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合集下载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及急诊护理学发展概述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及急诊护理学发展概述

主要任务
• 协助完善急救网络(院前急救) • 急诊科抢救 • 危重症救护 •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 急诊护理人才培训和科研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EMSS)
起源与发展
• 1964年1月,英国医生在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市首 次创立了以救护车为运输工具的流动监护病房。
• 1973年,美国科学院和国家研究院开始评估、分析 和总结院前急救工作,同年经美联邦政府及运输部的 批准,建立了具体体现院前急救的急救医学服务体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并于 1981年交付于各州政府管理。
急诊专科护士
•国 外
美国急诊专科护士的发展已有50年的历史。 2004年有美国护士执业联盟出台了急诊护士核 心能力的正式文件,要求急诊护士的学历必须是 硕士或博士。
新加坡:一开始发展即锁定在急诊专科,由新加 坡大学统一培训。
国 内:
200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年》提到,护理在急危重症、 疑难症病人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5年间,分步骤在重点临床专科护理领域 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包括:重症监护、急 诊急救、器官移植、手术室护理、肿瘤病 人护理等。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新医大一附院急救中心
• 教学目标:
1. 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2.了解专科护士的发展; 3. 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4.掌握院急救的原则、运行模式与设置。
• 建立:随着急诊医学和危重症医学的建立 与发展,急危重症护理学得到同步成长与 发展。
• 概念:以挽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 进康复,减少伤残,提高生命质量,以现 代医学科学及护理专业基础理论为基础, 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及管理的综 合性应用学科。

急救护理学重点知识

急救护理学重点知识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是由院外救护,医院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病房救护及各专科的绿色生命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多发伤、复合伤的概念:多发伤:指机体在单一机械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造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复合伤: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子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损伤。

3.中暑的临床表现:①先兆中暑(体温一般不超过38℃);②轻症中暑(体温升至38℃以上);③重症中暑:热痉挛(可出现短暂的肌肉痉挛,常见于腓肠肌)、热衰竭(最常见)、热射病(直肠直肠温度≥41℃)。

4.犬咬伤、蛇咬伤的护理措施:犬咬伤:用20%的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咬伤和抓伤的部位,不少于15min。

较深伤口冲洗时,可进人伤口深部进行彻底的灌注清洗。

用酒精或碘伏涂抹伤口,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确实需要缝合,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做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2h 后再给予缝合和包扎。

创口较深、污染严重的病人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蛇咬伤::1:被咬后不要恐慌,不要大喊呼叫或奔跑,避免加快毒素扩散2:放低伤口,避免伤口高于心脏3:用绷带或其他材料,由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包扎,注意松紧度局部伤口可用清水冲洗,不建议切开挤压伤口可采用一些新鲜的草药5.高压电电击伤伤口特点:5.高压电电击伤伤口特点: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伤面不大,但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随着病情发展,可在一周或数周后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

6.淹溺患者心肺复苏急救流程7.急性百草枯中毒表现和急救措施:(1)中毒表现:①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现呕血,黑便,肠穿孔。

②呼吸系统:最突出和最严重的损伤,服毒者在6~24小时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发干,肺水肿和肺出血。

③肾脏中毒后二到三天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

④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晕,幻觉,抽搐,昏迷。

⑤皮肤及粘膜表现为红斑,水泡,溃疡等。

(2)急救措施:①肺功能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血气分析及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急救护理学重点完整版

急救护理学重点完整版

急救护理学重点1·EMSS(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室(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即合适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救护。

2·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3·ICU;是应用现场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监测和护理,强化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一种特殊场所。

4·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者。

5·多处伤;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有两处以上的损伤。

6·复合伤;是由2种或2种以上的致伤因素造成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有一处危及生命的伤害,如热压伤、烧冲伤等7·联合伤;是指创伤造成膈肌破裂,既有胸部伤,又有腹部伤。

又称胸腹联合伤8·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9·急性中毒;毒物的毒性较剧或短时间大量、突然地进入人体内,迅速引起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者成为急性中毒。

10·淹溺;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

11·人工气道;经口、鼻、颈部置入口咽部或气管内的导管,有利于呼出气道内的分泌物,解除上呼吸道阻塞和协助机械通气。

12·机械通气;是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装置的通气代替、控制或辅助病人呼吸,以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功消耗、维持呼吸功能等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

