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探究生命的方法》汇总

合集下载

【20221108】上海高考生物等级考A+考点汇总

【20221108】上海高考生物等级考A+考点汇总

主题一走近生命科学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学习内容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命科学的早期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春秋《诗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手段。

⏹早期——描述法与比较法⏹后期——实验法3.生命科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

⏹17世纪显微镜发明——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18世纪瑞典林耐“生物分类法则”,制定生物命名的方法⏹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1859年英国人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1865年奥地利人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遗传学基本规律,是遗传学之父⏹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生物学进入分子水平⏹我国合成具有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蛋白质)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 )⏹多利羊的意义——通过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来克隆动物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学习内容1.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细胞的观察和测量”实验。

⏹显微镜操作注意点:⏹1、转换物镜只能用转换器,不能旋转物镜⏹2、先低倍镜观察再高倍镜⏹3、低倍镜先粗准焦螺旋再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主题二生命的基础2.1生物体中的化合物学习内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含量一般不同。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生物体中无机物(一)水(60%-90%)1.水在生物体中的含量、作用、存在形式。

⏹鲜重,水是最多化合物,蛋白质是最多有机物⏹干重,蛋白质是最多化合物和最多有机物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培优奥孚奥孚培优奥2.功能:结合水:细胞组织结构组成成分自由水:⏹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营养物质的输送、废物的排出都离不开水。

⏹2、水参与大部分化学反应,也是绝大多数化学反应的介质。

⏹3、比热大,水可以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3.两种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代谢越旺盛,自由水/结合水比例越高,抗逆性弱(二)无机盐1.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种类、含量、存在形式、作用。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材“问题探讨、探究实践、思考讨论”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教材“问题探讨、探究实践、思考讨论”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问题探讨、探究实践、思考讨论”汇总(附答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问题探讨】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

这科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讨论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子代的豌豆花会是什么颜色?答:粉色。

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于代体内发生混合,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一粉色。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你的证据有哪些?答:不同意。

因为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并不是融合遗传的结果。

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其后代仍出现红花或白花;再例如,人的性别遗传说明控制男女性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混合。

探究•实践: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讨论1.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慈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₂中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他还能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答: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总的实验结果更接近预测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量比为3:1。

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对F₂中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那么他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足够大,是盂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只对10株豌豆的性状进行统计,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将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相比较,你认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理?答:合理。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统计的样本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验证。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课件 (共156张PPT)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课件 (共156张PPT)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2
3
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2 第三节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1 2
3、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获得能量,并 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我们把它统称为新陈代谢, 动物能够吃东西,植物也能吗?
动物能够吃东西,植物也能。 举例? 植物可以喝水,可以吃 肥料等。 4、生物能繁殖后代吗? 能! 遗传与变异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疑,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观看
思考:在你生活的居室、庭院和周围 中,有许多的花草和动物,我相信 你一 定认识不少。你能说出你最喜爱的几种生 物的名字吗? 2、山川秀丽,花木丛生,可是大家想过吗, 组成他们的物体不外是两大类:一类是没 有生命的,另一类是有生命的,你能举例 来说说吗?

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 生物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 的关系 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 生物学
课 文
生物的主要类群 生物的生命现象


课时划分
1
游戏:填写生物名称
生物的生存依赖 一定的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 应和影响
生物学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 生物学的发展对 社会的影响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 的环境因素 讨论:生物学与人类 生活的关系 阅读:短文《袁隆平 和杂交水稻》
1
1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学习重点: 生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学习难点: 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分组搜集所知道的生物名称,图片并选出1~3种附简介,如 生活习性,用途等; 2、教师准备:仿教科书图1-1制作一个大轮盘课件,备好3~5种各类群中的 常见生物图片。

八年级上册 科学知识点汇总(全册内容)

八年级上册 科学知识点汇总(全册内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3、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第2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3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浮=G;方向:垂直向上;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 G排液=ρ液gV排液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³, V排取m³)3、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下沉(完全浸没时的F浮)②F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浮)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④F浮=G 漂浮此时 V排< 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

研究生命的奥秘——小班科学教案

研究生命的奥秘——小班科学教案

研究生命的奥秘——小班科学教案。

一、生命的基本概念生命是指有机体所具有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适应和反应等现象的总和。

