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代几综合练习题A

合集下载

(河南省)聚焦中考数学复习课件:专题9-综合型问题(含答案)

(河南省)聚焦中考数学复习课件:专题9-综合型问题(含答案)

则D的 y=172a,
坐标是(172a,172a),OA 的垂直平分线的解析式是 x=32a,则 C 的坐标是(32a,32a),则 k=
94a2.∵以 CD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7,∴2(172a-32a)2=27,则 a2=2(2015·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 B(0,8)为端点的射线 BG∥x 轴,点 A 是射线 BG 上一个动点(点 A 与点 B 不重合),在射线 AG 上取 AD=OB,作线段 AD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 E,且与 x 轴交于点 F,过点 A 作 AC⊥OA,交直线 EF 于点 C, 连接 OC,CD.设点 A 的横坐标为 t.
点拨:作∠DAE=∠BAD 交 BC 于 E,作 DF⊥AE 交 AE 于 F,作 AG⊥BC 交 BC 于 G.∵∠C+∠BAD=∠DAC,∴∠CAE=∠ACB,∴AE=EC,∵tan∠BAD=47,∴设 DF= 4x,则 AF=7x,在 Rt△ADF 中,AD2=DF2+AF2,即( 65)2=(4x)2+(7x)2,解得 x1=-1(不 合题意,舍去),x2=1,∴DF=4,AF=7,设 EF=y,则 CE=7+y,则 DE=6-y,在 Rt△ DEF 中,DE2=DF2+EF2,即(6-y)2=42+y2,解得 y=53,∴DE=6-y=133,AE=236,∴设 DG=z,则 EG=133-z,则( 65)2-z2=(236)2-(133-z)2,解得 z=1,∴CG=12,在 Rt△ADG 中,AG= AD2-DG2=8,在 Rt△ACG 中,AC= AG2+CG2=4 13.故答案为:4 13
5.(2015·乌鲁木齐)如图,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B 分别在 x 轴和 y 轴,OOAB= 34.∠AOB 的角平分线与 OA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C,与 AB 交于点 D,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 象过点 C.当以 CD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7时,k 的值是( D )

2020中考数学专项训练4.代数与几何综合题(附解析)

2020中考数学专项训练4.代数与几何综合题(附解析)

代数与几何综合题类型一动点型探究题1.如图①,已知Rt △ABC 中,∠C =90°,AC =8cm ,BC =6cm ,点P 由B 出发沿BA 方向向点A 匀速运动,同时点Q 由A 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 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2cm/s.以AQ 、PQ 为边作四边形AQPD ,连接DQ ,交AB 于点E .设运动的时间为t (单位:s)(0<t ≤4),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AE =____;(2)如图②,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AQPD 为菱形;(3)求运动过程中,四边形AQPD 的面积的最大值.第1题图解:(1)5-t ;【解法提示】∵在Rt △ABC 中,∠C =90°,AC =8cm ,BC =6cm ,∴由勾股定理得:AB =10cm ,∵点P 由B 出发沿BA 方向向点A 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 ,∴BP =2t cm ,∴AP =AB -BP =10-2t ,∵四边形AQPD 为平行四边形,∴AE =12AP =5-t .(2)如解图①,当四边形AQPD 是菱形时,DQ ⊥AP ,则cos ∠BAC =AE AQ =AC AB,即5-t 2t =810,解得t =2513,∴当t =2513时,四边形AQPD 是菱形;(3)如解图②,作PM ⊥AC 于M ,设平行四边形AQPD 的面积为S .∵PM ∥BC ,∴△APM ∽△ABC ,∴AP AB =PM BC ,即10-2t 10=PM 6,∴PM =65(5-t ),∴S =AQ ·PM =2t ·65(5-t )=-125t 2+12t=15255122+⎪⎭⎫ ⎝⎛--t (0<t ≤4),∵-125<0,∴当t =52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5cm 2.第1题解图2.已知,在Rt△ABC中,∠ACB=90°,BC=AC,AB=6,D是AB的中点,动点E从点D出发,在AB边上向左或右运动,以CE为边向左侧作正方形CEFG,直线BG,FE相交于点N(点E向左运动时如图①,点E向右运动时如图②).(1)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直线BG与C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2)设DE=x,NB=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y的最大值;(3)如图②,当DE的长度为3时,求∠BFE的度数.第2题图解:(1)BG∥CD;【解法提示】∵四边形EFGC是正方形,∴CG=CE,∠GCE=∠GFE=∠FEC =90°,∵∠ACB=∠GCE=90°,∴∠GCB=∠ECA,∵GC=CE,CB=CA,∴△CAE≌△CBG.又∵∠ACB=90°,BC=AC,D是AB的中点,∴∠CBG=∠CAE=45°,∠BCD=45°,∴∠CBG=∠BCD,∴BG∥CD.(2)∵CB=CA,CD⊥AB,∠ACB=90°,∴CD=BD=AD=3,∠CBA=∠A=45°,易得△CAE≌△CBG,∴∠CBG =∠A =45°,∴∠GBA =∠GBC +∠CBA =90°.∵∠BEN +∠BNE =90°,∠BEN +∠CED =90°,∴∠BNE =∠CED ,∵∠EBN =∠CDE =90°,∴△NBE ∽△EDC ,∴BN ED =BE CD ,∴y x =3-x 3,∴y =-31(x -32)2+34,∵-31<0,∴x =32时,y 的最大值为34;(3)如解图,作FH ⊥AB 于点H .∵CB =CA ,BD =CD ,∠BCA =90°,∴CD ⊥AB ,CD =BD =AD =3,∴tan ∠DCE =DE CD =33,∴∠DCE =30°,∵四边形EFGC 是正方形,∴EF=EC,∵∠CDE=∠EHF=90°,易证∠DCE=∠HEF,∴△CDE≌△EHF,∴∠DCE=∠HEF=30°,FH=DE,CD=EH,∵CD=BD,∴BD=EH,∴BH=DE=FH,∴△BH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FH=45°,∵∠EFH=90°-∠HEF=60°,∴∠BFE=∠BFH+∠EFH=105°.第2题解图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90°,AB=8cm,CD=10cm,AD =6cm,点E从点A出发,沿A→D→C方向运动,运动速度为2cm/s,点F 同时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运动速度为1cm/s.设运动时间为t(s),△CEF的面积为S(cm2).(1)当0≤t≤3时,t=________,EF=10.(2)当0≤t≤3时(如图①),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化为S=a(t-h)2+k的形式,指出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3)当3≤t≤8时(如图②),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第3题图解:(1)2;【解法提示】根据题意知,AF=t,AE=2t,∵∠A=90°,∴AF2+AE2=EF2,即t2+(2t)2=(10)2,解得:t=2(负值舍去).(2)当0≤t≤3时,如解图①,过点C作CP⊥AB,交AB延长线于点P,第3题解图①∵∠A=∠D=90°,∴四边形APCD是矩形,则CP=AD=6cm,∵AB=8cm,AD=6cm,∴BF =(8-t )cm ,DE =(6-2t )cm ,则S =S 梯形ABCD -S △AEF -S △CBF -S △CDE=12×(8+10)×6-12×t ×2t -12×(8-t )×6-12×(6-2t )×10=-t 2+13t=-(t -132)2+1694,即S =-(t -132)2+1694,∵当t <132时,S 随t 的增大而增大,∴当t =3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30;(3)当3≤t ≤8时,如解图②,过点F 作FQ ⊥CD 于点Q ,第3题解图②由∠A =∠D =90°,知四边形ADQF 是矩形,∴FQ =AD =6cm ,∵AD +DE =2t ,AD =6cm ,CD =10cm ,∴CE =(16-2t )cm ,则此时S =12×(16-2t )×6=48-6t ,∵-6<0,∴S 随t 的增大而减小,∴当t =3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30cm 2.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8,BC =6,CD ⊥AB 于点D .点P 从点D 出发,沿线段DC 向点C 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A 向点A 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点P 运动到C 时,两点都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1)①求线段CD 的长;②求证:△CBD ∽△ABC ;(2)设△CPQ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得△C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①解:∵∠ACB =90°,AC =8,BC =6,∴AB =10,∵CD ⊥AB ,∴S △ABC =12BC ·AC =12AB ·CD ,∴CD =BC ·AC AB =6×810=524,∴线段CD 的长为524;②证明:∵∠B =∠B ,∠CDB =∠BCA =90°,∴△CBD ∽△ABC ;(2)解:如解图②,过点P 作PH ⊥AC ,垂足为H ,由题可知DP =t ,CQ =t ,则CP =524-t ,∵∠ACB =∠CDB =90°,∴∠HCP =90°-∠DCB =∠B ,∵PH ⊥AC ,∴∠CHP =90°,∴∠CHP =∠ACB ,∴△CHP ∽△BCA ,∴PH AC =PC BA,∴PH 8=10524t -,∴PH =9625-45t ,∴S =12CQ ·PH =12t (9625-45t )=-25(t -125)2+288125,∵52-<0,∴当t =125时,S 最大=288125;(3)存在,t =125或14.455或2411.【解法提示】①若CQ =CP ,如解图①,则t =524-t .解得:t =125;②若PQ =PC ,如解图②所示.∵PQ =PC ,PH ⊥QC ,∴QH =CH =12QC =t 2.∵△CHP ∽△BCA .∴CH BC =CP AB .∴t 26=10524t -,解得t =14455;③若QC =QP ,如解图③,过点Q 作QE ⊥CP ,垂足为E ,同理可得:t =2411.综上所述:当t 为524秒或14455秒或2411秒时,△CPQ 为等腰三角形.第4题解图5.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cm ,BC =8cm.如果点E 由点B 出发沿BC 方向向点C 匀速运动,同时点F 由点D 出发沿DA 方向向点A 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2cm/s 和1cm/s.FQ ⊥BC ,分别交AC 、BC 于点P 和Q ,设运动时间为t (s)(0<t <4).(1)连接EF 、DQ ,若四边形EQDF 为平行四边形,求t 的值;(2)连接EP ,设△EPC 的面积为y cm 2,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 的最大值;(3)若△EPQ 与△ADC 相似,请直接写出t 的值.