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课件九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课件九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加强喀斯特地貌区生 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建设,提高公众环保 意识。
发展生态旅游等绿色 产业,推动喀斯特地 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推广先进的石漠化治 理技术和经验,促进 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 善。
XX
PART 07
总结:地表形态与人类活 动关系认识深化
REPORTING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地表形态的类型和特征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
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城市扩张导致大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 地,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城市绿化与水体建设
城市绿化和水体建设增加地表植被覆 盖和水域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交通网络发展
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和改造改变地表原 有地貌和景观格局。
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与改造
道路交通建设
01
道路建设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破坏,如挖填方、路基铺设等。
01
海岸带生态环境保 护的重要性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地带 ,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需要加强保护。
02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0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包括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广环 保技术和理念等。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 共同应对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面 临的挑战。
危害下游地区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还 导致黄河下游河床抬高
、洪涝灾害频发。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生态环境改善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政策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 调整,使农业生产向更加合理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农民收入增加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为农 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如林 业、草业等,增加了农民收入 。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地质灾害》专项练习(五年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地质灾害》专项练习(五年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地质灾害》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2高考复习:五年高考真题——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地质灾害1.[2020天津,17(4),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图Ⅰ贵州省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图Ⅱ贵州省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Ⅲ贵州省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川、滇、黔交界处多发泥石流灾害的自然条件。

2.(2020浙江7月选考,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

图Ⅰ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

图Ⅰ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

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Ⅱ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图Ⅰ图Ⅱ(1)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补给,西南部主要源于风(填风向)带来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风带来的洋水汽。

(2分)(2)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部。

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5分)(3)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3分)3.(2018海南单科,2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附:参考答案1.答案山地坡度较大(相对高差大);年降水量较大;地表多碎屑物。

2.答案(1)西南大西(2)东南原因:气温高于常年,冰川融化加快;前期降水多且集中,地表径流量大。

(3)修筑拦水坝;建设排流、导流设施;构筑护坡工程等。

3.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大窝曲”特殊大窝曲”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表不易积水②地势低平③降水丰富④人烟稀少
A.①②B.②③C.@@D.®®
10.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的非常规天然气。截止2019年,在四川盆地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10610.30亿立方米。下图为美国和四川盆地页岩气藏对比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为发源于太行山的拒马河河流阶地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图示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垂宜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垂直上升流水侵蚀
6.图示地区地壳运动上升的次数最可能是
A.1次B.2次C.3次D.4次
7.早期人类活动常选在河流阶地,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B.植被茂盛C.土壤肥沃D.气候湿润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选题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下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口三角洲是河流入海后流速急剧下降,河流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沉积物沿着流水移动方向不断堆积的结果,泥沙随着流水的作用发生垂直和水平分选,颗粒表现有粗细之分。下图为法国第二大河流罗讷河流域图。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2017年10月10日宣布,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这是内地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坐落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屈”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于2016年9月竣工使用,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同时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重点突破二: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我国地形地势图
影响交通线的方式、形状、走向、 密度、成本:
我国交通线分布图
1 000~2 000米
4 0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
虑的主导因素是 ( D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
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B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
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
带状、团状
规律总结: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1.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平原低地:沿河成_带_状___分布。 ②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 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_洪__水__水位 的地方。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①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_小 ②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_大____。
原因
聚落形状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 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多呈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 呈明显的条
和河漫滩平原
源比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带状
平原
聚落分布最为密 集,有的沿河发 展,形成沿河聚 落带;有的沿海 岸发展,形成沿 海岸聚落带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必背知识及答案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必背知识及答案

选择性必修一必背知识过关七
1.地表形态影响人类活动的哪些方面。

2.平原和山区的城市规模和形态有什么区别。

3.平原和山区的交通线路密度和形状有什么区别。

4.地表形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5.平原和山地分别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

6.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先进行背诵,再查阅答案!
1.地表形态影响人类活动的哪些方面。

城市、交通线路、人口分布和农业生产。

2.平原和山区的城市规模和形态有什么区别。

平原:规模大,呈团块状。

山区:规模小,条带状。

3.平原和山区的交通线路密度和形状有什么区别。

平原:密度大,比较平直。

山区:密度小,之字形弯曲。

4.地表形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①平原人口稠密,山地、高原人口稀少;
②低纬地区人口可能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
③山区人口集中在山谷、山间盆地。