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体会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得以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

二、探究生命的方式科学家们通过不断探究和研究生命现象所产生的信号和现象,一步步深入探究生命这个神秘而又复杂的现象。

而小班科学教育则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从而更好地探究和理解这个世界。

1.实践探究在小班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各种实践探究,如饲养小动物、观察植物生长等等,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和感受生命体的自然表现和活动,从而培养出孩子们对生命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视觉教学小班科学教育中,还可以通过播放生命现象的相关视频,如观察昆虫的活动、动物的繁殖等等,让孩子们通过视觉感受和了解生命的表现和运作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互动交流小班科学课堂中,还应鼓励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对生命现象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在这个世界中具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生命不仅仅是一种生物现象,还包含着更广泛的含义。

生命的存在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广泛地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文化。

小班科学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生命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共同携手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四、小班科学教案应该如何设计小班科学教案的设计应该由不同层面元素组成,如实践探究、视觉教学、互动交流等不同层面元素的组合发挥。

教学任务应该有针对性,针对小班儿童的年龄,从而更好地实现班级教学目标。

1.任务目标确定小班科学教案的任务目标,即通过如何教学内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等方式实现对孩子们科学知识掌握的目标。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从而能更好地增强孩子们对生命存在的认知。

初中生物探索生命教案

初中生物探索生命教案

初中生物探索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科学,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结构,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一、激发兴趣(5分钟)
1. 看图片,谁知道这是什么?这些生物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2. 引出生物的定义,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探究生命的起源(15分钟)
1. 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2. 地球上的生命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的过程。

3. 讨论生命起源的不同理论,如生命跃迁论和生命进化论。

三、探索生物的结构(20分钟)
1. 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生物细胞,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2. 探究细胞的功能,包括质体、核糖体、线粒体等。

3. 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四、了解生物的分类(15分钟)
1. 生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2. 认识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生界等各个界的特点和代表。

3. 利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分辨生物的不同种类。

五、总结归纳(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生物的基本特征、起源、结构和分类。

2. 让学生回答生物的重要性和人类与生物的关系。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综合训练: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

2. 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生物的知识,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结构,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的兴趣。

通过实践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加深对生命的认识。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第2章探索生命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2课时)安徽淮南龙湖中学孙玲一、教学目标1.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3.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难点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数据建立表格并分析数据。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哪位同学能帮助大家回忆一下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了解了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这节课让我们也像科学家一样来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板书: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回忆思考。

充满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总之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提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的生活会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回忆回答: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墩布的下面……思考回答:光、温度、湿度等因素。

引导学生具体明确表述出问题:如“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温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环境中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

本节课我们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来进行探究,如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板书:一、发现并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讲述: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后,你会对问题作出各种尝试性的解释,这就是假设。

一个好的假设,要能够说明相关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提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捕捉鼠妇过程中的观察,你这个问题作出的假设是怎样的?(板书:二、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三、作出假设: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思考回答:发现寻找到鼠妇的环境都是较黑暗的环境,于是假设:鼠妇喜欢黑暗的环境。

设计实验布置任务:拟订小组探究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根据什么来制订实验计划?2.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3.对照实验如何设计?4.怎样呈现自己的观察结果?如何设计一个统计表格?5.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北师大版新7年级上册第1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新7年级上册第1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1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一、章整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基本信息教材册次七年级上册课标主题生物的多样性章名称第1章认识生物和生物学章课时数3课时章学习主题阐释主题名称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主题概述形形色色的生物使自然界生机盎然。

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探究是学科学的中心环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所有生物具有共同的生命特征,明确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发展探究意识与科学探究能力,并逐步构建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内容分析本章作为初中生物学的开篇之章,承担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思路学习生物学,向学生徐徐展开初中生物学的完整画卷,统领整个初中生物学知识技能全局的重要作用。

本章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物入手,探讨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并介绍生物学。

主题为生物学的定义“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围绕着“生命特征”及“科学方法”,分别展开了“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第3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内容。

“第2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承前启后,阐明了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前者基本覆盖了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各大主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总体的知识框架;后者则聚焦在整个中学阶段都要重点培养的生物学探究实践技能——观察与实验,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本章的知识结构框架如下。