第三章我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护理学基础

第三章我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护理学基础

(二)医院的分级
三级十等
三、医院的组织结构
(一)医院的机构组成 医疗部门 医疗辅助部门 行政后勤部门
(二)医院的人员构成
卫生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 后勤保障人员
第四节 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和护理工作
一、门诊部的设置和布 局
设置:以方便患者为目 的
二、门诊部的护理工作
预诊 安排候诊与就诊 健康教育 治疗 消毒隔离
(二)急诊的护理工作
观察登记 建立观察病历 填写观察记录 书写观察室病情报告
三、病区
(一)病区的设置和布 局
(二)病区的护理工作
1.评估患者,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 2.巡视病房,观察患者,了解病情。 3.执行医嘱,进行治疗。 4.提供生活护理,促进舒适。 5.进行心理护理。 6.消毒隔离,预防病房内交叉感染。
基层卫生保健服务机构--- 防病兼治病
指在城市街办、农村乡镇及工矿企业为居民基 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机构。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街道卫生院 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功能:二合一(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
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服务)
二、卫生保障体系(medical care system)
一、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龙头 中心 基础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 县医院担负了70%、近9亿人的医疗任务。
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使90%的常见病、多发 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能够在县域 内基本解决。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 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到2015年,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 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村卫生室,提高乡、村卫生 机构设备配备水平。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念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教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这既适用于日常的急诊医疗,也适用于大型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急救。

3.院前急救是指对急、重、危伤病员在进入医院前所进行的医疗救护,包括伤员现场的医疗救护、运送及途中监护等环节。

4.心搏骤停指心脏在严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停止跳动而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引起全身缺解或去除衣血缺氧。

5.多发伤: 同一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造成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

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①院前急救②急诊科救护③重症监护病房救护④灾难救护⑤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2.(一)院前急救的特点①社会性及随机性较强②时间紧急③流动性大④急救环境条件差⑤病种复杂多样⑥以对症治疗为主⑦体力强度大(二)院前急救的原则院前急救总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

①立即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区②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治后运送③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④争分夺秒,就地取材⑤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⑥搬运与医护一致性⑦加强途中监护并记录病情3.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取坐位4.这个题了解心搏骤停后,心泵功能丧失,血流停止,血氧浓度显著降低,全身组织器官均缺血缺氧,但体内各办概还脏器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

正常体温时,中枢神经系统对缺血、缺氧的耐受程度最差,所以在缺血、缺氧时最先受到损害的是脑组织。

一般心搏骤3~5s,病人即可出现头晕、黑朦;停搏10s左右可引起晕厥,随即意识丧失,或发生阿-斯综合征,伴全身性抽搐,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可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心搏骤停发生20-30s时,由于脑中尚存的少量含氧血液可短暂刺激呼吸中枢,呼吸可呈断续或无效呼吸状态,伴颜面苍白或发;停搏60s左右可出现瞳孔散为停搏4-6min,脑组组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数分钟后即可从临床死亡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基础护理学——第5章

基础护理学——第5章

第五章医疗服务体系重要知识点:1.医院的任务2.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原则、工作内容及特点3.初级卫生保健医疗服务体系担负着促进健康、防治疾病和康复护理的重要职责。

现代卫生服务的范围,已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技术活动扩大到社会活动,从医院扩大到社区,形成了系统的综合性的服务。

第一节医院医院是广大民众或社会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并为其提供诊治和护理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

(一)种类医院按不同划分条件进行分类,可划分为各种类型。

1.按收治病人范围分类可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是设有一定数量的病床,分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等各种专科及药剂、检验、放射等医技部门和相应人员、设备的医疗服务机构。

专科医院是防治专科疾病而设置的医院,如传染病院、结核病防治院、精神病防治院、妇产科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康复医院等。

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有互补作用。

2.按特定任务分类如军队医院、企业医院和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等。

3.按所有制分类如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体所有制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等。

4.按经营目的分类分为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

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疫情等特殊情况时,各类医疗机构均有义务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

5.按分级管理分类目前,我国医院实行标准化管理,实施分级管理。

根据医院不同的任务和功能,不同的技术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设施条件,将医院划分为三级(一、二、三级)十等(每级医院分甲、乙、丙等和三级医院增设特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万)的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一级医院是提供社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机构。

如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医院、地市级的区医院和某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是我国三级医疗网络的基础。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在10万以上)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能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工作。

第二章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第二章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四)ICU收治范围
2. ICU收治对象
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患者 心肺脑复苏术后需支持者 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物理、化学因素导致危急病症 严重心脏疾患如急性心梗等 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患者 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等内分泌危象者 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 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
1936年 法国最早建立EMSS 1968年 麻省理工学院提议建立“急症医疗系” 1970年 日本规定急救车标准 1972年 美国国会举行了建立急救医学体系听证会 1973年 美国总统颁布了急诊医疗体系(EMSS)法案 1980年 德国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称“空中救护车”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总体布局
(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区域布局
1、医疗区
❖ 预检分诊室——急诊病人就诊第一站
预检员:有经验的护士 任务: 分诊和挂号,快速疏导病人进入抢救室或者
各专科诊断室,合理调配医护人员。 设备: 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压舌板等
(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区域布局
1、医疗区
(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区域布局
2、支持区: ❖急诊医技科室: 药房、检验室、放射科等。 ❖ 辅助科室包括:急诊挂号室、收费室、保安、后勤部
门等辅助科室也应该在急诊区域内。
(四)医院急诊科的设置
❖ 急诊科人员要求
➢ 急诊科人员资质 —执照、规范化培训、上岗证等 ➢ 急诊科人员编制 —固定编制医生、护士不少于在岗医护人员
清创缝合室
急诊手术室
治疗室和处置室
治疗室
处置室
(二)医院急诊科的布局——区域布局
1、医疗区
急诊观察室 收治对象:收住需要在急诊临时观察的患者,观察床配备物品 齐全,要有中心供氧、负压吸引、轨道输液架等设施。 EICU 为严重创伤、中毒、休克等提供优质的监护和强化治疗 急诊病房 缓解患者入院难的矛盾、促进急诊分流。

