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文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在读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合著的《解读语文》,三位老师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进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多元解读的独特魅力。课改之后,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人们的阅读活动终于打破了消极狭隘的被动局面,读者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并逐渐成为阅读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追求。
但是, 我们又在文本多元解读的背后看到了深切的忧患。阅读中放弃了个体生命的深度体验,肆意追逐乖张个性的奇谈怪论,尽显低俗浅薄。这种倾向正在导致阅读价值的流失甚至崩溃。特别是当这种低俗和浅薄跟社会上躲避崇高、戏说经典、解构英雄的社会思潮合流时候, 就会使文本的多元解读泛滥成灾。这种状况对于人们精神污染的程度是决不可低估的。
读了《解读语文》,我认识到自己以及其他一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对文本解读的一些问题 。
一、文本结构深层文化密码的缺失
在《解读语文》的序文——《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中,孙绍振老师以一位教师讲花木兰的例子提出了文本解读要读出文本结构深层的文化密码的要求。正如他所说,平面性的自发主体,不能与文本隐性结构进行调节和同化,无法将文本立体结构和立体的人解读出来,就只能在多媒体,在导入、对话等等上,玩些花样,不但不得其门而入,有时甚至制造混乱。
孙绍振给我们介绍了这位老师是如何讲花木兰的。他先放美国的《花木兰》动画片,接着集体朗读,分角色朗读了一番,然后讨论《木兰辞》的文本。老师遵照所谓“平等对话”的原则,问花木兰怎么样?学生说是个英雄。这花木兰什么地方“英雄”啊?学生想来想去,回答说花木兰英勇善战啊……老师又问了,花木兰回来以后,家里反应怎么样啊?学生说,爸爸、妈妈出来迎接她。某同学你做个样子是怎么样迎接的。学生作搀扶状。又问,弟弟怎么样?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某个同学你做个磨刀的样子。那学生就做磨刀状。就在这嘻嘻哈哈之间,文本中的花木兰消失了。多媒体上的花木兰也遗忘了。花木兰变成一个贫乏的概念。英雄就是英勇善战的。多媒体,朗诵,对话,花样玩得不少,可是学生看到的却不是文本中的花木兰,而是预期的心理图式中固有的男性英雄。
这位老师就没有从心理隐藏的现成预期中解脱出来。他没有真正读懂《木兰辞》,脑海中尽是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没有用文本中微妙的、深邃的信息,推动读者内心图式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