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 2.1.2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基本演唱技巧。
2.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戏曲元素和韵味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传统戏曲的了解和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背景和特点。
2.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学生自由发表对歌曲的感受和看法。
3.歌曲学唱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呼吸和节奏。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演唱,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歌曲中的一段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演唱中的问题。
5.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进行歌曲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6.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戏曲元素,如旋律、唱腔、表演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
7.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喜悦、激动等。
学生自由发挥,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歌曲情感。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掌握程度。
2.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介绍歌曲背景、歌词、戏曲元素等。
2.教学音频: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3.教学视频:戏曲表演片段。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3.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单元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理解和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2. 熟唱《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首歌;3. 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二、作业内容1. 音乐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唱腔、音乐特点等。
作业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或查阅资料,最后提交一份简单的报告。
2. 歌曲学习:《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首歌,学生需要反复听录音,跟着录音唱,确保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
3.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尝试模仿京剧中的动作和表情,加深对京剧的理解。
4. 观后感:观看一段京剧视频后,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包括对京剧的感受、对歌曲的理解等。
字数不少于500字。
三、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作业,作业提交截止日期为课程结束前一天;2. 音乐知识报告需要客观真实,不得抄袭;3. 歌曲学习需反复练习,确保准确、流畅;4. 角色扮演需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5. 观后感需真实、客观,不得抄袭。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评价;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京剧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3. 实践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4. 创新性: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作业完成方式,如小组讨论等,评价其创新性;5. 反馈与改进:收集学生对于作业的反馈,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提交后,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
对于在作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我们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同时,我们也会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会及时与学生沟通,给予指导和帮助。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京剧的基本认知,提高学生对京剧韵味的理解;2. 通过音乐作业,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1. 欣赏作业:学生需在家中再次聆听《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仔细体会京剧的韵味,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八年级音乐下册(人教版)】

欣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京剧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了解京剧,感受京剧风格;2.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京剧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了解京剧,感受京剧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是哪个京剧选段吗?京剧有哪几个行当呢?学生回答:《贵妃醉酒》;生、旦、净、丑。
展示人物(诸葛亮)图片。
师:你们认识这个人物吗?听说过与他相关的故事吗?学生回答:诸葛亮;空城计。
师: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传统京剧《空城经》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京剧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回忆;通过展示人物图片,激发学生兴趣,铺垫人物形象。
二、新课1. 初听唱段,感受其韵味。
2. 介绍京剧《空城计》及相关故事。
《空城计》又名《抚琴退兵》,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该剧目在剧情上通常前接《失街亭》,后接《斩马谡》,合成《失空斩》。
该剧目讲述了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失了街亭之后,司马懿带领大兵来攻打诸葛亮驻扎的西城。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兵将,只得以空城为计,大开城门故弄玄虚。
司马懿到了一看,唯恐内有埋伏,因而撤兵离去的故事。
3. 介绍马连良。
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
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
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
8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6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
