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四季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莴笋四季高产栽培技术
莴笋,属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约在七世纪初,经西亚传入我国,到如今已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各地普遍栽培,是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的重要蔬菜种类之一。
莴笋口味香脆,易于栽培,经济效益明显,深得消费者及生产者的喜爱,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其栽培技术如下:
1 用种量
1.1莴笋千粒重1.5克左右,一般采用育苗移栽,每亩用种量约在30-50克。
2 播种育苗技术
2.1莴笋种子出芽温度以15℃-20℃最为适宜,低于10℃或高于25℃出芽困难。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所采用的播种育苗技术有较大差异。主要有苗床常规育苗法、苗床泥浆育苗法、育苗基质(或自配营养土)+穴盘育苗法等。
2.2营养土配制:莴笋育苗可以选用专用育苗基质或自配营养土。自配营养土配方:无病虫菜园土5份,腐熟农家肥3份,腐熟有机质2份。
2.3苗畦:苗畦一般宽1米,高15-20厘米,长度视播种量而定。畦上铺8厘米厚的育苗基质或营养土,播种前充分预湿。
2.4不同季节的播种技术
2.4.1春、秋两季:该季节多数地区温度凉爽,适合采用直播方法播种育苗。可以干籽直播,也可将种子浸泡催芽后再播种。
干籽直播法:按照每平方米2克种子的播种量将种子直接播于已经充分预湿的苗畦上,播种后覆盖一层潮湿过筛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再覆盖地膜即可。一般约3-4天即可出苗。
浸种催芽法:将莴笋种子放入清凉水中浸泡3-4小时后捞起,装入小布袋内,将水甩干抖松,布袋外面套一个塑料袋并扎好口子,放在15℃-20℃环境内保湿催芽,催芽期间间隔24小时换水冲洗一次,一般约48-72小时即可出芽,种子“露白”后及时播种。春秋两季放在室内即可出芽。
2.4.2夏季:夏季高温季节须采用低温催芽法播种育苗,如冰箱催芽法。具体方法:先将莴笋种子浸种装袋(方法相同)后放在冰箱的保鲜层进行催芽,一般约48-72小时即可出芽。。
2.4.3冬季寒冷季节:冬季严寒季节温度偏低,需采用升温保温催芽法播种育苗。
方法一:先将莴笋种子进行浸泡装袋(方法相同),再将种子放入15℃-20℃环境里催芽,如室内、大棚、温室等可以提升温度的地方,约48-72小时出芽后及时播种。
方法二:干籽直播于苗畦上,播种结束后马上覆盖地膜、拱膜或大棚薄膜等,以升温保湿利于莴笋种子出芽。
2.5苗期管理
2.5.1以培育适龄壮苗为目的:
①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
②及时间苗,保留株距约3厘米;穴盘育苗的保留1株即可;
③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干过湿;
④看苗补充苗肥;
⑤及时防治苗期病虫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美洲斑潜蝇、蚜虫等。
3 品种选择
3.1品种选择原则: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适合栽培季节、栽培方式、市场需求、种植习惯的品质优良、抗病丰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4 土壤选择
4.1莴笋根系浅,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土层中,并且不耐涝不耐旱。因此,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
5 整地施肥
5.1重施基肥:以重施基肥为主,后期追肥为辅。每亩撒施优质农家肥4000-5000㎏、N-P-K复合肥50㎏为宜。土地翻耕两遍,将肥、土混拌均匀。
5.2土壤处理:提前清洁菜园,并结合土地翻耕,施用地虫杀、地菌灵等药物进行土壤杀虫杀菌,提高种植成功率,降低病虫害危害。具体用量根据土壤病虫害实际情况及药物使用说明使用。
5.3整地:基肥及土壤杀虫杀菌药撒施后将土壤翻耕两遍,使基肥、杀虫杀菌剂、土壤混合均匀后及时做畦。
5.4做畦:不同季节的做畦标准不一样。春、秋季一般可以做成宽畦,畦宽3.5-4.0米,可以定植8行。夏季高温高湿或冬季低温高湿,均应做成窄畦,畦宽2.0米,可以定植4行,畦沟深20厘米,围沟深25厘米,利于排灌及通风降湿。
6 定植
6.1苗龄:幼苗有4-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苗龄期有所差异,一般春季约30-35天,夏季约15-25天,秋季约25-30天,冬季约30-40天。
6.2定植时间:应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凉爽时定植为宜,有利于缓苗。
