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汉语言学中轻声与声调的区别
来源:考试吧() 2011-5-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西门子智能化工厂 污水回用西门子最新污水处理技术,环保经济 智能数字化工厂,优化生产个性化产品司法考试考试qq:司法考试各科通过率近100% 名师操作,押题准确,冲刺辅导百度推广关闭关闭近世纪以来,汉语中轻声的作用以及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人竟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在汉语言学中立轻声为第五声调”。我们姑且暂不对其加以否定,通过以下分析对这一论点的假说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轻声与声调的概念
在汉语学中,轻声与声调有着严格的定义,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语音学概念。
(一)轻声的定义
1.传统音韵学中是没有轻声这个概念的
“第一次提出‘轻声’概念的是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研究》(1922年)”(厉为民,2006)。赵元任认为:轻音永远是轻读的,也用去声符号(就是不用去声符号,偶尔轻读的,仍用原来声调号)。
2.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根据现代较为科学的声学和语音试验结果,人们更多地认为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如现行高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中,给轻声定义为:所谓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3.轻声与轻音是两个不同的语音学概念
徐世荣认为:轻音与轻声是不同的,轻声是属于声调范畴,而轻音是由音量的强度决定的。
(二)声调的定义
1.声调是超音段音位,声调也叫字调
声调是指贯穿于每个字音的能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形式,它属于超音段音位。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起着区别字义的作用。例如:“花”与“华”,“统治”“同志”“通知”与“统制”,“即使”“及时”“记事”“技师”“集市”与“基石”,“实际”“世纪”“事迹”“诗集”与“史记”等在口头上的区别都是由声调的不同来体现的。
2.声调分为四声
南北朝时期声调是以平、上、去、入为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是有四个声调,普通话的这四个音调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但不是平、上、去、入,而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古今声调演变的规律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3.声母韵母的变化导致了声调的演变
声调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与声母

的浊音清化及入声韵尾的消失相关联,这是因为汉语语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完整的体系,一旦音系内的某种成分发生变化,其它成分也会相应变化,从而调整音系格局,保持音系内部的协调性。所以,古代声母韵母的变化导致了古四声到现代汉语四声的演变。
二、轻声与声调各自产生的原因
(一)轻声产生的原因
轻声是作用于人的听觉神经上的细微差别的一种语音现象,由于语音本身稍纵即逝的特点,以及现代人构拟古音韵系统的方式和手段的不确定性、不完善性,对于轻声产生的原因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假想性和无可验证性。即便如此,这些探讨对于我们区别轻声和声调仍然是必要的和有积极意义的。
1.词语的双音节化是产生轻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流传和保存下来的大量的古文献资料和文学作品中发现,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往往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意义相同或意义相近的语素。语言学界很多人认为词语的双音节化是产生轻声的重要原因之一。
2.轻声的产生与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结构相关
我们知道,人的发音器官由口腔、喉头、声带和肺及气管三部分组成。按照肌肉紧张原理,每发一个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次,每一块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实验证明,当舌位处在央元音位置时,肌肉的紧张度是最小的,即是最省力的状态。声学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单元音韵母在轻读时或多或少地向央元音e移动。因此,人们认为,在说话的时候为了减轻发音器官的紧张和疲劳,或为了省力,在能让对方听明白的情况下,把双音节的后一个音节发得又轻又短。
3.语言美感的需求产生了轻声
人们为了增加语言的美感,要求诗必押韵,词必合辙,使语言或婉转悠扬,或跌宕起伏。轻声的出现,使语音轻重交替、起伏有致,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二)声调产生的原因
1.上古汉语声调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
中外学者在讨论汉语声调起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在学术界较有影响的是“汉语声调源于韵尾说”。声调源于韵尾,是说早期汉语不是靠音高,而是靠辅音韵尾来区别意义的,音节的高低是韵尾的伴随特徽。后来韵尾简化消失,音节原来的次余特徽音高才作为韵尾消失后的补偿手段成为具有辨义功能的声调。由于历来对平声和入声起源问题的争论较少,所以主张声调源于韵尾的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探求上声和去声的起源上。目前在中外学术界较有影

