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总结全部
有机化学学习心得(通用8篇)

有机化学学习心得有机化学学习心得(通用8篇)有机化学学习心得篇1学习有机化学也已经有一个学期了,虽然说以前高中也学习过有机化学,但是到了大学再学有机化学发现高中学的基本连皮毛也说不上,真正的有机化学涉及的反应是那么多。
所以我认为有机化学就是用两个词来形容——多和变化。
先来说说多,有机化学的多最多体现在有机物多,有机反应多,反应的机理也有不少。
所以说有机化学在我学了一个学期以后明白了有机化学的最大难处就是化合物多,有机反应多,十分难以掌握。
但是有机老师的课件做得十分巧妙,把几种有机物进行了分类,学起来可以沿着各种有机物的特性了进行研究,可以掌握到同一种物质不同反应的一些特点,分类记忆这样比较方便了,也减轻了有机化学的反应的部分负担,也可以研究出不同反应的一些共同的特点。
这样就大大地减轻了学习有机化学的负担。
也使得在我们初学者的眼中看来很难学的有机化学一下子也简单了很多,有了许多规律的记忆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规律,从而可以更加简单地掌握这一类反应。
而有机化合物,虽然有很多种,但是为我们现在所用的还不多,在不同的分类中都可以找到的,这样有机化学学起来就还是减轻了许多的负担。
有机化学的另外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复杂。
变化中可能还有变化,有的比较简单的题目,但是稍加变化以后就会很复杂。
比如说许多炔烃的反应要联系到烯烃的反应,一些不同的物质却有着相同的反应规律,还有命名中有许多小的细节上的变化都可以出题。
所以这些变化更加难学,有机化学的反应多但是及不上变化多,无论有多少的机理,规律,只要把几个融合一下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变化,出出来不少的题目,这样就难住的大家。
所以有机化学最难学的就是学习规律,学习机理,学习到了以后还要把这些机理融合起来,要知道如何地变化,这样才能把一些机理题和合成题作好,我们学习有机化学才有实用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说有机化学最难的不是那些方程式,而是那些方程式变化了以后你还知道吗的问题,只要在学习的时候多多地总结,多多地复习,多多地了解不同的变化,并且用这些不同的变化来丰富自己的有机化学的知识,这样才是学习好有机化学的正道。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
本篇文章旨在归纳总结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学定义:研究碳基化合物的化学称为有机化学。
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可发生化学反应等。
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 烃类:仅由碳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 醇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
3. 酮类: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
4. 羧酸类: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5. 其他类别:包括醚、酯、醛、胺等。
四、共价键与分子结构1.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2. 分子结构: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3. 立体异构:包括构型异构和构象异构,如异构体的命名和判断。
五、有机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代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2. 加成反应:简单物质与有机化合物中的不饱和键进行加合。
3. 消除反应:从有机化合物中消除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生成不饱和键。
4. 氧化与还原反应:涉及有机化合物中电子转移的反应。
六、有机化学反应机制1. 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2. 反应机理:描述反应如何进行的途径和步骤。
3. 速率定律与活化能:阐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反应的活化能要求。
七、光谱分析与结构鉴定1. 光谱分析: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等特性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
2. 结构鉴定:通过光谱数据、化学性质等推断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八、有机合成与设计1. 有机合成:通过有机反应合成有机化合物。
2. 合成设计:根据目标产物设计合适的合成路线和方法。
九、应用与实例1. 医药: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2. 材料科学: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等需要有机化学的知识。
3. 农业:农药、化肥等的设计与合成离不开有机化学。
(完整版)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 ) >- OH(酚 ) >- SH>- NH2>- OR> C = C>- C≡C-> (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 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COOH CH 31)伞形式: C 2)锯架式:H H OHH OHOHH3C C 2 H 5H H COOHH HH4)菲舍尔投影式:H OH 3)纽曼投影式:H H HCH 3H H H H5)构象 (conformation)(1)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
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 e 取代的椅式构象。
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 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 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 E 构型。
CH 3 Cl CH 3 C 2 H 5C C C CH C 2H 5 H Cl(Z) - 3 -氯- 2 -戊烯(E) - 3 -氯- 2 -戊烯2、顺 / 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3 CH3 CH3 H CH3 CH3 H CH3C C C CH H H CH3 H H CH3 H顺- 2-丁烯反- 2-丁烯顺- 1,4-二甲基环己烷反- 1,4-二甲基环己烷3、 R/S 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7篇篇1一、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主要研究其结构、性质、合成与应用。
本篇文章将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概念1.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二氧化碳、碳酸及碳酸盐等)。
2. 共价键:有机化合物中原子间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重要官能团及性质1. 烃基(-CnxHy):烃类化合物的核心部分,常见性质包括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2. 羟基(-OH):涉及醇类、酚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常见反应包括酯化反应和脱水反应。
3. 羧基(-COOH):涉及羧酸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具有典型的酸性,可发生酯化反应。
4. 氨基(-NH2):涉及胺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可发生酸碱反应及偶联反应。
5. 醚键(-O-):连接两个有机基团,常见反应包括裂解反应。
