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无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无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无答案)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点燃纯净的氢气,会产生淡蓝色火焰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唯一产物是水,该反应也说明了水的组成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3.下图是水分子电解模型,由此模型所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B.反应物的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总数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分子个数一定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D.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6、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商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粘稠液体B.熔点-50℃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8、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B.C.D

9、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

A B C D

10、鉴别氢气、空气和氧气三种无色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试验它们的溶解性

B、闻气味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燃着的木条

11、能从电解水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④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A.①

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

B、软水中一定不含有钙镁化合物

C、矿泉水是软水

D、软水可作为锅炉用水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水、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B、水电解是水分子的分解,原子的重组的过程

C、水分子可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

D、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组成中含有氧元素

14、用分子观点对下列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1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期

B、精制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澄清石灰水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水分子被破坏了 B.水稍稍加热,就能产生大量的氢气和氧气C.水中所含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D.水是由两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所以水是混合物

17.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水的组成很复杂,属混合物

18.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初三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水的净化》教案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边昭学校张丽敏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农村及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方法的讨论与探究,了解净化水的方法。 (2)通过了解硬水的危害,使学生了解软化硬水的必要性,并区分硬水及软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增加学生对身边化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课堂实验,家庭实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3)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硬水及软水的区别; 2掌握过滤的实验技能。 四、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都知道,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水就没有我们生活的这缤纷的世界,没有水就不会有鲜艳的花朵、可爱的动物,也就不会有我们人类了。但是随着水资源的不断污染,自然界的水不象以前那样清澈了。大家看这杯水就是被污染的水,非常浑浊。那大家想不想将这杯水变得清澈透明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课题三水的净化 [提问] 同学们家里饮用的都是什么水啊? [回答] 自来水 [提问] 大家知不知道自来水厂是如何把浑浊的水净化成我们家里饮用的水呢?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下。 [教师] 播放自来水厂净化水的短片。 [提问] 大家通过观看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告诉老师自来水厂用了哪些净水过程或方法。 [回答]......1,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 [讲解] 净化水首先从水库取水,取出来的水里面含有泥砂等一些不溶性的杂质,还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那么怎样才能使它变澄清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静置,一段时间后水自然会变清,这种方法就叫沉淀。那么大的颗粒沉淀速度比较快,小的颗粒沉淀速度比较慢,这时我们就加入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吸附时加入活性炭,它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不仅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还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 刚才我们观看了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我们从中知道了净水的一些方法。其实在很多偏远的农村饮用的还是井水甚至是河水。那同学们知道这样的水是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里面会有很多的杂质,那大家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水进行简单的净化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上54页内容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回答]加明矾。 [教师]播放明矾净水的视频。 [讲解]现在老师这有一杯被污染的水,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简单的净化呢。 对,最简单的方法是静置一会,让不溶性的杂质沉降到水的底部,我们把这种方法叫静置沉淀。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练习题

水的净化测试题 1.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在水中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A.把硬水变成软水 B.对水进行消毒 C.使悬浮物沉淀 D.增加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2.(2007年广西南宁)在有关水净化的探究活动中,小新将浑浊的湖水样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下一步小新应进行的的操作步骤是()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吸附 3.(2007年湖南长沙)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 A.漂白粉 B.活性炭 C.氯气 D.明矾 4.(2008年广东)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 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5.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6. (2008年海南)有两瓶从外观无法区别的“水”,其中一瓶是硬水,一瓶是软水,区别它们的最简便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振荡,有较多泡沫的是水。 7.(2008烟台)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初三化学水的净化教案设计

教学开放日教案 授课内容:课题2 水的净化授课班级: 9 0 5 授课人:黄咏冬 授课时间: 2012 10 18 学校:六点初中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学生准备 1、分小组合作预习过滤操作。 2、分小组调查本地饮用水使用的情况。 教师活动: 一、导课 1、陈述:洪灾过后,有些灾区自来水还没来得及恢复供应,面对污浊的河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 2、提问:你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使浑浊的水变得清澈吗? 3、肯定学生的回答,进一步问,这样得到的水就纯净了吗? 4、陈述: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种杂质、细菌和病毒,仅用静置、沉淀的方法,还不能将全部杂质去除,我们要选择卫生、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更好地将水净化。 二、水的净化 1、引导观察:同学们,请注意观察,在你们带来的那杯污浊的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 2、怎样还可以变得更澄清呢?