响的观点是:上声源于某一韵尾,去声源于-s尾。
2.汉语其声调是后起的
从亲属语言来看,与汉语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如羌语、嘉戎语至今没有声调,根据古藏文、缅文资料,古代藏语、缅语也没有声调,藏缅语言声调的形成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辨义功能由弱到强的过程。由此可以设想,汉语与之类似,其声调也是后起的。
三、轻声与声调在汉语中各自的作用
(一)汉语中方言的轻声不会影响对词义的理解
在汉语方言中,同一组词是否运用轻声不会影响我们对词义的理解。例如:“漂亮(piàoliang)”念成“piàoliàng ”,“爸爸(bàba)”念成“bàbá”,“妈妈(māma)”念成“màmá”,“石头(shitou )”念成“shitu”等等。因此,现代汉语中一小部分能够起区别词义、词性等作用的轻声词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了。
(二)汉语中是否用轻声可能会影响词性及词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徐世荣先生就从轻重音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轻声(或重音)可以区别词、词义或词组。
1.变读轻声后、词性发生变化
(1)名词变为动词:活动huódòng(名词)
学校广场上正在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活动huódong(动词)
你得经常活动才行。
(2)动词变为名词:运气yùnqì(动词)
练气功首先得学会从丹田运气。
运气yùnqi(名词)
你真是运气。
(3)形容词变读轻声后成为名词:对头duìtóu(形容词)
这件事,你做得很对头。
对头duìtou(名词)
他俩是死对头了。
2.变读轻声后,词义发生变化
孙子sūnzǐ(名词)
孙子在当时很有名气。(指战国时一位着名的军事家。)
孙子sūnzi(名词)
他的孙子都有好几个了。(指儿子的儿子。)
兄弟xiōngdì(名词)
他们兄弟俩可好了。(指哥哥和弟弟。)
兄弟xiōngdi(名词)
他有两个兄弟。(指有两个弟弟。)
试论汉语言学中轻声与声调的区别
来源:考试吧() 2011-5-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西门子智能化工厂 污水回用西门子最新污水处理技术,环保经济 智能数字化工厂,优化生产个性化产品司法考试考试qq:司法考试各科通过率近100% 名师操作,押题准确,冲刺辅导百度推广关闭关闭近世纪以来,汉语中轻声的作用以及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人竟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在汉语言学中立轻声为第五声调”。我们姑且暂不对其加以否定

,通过以下分析对这一论点的假说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轻声与声调的概念
在汉语学中,轻声与声调有着严格的定义,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语音学概念。
(一)轻声的定义
1.传统音韵学中是没有轻声这个概念的
“第一次提出‘轻声’概念的是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研究》(1922年)”(厉为民,2006)。赵元任认为:轻音永远是轻读的,也用去声符号(就是不用去声符号,偶尔轻读的,仍用原来声调号)。
2.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根据现代较为科学的声学和语音试验结果,人们更多地认为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如现行高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中,给轻声定义为:所谓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3.轻声与轻音是两个不同的语音学概念
徐世荣认为:轻音与轻声是不同的,轻声是属于声调范畴,而轻音是由音量的强度决定的。
(二)声调的定义
1.声调是超音段音位,声调也叫字调
声调是指贯穿于每个字音的能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形式,它属于超音段音位。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起着区别字义的作用。例如:“花”与“华”,“统治”“同志”“通知”与“统制”,“即使”“及时”“记事”“技师”“集市”与“基石”,“实际”“世纪”“事迹”“诗集”与“史记”等在口头上的区别都是由声调的不同来体现的。
2.声调分为四声
南北朝时期声调是以平、上、去、入为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是有四个声调,普通话的这四个音调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但不是平、上、去、入,而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古今声调演变的规律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3.声母韵母的变化导致了声调的演变
声调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与声母的浊音清化及入声韵尾的消失相关联,这是因为汉语语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完整的体系,一旦音系内的某种成分发生变化,其它成分也会相应变化,从而调整音系格局,保持音系内部的协调性。所以,古代声母韵母的变化导致了古四声到现代汉语四声的演变。
二、轻声与声调各自产生的原因
(一)轻声产生的原因
轻声是作用于人的听觉神经上的细微差别的一种语音现象,由于语音本身稍纵即逝的特点,以及现代人构拟古音韵系统的方式和手段的不确定性、不完善性,对于轻声产生的原因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带有

