率①洞内监控量测的频率根据变形位移速度确定的量测频率与按距开挖面距离确定的量测频率相结合,取高的量测频率进行量测作业。
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
②选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及必测项目反馈信息的结果确定。
⑶、量测时间①各项量测作业均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
②对变形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其量测时间就要长一些,量测开始时间尽量提早,保证在开挖或支护后2h内和下一循环开挖之前测读初次读数,以获取围岩开挖初始阶段的变形动态数据。
四、监控量测基准监控量测基准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震动等,要根据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安全性、隧道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以及周围建(构)筑无特点和重要性等因素制定。
1、本标段的青云山隧道和城峰1、2、3#隧道的最小开挖宽度均大于7米,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参照以下表选用。
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表注:1、本表适用于复合式衬砌的初期支护,硬质围岩隧道区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隧道区表中较大值。
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拱脚测点间净空水平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初期支护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1.1~1.2后采用。
2、位移控制基准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有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按下表要求确定。
位移控制基准表3、根据位移控制基准,按下表分为三个管理等级。
位移管理等级4、钢架内力、喷射混凝土内力、二次衬砌内力、围岩压力(换算成内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换算成内力)、锚杆轴力控制基准应满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的相关规定。
5、因本工程附近无需监测的结构物,爆破震动控制基准在这里不做阐述。
6、Ⅴ、Ⅳ级围岩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每分部分别建立位移控制基准,同时考虑各分部的相互影响。
7、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应根据控制基准,结合时态曲线形态判别。
8、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的施做要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1) 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2) 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量的90%以上。
(3) 对浅埋、软弱围岩等特殊地段,应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四、监控量测方法1、每个洞口安排一个监控量测小组,小组组长由洞口技术负责人担任,测量人员及现场技术员为成员。
2、洞内外观察洞内外观察主要由洞口技术负责人和现场技术员负责完成,观察记录由现场技术员完成。
①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开挖面地质描述,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漏水等;初期支护状态包括喷层是否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是否压屈进行观察分析。
以上情况详细描述、记录,并予以评估,可为支护参数选择的参考及量测等级选择的依据。
具体方法:绘制开挖工作面略图并进行详细地质素描,数码成像,填写工作面状态记录表及围岩级别判定卡。
②对已经施工区段观察每天至少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混凝土有无裂缝、空鼓、掉皮等现象,有无渗水,有无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③洞外观察重点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包括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仰坡的稳定、地表水渗透的观察。
④在观察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初期支护发生异常现象,立即通知施工负责人采取应急措施,并派专人进行不间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