5.平原和山地分别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

一般来讲,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6.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直接干预,又有间接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重点突破二: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交通线的方式、形状、走向、 密度、成本:
【思考】 平原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一定低吗?
不一定。 修建交通线一般平原地区成本低,山地丘陵地区成 本高;主要原因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修建交通线时工 程量小,故投资少;但在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需修建大 量的桥梁,建设费用会显著增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冲(洪)积扇 山前(山麓)
地势较高 防洪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课堂演练: 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处于汛期,下游流量大于下游
例1:江西省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到附近农村进行野外
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某个国家或地区地 形类型多样
农业生产类型多样
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影响
地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共25张PPT)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降水
太阳辐射 (光照、热量)
光照强,太阳辐射 量大,利于农作物 光合作用。
原因
聚落形状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 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多呈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 呈明显的条
和河漫滩平原
源比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带状
平原
聚落分布最为密 集,有的沿河发 展,形成沿河聚 落带;有的沿海 岸发展,形成沿 海岸聚落带

山东版202地理复习三地表形态的变化精练含解析

山东版202地理复习三地表形态的变化精练含解析

专题三地表形态的变化【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运用示意图,描述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出现,也会有综合题出现考查内容: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貌、流水(风力、海岸)地貌等外力作用与地貌考查频率:近几年,外力作用与地貌考查频率很多,而且有增加趋势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地备考时,除了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这些必备知识外,还要特别注意“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这部分内容可知地理实践力将会是本部分考查的重要地理素养内力作用与地貌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描述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表形态与人类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活动理实践力【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岩石圈物质循环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题图中图例甲、乙的岩石类型分别是()A。

变质岩、沉积岩 B.侵入岩、沉积岩C。

沉积岩、变质岩 D.沉积岩、喷出岩答案D2.题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A。

E——变质作用 B.F--岩浆活动C.G-—地壳运动D。

H——固结成岩答案A知识2内力作用与地貌1.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C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

读图,回答下题。

2。

平顶海山()A。

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D知识3外力作用与地貌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湘教版(202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湘教版(202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湘教版(202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3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一、单选题1.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其原因是()A.减小坡度B.保护植被C.缩短路程D.减少成本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2.右图示地区地势( )A.西高东低B.北高南低C.西南高,东北低D.东北高,西南低3.该地聚落分布上的特点是( )A.灌渠周围B.河口C.河流交汇处D.河流沿岸4.历史上我国南方城市的形态多是A.块状B.星状C.带状D.放射状南疆地区沙漠广袤如海,散布片片绿洲。

南疆铁路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丝路重镇喀什。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南疆地区的村镇、农田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水源C.土壤D.植被6.从地形看,南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A.河流峡谷地带B.河流下游平原C.山麓冲积扇D.河口三角洲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是()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D.带状,河流因素8.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A.① B.② C.③ D.④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③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0.世界上最早城市诞生在A.气候干旱区B.热带雨林区C.中低纬度地带的沿海区D.灌溉农业发达的大河中下游平原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A.半山腰B.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D.高山顶部12.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A.峡谷B.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D.沙丘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

2020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2020届高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表形态的塑造(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n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 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

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

据此完成1〜3题。

(山东省济南市2019届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以交 错分层、四壁陡峭、色彩斑斓而神奇。

如图为其形成初期岩层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4. 张掖丹霞地貌中多七彩岩层,不同颜色岩层交替呈现的原因是A. 流水在溶蚀作用过程中,使岩层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B. 不同时期人类活动方式不同,导致岩层破坏程度不同C. 冷热干湿的气候频繁交替出现,沉积色彩交互的地层D. 地壳运动过程中,岩浆侵人形成了不同颜色的变质岩5. 图示地貌地区,垂直节理发育后,地表岩石最易风化破碎的地点是A .甲B.乙C.丙D. 丁6. 结合材料推测张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 地壳运动一岩层弯曲一外力侵蚀一外力沉积B. 外力沉积一地壳运动一岩层弯曲一外力侵蚀C. 地壳运动一外力侵蚀一岩层弯曲一外力沉积D. 外力侵蚀一外力沉积一地壳运动一岩层弯曲 【答案】4. C 5 . D 6 . B1.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 .构造运动B .流水C.冰川2.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 .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3.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 .沼泽化C. 土地沙化【答案】1. B 2 . C 3 . C D.风D.冻融塌陷D.盐碱化4—6 题。

屮乙 梅r兀# A 方向 影城的护ii(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试卷)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

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下图示意风化壳的厚度和与气候的关系。

据此完成7 •风化壳厚度与下列因素大致呈正相关的是9. 图中10. 图示区域P—K期间的地质过程主要为11. 为了突出图示区域地势的起伏特征,绘制地形剖面图时应7—8 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8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8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基础练]下图表示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居民区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四个聚落都位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②河运便利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④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c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平坦,利于人类定居B.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有利于发展水运解析:1.A 2.B 第1题,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所以很多聚落都沿河分布。

