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

合集下载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实验报告(2013070619)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实验报告(2013070619)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QuartusII软件的使用,掌握可编程器件的开发设计的过程。

2、掌握QuartusII中国宏模块的使用方法,重点是LMP_ROM与FPGA硬件资源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熟悉GW48-PK2 EDA实验系统。

二、实验内容
采用图形输入方法完成以下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其中6为二进制加法计数器采用兆功能库的arithmetic中的lpm_counter来实现。

ROM元件采用storage中的lpm_rom实现。

ROM数据表中的正弦信号为64字节。

操作如下:
1、新建工程文件,取名为SIN。

2、创建初始化文件,为SIN.mif。

3、建立LPM_ROM.
4、建立LPM_COUNTER文件
5、绘制电路图及编译
6、仿真波形的建立与存盘
7、仿真波形前的检查、仿真,检查结果
8、波形仿真前的检查,进行仿真,检查结果。

9、绑定管脚,进行仿真
10、下载程序,在实验箱上验证结果。

11、重复前面的步骤,设计多波形的信号发生器。

(老师对不起,由于我实验的照片找不到了,就借用了同学的多波形的图片。

)。

综合实训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安装、焊接与调试

综合实训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安装、焊接与调试

- 12V
图12.2 电源电路图
图12.3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元件位置图和PCB图
由图12.1可见,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电路由两级构成。第一级是一个RC文氏桥振荡器,通过双刀四掷波段 开关ZK切换电容进行信号频率的粗调,每挡的频率相差10倍。通过双连电位器RP1进行信号频率的细调, 在该挡频率范围内频率连续可调。RP2是一个多圈电位器,调节它可以改善波形失真。若将R4改成阻值 为3K的电阻,则调节RP2时,可以明显看出RC文氏桥电路的起振条件和对波形失真的改善过程。电路的 第二级是一个反向比例放大器,调节单连电位器RP3可以改变输出信号的幅度,本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 为5倍,最小为零倍,调节RP3可以明显看到正弦波信号从无到有直至幅度逐渐增大的情况。当然这级电 路若采用同向比例放大器,则调节RP3时,该级电路对前级信号源电路的影响明显减小,这是因为同向比 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比反向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大的多的缘故。通过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制作,可以对 电子电路的许多理论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RC文氏桥信号发生器的振荡频率由公式f=1/2πRC决定。通过计算可知,这个电路能产生的信号频率范 围为10HZ~100KHz,覆盖了整个音频范围,所以若将信号源的输出接在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上,从喇 叭的发声情况,就可以了解人耳对次声波、音频波和超声波的不同反映。当然,若同时在信号发生器的输 出端接一个示波器,就可以对频率的高低与声调的高低有更直观的认识。 【项目操作步骤】 1.元器件装配 元件装配的难点有三个,一是波段开关上各个引线与RC串并联网络的电容的连接要正确,二是集成运放 的管脚识别要正确,三是三端集成稳压块7812和7912的管脚功能不同,要正确识别。双刀四掷波段开关 上的各个掷之间互成180度角的两个电极是一对对应关系,应该分别连到一对相同容量的电容上。TL082 是高速精密双运算放大器,采用双列直插封装,在塑封的表面上有一个圆点,其对应的管脚就是1脚,然 后按照逆时针顺序排列。电源板和信号发生器电路板之间要用三根导线进行电源的连接,保证供给正负 12V直流电。三端集成稳压块7912的管脚从左至右分别是地、输入端和输出端,而7812的管脚从左至右 分别是输入端、地和输出端。

vhdl语言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vhdl语言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AS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一、实验内容1.设计一正弦信号发生器,采用ROM进行一个周期数据存储,并通过地址发生器产生正弦信号。

(ROM:6位地址8位数据;要求使用两种方法:VHDL编程和LPM)2.正弦信号六位地址数据128,140,153,165,177,188,199,209,219,227,235,241,246,250,253,255,255,254,252,248,244,238,231,223,214,204,194,183,171,159,147,134,121,109,96,84,72,61,51,41,32,24,17,11,7, 3,1,0,0,2,5,9,1420,28,36,46,56,67,78,90,102,115,127。

二、实验原理正弦波信号发生器是由地址发生器和正弦波数据存储器ROM两块构成,输入为时钟脉冲,输出为8位二进制。

1.地址发生器的原理地址发生器实质上就是计数器,ROM的地址是6位数据,相当于64位循环计数器。

2.只读存储器ROM的设计(1)、VHDL编程的实现①基本原理:为每一个存储单元编写一个地址,只有地址指定的存储单元才能与公共的I/O相连,然后进行存储数据的读写操作。

②逻辑功能:地址信号的选择下,从指定存储单元中读取相应数据。

(2)、基于LPM宏功能模块的存储器的设计①LPM:Library of Parameterized Modules,可参数化的宏功能模块库。

②Quartus II提供了丰富的LPM库,这些LPM函数均基于Altera器件的结构做了优化处理。

③在实际的工程中,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电路的设计需要,选择LPM库中适当的模块,并为其设置参数,以满足设计的要求,从而在设计中十分方便的调用优秀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硬件设计成果。

三、设计方案1.基于VHDL编程的设计在地址信号的选择下,从指定存储单元中读取相应数据系统框图如下:2.基于LPM宏功能模块的设计LPM宏功能具有丰富的由优秀的电子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硬件源代码可供调用,我们只需要调用其设计的模块并为其设计必要的参数即可。

