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常见病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病因病机
风寒
风热
燥热 痰湿侵肺
肺卫受邪,清肃功能失常
肝火灼肺
肺、脾、肾脏腑功能失调
肺阴亏虚
• 咳嗽虽分内因、外因,但可互相影响为病,外邪迁延日久, 可转为内伤咳嗽;肺虚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引发咳嗽,故 两者可互为因果。
10
临床表现
外感咳嗽
主症:咳嗽病程较短,起病急骤,或兼有表证。 外感风寒:兼见咳嗽声重,咽喉作痒,咯痰色白、稀薄,头痛发热,鼻塞 流涕,形寒无汗,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外感风热:咳嗽咯痰粘稠、色黄,身热头痛,汗出恶风,苔薄黄,脉浮数。
针灸治疗常见病
1
内科疾病-呼吸系统
感冒 咳嗽 哮喘 咽喉肿痛 牙痛
2
感冒
感冒: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 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 身不适为其特征。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上呼吸道感染
3
病因病机
起居失常
邪气(风、 寒、暑、
湿)
涉水淋雨 过度疲劳
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
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5
治疗
【治则】风寒证—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针灸并用, 泻法
风热证—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暑湿证—清暑化湿、疏表和里,只针不灸,泻法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主穴】风池、大椎、列缺、合谷、外关
【方义】风池、大椎、外关—疏风祛邪解表
合谷—祛风清暑、解表清热
列缺—宣肺止咳
2.穴位注射法 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用维生素B1100毫克注 射液,或胎盘注射液,每次以1~2穴,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选穴 由上而下依次轮换。隔日1次。本法用于慢性咳嗽。
3.拔罐法 定取肺俞、风门、膏肓等穴。留罐10~15分钟。适用于 外感风寒咳嗽者。
15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临床以呼 吸急促,喉间哮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 症。“哮”为喉中痰鸣有声,“喘”为气短不足以 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任何季节,尤以寒冷季节 和气候骤变时多发。
燥热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甚则痰中带血,咯痰不爽,鼻燥咽干, 胸闷而痛,头痛发热,便干尿赤,舌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数。
11
临床表现
内伤咳嗽
主症: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兼脏腑功能失调症状。
痰湿阻肺:兼见咳嗽痰多、色白、粘稠,胸脘痞闷,神疲纳差,苔白腻, 脉濡滑者
肝火灼肺: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粘,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弦 数 肺肾阴虚:干咳,咳声短,以午后黄昏为剧,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 汗,形体消瘦,两颊红赤,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肾阳虚(老年多见):咳嗽气喘,动则尤甚,痰多清稀、面色淡白、 形寒肢冷、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暗淡苔白、脉沉细。
13
治疗
针灸治疗
内伤咳嗽 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太渊---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取之肃理肺气。
主穴
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配穴
肺俞---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痰湿侵肺---丰隆、阴陵泉、足三里
肝火灼肺---行间 肺肾阴虚---膏肓、太溪 咯血---孔最。
操作 主穴用毫针平补平泻法, 或加用灸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久病肺虚及肾:气息短促,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淡,脉 沉细。
19
治疗
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
背俞穴为主。
主穴: 中府 天突 膻中 肺俞 定喘 孔最
---宣通肺气,止哮平喘
③ 耳针法:取肺、内鼻、气管、咽喉、额、肾上腺。每次选2-3 穴,毫针浅刺,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8
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 肺气上逆,有声无痰为“咳” 咯吐痰液,有痰无声为“嗽” 临床一般声痰并见,故并称咳嗽。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 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风寒外袭:兼见咳嗽喘息,咯痰稀薄,形寒无汗,头痛,口不 渴,脉浮紧,苔薄白。 痰热阻肺:咳喘,痰粘,咯痰不爽,胸中烦 闷,咳引胸胁作痛, 或见身热口渴,纳呆,便秘,脉滑数,苔黄腻。