6. 酮羰基(-CO-):连接两个碳原子,具有亲电和亲核反应的特性。
四、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原子或原子团替换有机化合物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过程。
2. 加成反应:不饱和键的加成,如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3. 消除反应: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连接相同基团时,脱去小分子形成不饱和键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如醇的氧化、醛的还原等。
五、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但不同结构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非常普遍,对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大影响。
主要包括位置异构、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
六、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光谱分析是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NMR)等。
这些光谱技术有助于确定化合物的官能团、结构信息及立体构型。
七、有机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通过合成目标分子实现特定功能。
反应机理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了解反应机理有助于预测和调控有机合成过程。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超全完整版
一、有机化学基础:
1. 元素组成:有机物主要由C、H、O、N、S等元素组成。
2. 元素的相互作用:有机物中的各种元素之间可以通过键的形成而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如单键、双键、三键等。
3. 化学键的强弱:根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分为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其中共价键是最强的,非共价键较弱。
4. 分子的结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包括碳链、环状结构和含氧结构等。
5. 稳定性:有机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分子结构,稳定性越高,则该物质的活性越低。
二、有机反应:
1. 加成反应:一种有机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反应,两个有机物聚合在一起,结果是新物质,也就是反应物质。
2.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构成的复杂反应,它是有机物之间改变氧化状态的反应,氧化反应会使有机物的氧化状态变高,而还原反应则会降低有机物的氧化状态。
3. 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将一个有机物和一个醇或羟基反应,生成一个酯化物的反应。
4. 水解反应:利用水对有机物进行水解反应,生成物质的反应,此反应可以将水分子分解成两个离子:氢离子和氧离子。
5. 还原反应:有机物的还原反应是指将氧的氧化状态从氧的高氧化状态还原为氧的低氧化状态,以达到物质变化的目的。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完美版)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Cl.....).....-.29.8℃...2.F.2.,沸点为.....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氯乙烯(....,沸点为....-.21℃...HCHO...)...2.==CHCl....CH......,沸点为....-.13.9℃.....).甲醛(氯乙烷(....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2.C.l.,沸点为..3.CH....CH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有机知识点总结大全

有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以及一些其他元素如氧、氮、硫等组成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碳元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只有碳元素才能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并且能够形成多态性、立体异构体等现象,从而造成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
2. 有机化合物的原子轨道杂化在有机化学中,碳原子在共价键形成过程中会发生sp、sp2、sp3等杂化,这些杂化形式决定了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性质。
3. 有机化合物的构象与构象异构体构象是指以碳碳单键为轴的旋转,可以得到不同的构象,而在构象变化中分子的原子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不改变化学键的连通性。
而构象异构体是指在构象上有不同的异构。
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可溶性等。
这些物理性质与有机分子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有关。
2.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反应活性等。
不同的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分子的不同的化学性质,使得有机化合物有着非常多样的化学反应。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通常采用一定的命名原则,包括主链命名、官能团前缀命名、取代基命名等。
这些命名原则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提供了一定的规范和便捷。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IUPAC命名法、通用命名法等。
IUPAC命名法是最为通用和学术规范的命名法,它采用一定的规则对有机分子进行统一的命名。
四、有机化合物的合成1.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途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途径包括物质的自然合成、实验室合成、工业化合成等。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途径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不仅对于有机合成反应的设计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有机化工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反应类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很多反应是互相联系并且互相转化的。
有机化学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归纳总结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有机化学归纳总结知识点一:各类烃的衍生物性质总结一、卤代烃:1、通式:饱和一元卤代烃:官能团:2、物性:①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②一氟代烃、一氯代烃密度比水小,其余比水大。
3、化性:①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反应通式: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可加热。
断键方式:羟基取代卤素原子②消去反应:反应通式:条件:强碱的醇溶液必加热。
断键方式:断卤素原子和一个氢,形成。
