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等用法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 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常常作状语。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谓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类型: 《自主培优》P149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 当时
2、今有人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邻之鸡者 表每一 每天
例如:“鞭”,本是名词,但在“公子怒, 欲鞭之”中受能愿动词“欲” 修饰并且带了宾语, 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此,我们说在 这个句子中,“鞭”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 子(或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通名词。
了解类型 一、名词活用 二、动词活用
三、形容词活用 四、数词活用
1、名词作一般动词
2、名词作状语 3、名词使动用法 4、名词意动用法
当作……一样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又郊败之。 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①合流屈曲而南。 名词用作动词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 名词用作状语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 是(D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沛公欲王关中 C、还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二)、表比喻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文言实词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词类活用,顾名思义,就是一类词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变成另外一类词。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比如:一狼洞其中。
该句中的“洞”字当“打洞”讲,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活用包括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
(一)一般活用包括以下的情况:1、名词的词类活用A、名词活用作动词(画横线的地方,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同)例如:驴怒,蹄之。
(用脚踢)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
(穿白衣、戴白帽)B 、名词作状语,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工具、依据、状态I等。
(画横线的地方,名词作状语,下同例如:吾西南而望。
(往西南方向)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2、动词的词类活用主要活用作名词例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作名词,出产的东西,家里的收入)3、形容词的词类活用A、活用作动词(画横线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下同)例如:余悲之。
(悲叹、怜悯)此教我先威众耳。
(树立威望)B、活用作名词(画横线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例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险要的地势)(二)特殊活用包括以下的情况:1、使动用法例如:晋侯饮赵盾酒。
(使赵盾饮酒,让赵盾饮酒)项伯杀人,臣活之。
(让项伯活下来)2、意动用法(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有这种用法)例如:孟尝君客我。
(把我当作他的门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我长得漂亮)3、为动用法例如:死国可乎?(为国家而死)小结:要想准确掌握词类活用,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语…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们要紧密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进行推断、理解,这样才能把握、理解到位。
附:三种特殊活用的翻译格式1、使动用法使……怎么样让……怎么样2、意动用法认为……怎么样把……当作……以为……怎么样3、为动用法为(wèi)……怎么样。
文言文词类活用(推荐完整)
• 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
六、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 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将它看作 什么”的用法。其特点,仍然是形容词、名
词后面带宾语,形容词、名词作动词用。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四、动词的活用 1、动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时,
动词用作名词,如:一屠晚归
2、动词在“之”“其”后充当中心 语时,动词作名词用。如:燕赵之
收藏,韩魏之经营。
• 3、动词连用,主谓或动宾
3动词为动用法
(也叫“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就是
句中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为……怎么样”
• 例:
的意思)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 国可乎?
词类活用
• 在古汉语里,“实词”:名词、 形容词、动词,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里,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 而灵活运用,叫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 1、普通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 词前面,不作主语作状语。
• (1)、表示特征状态(比喻式): • 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佩公。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表示态度:
• 例: •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表示出处:
• 例: •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 赵襄王郊迎甘罗。
(4)、表示工具
• 例: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得佳者笼养之。
2、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 (1)、“岁”、“月”、“日” 等时间名词作状语:
译为使动式:使之为客,而要译为意动 式——以之为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看待。 加多“看待”或“处理”进行补充。所以 对这样的句子从形式习惯上划为意动式。
常见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常见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常见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教学要点: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而言,它包括:A、名词类:1、名词作状语。
2、名词作动词。