章学习目标设计序号章学习目标1 通过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生物的特征并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初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发展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 通过回顾、分析科学史的重要事件和意义,初步了解生物学家进行的科学活动及生物学发展的简要历程,认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认同国内外科学家作出的重要贡献及展现的科学态度。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学科:生物编写人:张向阳审稿人:尚莉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第二章的第二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本节重点为:①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学中应该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为主线,联系初中知识引导学生说出有关蛋白质消化与吸收、重要功能等知识,首先学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认识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再结合教材中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

最后,阐明结构与功能的适应的观点,让学生认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1)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氨基酸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②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以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年级属于平行分班,各班平均分配生源,没有重点班、实验班,所以各班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学生虽然有一些蛋白质的初步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应有的有机化学知识(如化学键、结构式等),以及数学的排列和组合的有关知识。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

教学中,我借助球棍模型来增加学生的空间感,认识氨基酸是一种空间结构;通过安排学生活动来弥补知识不足带来的困难。

从学生日常生活所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入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思维的火花,起到超乎想象的效果。

初中生物探索生命教案

初中生物探索生命教案

初中生物探索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特征。

2. 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2.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教学难点:1. 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的理解。

2.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PPT课件,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2. 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观察。

二、探究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与讨论,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3. 教师进行知识梳理,总结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三、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与讨论,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3. 教师进行知识梳理,总结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四、实践操作:生物分类(15分钟)1. 教师提出生物分类的任务和要求。

2. 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分类实践操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探索生命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生物分类的实践活动,如制作生物分类卡片或进行生物分类竞赛。

2. 学生参观生物博物馆或进行户外生物考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迹和生命的共同点。

同时,通过学习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对生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后续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苏教版七上生物第1单元第2章+探索生命第2节《探究生命的方法》优教课件2(共20张PPT)

苏教版七上生物第1单元第2章+探索生命第2节《探究生命的方法》优教课件2(共20张PPT)

败臭味。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甲组 。 (2)陈光实验的“假设”是什么?黄粉虫喜欢吃塑料。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黄粉虫体
内存在着可以消化塑料的活性物质,还可以发展和强化 。
(4)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
的问题提供启示? 利用生物方法解决白色污染(或废塑料难以降解) 的难题。
途径;推理、判断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在 矛盾时,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随堂反馈
陈光同学家养着黄粉虫。他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
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 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他把黄粉虫分为甲、乙 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 观 察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于是他又对甲、乙组黄粉虫 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发现甲、乙两组粪 便均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但乙组产生腐
对照实验: 玻璃碗是否覆盖有纱布。
实验结果:用纱布覆盖的玻璃碗中的肉没有产 生蛆。
四、得出结论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我的结论是:蛆不是 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探究目的: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推荐器材: 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自来水等。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三、实验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变化的因素)。水、光、
温度、时间、体积等。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
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
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设计对照实验
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名师教案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名师教案

第1节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生物学家对于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以及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在上一章阐述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所有生物共同的生命特征的基础上,本节内容的安排旨在通过介绍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和研究方法,来认识生物学的发展过程。

同时,本节内容对于培养正确的生物学观念和生物素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节之前初步的认识了生命的世界,对于由生命构成的世界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因而,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对于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会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再通过本节知识点的引导,可以很好的获得有关生物学的整体认识,并且,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培养,会初步形成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一节内容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设备和一些相关文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选择和学习;鼓励小组组员间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鼓励并培养小组间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分三阶段活动:①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报刊、多媒体,在课下亲自搜集中外生物学家的故事。

②以小组的形式汇总、整理、选择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编辑提取,完成情景剧课本的编排。

③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表演为主体,同时加强信息交流及学生对生物学家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总结。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明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②举例说明生物学家及他们对于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学的发展历程2、教学难点:生物学家及他们对于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六、教法、学法:1、教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2、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第一篇: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案精品文档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1)简述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2)总结出生物科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2.能力:(1)利用多媒体收集相关的生物学信息;(2)整理、选择信息并与别人交流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2)能够客观地评价科学家的工作,理解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而且科学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的限制,自然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设计思路〗1.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与设计思路分析:“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一节内容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媒体设备和一些相关文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搜集、整理、选择和学习;鼓励小组组员间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鼓励并培养小组间的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分三阶段活动:①指导学生利用书籍、报刊、多媒体,在课下亲自搜集中外生物学家的故事。