要求:必须有氢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二、醇:1、通式:饱和一元醇:官能团:2、物性:①甲醇、乙醇、丙醇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的液体。
②含4~11个C的醇为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
③含12个C以上的醇为无色固体,不溶于水。
3、化性:⑴与活泼金属反应:显中性反应通式:⑵氧化反应:①燃烧:②醇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③催化氧化:反应通式:断键方式:断羟基氢和一个氢,形成,将CH2OH改为CHO。
要求:有2个氢则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有1个氢则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无氢则不能被催化氧化⑶消去反应:反应通式:断键方式:断羟基氢和一个氢,形成。
要求:必须有氢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第1页共4页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⑷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反应通式:⑸与HX反应:(取代反应)反应通式:三、苯酚:1、结构简式:酚:2、物性:①无色晶体,在空气中因小部分氧化而显粉红色。
②常温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加热到65℃以上与水互溶。
③易溶于酒精、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3、化性;⑴弱酸性:酸性:①②③④⑵取代反应:①②⑶显色反应:酚遇FeC3显紫色。
⑷氧化反应:①在空气中氧化显粉红色。
②燃烧。
③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⑸加成反应:四、醛:1、通式:饱和一元醛:官能团:2、物性:①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②易溶于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③易挥发。
3、化性:⑴加成反应;反应通式:断键方式:断碳氧双键,将CHO改为CH2OH。
⑵氧化反应:①燃烧通式:②醛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溴水氧化。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五篇范文)

有机化学实验总结(五篇范文)第一篇: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有机化学实验总结转眼间,短短五周的实验课已经结束了。
现在回想起来,在有机化学实验课上,真的收获了很多。
这些收获也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很多反应和有机物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严谨,学会了提前准备,学会了思考……这些都将在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是严谨,做实验时要做到一丝不苟。
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看到的情景,整齐的仪器、药品摆放,一尘不染的桌面,还有处理的器材……我深深意识在这个实验室里是不容许有一点马虎的。
做有机实验是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来的。
蒸馏、过滤、萃取、干燥……每一个地方都要足够细心,足够严谨,很多时候会做得慢,如果有时候追求速度,就很容易出现反应进行不充分、生成物产率低的情况。
还记得第一次做酯化反应实验时,由于没有注意控制水位,导致无法分析反应是否已经达到限度,加热了很长时间,还没能准确测出生成的水量。
我深深体会到了做有机实验时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然做有机实验时也需要足够的耐心。
还记得做呋喃甲酸和呋喃甲醇合成实验的时候,总共用了三十分钟搅拌反应物,萃取又做了三次,还有每次蒸馏的时候都要时刻注意温度的变化和烧瓶里的变化,不能走神。
这些过程都需要足够的耐心。
当看到自己制备的晶体长的很“好看”时,当得到的产物量“很足”的时候,觉得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还有很多实验操作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很难做出理想的实验结果。
做有机实验时要提前准备,事先有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预习了,就会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实验的一些具体步骤,要准备哪些药品和器材,实验过程中又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只有预习好了,在做实验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当然,在预习中,我们也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而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标记下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搞懂,或者是带着疑惑去实验探究,这对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有机化学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有机物的分类二、有机物的转化关系1、常见链状有机物的转化(注意反应条件)2、常见环状有机物的转化二、 有机物的命名1.烷烃: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短线连;不同基,简在前,相同基,合并算。
长多近小写烃名,先简后繁位次清。
先小然后大,一基跟一位,数目汉数字,位置阿拉伯,字数短线隔,数字逗号撇。
其他类别的有机物: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编号,要指明官能团的位置。
练习2-甲基-1-丁烯与氢气加成以后的产物的名称为:三、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1.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化合价、成键方式、同分异构2.表示方法:(1)化学式: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最简式(实验式)键线式等 (2)模型: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3.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Ω=双键数+叁键数×2+环数 = (2n+2-m) /2ONaCOONa— —BrOH Br — Br(17) (18)4.同分异构:概念、分类、书写⑪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⑫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⑬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氨基乙酸和硝基乙烷、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⑭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5.同系物的概念(1)定义:________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注意:①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催化剂加热、加压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④烃类燃烧通式: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O H 2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点燃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2)烯烃: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CH 4C + 2H 2高温 隔绝空气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化学键: 、—C ≡C — C=C 官能团CaO △催化剂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6篇篇1一、有机化学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科学,主要研究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药卫生等方面密切相关。
