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
【考试总结】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含出处)
【考试总结】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含出处) 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3.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披散,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7.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之战》)8.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12.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 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18.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9.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21.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高中必修二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高中必修二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一、《诗经两首》1、原文:匪来贸丝。
译文:其实不是真换丝。
通假字:匪,通“非”,表示“不是”。
2、原文:于嗟鸠兮。
译文:嘘嘘那些斑鸠。
通假字:于,通“吁”,叹词。
3、原文:游可说也。
译文:要丢便丢太容易。
通假字:说,通“脱”,表示“解脱”。
4、原文:隅则有泮。
译文:沼泽虽宽有尽头。
通假字:泮,通“畔”,表示“边、岸”。
5、原文:岁亦莫止。
译文:但已经到了年末不能实现。
通假字:莫,通“暮”。
6、原文:彼尔为何。
译文: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
通假字:尔,通“薾”,形容花盛开的样子。
二、《离骚》1、原文:偭规矩而改错。
译文: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通假字:错,通“措”,表示“措施”。
2、原文:忳郁邑余。
译文: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
通假字:郁邑,通“郁悒”,表示“忧愁”。
3、原文:何方圜之能周兮。
译文: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
通假字:圆,通“圆”。
4、原文:延伫乎吾将反。
译文: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通假字:反,通“返”。
5、原文:进不入以离尤兮。
译文: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
通假字:离,通“罹”,遭受。
三、《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1、原文:终老不复取。
译文:儿到老也不会再去别的女子。
通假字:取,通“娶”,表示“迎接女子过门成亲”。
2、原文:箱帘六七十。
译文: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个。
通假字:帘,通“奁”,表示“梳妆匣子”。
3、原文:虽与府吏要。
译文:虽然同府吏有过誓约。
通假字:要,通“邀”,表示“邀请”。
4、原文:蒲苇纫如丝。
译文:蒲苇像丝一样柔软但坚韧结实。
通假字:纫,通“韧”,表示“柔软而结实”。
5、原文:摧藏马悲哀。
译文:很伤心马儿也悲鸣。
通假字:藏,通“脏”,脏腑。
6、原文:府吏见丁宁。
译文:府吏一再嘱咐我。
通假字:丁宁,通“叮咛”。
四、《兰亭集序》1、原文:悟言一室之内。
译文: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
通假字:悟,通“唔”,表示“见面”。
2、原文: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汇编及练习答案版
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汇编及练习1.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酒杯。
)2.虽有槁暴。
(有,通“又”。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见识。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天性。
)5.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7. 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酒。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9.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围绕。
)10.须臾成五采。
(采,通“彩”。
)11.多平方,少圜。
(圜,通“圆”。
)12.鼓瑟希。
(希,通“稀”,稀疏。
)13.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
)14.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通“悦”,高兴。
)1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16.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
)1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道路。
)1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19. 砉然向然。
(向,通“响”。
)20.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么。
)21.批大郤。
(郤,通“隙”,空隙。
)2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3.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24.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据守。
内,通“纳”,接纳。
)25.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2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背弃。
)27.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28.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通“勠”。
)29.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隙,隔阂。
)30.遂散六国之从。
(从,通“纵”。
)3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藉,通“借”。
)3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裁,通“才”。
)33.翼日进宰。
(翼,通“翌”。
)34.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二《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39、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梨树。
)《离骚》40、偭秦规矩而改错。
高中必修三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高中必修三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一、《琵琶行(并序)》1、原文:钿头银篦击节碎。
译文: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
通假字:篦,通“鎞”,表示“钗子”。
2、原文:曲终收拨当心画。
译文: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
通假字:画,通“划”,用拨子拨。
二、《寡人之子国也》1、原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通假字:无,通“毋”,表示“不要”。
2、原文:直不百步耳。
译文: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
通假字:直,通“只”。
3、原文: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
通假字:颁,通“斑”,花白。
4、原文: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译文: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通假字:涂,通“途”,道路。
三、《劝学》译文:即使而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通假字:有,通“又”,表示“再”;暴,通“曝”,晒。
2、原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通假字:知,通“智”,表示“才智”。