3、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的使动用法。
B、动词类:1、动词作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3、动词的为动用法。
C、形容词类: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动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数词活用。
教学内容:一。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第一,表示比喻.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狐”,像狐狸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例: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指南录〉后序》)“草”,在草丛中行走;“露”,在露地里住宿。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当面……[师生互练]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当奴隶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二。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
规律三:名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该动作行为 的一种工具、凭借和方式,译为:用(乘, 凭借)……
①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辱其群臣。
②赵襄王郊迎甘罗。 (廷,郊)处所名词+动词 规律四:名词用于动词之前,表示
该动作行为的发生的处所 译为:在……
①则以刘病日笃
②岁征民间
③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潇、沅,北合 汉、沔
• A、将军身披坚执锐。 (《陈涉世家》)
• B、义不杀少而杀众。 (《公输》)
• C、四美具,二难并。 (《滕王阁序》)
• D、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芙蕖》)
• E、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赤壁之战》)
• A、坚:坚韧的盔甲; 锐:锐利的武器。
• B、少:很少的人;众: 很多的人。
晋灵公不君。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汉水又东 不+【君;王;东(名词)】 规律三: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后面
的名词用作动词。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今王鼓乐于此(《孟子》) (蹄,王,鼓乐)名词+代词,处
所名词,介宾短语 规律四: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
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 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 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个词属于某一个种 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的分工也是 相对固定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某 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灵 活运用,于是出现了活用的现象。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名
词
形
活
容
用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名词
名
常见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常见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导读:常见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教学要点: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而言,它包括:A、名词类:1、名词作状语。
2、名词作动词。
3、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的使动用法。
B、动词类:1、动词作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3、动词的为动用法。
C、形容词类:1、形容词作名词。
2、形容词作动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数词活用。
教学内容:一。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第一,表示比喻.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狐”,像狐狸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第三,表示处所。
例: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指南录〉后序》)“草”,在草丛中行走;“露”,在露地里住宿。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面”,当面……[师生互练]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②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当奴隶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④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东、北:在东边、在北边⑤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晚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二。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高考复习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
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 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 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这时活用为名词。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险固地势 ②将军身披坚执锐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 绿叶、红花。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 远
7 数词的活用
小结
1、 所谓词类活用是相对现代汉语来说的 2 、了解一个词是否有活用现象,是由上下 文决定,我们要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 还要注意它在句中地位(充当什么成分), 前后有那些词,与它构成什么关系。
词类活用随堂练习
一、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 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1.吾师道也( A) 2.吾从而师之( ) B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师道之不传也久 C 矣( ) A 5.而耻学于师( ) 二、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3.沛公欲王关中( )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鼓三通,锣三下 敲鼓,击锣
名作使动用法
首先判断名词作动词,再判断是否是使动。 使动:看该动作是否是后面的宾语发出。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使死者活,使骨头长肉