一定的假想性和无可验证性。即便如此,这些探讨对于我们区别轻声和声调仍然是必要的和有积极意义的。
1.词语的双音节化是产生轻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流传和保存下来的大量的古文献资料和文学作品中发现,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往往在它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意义相同或意义相近的语素。语言学界很多人认为词语的双音节化是产生轻声的重要原因之一。
2.轻声的产生与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结构相关
我们知道,人的发音器官由口腔、喉头、声带和肺及气管三部分组成。按照肌肉紧张原理,每发一个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特别是喉部的肌肉都明显地紧张一次,每一块肌肉的紧张度增而复减,就形成一个音节。实验证明,当舌位处在央元音位置时,肌肉的紧张度是最小的,即是最省力的状态。声学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单元音韵母在轻读时或多或少地向央元音e移动。因此,人们认为,在说话的时候为了减轻发音器官的紧张和疲劳,或为了省力,在能让对方听明白的情况下,把双音节的后一个音节发得又轻又短。
3.语言美感的需求产生了轻声
人们为了增加语言的美感,要求诗必押韵,词必合辙,使语言或婉转悠扬,或跌宕起伏。轻声的出现,使语音轻重交替、起伏有致,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二)声调产生的原因
1.上古汉语声调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
中外学者在讨论汉语声调起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在学术界较有影响的是“汉语声调源于韵尾说”。声调源于韵尾,是说早期汉语不是靠音高,而是靠辅音韵尾来区别意义的,音节的高低是韵尾的伴随特徽。后来韵尾简化消失,音节原来的次余特徽音高才作为韵尾消失后的补偿手段成为具有辨义功能的声调。由于历来对平声和入声起源问题的争论较少,所以主张声调源于韵尾的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探求上声和去声的起源上。目前在中外学术界较有影响的观点是:上声源于某一韵尾,去声源于-s尾。
2.汉语其声调是后起的
从亲属语言来看,与汉语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如羌语、嘉戎语至今没有声调,根据古藏文、缅文资料,古代藏语、缅语也没有声调,藏缅语言声调的形成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其辨义功能由弱到强的过程。由此可以设想,汉语与之类似,其声调也是后起的。
三、轻声与声调在汉语中各自的作用
(一)汉语中方言的轻声不会影响对词义的理解
在汉语方言中,同一组词是否运用轻声不会影响我们对词义的理解。例如:“漂亮(piàoliang)”念

成“piàoliàng ”,“爸爸(bàba)”念成“bàbá”,“妈妈(māma)”念成“màmá”,“石头(shitou )”念成“shitu”等等。因此,现代汉语中一小部分能够起区别词义、词性等作用的轻声词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了。
(二)汉语中是否用轻声可能会影响词性及词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徐世荣先生就从轻重音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轻声(或重音)可以区别词、词义或词组。
1.变读轻声后、词性发生变化
(1)名词变为动词:活动huódòng(名词)
学校广场上正在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活动huódong(动词)
你得经常活动才行。
(2)动词变为名词:运气yùnqì(动词)
练气功首先得学会从丹田运气。
运气yùnqi(名词)
你真是运气。
(3)形容词变读轻声后成为名词:对头duìtóu(形容词)
这件事,你做得很对头。
对头duìtou(名词)
他俩是死对头了。
2.变读轻声后,词义发生变化
孙子sūnzǐ(名词)
孙子在当时很有名气。(指战国时一位着名的军事家。)
孙子sūnzi(名词)
他的孙子都有好几个了。(指儿子的儿子。)
兄弟xiōngdì(名词)
他们兄弟俩可好了。(指哥哥和弟弟。)
兄弟xiōngdi(名词)
他有两个兄弟。(指有两个弟弟。)
三)方言的出现使轻声更难以把握
北方方言区的人们可以根据语感去推测,而其它方言区的人要掌握轻声只有死记硬背。资料表明,《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词32540个,其中轻声词条目约2500条左右;《普通话轻声词汇编》收录双音节轻声词1028条;《北京话轻声词汇》中,包括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轻声词共4351条。人们在花大力气死记硬背的过程中还要受到不同教材和工具书收录标准不同的干扰。
五、在汉语言学中立轻声为第五声调是不可行的
综上所述,轻声在汉语口语中没有一种固定模式,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不同地区有变化不定的发声习惯;声调却是相对有一定规律的,且不同的声调决定了不同的词义。
提出“能否在汉语言学中立轻声为第五声调”的假说在目前来看是不可行的。
这种不可行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在对轻声的研究方面,实验语音学还不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和科学的依据,没能界定出合理而明确的范围。目前,我们在语音实验中对轻声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恒定量或相对稳定的恒定量,因此就无法给轻声一个科学严密的界定。
另一方面,影响轻声的因素太多、太杂。如性别的差异,会使同一个