20世纪,他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
1933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
《第二单元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京剧有初步了解,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唱腔、角色、服饰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欣赏京剧,感受京剧的韵味和魅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作业内容:1. 课堂回顾:完成课堂笔记,梳理京剧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探索: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一场京剧表演视频,记录下自己对京剧的感受,分析京剧的特色和魅力。
3. 知识拓展:通过互联网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记录观看视频的感受和分析,字数不少于500字。
3. 按时提交作业,作业提交方式可选择电子版或纸质版。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对京剧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探索中的分析能力和知识拓展的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出总体评价,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定期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作业的意见和建议,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教学质量。
3. 在课程结束前,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并针对作业完成情况给予期末总结评价。
具体作业内容及要求如下:1. 课堂回顾:要求学生在课后整理课堂笔记,包括京剧的历史、唱腔、角色、服饰等基本知识。
学生需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描述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评价标准:课堂笔记是否完整、准确,描述是否清晰。
2. 实践探索:要求学生回家后观看一场京剧表演视频,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分析。
学生需分析京剧的特色和魅力所在,字数不少于500字。
评价标准:观看视频后的分析是否客观、深入,字数是否达到要求。
3. 知识拓展: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音乐鉴赏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背景和特点。
分析和描述该曲目中的乐器、节奏、和声和演奏技巧等要素。
理解《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培养学生对该曲目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讲义或课件,介绍《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背景和特点。
音乐播放设备,播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录音。
笔和纸,供学生做听后感和分析记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了解和印象,提问如"你们对这首曲目有什么了解?"引入今天的主题,音乐鉴赏《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解释该曲目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二、介绍《我正在城楼观山景》(10分钟)介绍《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背景、来源和演奏特点。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乐器和演奏场景。
三、分析音乐要素(15分钟)播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
引导学生分析和描述该曲目中的音乐要素,如乐器的特点、节奏的感觉、和声的运用、演奏技巧的展示等。
鼓励学生用他们的感受和表达来描述和分析音乐要素。
四、欣赏与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听后感和分析结果。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它在特定场合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培养他们评价该曲目的能力。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总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音乐鉴赏的要点和收获。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评价,可以是口头演讲、书面报告、展示作品等形式。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段喜欢的音乐作品,用他们学到的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演出,让他们亲身体验《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演奏。
引导学生研究其他类似作品,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风格,加深对音乐鉴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备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所传递的景色美、愉悦感和豪情壮丽,让他们理解音乐与情感、文化背景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 建议
教学 反思
第二单元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梨园风采
课时安排 3 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两段唱腔的对比欣赏过程中,感受京剧艺术中不同行当在剧中的唱腔魅力,以
及培养学生逐步喜爱京剧艺术的内心情感。
教学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教材内容,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两
交流:老师手上的这件乐器叫什么名字? 1. 初次完整聆听乐曲,并思考:乐曲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交流:“哀郢”的含义是什么? 2. 再次聆听乐曲,想一想:埙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更适合表现何 种意境? 3. 结合乐谱完整聆听,思考:由埙吹奏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乐曲 速度有什么特点?从乐曲中感受到了怎样的心情?
三、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
2. 知道琴歌这一艺术形式。
3. 用连贯、流畅、饱满的声音表现出古曲的韵味和情感。
重点:对学生进行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教育,要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我国古代音
教学 重、难点
乐 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能够总结出古代音乐的基本特征,总 结这 些基本特征不能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是学生对所听、所唱、所做的音 乐材料 的直接感想。
学生边听乐曲边模仿埙的吹奏姿势。 (三)欣赏《楚商》
交流: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乐器叫什么名字吗? 1. 初次聆听,体会这首作品的整体情绪。