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的概念:主语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的种类:(1)形容词的活用 (2)名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
• 普通名词作状语
• 1.用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译“像…一样”或 “像…似的” 。
• 例如: •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①句中“席”、“包”、“囊” 分别作状语:像席
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这三句是互文 见义,全句可译为“吞并天下之意”。
• ②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 ②句中“儿啼”是“像小孩一样地啼哭”。
•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③句中“犬坐”是狼“像犬一样坐着”。
•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像对
待…一样”或“按照…” 。
• 例如: •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①句的“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
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像对待兄 长一样招待他。
• ②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
3.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 • ①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 大巫的背后)
• ②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所以英明的君主,不给没有功劳的臣子封官,不让 不勇敢战斗的士兵受赏)
• 4.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 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以……为鱼肉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之词类活用
1
2
3
4
5
6
沛公军霸上。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
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注: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词+介词结构
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②遂王天下。 ③面山而居。 驴不胜怒,蹄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有一位老人,穿着麻布的短衣,来到张良所住的地方。
就称王于天下。
(愚公)面朝山而居。
注: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 格式:名+名/名+代
注: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的方式招待(对待)他”,做它后面的动词的状语。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
注: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表示凭借。“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可译为当面指责。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呵叱。 赵襄王郊迎甘罗。 到郊外迎接。
工作总结汇报
实词复习 —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 概念: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特点: 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①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往南、往西、往东、往北 ②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向右边(西边)投靠 左边(东边)投靠
文言文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前,又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这时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时间或处所。
例:(1)早.出暮.归。
《促织》(2)草.行露.宿。
(成语)《晋书•谢玄传》(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4)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
《勾践灭吴》2、表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
例:(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3、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
例: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4、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例:(1)其一犬.坐于前。
《狼》(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二)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占据谓语的位置时,就活用为动词。
1、【名词+宾语】例:(1)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2)函.梁君臣之首。
《伶官传序》2、【名词+补语】例:(1)今王鼓乐..于此。
《庄暴见孟子》(2)上.于盆而养之。
《促织》3、【副词作状语+名词】例:⑴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⑵直上.载公子上坐。
《信陵君窃符救赵》4、【能愿动词+名词】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5、【所+名词】例:(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
《桃花源记》(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6、名词充当并列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例: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孙讨虏聪明仁慧,敬贤礼.士。
《赤壁之战》8、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采草药》9、同一名词叠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字,又不是并列、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桓晋文之事》(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文言实词的活用
文言实词的活用词的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灵活用法。
下面是几种主要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的活用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如“二月草已芽”(《采草药》)中的“芽”表示“发芽”,前面有副词“已”。
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的“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活用为有“以... ...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意动用法。
如,“吾从而师之”(《师说》)的“师之”,就是“把他当作老师”。
活用作状语。
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为状语是很普遍的,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