②以小组的形式汇总、整理、选择信息,了解2~3位生物学家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成就及他们在研究工作中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的事情。

③课堂教学中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及学生对生物学家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总结。

2.教学中注意的问题:① 本节课前对全体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即搜集你佩服的中外生物学家的故事,要能说明科学家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取得的成就和值得你钦佩的方面,整理成5分钟以内的小组发言稿。

② 要求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组长要做好小组内工作的分工(搜集信息、汇总整理记录信息、小组汇报)和记录,在本堂交流课前汇总组员的信息,并与组员共同选出2~3名生物学家的故事准备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③ 教师提前3天时间布置此项活动,并为家里不能上网的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室和某些相关书籍,如《图形科普》《牛顿科学世界》等。

④ 教师要为学生的汇报交流提供多媒体平台。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北京一六六中学是所百年老校,前身是著名的贝满女中,现在是北京市东城区区属重点中学。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章 探索生命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参考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章 探索生命第2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课时参考课件
,在南方也叫“西 瓜虫”,属甲壳纲 ,潮虫科。它的身 体为长椭圆形,略 呈扁平,灰褐色或 黑色。
三、做出假设
根据这些信息资料,针对你们提出的问 题,请做出尝试性的解释,这就是假设。你 们的假设是:鼠妇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 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课前复习
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林 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哈 维
沃森和克里克
生物分类系统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 血液循环
响尾蛇资料
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 具有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 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分布于北美洲。南美洲 也有近似种。
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为什么要设计有光和无光 两种环境? 起对照作用。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做实验行吗? 数量多时可减小实验误差。用1只做实验误差大。 3.为什么要计算全小组各级的平均值?
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值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更有 说服力。
7 得 出 结 论
2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6 3 作 出 假 设 分 析 实 验 现 象
5 4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实 施 实 验 并 记 录
鼠妇实验探究
• 按老师的要求,在你生活的小区或校园中 寻找并捕捉鼠妇。捕捉鼠妇时,你发现的 鼠妇生活在 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种环境 的突出特点是 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 。
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先放 收集阅读与响尾蛇有关 实验法研究步骤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 科学家进行 2个对照实 猎物逃走,后去追获和吞食猎物 科学家设计 2个对照实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5.docx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5.docx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教案学习目的:知识与技能: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其过程2、学会设计对照实验过程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学习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检其过程,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学习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其过程[★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会有一些生物学上的疑问,如人为什么会长高?鸟为什么会飞?请写出一个自己的疑问在下方空格内。

.[★学习过程h知识点拨活动(一)阅读书本25页码上的内容,感受书本对于“蛆从哪儿来”这样问题的探究过程,并讨论科学探究方法的一般步骤。

完成:1、①科学探究是探索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②探究实验的步骤一般包括、和表达、交流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有哪些?3、对照实验是指除了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的一组实验。

这一组实验中,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是对照组。

活动(二).小东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坏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②把纸盒静置桌上,并将抓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

③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多?还是移到亮处一端多?小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1.实验的变量是其他的条件都应。

2・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原因是。

活动(三):阅读教材P29图2-11:探究“夏季腐肉里的蛆是从哪来的”。

(1)提岀问题:?(2)作岀假设:。

(3)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把相同大小的两块鲜肉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广口瓶屮。