交流:你能从乐队的演奏中分辨出编钟的音色吗?用自己的语 言来形容编钟的音色。
2. 再次聆听,请学生在听到编钟的声音时做敲击编钟的动作。 3.简介编钟知识: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战国早期编钟 , 共有 8 组 64 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是我国 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 套编钟。
《第二单元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一课的学习,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及基本音乐知识,并能感受和理解其背景文化内涵。
具体包括:1. 让学生准确演唱《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首歌,并能理解和表现其中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加深学生对古代城楼景象及所传递情感的认知。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作业内容1. 歌曲演唱练习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歌曲的反复演唱练习,注意歌曲的音准、节奏和表情。
特别是对歌词中的重点词汇,如“城楼”、“山景”等,需准确表达其含义并传达相应的情感。
2. 背景知识学习学生需了解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创作背景及所描述的古代城楼景象。
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或相关书籍,查找并整理相关信息,形成一份简短的背景知识报告。
3. 歌曲演绎与创作学生可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演绎或创作,如加入动作表演、舞蹈编排等,使歌曲的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简单的歌词或旋律创作。
三、作业要求1. 歌曲演唱练习需确保准确性和流畅性,每句歌词都要唱得清晰、准确。
2. 背景知识学习需详尽而简洁,应涵盖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及与歌中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等。
3. 歌曲演绎与创作需有创意和个性,既要符合原曲的风格,又要有所创新。
4. 所有作业需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确保作业的真实性和质量。
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不能拖延。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将从演唱准确性、背景知识掌握程度、创意演绎及创作水平等方面进行。
2. 评价方式: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结合课堂表现给予综合评价。
3. 反馈形式: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指出学生在演唱、背景知识学习及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第二单元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一音乐课程,使学生能够:1.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与歌词内容。
2.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音乐表现力。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歌曲学习:学生需熟悉《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旋律,并能够准确、流畅地演唱整首歌曲。
2. 歌词解读:学生需理解歌词中的含义,通过查阅资料或小组讨论,了解歌词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3. 节奏练习:学生需掌握歌曲的节奏,通过敲击节拍器或用脚打拍子等方式,培养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4. 情感表达:学生需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如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等。
5. 创作拓展:鼓励学生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编曲或创作歌词,以表达自己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歌曲演唱需准确无误,音准、节奏要到位。
2. 歌词解读需深入,能够准确解释歌词中的含义及文化背景。
3. 节奏练习需认真,能够独立打出歌曲的节奏。
4. 情感表达要真实,能够通过演唱传达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5. 创作拓展需有创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改变原曲的风格和意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歌曲演唱的评价标准包括音准、节奏、表现力等方面。
2. 歌词解读的评价标准包括理解深度、表述清晰度等方面。
3. 节奏练习的评价标准包括节奏感、练习态度等方面。
4. 情感表达的评价标准包括真实度、感染力等方面。
5. 创作拓展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性、与原曲的契合度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根据情况进行反馈:1.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并指出其优点及可继续发扬的地方。
2. 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指出其不足,并给予改进建议和指导。
《第二单元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一音乐作品,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并能够初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知识。
通过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歌曲学习与赏析学生需通过音乐教材或网络资源,完整地聆听《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首歌,并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含义以及曲式结构。
在听歌过程中,学生应记录下自己对歌曲旋律、节奏、音色的感受,以及对歌曲情感的体验。
2. 歌曲跟唱与模仿学生需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跟唱歌曲的旋律,模仿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音准把握等。
家长可协助学生记录下初次跟唱的情况,以便后续对比改进。
3. 歌曲文化探索学生需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资源,查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以及与该歌曲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学生需整理成文字材料,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文化现象。
4. 小组合作演唱学生需与小组内成员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合唱部分。
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应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小组需录制合唱视频,以便后续评价和反馈。
三、作业要求初次跟唱要求:学生需保证跟唱时的音准和节奏基本准确,能够大致跟上歌曲的旋律。
在跟唱过程中,注意气息的控制和歌唱技巧的运用。