解:(1)在矩形ABCD 中,∵AB =6cm ,BC =8cm ,∴CD =AB =6cm ,AD =BC =8cm ,∠BAD =∠ADC =∠DCB =∠B =90°,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10,∵FQ ⊥BC ,∴∠FQC =90°,∴四边形CDFQ 是矩形,∴DF =QC ,FQ =DC =6cm ,由题意知,BE =2t ,QC =DF =t ,∴EQ =BC -BE -QC =8-3t ,∵四边形EQDF 为平行四边形,∴FD =EQ ,即t =8-3t ,解得t =2;(2)∵∠FQC =90°,∠B =90°,∴∠FQC =∠B ,∴PQ ∥AB ,∴△CPQ ∽△CAB ,∴PQ AB =QC BC,即PQ 6=t 8,∴PQ =34t ,∵S △EPC =12EC ·PQ ,∴y =12·(8-2t )·34t =-34t 2+3t =-34(t -2)2+3,即y =-34(t -2)2+3,∵a =-34<0,∴当t =2时,y 有最大值,y 的最大值为3;(3)t 的值为2或12857或12839.【解法提示】分两种情况讨论:若E 在FQ 左边,①当△EPQ ∽△ACD 时,可得:PQ CD =EQ AD ,即34t 6=8-3t 8,解得t =2;②当△EPQ ∽△CAD 时,可得:PQ AD =EQ CD ,即34t 8=8-3t 6,解得t =12857.若E 在FQ 右边,③当△EPQ ∽△ACD 时,可得:PQ CD =EQ AD ,即34t 6=3t -88,解得t =4(舍去);④当△EPQ ∽△CAD 时,可得:PQ AD =EQ CD ,即34t 8=3t -86,解得t =12839.综上所述,若△EPQ 与△ADC 相似,则t的值为:2或12857或12839.类型二动线型探究题6.如图,在△ABC 中,∠C =90°,∠A =60°,AC =2cm.长为1cm 的线段MN 在△ABC 的边AB 上沿AB 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点B 运动(运动前点M 与点A 重合).过M ,N 分别作AB 的垂线交直角边于P ,Q 两点,线段MN 运动的时间为t s.(1)若△AMP 的面积为y ,写出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y 的最大值;(2)在线段MN 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NQP 有可能成为矩形吗?若有可能,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可能,说明理由;(3)t 为何值时,以C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第6题图解:(1)当点P 在AC 上时,∵AM =t ,∴PM =AM ·tan60°=3t ,∴y =12t ·3t =32t 2(0<t ≤1),当t =1时,y 最大=32;当点P 在BC 上时,PM =BM ·tan 30°=33(4-t ),∴y =12t ·33(4-t )=-36t 2+233t =-36(t -2)2+233(1<t <3),当t =2s 时,y 最大=233,综上所述,y0<t ≤12+233t ,1<t <3,∴当t =2s 时,y 最大=233;(2)∵AC =2,∴AB =4,∴BN =AB -AM -MN =4-t -1=3-t .∴QN =BN ·tan 30°=33(3-t ),由题知,若要四边形MNQP 为矩形,需PM =QN ,且P ,Q 分别在AC ,BC 上,即3t =33(3-t ),∴t =34,∴当t =34s 时,四边形MNQP 为矩形.(3)由(2)知,当t =34s 时,四边形MNQP 为矩形,此时PQ ∥AB ,∴△PQC ∽△ABC ,除此之外,当∠CPQ =∠B =30°时,△QPC ∽△ABC ,此时CQ CP =tan 30°=33,∵AM AP =cos 60°=12,∴AP =2AM =2t ,∴CP =2-2t ,∵BN BQ =cos 30°=32,∴BQ =BN 32=233(3-t ),又BC =23,∴CQ =23-233(3-t )=23t 3,∴23t 32-2t =33,解得t =12,∴当t =12s 或34s 时,以C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7.如图,在△ABC 中,AB =AC =5cm,BC=6cm,AD是BC边上的高.点P由C出发沿C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直线EF由BC出发沿D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EF//BC,并且EF分别交AB、AD、AC于点E,Q,F,连接PQ.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4),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DFE是平行四边形?(2)设四边形QDCP的面积为y(cm2),求出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点Q在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此时点F到直线PQ的距离h;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7题图解:(1)如解图①,连接DF,第7题解图①∵AB=AC=5,BC=6,AD⊥BC,∴BD=CD=3,在Rt△ABD中AD=52-32=4,∵EF //BC ,∴△AEF ∽△ABC ,∴EF BC =AQ AD,∴EF 6=4-t 4,∴EF =32(4-t ),∵EF //BD ,∴当EF =BD 时,四边形EFDB 是平行四边形,∴32(4-t )=3,∴t =2,∴当t =2s 时,四边形EFDB 是平行四边形;(2)如解图②,作PN ⊥AD 于N ,第7题解图②∵PN //DC ,∴PN DC =AP AC,∴PN 3=5-t 5,∴PN =35(5-t ),∴y =12DC ·AD -12AQ ·PN =6-12(4-t )·35(5-t )=6-(310t 2-2710t +6)=-310t 2+2710t (0<t <4);(3)存在.理由如下:如解图③,作QN ⊥AC 于N ,作FH ⊥PQ 于H .第7题解图③∵当QN 为AP 的垂直平分线时QA =QP ,QN ⊥AP ,∴AN =NP =12AP =12(5-t ),由题意cos ∠CAD =AD AC =AN AQ,∴12(5-t )4-t=45,∴t =73,∴当t =73s 时,点Q 在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上.∵sin ∠FPH =FH PF =sin ∠CAD =35,∵PA =5-73=83,AF =AQ ÷45=2512,∴PF =712,∴FH =720.∴点F 到直线PQ 的距离h =720(cm).类型三动图型探究题8.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连接BD ,AD =6cm ,BD =8cm ,∠DBC =90°,现将△AEF 沿BD 的方向匀速平移,速度为2cm/s ,同时,点G 从点D 出发,沿DC 的方向匀速移动,速度为2cm/s.当△AEF 停止移动时,点G 也停止运动,连接AD ,AG ,EG ,过点E 作EH ⊥CD 于点H ,如图②所示,设△AEF 的移动时间为t (s)(0<t <4).(1)当t =1时,求EH 的长度;(2)若EG ⊥AG ,求证:EG 2=AE ·HG ;(3)设△AGD 的面积为y (cm 2),当t 为何值时,y 可取得最大值,并求y 的最大值.第8题图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又∠DBC =90°,∴∠ADB =90°,又AD =6cm ,BD =8cm ,由勾股定理得,AB =AD 2+BD 2=10cm ,当t =1时,EB =2cm ,则DE =8-2=6cm ,∵EH ⊥CD ,∠DBC =90°,∴△DEH ∽△DCB ,∴DE DC =EH BC ,即610=EH 6,解得EH =3.6cm ;(2)∵∠CDB =∠AEF ,∴AE ∥CD ,∴∠AEG =∠EGH ,又EG ⊥AG ,EH ⊥CD ,∴△AGE ∽△EHG ,∴EG HG =AE EG,∴EG 2=AE ·HG ;(3)由(1)得,△DEH ∽△DCB ,∴DE CD =EH BC ,即8-2t 10=EH 6,解得,EH =24-6t 5,∴y =12×DG ×EH =-6t 2+24t 5=-65t 2+245t =-65(t -2)2+245,∴当t =2时,y 的最大值为245.9.把Rt △ABC 和Rt △DEF 按如图①摆放(点C 与点E 重合),点B 、C (E )、F 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ACB =∠EDF =90°,∠DEF =45°,AC =8cm ,BC =6cm ,EF =10cm.如图②,△DEF 从图①的位置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CB 向△ABC 匀速移动,在△DEF 移动的同时,点P 从△ABC 的顶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当点P 移动到点B 时,点P 停止移动,△DEF 也随之停止移动.DE 与AC 交于点Q ,连接PQ ,设移动时间为t (s).(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P 和AQ 的长,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2)连接PE ,设四边形APEQ 的面积为y (cm 2),试求出y 的最大值;(3)当t 为何值时,△APQ 是等腰三角形.第9题图解:(1)AP =2t ,∵∠EDF =90°,∠DEF =45°,∴∠CQE =45°=∠DEF ,∴CQ =CE =t ,∴AQ =8-t ,t 的取值范围是:0≤t ≤5;(2)如解图①,过点P 作PG ⊥x 轴于G ,可求得AB =10,sin B =45,PB =10-2t ,EB =6-t ,∴PG =PB sin B =45(10-2t ),∴y =S △ABC -S △PBE -S △QCE=12×6×8-12(6-t )×45(10-2t )-12t 2=-1310t 2+445t =-1310(t -4413)2+96865,∴当t =4413(s)(在0≤t ≤5内),y 有最大值,y 最大值=96865(cm 2);第9题解图(3)若AP =AQ ,则有2t =8-t 解得:t =83(s),若AP =PQ ,如解图②:过点P 作PH ⊥AC ,则AH =QH =8-t 2,PH ∥BC ,∴△APH ∽△ABC ,∴AP AH =AB AC ,即2t 8-t 2=108,解得:t =4021(s),若AQ =PQ ,如解图③:过点Q 作QI ⊥AB ,则AI =PI =12AP =t ,∵∠AIQ =∠ACB =90°∠A =∠A ,∴△AQI ∽△ABC ∴AI AQ =AC AB 即t 8-t =810,解得:t =329(s),综上所述,当t =83(s)或4021(s)或329(s)时,△APQ 是等腰三角形.10.如图①,把两个全等的三角板ABC、EFG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EFG的直角边FG经过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垂直AB于G,其中∠B=∠F=30°,斜边AB和EF均为4.现将三角板EFG由图①所示的位置绕G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α(0°<α<90°),如图②,EG交AC于点K,GF交BC于点H.在旋转过程中,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连接CG,求证:△CGH∽△AGK;(2)连接HK,求证:KH∥EF;(3)设AK=x,△CKH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y的最大值.第10题图(1)证明:在Rt△ABC中,CG⊥AB,∠B=30°,∴∠GCH=∠GAK=60°,又∠CGH=∠AGK=α,∴△CGH∽△AGK;(2)证明:由(1)得△CGH∽△AGK,∴GH GK =CG AG.在Rt △ACG 中,tan ∠CAG =CG AG =3,∴GH GK = 3.在Rt △KHG 中,tan ∠GKH =GH GK =3,∴∠GKH =60°.∵在Rt △EFG 中,∠F =30°,∴∠E =60°,∴∠GKH =∠E ,∴KH ∥EF ;(3)解:由(1)得△CGH ∽△AGK ,∴CH AK =CG AG .由(2)知CG AG =3,∴CH AK = 3.∴CH =3AK =3x ,在Rt △ABC 中,∠B =30°,∴AC =12AB =2,∴CK =AC -AK =2-x ,∴y =12CK ·CH =12(2-x )·3x =-32x 2+3x ,又y =-32x 2+3x =-32(x -1)2+32,(0<x <2)∴当x =1时,y 有最大值为32.。