轻声词在音高、音长等方面相差甚远,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由于环境情绪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发同一轻声词时所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轻声词单个读的时候与放在句中、放在自然语流中、放在不同的句式中读时,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对此,我们必须抓住实质,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早日找出规律,给轻声一个科学严密的界定,进而为语言规范化,为汉语学习以及推广普通话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文红.请立轻声为第五声调[J].怀化师专学报,2003,(3).
厉为民.试论轻声和重音[J].中国语文,2006,(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王若江,蔡云凌.汉语正音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孙晖.开明中级汉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林茂灿.声音发音部位的研究[J].声学实验,1978,(10).
刘俐李.汉语声调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赵金铭.从一些声调语言的声调说到汉语声调[J].中国语文,2008,
(4).
(江玉婷 重庆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400715)
试论汉语教学:透视“汉语热”背后的文化传播
来源:考试吧() 2011-2-5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西门子污水回用 环保经济西门子污水处理技术,重复利用水资源, 可实现环境保护.南宁烹饪学校哪所较好?到南宁学厨师,掌握烹饪技术 广西华南烹饪学校欢迎你!百度推广关闭关闭关键词:汉语 文化传播 人际交流.
摘要:汉语热渐渐地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汉语教师不仅给外国学生教语言,而且还给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是对外国人进行汉语教学的关健,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应该注重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


当英语走向世界各地时,中国的汉语教学雨后春笋般逐渐地覆盖全球,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下股汉语热。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达到了4000多万人,一些国家还专门开设了孔子学院专门对外国人教授汉语。为适应全球持续升温的“汉语热”的需要,首届世界汉语大会(The WorldChinese Conference)于2005年7月召开,它为促进世界各国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加强中外语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面对持续升温的汉语热以及大量的汉语教师输出,汉语的教学逐渐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汉语教师仅仅教外国人汉语的语音、语汇、语法、语用等还不足以

让外国人真正学好汉语,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进行汉语的文化传播更能促进汉语的传播。但是,在进行文化传播中,我们认为的文化是什么?怎么认识文化?它和语言、人的心理及人际交流之间是什么关系?只有深人地认识文化,尤其是汉语文化,辨析文化与语言、人际交流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传播汉语。
一、文化是语言传播的内在载体
对于“文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世界上对文化的定义大概有200多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ay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我国的《辞海》将文化解释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目前对文化并没有一个确切具体的定义,研究的人只是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来解释文化,专业不一样,文化的内涵也会有区别。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像老虎、大雁等这些具体的词语表示视而可见的事物,人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理解文化的概念。同时,文化又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文化都聚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在某个具体阶段的创作。
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术界才把文化引人语言现象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萨巫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文化是隐藏在语言 的外壳之中的,需要通过语言学习才能真正了解语 言背后的文化。语言是显现的,文化是隐现的,需要学习某种语言的人不断地进行挖掘。有些语言还必须了解相关的文化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如汉语中的“龙腾虎跃”,这个成语出自唐·严从《拟三 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 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从字面上看好像是龙在天上飞,虎在地上跳跃,两个都很高兴的样子,其真正的意思是: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文化通过语言得以凸现,其表现力得到充分展示。”口健就像坐在船上的人,船是语言,人是文化。船是人的载体,离开了船,人无法在水上长时间的停留,船是人停留在水上必不可少的工具;人通过移动船体现智慧和创新,具有更强的表现力。20世纪20年代后出现的功能学派和以萨巫尔为首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就开始关

注这二者的关系。其中功能学派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他在进行语言研究中比较注重语境这一点,这是探索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开始;之后的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二者的联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发现了文化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文化的田野调查证实了语言和文化的相关性。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我们在学习或教授某一种语言的同时,不可以忽略对这种语言的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我们更可以通过了解某种文化来接受相应的语言。传播语言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反过来,文化的深人传播也会促进语言的传播,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