文化探索要求:学生需查找并整理与歌曲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文字材料应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小组合作要求:小组合作过程中,成员间应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合唱时,各声部应协调一致,音量和音准要达到基本统一。
录制的视频应清晰、声音无明显杂音。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歌曲学习与赏析、歌曲跟唱与模仿、歌曲文化探索和小组合作演唱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对歌曲的理解程度、演唱技巧的运用、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小组合作的效果等。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古代诗词《登高》的主旨和意境。
2.了解和掌握李白的创作背景和诗歌特色。
3.学会运用音乐表现手法,通过演唱传递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运用音乐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传达入微而发人深省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一幅自然山水的图片,请学生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并与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登山时的经历。
2. 引入课题教师出示《登高》的文本,并与学生讨论该诗的主题和意境,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李白的创作背景和诗歌特色。
3. 理解诗句教师通过分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诗句的含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转述诗句的意思。
1.见美景而感叹。
2.感叹人生短暂,要珍惜时光。
3.观风景而感叹祖国的辽阔美好。
4.感到自己的才华还没有发挥到极致。
5.鼓励大家勇攀高峰,迎接新的挑战。
4. 音乐表现手法教师让学生分组,分别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演唱《登高》。
1.唱词腔调明快明亮,加强神清气爽的感觉。
2.用情感深沉的声线,表现出对时间短暂、生命宝贵的思考。
3.以深情对祖国的景色赞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以神秘的氛围表现诗句中的才华待发的情感。
5.演唱到高潮时,加强声音的高亢,表现出攀登高山的勇气。
5. 总结教师让学生分享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法演唱的感受,并总结这些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评价通过听学生展示的演唱,听学生的口述和看学生的作业,以及课上的互动,可以考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深度和音乐表现手法的熟练程度,以便于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音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艺术形式。
在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中有一首名为《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曲子,该曲配合着灵活的手势和动作,能够把自然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而此次教学将针对《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首曲子展开。
二、教学目标1.了解《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首曲子背景。
2.能够理解并且演唱这首曲子。
3.学生能够根据歌曲节奏和手势,感受到自然风景的美丽和变幻。
4.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教学之前,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
可以通过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对城楼和大自然的风景进行介绍,让学生们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和历史背景。
第二步:引入歌曲让学生听一遍歌,然后再了解一下歌曲的背景,例如,此曲的作曲者,所描绘的城市、山景等等。
第三步:让学生跟着节奏唱歌开始教学长笛、合唱、鼓,让学生们根据曲子的节奏,了解各种乐器和声音的组合,同时学会简单地演唱歌曲。
第四步:展现学生创意让学生们结合歌曲展现出自己的创意,可以画图、编舞、或者小组创作等。
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可以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乐趣。
第五步:分享分享学生们的创作,让学生们学习欣赏别人的创意,并且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背景和意义。
教学难点1.如何展现歌曲中蕴含的意境。
2.学生们对节奏的掌握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情景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以各种互动和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便于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总结教学结束后,还可以展开一些讨论,比如,针对学生们的演唱和展示,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同时要鼓励学生们多听音乐,多欣赏美景,在日常中渐渐培养出音乐和自然的感性认识。
《第二单元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中的诗词、曲调以及唱奏表达。
2. 通过自我表演、课堂讨论和合作探究,培养音乐欣赏和表达的能力。
3. 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作业内容1. 歌曲表演:学生需在课堂上熟练演唱歌曲,并在课后录制视频,上传至班级群。
2. 诗词朗诵:学生需自行选择与歌曲相关的诗词进行朗诵,并录制音频,同样上传至班级群。
3. 课堂讨论:学生需准备一份关于歌曲背景、诗词含义和音乐风格的课堂讨论报告。
4. 合作探究:学生可选择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提交一份报告。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符合课程要求,与音乐课程紧密相关。
2. 表演、朗诵和讨论需真实、认真完成,体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 视频和音频需高质量录制,避免噪音干扰。
4. 报告需简洁明了,体现学生的思考和总结能力。
5.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以方便教师及时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和提交成果,给予相应的评分和评语。
2. 评分将根据作业内容的完整度、质量以及与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进行。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在班级中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4. 对于未按时提交作业的学生,教师将进行提醒和督促,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随时向教师咨询和反馈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将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2. 学生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出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 教师将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音乐艺术,同时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和表达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作业反馈部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第二单元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一音乐课程,让学生:1.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与歌词内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