人教版数学中考专题:代数几合综合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中考专题:代数几合综合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中考专题:代数几合综合问题含答案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中考数学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问题一、填空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4,10),点C在y轴上,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 C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2.如图,在坐标轴上取点A1(2,0),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y=2x交于点B1,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1B1A2;又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交于点B2,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2B2A3;…,如此反复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当作到An(n为正整数)点时,则An的坐标是______.二,选择题3.如图,O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BC的中点,动点P由A开始沿折线A﹣B﹣M方向匀速运动,到M时停止运动,速度为1cm/s.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s),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则描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可以是()A. B.B. D.C.D. 4. 如图,夜晚,小亮从点A经过路灯C的正下方沿直线走到点B,他的影长y随他与点A之间的距离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E.F.G.三、解答题H. 5. 如图,在Rt△ABC中,∠C=90°,AC=4cm,BC=5cm,点D在BC上,且CD=3cm,现有两个动点P,Q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P作I.PE∥BC交AD于点E,连接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t秒(t>0).J.(1)连接DP,经过1秒后,四边形EQDP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K.(2)连接PQ,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取何值时,总有线段PQ与线段AB平行.为什么L.(3)当t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M.N.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梯形,OA∥BC,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3,4),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M在OA上运动,从O点出发到A点;动点N在AB上运动,从A点出发到B点.两个动点同时出发,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O.(1)求线段AB的长;当t为何值时,MN∥OC?P.(2)设△CMN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Q.R.7. 条件:如下图,A、B是直线l同旁的两个定点.S.T.问题:在直线l上确定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U.方法: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则PA+PB=A′B的值最小(不必证明).V.模型应用:W.(1)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连接BD,由正方形对称性可知,B与D关于直线AC对称.连接ED交AC于P,则PB+PE的最小值是______;X.(2)如图2,⊙O的半径为2,点A、B、C在⊙O上,OA⊥OB,∠AOC=60°,P是OB上一动点,求PA+PC的最小值;Y.(3)如图3,∠AOB=45°,P是∠AOB内一点,PO=10,Q、R分别是OA、OB 上的动点,求△PQR周长的最小值.Z.8.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矩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 轴上,点C在y轴上,OA=15,OC=9,在AB上取一点M,使得△CBM沿CM翻折后,点B落在x轴上,记作N点.9.(1)求N点、M点的坐标;10.(2)将抛物线y=x2﹣36向右平移a(0<a<10)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l,l经过点N,求抛物线l的解析式;11.(3)①抛物线l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使得P点到M、N两点的距离之差最大,求P点的坐标;12.②若点D是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O、C重合),过点D作DE∥OA交CN于E,设CD的长为m,△PDE的面积为S,求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14.9. 如图,直线y=k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tan∠OCB=.(1)求B点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A(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1上的一个动点.当点A运动过程中,试写出△AOB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3)探索:在(2)的条件下:①当点A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是;②在①成立的情况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A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 (2018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 <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 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 的值;(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1. 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 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DMN也随之整体移动).(1)如图①,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 是否在直线NE上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答案】(0,0),(0,10),(0,2),(0,8)2.【答案】(2×3n﹣1,0).【解析】∵点B1、B2、B3、…、Bn在直线y=2x的图象上,∴A1B1=4,A2B2=2×(2+4)=12,A3B3=2×(2+4+12)=36,A4B4=2×(2+4+12+36)=108,…,∴An Bn=4×3n﹣1(n为正整数).∵OAn =AnBn,∴点An的坐标为(2×3n﹣1,0).故答案为:(2×3n﹣1,0).二、选择题3.【答案】A.【解析】分两种情况:①当0≤t<4时,作OG⊥AB于G,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90°,AD=AB=BC=4cm,∵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AG=BG=OG=AB=2cm,∴S=APOG=×t×2=t(cm2),②当t≥4时,作OG⊥AB于G,如图2所示:S=△OAG的面积+梯形OGBP的面积=×2×2+(2+t﹣4)×2=t(cm2);综上所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线段,故选A.4.【答案】A.三、解答题5.【答案与解析】解:(1)能,如图1,∵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t=1秒∴AP=1,BQ=,∵AC=4,BC=5,点D在BC上,CD=3,∴PC=AC-AP=4-1=3,QD=BC-BQ-CD==,∵PE∥BC,解得PE=,∵PE∥BC,PE=QD,∴四边形EQDP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PC=AC-AP=4-t,QC=BC-BQ=,∴∴PQ∥AB;(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3,当∠EQD=90°时,显然有EQ=PC=4-t,又∵EQ∥AC,∴△EDQ∽△ADC∴,∵BC=5,CD=3,∴BD=2,∴DQ=,∴解得t=(秒);②如图4,当∠QED=90°时,作EM⊥BC于M,CN⊥AD于N,则EM=PC=4-t,在 Rt△ACD中,∵AC=4,CD=3,∴AD=,∵∠CDA=∠EDQ,∠QED=∠C=90°,∴△EDQ∽△CDA,∴ t=(秒).综上所述,当 t=秒或t=秒时,△EDQ为直角三角形.6.【答案与解析】解:(1)过点B作BD⊥OA于点D,则四边形CODB是矩形,BD=CO=4,OD=CB=3,DA=3在Rt△ABD中,.当时,,,.∵,,∴,即(秒).(2)过点作轴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即,.,.,∴.即().由,得.∴当时,S有最小值,且7.【答案与解析】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垂直平分BD,∴PB=PD,由题意易得:PB+PE=PD+PE=DE,在△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E=;(2)作A关于OB的对称点A′,连接A′C,交OB于P,PA+PC的最小值即为A′C的长,∵∠AOC=60°∴∠A′OC=120°作OD⊥A′C于D,则∠A′OD=60°∵OA′=OA=2∴A′D=∴;(3)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M、N,连接OM、ON、MN,MN交OA、OB于点Q、R,连接PR、PQ,此时△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MN.由轴对称性质可得,OM=ON=OP=10,∠MOA=∠POA,∠NOB=∠POB,∴∠MON=2∠AOB=2×45°=90°,在Rt△MON中,MN===10.即△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10.8.【答案与解析】解:(1)∵CN=CB=15,OC=9,∴ON==12,∴N(12,0);又∵AN=OA﹣ON=15﹣12=3,设AM=x∴32+x2=(9﹣x)2,∴x=4,M(15,4);(2)解法一:设抛物线l为y=(x﹣a)2﹣36则(12﹣a)2=36∴a1=6或a2=18(舍去)∴抛物线l:y=(x﹣6)2﹣36 解法二:∵x2﹣36=0,∴x1=﹣6,x2=6;∴y=x2﹣36与x轴的交点为(﹣6,0)或(6,0)由题意知,交点(6,0)向右平移6个单位到N点,所以y=x2﹣36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抛物线l:y=(x﹣6)2﹣36;(3)①由“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知:P点是直线MN与对称轴x=6的交点,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y=x﹣16,∴P(6,﹣8);②∵DE∥OA,∴△CDE∽△CON,∴;∴S=∵a=﹣<0,开口向下,又m=﹣∴S有最大值,且S=﹣.最大9.【答案与解析】解:(1)∵y=kx﹣1与y轴相交于点C,∴OC=1;∵tan∠OCB=,∴OB=;∴B点坐标为:;把B点坐标为:代入y=kx﹣1得:k=2;(2)∵S=,y=kx﹣1,∴S=×|2x﹣1|;∴S=|x﹣|;(3)①当S=时,x﹣=,∴x=1,y=2x﹣1=1;∴A点坐标为(1,1)时,△AOB的面积为;②存在.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坐标为:P1(1,0),P2(2,0),P3(,0),P4(,0).10.【答案与解析】解:(1)令y=0,则ax2﹣2ax﹣3a=0,解得x1=﹣1,x2=3∵点A在点B的左侧,∴A(﹣1,0),如图1,作DF⊥x轴于F,∴DF∥OC,∴=,∵CD=4AC,∴==4,∵OA=1,∴OF=4,∴D点的横坐标为4,代入y=ax2﹣2ax﹣3a得,y=5a,∴D(4,5a),把A、D坐标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2)设点E(m,a(m+1)(m﹣3)),yAE =k1x+b1,则,解得:,∴yAE=a(m﹣3)x+a(m﹣3),∴S△ACE=(m+1)[a(m﹣3)﹣a]=(m﹣)2﹣a,∴有最大值﹣a=,∴a=﹣;(3)令ax2﹣2ax﹣3a=ax+a,即ax2﹣3ax﹣4a=0,解得x1=﹣1,x2=4,∴D(4,5a),∵y=ax2﹣2ax﹣3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设P1(1,m),①若AD是矩形的一条边,由AQ∥DP知xD ﹣xP=xA﹣xQ,可知Q点横坐标为﹣4,将x=﹣4带入抛物线方程得Q(﹣4,21a),m=yD +yQ=21a+5a=26a,则P(1,26a),∵四边形ADPQ为矩形,∴∠ADP=90°,∴AD2+PD2=AP2,∵AD2=[4﹣(﹣1)]2+(5a)2=52+(5a)2,PD2=[4﹣(﹣1)]2+(5a)2=52+(5a)2,∴[4﹣(﹣1)]2+(5a)2+(1﹣4)2+(26a﹣5a)2=(﹣1﹣1)2+(26a)2,即a2=,∵a<0,∴a=﹣,∴P1(1,﹣).②若AD是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则线段AD的中点坐标为(,),Q(2,﹣3a),m=5a﹣(﹣3a)=8a,则P(1,8a),∵四边形ADPQ为矩形,∴∠APD=90°,∴AP2+PD2=AD2,∵AP2=[1﹣(﹣1)]2+(8a)2=22+(8a)2,PD2=(4﹣1)2+(8a﹣5a)2=32+(3a)2,AD2=[4﹣(﹣1)]2+(5a)2=52+(5a)2,∴22+(8a)2+32+(3a)2=52+(5a)2,解得a2=,∵a<0,∴a=﹣,∴P2(1,﹣4).综上可得,P点的坐标为P1(1,﹣4),P2(1,﹣).11.【答案与解析】解:(1)判断:EN与MF相等(或EN=MF),点F在直线NE上.(2)成立.证明:连结DE,DF.∵△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又∵D,E,F是三边的中点,∴DE,DF,EF为三角形的中位线.∴DE=DF=EF,∠FDE=60°.又∠MDF+∠FDN=60°,∠NDE+∠FDN=60°,∴∠MDF=∠NDE.在△DMF和△DNE中,DF=DE,DM=DN,∠MDF=∠NDE,∴△DMF≌△DNE.∴MF=NE.(3)画出图形(连出线段NE),MF与EN相等的结论仍然成立(或MF=NE成立).。

