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对口单招语文试题(一)

滥用(làn) 雾霭(ǎi) chì 尴尬(jiè) g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D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辍学 斩新 逶迤 自惭形秽 崭新
B.油溺 慰藉 雾霭 往哲先贤 油腻
C.弘扬 龟裂 胆却 不耻下问 胆怯
D.遒劲 慎重 袖珍 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D )
A.天阴沉沉的,燕子飞得很低,好像要下雨了。 征兆
2018 年 对 口 单 招 语 文 试 卷 (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B )
A.箢篼(yuàn) 逶迤(yí) 遒劲(qiú) 饿殍(fú) yuān piǎo
B.抽噎(yē) C.敕造(lè) D.沮丧(jǔ)
慰藉(jiè) 睿智(ruì) 圭臬(guī) 萦绕(yíng) 倩影(qiàn) 袅娜(niǎo)
14. 文中红色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 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 达出来了。 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 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 15. 说明“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比喻句本体与喻体相似点正确的一项 是( B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 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 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 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
2018年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主观题)和答题卷三部分。
请用2B铅笔将第一卷的答案规范地填涂在机读卡上,用蓝黑墨水笔将第二卷答案规范地写在答题卷上。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煤屑(xiè)踱步(duò)霎时(shà)袅娜(nuó)梵婀玲(fán)B.癖好(pǐ)明眸(móu)混沌(dùn)落蕊(ruǐ)廿四桥(gān)C.平仄(zè)譬如(pì)落枕(luò)柘木(zhè)残垣断壁(yuán)D.蓓蕾(bèi)蕈菌(xùn)瞥见(piē)倜傥(tì)桀骜不驯(xùn)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一项是A. 闲睱镶嵌攀缘巫筮无与士耽B. 座落陨落掂量风姿没精打采C. 颤栗厮打萧萦遐迩游目骋怀D. 缥渺宣泄斑驳点缀不容置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A.这种大肆砍伐森林来发展工业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涸辙之鲋,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B.从下午拿到任务后,研究所全体员工夙兴夜寐,连夜奋战,终于在第二天早上拿出了科学的行动方案。
C.张大爷和他弟弟都九十多岁了,尽管都满头白发,但身子骨都还硬朗,像这样白头偕老的亲弟兄,现在还真不多见。
D.春晚后,刘谦的魔术一跃成为虎年网络的第一问,各种“揭秘”的版本也层出不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衰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D.“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吃饭”这个帖子可能因为太好玩了,很快网友们转至各大网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问“贾君鹏是何许人也”,但没有任何人出来解答。
2018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及答案

2018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答题说明: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做答无效。
共15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规矩.(jǔ)羽檄.(xǐ)拓.(tà)片否.(pǐ)极泰来B、新正.(zhēng)商贾.(gǔ)勇剽.(piāo)渐.(jiàn)车帷裳C、震颤.(chàn)执拗.(niù)噩.(è)梦清道辟.(pì)路D、禁.(jīn)锢枕藉.(jiè)从.(cóng)容沸.(fú)反盈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惶灿若星晨寒暄性情孤僻B、像貌雕栏玉砌厘定犀角烛怪C、辖制万姓胪欢编篡春意阑珊D、树阴金碧辉煌讥诮宽宏大量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随着他的“码根码”汉字输入软件进入电脑市场,他的生活也有所改善。
③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是德。
A、形态景况大方B、状态景况经济C、形态境遇经济D、状态境遇大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由于动脉严重硬化,他的两只手经常会情不自禁地.....抖动,这对他来说真是痛苦的事。
B、尽管有些人将邓丽君、徐小凤等人的歌曲看成是明日黄花....。
可是,由歌坛新人翻唱这些老歌还是会吸引大批观众。
C、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具有综合性人文性质的语文教学又必然首当..其冲..。
D、北京大学大学术气氛浓厚。
学生处于其间四年,耳闻目睹....,也养成了重视学术的风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今年10月1日起,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B、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完整)2018年盐城高三语文对口高考试卷+答案

(完整)2018年盐城高三语文对口高考试卷+答案盐城市2018年职业学校对口单招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两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52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症.状/症.结落.魄/落.枕纰缪./未雨绸缪.B.擂.鼓/打擂.烙.印/炮烙.勒.紧/敲诈勒.索C.女仆./仆.倒量.杯/气量.豁.口/豁.然开朗D.横.渡/横.竖背.篓/背.负校.对/校.阅三军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B.“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凭添了搅扰。