3. 通过歌唱和表演,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歌曲学习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通过网络或音乐教材,自学《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歌词与旋律。
重点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及基本歌唱技巧。
2. 歌曲理解学生需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所表达的情感,尝试分析歌词中的意象与意境,并形成简短的文字描述。
3. 歌曲表演准备学生需自行或与同学合作,设计简单的动作或表演形式,以表达歌曲的情感与意境。
可包括但不限于舞蹈、朗诵、乐器伴奏等。
三、作业要求1. 歌曲学习:学生需确保音准、节奏准确,能够流畅地演唱整首歌曲。
2. 歌曲理解:学生需深入分析歌词,形成不少于300字的文字描述,并注明创作背景、情感表达及个人理解。
3. 歌曲表演准备:表演形式需与歌曲情感相符,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创作。
动作与音乐需协调,体现团队精神。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歌唱录音,评价其音准、节奏及表现力。
2. 对于学生的歌曲理解分析,教师将评价其深度与逻辑性,以及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意境。
3. 对于学生的表演准备,教师将评价其创意、协调性及是否能有效传达歌曲情感。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并分享其优秀经验。
2.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给予具体的指导与建议,帮助其改进。
3. 教师将整理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学生对《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歌曲的熟悉度,并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演自信。
3. 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案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通过聆听京剧唱段,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京剧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和了解黄梅戏音乐的旋律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教学
1.给学生讲解《空城计》的故事。
2.在多次聆听的基础上,请同学们随音乐哼唱。
三、马连良介绍
马连良(1901—1966),字温如,回族,回名尤素福,北京人。
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
1909年初,马连良由父亲领到前门外大栅栏广德楼戏院,成为富连成科班“连字辈”学员。
自此开始了一生的从艺之路。
2009年是这位京剧大师从艺100周年。
马连良成名于20世纪20年代,享誉数十年不衰。
他的演唱艺术世称“马派”,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老生流派之一。
马连良于1927年26岁时挑班演出,名挂头牌。
1936年征股筹建新新戏院(今北京西长安街首都电影院)。
抗战胜利后,在北平、上海多次参加义演。
解放后,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毅然返回内地之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扬。
1955年马连良任北京京剧团团长。
于1966年12月16日逝世。
四、小结。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梨园风采—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学设计

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课题 2.2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通过聆听京剧唱段,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京剧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3、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欣赏京剧唱段《我正在城楼上观山景》,并在学唱中体验感受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教学难点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情境导入:欣赏音乐《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新授课:作品介绍《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主要讲述了诸葛亮端坐于城楼,见司马懿心存疑虑,不敢贸然进兵。
于是顺水推舟,主动说城内无兵,欢迎他进城。
司马懿疑心更重,主动退兵的故事。
唱词刻画了诸葛亮的临危不惧与聪明机智。
这段唱腔采用西皮二六的板式结构,速度适中,体现了诸葛亮沉着冷静、机智迎战的军事家的风度。
作者简介马连良 1901-1966京剧大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马派”。
代表剧目有《空城计》等。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
何为“京剧”?京剧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地方剧种,是中国最大的剧种。
其音乐基础是徽调和汉调。
以皮黄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高拨子、南梆子以及从多的丝弦曲牌和锣鼓经。
皮黄腔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
主要板式有导板、回龙、原板、慢板、快三眼、散板、摇板以及二六、流水、快板等。
2006年,京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大名旦四大名旦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图片中左起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四大须生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
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
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作品分析1.这首作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绪?2.这首作品的兴趣有什么特点?3.《海岛冰轮初转腾》,对比旦行与生行的不同。
《第二单元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一课的学习,了解传统戏曲知识,初步掌握戏曲音乐的演唱技巧和音乐欣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增强其参与和表达的意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体验戏曲艺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与了解- 学生需提前预习《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歌词,了解歌曲背景及所属的戏曲种类。