专题10 代几综合题中的新定义-2023年中考数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解析版)

专题10 代几综合题中的新定义-2023年中考数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解析版)

专题10 代几综合题中的新定义目录【题型一】 二次函数中的新定义【典例分析】﹣x,其顶点(2023青浦区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为A.(1)写出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A的坐标;(2)我们把一条抛物线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叫做这条抛物线的“不动点”.①试求抛物线y=x22﹣x的“不动点”的坐标;②向左或向右平移抛物线y=x22﹣x,使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B是该抛物线的“不动点”,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且四边形OABC是梯形,求新抛物线的表达式.【分析】(1)∵a=1>0,故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A的坐标为(1,﹣1);﹣t,即可求解;(2)①设抛物线“不动点”坐标为(t,t),则t=t22②新抛物线顶点B为“不动点”,则设点B(m,m),则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m,与x轴的交点C(m,0),四边形OABC是梯形,则直线x=m在y轴左侧,而点A (1,﹣1),点B (m ,m ),则m =﹣1,即可求解.【解答】解:(1)∵a =1>0,y =x 22﹣x =(x 1﹣)21﹣故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A 的坐标为(1,﹣1),(2)①设抛物线“不动点”坐标为(t ,t ),则t =t 22﹣t ,解得:t =0或3,故“不动点”坐标为(0,0)或(3,3);②当OC ∥AB 时,∵新抛物线顶点B 为“不动点”,则设点B (m ,m ),∴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m ,与x 轴的交点C (m ,0),∵四边形OABC 是梯形,∴直线x =m 在y 轴左侧,∵BC 与OA 不平行,∴OC ∥AB ,又∵点A (1,﹣1),点B (m m ),∴m =﹣1,故新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 =x 22﹣x 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当OB ∥AC 时,同理可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2=x 24﹣x +6,当四边形OABC 是梯形,字母顺序不对,故舍去,综上,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1)21﹣.【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综合运用题,正确利用二次函数基本知识、梯形基本性质进行分析是解题关键.【提分秘籍】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初中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同学们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

中考数学-几何与代数综合专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几何与代数综合专题(含答案)

题型:反比例函数专题题型说明:自从2010年北京中考第23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知识以来,各区县模拟考试题中就开始出现了很多反比例函数的类型题,但是不管如何考查,都基本上会涉及几何变换,数形结合,方程与不等式,整体思想等。

【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0ky k x=≠经过点(11)B ,. ⑴求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⑵联结OB ,再把点(20)A ,与点B 连结,将OA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35︒得到''OA B ∆,写出''A B 的中点P 的坐标,试判断点P 是否在此双曲线上,并说明理由;⑶若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一点(1)F m -(其中0m >),在线段OF 上任取一点E ,设E 点的纵坐标为n ,过F 点作FM x ⊥轴于点M ,连结EM ,使OEM ∆的面积是2,求代数式2n +-【答案】⑴反比例函数解析式:1y x=⑵∵已知(11)B ,,(20)A , ∴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顺时针方向旋转135°,∴'(0B,'(A - ∴中点P为(2. ∵((1⋅= ∴点P 在此双曲线上. ⑶∵EH n = ,OM m =例题精讲代数综合(二)∴OEM S ∆=EH OM ⋅21=mn 21=2,∴m = 又∵(1)F m -在函数图象上∴)123(-m m =1. 将m21=∴2n =∴2n +-【例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 ,C 分别在坐标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4,2).过点D (0,3)和E (6,0)的直线分别与AB ,BC 交于点M ,N . ⑴求直线DE 的解析式和点M 的坐标; ⑵若反比例函数y =xm(x >0)的图象经过点M ,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通过计算判断点N 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 ⑶若反比例函数y =xm(x >0)的图象与△MNB 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 【答案】⑴设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 =kx +b∵点D ,E 的坐标为(0,3)、(6,0), ∴⎩⎨⎧b k b+== 603 解得⎪⎩⎪⎨⎧321 ==b k -∴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 =-21x +3 ∵点M 在AB 边上,B (4,2),而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M 的纵坐标为2 又∵点M 在直线y =-21x +3上,∴2=-21x +3,∴x =2,∴M (2,2) ⑵∵y =xm (x >0)经过点M (2,2),∴m =4,∴y =x 4又∵点N 在BC 边上,B (4,2),∴点N 的横坐标为4 ∵点N 在直线y =-21x +3上,∴y =1 ∴ N (4,1) ∵当x =4时,y =x 4=1,∴点N 在函数y =x4的图象上 ⑶48m ≤≤【例3】如图,已知直线y =-2x +b 与双曲线y =xk(k >0且2k ≠)相交于第一象限内的两点P (1,k )、Q (22-b ,y 2) ⑴求点Q 的坐标(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⑵过P 、Q 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垂足为A 、C ,两垂线相交于点B .是否存在这样的k 值,使得△OPQ 的面积等于△BPQ 面积的二倍?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P 、Q 两点请自己在图中标明)【答案】⑴∵P (1,k )在直线y =-2x +b 上,∴k =-2+b∴b -2=k ∵Q (22-b ,y 2)在双曲线y =x k上,∴y 2=22-b k =2∴22-b =2k∴点Q 的坐标为(2k,2)⑵由P (1,k )、Q (2k,2)可知P 为AB 与双曲线的交点,Q 为BC 与双曲线的交点 S △OPQ=S 矩形OABC-S △AOP -S △COQ -S △BPQ =1×2-21×1×k -21×2k ×2-21×(1-2k )(2-k ) =1-41k2 假设存在这样的k 值,使得△OPQ 的面积等于△BPQ 面积的二倍,则有 1-41k2=2×21×(1-2k)(2-k ) 整理得:3k2-8k +4=0解得:k =2(不合题意,舍去)或23k =, 故存在k =32,使得△OPQ 的面积等于△BPQ 面积的二倍 【例4】如图,直线y =21x +b 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A 、B ,与双曲线y =xk(其中x >0)相交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2,y 1),作PC ⊥x 轴于C ,已知△APC 的面积为9. ⑴求双曲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⑵在⑴中所求的双曲线上是否存在点Q (m ,n )(其中m >0),作QH ⊥x 轴于H ,当QH>CH时,使得△QCH 与△AOB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⑴y =0代入y =21x +b ,得x =-2b ∴A (-2b ,0)把x =2代入y =21x +b ,得y 1=1+b ,∴P 由题意得:S △APC=21AC ·PC =21(2+2b )(1+b )=9 整理得:(1+b )2=9,解得b =-4(舍去)或b =2 ∴P (2,3),把P (2,3)代入y =x k,得k =6 ∴双曲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x6 ⑵由⑴知AO =4,BO =2,设Q (m ,m6) 当点Q 在点P 左侧时,CH =2-m ,QH =m 6若△QCH ∽△ABO ,则有BO CH =AO QH ,即22m -=46m整理得:m2-2m +3=0,此方程无实数解当点Q 在点P 右侧时,CH =m -2,QH =m6 若△QCH ∽△ABO ,则有BO CH =AO QH ,即22-m =46mm2-2m -3=0,解得m =-1(负值,舍去)或m =3当m =3时,CH =1,QH =2,QH>CH ,符合题意∴Q (3,2)综上所述,存在点Q (3,2),使得△QCH 与△AOB 相似【例5】如图,直线1y k x b =+与反比例函数y =xk 2(x >0)的图象交于A (1,6),B (a ,3)两点. (1)求k 1、k 2的值; (2)直接写出k 1x +b -xk 2>0时x 的取值范围;0 (3)如图,等腰梯形OBCD 中,BC ∥OD ,OB =CD ,OD 边在x 轴上,过点C 作CE ⊥OD 于E ,CE 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 ,当梯形OBCD 的面积为12时,请判断PC 和PE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由题意知:k 2=1×6=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x6 又B (a ,3)在y =x6的图象上,∴a =2,∴B (2,3) ∵直线y =k 1x +b 过A (1,6),B (2,3)两点 ∴⎩⎨⎧32611 =+=+b k b k 解得⎩⎨⎧93 1 ==-b k(2)x 的取值范围为1<x<2(3)当S 梯形OBCD=12时,PC =PE设点P 的坐标为(m ,n ),∵BC ∥OD ,CE ⊥OD ,OB =CD ,B (2,3) ∴C (m ,3),CE =3,BC =m -2,OD =m +2 ∴S 梯形OBCD=21(BC +OD )·CE ,即12=21×(m -2+m +2)×3∴m =4,mn =6,∴n =23,即PE =21CE∴PC =PE【例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m(x >0,m 是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 (1,4)、点B (a ,b ),其中a >1.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C ,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D ,AC 与BD 相交于点M ,连结AD 、DC 、CB 与AB . ⑴求m 的值; ⑵求证:DC ∥AB ;⑶当AD =BC 时,求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答案】⑴∵点A (1,4)在函数y =xm图像上 ∴4=1m,∴m =4 ⑵∵点B (a ,b )在函数y =x4图像上 ∴B (a ,a 4),∴D (0,a4) 又∵A (1,4),∴C (1,0),M (1,a4) ∴DM =1,MB =a -1,AM =4-a 4,MC =a4 ∴MC DM =a 4,AM MB =aa 441--=a 4 ∴MC DM =AMMB∵∠DMC =∠BMA∴△CDM ∽△ABM ∴∠DCA =∠BAC ∴DC ∥AB ⑶设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DC ∥AB ,AD =BC∴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或等腰梯形 情况①: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DM =MB ,∴1=a -1,∴a =2 ∴B (2,2)∵点A (1,4)、B (2,2)在直线AB 上∴⎩⎪⎨⎪⎧k +b =42k +b =2 解得⎩⎪⎨⎪⎧k =-2b =6 ∴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为y =-2x +6情况②: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则AC =BD ,∴a =4∴B (4,1)∵点A (1,4)、B (4,1)在直线AB 上∴⎩⎪⎨⎪⎧k +b =44k +b =1 解得⎩⎪⎨⎪⎧k =-1b =5 ∴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5综上所述,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为y =-2x +6或y =-x +5【例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0),B (0,1),E 、F 是线段AB 上的两个动点,且∠EOF=45°,过点E 、F 分别作x 轴和y 轴的垂线CE 、DF 相交于点P ,垂足分别为C 、D .设P 点的坐标为(x ,y ),令x y =k . ⑴求证:△AOF ∽△BEO ; ⑵当OC =OD 时,求k 的值;⑶在点E 、F 运动过程中,点P 也随之运动,探索:k 是否为定值?请证明你的结论.【答案】⑴证明:由已知得OA =OB =1,∠AOB =90°∴∠OAF =∠OBE =45°,又∵∠OF A =∠ABO +∠BOF =∠EOF +∠BOF =∠EOB ∴△AOF ∽△BEO⑵解:如图,过O 作OM ⊥AB 于M ,则OM =21AB =22∵OA =OB =1,OC =OD ,∴AC =BD ,∴CE =DF 又∠OCE =∠ODF =90°,∴△OCE ≌△ODF ∴OE =OF ,∴△EOF 是等腰三角形,∠EOM =21∠EOF =22.5° 而∠COE =∠AOM -∠EOM =45°-22.5°=22.5°=∠EOM ∠OCE =∠OME =90°,OE =OE ,∴△OCE ≌△OME∴OC =OM =22,∴PC =PD =OC =22 ∴k =x y =PD ·PC =21(3)k 为定值如图,过E 作EH ⊥OB 于H ,过F 作FK ⊥OA 于K 由△AOF ∽△BEO 得OB AF =BEOA,∴AF ·BE =OA ·OB =1 又AF =2FK ,BE =2HE ,∴2HE ·2FK =1 ∴HE ·FK =21,∴PD ·PC =HE ·FK =21,∴k 为定值21【例8】如图,点P (a ,b )和点Q (c ,d )是反比例函数y =x1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两个动点(a b <,a c ≠),且OP =OQ .P 1是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Q 1是点Q 关于x 轴的对称点,连接P 1Q 1分别交OP 、OQ 于点M 、N . ⑴求证:a =d ,b =c ; ⑵求证:11PQ PQ ∥;⑶设四边形PQNM 的面积为S .①求S 关于a 的函数关系式; ②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S =58?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P (a ,b ),Q (c ,d ),OP =OQ ,∴a2+b2=c2+d2又∵b =a 1,d =c 1,∴a2+(a 1)2=c2+(c1)2整理得(ac +1)(ac -1)(a +c )(a -c )=0 ∵a >0,c >0,且a ≠c ,∴ac =1 从而可得a =d ,b =c(2)证明:分别延长P 1P 、Q 1Q 相交于点A , 过点P 1、Q 1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相交于点B 由(1)知AP =AQ =b -a ,AP 1=AQ 1=b +a ∴∠APQ =∠AP 1Q 1=45° ∴PQ ∥P 1Q 1(3)解:①易得P 1、Q 1的坐标分别为(-a ,b )、(b ,-a ) ∴S 梯形PP 1Q 1Q=S △AP 1Q 1-S △APQ =21(b +a )2-21(b -a )2=2ab =2 设直线P 1Q 1的解析式为y =kx +n则⎩⎪⎨⎪⎧-ak +n =b bk +n =-a 解得⎩⎪⎨⎪⎧k =-1n =b -a ∴直线P 1Q 1的解析式为y =-x +b -a 由已知可得直线OP 的解析式为y =abx 联立⎩⎪⎨⎪⎧y =-x +b -a y =abx 得x =b a a b a +-)( ,y =b a a b b +-)( 即点M 的坐标为(b a a b a +-)( ,ba ab b +-)( ) ∴S △PP 1M=21×2a ×[b -b a a b b +-)( ]=b a b a +22=ba a+2 由对称性可知S △QQ 1M=S △PP 1M=ba a +2 ∴S 四边形PQNM=S 梯形PP 1Q 1Q-2S △PP 1M=2-2×b a a+2=12222+-a a②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 ,则12222+-a a =58,解得a =±31∵a >0,∴a =31,∴b =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点P 的坐标为(31,3)【例9】如图,矩形ABCD (点A 在第一象限)与x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M ,与y 的负半轴相交于N ,AB ∥x轴,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象过A 、C 两点,直线AC 与x 轴相交于点E 、与y 轴相交于点F . (1)若B (-3,3),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ax +b①求a 的值;②连结OA 、OC ,若△OAC 的面积记为S △OAC,△ABC 的面积记为S △ABC,记S =S △ABC-S △OAC,问S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其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AE 与CF 是否相等?请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①方法一:∵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x 轴,B (-3,3) ∴A (3k ,3),C (-3,-3k) ∵y =ax +b 经过A 、C 两点∴⎩⎪⎨⎪⎧3ka +b =3-3a +b =-3k ∴(3k +3)a =3k +3∵k >0,∴3k+3≠0,∴a =1 方法二:∵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x 轴,B (-3,3) ∴A (3k ,3),C (-3,-3k ),D (3k ,-3k) ∴AB =3k +3,AD =3k+3,∴AB =A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EO =∠ACD =45°,∴OE =OF =b ∴E (-b ,0),∴-ab +b =0 ∵b ≠0,∴a =1②∵S =S △ABC-S △OAC=S △ACD-S △OAC=S △AOM+S △CON+S 矩形ONDM=21×3k ×3+21×3×3k +3k ×3k =91k2+k =91(k +29)2-49∴当k >-29时,S 随着k 的增大而增大 又∵k >0,k 没有最小值,∴S 没有最小值 (2)答:AE =CF ,理由如下: 方法一:如图,连接MN ,设AB 交y 轴于点P ,BC 交x 轴于点Q∵S 矩形APOM=S 矩形CQON=3k ×3=k ,∴DN ·AD =DM ·CD ∴CD DN =ADDM,又∵∠D =∠D ,∴△DNM ∽△DCA ∴∠DNM =∠DCA ,∴MN ∥AF又∵AM ∥FN ,∴四边形AFNM 是平行四边形,∴AF =MN 同理CE =MN ,∴AF =CE ∴AE =CF 方法二:设A (m ,m k ),C (n ,n k ),则AM =m k ,AD =m k -nk,CN =-n ,CD =m -n∵EM ∥CD ,∴△AEM ∽△ACD ,∴AC AE =AD AM =n k m k mk -=nk m k mk -=m n n- ∵FN ∥AD ,∴△CFN ∽△CAD ,∴AC CF =CDCN =n m n --=m n n- ∴AC AE =ACCF,∴AE =CF 方法三:设A (m ,mk ),C (n ,n k ),则M (m ,0)、N (0,n k)从而⎩⎪⎨⎪⎧ma +b =m kna +b =nk ∴(m -n )a =m k -nk∴a =-mn k ,∴b =mn k n m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mn k x +mnkn m )(+ ∴E (m +n ,0),∴EM =m -(m +n )=-n ,∵CN =-n ,∴EM =CN ∵EM ∥BA ∥CN ,∴∠AEM =∠FCN又∵∠AME =∠FNC =90°,∴△AEM ≌△FCN ∴AE =CF【例10】已知二次函数23(0)2y ax bx a =+-≠的图象经过点(10),和(30)-,,反比例函数1ky x=(0x >)的图象经过点(1,2).(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并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2)若反比例函数1k y x =(0x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23(0)2y ax bx a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00()A x y ,,0x 落在两个相邻的正整数之间.请你观察图象写出这两个相邻的正整数; (3)若反比例函数2k y x=(00k x >>,)的图象与二次函数23(0)2y ax bx a =+-≠的图象在第一初中数学.中考冲刺.第06讲.教师版 Page 11 of 11 象限内的交点为A ,点A 的横坐标0x 满足023x <<,试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答案】(1)把(10),和(30)-,分别代入23(0)2y ax bx a =+-≠解方程组,得 12a =,1b = ∴ 抛物线解析式为23212-+=x x y ∵ 反比例函数1k y x =的图象经过点(1,2),∴ k =2. ∴ 12y x= (2)正确的画出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这两个相邻的正整数为1与2.(3)由函数图象或函数性质可知:当23x <<时,对23212-+=x x y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对2(0)k y k x=>,2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因为00()A x y ,为二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所以当02x =时,由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方,得2y y > 即2k >2322212-+⨯,解得5k >. 同理,当03x =时,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的,得2y y >, 即2333212-+⨯>3k ,解得18k <. 所以k 的取值范围为518k <<.。