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廷”表示“在朝廷上”,是动作行为的地点。
2.动词的活用活用为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被定语修饰。
如,“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中的“救”,表示“救兵”。
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所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数使动用法。
如,“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中的“走”,表示“使(之,曹军)逃跑”,宾语“之”被省略。
3.形容词的活用活用为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
如,“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中的“长”表示“长处”,“短”表示“短处”。
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的动词。
如,“远罪丰家”(《训俭示康》)中的“远”、“丰”都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初中语文文言实词用法归纳整理
初中语⽂⽂⾔实词⽤法归纳整理 要想学好初中⽂⾔⽂,怎么能少了对这些实词的掌握呢?今天⼩编把初中必须掌握的⽂⾔⽂常见实词词分享给了⼤家,⼀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实词⽤法归纳字/词释义词性例句出处有动词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记》魏学洢具详细形容词此⼈⼀⼀为具⾔所闻交通交错相通形容词 “阡陌交通”妻⼦妻⼦和⼉⼥名词 “率妻⼦⾢⼈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陶渊明绝境与世隔绝的境地名词 “率妻⼦⾢⼈来此绝境”⽆论不要说,更不要说 “⽆论魏晋”如此像这样介宾短语 “诣太守,说如此”鲜艳形容词 “芳草鲜美”鲜少形容词陶后鲜有闻《爱莲说》股⼤腿名词 “两股战战,⼏欲先⾛”《⼝技》孤古代王侯的⾃称代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孙权劝学》治研究动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邪”⽂理⽂采和道理名词 “其⽂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何苦哪怕副词 “何苦⽽不平”《愚公移⼭》宜当然副词 “宜乎众矣”《爱莲说》爷⽗亲名词 “卷卷有爷名”《⽊兰诗》认识动词未尝识书具《伤仲永》王安⽯识记住动词 “默⽽识之”《<论语>⼗则》居居住动词⾯⼭⽽居《愚公移⼭》-《列⼦》请请让我动词 “请从吏夜归”《⽯壕吏》美丽形容词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陶渊明美漂亮形容词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认为……美形的意动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聚使……聚动的使动 “聚室⽽谋”《愚公移⼭》阻⽌动的使动 “河曲智叟笑⽽⽌之”⽌栖息动词⾮梧桐不⽌《惠⼦相梁》惩以……为苦形作动词 “惩⼭北之塞”《愚公移⼭》北⾯名词 “惩⼭北之塞”北向北名作状北饮⼤泽《夸⽗逐⽇》灵成为灵异的⽔名作动 “⽔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扰乱形作动 “⽆丝⽵之乱⽿”乱造反动词盗窃乱贼⽽不作《⼤道之⾏也》贼害⼈名作动盗窃乱贼⽽不作劳使……劳累动作使动 “⽆案牍之劳形”《陋室铭》蔓牵牵连连的名作动 “不蔓不枝”《爱莲说》枝枝枝节节的名作动 “不蔓不枝”清显得清幽形作动 “⾹远益清”宴举⾏宴会名作动 “会宾客⼤宴”《⼝技》啼哭着动作状语 “忽啼求之”《伤仲永》客⼈名词 “会宾客⼤宴”《⼝技》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名作动 “宾客其⽗”《伤仲永》利以……为利意动 “⽗利其然”风烟在风烟中名作状语 “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箕畚⽤箕畚名作状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跳跳着动作状语 “跳往助之”《愚公移⼭》⽤尽形作动 “吾与汝毕⼒平险”毕全、都形容词群响毕绝《⼝技》说出名作动 “不能名其⼀处”名出名名作动 “⼭不在⾼,有仙则名”《陋室铭》名字名词并⾃为其名《伤仲永》王安⽯善擅长形作动 “京中有善⼝技者”《⼝技》奇奇异、罕见形容词明有奇巧⼈⽈王叔远《核⾈记》余数、零数名词⾈⾸尾长约⼋分有奇隧钻洞名作动 “意将隧⼊以攻其后也”《狼》⽇每天名作状语“⽇知其所亡”《两⼩⼉辩⽇》吾⽇三省吾⾝《论语》⼗则东到东⽅名作状语 “孔⼦东游”《两⼩⼉辩⽇》箫吹箫名作动词 “箫⿎追随春社近”《游⼭西村》⽝像狗⼀样地名作形 “其⼀⽝坐于前”《狼》洞打洞名作动 “⼀狼洞其中”屠指屠户动作名 “⼀屠晚归”耻以……为耻形的意动 “不耻下问”《<论语>⼗则》新新知识形作名 “温故⽽知新”苟苟且副词故不为苟得也孟⼦《鱼我所欲也》表⽰希望副词苟⽆饥渴《君⼦于役》已通“以”副词⾃董卓已来陈寿《隆中对》停⽌,放弃动词是亦不可以已乎孟⼦《鱼我所欲也》停⽌动词⽩露未已《诗经》(《关雎》)与通“欤”语⽓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孟⼦《鱼我所欲也》和动词 “吾与汝毕⼒平险”《愚公移⼭》通“举”,选拔动词选贤与能《⼤道之⾏也》给予动词蹴尔⽽与之,乞⼈不屑也孟⼦《鱼我所欲也》欣赏动词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是这个代词⾮独贤者有是⼼也孟⼦《鱼我所欲也》是亦不可以已乎此,这时代词 “⾃是指物作诗⽴就”《伤仲永》王安⽯作写动词 “⾃是指物作诗⽴就”兴起动词盗窃乱贼⽽不作《⼤道之⾏也》奋起,指有所作为动词⽽后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发出的声⾳拟声词 “微闻有⿏作作索索”《⼝技》致招致,引来动词不可屈致也陈寿《隆中对》买到动词家贫⽆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序》对……说话动词听妇前致词《⽯壕吏》凡总共副词凡三往陈寿《隆中对》度衡量,估计动词孤不度德量⼒安怎样代词计将安出怎么代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挟挟持,控制动词挟天⼦⽽令诸侯陈寿《隆中对》殆⼤概副词此殆上天所以资将军⾝亲⾃名作状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秋时候名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光发扬光⼤形作动以光先帝遗德遗给予动词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亲亲近形作动亲贤⾂,远⼩⼈以……为亲动词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其⼦《⼤道之⾏也》亲戚名词亲旧知其如此陶渊明《五柳先⽣传》远疏远形作动亲贤⾂,远⼩⼈诸葛亮《出师表》离⼈远形作动⽽⽇中时远也《两⼩⼉辩⽇》远播形作动⾹远益清《爱莲说》鄙出⾝鄙野形容词先帝不以⾂卑鄙诸葛亮《出师表》⽬光短浅形容词⾁⾷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边境形作名蜀之鄙有⼆僧《为学》猥辱,降低⾝份动词猥⾃枉屈诸葛亮《出师表》许承认,同意动词时⼈莫之许也陈寿《隆中对》答应动词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这样代词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朱熹地⽅,处所名词不知何许⼈陶渊明《五柳先⽣传》⼤概,表⽰对数量的估计副词潭中鱼可百许头《⼩⽯潭记》斟酌斟情酌理动词斟酌损益诸葛亮《出师表》损减少动词斟酌损益曾不能损魁⽗之丘《愚公移⼭》益增加动词斟酌损益诸葛亮《出师表》更加副词⾹远益清《爱莲说》周敦颐固顽固形容词汝⼼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本来副词固众⼈《伤仲永》王安⽯虽即使副词虽⼈有百⼿《⼝技》林嗣环虽不能察《曹刿论战》虽⼈有百⼿《⼝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虽有千⾥之能《马说》即使这样关联词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墨⼦》⽅⽅圆名词⽅七百⾥《愚公移⼭》正副词余年幼,⽅出神,不觉呀然⼀惊。