- 搜集有关中国戏曲的资料,如常见戏曲种类、发展历程、基本特征等。
2. 聆听与跟唱- 播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音乐片段,学生需认真聆听并跟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 跟随歌曲节奏练习基本的气口与腔调,注意音乐中的顿挫与韵律。
3.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探讨《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歌词的意境与内涵,尝试用故事形式理解歌词。
- 分组准备朗诵或小型的演唱展示,体现歌曲所传达的情境与情感。
4. 音乐创作启发- 学生可自由选择音乐软件进行简谱的简单编配或歌词再创作。
-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或编曲。
三、作业要求-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并准备简单的汇报或心得体会。
- 小组内的合作探究需确保每位成员都参与讨论与展示,并最终形成小组汇报成果。
- 音乐创作部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作内容需符合歌曲的主题与情感。
-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并保证质量。
四、作业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报告、对歌曲的理解深度、小组合作的表现及音乐创作的创新性进行评价。
- 评价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 对于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作为课堂表现的参考依据。
五、作业反馈-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逐一反馈,指出优点与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 对于共性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解和指导。
-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单元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一音乐课程,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并能够独立演唱该曲目。
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歌曲听唱:学生需反复听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并尝试跟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歌词朗读与背诵:学生需认真阅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表达,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
3. 音乐理论学习:学生需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及节拍等相关音乐理论知识。
4. 练习与演唱:学生需在家中自行练习歌曲,并尝试独立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三、作业要求针对三、作业要求在上述的作业内容基础上,对每个部分进行以下要求:1. 歌曲听唱:在听唱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掌握每个音符的音高和时长,对于难唱的乐句应反复练习,直至能够流畅地跟唱。
2. 歌词朗读与背诵:歌词的朗读和背诵应注重情感的表达,学生应理解歌词的含义,将情感融入到朗读和背诵中,让歌曲更加生动。
3. 音乐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教材或网络资源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及节拍等音乐理论知识,并尝试用这些知识分析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 练习与演唱:学生应在家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在演唱时,应尽量模仿原唱,注意呼吸和音色的控制。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学生的完成情况、理解程度、表现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和评价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教师也将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以上是初中音乐课程《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对学生学习该课程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1.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2. 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风格特点。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歌曲学习:学生需自行学习《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整首歌曲。
2. 背景探究:学生需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及所属流派等信息。
3. 音乐鉴赏: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并尝试用文字描述自己的音乐感受。
4. 创新表现:学生需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如舞蹈、绘画、朗诵等)表现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具体作业要求如下:1. 歌曲学习:学生需将歌曲演唱熟练,音准、节奏准确,表情自然。
2. 背景探究:学生需搜集并整理相关背景资料,形成一份简要的报告或笔记。
3. 音乐鉴赏:学生需用文字详细描述对歌曲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感受,分析深入,语言流畅。
4. 创新表现:学生的表现方式需与歌曲内容相符合,能够体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表现力强。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歌曲演唱:音准、节奏、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背景探究:资料搜集的全面性、整理的条理性以及报告的逻辑性进行评价。
3. 音乐鉴赏:分析的深度、广度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4. 创新表现:表现方式的创意、与歌曲内容的契合度以及表现力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和展示。
2. 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4.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上述作业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掌握歌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案《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2、通过聆听京剧唱段,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京剧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欣赏京剧唱段《我正在城楼上观山景》,并在学唱中体验感受京剧国粹的音乐风格,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和梅兰芳大师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把握京剧唱腔的韵味,理解京剧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1、欣赏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