中考复习之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

中考复习之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

代几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中考展望】代几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多以代几综合题的形式出现.解代几综合题一般可分为“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求解题思路;正确解答”三个步骤,解代几综合题必须要有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数学思想是解代几综合题的灵魂,要善于挖掘代几综合题中所隐含的重要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不等式)的思想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学习解代几综合题的关键.题型一般分为:(1)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2)函数与几何综合的问题;(3)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4)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5)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题型特点:一是以几何图形为载体,通过线段、角等图形寻找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代数方程或函数模型求解;二是把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从函数关系中点与线的位置、方程根的情况得出图形中的几何关系.以形导数,由数思形,从而寻找出解题捷径. 解代几综合题要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键是要从题目中寻找这两部分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发现解题的突破口.【方法点拨】方程与几何综合问题是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中档题,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为背景,结合代数式的恒等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其基本形式有:求代数式的值、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与方程有关的代数式的证明.函数型综合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结合型问题,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建立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性质、方程等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数信息的相互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的根;点在函数图象上即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等.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各地中考的热点题型.几何综合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隐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几何型综合题,常以相似形与圆的知识为考查重点,并贯穿其他几何、代数、三角等知识,以证明、计算等题型出现.2.几何计算是以几何推理为基础的几何量的计算,主要有线段和弧长的计算,角的计算,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等.3.几何论证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的能力.4.解几何综合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数形结合,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挖掘隐含条件,寻找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2)注意推理和计算相结合,力求解题过程的规范化;(3)注意掌握常规的证题思路,常规的辅助线作法;(4)注意灵活地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典型例题】类型一、方程与几何综合的问题1.(2015•大庆模拟)如图,Rt△ABC中,∠C=90°,BC=8cm,AC=6cm.点P从B出发沿BA向A运动,速度为每秒1cm,点E是点B以P为对称中心的对称点,点P运动的同时,点Q从A出发沿AC向C运动,速度为每秒2cm,当点Q到达顶点C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PQ∥BC?(2)设四边形PQCB的面积为y,求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四边形PQCB面积能否是△ABC面积的?若能,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当t为何值时,△AEQ为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思路点拨】(1)先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B=10,再由BP=t,AQ=2t,得出AP=10﹣t,然后由PQ∥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解即可;(2)正确把四边形PQCB表示出来,即可得出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根据四边形PQCB面积是△ABC面积的,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4)△AEQ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AE=AQ;②EA=EQ;③QA=QE,每一种情况都可以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Rt△ABC中,∵∠C=90°,BC=8cm,AC=6cm,∴AB=10cm.∵BP=t,AQ=2t,∴AP=AB﹣BP=10﹣t.∵PQ∥BC,∴=,∴=,解得t=;(2)∵S四边形PQCB=S△ACB﹣S△APQ=AC•BC﹣AP•AQ•sinA∴y=×6×8﹣×(10﹣t)•2t•=24﹣t(10﹣t)=t2﹣8t+24,即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为y=t2﹣8t+24;(3)四边形PQCB面积能是△ABC面积的,理由如下:由题意,得t2﹣8t+24=×24,整理,得t2﹣10t+12=0,解得t1=5﹣,t2=5+(不合题意舍去).故四边形PQCB面积能是△ABC面积的,此时t的值为5﹣;(4)△AEQ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如果AE=AQ,那么10﹣2t=2t,解得t=;②如果EA=EQ,那么(10﹣2t)×=t,解得t=;③如果QA=QE,那么2t×=5﹣t,解得t=.故当t为秒秒秒时,△AEQ为等腰三角形.【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其次运用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16•镇江)如图1,在菱形ABCD中,AB=6,tan∠ABC=2,点E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射线DA的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将线段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F.(1)求证:BE=DF;(2)当t= 秒时,DF的长度有最小值,最小值等于;(3)如图2,连接BD、EF、BD交EC、EF于点P、Q,当t为何值时,△EPQ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3,将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α=∠BCD),得到对应线段CG.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当它的对应点F位于直线AD上方时,直接写出点F到直线AD的距离y 关于时间t的函数表达式.【答案】解:(1)∵∠ECF=∠BCD,即∠BCE+∠DCE=∠DCF+∠DCE,∴∠DCF=∠BCE,∵四边形ABCD是菱形,∴DC=BC,在△DCF和△BCE中,∵,∴△DCF≌△BCE(SAS),∴DF=BE;(2)如图1,当点E运动至点E′时,DF=BE′,此时DF最小,在Rt△ABE′中,AB=6,tan∠ABC=tan∠BAE′=2,∴设AE′=x,则BE′=2x,∴AB=x=6,则AE′=6∴DE′=6+6,DF=BE′=12,故答案为:6+6,12;(3)∵CE=CF,∴∠CEQ<90°,①当∠EQP=90°时,如图2①,∵∠ECF=∠BCD,BC=DC,EC=FC,∴∠CBD=∠CEF,∵∠BPC=∠EPQ,∴∠BCP=∠EQP=90°,∵AB=CD=6,tan∠ABC=tan∠ADC=2,∴DE=6,∴t=6秒;②当∠EPQ=90°时,如图2②,∵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EC与AC重合,∴DE=6,∴t=6秒;(4)y=t﹣12﹣,如图3,连接GF分别交直线AD、BC于点M、N,过点F作FH⊥AD于点H,由(1)知∠1=∠2,又∵∠1+∠DCE=∠2+∠GCF,∴∠DCE=∠GCF,在△DCE和△GCF中,∵,∴△DCE≌△GCF(SAS),∴∠3=∠4,∵∠1=∠3,∠1=∠2,∴∠2=∠4,∴GF∥CD,又∵AH∥BN,∴四边形CDMN是平行四边形,∴MN=CD=6,∵∠BCD=∠DCG,∴∠CGN=∠DCN=∠CNG,∴CN=CG=CD=6,∵tan∠ABC=tan∠CGN=2,∴GN=12,∴GM=6+12,∵GF=DE=t,∴FM=t﹣6﹣12,∵tan∠FMH=tan∠ABC=2,∴FH=(t﹣6﹣12),即y=t﹣12﹣.类型二、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从原点O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t(t>0)秒,抛物线y=x2+bx+c经过点O和点P.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为A(1,0)、B(1,-5)、D(4,0).⑴求c、b(可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⑵当t>1时,抛物线与线段AB交于点M.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你认为∠AMP的大小是否会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AMP的值;⑶在矩形ABCD的内部(不含边界),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好点”.若抛物线将这些“好点”分成数量相等的两部分,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由抛物线y=x2+bx+c经过点O和点P,将点O与P的坐标代入方程即可求得c,b;(2)当x=1时,y=1-t,求得M的坐标,则可求得∠AMP的度数;(3)根据图形,可直接求得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把x=0,y=0代入y=x2+bx+c,得c=0,再把x=t,y=0代入y=x2+bx,得t2+bt=0,∵t>0,∴b=-t;(2)不变.∵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tx,且M的横坐标为1,∴当x=1时,y=1-t,∴M(1,1-t),∴AM=|1-t|=t-1,∵OP=t ,∴AP=t-1, ∴AM=AP ,∵∠PAM=90°,∴∠AMP=45°;(3)72<t<113.①左边4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4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 ②左边3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3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 则有-4<y 2<-3,-2<y 3<-1, 即-4<4-2t <-3,-2<9-3t <-1,∴72<t<4且103<t<113,解得72<t<113;③左边2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2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 ④左边1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1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 ⑤左边0个好点在抛物线上方,右边0个好点在抛物线下方:无解; 综上所述,t 的取值范围是:72<t<113.【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点的关系.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与方程思想的应用.类型三、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二次函数2+2y ax ax c =+的图象与y 轴交于(0,3)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的坐标为(-3,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点M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若直线OM 把四边形ACDB 分成面积为1:2的两部分,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3)点P 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问:点P 在何处时△CPB 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思路点拨】(1)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只有两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将点B 、C 的坐标代入其中求解即可.(2)先画出相关图示,连接OD 后发现:S △OBD :S 四边形ACDB =2:3,因此直线OM 必须经过线段BD 才有可能符合题干的要求;设直线OM 与线段BD 的交点为E ,根据题干可知:△OBE 、多边形OEDCA 的面积比应该是1:2或2:1,即△OBE 的面积是四边形ACDB 面积的1233或,所以先求出四边形ABDC 的面积,进而得到△OBE 的面积后,可确定点E 的坐标,首先求出直线OE (即直线OM )的解析式,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后即可确定点M 的坐标(注意点M 的位置).(3)此题必须先得到关于△CPB 面积的函数表达式,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来求出△CPB 的面积最大值以及对应的点P 坐标;通过图示可发现,△CPB 的面积可由四边形OCPB 的面积减去△OCB 的面积求得,首先设出点P 的坐标,四边形OCPB 的面积可由△OCP 、△OPB 的面积和得出. 【答案与解析】解:(1)由题意,得:3,9-60.c a a c =⎧⎨+=⎩ 解得:-1,3.a c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3y x x =+ ,顶点D 的坐标为(-1,4). (2)画图由A、B、C、D四点的坐标,易求四边形ACDB 的面积为9.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2x+6.设直线OM 与直线BD 交于点E ,则△OBE 的面积可以为3或6.①当1=9=33OBE S ∆⨯时,如图,易得E 点坐标(-2,-2),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x.E M xy O A BCD设M 点坐标(x ,-x ),21223113113,().22x x x x x -=--+---+==舍 ∴113113M ,22--+() ② 当时,同理可得M 点坐标.∴ M 点坐标为(-1,4).(3)如图,连接OP ,设P 点的坐标为(),m n , ∵点P 在抛物线上,∴232n m m =-+-, ∴PB PO OPB OB S S S S =+-△C △C △△C111||222OC m OB n OC OB =⋅-+⋅-⋅ ()339332222m n n m =-+-=--()22333273.2228m m m ⎛⎫=-+=-++ ⎪⎝⎭∵3<0m -<,∴当32m =-时,154n =. △CPB 的面积有最大值27.8∴当点P 的坐标为315(,)24-时,△CPB 的面积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27.8【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面积的解法以及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2)问中,一定先要探究一下点M 的位置,以免出现漏解的情况.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与端点B 、C 不重合),过点D 作直线y =-12x +b 交折线OAB 于点E .(1)记△O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E 在线段OA 上时,若矩形OABC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A 1B 1C 1,试探究OA 1B 1C 1与矩形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yxDECOAB【答案】(1)由题意得B (3,1).若直线经过点A (3,0)时,则b =32 若直线经过点B (3,1)时,则b =52若直线经过点C (0,1)时,则b =1.①若直线与折线OAB的交点在OA上时,即1<b≤32,如图1,此时点E(2b,0).∴S=12OE·CO=12×2b×1=b.②若直线与折线OAB的交点在BA上时,即32<b<52,如图2,此时点E(3,32b-),D(2b-2,1).∴S=S矩-(S△OCD+S△OAE+S△DBE)= 3-[12(2b-1)×1+12×(5-2b)•(52b-)+12×3(32b-)](2)如图3,设O1A1与CB相交于点M,C1B1与OA相交于点N,则矩形O1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即为四边形DNEM的面积.由题意知,DM∥NE,DN∥ME,∴四边形DNEM 为平行四边形,根据轴对称知,∠MED=∠NED, 又∠MDE=∠NED,∴∠MED=∠MDE,MD=ME,∴平行四边形DNEM为菱形.过点D作DH⊥OA,垂足为H,设菱形DNEM的边长为a,由题可知,D(2b-2,1),E(2b,0),∴DH=1,HE=2b-(2b-2)=2,∴HN=HE-NE=2-a,则在Rt△DHM中,由勾股定理知:222(2)1a a=-+,∴a=5 . 4.∴S四边形DNEM =NE·DH=54.∴矩形OA1B1C1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不发生变化,面积始终为54.类型四、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4. 如图所示,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1)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2)设顶点为F的抛物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P,且以点E、F、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MNFE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FBD=∠ABD,FB=AB,可得四边形ABFD是正方形,则可求点E、F的坐标;(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则可用顶点式设抛物线的解析式. 因为以点E、F 、P 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没有给明顶角的顶点,而顶角和底边都是唯一的,所以要抓住谁是顶角的顶点进行分类,可分别以E 、F 、P 为顶角顶点;(3)求周长的最小值需转化为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解. 【答案与解析】解:(1)E(3,1);F(1,2);(2)连结EF ,在Rt △EBF 中,∠B=90°,∴EF=5212222=+=+BF EB .设点P 的坐标为(0,n),n >0,∵顶点F(1,2),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1)2+2,(a ≠0).①如图1,当EF=PF 时,EF 2=PF 2,∴12+(n-2)2=5,解得n 1=0(舍去),n 2=4. ∴P(0,4),∴4=a(0-1)2+2,解得a=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2.②如图2,当EP=FP 时,EP 2=FP 2,∴(2-n)2+1=(1-n)2+9,解得n=-25(舍去)③当EF=EP 时,EP=5<3,这种情况不存在.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抛物线为y=2(x-1)2+2.(3)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如图3,作点E 关于x 轴的对称点E′,作点F 关于y 轴的对称点F′,连结E′F′,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 ,则点M 、N 就是所求. 连结NF 、ME. ∴E′(3,-1)、F′(-1,2),NF=NF′,ME=ME′. ∴BF′=4,BE′=3. ∴FN+NM+ME=F′N+NM+ME′=F′E′=2243 =5. 又∵EF=5,∴FN+MN+ME+EF=5+5, 此时四边形MNFE 的周长最小值为5+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等腰直角三角形、抛物线解析式的求法、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距离以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问题分类、求解,要特别注意分类原则是不重不漏,最简分类常见的依据是:一是依据概念分类,如判断直角三角形时明确哪个角可以是直角,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分清哪两条边是对应边;二是依运动变化的图形中的分界点进行分类,如一个图形在运动过程中,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部分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等. 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题是中考常见的压轴题型,解决这类问题主要分为两步:一是利用线段的长确定出几何图形中各点的坐标;二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类型五、几何图形中的探究、归纳、猜想与证明问题5. 如图所示,以等腰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1BB 1,……,如此作下去,若OA=OB=1,则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 ________(n 为正整数).B 2B 1A 1BOA【思路点拨】本题要先根据已知的条件求出S 1、S 2的值,然后通过这两个面积的求解过程得出一般性的规律,进而可得出S n 的表达式.【总结升华】本题要先从简单的例子入手得出一般化的结论,然后根据得出的规律去求特定的值. 举一反三:【变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求3+32+33+…+3100的值. 解:令S=3+32+33+…+3100(1),将等式两边提示乘以3得到:3S=32+33+34+…+3101(2), (2)-(1)得到:2S=3101-3问题:(1)2+22+…+22011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2)求4+12+36+…+4×350的值;(3)如图,在等腰Rt△OAB中,OA=AB=1,以斜边OB为腰作第二个等腰Rt△OBC,再以斜边OC为腰作第三个等腰Rt△OCD,如此下去…一直作图到第8个图形为止.求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斜边之和.(直接写出结果).【答案】解:(1)22012-2.(2)令S=4+12+36+…+4×350 ①,将等式两边提示乘以3得到:3S=12+36+108+…+4×351②,②-①得到:2S=4×341-4∴S=2×351-2∴4+12+36+…+4×350=2×351-2.(3)92-2 2-1().。

中考数学代数式综合测试卷(1)及答案

中考数学代数式综合测试卷(1)及答案

中考代数式综合测试卷(一)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满分30分)每一个小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结论,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一小题:选对得3分,不选、选错或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的(不论是否写在括号内)一律得0分。

1.一个代数式减去22x y -等于222x y +,则这个代数式是( )。

A.23y -B.222x y + C.2232y x -D.23y2.下列各组代数式中,属于同类项的是( )。

A .b a 221 与221ab B .b a 2 与c a 2 C .22与43 D . p 与q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233x x -=B.22321a a -= C.235358x x x +=D.22232a a a -=4.a = 255, b = 344, c = 433, 则 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 a>c>b B . b>a>c C . b>c>a D . c>b>a 解:a = 255=(25)11=3211b = 344=(34)11=8111c = 433=(23)11=8115.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 ,个位数字是y ,如果把它们的位置颠倒一下,得到的数是( )。

A.y x +B.yxC.10y x +D.10x y +6.若26(3)(2)x kx x x +-=+-,则k 的值为( )。

A . 2B . -2 C. 1 D. –1 7.若x 2+mx +25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A .20B .10 C. ± 20 D.±108.若代数式2231y y +=,那么代数式2469y y +-的值是( )。

A.2B.17C.7- D.79.如果(2-x)2+(x -3)2=(x -2)+(3-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中考数学专题:圆与一次函数(代几综合)

中考数学专题:圆与一次函数(代几综合)

(2011南京)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是(2,a)(a>2),半径为2,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则a的值是2。