EDA实验-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EDA实验-正弦波信号发生器设计

实验八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VHDL设计波形发生器和扫频信号发生器。

2、掌握FPGA对D/A的接口和控制技术,学会LPM_ROM在波形发生器设计中的实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PC机、EDA实验箱一台Quartus II 6.0软件三、实验原理如实验图所示,完整的波形发生器由4部分组成:• FPGA中的波形发生器控制电路,它通过外来控制信号和高速时钟信号,向波形数据ROM 发出地址信号,输出波形的频率由发出的地址信号的速度决定;当以固定频率扫描输出地址时,模拟输出波形是固定频率,而当以周期性时变方式扫描输出地址时,则模拟输出波形为扫频信号。

•波形数据ROM中存有发生器的波形数据,如正弦波或三角波数据。

当接受来自FPGA的地址信号后,将从数据线输出相应的波形数据,地址变化得越快,则输出数据的速度越快,从而使D/A输出的模拟信号的变化速度越快。

波形数据ROM可以由多种方式实现,如在FPGA外面外接普通ROM;由逻辑方式在FPGA中实现(如例6);或由FPGA中的EAB模块担当,如利用LPM_ROM实现。

相比之下,第1种方式的容量最大,但速度最慢;,第2种方式容量最小,但速度最最快;第3种方式则兼顾了两方面的因素;• D/A转换器负责将ROM输出的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经滤波电路后输出。

输出波形的频率上限与D/A器件的转换速度有重要关系,本例采用DAC0832器件。

DAC0832是8位D/A转换器,转换周期为1µs,其引脚信号以及与FPGA目标器件典型的接口方式如附图2—7所示。

其参考电压与+5V工作电压相接(实用电路应接精密基准电压).DAC0832的引脚功能简述如下:•ILE(PIN 19):数据锁存允许信号,高电平有效,系统板上已直接连在+5V上。

•WR1、WR2(PIN 2、18):写信号1、2,低电平有效。

•XFER(PIN 17):数据传送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

•VREF(PIN 8):基准电压,可正可负,-10V~+10V.•RFB(PIN 9):反馈电阻端。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正弦波的基本属性,掌握正弦波信号的发生方法,对正弦波信号进行基本的测量和分析。

实验器材:函数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

实验原理:正弦波(Sine Wave)是最常见的一种周期波形,其特点是正弦曲线的波形,具有完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在电路和信号处理系统中,正弦波信号非常常见,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函数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各样波形的仪器,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等。

而在产生正弦波信号的过程中,函数发生器利用一个内部的振荡器电路来产生振荡信号,再将其经过信号调制映射到正弦波的形式。

实验步骤:
1.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口,并将函数发生器的频率设定在1kHz左右。

2.打开示波器,选择一个适合的纵向和横向刻度,并将其垂直和水平方向校准至
合适位置,以显示正弦波的波形。

3.选择函数发生器的正弦波输出模式,调整幅度与频率,以获得所需的正弦波信号,可使用万用表对其进行精确测量。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产生了一路1kHz左右的正弦波信号,并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进行了基本的测量和分析,包括正弦波的频率、幅度、相位等基本特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正弦波的特性及用途,掌握了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了正弦波信号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并在实践中获得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一、引言正弦信号发生器是电子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仪器,用于产生稳定的正弦信号。

它在各种电子设备测试和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性能,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功能。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正弦信号的特性和应用;2. 掌握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3. 学习使用正弦信号发生器进行实际测试。

三、实验原理正弦信号是一种周期性的交流信号,具有连续变化的幅度和相位。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振荡电路产生稳定的正弦波形。

振荡电路通常由放大器、反馈网络和滤波电路组成。

其中,放大器负责提供足够的增益,反馈网络则确保振荡电路的稳定性,滤波电路则用于滤除其他频率成分。

四、实验器材和材料1. 正弦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电阻、电容等元件4. 连接线等五、实验步骤1. 将正弦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连接,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的信号波形;2. 调节正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波形的变化;3. 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并记录数据;4. 更换不同数值的电阻和电容,观察对信号波形的影响;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性能和特点。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关于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数据。

首先,我们发现随着频率的增加,正弦信号的周期变短,波形变得更加紧凑。

而幅度的调节则使得波形的振幅增大或减小。

这表明正弦信号发生器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改变电阻和电容数值时,信号波形也会发生变化。

较大的电阻和电容会导致信号的衰减,而较小的电阻和电容则会使信号更加稳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电阻和电容数值,以获得所需的信号特性。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深入了解了正弦信号的特性和应用。

我们学习到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功能和性能。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实验四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1. 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熟悉QuartusII 及其LPM_ROM 与FPGA 硬件资源的使用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由3部分组成,数据计数器或地址发生器、数据ROM 和D/A 。

性能良好的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要求此3部分具有高速性能,且数据ROM 在高速条件下,占用最少的逻辑资源,设计流程最便捷,波形数据获最方便。

图1所示是此信号发生器结构图,顶层文件SINGT.VHD 在FPGA 中实现,包含2个部分:ROM 的地址信号发生器由5位计数器担任,和正弦数据ROM ,其原理图如图2所示。