6.3定植方法:带土(坨)护根定植。定植前数天将苗床喷水(不同季节时间不一致),水量以湿透4-5cm床土为宜,以利于带土护根起苗。移栽时将幼苗根颈部埋入土中即可,不宜太深,栽后用手轻压,使幼苗根系与土壤结合紧密。定植后立即浇足定根水。
6.4定植密度: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的定植密度不同。一般春秋季株行距约35×45厘米,每亩约定植4000株;夏季约35×40厘米,每亩约定植4000株;夏季约35×40厘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冬季株行距约40×45厘米,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6栽培方式: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部分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冬春季大棚栽培等方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最好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土壤保湿、棚内降低空间湿度并加强通风排湿,以防止或减轻莴笋菌核病、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发生及危害。
7 田间管理
7.1缓苗:定植后需保持土壤湿润,尽快促进缓苗。夏季定植后根据天气状况情况采取遮荫降温,防暴雨干旱等。
7.2查漏补缺:发现死苗缺苗,及时补苗,保证齐苗,以期达到高产。
7.3中耕除草:露地莴笋栽培一般在开大盘前可中耕除草,夏季一般中耕1次,其它季节一般可中耕2-3次。
7.4补水追肥:莴笋生长前期苗小根少,对水肥需求不多,以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进入笋茎膨大期对水肥需求逐渐增加,需及时补充较为充足的肥水以满足生长需要。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莴笋生长速度快,因此,须保持田间水量较为充足,以满足莴笋生长需要。但需注意,莴笋不耐涝,水分不宜过多,大雨时田间不能有积水;灌水宜在晚间进行。追肥分为根部追肥和叶面补肥,看苗追肥。根部追肥:结合补水同时进行,一般可追施1-2次,注意N、P、K及微肥合理搭配施用。叶面追肥:进入笋茎膨大期每10-15天左右喷施一次,如磷酸二氢钾、氨基酸、甲壳素等,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及改善品质。
7.5注意:肥水补充要均衡,忌忽干忽湿,大肥水漫灌,以防止死苗、茎裂、空心、烂心及其它病害发生。
8 成熟采收
8.1成熟标准:莴笋“平顶”即表示已经成熟。
8.2采收:莴笋成熟后抽薹较快,抽薹后品质迅速降低,失去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因此,莴笋成熟后需尽快采收完毕。
9 病虫害防治
9.1莴笋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丝核菌基腐病等,虫害主要是蚜虫、美洲斑潜蝇等。
9.2霜霉病发病温度4℃-23℃,以8℃-15℃最易发病。低温高湿有露水时发病最为严重。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叶片感病后背面出现不规则多角病斑,潮湿环境内叶片背面病斑处可以看见黑色霉菌。发病后若未及时有效防治,则会迅速蔓延,造成大面积感病,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9.2.1防治方法:
①加强水分管理及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②采用地膜栽培;
③药剂防治:发病后交替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霜霉疫净1000倍液、杜邦克露800倍液等,每10-15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发病后需适当缩短喷药间隔期,以尽早控制病害蔓延。
9.3莴笋菌核病、丝核菌基腐病、灰霉病:在低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发病,属真菌病害。一般先从近土壤的基部、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继而茎基部、茎部开始腐烂,长出白色絮状菌丝或灰色霉层,出现黑色鼠粪状菌核,整株腐烂发霉;若未得到有效防治,病情蔓延迅速,甚至成片腐烂死苗。莴笋冬季、春季大棚或露地栽培笋茎膨大期时较易发生。
9.3.1防治方法:
①合理轮作;
②采用地膜覆盖及膜下补充肥水;补充肥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并及时通风,不要大水漫灌;
③适当稀植,以利于通风透光;
④药剂防治:发病后交替喷施50%速克灵600倍液、霜霉疫净1000倍液、杜邦克露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