(2010•文山州)如图,已知直线l的解析式为y=-x+6,它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n从原点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n∥l,直线n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C、D两点,线段CD的中点为P,以P为圆心,以CD为直径在CD上方作半圆,半圆面积为S,当直线n与直线l重合时,运动结束.(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直线n在运动过程中,①当t为何值时,半圆与直线l相切?②是否存在这样的t值,使得半圆面积S= 12S梯形ABCD?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1四川达州,21,6分)如图,在△ABC 中,∠A=90°,∠B=60°,AB=3,点D 从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点D 不与B 重合),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以DE 为直径作⊙O ,并在⊙O 内作内接矩形ADFE ,设点D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DEF 的面积S ; (2)当t 为何值时,⊙O 与直线BC 相切?C【答案】解:(1)∵DE ∥BC ,∴∠ADE=∠B=60° 在△ADE 中,∵∠A=90° ∴ADAEADE =∠tan ∵AD=t t =⨯1,∴AE=t 3 又∵四边形ADFE 是矩形, ∴S △DEF =S △ADE =22332121t t t AE AD =⨯⨯=⨯()30<≤t ∴S=223t ()30<≤t (2)过点O 作OG ⊥BC 于G ,过点D 作DH ⊥BC 于H ,H G∵DE ∥BC ,∴OG=DH ,∠DHB=90° 在△DBH 中,BDDHB =sin ∵∠B=60°,BD=AD AB -,AD=t ,AB=3,∴DH=)3(23t -,∴OG=)3(23t - 当OG=DE 21时,⊙O 与BC 相切, 在△ADE 中,∵∠A=90°,∠ADE=60°,∴21cos ==∠DE AD ADE , ∵AD=t ,∴DE=2AD=t 2, ∴2)3(232⨯-=t t , ∴936-=t∴当936-=t 时,⊙O 与直线BC 相切(2011湖南娄底,25,10分)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且AD=2,以CD为直径作⊙O1,交BC于点E,过点E作EF⊥AB于F,建立如图1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0,,B(-2,0).(1)求C,D两点的坐标.(2)求证:EF为⊙O1的切线.(3)探究:如图13,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线段PC的长度与P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如果存在,请找出P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连结DE,∵CD是⊙O1的直径,∴DE⊥BC,∴四边形ADEO为矩形.∴OE=AD=2,DE=AO.在等腰梯形ABCD中,DC=AB.∴CE=BO=2,CO=4.∴C(4,0),D(2,).(2)连结O1E,在⊙O1中,O1E=O1C,∠O1EC=∠O1C E,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CB.∴O1E∥AB,又∵EF⊥AB,∴O1E⊥EF.∵E在AB上,∴EF为⊙O1的切线(3)解法一: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如右图,过P作PM⊥y轴于M,作PN⊥x轴于N,依题意得PC=PM,在矩形OMPN中,ON=PM,设ON=x,则PM=PC=x,CN=4-x,tan∠ABO=AOBO==∴∠ABO=60︒,∴∠PCN =∠ABO =60︒.MP在Rt △PCN 中, cos ∠PCN =12CN PC =, 即412x x -=, ∴x =83.∴PN =CN ·tan ∠PCN =(4-83)∴满足条件的P 点的坐标为(83). 解法二: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 ,如右图,在Rt △AOB 中,AB 4. 过P 作PM ⊥y 轴于M ,作PN ⊥x 轴于N ,依题意得PC =PM , 在矩形OMPN 中,ON =PM ,设ON =x ,则PM =PC =x ,CN =4-x , ∵∠PCN =∠ABO ,∠PCN =∠AOB =90︒. ∴△PNC ∽△AOB , ∴PC CN AB BO =,即442x x-=. 解得x =83.又由△PNC ∽△AOB ,得834PN PC AO AB ==,∴PN =∴满足条件的P 点的坐标为(83(2010•泰州)如图,⊙O是O为圆心,半径为5的圆,直线y=kx+b交坐标轴于A、B两点.(1)若OA=OB①求k;②若b=4,点P为直线AB上一点,过P点作⊙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C、D,若∠CPD=90°,求点P的坐标;(2)若k=-12,且直线y=kx+b分⊙O的圆周为1:2两部分,求b.(2010•连云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C的圆心坐标为(-2,-2),半径为2.函数y=-x+2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P为AB上一动点.(1)连接CO,求证:CO⊥AB;(2)若△POA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当直线PO与⊙C相切时,求∠POA的度数;当直线PO与⊙C相交时,设交点为E、F,点M为线段EF的中点,令PO=t,MO=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2009•永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3,0),经过A、O两点作半径为5/2的⊙C,交y轴的负半轴于点B.(1)求B点的坐标;(2)过B点作⊙C的切线交x轴于点D,求直线BD的解析式.相切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1的坐标为(-4,0),以点O1为圆心,8为半径的圆与x 轴交于A,B两点,过A作直线l与x轴负方向相交成60°的角,且交y轴于C点,以点O2(13,5)为圆心的圆与x轴相切于点D.(1)求直线l的解析式;(2)将⊙O2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平移,当⊙O2第一次与⊙O1外切时,求⊙O2平移的时间.1. (东营)在△ABC 中,∠A =90°,AB =4,AC =3,M 是AB 上的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M 点作MN ∥BC 交AC 于点N .以MN 为直径作⊙O ,并在⊙O 内作内接矩形AMPN .令AM =x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MNP 的面积S ;(2)当x 为何值时,⊙O 与直线BC 相切?(3)在动点M 的运动过程中,记△MNP 与梯形BCNM 重合的面积为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x 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解:(1)∵MN ∥BC ,∴∠AMN =∠B ,∠ANM =∠C . ∴ △AMN ∽ △ABC .∴ AM AN AB AC=,即43x AN=.∴ AN =43x .∴ S =2133248MNP AMN S S x x x∆∆==⋅⋅=.(0<x <4) (2)如图2,设直线BC 与⊙O 相切于点D ,连结AO ,OD ,则AO =OD =21MN . 在Rt △ABC 中,BC. 由(1)知 △AMN ∽ △ABC .∴ AM MN AB BC=,即45x MN=.∴ 54MN x =,∴ 58OD x =. 过M 点作MQ ⊥BC 于Q ,则58MQ OD x ==. 在Rt △BMQ 与Rt △BCA 中,∠B 是公共角,∴ △BMQ ∽△BCA .∴ BM QM BC AC=.∴ 55258324xBM x ⨯==,25424AB BM MA x x =+=+=.∴ x =4996. ∴ 当x =4996时,⊙O 与直线BC 相切. (3)随点M 的运动,当P 点落在直线BC 上时,连结AP ,则O 点为AP 的中点.∵ MN ∥BC ,∴ ∠AMN =∠B ,∠AOM =∠APC∴ △AMO ∽ △ABP .BD 图 2P 图 3B图 1∴ 12AM AO AB AP ==. AM =MB =2.故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① 当0<x ≤2时,2Δ83x S y PMN ==.∴ 当x =2时,2332.82y =⨯=最大 ② 当2<x <4时,设PM ,PN 分别交BC 于E ,F .∵ 四边形AMPN 是矩形, ∴ PN ∥AM ,PN =AM =x . 又∵ MN ∥BC ,∴ 四边形MBFN 是平行四边形. ∴ FN =BM =4-x .∴ ()424PF x x x =--=-. 又△PEF ∽ △ACB . ∴2PEF ABC S PF AB S ∆∆⎛⎫= ⎪⎝⎭.∴()2322PEF S x ∆=-MNP PEFy S S ∆∆=-=()222339266828x x x x --=-+-. 当2<x <4时,29668y x x =-+-298283x ⎛⎫=--+ ⎪⎝⎭.∴ 当83x =时,满足2<x <4,2y =最大. 综上所述,当83x =时,y 值最大,最大值是2.图 4(无锡)如图,已知点A从(1,0)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x轴向正方向运动,以O,A为顶点作菱形OABC,使点B,C在第一象限内,且∠AOC=600,;以P(0,3)为圆心,PC为半径作圆.设点A运动了t秒,求:(1)点C的坐标(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A在运动过程中,所有使⊙P与菱形OABC的边所在直线相切的t的值.解:(1)过C作CD x⊥轴于D,1OA t=+,1OC t∴=+,1 cos602tOD OC +∴==,3(1sin60DC OC==,∴点C的坐标为1)22t t⎛⎫++⎪⎪⎝⎭,.················(2分)(2)①当P与OC相切时(如图1),切点为C ,此时PC OC⊥,cos30 OC OP∴=,3 13t∴+=,1t∴=②当P与OA,即与x轴相切时(如图2),则切点为O,PC=过P作PE OC⊥于E,则12OE OC=,133cos302tOP+∴==.③当P与AB所在直线相切时(如图3),设切点为F,PF交OC于G,则PF OC⊥,FG CD∴==,3(1sin30PC PF OP∴==+.过C作CH y⊥轴于H,则222PH CH PC+=,22213322t⎫⎛+⎛⎫∴+-=+⎪⎪⎪⎝⎭⎝⎭⎝⎭,化简,得2(1)1)270t t+-++=,解得1t+=9310t=-<,1t∴=.∴所求t的值是1,1和1.2010 山东淄博)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O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D 两点.E 为⊙O 上在第一象限的某一点,直线BF 交⊙O 于点F ,且∠ABF =∠AEC ,则直线BF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答案】1-=x y ,1+-=x y2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0),(3,0),(0,3),D(1,a)在直线BC上,⊙A是以A为圆心,AD为半径的圆.(1)求a的值;(2)求证:⊙A与BC相切;(3)在x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C与⊙A相切,若存在,求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线段AD与y轴交于点E,过点E的任意一直线交⊙A于P、Q两点,问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始终满足PE•QE=K,如果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0安徽蚌埠)已知⊙O 过点D (3,4),点H 与点D 关于x 轴对称,过H 作⊙O 的切线交x 轴于点A 。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代数综合、代数几何综合》(有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代数综合、代数几何综合》(有答案)

代数综合题一:对于实数a,b,我们用符号min{a,b}表示a,b两数中较小的数,如min{3,5}=3,因此,min{-1,-2}=________;若{}22min(1),4+=,则x=___________.x x题二:对于实数c,d,我们用符号max{c,d}表示c,d两数中较大的数,如max{3,5}=5,因此,题四: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0,m2)(m>0)在y轴正半轴上,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分别交抛物线C1:y A、B,交抛物线C2:y于点C、D.(1)如图①,原点O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点Q,分别连接OA,OB,QC 和QD,求△AOB与△CQD面积比为_______.(2)如图②过点A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C2于点E,过点D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C1于点F,在y轴上任取一点M,连接MA、ME、MD和MF,则△MAE与△MDF面积的比值为_______.题七: 设函数y =⎩⎨⎧<+≥+-0130242x x x x x , ,,若互不相等的实数x 1,x 2,x 3,满足y 1=y 2=y 3, 求x 1+x 2+x 3的取值范围.题八: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243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 (1)求直线AC 的表达式;(2)在x 轴下方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点P (x 1,y 1),Q (x 2,y 2),与直线AC 交于点N (x 3,y 3),若x 1>x 2>x 3,结合函数的图象,求x 1+x 2+x 3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题一:-2,-3或2.详解:∵-2<-1,∴min{-1,-2}=-2,∵{}22+=,x xmin(1),4当(x+1)2=x2时,解得:x=-0.5,(x+1)2=x2=0.25,这时不可能得出最小值为4,当x>-0.5,(x+1)2>x2,则x2=4,解得x1=2或x2=-2(舍去),当x<-0.5,(x+1)2<x2,则(x+1)2=4,解得x1=-3或x2=1(舍去),∴x=-3或x=2.题二:∵{}22++=,max22,2x x x当x2+2x+2=x2时,解得:x=-1,x2+2x+2=x2=1,这时不可能得出最大值为2,当x>-1,x2+2x+2>x2,则x2+2x+2=2,解得x1=0或x2=-2(舍去),∴x=0.题三:∴C (-3m ,m 2),D (3m ,m 2),∴CD =6m ,∵O 、Q 关于直线CD 对称, ∴PQ =OP ,∵CD ∥x 轴,∴∠DPQ =∠DPO =90°,∴△AOB 与△CQD 的高相等, PQ CD PO AB ⋅⋅2121=mm 64=32.AEM DFMS S=∵S △OEF +S △OFD =S △OEC +S 梯形ECDF ,而S △OFD =S △OEC =2, 2详解:先作出函数y =⎩⎨⎧<+≥+-0130242x x x x x , ,的图象,如图,不妨设x 1<x 2<x 3,∵y =242x x -+(x ≥0)的对称轴为x =2,y 1=y 2,∴x 2+x 3=4, ∵y =242x x -+(x ≥0)的顶点坐标为(2,-2),令y =-2,代入y =3x +1,解得:x =-1,∴-1<x 1<0,则x 1+x 2+x 3的取值范围是:-1+4<x 1+x 2+x 3<0+4,∴3<x 1+x 2+x 3<4.题八: (1)y =x +3;(2)-8<x 1+x 2+x 3<-7.详解:(1)由y =243x x ++得到:y =(x +3)(x +1),C,∴A (-3,0),B (-1,0),设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kx +b (k ≠0), ∴⎩⎨⎧==+303-b b k ,解得:⎩⎨⎧==31b k ,所以直线AC 的表达式为y =x +3,(2)由y =243x x ++得到:y =(x +2)2-1,∴抛物线y =243x x ++的对称轴是x =-2, 顶点坐标是(-2,-1),∵y 1=y 2,∴x 1+x 2=-4,令y =-1,代入y =x +3,解得:x =-4,∵x 1>x 2>x 3,∴-4<x 3<-3,∴-4-4<x 1+x 2+x 3<-3-4,∴-8<x 1+x 2+x 3<-7.代数几何综合题一: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到点P,使得△P AC的周长最小,并求出点P 的坐标.题二: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4,0),B(1,0),与y轴交于点D(0,4),点C(-2,n)也在此抛物线上.(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设BC交y轴于点E,连接AE,AC请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题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在图形M上,点Q在图形N上,称线段PQ长度的最小值为图形M,N的密距,记为d(M,N).特别地,若图形M,N有公共点,规定d(M,N)=0.(1)如图1,⊙O的半径为2,①点A(0,1),B(4,3),则d(A,⊙O)=,d(B,⊙O)=.是⊙O的关联点,求m的取值范围;(2)若线段EF上的所有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求这个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题一: (1)y =214x --+(),M (1,4);(2)P (1,2). 详解:(1)∵抛物线y =ax 2+bx +c (a ≠0)过A (-1,0)、B (3,0),C (0,3)三点,∴93003a b c a b c c ++=⎧⎪-+=⎨⎪=⎩,解得12c=3a b =-⎧⎪=⎨⎪⎩.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314y x x x =-++=--+(),故顶点M 为(1,4); (2)如图1,∵点A 、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连接BC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一点,即为所求点P .设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H ,题二: (1)y =-x 2-3x +4,C (-2,6);(2)△A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详解:(1)∵抛物线经过A 、B 、D 三点,∴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164004a b c a b c c -+⎧⎪++⎨⎪⎩===,解得134a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3x +4, ∵点C (-2,n )也在此抛物线上,∴n =-4+6+4=6,∴C 点坐标为(-2,6);∴AE2+CE2=20+20=40=AC2,且AE=CE,∴△A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苏科版中考数学复习基础必练习题:第三章-代数式(含解析)

苏科版中考数学复习基础必练习题:第三章-代数式(含解析)

2019备战中考数学基础必练(苏科版)-第三章-代数式(含解析)一、单选题1.多项式﹣y2﹣y﹣1的一次项是()A. 1B. ﹣1C.D.2.若x=2,y=﹣1,那么代数式x2+2xy+y2的值是()A. 0B. 1C. 2D. 43.如果单项式x2y m+2与x n y的和仍然是一个单项式,则m、n的值是()A. m = 2,n = 2B. m =-2,n = 2C. m = -1,n = 2D. m = 2 ,n =-14.下列代数式书写规范的是()A. 8x2yB. 1 bC. ax3D. 2m÷n5.如图,它是一个程序计算器,如果输入m=6,那么输出的结果为()A. 3.8B. 2.4C. 36.2D. 37.26.已知a+b=7,ab=10,则代数式(5ab+4a+7b)+(3a-4ab)的值为( )A. 49B. 59C. 77D. 1397.下面的式子中正确的是()A. 3a2﹣2a2=1B. 5a+2b=7abC. 3a2﹣2a2=2aD. 5xy2﹣6xy2=﹣xy28.如图是一个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值为﹣2时,则输出的数值为()A. 3B. 8C. 64D. 639.下列合并同类项的结果正确的是( )A. a+3a=3a2B. 3a-a=2C. 3a+b=3abD. a2-3a2=-2a2二、填空题10.县化肥厂第一季度增产a吨化肥,以后每季度比上一季度增产x%,则第三季度化肥增产的吨数为________ 。

11.若单项式2x2y m与-的和仍为单项式,则m+n的值是________ .12.a与3的和的4倍,用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13.若n表示整数,则奇数用n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

14.在代数式3m+5n﹣k中,当m=﹣2,n=1时,它的值为1,则k=________;当m=2,n=﹣3时代数式的值是________.15.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16.多项式-x3y2+3x2y4-2xy2的次数是________.17.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若输入x的值为1,则输出y的值为________.18.如果多项式x4-(a-1)x3+3x2-(b+1)x-1中不含x3和x项,则a=________,b=________.三、计算题19.化简:3a2+2a-4a2-7a20.已知2x a y b+1+(a-1)x2是关于x,y的四次单项式,求a,b的值.四、解答题21.若单项式5x2y和42x m y n是同类项,求m+n的值.2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五、综合题23.综合题。

2020年数学中考复习,几何代数综合压轴题解析(三)

2020年数学中考复习,几何代数综合压轴题解析(三)

2020年数学中考复习,几代综合压轴题解析(三)1.(2019.眉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94x 2+bx+c 经过点A(-5,0)和点B (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2)点P 是抛物线上A 、D 之间的一点,过点P 作PE ⊥x 轴于点F ,当矩形PEFG 的周长最大时,求点P 的横坐标;(3)如图连接AD 、BD ,点M 在线段AB 上(不与A 、B 重合),作∠DMN=∠DBA ,MN 交线段AD 于点N ,是否存在这样点M ,使得△D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AN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将A(-5,0)和点B (1,0)代入y=-94x 2+bx+c ,可得b=-916,c=920∴抛物线的解析式:y=-94x 2-916x+920,D (-2,4).(2)设P (m,-94m 2-916m+920),根据对称性可得GP=-4-2m 。