C.过了一会儿,可以看到他的或者他哥哥的面孔从店堂里二楼楼梯口往下边张望——楼梯口是黑洞洞的,同时透出沁人脾胃的皮革气味。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拓寺的钟声。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A.云蒸霞蔚.(聚集)真知灼.见(透彻)重蹈覆辙.(车轮压出的痕迹)B.沉沦之渐.(逐渐)不欺.暗室(昧心)斑驳陆离..(色彩繁杂的样子)C.感.同身受(感激)百无聊.赖(无聊)望洋..兴叹(仰视的样子)D.天理昭彰..(公正严明)..(明显)礼尚.往来(崇尚)天网恢恢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每年一度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烟花晚会让整个西湖的夜空流光溢彩....,如果苏东坡也能看上一眼,说不定又能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妙的诗句。
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国庆”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C.“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2018年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 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主观题)和答题卷三部分。
请用2B铅笔将第一卷的答案规范地填涂在机读卡上,用蓝黑墨水笔将第二卷答案规范地写在答题卷上。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煤屑.(xiè)踱.步(duò)霎.时(shà)袅娜.(nuó)梵.婀玲(fán)B.癖.好(pǐ)明眸.(móu)混沌.(dùn)落蕊.(ruǐ)廿.四桥(gān)C.平仄.(zè)譬.如(pì)落.枕(luò)柘.木(zhè)残垣.断壁(yuán)D.蓓.蕾(bèi)蕈.菌(xùn)瞥.见(piē)倜.傥(tì)桀骜不驯.(xùn)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一项是A. 闲睱镶嵌攀缘巫筮无与士耽B. 座落陨落掂量风姿没精打采C. 颤栗厮打萧萦遐迩游目骋怀D. 缥渺宣泄斑驳点缀不容置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A.这种大肆砍伐森林来发展工业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涸辙之鲋....,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B.从下午拿到任务后,研究所全体员工夙兴夜寐....,连夜奋战,终于在第二天早上拿出了科学的行动方案。
C.张大爷和他弟弟都九十多岁了,尽管都满头白发,但身子骨都还硬朗,像这样白头偕老....的亲弟兄,现在还真不多见。
D.春晚后,刘谦的魔术一跃成为虎年网络的第一问,各种“揭秘”的版本也层出不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早衰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名讳.(huì) 喟.然(wèi)石垣.(yuán)怵.目(chù)B.媛.女(yuàn)啁.啾(zhǒu)诟.厉(góu) 寒碜.(chen)C.慰藉.(jí)修葺.(qì) 中枢.(shū)镆铘.(xié)D.荫.庇(yìn)浸渍.(zé) 纶.巾(guān)褴褛.(lǚ)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醍醐贯顶趋之若鹜言简意赅重蹈覆辙B。
莫名其妙不寒而栗理尚往来璀璨多彩C.恰如其分烟熏火缭不容置喙返璞归真D。
无动于衷举世瞩目格物致知目不暇接3. 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
大彻.大悟(明白)迁延..顾步(进进退退)不假.思索(依靠)B。
待人接物.(众人)各有千秋..(流传久远)深恶痛.疾(痛恨)C。
老气横.秋(充满)所向披靡..(草木被吹倒)梦寐.以求(醒来)D。
不伦.不类(同类)望洋..兴叹(仰视的样子) 疲弱不堪.(忍受)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科学家们想,此前▲ _是在实验室里的,▲ _输气管道里的“可燃冰”,都是人为环境中产生的,▲在自然环境中,满足低温高压,有气有水的条件,是否有天然的“可燃冰”生成?A。
不仅而且但是如果 B.不论还是那么如果C。
不论还是如果只要 D。
不仅而且如果只要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
这个结论也许太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
不过,我不得不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
B。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播中的伦理关切如果过于急迫,有时难免导致事实被歪曲,真相被掩盖,结果反而对社会的道德气氛造成伤害的恶果.C.辛词比其它文人诗词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相涂抹而成的。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Ⅰ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智慧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耳提面命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
必须身体力行实践,才能切实领悟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答案:C2.“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然而,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人们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答案:A3.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XXX到月边。
答案:B4.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假期。
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
假如我们不能摆脱偏见,随时随地必须保持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答案:B5.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答案:B二、文言文阅读(18分)B、XXX离开沭阳时,接三才刚刚断奶,因此对于XXX父亲XXX的往事,接三记忆不太清晰。
C、XXX和XXX八十多岁的老同事曾与XXX一同工作,他们依稀能够回忆起一些往事,但大部分已经遗忘了。
D、在寒冬时节,XXX送客至十字桥,当时XXX感到自己很难再来此地了。
8、⑴迟明行了六十里,XXX在十字桥等候,彼此高兴,一起驱车前行。
⑵听说XXX和XXX的风范,激励着我们在百世之下奋发,更何况在亲自见到他们的人面前呢?9、可以风世的内容包括:XXX的文章、他的人品和为官的作为等等。
这些都可以影响和激励后人。