据此,ROM 由LPM_ROM 模块构成能达到最优设计,LPM_ROM 底层是FPGA 中的EAB 或ESB 等。

地址发生器的时钟CLK 的输入频率f 0与每周期的波形数据点数(在此选择64点)以及D/A 输出的频率f 的关系是:640f f图1 正弦信号发生器结构图图2 正弦信号发生器原理图图3 正弦波的64个点的输入在Quartus II上完成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包括仿真和资源利用情况了解(假设利用Cyclone器件)。

最后在实验系统上实测,包括SignalTap II测试、FPGA中ROM的在系统数据读写测试和利用示波器测试。

最后完成EPCS1配置器件的编程。

3. 实验仪器(1)GW48系列SOPC/EDA实验开发系统(2)配套计算机及Quartus II 软件4.实践步骤或环节(1) 建立工程文件夹。

(2) 生成6位二进制计数器原理图。

(3)定制LPM_ROM元件。

(4)仿真。

(5)选择实验电路模式5,进行引脚下载配置。

(6)嵌入式逻辑分析仪的设置。

5. VHDL仿真实验(1)6位二进制计数器的仿真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NT6b ISPORT (CLK,RST,EN: IN STD_LOGIC;CQ: OUT STD_LOGIC_VECTOR (5 DOWNTO 0);COUT:OUT STD_LOGIC);END CNT6b;ARCHITECTURE behav OF CNT6b ISBEGINPROCESS(CLK,RST,EN)VARIABLE CQI:STD_LOGIC_VECTOR(5 DOWNTO 0); BEGINIF RST='1'THEN CQI:=(OTHERS=>'0');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IF EN='1' THENCQI:=CQI+1;END IF;END IF;IF CQI=63 THEN COUT<='1';ELSE COUT<='0';END IF;CQ<=CQI;END PROCESS;END behav;(2)RTL电路(3)时序仿真波形:(4)硬件验证选择试验箱的模式为模式5,时钟CLK选择为CLOCK0(PIN_28脚),频率f=65536Hz,EN对应的引脚编号PIN-233,RST对应的引脚编号PIN-234,COUT对应的引脚编号PIN-1,Q[7..0]对应的引脚编号PIN-20,19,18,17,16,15,14,13.(5)逻辑分析仪的测试波形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1)详细分析各模块的逻辑功能,及其他们工作原理,详细记录并分析实验内容和实验内容的过程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正弦信号发生器,探究正弦波的特性以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
1. 电压源
2. 电阻
3. 电容
4. 二极管
5. 信号发生器
6. 示波器
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搭建正弦信号发生器电路。

2. 调节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使其为所需的正弦波幅值。

3.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调节电路参数,如电阻、电容的数值,以获得理想的正弦波形。

4. 测量并记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值等参数。

实验结果:
经过调节电路参数,成功搭建了正弦信号发生器。

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了理想的正弦波形,并测量了其频率、幅值等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参数,可以得到稳定、准确的正弦波信号。

实验分析:
正弦信号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信号波形,具有周期性、稳定性好的特点,因此
在通信、音频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正弦
波的产生原理,掌握了调节电路参数以获得理想波形的方法。

实验结论:
通过搭建正弦信号发生器,我们成功地产生了稳定的正弦波信号,并对其进行
了观察和测量。

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正弦波的特性以及其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奠定了基础。

总结:
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正弦信号发生器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的电子电路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为我们将来在工程领域的
实际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验九定制LPM_ROM设计简单的正弦信号发生器

实验九定制LPM_ROM设计简单的正弦信号发生器

定制LPM_ROM设计简单的正弦信号发生器
实验名称:利用定制好的LPM_ROM设计简单的正弦信号发生器。

实验过程:
1:LPM_ROM的定制
图1 调用LPM_ROM
图2 LPM_ROM的参数设置
图3 加入初始化文件配置
2:LPM_ROM的仿真测试
图4 LPM_ROM仿真测试
3:波形分析
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CLK的上升沿的出现,对应地址A的数据输出与初始化文件的数据完全吻合,实验得证。

再利用次模块完成一个简单的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该模块可以用来作为地址信号发生器(7位输出)和数据存储器(7位地址线,8位数据线),含有128个8位波形数据(一个正弦波形周期)。

4:正弦信号发生器的VHDL顶层设计
包括了对定制LPM_ROM时文件模块ROM78的例化调用。

图5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VHDL描述
图6正弦信号发生器的仿真波形输出
5:波形分析
随着每个时钟上升沿的到来,输出端口将正弦波数据依次输出。

输出的数据与初始化配置文件相符。

6:观察RTL图
图7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RTL电路图
分析:其中左边三个元件:加法器,寄存器构成7位计数器:其输出接右边ROM的地址输入端。

输出可接FPGA外的DAC,完成正弦波形输出。

实验结论:作为数据和程序的存储单位,ROM还有很多其他用处,如数字信号发生器的波形数据存储器,正弦信号发生器等。

信号发生器实验实训报告

信号发生器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3. 学习通过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测试和调试的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和教学等领域。

本实验所使用的信号发生器为函数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基本波形信号。

三、实验设备1. 信号发生器一台2. 示波器一台3. 测试电缆若干4. 负载电阻若干四、实验内容1.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1)打开信号发生器,调整频率、幅度和波形等参数。

(2)观察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确认波形是否正常。

(3)调整输出幅度,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2. 正弦波信号的测试(1)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正弦波,调整频率和幅度。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确认波形为正弦波。