文言文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一)活用作动词1.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以刃杀”,用刀杀)②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作动,水,游水,游泳)④范增数目项王。
(名作动,用眼睛示意,使眼色)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作动,捕鱼,砍柴)⑥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名作动,筑舍定居)A.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B.能愿动词+名词/数C.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D.名+名/代(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认真从事)②[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留候,爵位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行千里)2.活用为使动词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施动者 + 动词 + 受动者使字句(1)名词的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称王)(2)动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基础2 实词 词类活用
古诗文基础实词(二)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继续学习、积累多义词,掌握部分常用词得意义及用法重点词句得理解与记忆一.知识点讲解:(注意:不要强调概念,尽量淡化概念,重在引导学生熟悉语法现象,积累素材。
)词类活用,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得现象。
古代汉语中得词类活用非常普遍,就是古代汉语得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等。
名词作动词在表达中,有时候某个名词临时具有动词得意义与功能,叫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晋军.函陵。
——《烛之武退秦师》军为名词,在这里就解释为驻军,作动词用例: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击鼓奏乐例:云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例: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例:衣冠..而见之。
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例:未云.何龙。
云:形成云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渔网,意谓用网捕捞例:皆指目..陈胜。
指:指指点点。
目:瞧着。
形容词作动词把形容词按动词得语法规则使用,这就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②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张其孤,问其病,求以报吴。
《国语·吴语》两个例句中,老,幼、慈皆为形容词,在这里做动词用,分别解释为敬爱,爱护。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做动词用,分别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
数量词作动词把数量词按动词得语法规则使用,就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例①霸主将德就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译文:做霸主就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得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②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译文:假若秦始皇长寿得话,……那么即使就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得隆盛。
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汇总
180个文言实词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等用法)
种类
词类 活用
名 词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使动用法
动 词 形 容 词 数词
动词用作名词
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 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或名 词充当谓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4.同音字替代。 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通“邀”,邀请; “蚤”通“早”, 早高点考。真题[20110湖浙北 江卷] “畜”通“蓄”,储备 C(.或2)采臣橡愿实抚、之畜,菜无根使以劳延而冬生春怨。隋监未远, 高 不可考不真察题。[2(01《0山新东唐卷书].张“卒文”瓘通传“》猝)”,仓猝 我产D高 B愿生..治考又意怨国真长去 愤不题于安。失[用抚隋2秉0车他朝0,9们的江卒,教苏不不训卷能要离]办使今“秉(天”他不通们远“),柄因不”劳能,累不权而省柄察。
活用为状语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高考练真习题:[比2较01分0析课下标列全句国中卷加](横《线明词史的用.花法云。传》)
A.仗剑谒太祖于临濠 名作动,拿着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削弱)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愚蠢) 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使……变高/提高) ⑤昂其直,居为奇货。 (使……变高/提高)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变尊贵/抬高)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讲义)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讲义)闽侯职专语文组程峰清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名词+宾语(名词或代词)]解说:动词后面才可带宾语,而名词是不能带宾语的,所以宾语前面的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驴不胜怒,蹄.之。
(驴子十分愤怒,用蹄子踢它)③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就想乘便把这次出门的事告诉你)⑵.[副词作状语+名词]解说:状语只能修饰动词,不能修饰名词,所以副词作状语后面的名词往往被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二月草已芽.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③秦师遂东.(秦国军队就向东进发)⑶.[能愿动词+名词]解说:能愿动词(能、可等)不能与名词结合,所以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夫珠玉盒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yì)。
(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饥饿的时候不可以吃,寒冷的时候不可以穿)⑷.[名词+名词]解说: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存在并列、修饰等关系,那么第一个动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①左右欲刃.相如。
(秦王左右的人想杀死蔺相如)(“刃”本来是名词“刀刃”,这里用作动词“杀”)②腰.白玉之环。