3、原文:君子生非异也。
译文: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设没有什么不同。
通假字:生,通“性”,表示“资质,禀赋”。
4、原文:輮以为轮。
译文:用火烘木,使它弯曲成车轮。
通假字:輮,通“煣”,表示“用火烘木使弯曲”。
四、《过秦论》1、原文:合从缔交。
译文: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
通假字:从,通“纵”,表示“合纵”。
2、原文: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译文: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
通假字:弊,通“敝”,表示“困顿、失败”。
3、原文: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持精锐的武器呵问,盘查过往行人。
通假字:何,通“呵”,呵问。
译文:秦始皇已经去世了。
通假字:没,通“殁”,死。
5、原文: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
通假字:倔,通“崛”,表示“崛起、兴起”。
6、原文:赢粮而景从。
译文:如影随行地跟着。
通假字:景,通“影”,表示“影子”。
7、原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高中语文常见通假字
高中语文常见通假字1.“共”通“供”,供给,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阙”通“缺”,侵损,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说”通“悦”,心服,如“秦伯说,与郑人盟”。
4.“知”通“智”,聪明,如“失其所与,不知”。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中⽂⾔⽂【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中⽂⾔⽂【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教版)⾼中语⽂⽂⾔⽂通假字归纳必修⼀4、烛之武退秦师1. ⾏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能为也已4. 秦伯说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2. 今⽇往⽽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王之威4. 秦王还柱⽽⾛5. 卒起不意6、鸿门宴1. 距关,⽏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之不敢倍德也4. 旦⽇不可不蚤⾃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有郤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矣——返——环——猝——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必修⼆4、《诗经》两⾸1. 氓之蚩蚩2. 匪来贸丝3. 于嗟⼥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7. 彼尔维何8. 狁孔棘5、离骚1. 偭规矩⽽改错2. 忳郁⾢余侘傺兮3. 何⽅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2. 蒲苇纫如丝3. 终⽼不复取7、诗三⾸1. 契阔谈8、兰亭集序1. 悟⾔⼀室之内8、⾚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9、游褒禅⼭记长乐王回深⽗,余弟安国平⽗、安上纯⽗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8、国⼈之于国也1. 则⽆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失其时3. 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涂有饿莩⽽不知发9、劝学1. 輮以为轮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过矣4. 君⼦⽣⾮异也1. 外连衡⽽⽃诸侯2. 合从缔交3. 赢粮⽽景从4. 锄櫌棘矜5.百有余年矣11、师说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智——授——⽏——性——否——斑——横——途——纵——煣——影——⼜——耰——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2. 召有司案图3. 唯⼤王与群⾂孰计议之4. 秦王以⼗五城请易寡⼈之璧,可予不5. 秦⾃缪公以来⼆⼗余君12、苏武传1.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2. 汝为⼈⾂⼦,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与旃⽑并咽之4. 掘野⿏去草实⽽⾷之5. 请毕今⽇之驩6. 空⾃苦亡⼈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13、张衡传1. 员径⼋尺2. 阴知奸党名姓,⼀时收禽3. 傍⾏⼋道4. 形似酒尊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沾——弆——按——诀——欢——熟——襟——⽆——否——叛——现——穆——毡——圆——擒——旁——樽——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1.云销⾬霁,彩彻区明2.所赖君⼦见机,达⼈知命6、逍遥游1. 北冥有鱼2. 三餐⽽反3. ⼩知不及⼤知4. 此⼩⼤之辩也5. ⽽征⼀国者6. 旬有五⽇⽽后反7. ⽽御六⽓之辩8. 汤之问棘也是已7、陈情表1. ⾂以险衅,夙遭闵凶2. 零丁孤苦,⾄于成⽴3.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 ⾂密今年四⼗有四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衡——⼏——溟——消——返——智——辨——能——⼜——变——矣——悯——伶仃——褥——选修部分庖丁解⽜1. 砉然向然2. 技盖⾄此乎3. 善⼑⽽藏之项⽻之死1. 骑皆伏⽈:“如⼤王⾔。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及练习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及练习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
(糅:同“煤”,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
(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智慧)s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赋,资质。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教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
)8、山川相缪。
(缪:同“缭”,连结,盘绕。
)9、举匏尊以相属。
(尊:同“樽”,酒杯。
)10、自余为僇人。
(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同“趋”,往,赴。
)13、暴秦之欲无厌。
(同“餍”,满足)14、当与秦相较。
(同“倘”,如果)15、万几宸翰之宝。
(同“机”)16、肇锡余以嘉名(同“赐”)17、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18、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措”,插。
)19、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20、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2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22、独五人之皦皦(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23、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24、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25、共其乏困(同“供”,供给)26、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27、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28、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29、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30、可予不(同“否”)31、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32、召有司案图(同“按”)33、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34、设九宾于廷(同“傧”)3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3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37、请奏盆缶瓦秦王(同“缶”)38、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39、要项伯(同“邀”,邀请)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