(3)测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相位,记录数据。

3. 方波信号的测试(1)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方波,调整频率和幅度。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确认波形为方波。

(3)测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占空比,记录数据。

4. 三角波信号的测试(1)将信号发生器设置为三角波,调整频率和幅度。

(2)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确认波形为三角波。

(3)测试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和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记录数据。

5. 信号发生器的应用(1)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波形信号,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

(2)使用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调制和解调实验。

(3)利用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分析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弦波信号测试结果频率:1kHz幅度:2Vpp相位:0°2. 方波信号测试结果频率:1kHz幅度:2Vpp占空比:50%3. 三角波信号测试结果频率:1kHz幅度:2Vpp上升时间:50μs下降时间:50μs实验结果表明,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各种波形信号,且波形质量符合实验要求。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旨在设计并构建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具有特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信号。

正弦信号在电子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通信系统、音频设备和信号处理等。

本实验将介绍设计思路、所需材料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和讨论。

设计思路为了设计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我们需要以下主要组件:1.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信号的核心部分。

2.振幅调节电路:用于控制输出信号的振幅。

3.频率调节电路:用于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

我们将使用基本的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来实现这些功能。

接下来,我们将逐步说明每个组件的设计和实现。

所需材料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1.集成电路:例如操作放大器(Op-amp)。

2.电容器和电阻器:用于构建振荡电路和调节电路。

3.面包板:用于连接电子元件。

4.电源:为电路提供所需的电能。

5.示波器:用于测量信号的振幅和频率。

实验步骤1.第一步:振荡电路设计和构建–选择一个合适的振荡电路拓扑,如RC振荡电路。

–计算并选择所需的电容器和电阻器数值。

–使用面包板将电容器、电阻器和集成电路连接起来。

2.第二步:振幅调节电路设计和构建–选择一个合适的振幅调节电路拓扑,如非反相放大器。

–根据需要的振幅范围计算并选择所需的电阻器数值。

–使用面包板将电阻器和集成电路连接起来。

3.第三步:频率调节电路设计和构建–选择一个合适的频率调节电路拓扑,如电阻-电容调谐电路。

–根据需要的频率范围计算并选择所需的电容器和电阻器数值。

–使用面包板将电容器、电阻器和集成电路连接起来。

4.第四步:电源和示波器连接–将电源连接到电路以提供所需的电能。

–将示波器连接到电路以测量输出信号的振幅和频率。

5.第五步:实验验证和调试–打开电源,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

–调节振幅和频率调节电路,验证是否可以在所需范围内调节信号的振幅和频率。

实验结果和讨论经过实验验证和调试,我们成功设计和构建了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

该信号发生器能够在所需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具有可调节振幅的正弦波信号。

信号与示波器实验报告

信号与示波器实验报告

信号与示波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示波器测量不同类型的信号,掌握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不同信号波形的特点和测量要点。

实验仪器- 示波器-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 方波信号发生器- 三角波信号发生器实验步骤与结果第一部分:测量正弦波信号1. 将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

2. 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居中。

3.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范围适中。

4. 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并记录相关参数,如频率、幅度等。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正弦波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呈现出光滑连续的波形,且具有明确的周期和幅度。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旋钮,我们可以对波形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和平移,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测量。

第二部分:测量方波信号1. 将方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

2. 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居中。

3.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范围适中。

4. 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并记录相关参数,如频率、占空比等。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方波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呈现出快速的上升和下降沿,且具有明确的频率和占空比。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旋钮,我们可以对波形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和平移,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测量。

第三部分:测量三角波信号1. 将三角波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

2. 调整示波器的水平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居中。

3. 调整示波器的垂直控制旋钮,使得波形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显示范围适中。

4. 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并记录相关参数,如频率、幅度等。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三角波信号在示波器屏幕上呈现出逐渐上升然后逐渐下降的波形,且具有明确的频率和幅度。

通过调整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控制旋钮,我们可以对波形进行适当的放大、缩小和平移,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和测量。

实验十-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

实验十-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

实验10正弦信号发生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分频器,计数器和LPM_ROM的使用方法
2)学习DDS的基本原理。

2、实验原理:
图1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图
图2 DDS信号源的原理图
3、实验内容
选择模式NO.5,打开试验箱左上侧的+/-12V开关(D/A输出需要),将示波器探头接于主系统左下角的两个挂钩处,最右侧的时钟选择,用短路帽接插clock0为65536Hz 或750KHz处,这时可以从示波器上看到波形输出
1)用VHDL语言描述一个16进制计数器,然后再描述一个正弦表译码器,使用
元件例化语句描述图1所示原理图(FPGA内部),在QuartusⅡ上进行编译、综
合、适配。

引脚锁定以及硬件下载测试。

时钟输入锁clcok0(750KHZ),正弦
表输出锁DAC0832输入,复位和时钟使能锁按键,进行编译、下载和硬件测
试。

2)用VHDL语言描述一个1024进制计数器,然后使用lpm_ROM再描述一个10
位地址的正弦表译码器,使用元件例化语句描述图1所示原理图(FPGA内部),
在QuartusⅡ上进行编译、综合、适配。