初三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分析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报告等方法,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净化水的几种方法。利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几种方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逐一探究净化水的原理。对于过滤操作的训练及其方法掌握,采取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实际操作,学生互评交流,教师总评的教学方法。硬水和软水知识较为抽象,可联系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对其区别、危害形成感性认识;再通过实验学会用肥皂水对硬水和软水加以鉴别。通过生活中烧水时会出现水垢的现象,体会硬水软化的方法。课文安排的演示实验3-4(蒸馏水的制作),可与其它实验同时进行,以节约时间。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做中学,促进知识的建构与形成。 【教材分析】 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其中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说出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4. 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了解水净化的几种方法;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难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准备】:明矾、浑浊天然水、海水、自来水、肥皂水、活性炭、红墨水、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练习题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达标自查 1.下列变化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 二氧化碳 B.碳酸氢铵氨气+ 水+ 二氧化碳 C.氧化钠+ 水氢氧化钠 D.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是()。 A.高锰酸钾、氮气 B.洁净的空气、氧气 C.铝、二氧化碳 D.硫粉、氧化镁 3.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水电解可产生两种气体 B.水在结冰后体积变大 C.水不能燃烧 D.水在100℃时,可能不会沸腾 4.现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氢气③河水④镁⑤氧化镁⑥空气⑦水。其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 是。(填序号) 5.根据右图所示电解水装置中的现象,判断所接电源

的正负极, 图中A点表示极,B点表示极。 6.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水是混合物。 (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3)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所以水生动植物能在水中获得呼吸所需的氧气。 6.为节约用水,避免浪费,使用自来水后要及时关紧水龙头。但有些人不注意滴漏现象,认为这微不足道。下面通过计算就可知道这不经意的浪费有多大。假若某一个水龙头每秒钟只滴2滴水,20滴为1 mL,试计算一昼液(24小时)中5个这个样的水龙头滴水多少毫升?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山区,平均每人每天饮用水不足500 mL。浪费的这些水可供这一地区每天约多少人饮用。通过这道计算题,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能力提高 8.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类似蒸馏水,长期饮用对健康有利吗?试说明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俗话说“不吃一月,无水一周”,自然界中的水,孕育和维系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农业之本,水力发电;水运航道和宜人的环境。 水究竟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氢气的性质 提出问题氢气球可以升上天空,还可以燃烧爆炸,为什么呢?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 (1)纯净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并生成水。(2)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点燃 (3)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 3.验纯: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倒立着移近火焰,如发生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 探究点二水的组成 提出问题氢气中含有氢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推测水可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水的组成。 探究实验

1.实验仪器:水电解器、直流电流、酒精灯。 2.实验药品:水、氢氧化钠(或稀硫酸)。 3.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向水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接通电源。 4.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燃得更旺;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发现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5.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 课堂讨论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造成数据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探究点三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提出问题物质按组成元素如何分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 分 类 单质化合物 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区别①由同种元素组 成②不能发生分 解反应 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发 生分解反应 判断依前提是纯净物, 且只含一种元素 前提是纯净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 一、氢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化学性质: 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不能验满!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如果集气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氢气收集满。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可燃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点燃。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 如果验纯时发现气体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时,必须对试管进行处理(用拇指在试管口堵住一会或更换试管),以免发生爆炸。

检验:点燃。能够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是纯净的氢气;在燃烧时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是不纯的氢气。 任何可燃气体或可燃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在点燃或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二、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 【实验现象】 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最直接的结论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推论):

初中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3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水净化的几种方法、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教学难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的操作方法、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用品: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2个)、滤纸、玻璃棒、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洪灾图片 (提问)1.洪灾过后,有些灾区自来水还没来得及恢复供应,面对污浊的河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 2.你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使浑浊的水变得清澈吗? 3.肯定学生的回答,进一步问,这样得到的水就纯净了吗?(讲解)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种杂质、细菌和病毒,仅用静置、沉淀的方法,还不能将全部杂质去除,我们要选择卫生、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更好地将水净化。 活动探究净化方法 (实验)将所展示的3杯相同的浑浊的天然水中的其中2杯中加入明矾,并且进行搅拌,之后放置一会儿,观察现象一、沉淀 (分析)这3杯水放置一会,上层水会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更清澈,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沉淀。没有加入明矾的方法,我们称为静置沉淀,而加入明矾的称为吸附沉淀,明矾在这个过程中起的作用——吸附其周围小的沉淀颗粒然后逐渐变成大颗粒,当达到一定重量时,沉到容器底部,我们把明矾称为——絮凝剂。观看图片 回答:不 能,因为水 中有杂质、 细菌,饮用 后会生病。 回答:可以 把水静置一 段时间。可 以用家里的 棉布或纱布 来过滤水。 (学生可能 会有不同答 案) 思考、回 答:不纯 净,细菌、 病毒,还有 一些物质可 能溶解在水 中。 从解决生 活问题入 手,联系 学生生活 旧经验, 引入新课 程,激发 学生学习 兴趣。 明确本课 题的教学 内容。 培养学生 观察能力 及描述实 验现象的 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增加学生 生活经验 的同时, 使学生认