4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42、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43、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44、拔剑切而唱之(同"啖”,吃)45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46、泾流之大(同“径”,直)47、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48、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49、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通“记”,记述)50、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通“倡”,倡导)5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52、俨骖跳于上路(“俨”通“严”,整治,有此一说)53、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54、青雀黄龙之轴(“轴”通“舳”,船)55、忽奔腾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56、夙遭闵凶(通“悯”,怜悯)57、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58、常在床蓐(通“褥”,草席)59、四十有四(通“又”)60、五尺之僮(通“童”,童仆)指出通假字并解释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高中必修五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一、《归去来兮辞》1、原文:曷不委心任去留。
译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通假字:曷,通“何”,表示“为什么”。
2、原文: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译文: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通假字:衡,通“横”,与“纵”相对。
3、原文: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译文: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通假字:景,通“影”,表示“日光”。
《腾王阁序》105、俨骏群于上路(“俨”通“严”,整治)译文: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106、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二、《滕王阁序》1、原文:俨骏群于上路。
译文: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
通假字:俨,通“严”,表示“整治”。
2、原文:云销雨霁。
译文:正值雨过天晴。
通假字:“销”通“消”,表示“消失”。
4、原文:所赖君子见机。
译文: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
通假字:机,通“几”,表示“预兆”。
三、《逍遥游》1、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译文:北海上有一条鱼,他的名字叫做鲲。
通假字:冥,通“溟”。
2、原文:而征一国。
译文: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
通假字:而,通“耐”。
3、原文:小知不及大知。
译文:小聪明比不上大智慧。
通假字:知,通“智”,表示“智慧”。
4、原文:此小大之辩也。
译文:这是大和小的分别。
通假字:辩,通“辨”。
5、原文:旬有五日而后反。
译文:十五天后方才回到地面上。
通假字:有,通“又”。
6、原文:御六气之辩。
译文: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通假字:辩,通“变”,表示“变化”。
译文:孤独无靠116、常在床蓐译文:常年卧床不起117、四、《陈情表》1、原文:夙遭闵凶。
译文: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
通假字:闵,通“悯”,表示“怜悯”。
2、原文:零丁孤苦。
译文:孤独无靠。
通假字:零丁,通“伶仃”,形容孤独的样子。
3、原文:常在床蓐。
译文:常年卧床不起。
通假字:蓐,通“褥”,指草席。
4、原文:四十有四。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高中必修四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一、《念奴娇·赤壁怀古》1、原文: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通假字:尊,通“樽”。
二、《廉颇蔺相如列传》1、原文:肉袒伏斧质。
译文:您不如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请求大王处罚,或许侥幸能得到赦免。
通假字:质,通“鑕”,表示“铁砧”。
2、原文: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可予不。
译文: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可以给他吗?通假字:不,通“否”,语气助词。
3、原文:臣愿奉壁往使。
译文:臣愿捧护宝壁前往出使。
通假字:奉,通“捧”。
4、原文:拜送书于庭。
译文: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
通假字:庭,通“廷”。
5、原文:召有司案图。
译文: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
通假字:案,通“按”,表示“审察、审看”。
6、原文: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译文: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
通假字:孰,通“熟”,表示“仔细”。
7、原文: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译文: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
通假字:缪,通“穆”。
8、原文: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译文: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壁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通假字:邪,通“耶”,表示“吗”。
三、《苏武传》1、原文:女为人臣子。
译文:你身为汉臣。
通假字: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表示“你”。
2、原文:畔主背亲。
译文:反叛君主,背弃亲友。
通假字:畔,通“叛”,表示“背叛”。
3、原文:与旃毛并咽之。
译文: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
通假字:旃,通“毡”,毛织品。
4、原文: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译文:掘野鼠、收草实来吃。
通假字:去,通“弃”,表示“收藏”。
译文:法令随时变更。
通假字:亡,通“无”。
6、原文: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译文: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
通假字:决,通“绝”,表示“告别”。
7、原文:前以降及物故。
译文: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
通假字:以,通“己”,表示“已经”。
8、原文:信义安所见乎。
译文: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通假字:见,通“现”,表示“表现”。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必修1-必修5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必修1-必修5必修1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e,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粹”,cui,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槟",侯相(bin xiang,迎宾赞礼的人。
候,旧读bi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2 重点翻译句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荆轲刺秦王》)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荆轲刺秦王》)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答案:1.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索引(整理版)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索引(整理版)
简介