18
辨证
虚证 主症:病程长,反复发作或当哮喘间歇期,哮喘声低气怯, 气息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 肺气不足:兼见喘促气短,喉中痰鸣,语言无力,吐痰稀薄, 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而无力。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支气管哮喘、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 心源性哮喘等。
16
病因病机
:痰饮内伏 :引动肺经蕴伏之痰饮 痰饮阻塞气道,肺气升降失常
痰鸣哮喘
本病基本病机是宿痰伏肺,外邪诱引,伤及脾、肾、心。
17
辨证
实证 主症:病程短,或当哮喘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 呼吸深长,呼 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
6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 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 鼻塞者,加迎香 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 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商阳 全身酸楚者,加身柱 暑湿者,加中脘、足三里
7
其他疗法
① 三棱针法:取耳尖、委中穴、尺泽穴、太阳穴、少商穴。每次 选1-2穴,点刺出血。适用于风热证。
② 拔罐法:取肺俞穴、风门穴、大椎穴、身柱穴。每次选2-3穴, 留罐10分钟,或于背部膀胱经走罐。适用于风寒证。
14
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用白附子,洋金 花,川椒,樟脑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置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 4日更换1次,最好在三伏天应用。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 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厘米圆饼, 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适用于内伤咳嗽。
12
治疗
外感咳嗽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列缺---为肺之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
主穴
合谷---与列缺原络相配,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
配穴
肺俞---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风寒---风门 风热---大椎 咽喉痛---少商放血
操作
毫针泻法;
风热可疾刺;
风寒留针或针灸并用,或针后
在背部腧穴拔火罐
酒后挡风
正气虚
皮毛、 口鼻
【病因病机】 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感冒
4
临床表现
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风寒感冒: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 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 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 咯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
病因病机
风寒
风热
燥热 痰湿侵肺
肺卫受邪,清肃功能失常
肝火灼肺
肺、脾、肾脏腑功能失调
肺阴亏虚
• 咳嗽虽分内因、外因,但可互相影响为病,外邪迁延日久, 可转为内伤咳嗽;肺虚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引发咳嗽,故 两者可互为因果。
10
临床表现
外感咳嗽
主症:咳嗽病程较短,起病急骤,或兼有表证。 外感风寒:兼见咳嗽声重,咽喉作痒,咯痰色白、稀薄,头痛发热,鼻塞 流涕,形寒无汗,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 外感风热:咳嗽咯痰粘稠、色黄,身热头痛,汗出恶风,苔薄黄,脉浮数。
针灸治疗常见病
1
内科疾病-呼吸系统
感冒 咳嗽 哮喘 咽喉肿痛 牙痛
2
感冒
感冒: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 的常见外感疾病。 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 身不适为其特征。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上呼吸道感染
3
病因病机
起居失常
邪气(风、 寒、暑、
湿)
涉水淋雨 过度疲劳
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
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
5
治疗
【治则】风寒证—祛风散寒、宣肺解表,针灸并用, 泻法
风热证—疏散风热、清利肺气
暑湿证—清暑化湿、疏表和里,只针不灸,泻法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主穴】风池、大椎、列缺、合谷、外关
【方义】风池、大椎、外关—疏风祛邪解表
合谷—祛风清暑、解表清热
列缺—宣肺止咳
2.穴位注射法 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用维生素B1100毫克注 射液,或胎盘注射液,每次以1~2穴,每穴注入药液0.5毫升,选穴 由上而下依次轮换。隔日1次。本法用于慢性咳嗽。
3.拔罐法 定取肺俞、风门、膏肓等穴。留罐10~15分钟。适用于 外感风寒咳嗽者。
15