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主要特点是分子中含碳元素,且大多数化合物为分子晶体。
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稳定的单键、双键和三键,这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和性质。
2.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开链化合物、环状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等。
此外,根据官能团的不同,有机化合物还可分为醇、醛、酮、酸、酯等。
3.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这些反应类型各有特点,是研究有机化学反应和性质的基础。
三、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1. 烷烃:烷烃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具有通式CnH2n+2。
烷烃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化。
重要的烷烃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2. 烯烃: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具有通式CnH2n。
烯烃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烯烃包括乙烯、丙烯等,它们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调节物质。
3. 炔烃:炔烃是含有碳碳三键的烃类,具有通式CnH2n-2。
炔烃的化学性质与烯烃类似,但更活泼。
常见的炔烃包括乙炔、丙炔等,它们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4. 醇类:醇类是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其通式为CnH2n+1OH。
醇类具有醇羟基的性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醇类包括甲醇、乙醇等,它们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溶剂。
5. 醛类:醛类是含有醛基(-CHO)的有机化合物,其通式为CnH2nO。
醛类具有醛基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常见的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等,它们在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中有广泛应用。
6. 酮类:酮类是含有酮基(C=O)的有机化合物,其通式为CnH2n-2CO。
(完整版)大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 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各种类型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烯炔,脂环烃(单环脂环烃和多环置换脂环烃中的螺环烃和桥环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多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优先顺序:-COOH >-SO3H >-COOR >-COX >-CN >-CHO >>C =O >-OH(醇)>-OH(酚)>-SH >-NH2>-OR >C =C >-C ≡C ->(-R >-X >-NO2),并能够判断出Z/E 构型和R/S 构型。
2. 根据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写出相应的结构式或立体结构式(伞形式,锯架式,纽曼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
立体结构的表示方法:1)伞形式:CCOOHOHH 3 2)锯架式:CH 3OH HHOH C 2H 53)纽曼投影式:H H 4)菲舍尔投影式:COOHCH 3OH H5)构象(conformation)(1) 乙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重叠式。
(2) 正丁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对位交叉式,最不稳定构象是全重叠式。
(3) 环己烷构象:最稳定构象是椅式构象。
一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的椅 式构象。
多取代环己烷最稳定构象是e 取代最多或大基团处于e 键上的椅式构象。
立体结构的标记方法1. Z/E 标记法:在表示烯烃的构型时,如果在次序规则中两个优先的基团在同一侧,为Z 构型,在相反侧,为E 构型。
CH 3C H C 2H 5CH 3C CH 2H 5Cl(Z)-3-氯-2-戊烯(E)-3-氯-2-戊烯2、 顺/反标记法:在标记烯烃和脂环烃的构型时,如果两个相同的基团在同一侧,则为顺式;在相反侧,则为反式。
CH 3C CHCH 3HCH 3CCH HCH 3顺-2-丁烯反-2-丁烯333顺-1,4-二甲基环己烷反-1,4-二甲基环己烷3、 R/S 标记法:在标记手性分子时,先把与手性碳相连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
有机化学复习知识点超强总结

(一)反应题的重要考点:(1)烷烃的卤代反应,反应活性:①氟氯溴碘(F2>Cl2>Br2>I2);②活泼H原子的类型3〫>2〫>1°>CH3。
注意:药大考研常考察碳正离子稳定性,也会考察环烷烃的卤代开环(2)单烯烃的主要反应:①加成反应:催化加氢(注意:顺式加成)、亲电加成(X2、HX、H2SO4、H2O、BH3)、自由基加成(药大考研常考:HBr/ROOR(唯一));②氧化烯烃的反应(常用氧化剂总结:KMnO4/OH-(OsO4,药大考研官网推荐王积套课本有此氧化剂)、KMnO4/H+、O3、过氧酸、O2/Ag);③ɑ-H卤代(自由基取代反应);④聚合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马氏比较常考,但是反马加成也常涉及。
(3)炔烃和二烯烃的主要反应:①加成反应(林德拉、NaNH2/NH3(l)、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亲核加成,这些加成反应类似烯烃的加成);②氧化反应;③炔氢的反应(注意);④聚合(一般不会考察);⑤D-A反应(多年考研真题中出现,重点掌握);⑥周环反应(开环和关环相应的条件下的顺旋和对旋)。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2019年710真题第一次出现此知识点考查,注意掌握(常考炔烃部分加氢、与H2O加成生成醛酮;D-A反应等)(4)芳烃的主要反应:①亲电取代(注意:卤代、磺化、硝化、傅克反应、氯甲基化反应);②氧化反应;③α-H卤代(自由基);④加成反应。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辅导南药人研路提示:芳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效应在药大考研中常考察,这个主要根据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来判断;还有α-H的卤代。