10、从前两联可以看出,XXX表现出了“闲”的态度,他可以闲逛、闲聊、闲饮、闲赏,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江苏省镇江市2018届高三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镇江市2017—2018年度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陌.生(mî)羁.鸟(jī)嫉.恨(jì)自诩.(xǔ)B. 狐肷.(qiǎn)玉砌.(qì)媲.美(bì)栖.居(qī)C. 蔚.蓝(wèi)肩荷.(hé)憎.恨(zèng)机杼.(zhù)D. 梁枋.(fāng)炽.热(chì)安谧.(mì)甲烷.(wá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A.陌生mî、嫉.恨jí;B.媲美pì;C. 憎.恨zēng。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游目骋怀残羹冷炙珍馐美味不知所措B. 花枝招展殒身不恤重蹈覆辙按部就搬C. 刻不容缓混混沌沌百无聊籁迄今为止D. 天网诙诙生机盎然殚精竭虑余音袅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汉语的常见字字形,考生要注意同音异形字,B.按部就搬——按部就班。
C.百无聊籁——百无聊赖。
D. 天网诙诙——天网恢恢。
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 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 百舸.争流(大船)妖童媛.女(美女)推.陈出新(淘汰)B. 待人接物.(物品)无动于衷.(内心)销声匿.迹(隐藏)C. 真知灼.见(明亮)高耸.入云(直立)沉沦之渐.(沾染)D. 因.地制宜(依据)不经.之谈(正常)厥.功其伟(他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名讳.(huì)喟.然(wèi)石垣.(yuán) 怵.目(chù)B.媛.女(yuàn) 啁.啾(zhǒu)诟.厉(góu) 寒碜.(chen)C.慰藉.(jí)修葺.(qì) 中枢.(shū)镆铘.(xié)D.荫.庇(yìn)浸渍.(zé) 纶.巾(guān) 褴褛.(lǚ)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醍醐贯顶趋之若鹜言简意赅重蹈覆辙B.莫名其妙不寒而栗理尚往来璀璨多彩C.恰如其分烟熏火缭不容置喙返璞归真D.无动于衷举世瞩目格物致知目不暇接3. 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有错误..一组是A.大彻.大悟(明白)迁延..顾步(进进退退)不假.思索(依靠)B.待人接物.(众人)各有千秋..(流传久远)深恶痛.疾(痛恨)C.老气横.秋(充满)所向披靡..(草木被吹倒)梦寐.以求(醒来)D.不伦.不类(同类)望洋..兴叹(仰视的样子)疲弱不堪.(忍受)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科学家们想,此前▲ _是在实验室里的,▲ _输气管道里的“可燃冰”,都是人为环境中产生的,▲在自然环境中,满足低温高压,有气有水的条件,是否有天然的“可燃冰”生成?A.不仅而且但是如果B.不论还是那么如果C.不论还是如果只要D.不仅而且如果只要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这个结论也许太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
不过,我不得不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
B.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播中的伦理关切如果过于急迫,有时难免导致事实被歪曲,真相被掩盖,结果反而对社会的道德气氛造成伤害的恶果。
C.辛词比其它文人诗词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相涂抹而成的。
D.诗词对人的意义不在于死记硬背,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遭遇、心境、喜怒哀乐。
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他本来第一次就可以上岸的,”直升机驾驶员厄歇尔说:“可是他把每一个人都看得比自己重要,每一个人。
”B.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直站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
C.大家听蔡先生这一段话之后的印象如何我不得知,但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D.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回忆起我们得益于东方的全部东西——道德热忱,黄金规划,我们引以为荣的科学的基础,这是巨大的恩惠。
7.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 (夸张)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比喻)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互文)D.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的显出一点进步了。
(反语)8.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
(议论)B.麻雀蹲在枝上啼鸣,如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高声喊叫。
(描写)C.地球上生命的历史即是生物与它们的环境互相作用的历史。
(说明)D.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抒情)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A.《托尔斯泰传》传记罗曼·罗兰英国B.《东方和西方的科学》议论文乔治·萨顿美国C.《过去的年》散文莫言中国D.《回忆鲁迅先生》散文萧红中国10.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伦·凯勒在她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用朴素甚至接近于家常的话语,表露出对世界万物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
B.《茶馆》沿用“一人一事”为情节发展主线的传统戏剧结构法,巧妙地借助茶馆这个平台,反映社会的变迁。
C.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写于20世纪40年代,诗歌由眼前的现实情景展开联想,由物质的画面走向精神的沉淀,既简单,又复杂。
D.《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扣住作为基础学科的天文、地学、生物、化学四门学科和“最基础的”物理、数学的关系加以说明,反映现代自然科学严密、综合的特点。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一)“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
——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
——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一丝发抖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