哮喘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患。临床以呼 吸急促,喉间哮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 症。“哮”为喉中痰鸣有声,“喘”为气短不足以 息。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任何季节,尤以寒冷季节 和气候骤变时多发。
燥热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甚则痰中带血,咯痰不爽,鼻燥咽干, 胸闷而痛,头痛发热,便干尿赤,舌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数。
11
临床表现
内伤咳嗽
主症: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兼脏腑功能失调症状。
痰湿阻肺:兼见咳嗽痰多、色白、粘稠,胸脘痞闷,神疲纳差,苔白腻, 脉濡滑者
肝火灼肺:气逆咳嗽,引胁作痛,痰少而粘,面赤咽干,苔黄少津,脉弦 数 肺肾阴虚:干咳,咳声短,以午后黄昏为剧,少痰,或痰中带血,潮热盗 汗,形体消瘦,两颊红赤,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肾阳虚(老年多见):咳嗽气喘,动则尤甚,痰多清稀、面色淡白、 形寒肢冷、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暗淡苔白、脉沉细。
13
治疗
针灸治疗
内伤咳嗽 治法 肃肺理气,止咳化痰。以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太渊---原穴,本脏真气所注,取之肃理肺气。
主穴
三阴交---疏肝健脾,化痰止咳。
配穴
肺俞---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痰湿侵肺---丰隆、阴陵泉、足三里
肝火灼肺---行间 肺肾阴虚---膏肓、太溪 咯血---孔最。
操作 主穴用毫针平补平泻法, 或加用灸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久病肺虚及肾:气息短促,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淡,脉 沉细。
19
治疗
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
背俞穴为主。
主穴: 中府 天突 膻中 肺俞 定喘 孔最
---宣通肺气,止哮平喘
③ 耳针法:取肺、内鼻、气管、咽喉、额、肾上腺。每次选2-3 穴,毫针浅刺,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8
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 肺气上逆,有声无痰为“咳” 咯吐痰液,有痰无声为“嗽” 临床一般声痰并见,故并称咳嗽。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 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风寒外袭:兼见咳嗽喘息,咯痰稀薄,形寒无汗,头痛,口不 渴,脉浮紧,苔薄白。 痰热阻肺:咳喘,痰粘,咯痰不爽,胸中烦 闷,咳引胸胁作痛, 或见身热口渴,纳呆,便秘,脉滑数,苔黄腻。
18
辨证
虚证 主症:病程长,反复发作或当哮喘间歇期,哮喘声低气怯, 气息短促,体质虚弱,脉象无力 肺气不足:兼见喘促气短,喉中痰鸣,语言无力,吐痰稀薄, 动则汗出,舌质淡或微红,脉细数,或软而无力。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支气管哮喘、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 心源性哮喘等。
16
病因病机
:痰饮内伏 :引动肺经蕴伏之痰饮 痰饮阻塞气道,肺气升降失常
痰鸣哮喘
本病基本病机是宿痰伏肺,外邪诱引,伤及脾、肾、心。
17
辨证
实证 主症:病程短,或当哮喘发作期,哮喘声高气粗, 呼吸深长,呼 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
6
配穴
风寒感冒者,加风门、肺俞 风热感冒者,加曲池、尺泽、鱼际 鼻塞者,加迎香 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 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商阳 全身酸楚者,加身柱 暑湿者,加中脘、足三里
7
其他疗法
① 三棱针法:取耳尖、委中穴、尺泽穴、太阳穴、少商穴。每次 选1-2穴,点刺出血。适用于风热证。
② 拔罐法:取肺俞穴、风门穴、大椎穴、身柱穴。每次选2-3穴, 留罐10分钟,或于背部膀胱经走罐。适用于风寒证。
14
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法 选肺俞、定喘、风门、膻中、丰隆,用白附子,洋金 花,川椒,樟脑制成粉剂。将药粉少许置穴位上,用胶布贴敷,每3~ 4日更换1次,最好在三伏天应用。亦可用白芥子、甘遂、细辛、丁香、 苍术、川芎等量研成细粉,加入基质,调成糊状,制成直径1厘米圆饼, 贴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每3天更换1次,适用于内伤咳嗽。
12
治疗
外感咳嗽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列缺---为肺之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
主穴
合谷---与列缺原络相配,加强宣肺解表的作用
配穴
肺俞---使肺气通调,清肃有权
风寒---风门 风热---大椎 咽喉痛---少商放血
操作
毫针泻法;
风热可疾刺;
风寒留针或针灸并用,或针后
在背部腧穴拔火罐
酒后挡风
正气虚
皮毛、 口鼻
【病因病机】 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感冒
4
临床表现
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风寒感冒: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 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 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 咯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