第2题,河流中下游地区的聚落分布在地势较高处,可以减少洪水的威胁。

下图所示区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读图,完成3~4题。

3.从图中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大多穿越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4.图示区域修建公路应重点防范哪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A.台风B.寒潮C.泥石流D.洪涝解析:3.B 4.C 第3题,山地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较大,而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较小。

第4题,该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读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完成5~6题。

5.图中太行山脉以西的铁路( )A.沿山脊分布B.沿河谷分布C.沿山麓地带分布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6.太行山以东的人口超50万的城市大多分布在( )A.海拔较高的地区B.河流下游平原地区C.山麓冲积扇地区D.河口三角洲地区解析:5.B 6.C 第5题,读图可知,太行山以西的铁路线大致沿着汾河分布,故判断沿河谷分布。

故选B。

第6题,常年性的河流出山后,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而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是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训练)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主要是:A. 风化作用B. 流水侵蚀C. 地壳运动D. 温度变化2、以下哪项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形态变化现象?A. 冰川侵蚀河道B. 河流的三角洲形成C. 山洪泥石流D. 地震引起的断层3、下列哪项人类活动最可能加剧水土流失?A. 植树造林B. 城市化建设C. 农田灌溉D. 修建梯田4、在山区,为了减少滑坡的发生,以下哪种措施最为有效?A. 大规模开垦山地B. 加强植被恢复C. 修建大量水库D. 扩大工业用地5、在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中,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大规模的植被破坏导致的?A. 沙漠化B. 地震C. 水土流失D. 地下水污染6、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A. 地震B. 地热活动C. 火山喷发D. 流水侵蚀7、从地形对河流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原地区河流流速较快B、山脉地区河流水量充沛C、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大D、山脉河流走向多与山脉走向平行8、下列地形因素中,最容易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受限的是()A、山地B、丘陵C、平原D、盆地9、在山区发展旅游业,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A. 建设大型水电站B. 大规模开发森林资源C. 开发观光农业D. 大规模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 10、在人类活动中,地壳运动可以造成哪些影响?A. 改变地形地貌B. 形成生物多样性C. 决定农业生产类型D.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11、下列哪项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A. 植被的种植B. 水资源的合理调配C. 土地开垦D. 河流泥沙的沉积12、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最为深远?A. 风化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地震作用D. 人为活动13、下列地貌中,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三角洲B、戈壁C、沙丘D、红土14、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板块碰撞造山运动,这一过程属于()。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

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

据此完成3~4题。

3.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免崩塌、滑坡45.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B.土地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5.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6.(2013四川文综,9,4分)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A.昼夜温差大B.气候湿热C.秋雨绵绵D.台风频繁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7~9题。

7.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8.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9.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A.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11.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D.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风景好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题。

专题4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辑

专题4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辑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专题4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选择在河流阶地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运便利B.便于农耕C.军事防御D.文化传统【答案】B【解析】早期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比较低,对河流水的利用大多是农业灌溉,阶地一般位于河流旁,地形平坦,用水便利,利于农耕,B正确;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聚落选址与水运和防御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如农耕重要,AC排除;聚落选址于河流阶地与文化传统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B。

我国北方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如下图),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

据此完成23题。

2.该公路修建成“S”形的主要目的是()A.制造旅游景观B.减小山地坡度C.降低修建难度D.减轻水土流失3.据统计,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其原因最可能是()A.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B.车流量大,容易追尾C.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D.阴雨天多,能见度低【答案】2.C 3.A【解析】2.读图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北方某山地上,山区地势陡峭,地形坡度大,公路施工难度大,且行车安全性较差,因此山区公路常修建成“S"形,以减小线路坡度(而非减小山地坡度),降低施工难度,提升行车安全性,B错误,C正确;结合材料信息“我国北方某山地上的公路呈“S"形弯曲,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

"可知,该公路修建成“S"形之后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引来了许多游人,而不是为了制造旅游景观而特意修建成“S"形,A错误;读图,在如此陡的山坡上修建公路,破坏植被,可能会加剧水土流失,D错误;故选C。

3.根据设问“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可知,我国北方1月份为冬季,道路结冰,车辆易发生侧滑,A 正确;车流量和弯道数量不会随季节发生变化,所以车流量大,容易追尾,弯道较多,车辆视野受限,不是1月份该公路交通事故较多的原因,BC错误;我国北方1月份为冬季,阴雨天少,D错误;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训练: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2019安徽皖南八校模拟]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

读图,回答1~3题。

01图示信息显示()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而迅速增加
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02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
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
03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答案:1.C 2.B 3.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较明显,故A项错误;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少,故B项错误;5 000米以上的河流源头地区人口密度接近零,所以可能有大片无人区,故C项正确;从图中无法得出流域内人口南北分布的态势,故D项错误。