引脚锁定以及硬件下载测试。

3)如图2所示,把上述计数器改为+M计数器,M为3位,采用按键输入。

记录
4、思考
怎样提高输出频率的范围
参考程序见文件。

实验2.11 正弦波发生电路

实验2.11 正弦波发生电路

应略大于3,以保证可靠起振。
电路稳幅振荡时,振幅与相位平衡 AF =1。 =1。
正 反 馈 与 选 频 网 络 二极管自动稳幅 负反馈振荡电路
同轴电位器
运放反相加法器实现调直流偏置。 uO3
off 0
t
直流偏置off>0 流偏置off>0
步骤: 步骤:
1.判断运放好坏(参见运放线性应用1) 2. RC串并联网络幅频特性的测量:
3.去除信号发生器,连接二极管自 动稳幅负反馈振荡电路,调节Rf1、Rf2使
4.接入运放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记录当输出幅度在5V~10V之间变化时,
可调电位器的阻值。
5.接入运放反相加法器电路, 记录正弦波的直流偏置在1V~3V之
间变化时,可调电位器的阻值。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设计和说明实验电路和参数,简要写出实验的
步骤。
2. 记录当f0 在100Hz~1KHz变化时,同轴电位器的 ,
阻值和输出u01波形。
3. 记录当输出幅度在5V~10V之间变化时,可调
电位器的阻值和输出u02波形。
4. 记录正弦波的直流偏置在1V~3V之间变化时, 可调电位器的阻值和输出u03和off波形。 5.根据测试数据,得出结论。完成思考题。
六、注意事项
注意±12V电源接入运放4、7脚时不要接反,否则会 烧坏运算放大器。 测量电阻要做到“两断”。 观察uo3和off波形时,一定要把示波器的的耦合方 式置“DC 。 DC”
加入正弦信号,调节 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用示波 器监测到uA和uB波形,当他 们达到同相时,即可得到 该RC串并联网络振荡频率 (其满足 其中R1为同 轴电位器)。
uA
uB
+ 其满足起振条件:Af=1+ Rf 1R2Rf 2 略大于3。 用示波器观察运放输出端。记录当f0 在 100Hz~1KHz变化时,同轴电位器的阻值。 ,

正弦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正弦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正弦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正弦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引言:正弦交流电路是电子工程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通过对正弦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规律,掌握电路中的频率、幅值等重要参数的测量方法,进一步提高电子工程实践能力。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和测量正弦交流电路,掌握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熟悉电路中的频率、幅值等参数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变压器3. 电阻4. 电容5. 示波器6. 万用表实验步骤:1.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变压器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值,使其输出正弦交流电压。

2. 将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电阻和电容的串联电路上。

3. 使用示波器测量电阻和电容上的电压波形,并记录数据。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和电容的阻抗值,并记录数据。

5. 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并计算电路中的频率、幅值等参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电压波形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正弦交流电压的周期性变化。

根据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我们可以确定电压的频率,并通过测量波峰和波谷的差值,计算电压的幅值。

同时,通过万用表测量得到的电阻和电容的阻抗值,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大小与电压和阻抗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 = V / Z其中,I表示电流大小,V表示电压大小,Z表示阻抗大小。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并进一步分析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

这是因为电阻和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不同,导致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延迟。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搭建了正弦交流电路,并测量了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同时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频率、幅值等重要参数。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信号发生器,对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进行产生和测量,探索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可以进一步理解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频率和幅度的关系,并掌握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

1.引言2.原理3.实验步骤3.1准备工作: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启动。

3.2选择频率:根据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频率,调整频率控制旋钮,并观察频率显示器上的数值变化。

3.3设置幅度:根据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幅度,调整幅度控制旋钮,并观察幅度显示器上的数值变化。

3.4选择波形: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调整波形控制旋钮,并观察波形。

3.5连接测量仪器:将信号输出端口连接到示波器或其他测量仪器上。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接口和线缆。

3.6测量信号参数:根据需要使用示波器或其他测量仪器,测量并记录信号的频率、幅度等参数。

4.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产生了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并使用示波器对其进行了测量。

根据测量数据,我们制作了频率-幅度图和波形图,对信号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5.讨论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信号发生器能够准确地产生所需的信号,并且改变频率和幅度时,输出信号的特性也相应改变。

通过对信号的测量,我们验证了信号发生器的性能和准确性。

6.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和掌握了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产生了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并对其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信号发生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正弦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正弦波发生器实验报告摘要: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要波形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

其最大优点就是频率切换的速度极快(可达几微秒),并且频率、相位和幅度都可控,输出频率稳定度可达系统时钟的稳定度量级,易于集成化,更主要的是由于计算机参与频率合成,可充分发挥软件的作用。

本系统利用80C51单片机、D/A转换器以及低通滤波器、NS12864液晶显示器设计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电路设计简单、频率控制灵活,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信号精度误差也在允许范围之内。

关键词:直接数字频率合成速度实用性目录一、引言 (1)二、系统方案 (1)2.1设计要求 (1)2.2整体方案分析 (1)2.3原理框图 (2)三、各部分理论分析与实现 (2)3.1 相位累加器 (2)3.2分频器 (3)3.3 ROM查询表 (3)3.4 波形变换 (4)3.5 D触发器 (5)3.6 D/A转换 (6)3.7 低通滤波器 (6)3.8 键盘输入部分 (6)3.9 LCD液晶显示 (7)四、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 (8)4.1测试结果 (8)4.2误差分析 (8)五、总结 (9)六、参考文献 (9)一、引言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总体上由六个部分组成:键盘输入、液晶显示、相位累加器、ROM 查询表、D/A 转换和低通滤波器。