其中甲广口瓶不封口,乙用多层纱布封口。

(4)分析实验现彖得■出结论:现象:数日后,甲、乙两瓶屮肉质腐烂;甲瓶内的腐肉上发现了蛆,用纱布封口的乙瓶内则没有蛆。

对甲瓶腐肉上出现了蛆的解释是:。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全六册知识点汇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实验和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温度的测量第5节质量的测量第6节时间的测量第7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动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第3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熔化与凝固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4节升华与凝华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与制作第1章科学入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第2章观察生物实验一观察蚯蚓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第3章地球与宇宙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七年级(下册)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第2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第2节机械运动第3节力的存在第4节力的图示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第6节摩托擦的利和弊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第3节走向成熟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第5节植物一生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自转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实验与制作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2章运动和力制作制作水火箭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嫁接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八年级(上册)第1章生活中的水第1节水在哪里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密度第4节水的压强第5节水的浮力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第2节天气和气温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5节风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4节运动的行为第5节体温的控制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路图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第6节电压的测量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8节电路的连接实验与制作第1章生活中的水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制作制作飞机机翼模型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植物的向性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一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二用龟压表测电压实验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八年级(下册)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第2节氧化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5节光合作用第6节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3章植物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第3节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5节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第6节保护土壤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节电生磁第3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实验与制作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九年级(上册)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金属的性能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内能和热量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土壤酸碱性测定碱和盐的性质杠杆的工作原理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剖猪的心脏九年级(下册)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地球的诞生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第3节生物的进化第4节进化与遗传第5节恒星的一生第6节宇宙的起源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第2节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第1节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验与制作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②观察酵母种群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④制作生态球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新版苏科版初中生物精选《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课时导学案整理汇总

新版苏科版初中生物精选《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二课时导学案整理汇总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 边的地 方。 2、对光
转动___________,使低倍镜正对___________,然后将遮光器一个较大的 光圈对准通光孔。用_______眼注视目镜内,_______眼一定要睁开,便于画 图。转动___________,观察到目镜内有圆形的亮圈,叫做___________。 3、观察
把印有“P”或“上”字的薄纸片放在载玻片上,制成玻片标本。将玻片标 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物像正对通光孔,玻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然后 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接近载 玻片为止。用_______眼在目镜中观察,反向转动_________________,使镜筒 缓缓上升,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4、收镜
4、 使 用 普 通光 学 显微镜 时,转动 下列哪个 结构,能 较大范围地 升降镜筒
()
A.转换器
B.遮光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5、图②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和 。
(2)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结构是 。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实验完毕,将玻片从载物台上取下,用纱布将显微镜擦拭干净。将压片夹 转向___________,反光镜移动到___________方向。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 _______________,将镜筒下降。将显微镜送进镜箱。 【合作学习】 一、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讨论:
TB 搜:小初高题库
1、使用显微镜,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苏科版初中生物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镜”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在对光过程中,转动遮光器,让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视野的明亮程度有 什么变化?转换反光镜,比较用平面镜和凹面镜观察时,视野的明亮程度有什 么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随堂反馈
陈光同学家养着黄粉虫。他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 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
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他把黄粉虫分为甲、乙 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 观 察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于是他又对甲、乙组黄粉虫 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发现甲、乙两组粪 便均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但乙组产生腐 败臭味。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 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 (4)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
一、提出问题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在生活和生产 中发现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蛆是从哪儿来的?

二、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假设 虽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假假假设设设蛆蛆蛆是不是由是由蝇由腐产腐烂生烂的的。 的肉肉变变来来的的。。
三、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包括(1)制定计划
(2)实施计划 (实验、观察、调查及搜集证据)
三、实验
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变化的因素)。水、光、 温度、时间、体积等。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 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 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设计对照实验
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 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覆盖有纱 布(实验组),另一个碗口敞开(对照组)
变量: 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能够直接接触。
对照实验: 玻璃碗是否覆盖有纱布。 实验结果:用纱布覆盖的玻璃碗中的肉没有产
生蛆。
四、得出结论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我的结论是:蛆不是 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4、尝试探究 在硬纸板上
在玻璃板上
(1)探究问题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5、小组之间交流探究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在科在科学学探探究究中中,,提要出坚问持题实、事作求出是假的设科是学基态础; 观察度。、当实科验学、探调究查的等结是果获与得原事有实的和知证识据发的生多种 途径矛盾;时推,理应、大判胆断地是修得正出原结有论的的知重识要。过程。在 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甲组 。 (2)陈光实验的“假设”是什么?黄粉虫喜欢吃塑料。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黄粉虫体 内存在着可以消化塑料的活性物质,还可以发展和强化 。
(4)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
的问题提供启示?
利用生物方法解决白色污染(或废塑料难以降解)
的难题。
退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 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 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 素和多种微量元素。黄粉虫为全变态昆虫,其一生( 指一个生长周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 阶段.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 57%、成虫含60%(据《中药科技报》报道)。被誉为 “蛋白质饲料宝库”。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探究目的: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推荐器材: 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自来水等。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背景知识: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 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探究指导
1、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 2、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来回摸一摸,感知刚毛 的存在。 3、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的问题讨论并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