矩形PEFG 的周长=2(PE+PG )=2(-94m 2-916m+920-4-2m )=-98(m+417)2+18225 当m=-417时,矩形PEFG 的周长有最大值,即P 的点的横坐标为m=-417。

(3)由A(-5,0)和点B (1,0),D (-2,4)可求得AB=6,AD=DB=5。

①当MD=MN 时,由∠DBA=∠MAB,∠BDM=∠AMN.可证得△MBD ≌△NAM, ∴AN=MB.又∠DMN=∠DBA=∠DAB ,∠MDN=∠ADM,∴∠DNM=∠AMD ∴△ADM 是等腰三角形,即AM=AD=5,∴AN=MB=6-5=1②当ND=MN 时,∠NDM=∠DMN=∠DBA,又∠DAM 是公共角, ∴△ADM ∽△ABD ,∴AD 2=AM ·AB,可求得AM=625,BM=611 又△ANM ∽△BMD,∴DBAM=MB AN , 可得AN=3655。

③当ND=MD 时,可得∠DNM=∠DMN,又知∠DMN=∠DBA=∠DAB ,而发生了∠PNM=∠PAM,显然 这种情况不成立。

【初三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含答案)(共15页)

【初三数学】代数几何综合题(含答案)(共15页)

代数几何综合题代数几何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面最广、综合笥最强的题型,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很多以代数几何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其命题的主要结合点是方程与几何、函数与几何等,解代数几何综合题最常用的数学方法是数形结合,由形导数,以数促形。

例1、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A (2,0),B (0,2),P (x ,0)()x <0,连结BP ,过P 点作PC PB ⊥交过点A 的直线a 于点C (2,y )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x 取最大整数时,求BC 与PA 的交点Q 的坐标。

解:(1) PC PB BO PO ⊥⊥,∴∠+∠=︒∠+∠=︒∴∠=∠CPA OPB PBO OPB CPA PBO 9090, A (2,0),C (2,y )在直线a 上 ∴∠=∠=︒BOP PAC 90∴∆∆BOP PAC ~∴=PO AC BOPA,∴=+||||||x y x 22, x y x y x<<∴=-0022,,∴=-+y x x 122(2) x <0,∴x 的最大整数值为-1 ,当x =-1时,y =-32,∴=CA 32BO a BOQ CAQ OQ AQ BOCA//~,,∴∴=∆∆ 设Q 点坐标为()m ,0,则AQ m =-2∴-=∴=m m m 223287,Q 点坐标为()870,说明:利用数形结合起来的思想,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应用。

关键是搞清楚用坐标表示的数与线段的长度的关系。

练习1.如图,从⊙O 外一点A 作⊙O 的切线AB 、AC ,切点分别为B 、C ,⊙O 的直径BD 为6,连结CD 、AO.(1)求证:CD ∥AO ;(3分)(2)设CD =x ,AO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分) (3)若AO +CD =11,求AB 的长。

(4分)B2.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x1,0)、(x2,O),其中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x+m-3=O 的两根,且x1<0<x2.(1)求m的取值范围;(2)设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ACB=90°,∠CAB=30°,求m的值;(3)在上述条件下,若点D在第二象限,△DAB≌△CBA,求出直线AD的函数解析式.3.一张矩形纸片OABC 平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 为原点,点A 在x 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A =5,OC =4。

最新中考数学:代几综合题—以代数为主的综合

最新中考数学:代几综合题—以代数为主的综合

代几综合题(以代数为主的综合) 典题探究例1 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于点A (0,3),与x 轴分别交于B (1,0)、C (5,0)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 为线段OA 的一个三等分点, 求直线DC 的解析式;(3)若一个动点P 自OA 的中点M 出发,先到达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某点(设为点F ),最后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3y mx mx n =++经过(35)(02)P A ,,,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B ,将直线AB 沿y 轴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直线,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C 点,求直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求到直线OB OC BC ,,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B 的坐标为(3,0),将直线y kx =沿y 轴向上平移 3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B 、C 两点.(1) 求直线BC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点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 =∠ACB ,求点P的坐标;(3)连结CD ,求∠OCA 与∠OCD 两角和的度数.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454122+-++--=m m x m x m y 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 和点A ,点B(2,n)在这条抛物线上.(1) 求点B 的坐标;(2) 点P 在线段OA 上,从O 点出发向点运动,过P 点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OB 交于点E 。

延长PE 到点D 。

使得ED=PE. 以PD 为斜边在PD 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当P 点运动时,C 点、D 点也随之运动)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的顶点C 落在此抛物线上时,求OP 的长;若P 点从O 点出发向A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线段OA 上另一点Q 从A 点出发向O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Q 点到达O 点时停止运动,P 点也同时停止运动)。

中考数学综合实践作业题

中考数学综合实践作业题

一、题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能源、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

智慧城市是指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城市。

本题将以智慧城市为背景,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题目内容1. 设智慧城市中,某区域的面积为S,该区域分为三个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已知居住区面积占总面积的40%,商业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0%,工业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0%。

求工业区的面积。

2.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圆形公园,公园的半径为r。

已知公园的周长为C,求公园的面积。

3.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交通枢纽,该枢纽的面积为A。

已知交通枢纽的周长为P,求交通枢纽的半径。

4.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广场,广场的面积为S。

已知广场的周长为C,求广场的边长。

5.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绿化带,绿化带的形状为长方形,长为L,宽为W。

已知绿化带的面积为S,求绿化带的长和宽。

6.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水上公园,公园的形状为圆形,半径为r。

已知公园的周长为C,求公园的面积。

7.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体育公园,公园的形状为矩形,长为L,宽为W。

已知公园的周长为P,求公园的面积。

8.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儿童乐园,乐园的形状为圆形,半径为r。

已知乐园的面积为S,求乐园的周长。

9.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绿地,绿地的形状为长方形,长为L,宽为W。

已知绿地的面积为S,求绿地的周长。

10. 某智慧城市计划在市中心建设一个商业区,商业区的形状为圆形,半径为r。

已知商业区的面积为S,求商业区的周长。

三、解题步骤1. 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要求求解的量。

2. 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列出方程或公式。

3. 对方程或公式进行求解,得到最终答案。

四、答案1. 工业区的面积= S × 30% = 0.3S2. 公园的面积= πr^2 = C^2 / (4π)3. 交通枢纽的半径= A / π4. 广场的边长 = C / 45. 绿化带的长 = S / W,绿化带的宽 = S / L6. 水上公园的面积= πr^2 = C^2 / (4π)7. 体育公园的面积= L × W = P^2 / (8π)8. 儿童乐园的周长= 2πr = 4S / r9. 绿地的周长= 2(L + W) = 2√(2S)10. 商业区的周长= 2πr = 4S / π五、注意事项1.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专题40 代数综合压轴题-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拓展训练(原卷版)

专题40 代数综合压轴题-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拓展训练(原卷版)

专题40 代数综合压轴题(原卷版)类型一配方法的应用1.(2022•南京模拟)利用我们学过的完全平方公式及不等式知识能解决方程或代数式的一些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阅读材料:若m2﹣2mm+2n2﹣8n+16=0,求m、n的值.2.(2022秋•和平区校级期末)已知多项式A=2x2+my﹣12,B=nx2﹣3y+6.(1)若(m+2)2+|n﹣3|=0,化简A﹣B;(2)若A+B的结果中不含有x2项以及y项,求m+n+mn的值.3.已知a+b+c=1,b2+c2﹣4ac+6c+1=0,求abc的值.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综合4.(2011•东城区二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b2=0,a>0,b>0.(1)若方程有实数根,试确定a,b之间的大小关系;(2)若a:b=2:3,且2x1﹣x2=2,求a,b的值;(3)在(2)的条件下,二次函数y=x2+2ax+b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A、C(点A在点C的左侧),与y轴的交点为B,顶点为D.若点P(x,y)是四边形ABCD边上的点,试求3x﹣y的最大值.5.(2021秋•沙市区校级期中)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m﹣2)x﹣1=0(m为实数).(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求证:无论m取何值,抛物线y=(m﹣1)x2+(m﹣2)x﹣1总过x轴上的一个固定点.类型三含参二次函数6.(2021•邯郸模拟)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G:y=ax2﹣4ax+1(a>0).(1)若抛物线过点A(﹣1,6),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1≤x≤5时,y的最小值是﹣1,求1≤x≤5时,y的最大值;(3)已知直线y=﹣x+1与抛物线y=ax2﹣4ax+1(a>0)存在两个交点,若两交点到x轴的距离相等,求a的值;(4)如图2,作与抛物线G关于x轴对称的抛物线G',当抛物线G与抛物线G'围成的封闭区域内(不包括边界)共有11个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时,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7.(2022•河南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t+1)x2+2(t+2)x+32在x=0和x=2时的函数值相等.(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次函数y=kx+6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A(﹣3,m),求m和k的值;(3)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部分记为图象G,把图象G向左平移n(n>0)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记为M,请结合图象回答:当(2)中得到的直线与图象M有公共点时,求n的取值范围.8.已知抛物线y=mx2+(3﹣2m)x+m﹣2(m≠O)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1)求m的取值范围;(2)判断点P(1,1)是否在抛物线上;(3)当m=1时,求抛物线的顶点Q及P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的点P′的坐标,并过P′,Q,P 三点,画出抛物线草图.9.(2020•西青区二模)已知抛物线y=ax2﹣4ax﹣5(a>0).(I)当a=1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II)①试说明无论a为何值,抛物线一定经过两个定点,并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②将该抛物线沿这两个定点所在直线翻折,得到抛物线C1,直接写出C1的解析式;(III)若(II)中抛物线C1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2,求a的值.类型四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10.(2022•东海县一模)如图,已知抛物线y=―12x2+32x+2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1)则点A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2)设点P(x1,y1),Q(x2,y2)(其中x1>x2)都在抛物线y=―12x2+32x+2上,若x1+x2=1,请证明:y1>y2;(3)已知点M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N是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若∠CNM=90°,且△CMN 与△OBC相似,试求此时点N的坐标.11.(2021秋•越秀区校级期中)已知抛物线y=x2+2ax+a2﹣2(a为常数).(1)求证:无论a取任何实数,此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不相同的交点;(2)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x1,0),B(x2,0),x1<x2,抛物线顶点为点D.①若x1,x2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4,求a的值;②点E在抛物线对称轴上,△BDE是等腰三角形,求出点E的纵坐标.类型五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实际应用12.(2022•铁西区二模)某商家经销一种绿茶,已知绿茶每千克成本50元,在第一个月的试销时间内发现,销量随销售单价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变化规律如表:…70758085…x…销售单价(元/千克)月销售量…1009080 … …(千克)(1)请根据上述关系,完成表格.(2)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月销售利润;并利用配方法求月销售利润最大值;(3)在第一个月里,按月销售利润取最大值时的销售单价进行销售后,在第二个月里受物价部门干预,销售单价不得高于90元;且加上其他费用3000元.若商家要想在全部收回投资的基础上使第二个月的利润达到1700元,那么第二个月里应该确定销售单价为多少元?类型六绝对值概念的应用13.(2021秋•姜堰区期中)【阅读】已知m、n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为M、N,其中m>n,求M、N两点之间的距离MN.小明利用绝对值的概念,结合数轴,进行探索:解:因为m>n,所以有以下情况:情况1:若m>0,n>0,如图①,M、N两点之间的距离MN=|m|﹣|n|=m﹣n;情况2:若m≥0,n<0,如图②,M、N两点之间的距离MN=|m|+|n|=m﹣n;情况3:若m<0,n<0,如图③,M、N两点之间的距离MN=|n|﹣|m|=m﹣n.由此小明得出结论:若m、n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为M、N,其中m>n,则M、N两点之间的距离MN =m﹣n.【应用】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点C对应的数为c.(1)若b=1,AB=2,则a= .(2)若a=﹣2,b=4,点C到点A的距离是点C到点B距离的n(n>0)倍.①当n=12时,求c的值;②对于任意一个n的值,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始终有2个,请直接写出n取值范围 .(3)若a+b=﹣5,且a、b为整数,当ab的值最大时,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

2013届北京市中考数学二轮专题突破复习课件代几综合题

2013届北京市中考数学二轮专题突破复习课件代几综合题

图28-1
专题八┃ 京考解读
m-1 2 5m 解: (1)∵抛物线 y=- x + x+m2-3m+2 经过原点, 4 4 ∴m2-3m+2=0.解得 m1=1,m2=2. 由题意知 m≠1,∴m=2. 1 2 5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 x. 4 2 1 2 5 ∵点 B(2,n)在抛物线 y=- x + x 上, 4 2 ∴n=4. ∴B 点的坐标为 (2,4).
专题八┃ 京考解读
解: (1)①∵B 为 y 轴上的一个动点, ∴设点 B 的坐标为(0,y). 1 1 ∵- -0 = ≠2, 2 2 ∴|0-y|=2, 解得 y=2 或 y=-2. ∴点 B 的坐标是(0,2)或(0,-2). 1 ②点 A 与点 B 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为 . 2
专题八┃ 京考解读
②依题意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QMN.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2x+b. 由点 A(10,0),点 B(2,4),求得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1 y=- x+5.当 P 点运动到 t 秒时,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 2 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CD 与 NQ 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②.可 证△DP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时 OP、DP、AQ 的长 可依次表示为 t、4t、2t 个单位. ∴PQ=DP=4t. 10 ∴t+4t+2t=10.∴t= . 7
专题八┃ 京考解读
(2)由(1)可得点 M 的坐标为(0,6 3).由 DE∥AB,EM=MD, 可得 y 轴所在直线是线段 ED 的垂直平分线. ∴点 C 关于直线 DE 的对称点 F 在 y 轴上. ∴ED 与 CF 互相垂直平分.∴CD=DF=FE=EC. ∴四边形 CDFE 为菱形,且点 M 为其对称中心. 作直线 BM.设 BM 与 CD、EF 分别交于点 S、点 T. 可证△FTM≌△CSM. ∴FT=CS.∵FE=CD,∴TE=SD. ∵EC=DF,∴TE+EC+CS+ST=SD+DF+FT+TS. ∴直线 BM 将四边形 CDFE 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四边形. ∵点 B(6,0),点 M(0,6 3)在直线 y=kx+b 上, ∴直线 BM 的解析式为 y=- 3x+6 3.