(挂着白色的玉环)(“腰”本来是名词“腰部”,这里用作动词“挂着”)⑸.[介宾词组+名词]或[名词+介宾词组]解说:介宾词组不能与名词结合,作它的状语或补语,所以介宾词组前面或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②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鹪鹩在密林里筑巢,只不过占一根树枝)⑹.[动词+而+名词]或[名词+而+名词]解说:连词“而”常用来连接动词,很少用来连接名词。
所以如果连词“而”的一端是动词,另一端是名词,那么这个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例如:①罍.而歌者(拿着酒杯唱歌的人)(“罍”本是名词“酒杯”,这里用作动词“拿着酒杯”)⑺.[所+名词]解说:特殊指示代词“所”不能与名词结合,而可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以“所”后面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
汉语语法(二)——文言文语法
[今义]泛指河流(2)“股”: [古义]名词,⼤腿。
[今义]①⼤腿。
②事物的⼀部分。
③量词。
2、词义缩⼩如:(1)“狱”: [古义]①名词,监牢。
②名词,官司,案件。
[今义]监牢。
(2)“让”: [古义]①谦让。
②责备[今义]只表谦让3、词义转移如:(1)“窃”: [古义] ①私下,私意。
②“我”的谦词。
[今义]偷窃。
(2)“涕”: [古义]眼泪[今义]⿐涕4、感情⾊彩的变化如:(1)“卑鄙”: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不含贬义。
[今义]品质恶劣,含贬义。
(2)“风流”: [古义] ①杰出、英俊。
②繁华的景象。
[今义]⽣活浪漫放荡;男⼥关系不正当。
5、双⾳词(1)“中间”: [古义] 中,当中;间,夹杂着。
[今义]当中。
(2)“指⽰”: [古义] 指点给…看。
[今义]为指导⼯作⽽发出的⼝头或书⾯意见。
四、偏义复词(⼀)定义:所谓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同或意反的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只有⼀个语素表⽰意义,另⼀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词的意义落在⼀个词素上。
(⼆)举隅:(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如:①则⼭下皆⽯⽳罅,不知其浅深(《⽯钟⼭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②备他盗之出⼊与⾮常也(《鸿门宴》)——“出⼊”是反义词,此处只取“⼊”的意思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如:①今有⼀⼈⼊园圃,窃其桃李(《墨⼦·⾮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此处只取“园”之意第⼆节句法⽂⾔特殊句式⼀、判断句1、主语后⽤“者”表⽰停顿,谓语后⽤“也”表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谓语后“者也”连⽤。
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谓语后⽤“也”表判断。
例:环滁皆⼭也。
4、⽤“为”表判断。
例:如今⼈⽅为⼑俎,我为鱼⾁。
5、⽤“乃”、“则”、“即”、“⾮”等表⽰判断。
例如:吾翁即汝翁。
此则岳阳楼之⼤观也。
⼈⾮⽣⽽知之者。
6、直接⽤名词充当谓语表⽰判断。
例: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现象(文言文学习)
文言现象文言文现象是指在文言文里面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学生和相关研究者通过对文言现象学习可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也可以迅速提高学习成绩。
而文言现象也是高考必考考点。
一、古今异义1、基本词:这类词古今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容易理解。
如人、马、日、月、山、水等。
2、一般词(这是记忆的重点)(1)变词。
这类词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思相同。
如:古文叫“冠”,当下叫“帽子”;古时叫“牖”,当下叫“窗”。
(2)半变词。
这类词字形相同,字音相同,词义不同或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
另一种情况是单音词变成了双音词。
①古今词义不同的。
如“走”“劝”等。
②古今词义有细微差别的。
如“购”“沐”“浴”等。
③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
如“克——克服”“固——坚固”“衣——衣服”等。
[1]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
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
三、假借义通假字1、音同形似。
如“直→值”“禽→擒”等。
2、音不同,但有相同的声母或韵母。
如“内→纳”“见→现”等。
3、音同形不同。
如“要→邀”“裁→才”“有→又”等。
注意:通假字是单向通,不是双向通。
如“要通邀,邀不通要”。
四、词类活用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先轸朝”中的“朝”,“师劳力竭”的“竭”等。
2、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如“以闲敝邑”的“闲”等。
3、意动用法。
如“秦不哀吾丧”的“哀”等。
4、名词作状语。
如“且使遽告于郑”的“遽”等。
5、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如“是说也,人常疑之”的“说”等。
6、其它。
“用心一也”的“一”用作形容词“专一”,“以乘为先”的“乘”用作数词“四”,“驽马十驾”的“驾”用作量词等。
五、虚词(一)分清虚实文言虚词除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还包括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通假规律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 指“酒杯” 。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指“才能”。
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①范增数目项王 两个名词相连 “可、能、欲”等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被能愿动词修饰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④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 名词放在副词后 ⑤驴不胜怒,蹄之 名词后紧跟代词 ⑥秦伐韩,军于阏与 名词后跟介词结构作补语
高考真题:
(1)2006年高考江苏卷: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一)分类: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 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 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 变化 5、词义轻重有变化
1、词义扩大
–如“江”,古代专指长江, “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 指一切大的河流。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让……称王
生死而肉骨 齐威王欲将孙膑
使……复活、长肉 任命……为将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使……为臣
舍相如广成传舍
让……住在……
四、词类活用 (五)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 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
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例: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b、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
•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 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 a、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 一个双音词。