(5)卤代烃的主要反应:①亲核取代、AgNO3(SN1);SN2的瓦尔登转化是药大历年重点!);②消除反应(HX(扎伊采夫规则,E2反式消除【特变注意】)、X2);③与金属反应(烷基铜锂,注意位阻,是1,2加成还是1,4加成,非常重要!);④还原产物为烃,常用还原剂:LiAlH4、NaBH4、Zn+HCL,醋酸等。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构造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原子:—X原子团〔基〕:—OH、—CHO 〔醛基〕、—COOH〔羧基〕、C6H5—等官能团化学键:C=C 、—C≡C—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构造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通式:C n H2n+2;代表物:CH4B) 构造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 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 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 气态,C5~C16 液态,C17 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响〔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光CH 4 + Cl 2 CH3Cl + HCl光,,⋯⋯。
CH3Cl + Cl 2 CH 2Cl2 + HCl②燃烧点燃CH4 + 2O2 CO2 + 2H 2O③热裂解高温CH4 C + 2H 2隔绝空气催化剂C16H34 C8H18 + C8H16加热、加压y 点燃y④烃类燃烧通式:H Ox tC H (x)O2 xCO2 24 2y z 点燃y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H Ox y zC H O ( x )O2 xCO2 24 2 2CaOE) 实验室制法:甲烷:CH 3COONa NaOH CH 4 Na2CO3△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吸水、稀释N aOH、不是催化剂(2)烯烃:C=CA) 官能团:;通式:C n H2n(n≥2);代表物:H2C=CH 2B) 构造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催化剂加热、加压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D)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②燃烧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隔绝空气C=C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等化学键: 、—C ≡C —C=C 官能团 CaO△催化剂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④氧化反应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⑤烃类燃烧通式:O H 2CO O )4(H C 222y x y x y x +++−−−−→−点燃 D) 实验室制法:乙烯:CH 3CH 2OH C H 2CH 224+↑H 2O注:1.V 酒精:V 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2. 排水收集(同Cl2、HCl )控温170℃(140℃:乙醚) 3.碱石灰除杂SO2、CO2 4.碎瓷片:防止暴沸E) 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CH 2=CH -CH 3+HBr CH 3CH 3Br(氢加在含氢较多碳原子上,符合马氏规则)CH 2=CH -CH 3+HBrCH 3-CH 2-CH 2-Br (反马氏加成)F )温度不同对有机反应的影响:CH 2CH CH CH 280℃2CH CH 2Br Br+ Br 2CH 2CH CH CH 260℃2CHCH 2BrBr + Br 2(3)炔烃:A) 官能团:—C≡C—;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完整版)有机化学总结全部

1.脂一怪的衍生物性质对比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比较3.醛、拨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4・绘的疑基衍生物性质比较5.绘的拨基衍生物性质比较6.酯化反应与中和反应的比较7•怪的衍生物的比较二. 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3三. 桂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炖(+HXX"|If相去加A(*HjO)要点精讲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又:链状烧和脂环烧统称为脂肪煙。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
2.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1)概念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彖叫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彖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①碳链异构:由于分子中烷基所取代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彖,如正丁烷和异丁烷;②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上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1•-丁烯和2-丁烯;③官能团异构:有机物分子式相同,但官能团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乙酸和甲酸甲酯;④给信息的其他同分异构体:顺反异构,对映异构。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①烷坯烷坯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应注意要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②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WA(4HXX2)一般书写的顺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③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基在苯坏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3种。
(2)常见的几种坯基的异构体数目©-C3H7:2种②一C4H9:4种(3)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①基元法如丁基有四种,则丁醇、戊醛、戊酸等都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总结篇1:高中有机化学知识总结一、燃烧现象烷:火焰呈淡蓝色不明亮烯:火焰明亮有黑烟炔:火焰明亮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苯:火焰明亮大量黑烟(同炔)醇:火焰呈淡蓝色放大量热二、酸性kmno4&溴水烷:都不褪色烯炔:都褪色(前者氧化后者加成)苯:kmno4不褪色萃取使溴水褪色三、通式cnh2n+2 烷烃cnh2n 烯烃 / 环烷烃cnh2n-2 炔烃 / 二烯烃cnh2n-6 苯及其同系物cnh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cnh2no 饱和一元醛 / 酮cnh2n-6o 芳香醇 / 酚cnh2no2 羧酸 / 酯四、物理性质甲烷:无色无味难溶乙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乙炔:无色无味微溶(电石生成:含h2s、ph3 特殊难闻的臭味)苯: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难溶有毒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挥发乙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溶能挥发篇2:高中有机化学知识总结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容量瓶(强调: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的步骤:①计算溶质的量(若为固体溶质计算所需质量,若为溶液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②称取(或量取)③溶解(静置冷却)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如果仪器中有试剂瓶,就要加一个步骤:装瓶)。
