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苏州园林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含答案)

13.苏州园林学习目标——学习本文围绕中心。

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法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写作特点。

名师讲析【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m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他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1925年“五拼”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苏州园林简介(1)拙政园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2)沧浪亭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

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

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3)狮子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个笛,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

《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感受建筑文化的魅力。

2.理清说明顺序,辨识文中的说明方法。

学习准备:1、会写下列词语,并给划线字注音:轩榭()池沼()丘壑()嶙峋()镂空()蔓延()着眼()蔷薇()斟酌()2、了解几个概念:图案画: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的花纹或图形。

美术画:在平面上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技术:是在长期的重复劳动中获得的经验、知识或技能。

是可以复制、模仿的。

艺术:是一种精神创造,是体现个性的审美活动。

是不可以复制的。

3、了解作者: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问题探究: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是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3、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这几个词用的是否精准?“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近景远景”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4、读第三段,思考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⑴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初二语文导学案-13苏州园林导学案及答案

初二语文导学案-13苏州园林导学案及答案

第13 课苏州园林(第1课时)1.能记住并运用“轩榭、丘壑、嶙峋”等词语。

2.准确找出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这一共同特点的语句,分析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一特点的。

3.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顺序。

【体验学习】朗读交流1.大声朗读课文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丘壑.()嶙.峋()栏.杆()叠嶂.()池zhǎo()zhēn()酌lòu()空jiàn()赏qiáng()薇2.解释下列词语。

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3.细读课文,看看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表现这个特点总说结语结构:()→()→()新知探究1.根据基础知识第3题的表格分析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学法指导:可根据知识链接来判断哟!)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呢?综合提升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创造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美,刻意追求自然之趣,你居住的小区在这一点上做得怎样?你想如何来设计你未来居住的小区,让她更充满自然之趣呢?请把你的设计方案写出来。

(学法指导:设计的方案一定要突出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美,并且表达流畅,清楚。

)【当堂检测】1.回顾今天的内容,试着默写出今天所学的字词,看谁写的又快又好。

2.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结构:,说明顺序:。

3.请写出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学习反思】我们收获了:不足的方面:【知识链接】1.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我国的第一个童话《稻草人》是他写的。

1928年11月完成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之一。

另有散文集《脚步集》、新诗集《雪湖》,童话集《稻草人》等。

他的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

2.说明文相关文体知识:A.说明文的概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苏州园林》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苏州园林》导学案 新人教版

苏州园林【自主预习案】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hè()轩xiè()相间()对称()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标本:__________ ④败笔:________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近园林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后,思考: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欣赏园林3.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亭台轩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山堆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的布置:______________(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13苏州园林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含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13苏州园林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含试卷)

13 苏州园林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1.要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恰当地安排文章结构,逐层说明。

2.把握文中的说明方法。

资料链接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稻草人》、《倪ní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作者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掌握学习说明文的方法,积累字词,整体把握。

自主学习1.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①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②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③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④你认为阅读说明文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积累字词①读准字音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蔷薇(qiáng)丘壑(hè)模(mú)样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镂(lóu)空②解释词义标本: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典范阅历:文中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斟酌:考虑事情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丘壑:山丘和水沟。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3《苏州园林》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3《苏州园林》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轩榭 ( ..
) (
) 镂 空 . )
明对象的特 征考虑。 2、可以在文 中做标记。 3、优秀的文 章,用好一 个词语,就 是送给了读 者一枚橄榄 果。 四、 “提出一 个问题比解 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 ”
斟酌 ( ) ( ) .. 庸 俗( )丘壑 ( )蔷薇 ( ) ( )琢 磨( ) . . .. . 3、你知道吗?请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文中的成语。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 ) 独有 的巧妙的构思。 ( )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 ( ) 重 重叠叠的山峰、峭壁。 ( )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读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苏州园林 课堂活动 一、再读课文,走进苏州园林。 1、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 特点的?(请在文中划出) 据此你能判断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吗?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 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 调换?为什么?
四、学习心得,谈一谈:你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师们为了创造人与环境的协调美,刻意追求 自然之趣,请你用“ 赏《苏 州园林》 ,我想说┉┉”的句式谈谈自 己的感受。 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相关内容。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
1、请 查阅资 料,把相关 信息摘录下 来。 2、可查阅注 解,也可借 助工具书正 字音。 识 记 并 积 累。 3、请在文中 画出。 4、苏州园林 给你的最初 印象是怎样 的呢? 一、1、一定 要养成不动 笔墨不读书 的良 好习惯 2、想一想: 课文第 3、 4、 5、6 段与第 2 段是什么 关系呢?
课题
苏州园林
作者
叶圣陶
课时 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苏州园林》导学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