键盘主要是起到对控制字的输入以及将其转换成频率在液晶上显示;DDS 系统的核心是相位累加器,它由一个加法器和一个相位寄存器组成,每当输入一个采样时钟脉冲,相位寄存器以步长增加,相位寄存器的输出与相位控制字相加,相位累加器的输出就增加一个步长的相位量,在波形存储器中存储着一张正弦函数查询表,对应不同的相位码输出相位不同的幅度编码。

D /A 转换器将数字量形式的波形幅值转换成模拟量形式。

低通滤波器用于滤除不需要的取样分量,以便输出频谱纯净的正弦波信号。

二、系统方案2.1设计要求(1)正弦波输出频率范围:10Hz ~10kHz ;(2)具有频率设置功能,频率步进:10Hz ;(3)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优于10-4;(4)输出电压幅度:在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峰-峰值V opp ≥1V ;(5)失真度:用示波器观察时无明显失真。

简单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简单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简单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课题名称:简单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一:实验要求(1)设计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要求ROM是8位数据线,8位地址。

256个8位波形数据的mif文件通过两种方式建立,一种用Quartus II的专用编辑器建立,另一种是使用附录的mif文件生成器建立。

首先创建原理图工程,调用LPM_ROM等模块;在原理图编辑窗中绘制电路图,全程编译,对设计进行时序仿真,根据仿真波形说明此电路的功能,引脚锁定编译,编程下载于FPGA中,用实验系统上的DAC0832做波形输出,用示波器来观察波形。

完成实验报告。

(2)学习使用Quartus II的In-System Memory Content Editor来观察FPGA 中的LPM_ROM中的z形波数据,并在在线改变数据后,从示波器上观察对应的输出波形的改变情况。

(3)学习使用Quartus II的Signal Tap II观察FPGA的正弦波形。

二:实验原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结构框图由四个部分组成:(1)计数器或地址发生器,用来作为正弦波数据ROM的地址信号发生器。

ROM中的数据将随地址数据的递增而输出波形数据,然后由DAC输出波形。

(2)正弦信号数据ROM,含64个8位数据。

(3)原理图顶层设计。

(4)8位D/A。

DAC的输出接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1、定制初始化波形数据文件:建立.mif格式文件。

File—new—other files,选择 Memory Initialization File选项,选择64点8位的正弦数据,弹出表格后输入教材图4-38中的数据。

然后以romd.mif的名字保存至新建的文件夹中。

2、定制LPM_ROM元件:利用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定制正弦信号数据ROM宏功能块,并将以上的波形数据加载于此ROM中。

并以data_rom.vhd名字将生成的用于例化的波形数据ROM文件保存至上述文件夹中。

实验十集成运放在信号产生电路中的应用——正弦波发生器

实验十集成运放在信号产生电路中的应用——正弦波发生器

实验十 集成运放在信号产生电路中的应用——正弦波发生器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所构成的正弦波振荡电路,有RC 桥式振荡电路、RC 移相振荡电路,正交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和RC 双T 振荡电路等多种形式。

本实验介绍常的用RC 桥式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掌握其调试技能。

[实验目的]1.了解正弦波发生器特性及工作原理。

2.学会用集成运放设计正弦波发生器的方法。

3.学会测量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特性和频率的测试方法。

4.掌握运放在信号发生器中的应用,培养实验者设计、调试、测量和排除故障等能力。

[实验仪器及元器件]THM-2型模拟电路实验箱, DF2173B 交流电压表,500型万用表,DT9208型数字万用表,XJ4318型双踪示波器,集成电路(A μ741、LM324各1只),二极管(IN4148×2只),电阻(色环电阻)、无极电容若干,各种信号线、导线。

[预习要求]1.复习RC 文氏电桥振荡器工作原理和用示波器测量频率、相位方法。

2.按实验要求,根据实验电路确定振荡电路R 和C 的值。

[实验说明]正弦波发生器是由基本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的正反馈系统,要保证其维持振荡,必须满足其振幅和相位条件,即:1F A F A V v V V ==⋅••π=ϕ+ϕn 2f a (n=0,1,2,…)图3-21为RC 文氏电桥振荡器,图3-22是实用电路。

其组成包括:基本放大器、正反馈网络、选频网络和稳幅电路。

图中R 、C 组成RC 串并联网络即是选频网络,又是正反馈网络,振荡频率取决于R 、C 的值,即 f 0=1/2πRC 。

稳幅是由反相端引入串联电压负反馈,即可改善电路特性,又起稳幅作用,其中二极管D 是关键元件,利用其非线性特性,随输出电压变化自动调整反馈深度,以便电路起振,而后维持振荡恒定。

为了保证正反馈(相位平衡条件)信号由同相端输入,因选频网络传输系数为1/3,所以A vf 应略大于3,即可满足振幅平衡条件。

正弦电路实验报告

正弦电路实验报告

正弦电路实验报告正弦电路实验报告引言:正弦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它可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搭建正弦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深入了解正弦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正弦电路,验证正弦波信号的产生和特性,并观察电路参数对正弦波信号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正弦电路是由振荡器、放大器和滤波器组成的。