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密度的因素。

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土地生产力一般比较大,所以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选B项。

第3题,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读图可知,在东南、正南、西南三个向阳方位,乡镇级居民点更多,乡镇级居民点对坡向的选择较村级居民点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故A项正确,B项错误;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光时间上,较长时间的采光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居民家庭能源的节省,因此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在坡向的选择上会受到流域内山体走向的影响,故C 项错误;从图中看,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西北方向,故D项错误。

[2019浙江杭州质检]读规划中的川藏铁路走向示意图,回答4~5题。

04川藏铁路沿线经常出现地质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①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等灾害②穿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形复杂多样,相对高度大③受外力作用影响明显,主要有流水作用、冰川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④属于我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接合处,多滑坡、泥石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05川藏铁路采用了分段建设的方案,拉萨—林芝、成都—雅安段已开工建设,而林芝—雅安段尚未开工建设。

那么林芝—雅安段开工建设时间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路线较长B.地形复杂
C.人口稀少D.资金不足
答案:4.B 5.B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

川藏铁路要穿越横断山区,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受外力作用影响明显,主要有流水作用、冰川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多地质地貌灾害。

故①③正确。

该线路穿越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所处区域位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接合处,故②④错误。

选B 项。

第5题,林芝—雅安段开工建设时间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地形复杂,路线设计需要考虑的要素多,技术要求高,故B项正确。

[2019河南郑州调研]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

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屋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

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回答6~8题。

06“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07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春季多风B.夏季炎热
C.秋季多雨D.冬季寒冷
08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A.收集雨水B.增强遮阴
C.防范火灾D.增加美感
答案:6.C7.B8.A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地“背山”有利于阻挡冬季风的侵入,“面水”利于夏季通风,所以A、B、D项错误,故选C项。

第7题,该村位于安徽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从“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等也可以看出当地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

故选B项。

第8题,“马头墙”有利于增强遮阴、防范火灾、增加美感。

“马头墙”不利于收集雨水,选A
项。

[2019江西上饶模拟二]图1是福州某山区自然村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该村户籍人口160余人,农产品基本自
图1
图2
09推测图2照片拍摄的大致时刻()
A.5:00 B.7:00 C.17:00 D.19:00
10关于该自然村早期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热充足B.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C.地形较平坦D.不易受台风侵扰
[2019湖北宜昌第一中学上学期期末]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

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郑国渠的支渠引水大致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13指出郑国渠从泾水“引水淤田”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12.D13.B解析:第12题,据材料信息可知,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结合图中郑国渠的走向及地势高低分析可知,郑国渠的支渠引水大致方向是自北向南,故D 项正确。

第13题,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河流水量较大,而且夏季是作物生长的季节,故B项正确。

[2019河南漯河高级中学二模]华北平原农村地区住宅的建设有“朝阳”和“背阳”的说法,这里的“朝阳”是指房屋朝向东南方向。

据此回答14~16题。

14该地区房屋“朝阳”主要是为了()
①方便日常出行②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③获得较好的光照④增加用地面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为了达到夏季遮阳的目的,当地农村的院落前一般都会种植几棵树,则树种和种植的方位分别是()
A.落叶阔叶树东南
B.常绿针叶树东南
C.落叶阔叶树西南
D.常绿针叶树西南
16已知tan50°≈1.19,若华北平原某地(40°N)春分日正午时测得院落中树的影长为17米,则该树高约()
A.6米B.17米C.10米D.20米
答案:14.B15.C16.D解析:第14题,从材料中可知,朝阳的房屋朝向东南方向,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且光照较好,②③正确;房屋朝向对日常出行和用地面积没有影响,故①④错误。

故选B项。

第15题,华北平原一年四季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且光照较强,因此树木种植方位应选择在西南;落叶林夏季可遮阳,冬季落叶有利于采光,且华北平原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项正确。

第16题,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当地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树高/影长=tan50°,可算出树高约20米。

D项正确。

故选D项。

[2019辽宁大连下学期二模]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

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

读图,回答17~18题。

17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光照C.降水D.热量
18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③底层架空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7.A18.B解析:第17题,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的河流谷地,清澈见底
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读图可知,图中河谷东侧地势相对较低,数量多,而西侧地势高,数量少,故导致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地形,故选A项。

第18题,吊脚楼的修建是就地取材,位于河谷地区,依山而建,室内冬暖夏凉,①正确。

层层落落的分布,可以获得较多的太阳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②正确。

底层架空是为了便于修建,而不是为了防涝,③错误。

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④正确。

故选B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