例如:配制400ml0.1mol/l的na2co3溶液:(1)计算:需无水na2co3 5.3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无水na2co3 5.3 g。
(3)溶解:所需仪器烧杯、玻璃棒。
(4)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500ml容量瓶中。
(5)定容: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1-2cm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这个操作叫做定容。
注意事项:①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固定的,没有任意体积规格的容量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烃的衍生物性质对比 1.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比较3.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4.烃的羟基衍生物性质比较5.烃的羰基衍生物性质比较6.酯化反应与中和反应的比较7.烃的衍生物的比较二、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三、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要点精讲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又:链状烃和脂环烃统称为脂肪烃。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
2.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1)概念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①碳链异构:由于分子中烷基所取代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正丁烷和异丁烷;②位置异构: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上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1-丁烯和2-丁烯;③官能团异构:有机物分子式相同,但官能团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乙酸和甲酸甲酯;④给信息的其他同分异构体:顺反异构,对映异构。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①烷烃烷烃只存在碳链异构,书写时应注意要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如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二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
②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一般书写的顺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③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3种。
(2)常见的几种烃基的异构体数目①―C3H7:2种②―C4H9:4种(3)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①基元法如丁基有四种,则丁醇、戊醛、戊酸等都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②替代法如二氯苯(C6H4Cl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将H替代Cl);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
③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其规律有:a.同一碳原子上的氢等效;b.同一碳原子上的甲基氢原子等效;位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要经过的几个基本步骤:(1)用重结晶、蒸馏、萃取等方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离、提纯;(2)对纯净的有机物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3)可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4)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和各类氢原子的数目,确定结构式。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2.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1)烷烃命名①烷烃命名的基本步骤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②原则A.最长、最多定主链a.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b.当有几个不同的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个作为主链。
B.编号位要遵循“近”、“简”、“小”a.以离支链较近的主链的一端为起点编号,即首先要考虑“近”。
b.有两个不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则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
即同“近”,考虑“简”。
若有两个相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而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的两个方向编号,可得两种不同的编号系列,两系列中各位次和最小者即为正确的编号,即同“近”、同“简”,考虑“小”。
c.写名称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相应的某烷,在其前写出支链的位号和名称。
原则是:先简后繁,相同合并,位号指明。
阿拉伯数字用“,”相隔,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用“”连接。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①选主链: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作为“某烯”或“某炔”。
②编号位: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③写名称:将支链作为取代基,写在“某烯”或“某炔”的前面,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3)苯的同系物命名①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例如: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生成甲苯,被乙基取代后生成乙苯,如果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生成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
②将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编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给另一个甲基编号。
四、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步骤2.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元素分析①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②定量分析将一定量有机物燃烧后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并测定各产物的量从而推算出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最简单整数比。