其中,振荡器用于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的幅度,滤波器用于去除杂散信号。

三、实验器材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电阻、电容、电感等被动元件4. 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仪器四、实验步骤1. 搭建正弦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信号发生器、放大器和滤波器,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调节信号发生器: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使其输出正弦波信号。

3. 观察示波器:将示波器连接到电路的输出端,观察波形是否为正弦波,并记录波形的频率和幅度。

4. 调节电路参数:逐步调节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观察波形的变化,并记录调节前后的波形特性。

5.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分析正弦电路的特性和参数对正弦波信号的影响。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正弦电路中,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对输出波形的频率有直接影响。

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增加时,输出波形的频率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正弦电路中的振荡器会根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产生相应频率的振荡信号。

其次,我们发现放大器对输出波形的幅度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节放大器的增益,我们可以改变输出波形的幅度大小。

这是因为放大器可以放大信号的幅度,使得输出波形的振幅增加。

此外,滤波器对输出波形的形状也有影响。

滤波器可以去除杂散信号,使得输出波形更加纯净。

通过调节滤波器的参数,我们可以改变输出波形的形状,使其更加接近理想的正弦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设计目的二、设计内容三、设计原理四、总体方案设计五、主要参数六、源程序七、实验结果及分析八、设计总结实验名称:正弦信号发生器一.实验目的:(1) 了解DSP及DSP控制器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2) 较熟练地在硬件上掌握DSP及DSP硬件器的结构、各部件基本工作原理。

(3) 熟悉CCS集成开发环境,并能较熟练的对CCS的开发系统进行使用。

(4) 熟悉用C语言、汇编语言编程DSP源程序(5) 学习DSP程序的调试及编写,及运用观察变量的方法查看程序的运行情况。

(6) 掌握工程设计的流程及方法。

二.实验内容:用PMS320C5402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正弦信号发生器,大大方便了程序的编辑,调试和加快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三.实验原理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仪器仪表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的信号处理系统中。

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产生正弦波,分别为查表法和泰勒级数展开法。

查表法是通过查表的方式来实现正弦波,主要用于对精度要求不很高的场合。

泰勒级数展开法是根据泰勒展开式进行计算来实现正弦信号,它能精确地计算出一个角度的正弦和余弦值,且只需要较小的存储空间。

本次主要用泰勒级数展开法来实现正弦波信号。

产生正弦波的算法在高等数学中,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可以展开成泰勒级数,其表达式为:sin(x)=x-(x^3/3!)+(x^5/5!)-(x^7/7)+(x^9/9)-…cos(x)=1-(x^2/2!)+(x^4/4!)-(x^6/6!)+(x^8/8!)-…若要计算一个角度x的正弦和余弦值,可取泰勒级数的前5项进行近似计算。

sin(x)=x-x^3/3!+x^5/5!-x^7/7!+x^9/9!=x(1-x^2/2*3(1-x^2/4*5(1-x^2/6*7(1-x^2/8*9)))) (式1) cos(x) =1-x^2/2!+x^4/4!-x^6/6!+x^8/8!=1-x^2/2(1-x^2/3*4(1-x^2/5*6(1-x^2/7*8))) (式2)由(式1)和(式2)可推导出递推公式,即sin(nx)=2c os(x)sin[(n-1)x]-sin[(n-2)x] (式3)cos(nx)=2cos(x)sin[(n-1)x]-cos[(n-2)x] (式4)由递推公式可以看出,在计算正弦余弦值时,不仅需要已知的cos(x),而且还需要sin(n-1)x,sin(n-2)x和c os(n-2)x。

利用计算一个角度的正余弦值程序可实现正弦波。

其实现步骤如下:第一步:利用计算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子程序,计算0度~45度(间隔为0.5度)的正弦和余弦值;第二步:利用sin(2x)=2sin(x)cos(x)公式,计算0度~90度的正弦值(间隔为1度);第三步:通过复制,获得0度~359度的正弦值;第四步:将0度~359度的正弦值重复从PA口输出,便可得到正弦波。

四.总体方案设计:1.基于DSP的特点,设计用TMS320C5402的DSP作为正弦信号发生器的核心控制芯片;2.用泰勒级数展开法实现正弦波的信号;3.设置时域观察窗口,得到滤波后的波形图;4.设置频域观察窗口,得到滤波后的波形图。