初中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水的净化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Water purific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水的净化 一、--思路 课题分析:本课题围绕水的净化问题,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串起来,前半部分介绍含不溶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后半部分以硬水软化为例介绍含溶解性杂质水的净化方法。其中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从我们喝的水引入,继而把学生置于自来水厂的真实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探究水的净化方法的欲望,通过实验、思考、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水净化的原理和常用方法。由水壶中水垢的现象引出硬水和软水的概念,教会学生利用简单的方法检验硬水和软水。由水壶盖上凝聚的水引出了蒸馏水的制备方法,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可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装置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从化学的视角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水,了解水的净化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多做社会调查,从而理解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对社会负责的意

识。 二、教案 课题 水的净化 授课人 时晶 学校 哈市五十五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3.会做沉淀、过滤实验,培养实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合作,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了解水净化的几种方法;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作用,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加饮水卫生和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初三化学 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二、过程方法: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1)水净化的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3)硬水软水的区分及硬水软化方法。 教学难点:(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2)过滤的操作方法(3)硬水的软化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仪器药品: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 学生准备:分小组合作过滤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6、请同学们观察杯中的污水,明矾加入后,使更多的小颗粒沉降下来,水是变的更澄清了,但还有什么不足呢? 6、回答:沉降下来 的不溶物和水是分为上 下两层,而没有彻底分 开。 引导,过渡到 过滤操作的学习。 7、肯定同学答案。你有什么方法可将杯底的不溶物和水彻底地分开? 7、回答:慢慢地倾倒杯中液体。用过滤的方法。 8、过滤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将不溶物和液体彻底分开。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分小组预习了“过滤的操作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过滤的方法,把杯中的不溶物和液体分离开来。前后两个实验小组互派一位同学,观察评价对方小组的实验进程。 8、分小组做过滤实 验。 检查预习成 果,训练过滤操作, 提高实验技能,培 养团队意识。 9、学生操作完毕后,请学生评价交流。 9、学生评价: 1)滤纸没有和漏斗 壁紧贴。 2)滤液倾倒太快, 使滤液未经滤纸而流 下。 3)有的同学太紧 张,玻璃棒把滤纸弄破 了。 提高学生的观 察能力,以互评的 方式培养了学生学 习交流习惯,促进 团队意识的发展。 10、总评: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很多,我们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请大家看投影。 10、认真听教师讲 解、记录。 掌握好过滤的 操作技能。 11、引导:对于少量用水,我们可以通过沉淀、吸附、过滤使水得到净化,自来水厂是不是也这样净化水呢?请 11、阅读教材,讨 论分析。 了解自来水厂 水净化过程。

2019版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2019版九年级化学练习7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点燃纯净的氢气,会产生淡蓝色火焰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唯一产物是水,该反应也说明了水的组成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3.下图是水分子电解模型,由此模型所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B.反应物的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总数C.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是汽车尾气处于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碳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分子个数一定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未发生了改变 D. 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热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6、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商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粘稠液体B.熔点-50℃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 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于种种原因,自然界的水里混有多种杂质、细菌和病毒,仅用静置、沉淀的方法,还不能将全部杂质去除,我们要选择卫生、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更好地将水净化。 二、新课教学:

买一种廉价的物质——明矾,洒入水中,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这种净水方法称作吸附法。验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4、组织实验:请同学们把适量明矾加 入到污水中,并搅拌,静置观察现象。 4、实验、观察现象。 5、提问:还有什么物质也有这种吸附能力呢?讲述: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杂质。活性炭吸附能力较强,不仅可以吸附液体中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现代科技发展,发明的纳米新型材料做净水器的过滤层,自来水通过时,它不仅能吸附不溶物、臭味,甚至连细菌也能除去,使自来水变为可直接饮用的洁净水。 5、回答:活性炭。听 教师讲解、记录。 感受到科技的发 展,新材料的发明, 对人类生活、生产的 贡献。 6、请同学们观察杯中的污水,明矾加入后,使更多的小颗粒沉降下来,水是变的更澄清了,但还有什么不足呢? 6、回答:沉降下来的 不溶物和水是分为上下两 层,而没有彻底分开。 引导,过渡到过 滤操作的学习。 7、肯定同学答案。你有什么方法可将杯底的不溶物和水彻底地分开? 7、回答:慢慢地倾倒杯中液体。用过滤的方法。 8、过滤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将不溶物和液体彻底分开。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分小组预习了“过滤的操作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过滤的方法,把杯中的不溶物和液体分离开来。前后两个实验小组互派一位同学,观察评价对方小组的实验进程。8、分小组做过滤实验。检查预习成果, 训练过滤操作,提高 实验技能,培养团队 意识。 9、学生操作完毕后,请学生评价交流。9、学生评价: 1)滤纸没有和漏斗壁 紧贴。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互评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交流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教案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的兴趣;(2)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3)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2.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过滤和蒸馏等操作技巧 教学过程: 板书 课题3 水的净化 【师】纯水是无色、无臭、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呈浑浊。 如何把河水、湖水、井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变成澄清的供我们饮用呢?【生】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可以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 2.在我们农村。通常用明矾溶入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明大家课前进行了很好的预习。我们可以把书翻

开页,看看“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先从取水口取水,在水中加入絮凝剂,然后进入反应沉淀池沉淀。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后,在转入过滤池,过滤池就如我们实验中的滤纸其过滤作用,把一些不溶性杂质除掉。把除掉不溶性杂质的相对干净的水送入活性炭吸附池,因为水中除含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而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可溶性的杂质,如颜色、异味等等。从活性炭吸附池中出来的水已经是相当澄清透明了,就是所谓的清水了,这时就可以进入清水池。最后再进行配水泵,在进入配水泵之前要对水进行投药消毒,这样就可以送给千家万户,供人使用了。【师】通过刚才对净水过程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水中杂质可以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两大类。除去这两类杂质要分别用到不同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生】静置和过滤。 板书 、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师】静置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大家知道,当开水瓶里只剩下少量的水,倒进杯里有些浑浊,若静置一会儿,则杂质就会沉到水杯底部,而上面的水就比较澄清。 【师】经静置后,水中的杂质能全部沉到杯底二水特别澄清吗? 【生】不一定,这与时间长短有关,也与杂质种类有关,有的静置一段时间后,水仍显浑浊。 【师】可见,只是因为静置的方法简单易行,人们才经常使用它,但并不能彻底地除掉杂质,要想彻底除掉杂质,最常用的另一种方法——过滤。

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知识点总结 鉴于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小编为您提供了这篇九年级上册化学水的净化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水的净化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1.吸附 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____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______________出来。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还可以吸附掉一些______________的杂质,除去异味。 2.沉淀 对于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 3.过滤 过滤是分离不溶性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一 种方法。 (1)过滤所需仪器 漏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带铁圈)。 (2)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将滤纸折叠成圆锥形,用水湿润使其紧贴在漏斗内壁

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要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的边缘。 三靠: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靠在滤纸的一边;盛过 ______________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的中上端,倾倒滤液时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漏斗的最下端要紧贴在烧杯内壁上,以免滤液飞溅。 4.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成______________,再使 ______________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通过蒸馏,可以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___不同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也可以把混在液体中的不挥发性杂质除去。 答案: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答案:吸附沉淀可溶性 2.答案:吸附沉淀 3.答案:固体液体 (1)玻璃棒烧杯 (2)漏斗滤纸三层 4.答案:蒸气蒸气沸点 二、硬水和软水 1.硬水和软水 ____________________叫硬水,____________________叫软水。河水多是硬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把____________________倒入水中搅拌,产生的泡沫很少,