广西南宁历年中考数学代几综合压轴题(第26题)

广西南宁历年中考数学代几综合压轴题(第26题)

历年中考第26题(2004年—2012年)(2004年)26某生活小区的居民筹集资金1600元,计划在一块上、下底分别为10m ,20m 的梯形空地上种植花木(如图10-1)(1)他们在△AMD 和BMC 地带上种植太阳花,单价为8元/m 2,当△AMD 地带种满花后(图10-1中阴影部分),共花了160元,请计算种满△BMC 地带所需的费用.(2)若其余地带要种的有玫瑰和茉莉花两种花木可供选择,单价分别为12元/m 2和10元/m 2,应选择种哪种花木,刚好用完所筹集的资金?(3)若梯形ABCD 为等腰梯形,面积不变(如图10-2),请你设计一种花坛图案,即在梯形内找到一点P ,使得△APB ≌△DPC 且S △APD = S △BPC ,并说出你的理由.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梯形. 专题:压轴题.分析:(1)由太阳花的单价和钱数可先求出△AMD 的面积,再由AD ∥BC 证出△AMD ∽△CMB ,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出△BMC 的面积,从而算出所要花费的钱数;(2)由△AMD ∽△CMB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它们的相似比,可求出两三角形AD 与BC 边上的高之比,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AD 边上的高,从而可求出整个梯形的高及面积.进而求出三角形AMB 和三角形DCM 的面积和,然后根据两种花的单价来计算哪种花合算;(3)由(2)可知整个梯形高为12,要保证△APB ≌△DPC 且S △APD =S △BPC ,P 点必须在AD 和BC 的垂直平分线上,且P 到AD 的距离是P 到BC 距离的2倍,即到AD 的距离应该为8.(2005年) 26. 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O 为原点,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OA=10,OC=6。

(1)如图所示,在AB 上取一点M ,使得△CBM 沿CM 翻折后,点B 落在x 轴上,记作B’点,求B’点的坐标;(2)求折痕CM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作B’G//AB 交CM 于点G ,若抛物线y x m =+162过点G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以原点O 为圆心,OG 为半径的圆与抛物线除交点G 外,是否还有交点?若有,请直接写出交点的坐标。

中考数学6种常考的压轴题类型

中考数学6种常考的压轴题类型

中考数学6种常考的压轴题类型中考数学6种常考的压轴题类型历年中考,压轴题一样平常都由3个小题构成。

第(1)题轻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第(2)题稍难,一样平常照旧属于通例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第(3)题较难,手段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

而从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来看,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不变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均匀得分在7分或8分。

由此可见,压轴题也并不行怕。

线段、角的计较与证明题目中考的解答题一样平常是分两到三部门的。

第一部门根基上都是一些简朴题可能中档题,目标在于考查基本。

第二部门每每就是开始拉分的中困难了。

对这些题轻松把握的意义不只仅在于得到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付整个做题进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在这一类题目傍边,尤以涉及的动态几许题目最为艰巨。

几许题目的难点在于想象,结构,每每偶然辰一条帮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对比几许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必要太多奇妙的要领,可是对考生的计较手段以及代数功底有了较量高的要求。

代数题目每每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常识点帮助的情势呈现的。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题目傍边,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凡是会以简朴解答题的方法考查。

可是在后头的中难档大题傍边,凡是会和根的鉴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常识点团结。

多种函数交错综合题目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

这类标题自己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呈现,一样平常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标题来考查考生对付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把握。

以是在中考中面临这类题目,必然要做到停止失分。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在中考中,有一类标题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有的时辰三两下就有了思绪,有的时辰苦思冥想好久也没有设法,这就是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方程可以说是初中数学傍边最重要的部门,以是也是中考中必考内容。

从连年来的中考来看,结适事势热门考的较量多,以是还必要考生有一些糊口履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代几综合练习题A1.如图,O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BC的中点,动点P由A开始沿折线A﹣B﹣M方向匀速运动,到M时停止运动,速度为1cm/s.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s),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则描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可以是()A.B. C.D.2. 如图,在Rt△ABC中,∠C=90°,AC=4cm,BC=5cm,点D在BC上,且CD=3cm,现有两个动点P,Q 分别从点A和点B同时出发,其中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1.25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P作PE∥BC交AD于点E,连接EQ.设动点运动时间为t秒(t>0).(1)连接DP,经过1秒后,四边形EQDP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2)连接PQ,在运动过程中,不论t取何值时,总有线段PQ与线段AB平行.为什么?(3)当t为何值时,△EDQ为直角三角形.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梯形,OA∥BC,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3,4),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M在OA上运动,从O点出发到A点;动点N在AB上运动,从A 点出发到B点.两个动点同时出发,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设两个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1)求线段AB的长;当t为何值时,MN∥OC?(2)设△CMN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S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4.如图,四边形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矩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OA=15,OC=9,在AB上取一点M,使得△CBM沿CM翻折后,点B落在x轴上,记作N点.(1)求N点、M点的坐标;(2)将抛物线y=x2﹣36向右平移a(0<a<10)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l,l经过点N,求抛物线l 的解析式;(3)①抛物线l的对称轴上存在点P,使得P点到M、N两点的距离之差最大,求P点的坐标;②若点D是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O、C重合),过点D作DE∥OA交CN于E,设CD的长为m,△PDE的面积为S,求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直线y=k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tan∠OCB=.(1)求B点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A(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1上的一个动点.当点A运动过程中,试写出△AOB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3)探索:在(2)的条件下:①当点A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是;②在①成立的情况下,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OA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的值;(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F分别为边AB,AC,BC的中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DMN为等边三角形(点M的位置改变时,△DMN也随之整体移动).(1)如图①,当点M在点B左侧时,请你判断EN与M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点F是否在直线NE上?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点M在BC上时,其它条件不变,(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若点M在点C右侧时,请你在图③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的结论中EN与M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或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分两种情况:①当0≤t<4时,作OG⊥AB于G,如图1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90°,AD=AB=BC=4cm,∵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AG=BG=OG=AB=2cm,∴S=AP•OG=×t×2=t(cm2),②当t≥4时,作OG⊥AB于G,如图2所示:S=△OAG的面积+梯形OGBP的面积=×2×2+(2+t﹣4)×2=t(cm2);综上所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线段,故选A.2.【答案】A.三、填空题3.【答案】(0,0),(0,10),(0,2),(0,8)4.【答案】(2×3n﹣1,0).【解析】∵点B1、B2、B3、…、B n在直线y=2x的图象上,∴A1B1=4,A2B2=2×(2+4)=12,A3B3=2×(2+4+12)=36,A4B4=2×(2+4+12+36)=108,…,∴A n B n=4×3n﹣1(n为正整数).∵OA n=A n B n,∴点A n的坐标为(2×3n﹣1,0).故答案为:(2×3n﹣1,0).三、解答题5.【答案与解析】解:(1)能,如图1,∵点P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向终点C运动,点Q以1.25厘米/秒的速度沿BC向终点C运动,t=1秒,∴AP=1,BQ=1.25,∵AC=4,BC=5,点D在BC上,CD=3,∴PC=AC-AP=4-1=3,QD=BC-BQ-CD=5-1.25-3=0.75,∵PE∥BC,1,,43PE PECD==APAC解得PE=0.75,∵PE∥BC,PE=QD,∴四边形EQDP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 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AC 向终点C 运动,点Q 以1.25厘米/秒的速度沿BC 向终点C 运动,∴PC=AC-AP=4-t ,QC=BC-BQ=5-1.25t ,∴45 1.251,1,4454PC t t CQ t tAC BC --==-==- PC CQ AC BC∴= ∴PQ ∥AB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3,当∠EQD=90°时,显然有EQ=PC=4-t , 又∵EQ ∥AC , ∴△EDQ ∽△ADC ∴EQ DQAC DC=, ∵BC=5,CD=3, ∴BD=2,∴DQ=1.25t-2, ∴4 1.252,43t t --= 解得t=2.5(秒);②如图4,当∠QED=90°时,作EM ⊥BC 于M ,CN ⊥AD 于N ,则EM=PC=4-t , 在Rt △ACD 中, ∵AC=4,CD=3, ∴AD=2222435AC CD +=+=,125AC CD CN AD ∴== ∵∠CDA=∠EDQ ,∠QED=∠C=90°,∴△EDQ ∽△CDA ,1.2525(4),512DQ EQ t t AD CD --== ∴ t=3.1(秒).综上所述,当t=2.5秒或t=3.1秒时,△EDQ 为直角三角形.6.【答案与解析】 解:(1)过点B 作BD ⊥OA 于点D , 则四边形CODB 是矩形, BD=CO=4,OD=CB=3,DA=3在Rt △ABD 中,.当时,,,.∵,,∴, 即(秒).(2)过点作轴于点,交的延长线于点,∵,∴,.即,. , .,∴.即().由,得.当时,S有最小值,且.7.【答案与解析】解:(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垂直平分BD,∴PB=PD,由题意易得:PB+PE=PD+PE=DE,在△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E=;(2)作A关于OB的对称点A′,连接A′C,交OB于P,PA+PC的最小值即为A′C的长,∵∠AOC=60°∴∠A′OC=120°作OD⊥A′C于D,则∠A′OD=60°∵OA′=OA=2∴A′D=∴;(3)分别作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M、N,连接OM、ON、MN,MN交OA、OB于点Q、R,连接PR、PQ,此时△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MN.由轴对称性质可得,OM=ON=OP=10,∠MOA=∠POA,∠NOB=∠POB,∴∠MON=2∠AOB=2×45°=90°,在Rt△MON中,MN===10.即△PQR周长的最小值等于10.8.【答案与解析】解:(1)∵CN=CB=15,OC=9,∴ON==12,∴N(12,0);又∵AN=OA﹣ON=15﹣12=3,设AM=x∴32+x2=(9﹣x)2,∴x=4,M(15,4);(2)解法一:设抛物线l为y=(x﹣a)2﹣36则(12﹣a)2=36∴a1=6或a2=18(舍去)∴抛物线l:y=(x﹣6)2﹣36解法二:∵x2﹣36=0,∴x1=﹣6,x2=6;∴y=x2﹣36与x轴的交点为(﹣6,0)或(6,0)由题意知,交点(6,0)向右平移6个单位到N点,所以y=x2﹣36向右平移6个单位得到抛物线l:y=(x﹣6)2﹣36;(3)①由“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知:P点是直线MN与对称轴x=6的交点,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y=x﹣16,∴P(6,﹣8);②∵DE∥OA,∴△CDE∽△CON,∴4,9123m DEDE m ==;∴S=∵a=﹣<0,开口向下,又m=﹣∴S有最大值,且S最大=﹣.9.【答案与解析】解:(1)∵y=kx﹣1与y轴相交于点C,∴OC=1;∵tan∠OCB=,∴OB=;∴B点坐标为:;把B点坐标为:代入y=kx﹣1得:k=2;(2)∵S=,y=kx﹣1,∴S=×|2x﹣1|;∴S=|x﹣|;(3)①当S=时,x﹣=,∴x=1,y=2x﹣1=1;∴A点坐标为(1,1)时,△AOB的面积为;②存在.满足条件的所有P点坐标为:P1(1,0),P2(2,0),P3(,0),P4(,0).10.【答案与解析】解:(1)令y=0,则ax2﹣2ax﹣3a=0,解得x1=﹣1,x2=3∵点A在点B的左侧,∴A(﹣1,0),如图1,作DF⊥x轴于F,∴DF∥OC,∴=,∵CD=4AC,∴==4,∵OA=1,∴OF=4,∴D点的横坐标为4,代入y=ax2﹣2ax﹣3a得,y=5a,∴D(4,5a),把A、D坐标代入y=kx+b得,解得,∴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ax+a.(2)设点E(m,a(m+1)(m﹣3)),y AE=k1x+b1,则,解得:,∴y AE=a(m﹣3)x+a(m﹣3),∴S△ACE=(m+1)[a(m﹣3)﹣a]=(m﹣)2﹣a,∴有最大值﹣a=,∴a=﹣;(3)令ax2﹣2ax﹣3a=ax+a,即ax2﹣3ax﹣4a=0,解得x1=﹣1,x2=4,∴D(4,5a),∵y=ax2﹣2ax﹣3a,∴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设P1(1,m),①若AD是矩形的一条边,由AQ∥DP知x D﹣x P=x A﹣x Q,可知Q点横坐标为﹣4,将x=﹣4带入抛物线方程得Q(﹣4,21a),m=y D+y Q=21a+5a=26a,则P(1,26a),∵四边形ADPQ为矩形,∴∠ADP=90°,∴AD2+PD2=AP2,∵AD2=[4﹣(﹣1)]2+(5a)2=52+(5a)2,PD2=[4﹣(﹣1)]2+(5a)2=52+(5a)2,∴[4﹣(﹣1)]2+(5a)2+(1﹣4)2+(26a﹣5a)2=(﹣1﹣1)2+(26a)2,即a2=,∵a<0,∴a=﹣,∴P1(1,﹣).②若AD是矩形的一条对角线,则线段AD的中点坐标为(,),Q(2,﹣3a),m=5a﹣(﹣3a)=8a,则P(1,8a),∵四边形ADPQ为矩形,∴∠APD=90°,∴AP2+PD2=AD2,∵AP2=[1﹣(﹣1)]2+(8a)2=22+(8a)2,PD2=(4﹣1)2+(8a﹣5a)2=32+(3a)2,AD2=[4﹣(﹣1)]2+(5a)2=52+(5a)2,∴22+(8a)2+32+(3a)2=52+(5a)2,解得a2=,∵a<0,∴a=﹣,∴P2(1,﹣4).综上可得,P点的坐标为P1(1,﹣4),P2(1,﹣).11.【答案与解析】解:(1)判断:EN与MF相等(或EN=MF),点F在直线NE上.(2)成立.证明:连结DE,DF.∵△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又∵D,E,F是三边的中点,∴DE,DF,EF为三角形的中位线.∴DE=DF=EF,∠FDE=60°.又∠MDF+∠FDN=60°,∠NDE+∠FDN=60°,∴∠MDF=∠NDE.在△DMF和△DNE中,DF=DE,DM=DN,∠MDF=∠NDE,∴△DMF≌△DNE.∴MF=NE.(3)画出图形(连出线段NE ),MF 与EN 相等的结论仍然成立(或MF=NE 成立). NEF D B C A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