)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
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其中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
歌声会把我们的思绪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
今天我们要讲的《失街亭》就是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片断。
2、看课件,简介作品。
引导:千百年来,三国故事,三国人物早已深入人心,深入到我们的文化生活中,试找学生举出几个例子(成语、歇后语、民俗、网络)。
举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打黄盖,张飞吃豆芽、关帝庙、挥泪斩马谡。
(百度搜索引擎有5190多条记录。
其中有一条:苏克多次浪费绝佳机会居内什要挥泪斩“马谡。
)3、欣赏京戏《失空斩》中精彩片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中国传统艺术中就有“失空斩”的京戏,在戏迷朋友中耳熟能详。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联系在一起的。
失是空的发端,空是失的延续,斩是失的结局,合为一体,首尾相衔。
然后,让学生跟随大屏幕,阅读欣赏小说中空城计一段,旨在进一步感受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把握《三国演义》的虚构艺术。
4、听音乐模唱《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一)对比评价自己歌唱和聆听录音的不同感受。
(二)谈对《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行腔感受和认识。
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
问题1:这首作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情绪?问题2:这首作品的兴趣有什么特点?(三)教师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梨园风采
一、教学内容:
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二、学习目标:
1.认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
2.听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和马连良两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在欣赏京剧过程中,感受京剧艺术中不同行当在剧中的唱腔魅力,以及培养学生逐步喜爱京剧艺术的内心情感,并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两个经典唱段的艺术特色。
四、教材分析:
1.《海岛冰轮初转腾》
选自传统京剧《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是由梅兰芳改编的一出旦角戏。
剧情是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
第二天,杨贵妃先赴百花亭,但是唐玄宗车驾迟迟未到。
太监来报竟说皇帝已去江妃宫中,杨贵妃闻讯,懊恼不已。
纵有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便开始自饮自乐,“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梅兰芳将传统京剧旦角表演中声腔共鸣效果的“口型”处理的得非常到位,而且还通过精美细致的外形动作设计来表现这个失宠贵妃的情绪变化,声情并茂非常贴切地刻画了杨玉环从掩袖而饮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态的心理变化过程。
2.《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选自京剧《空城计》,诸葛亮端坐于城楼,见司马懿心存疑虑,不敢贸然进兵。
于是顺水推舟,主动说城内无病,欢迎她进城。
司马懿疑心更重,主动退兵。
唱词刻画了诸葛亮至诚坚贞苦心与聪明机智,令听者肃然起敬。
这段唱腔采用西皮二六板式,速度适中,体现了诸葛亮沉着冷静,机智迎战的军事的风度。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欣赏歌曲视频——《说唱脸谱》
老师:在优美的音乐和精美的脸谱画面中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的关于京剧。
2.体验与交流:
⑴了解京剧当中的行当——“生、旦、净、丑”
①了解京剧中的行当首先知道京剧的概念。
京剧:京剧是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戏曲剧种,是中国最大的剧种,其中音乐基础是徽调和汉调。
②京剧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人物行当,形象鲜明。
1〉生: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代表人物:马连良
A.欣赏经典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欣赏视频并思考:生角的嗓音有什么特点?这段唱腔有什么特点?
B.简单介绍唱段背景故事:《我正在城楼观山景》选自京剧《空城计》。
诸葛亮端坐于城楼,见司马懿心存疑虑,不敢贸然进兵。
于是顺水推舟,主动说城内无病,欢迎他进城。
司马懿疑心更重,主动退兵。
唱词刻画了诸葛亮至诚坚贞苦心与聪明机智,令听者肃然起敬。
这段唱腔采用西皮二六板式,速度适中,体现了诸葛亮沉着冷静,机智迎战的军事的风度。
C.介绍马连良〔1907-1966〕京剧大师,20世纪较具有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四大须生”它兼蓄各派艺术之长,改革传统老生唱腔,它创立起柔润潇洒的“马派艺术”。
2〉旦: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和“刀马旦”、“老旦”。
代表人物:梅兰芳
A.介绍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
他扮相端丽,唱腔圆润台风雍容大方,经常时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有所创作发展,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艺术”。
B.欣赏视频《海岛冰轮初转腾》。
提问:梅兰芳一生塑造了很多具有鲜明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舞台形象,请同学们欣赏视频,说出戏剧的剧名以及剧中人物的名字。
C.仔细聆听唱段边听边思考:唱腔有什么特点?它的节奏、速度怎样?表现的内容有什么?
D.介绍剧情背景
E.总结:梅派唱腔雍容大方,平和中正,正像梅兰芳先生塑造的人物形象一样典雅,大方。
3〉对比分析旦行与生行
4〉净:“净”角在京剧中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多彩。
“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5〉丑:京剧中得“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
“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像,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
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
“丑”分为“文丑”和“武丑”两类。
3.实验与体验:
⑴一起共同学习京剧的走场动作。
⑵分组选学生出来表演。
4.本课小结:
京剧至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
它的声腔艺术丰富多彩,表演并异彩纷呈,流派众多,欣赏者,追随者更是不胜枚举,它既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彩与芬芳,又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极好平台。
希望同学们了解它,喜欢它,欣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