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是指在不同的古代文献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字形但读音不同的字。
对于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本索引整理了一些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供学生参考使用。
索引
1. 人/仁
- 同音字:亻、㕣、㐭
2. 人/壬
- 同音字:亻、㕣、㐭
3. 己/已
- 同音字:已、巳
4. 有/又
- 同音字:又、 、旴
5. 至/止
- 同音字:止、旨、早、
6. 陶/匋
- 同音字:匋、逃
7. 畏/威
- 同音字:咼、
8. 禁/琴
- 同音字:琴、禁、感
9. 肉/宙
- 同音字:肉、宙、咮
10. 金/今
- 同音字:今、金、斤
...
使用说明
该索引按照通假字的常见程度进行了整理,并提供了相应的同音字作为参考。
在阅读高中文言文时,遇到这些通假字可以参照索引进行对照,加深理解。
注意:该索引只提供了一部分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还有其他的通假字并未列入索引。
在阅读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文献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和推测。
高中必修一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高中必修一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一、《烛之武退秦师》1、原文: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文:如今老了,什么也不能做了。
通假字:已,通“矣”,语气词,表示“了”。
2、原文:共其乏困。
译文: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通假字:共,通“供”,表示“供给”。
3、原文: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通假字:厌,通“餍”,表示“满足”。
4、原文: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通假字:阙,通“缺”,表示“缺损、削减”。
5、原文:秦伯说,与郑人盟。
译文: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通假字:说,通“悦”,表示“高兴”。
6、原文:失其所与,不知。
译文:逝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是不明智的。
通假字:知,通“智”,表示“明智”。
二、《荆轲刺秦王》1、原文:秦王必说见臣。
译文: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
通假字:说,通“悦”,表示“高兴”。
2、原文:使工以药淬火。
译文:让工匠用毒药水浸到匕首上。
通假字:淬,通“悴”,cuì,表示“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3、原文:日以尽矣。
译文:时间跨度不早了。
通假字:以,通“已”,表示“已经”。
4、原文: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通假字:陵,通“凌”,表示“凌辱”。
5、原文:今日往而不反者。
译文: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
通假字:反,通“返”。
6、原文:请辞决矣。
译文: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通假字:决,通“诀”,表示“诀别”。
7、原文: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译文:燕王确实害怕大王您的威严啊!通假字:振,通“震”,表示“震慑”。
8、原文:故振慑。
译文:所以有些害怕通假字:振,通“震”,表示“震慑”。
9、原文:设九宾。
译文:设九宾之礼。
通假字:宾,通“傧”,傧相(bì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10、原文:图穷而匕首见。
译文:地图全部展开后露出了匕首。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
由于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
因此,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份,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
①音同或音近的字替用本字。
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倍”能“背”,意为“违背”。
②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如:“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责”能“债”。
③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字。
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屈原列传〉)形声字“指”通声旁字“旨”,意为“旨趣”。
④改换同声旁字的义符(形旁)来替代。
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被”通“披”。
《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 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臣2. 今日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6、鸿门宴|1. 距关,毋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臣有郤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矣——返——环——猝——-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必修二4、《诗经》两首1. 氓之蚩蚩2. 匪来贸丝3. 于嗟女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止7. 彼尔维何8.5、离骚1. 偭规矩而改错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十2. 蒲苇纫如丝3. 终老不复取~7、诗三首1. 契阔谈8、兰亭集序1. 悟言一室之内8、赤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山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9、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8、国人之于国也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无失其时#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劝学1. 輮以为轮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10、过秦论1. 外连衡而斗诸侯2. 合从缔交3. 赢粮而景从4. 锄櫌棘矜5.百有余年矣11、师说。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智——授——毋——性——否——斑——横——途——纵——煣——影——又——耰——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2. 召有司案图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12、苏武传^1.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与旃毛并咽之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 请毕今日之驩6. 空自苦亡人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13、张衡传|1. 员径八尺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 傍行八道4. 形似酒尊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沾——弆——按——诀———欢——熟——襟——无——否——叛——现——穆——毡——圆——擒——旁——樽——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5、藤王阁序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6、逍遥游1. 北冥有鱼2. 三餐而反3. 小知不及大知~4. 此小大之辩也5. 而征一国者6. 旬有五日而后反7. 而御六气之辩8. 汤之问棘也是已7、陈情表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衡——几——溟——消——返——智——辨——能——又——变——矣——悯——伶仃——褥——~选修部分庖丁解牛1. 砉然向然2. 技盖至此乎3. 善刀而藏之项羽之死)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答案