【急救知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组成

【急救知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组成

二、急诊科救治(院内急诊)
轮转型 急诊科无固定医生,各种急诊患 者均由各科派出在急诊室轮转的医生接诊 ,再交由各专科病房医生诊治
三、重症监护
定义:重症监护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指受过专 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 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对危重病患 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 所
三、重症监护
综合ICU 跨科室的全院性ICU,以处理多 学科危重患者为主要工作 特点与优势:克服了专科分割的缺陷,体 现了现代医学的整体序贯性理论观点
三、重症监护
部分综合ICU 部分综合ICU介于专科ICU 与综合ICU之间,主要收治各专科或手术后 危重患者,这些患者除了专科特点外,还 有某些外科手术后的共同性,常来自多个 邻近专科,如外科ICU、麻醉科ICU

普及急 救知识
任务
通讯网络中 的枢纽任务
执行特殊任务时 的救护值班
一、院前急救(院外急救)
运行模式 国际:英-美模式、法-德模式 国内:主要借鉴法-德模式,可进一步分 为独立型 指挥型、院前型、依托型等
二、急诊科救治(院内急诊)
定义:医院急诊科(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是EMSS体系中最重要的中间 环节,是院前急救医疗的继续,又是医院 内急救的第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地对来自 院前的各类伤、病员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实 施急诊或急救
二、急诊科救治(院内急诊)
急诊医疗
急救医疗
教学培训
任务
科研
接受上级领导指派 的临时救治任务
二、急诊科救治(院内急诊)
运行模式 独立自主型 急诊科医护人员完全固定,
全部医生为急诊专科医生,负责诊治全部 急诊患者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汇总-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汇总-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一、名解1、P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这既适用于日常的急诊医疗,也适用于大型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急救。

2、P5-院前急救:是指对急、重、危伤病员在进入医院前所进行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的医疗救护、运送和途中监护等环节。

3、P9-心搏骤停:指心脏在严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停止跳动而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引起全身缺血、缺氧。

4、P10-心肺复苏(CPR):指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最终恢复心脏自主搏动,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最终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脑复苏(CPCR):使心搏、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坏、呼吸和脑功能的抢救措施。

完整的CPCR包括三个环节: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血管支持(ACLS)和心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PLS)。

5、P28-淹溺: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或肺泡,或反射性喉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呼吸和心搏骤停而死亡。

6、P31-中暑(又称急性热致疾病):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临床综合征。

7、P32-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以高热(直肠温度≥41℃)、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

8、P61-中毒:某些物质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功能,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9、P88-ICU(重症监护室):专门收治危重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单位了解:P88-综合ICU:是一个独立的临床业务科室,受医务部直接管辖,收治来自各科室的危重病人。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2、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3、ICU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4、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5、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由创伤、休克或感染等严重病损打击所诱发,机体出现于原发病损无直接关系的序贯或同时发生的多个器官的功能障碍。

7、触电: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8、高血压危象:指高血压病人在某种诱因作用下,血压在短时间内突然急剧升高,收缩压可达260mmHg,舒张压在120mmHg以上,伴头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

9、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①第一目击者②急救医护人员③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10院外急救的特点:①突发性②紧迫性③艰难性④复杂性⑤灵活性。

11、院外急救的任务:①平时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②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外急救③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急救知识的普及。

12、院外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先重伤后轻伤③先施救后运送④急救与呼救并重⑤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⑥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13、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①广州模式②重庆模式③上海模式④北京模式⑤深圳模式⑥香港模式。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一、名词解释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3、心搏骤停(CA)是指心脏有效射血功能的突然停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4、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通气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促进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5、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级心肺复苏,是指采用徒手和(或)辅助设备来维持心搏骤停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的最基本抢救方法。

其关键要点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电除颤。

(CABD,填空)6、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费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7、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二、判断、填空、选择1、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前线的英国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下降到2%。

2、危重症护理真正得到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3、法国是最早组建EMSS的国家。