五.主要参数coff_x, squr_x,temp,sinx,cosx六.源程序1.正弦波的实现.mmregs.def start.def d_xs,d_sinx,d_xc,d_cosx,sinx,cosxsin_x: .usect "sin_x",360ST ACK: .usect "ST ACK",10Hk_theta .set 286 ;theta=pi/360(0.5deg)start:.textSTM #ST ACK+10H,SPSTM k_theta,AR0STM 0,AR1STM #sin_x,AR6STM #90,BRCRPTB loop1-1LDM AR1,ALD #d_xs,DPSTL A,@d_xsSTL A,@d_xcCALL sinx ;d_sinx=sin(x)CALL cosx ;d_cosx=cos(x)LD #d_sinx,DPLD @d_sinx,16,A;A=sin(x)MPYA @d_cosx ;B=sin(x)*cos(x)STH B,1,*AR6+ ;AR6----2*sin(x)MAR *AR1+0loop1: STM #sin_x+89, AR7 ;sin91(deg.)-sin179(deg.)STM #88,BRCRPTB loop2-1LD *AR7-,ASTL A,*AR6+loop2: STM #179,BRC ;sin180(deg.)-sin359(deg.)STM #sin_x,AR7RPTB loop3-1LD *AR7+,ANEG ASTL A,*AR6+loop3: STM #sin_x,AR6 ;generate sin waveSTM #1,AR0STM #360,BKB loop32.计算sinx的值的程序sinx:.def d_xs,d_sinx.datatable_s .word 01C7H ;C1=1/(8*9).word 030BH ;C2=1/(6*7).word 0666H ;C3=1/(4*5).word 1556H ;C4=1/(2*3)d_coef_s .usect "coef_s",4d_xs .usect "sin_vars",1d_squr_xs .usect "sin_vars",1d_temp_s .usect "sin_vars",1d_sinx .usect "sin_vars",1d_l_s .usect "sin_vars",1.textSSBX FRCTSTM #d_coef_s,AR5 ;move coeffs table_sRPT #3MVPD #table_s,*AR5+STM #d_coef_s,AR3STM #d_xs,AR2STM #d_l_s,AR4ST #7FFFH,d_l_sSQUR *AR2+,A;A=x^2ST A,*AR2 ;(AR2)=x^2||LD *AR4,B ;B=1MASR *AR2+,*AR3+,B,A;A=1-x^2/72,T=x^2MPYA A ;A=T*A=x^2(1-x^2/72)STH A,*AR2 ;(d_temp)=x^2(1-x^2/72)MASR *AR2-,*AR3+,B,A;A=1-x^2/42(1-x^2/72);T=x^2(1-x^2/72)MPYA *AR2+ ;B=x^2(1-x^2/42(1-x^2/72))||LD *AR4,B ;B=1MASR *AR2-,*AR3+,B,A;A=1-x^2/20(1-x^2/42(1-x^2/72))MPYA *AR2+ ;B=x^2(1-x^2/20(1-x^2/42(1-x^2/72)))ST B,*AR2 ;(d_temp)=B||LD *AR4,B ;B=1MASR*AR2-,*AR3+,B,A;A=1-x^2/6(1-x^2/20(1-x^2/42(1-x^2/72)))MPYAd_xs ;B=x(1-x^2/6(1-x^2/20(1-x^2/42(1-x^2/72))))STH B,d_sinx ;sin(theta)RET3.计算cosx的值的程序cosx:.def d_xc,d_cosxd_coef_c .usect "coef_c",4.datatable_c .word 0249H ;C1=1/(7*8).word 0444H ;C2=1/(5*6).word 0AABH ;C3=1/(3*4).word 4000H ;C4=1/2d_xc .usect "cos_vars",1d_squr_xc .usect "cos_vars",1d_temp_c .usect "cos_vars",1d_cosx .usect "cos_vars",1c_l_c .usect "cos_vars",1.textSSBX FRCTSTM #d_coef_c,AR5 ;move coeffs table_cRPT #3MVPD #table_c,*AR5+STM #d_coef_c,AR3STM #d_xc,AR2STM #c_l_c,AR4ST #7FFFH,c_l_cSQUR *AR2+,A;A=x^2ST A,*AR2 ;(AR2)=x^2||LD *AR4,B ;B=1MASR *AR2+,*AR3+,B,A;A=1-x^2/56,T=x^2MPYA A ;A=T*A=x^2(1-x^2/56)STH A,*AR2 ;(d_temp)=x^2(1-x^2/56)MASR *AR2-,*AR3+,B,A;A=1-x^2/30(1-x^2/56); T=x^2(1-x^2/56)MPYA *AR2+ ;B=x^2(1-x^2/30(1-x^2/56))||LD *AR4,B ;B=1MASR *AR2-,*AR3+,B,A;A=1-x^2/12(1-x^2/30(1-x^2/56))SFT A A,-1,A ;-1/2NEG AMPYA *AR2+ ;B=-x^2/2(1-x^2/12(1-x^2/30(1-x^2/56)))MAR *AR2+RETDADD *AR4,16,B ;B=-x^2/2(1-x^2/12(1-x^2/30(1-x^2/56)))STH B,*AR2 ;cos(theta)RET.end4.链接命令文件sin.cmdMEMORY{PAGE 0:EPROM: org=0E000H, len=1000HVECS: org=0FF80H, len=0080HPAGE 1:SPRAM: org=0060H, len=0020HDARAM1: org=0080H, len=0010HDARAM2: org=0090H, len=0010HDARAM3: org=0200H, len=0200H}SECTIONS{.text :> EPROM PAGE 0.data :> EPROM PAGE 0ST ACK :> SPRAM PAGE 1sin_vars :> DARAM1 PAGE 1coef_s :> DARAM1 PAGE 1cos_vars :> DARAM2 PAGE 1coef_c :> DARAM2 PAGE 1sin_x : align(512) {} > DARAM3 PAGE 1.vectors :>VECS PAGE 0}CCS环境下的调试:(1)创建工程项目1,进入CCS集成开发工具2,创建一个新的工程项目,命名为MYMOVE3,点FILE/NEW编写源程序,保存为MYMOVE.ASM4,点FILE/NEW编写链接命令文件,保存为MYMOVE.CMD(2)向工程项目中添加文件给工程添加汇编源文件并执行PROJECT/ADD FILES TO PROJECT命令,将MYMOVE.ASM文件和MYMO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