必修3文言知识归纳答案一、通假字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斑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4.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使……弯曲)5.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6.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8.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9.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10.孝公既没(没,通“殁”,死)11.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1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13.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14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15.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1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1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18、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二、古今异义词1、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
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3、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
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5、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6. 疾古义:强。
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7.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8. 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9.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10.寄托古义:容身,托身;今义: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言文阅读通假字专项复习(含练习和答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通假字复习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一、概念辨析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假借字为四种不同的文言现象,四者有着严格的区别,初学者常常将之混为一谈。
但现实中前三者确有相似之处,而“假借字”往往和其他三种难以区分,所以对于不够明确的情况,也往往用“通假字”统称。
1.古今字古代已有对应的字,后人又造新字来表达这个意思。
如“莫”为“暮”之古字,因“莫”被用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2.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
如“泪”和“涙”,“睹”和“覩”。
3.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有临时作用。
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因为古代的字很贫乏,所以用有限的字来表达意思。
4.假借字通假字常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
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
而六书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
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假借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二、通假字的类别及特点1.从语音方面来看(1)同音通假: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
【例】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二章》)(“畔”通“叛”)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蚤”通“早”)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倍”通“背”)(2)双声通假:是指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臣2. 今日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6、鸿门宴1. 距关,毋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臣有郤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矣——返——环——猝——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必修二4、《诗经》两首1. 氓之蚩蚩2. 匪来贸丝3. 于嗟女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止7. 彼尔维何8. 狁孔棘5、离骚1. 偭规矩而改错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十2. 蒲苇纫如丝3. 终老不复取7、诗三首1. 契阔谈8、兰亭集序1. 悟言一室之内8、赤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山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9、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8、国人之于国也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无失其时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劝学1. 輮以为轮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10、过秦论1. 外连衡而斗诸侯2. 合从缔交3. 赢粮而景从4. 锄櫌棘矜5.百有余年矣11、师说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智——授——毋——性——否——斑——横——途——纵——煣——影——又——耰——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2. 召有司案图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12、苏武传1.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与旃毛并咽之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 请毕今日之驩6. 空自苦亡人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13、张衡传1. 员径八尺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 傍行八道4. 形似酒尊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沾——弆——按——诀——欢——熟——襟——无——否——叛——现——穆——毡——圆——擒——旁——樽——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5、藤王阁序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6、逍遥游1. 北冥有鱼2. 三餐而反3. 小知不及大知4. 此小大之辩也5. 而征一国者6. 旬有五日而后反7. 而御六气之辩8. 汤之问棘也是已7、陈情表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衡——几——溟——消——返——智——辨——能——又——变——矣——悯——伶仃——褥——选修部分庖丁解牛1. 砉然向然2. 技盖至此乎3. 善刀而藏之项羽之死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2. 乌江亭长檥船待3、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4、直夜溃围南出六国论1.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2.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 暴霜露伶官传序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及仇雠已灭祭十二郎文1.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2. 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3.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4.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5. 敛不凭其棺,窆biǎn不临其穴6.