4、我国EMSS起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对伤员的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移。

5、通讯、运输和医疗(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6、各种抢救药品、物品要实行”四定“,既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

《护理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卫生服务体系

《护理学基础》课件——第三章-卫生服务体系
由卫生专业人员组成的学术团体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中华护理学会
基层群众卫生组织 红十字会
二、城乡三级医疗卫生网
市卫生局 区卫生局 基层医院
市级中心医院 市级专科医院 市卫生防疫站 市妇幼保健所
市级专业防治机构 医药卫生教育机构 科研机构
区级中心医院 区级专科医院 区卫生防疫站
区妇幼保健院 区级专业防治机构
中国卫生组织
卫生行政组织
卫生服务组织
卫其
卫生专业组织
卫生群众组织
生他
行相
政 关 医疾妇基医医 协学基
组 行 疗病幼层学学 会会金
织 政 机预保卫科教

组 构防健生研育

控机机机机
制构构构构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1
卫生行政组织
3
群众卫生组织
2
卫生事业组织
4
其他卫生组织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数据显示
平均每千人口享有的医疗资源
5
4.55
4.5
2001年 2013年
4
3.62
3 2.39
2
2.06
2.05
1.69
1.03
1.07
1
不明
0
医疗病床 卫生技术 执业医生 执业护士 全科医生
(张) 人员(人) (人)
(人)(人)Fra bibliotek问题一个国家的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社会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的问题比较 突出。我国现有的卫生服务体系包括 哪些机构?
业务指导
双向转诊
村 级
村卫生室
三、我国的护理组织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1.医院
2.社区卫生服务
3.卫生服务策略
医院
(一)种类
分级管理——三级十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万)的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一级医院是提供社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机构。

如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医院、地市级的区医院和某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是我国三级医疗网络的基础。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在10万以上)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能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工作。

如一般市、县医院和直辖市的区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指国家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直接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高水平的专科服务。

指导一、二级医院业务工作和相互合作,如省、市级大医院和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二)医院的任务
医院的任务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1.医疗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主要任务。

它以诊治和护理两大业务为主体,并与医院医技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医疗整体为病人服务。

2.教学教学是医院的普遍功能。

医学生在经过学校教育后,必须进行临床实践教育和实习阶段。

毕业后的在职人员也需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加强技术训练。

医院是进行医学临床教育的重要场所。

医学教育的比重,应根据医院的性质和任务做出安排。

3.科学研究医院是医疗实践的场所,许多临床上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课题。

通过科学研究可解决医疗护理中的难题,一方面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科研成果也将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促进医疗教学发展。

4.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各级医院不仅承担诊治病人的任务,而且具有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

如开展社区和家庭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妇幼保健指导、疾病普查工作等。

(三)组织机构
1.医院行政管理组织机构:院长办公室、诊疗部门、预防保健部门、行政部门等。

2.医院业务组织机构:临床业务组织和医技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
(一)概念
1.社区:社区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元,人数大约在10万~30万之间,面积在5000~50000平方公里。

一定地域内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体。

2.社区服务: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活动。

社区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

在不同的社区条件下,它的具体内容和项目可以各不相同。

目前我国城镇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社区服务体系,大体包括: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婴幼儿服务、青少年服务、拥军优属服务、社会救助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便民生活服务、民俗改革服务、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等11项服务内容。

其中社区卫生服务贯穿于整个社区服务之中,是社区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3.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内的卫生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社区内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合理使用社区的资源和适宜技术,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基本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以人群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和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是一种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二)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

3.坚持以社区人群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5.坚持执行结构调整政策的原则。

(三)服务网络
1.人员组成: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社区工作者;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基层医院和上级综合性医院,双向转诊服务;
3.工作开展:分工进行。

(四)工作内容及特点
特点:广泛、综合、连续、实用。

1.广泛性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包括各类人群,即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妇女、儿童及老年人等。

2.综合性针对各类不同的人群,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由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综合而成,并涉及与健康相关的生物、心理、社会各个层面。

3.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贯穿于生命的始终,覆盖生命的各个周期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根据生命各周期及疾病各阶段的特点及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4.实用性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为宗旨,因此其服务内容、价格、时间、地点都必须考虑实用性,以确保社区居民享受社区卫生服务,从而真正达到促进和维护社区居民健康的目的。

卫生服务策略
全球战略目标
初级卫生保健
健康新视野
(一)全球战略目标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价值
(二)初级卫生保健
八项内容:
①对当前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②改善食品供应和合理营养。

③供应足够的安全饮用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④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⑤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⑥预防和控制地方病。

⑦常见病和外伤的合理治疗。

⑧提供基本药物。

1981年,增加“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过影响生活方式和控制自然、社会心理环境来预防和控制非传染病和促进精神卫生”。

(三)健康新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