二、语言学习的心理差异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时空差异较大,民族心理也有相当的差异。这必然造成对 汉语教学的影响。首先,从两者的认知心理看,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多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表现在语 言上,就是汉语形象性强,注重相关性和整体性,具有非形态特点。西方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注重逻辑性,重个体轻整体,重理性轻感性,体现在语言上,如西方的典型语言—英语,是一种显性的形态语言,抽象词语较多。因此,以西方的思维方式理解具有整体性、意合性的汉语,往往会觉得缺乏逻辑,难 以理解。

其次,从感情和意志心理看,汉民族表情达意比较含蓄,习惯于间接表达。西方民族感情外露,往往喜欢直率表达。由于信息交流的同时必然伴有感情交流,中西民族的感情表达差异常常是导致汉语学习者语用失误或产生语言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
再次,传统塑造了汉民族重视和谐、注重二元统一的心理,因而遇事多考虑以协调的方式来处理矛盾,适可而止。西方传统哲学则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因而形成了不刻意回避矛盾的意志心理,于是往往表现出不易屈服、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所以,西方的汉语学习者在接触到一些语篇时,常常觉得中国人模棱两可的态度难以理解,造成汉语学习上的问题。
最后,从性格上看,汉民族总体属于内向型,求稳求和,知足常乐,具有宽厚、圆融的特征;西方民族总体属于外向型,强调个人至上,具有开拓冒险精神与竞争意识,自信心强。这种个性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盲目运用语言知识的现象。当然,积极主动、外向大胆的性格也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采取主动措施弥补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
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整西方学习者的心理态度。由于民族心理的差异,会造成语言底层冲突,进而形成语

言表层的诸多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汉语学习者从自身的心理态度出发,在心理上接受汉族文化。语言学习者固然不能消除本民族文化习惯和心理模式的影响,但有必要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形成一套汉化的心理模式。其次是加大汉语言材料的输人量,尤其是那些关系到语言底层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差异的语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有意回避,反而应该尽量输人,并且尽量使输人的材料与习得语言的材料一致,以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这样,由于有语境的参与,学习者可以发现与母语社会不同的语用规则,反过来又促进对汉语的正确理解。最后,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允许甚至鼓励西方汉语学习者在自身文化环境中理解汉语文化,在文化的冲突中深化对汉语言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汉民族的文化传到世界各地。
三、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微观人际交流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跨文化传播属于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始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独立的学科,那个时候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以不同国家的和传播为主体。在我国,跨文化传播形成于20世纪的80年代后期,其中代表性的着作有胡仲文主编的《跨文化交际与学习》。当时中国经济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掀起一股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热潮,英语在当时备受欢迎,出国留学也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人际交流是指个人与个人的信息交流,它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和非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将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传达给非本民族的其他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宏观跨文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人际交流是汉语、汉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中国早在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派遣使者张赛出使西域就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到了强盛时期的唐朝,唐朝和其他民族互派大使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的还互相通婚以示友好,唐朝将自己的文化、礼乐制度传播到异域民族,其他民族在吸收和接受了先进的唐文化的同时,也将本民族的文化传到了唐朝。
文化本身存在差异,在进行文化交流时,正确的人际交流方式将会促进文化传播。首先,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该承认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差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在同一语境下,他们也会体现不同的个体特征,更别说是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的人,必然也会存在差异。其次,传播者在传播本民族文化之前,应熟悉和了解传播对象

的文化特征,在美国,两个人互相见面打招呼是彼此拥抱或亲吻脸庞;而在中国,两个人打招呼是:“你好”或互相握手。承认这种文化差异,更要能尊重它们的不同。“和而不同”用在不同文化的群体身上是非常合适的。
文化传播以语言传播为基础,没有语言,文化传播便失去了传播的载体;文化传播又不是单一的传播,不可忽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必须了解他们不同的心理特征;文化传播展示着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进行交流时,更需要了解本民族之外的文化。因此,文化传播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及群体之间进行友好交际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种语言传播都离不开本民族文化传播,二者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在教好汉语的同时,更要向外国学生传播中国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