③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用CuO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后,产物H2O用无水CaCl2吸收,CO2用KOH 浓溶液吸收,计算出分子中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其余的为氧原子的含量。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①原理样品分子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质谱图②质荷比:分子离子与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最大的数据即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分子结构的鉴定(1)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①化学方法:利用特征反应鉴定出官能团,再制备它的衍生物进一步确认。
②物理方法: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2)红外光谱(IR)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不同官能团或化学键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3)核磁共振氢谱①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不同;②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4.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1)元素分析①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测定最常用的是燃烧分析法。
将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碱液吸收,称重后即可分别计算出样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氧元素质量分数的确定(2)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规律①最简式规律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例相同。
要注意的是:a.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b.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a.含有n个碳原子的醇与含(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
b.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含(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
③“商余法”推断烃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a.得整数商和余数,商为可能的最大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的氢原子数。
b.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氢原子数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
5.有机物分离提纯常用的方法(1)蒸馏和重结晶(2)萃取分液①液――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②固――液萃取: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3)色谱法①原理: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
②常用吸附剂:碳酸钙、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要点精讲一、几类重要烃的代表物比较1.结构特点2、化学性质(1)甲烷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氧化反应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
其燃烧热为890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第一步:CH4+Cl2CH3Cl+HCl第二步:CH3Cl+Cl2CH2Cl2+HCl第三步:CH2Cl2+Cl2CHCl3+HCl第四步:CHCl3+Cl2CCl4+HCl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3Cl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Cl3俗称氯仿,CCl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2)乙烯①与卤素单质X2加成CH2=CH2+X2→CH2X―CH2X②与H2加成CH2=CH2+H2CH3―CH3③与卤化氢加成CH2=CH2+HX→CH3―CH2X④与水加成CH2=CH2+H2OCH3CH2OH⑤氧化反应①常温下被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⑥易燃烧CH2=CH2+3O2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⑦加聚反应二、烷烃、烯烃和炔烃1.概念及通式(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其通式为:CnH2n+2(n≥l)。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n≥2)。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分子通式为:CnH2n-2(n≥2)。
2.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的小。
(4)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1)均易燃烧,燃烧的化学反应通式为:(2)烷烃难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在光照条件下易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3)烯烃和炔烃易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剂氧化,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三、苯及其同系物1.苯的物理性质2.苯的结构(1)分子式:C6H6,结构式:,结构简式:_或。
(2)成键特点: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
(3)空间构形:平面正六边形,分子里12个原子共平面。
3.苯的化学性质:可归结为易取代、难加成、易燃烧,与其他氧化剂一般不能发生反应。
4、苯的同系物(1)概念: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
通式为:CnH2n-6(n≥6)。
(2)化学性质(以甲苯为例)①氧化反应: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对烷基的影响使其取代基易被氧化。
②取代反应a.苯的同系物的硝化反应b.苯的同系物可发生溴代反应有铁作催化剂时:光照时:5.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比较(1)异同点①相同点:a.都含有碳、氢元素;b.都含有苯环。
②不同点:a.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只含有碳、氢元素,芳香族化合物还可能含有O、N等其他元素。
b.苯的同系物含一个苯环,通式为CnH2n-6;芳香烃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芳香族化合物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苯环上可能含有其他取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