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7.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8.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1.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2. 与可没于陈州种树郭橐驼传1.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2.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鼓瑟希2. 莫春者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 序天伦之乐事项脊轩志1. 而母立于兹2.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3. 以手阖门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响——避——曝——盍——值——仇——缮——餍——馐——服——倘——伶仃——舣——毋——逝——殁——垗——殓——何——矣——以——耶——稍——尔——暮——叙——姗姗——合——附录: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参考答案)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2.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3. 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了4. 秦伯说“说”通“悦”,高兴、喜欢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2.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4.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环绕、围绕5. 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促6、鸿门宴1.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点5.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说矣——已返——反环——还猝——卒震——振供——共拒——距纳——内智——知邀——要早——蚤背——倍隙——郤彰——章必修二4、《诗经》两首1. 氓之蚩蚩“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3. 于嗟女兮“于”通“吁”,感叹词4. 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解脱5.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6. 岁亦莫止“莫”通“暮”,这里指年末7. 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8. 狁孔棘“棘”通“急”,紧急、急迫5、离骚1.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做法2. 忳郁邑余侘傺兮“邑”通“悒”,忧愁、苦闷3.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形4.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5.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6.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2.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又结实,虽变形却不易折断3.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7、诗三首1. 契阔谈“”通“宴”,宴会8、兰亭集序1.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8、赤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凭借。
冯虚御风,意为无所凭借,却能驾风飞翔。
2. 山川相缪“缪”通“缭”,盘绕、缠绕3. 举酒属客“属”通“嘱”,这里是“劝请、邀”的意思4. 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这里是“劝请、邀”的意思9、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匪措——错宴——晏吁——于返——反晤——悟脱——说奁——帘凭——冯畔——泮韧——纫缭——缪暮——莫娶——取嘱——属甫——父罹——离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匪”通“非”,不是8、国人之于国也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2.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9、劝学1. 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弯曲2. 虽有槁暴“有”通“又”,复、再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10、过秦论1. 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文中指连横的策略2. 合从缔交“从”通“纵”,文中指合纵的策略3.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4. 锄櫌棘矜“櫌”通“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5.百有余年矣“有”通“又”11、师说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这样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匪智——知授——受毋——无性——生否——不斑——颁横——衡途——涂纵——从煣——輮影——景又——有耰——櫌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2.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即秦穆公12、苏武传1.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浸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辞别(有不再相见的意味)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3.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5. 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愉快、欢快6.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7.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体现、表现13、张衡传1. 员径八尺“员”通“圆”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3. 傍行八道“傍”通“旁”,旁边4. 形似酒尊“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庭沾——沾弆——去按——案诀——决欢——驩熟——孰襟——衿无——亡否——不叛——畔现——见穆——缪毡——旃圆——员擒——禽旁——傍樽——尊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通“横”,与“竖”“直”相对,门上横木,代指房屋5、藤王阁序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失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机”通“几”,预兆6、逍遥游1. 北冥有鱼“冥”通“溟”,海2. 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回来3. 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4. 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5. 而征一国者“而”通“能”,才能、能力6. 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
旬有五日,即十五日。
7. 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8. 汤之问棘也是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7、陈情表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
四十有四,即四十四。
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横——衡机——几溟——冥消——销返——反智——知辨——辩能——而又——有变——辩矣——已悯——闵伶仃——零丁褥——蓐选修庖丁解牛1. 砉然向然“向”通“响”,声响2. 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么3. 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句中指擦拭项羽之死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