《苏州园林》导学案第一篇范文:苏州园林导学案(教师版)14第二篇范文:13.《苏州园林》导学案(师+生)13.《苏州园林》导学案(生)主备:熊永沾课型:预习+展示高石中学八(2)班姓名:第组第号学习流程初读感知——导语设计——预习检查——文本分析——总结反馈第一课时浏览课文理思路一、情境导入二、自学指导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3.文章是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4.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何特点?(二)理清思路1.通过以上分析,请同学们快速给课文划分层次。

2.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从上述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三)局部探究阅读课文第四、五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四段:(1)这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4)“雷同”能否用“相同”替换,为什么?2.第五段:(1)这一段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简要解说一下。

(2)这一段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四、课文脉络清理亭子回廊不对称(自然之趣)完美假山配花木、活水配桥梁(自然美)四个讲究的高低俯仰生姿(映衬美)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层次美)图画细处注意角落——图画美门窗——图案美色彩——淡雅美总说→分述五、拓展延伸这是一篇写建筑物的说明文,想想本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而不采用空间顺序?第二课时品味语言明特征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合作探究(一)探究表达方式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于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

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二)把握说明方法文章在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要求: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小组内交流看法。

)(三)揣摩说明语言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苏州园林》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苏州园林》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3、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事物,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学习并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激发热爱我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难点:领会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学习过程】环节预设:导入4分钟、朗读5分钟、小组交流16分钟、展示15分钟预习反馈一、走近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著名作家、教育家。

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当过编辑。

从191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

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

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

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

2、背景简介: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

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苏州园林》。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后改为《苏州园林》。

二、字词积累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池沼.()嶙峋..()着.眼()琢.磨()斟酌..()丘hè()轩xiè()相间.()对称.()镂.空()2、解释下列词语:鉴赏:池沼:别具匠心:阅历:镂空:斟酌:因地制宜:自出心裁:3、读课文,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写。

(1)设计者和匠师们,,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2)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

三、初步感知1、苏州园林给你留下最深印象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

2、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小结评价:我的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三课《苏州园林》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入:学习目标1、积累“轩榭、池沼、镂空、丘壑、因地制宜”等词的音形义。

2、划分层次结构,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3、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明确说明顺序。

一、预习反馈1.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家、编辑家。

他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的重要阶段。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2.注音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池沼()相间()着眼()3.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

因,依照。

()重重叠叠的山峰。

()二、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角度,抓住()的特点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A、建筑学B、园林历史C、导游D、游览者特点:A、苏州园林的总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林三、小组合作根据提示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

由此可得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四、班级展示展示要求:划分层次的依据,尤其是第二部分的分项说明要具体说出。

五、小结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找出本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会说出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2.通过赏析句子,体会本课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而又生动,严密而又精练。

一、知识回顾1.字词听写。

2.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顺序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找出本文中的说明方法,用铅笔相关句子或段落旁边标注出来,并结合以前的知识,思考这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导学案13(苏州园林)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导学案13(苏州园林)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导学案13(苏州园林)【学习目标】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的语言美,画意美。

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引用等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4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认识苏州园林的与众不同之处,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说明事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

二、预习检测。

(一)加粗字注音。

轩(xuān)榭(xiè)池沼(zhǎ)丘壑(hè)嶙(lín)峋(xún)镂(lòu)空蔷(qiáng)薇斟(zhēn)酌(zhu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zhàng)(二)结合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标本: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败笔:诗文或书画中等有毛病的地方。

嶙峋:枯瘦的样子。

(三)阅读并批注。

找出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并找出文中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作比较。

第1段: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第3段:将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第段:将苏州园林与国外一般园林“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体现了错落变化的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具有古朴、闲适的风格。

作用:通过比较,苏州园林的特征更突出了。

(2)打比方。

第3段: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苏州园林》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苏州园林》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三、自学自测(一)资料助读1、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2、复习巩固说明文知识点(1)说明文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

(2)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简明、准确。

有时也运用生动性的语言进行说明,使说明事物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二)通读课文,完成自测。

基础训练一、二题。

讨论答疑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全文,思考: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总的特点?2、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总特点的?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自然段?的布局(对应第自然段);的配合(对应第自然段);的映衬(对应第自然段);的层次(对应第自然段)。

3、剩下的段落讲了什么?第7自然段:各个角落的图画美;第8自然段:;第9自然段:。

4、全文的说明顺序又是怎样的?5、阅读第一段,思考:(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本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鉴赏”改为“欣赏”“观赏”可以吗?当堂达标完成基础训练第三大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2、解读文本内容,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自学自测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阅读第二段(1)本段有个中心句,是那句?(2)把苏州园林说成“图画”,是什么说明方法?(3)“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的含义是什么?2、阅读第三段,思考:(1)苏州园林是怎样讲究亭台轩榭布局的?(2)作者运用说明方法。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13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十三苏州园林【学习目标】1.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3.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标题直接点明了所要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2.走近作者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