九年级化学《2.2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课题: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内容和学情分析:在上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而且对水是有水分子构成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那么,水除了能发生三态变化外,是否发生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中水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的实验探究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但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需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加以理解。 本节教材展示了两种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一种是文字表达式,另一种是分子结构模型表示法,这是学生最早接触到化学反应表示方法。这两种表示方法虽然都不够科学,但是都能反映出化学变化的一些信息,在学生初学时,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掌握了这两种表示方法,可以为后面学习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学习的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学习建议:1、可用“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来巧妙识记电解水相关内容。 2、仔细观察电解水实验与氢气燃烧实验深入思考总结结论。 3、认真分辨和体会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目标:1、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探究,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同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认识,体会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含义。 2、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变化的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通过对这两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分析,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3、能够对已知物质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初步形成同种分子化 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的认识。 4、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能够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知的 化学反应。 5、学习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化学变化,并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水的分解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而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变化的分类以及分解反应的含义。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含义及区别与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电解器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及引入: 水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积极回答问题,揭示物 理变化的实质,就新问 题做出自己初步的思 考, 引起思维上的碰撞,同 时也使学生更加明确本 节的探究方向,引导其 深入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水的组成教案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电解水实验装置、火柴、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电脑显示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 素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提问: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存在水吗? 还有什么地方有水?结合教材P46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问:(1)水对于我们人类重要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水除了可以孕育和维系生命,还有什么作用? 总结水的用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6第2自然段。 内容1: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水如此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它的组成。 (1)水在化学中用H2O表示,大胆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呢?提供资料:氧化汞→汞+氧气

告知学生: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生成 氢气和氧气。提问:回忆如何检验氧气?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P47第2自然段学习氢气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3)展示电解水装置,开始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由于此实验速度较慢,反应开始一会后,可配合此实验的录像课件,让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正氧负氢,体积比1:2,写出此反应文字表达式,说出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内容2:(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从上述思路中我们整理出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内容6:体验感悟,形成概念: 提问: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矿泉水…等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氢气,氧气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强调:如果只说水就指的是纯净物。以水、氢气、氧气为例让学生说出它们组成上的不同,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练习:CO2 N2 P2O5 KClO3 Fe KMnO4 H2O2 指出它们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布置任务:结合教材P47的内容,将上边练习中的化合物简单分类。 提问:你能说出氧化物的基本要素吗? 回忆所学知识和新学知识给物质简单反类 化合物 单质 纯净物 氧化物 混合物 物质

初中化学教案:水的净化

初中化学教案:水的净 化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 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 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 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 美好愿望。 重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难点 1、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的软化方法。 2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仪器药品明矾、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投影 仪。 学生准备 1、分小组合作预习过滤操作。 2、分小组调查本地饮用水使用的情况。 3

段时间的静置,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澈,下层水较污浊。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2、怎样还可以变得更澄清呢2、回答:静置的时间 长一些。 3、陈述:农民为了净化水,会去药店买一种廉价的物质——明矾,洒入水中,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这种净水方法称作吸 附法。3、听教师讲解,记 录。 增加学生生活经验 的同时,使学生体 会到化学知识在生 活生产中的广泛应 用,从而激发学生 学习化学知识的热 情。 4、组织实验:请同学们把适量明矾加 入到污水中,并搅拌,静置观察现 象。 4、实验、观察现象。 5、提问:还有什么物质也有这种吸附能力呢讲述: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水中的杂质。活性炭吸附能力较强,不仅可以吸附液体中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现代科技发展,发明的纳米新型材料做净水器的过滤层,自来水通过时,它不仅能吸附不溶物、臭味,甚至连细菌也能除去,使自来水变为可直接饮用 的洁净水。5、回答:活性炭。听 教师讲解、记录。 感受到科技的发 展,新材料的发 明,对人类生活、 生产的贡献。 6、请同学们观察杯中的污水,明矾加入后,使更多的小颗粒沉降下来,水是变的更澄清了,但还有什么不足呢6、回答:沉降下来的 不溶物和水是分为上下 两层,而没有彻底分 开。 引导,过渡到过滤 操作的学习。 7、肯定同学答案。你有什么方法可将 杯底的不溶物和水彻底地分开7、回答:慢慢地倾倒杯中液体。用过滤的方 法。 8、过滤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将不溶物和液体彻底分开。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分小组预习了“过滤的操作方法”,8、分小组做过滤实 验。 检查预习成果,训 练过滤操作,提高 实验技能,培养团 4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探究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 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等。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由海水燃烧的故事引课。二、探究新知:(一)水的生成 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表格

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教师小结: 上面表格中主要体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学生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 教师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2、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教师总结: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氢气燃烧实验: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氢气燃烧的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有水滴产生 思考:a.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b.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点燃 C写出文字表达式: 教师:我们知道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就会思考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会分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一试。(二)、水的分解。 演示实验,教师接通直流电源,演示水的分解实验。同时观看水电解的录像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 考试要求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到常见的净水方法 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对混合物的分离 考点一、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矾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①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 ②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③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 ④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 3、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3-21和3-22 各种静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考点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 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水资源的保护 考试要求 认识废水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处理的原则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 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考点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考点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 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拓展性课题氢气(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