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飞去了。
(选自鲁迅《药》)11.下列关于选文中环境描写的分析正确的是A.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B.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
C.寄寓了作者美好的愿望。
D.充满了强烈的象征色彩。
12.选文中四处破折号的用法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处破折号起到了转折的作用。
B.第二处破折号起到了解释的作用。
C.第三处破折号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D.第四处破折号起到了声音延长的作用。
13.下列对人物的分析错误..的是A.两个母亲的姓氏隐喻了古老的中国。
B.夏瑜的母亲是一个有觉醒意识的下层女性。
C.华小栓的母亲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下层女性。
D.两个母亲上坟时都流露出了她们丧子的痛苦。
14.下列关于全文的分析错误..的是A.小说的明暗两条线索在结尾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B.华小栓的死显示了辛亥革命的“药”医治不了中国社会的“病”。
C.小说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夏瑜这个人物形象。
D.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二)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
又有四季荔枝,则一年开花四次之多。
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
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
明林叔学《荔枝花》诗说“苞蕊还分雄与雌”,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
雌雄花往往..不同时开放,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
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所以俗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明屠本畯有一首诗,叙述煎荔枝的方法,说“旋沉荔花蜂酿蜜,清香不减蔗浆寒”,大概..是关于荔枝蜜最早的记载。
(选自贾祖章《南州六月荔枝丹》)15.下列不属于...选文说明内容的是A.荔枝的花期B.荔枝的花形C.荔枝的花序D.荔枝的花香16.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17.关于选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阐述不正确...的是A.“广东有双季荔枝,一年开花两次。
又有四季荔枝,则一年开花四次之多”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明了荔枝的花期早晚随品种而不同。
B.引用明林叔学《荔枝花》中诗句,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文学色彩。
C.“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百数以下”运用列数据的方法,使得数据明确,更具说服力。
D.引用“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强调荔枝花多,但是结实相对较少。
18.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仅”限定范围强调有完全花的荔枝品种很少。
B.“应”表示理所当然,肯定荔枝的花分雄雌知识来自于果农。
C.“往往”表示时常发生,表明荔枝的雌雄花同时开放的情况比较少见。
D.“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意思是屠本畯的诗可能是关于荔枝蜜最早记载。
19.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同品种的荔枝,花期早晚也不同。
B.大多数荔枝只有雄花或雌花。
C.选择不同品种的荔枝混栽在一起,可以增加受粉机会。
D.荔枝成为重要的蜜源植物是因为它花多,花期又长。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20.下列各句中“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摄乎大国之间B.进乎技矣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生乎吾前21.下列各句,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C.莫春者,春服既成D.赢粮而景从22.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若属皆且为所虏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3.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是A.范增数目项王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C.且庸人尚羞之D.会盟而谋弱秦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故遣将守关着,被他盗出入与非常..也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雨霖铃》在表现上以时间发展为序,虚实相生,层层递进,一气呵成。
B.《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待坐》有完整的结构,人物的语言、情态都写得很有个性。
C.《过秦论》的写作意图是借“过秦”以“诫汉”,希望汉文帝以此为鉴,推行仁政。
D.《〈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所写的一篇序言,分析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一)虞美人李煜26.请默写词中所缺的句子。
(2分)27.本篇的词眼是哪个字?为什么?(2分)28.怎样理解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2分)29.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小楼昨夜又东风”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二)“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
”这是德国谚语,不是普遍真理,然而它指出了值得注意倾向。
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
青年人满怀希望,向往将来,进取心强,求知心切。
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讲的: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铁路,如白兰地酒,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