3.相关资料《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

作者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镂.空()轩.榭()斟.酌()对称.()阑.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3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导学案新
人教版
【自习】
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试着分析其作用。

【自疑】
我在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过程中,还有这些疑惑:
【自探】
活动一:研究说明方法,探究写法。

找出在3——9段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其作用。

活动二:质疑问难
我对本文说明结构和方法的理解,还有这些疑问没有解决:
【自测】
1.填空
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并总领全文是语句是_
_ 。

全文的说明对象是_ __,说明结构是。

说明语言的基本特点是性。

2.指出下列语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⑴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
⑵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⑶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⑷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⑸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
⑹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⑺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自结】
学了这篇课文,我在说明文的阅读方面,有了新的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苏州园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字词、文学常识、整体感知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严谨的说明结构。

2、学习正确运用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培养学生爱美审美的能力【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美,苏州什么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

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二、走进作者: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知识链接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

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

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苏州园林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丘壑.()嶙峋.()栏.杆()叠.嶂()池zhǎo() zhēn()酌 lòu()空 jiàn()赏 qiáng()薇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工细(精巧,精致)珠光宝气(宝石)B轩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重峦叠嶂(形状像屏障的山峰)C池沼(人工修造的小池子)因地制宜(适当)D上品(等级,品级)别具匠心(精巧的心思)3、根据课文,辨析词义,选择填空。

(1)谁如果要(鉴别鉴赏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放过。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好完美美好)的图画。

(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靠依傍依赖)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

(4)墙壁白色。

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魔方砖,浅灰色和白色(对比对衬对称)。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文章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 A.建筑学B.园林历史C.导游D.欣赏者特点: 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B.有代表性的园2、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3、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4、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

(3)全班交流,存同析异。

五、合作探究:1、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3、课文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六、精读品析: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去掉“往往”好不好?)(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学生朗读句子,悉心体味,思考。

七、拓展延伸:(二选一)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最好仿照苏州园林的写法)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说明文a总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分说:1.布局—自然之趣2.配合—自然美(大处讲究)3.映衬—图画美4层次—景致美1.每个角落—图画美2.门和窗—图案美(细部注意)3.屋室装饰—色彩美b说明顺序:由大到小、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c写作特点:围绕中心有条不紊教学反思说明文教什么?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学习说明的顺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是说明文教学的基本定位。

可是教学《苏州园林》这样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怎样设计才能使说明文教学有语文味呢?使学生读出语文味呢?叶老先生写这一篇文章是给苏州园林的影集写的序,设计问题;1、作者给谁写这篇文章?2、他要告诉他们什么?3、作者怎么写的?然后引导学生看注释,明确写作目的,再引导学生抓住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抓住图画美这一特点。

课堂上读中有析,析中有读,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反馈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壑()镂空()轩榭()斟酌()对称()阑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3.下列各组句子语意变化最不明显的一项是()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但是只要就 B.尽管那么只有才C.如果那么只有才 D.如果但是只要就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A.供给必需预告 B.供应必须预告C.供应必须预兆 D.供给必需预兆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阅读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魔术、技术、美术)而不仅是 (艺术、魔术、技术、美术)。

③ (甲) 是重峦叠嶂, (乙)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0分)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B )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体现了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2、选文可分为两层,这两层之间的关系是[总分]。

在假山的堆迭部分,文中“攀登时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迭的艺术效果。

在说池沼的特点部分,文中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它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种些花草”。

3、对这段文字采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池沼各是怎样与其它景物配合的。

B.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池沼是怎样与假山相配合的。

C.用分类别的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了假山与假山、池沼与池沼是怎样配合的。

D.用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假山、池沼是怎样与游人互相配合的。

4.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假山、池沼,文中先介绍说明假山,再介绍说明池沼,重点说明的对象是池沼。

5、②句选词填空,依次应选填艺术、技术。

6.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B ) A.既……又…… B.或者……或者……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7.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A )A.第①句 B.第①②句C.第①④句 D.第(11)句8.本语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9.第⑨句加点的“那儿”指代的意思是[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10.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确的是( D )A.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

B.平时游览的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C.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D.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11.本语段是分项说明。

课文中与它相呼应的语句是[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12.“如在画图中”、“鱼戏莲叶间”加上引号的作用分别是、。

13、“大多引用活水“中的”活“的作用是(突出池沼的特点)14、池沼安排的不同点是:一种宽敞,一种成河道池沼安排的共同点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15、文中“又是入画的一景”指的是什么?([鱼戏莲叶间]16、“艺术”和“技术”区别?[“艺术”时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17、“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