• 有时文言文中两个意义相关的词因为语法 结 构上的关系连在一起使用,而这两个词
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一个词,词义也由原来 的两个变成一个,这时不要把它们等同起 来,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
• 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然出击,骤然杀出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同音字替代。 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通“邀”,邀请; “蚤”通“早”, 早高点考。真题[20110湖浙北 江卷] “畜”通“蓄”,储备 C(.或2)采臣橡愿实抚、之畜,菜无根使以劳延而冬生春怨。隋监未远, 高 不可考不真察题。[2(01《0山新东唐卷书].张“卒文”瓘通传“》猝)”,仓猝 我产D高 B愿生..治考又意怨国真长去 愤不题于安。失[用抚隋2秉0车他朝0,9们的江卒,教苏不不训卷能要离]办使今“秉(天”他不通们远“),柄因不”劳能,累不权而省柄察。
“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
2.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 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 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 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谓语
其一〖犬〗坐于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主语 + 【名词】 + 谓语
–“甘”,古义指美味,味道甜。 今义除了以上的说法,还有心里乐意
的意思,比如“甘心情愿。”
2、词义缩小
如“让”在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 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
谷 (由谷类的总名到现在专指小米或稻子)
“臭”字,古代泛指各种气味,《易经》上 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这个“臭” 就是指香味。现在“臭“只指臭味了。
• “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是指地位 低下,“鄙”是指见识浅陋,是表谦虚的 中性词,今天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 是贬义词。
• ”乖“。古义指偏执、不驯顺。《林黛玉 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 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 “这孩子很乖。”
(2)注意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这类 词古今外形相同,但意义不同。
滕公认为他言语不凡,相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天下小了。
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
2.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②今鱼我虾在当也成,伴而侣人,皆把藉麋吾鹿弟看,作令朋我友百。岁后,皆
练一练 1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 1、张良出,要 项伯 邀
• 2、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性
• 3、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 叛
• 4、臣以险衅,夙遭闵 凶 悯
• 5、拜送书于庭 廷 • 6、唯大王与群臣孰 计议之 熟
• 7、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
• 8、扁鹊望桓侯而还
旋
练一练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练一练
• 1、各率 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 • 2、今齐 地方千里 绝:隔绝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3、 可怜体无比 • 4、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
常见常用古今异义词
三、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 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 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 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 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 释,也应读本字的音。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削弱)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愚蠢) 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使……变高/提高) ⑤昂其直,居为奇货。 (使……变高/提高)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变尊贵/抬高)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 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
种类
词类 活用
名 词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使动用法
动 词 形 容 词 数词
动词用作名词
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 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或名 词充当谓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3)另外要注意对偏义复词的理解与积累。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 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 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
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
• a、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高考真题[2011福建卷](《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题名为 “一柱”可以吗?
四、词类活用 (四)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 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 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
“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 孩都称“子”。现在“子”只指“儿子” 了。
3、词义转移
• 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 物。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 指鼻涕。“穷”古代表示“困窘” 义,现在指贫穷。
• 例如:“走”。古义为“跑”、 “逃跑”的意思。今义的”走“是” 步行“的意思。
• 信(信使—书信)
四、词类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 词的语法功能。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人
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形容词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
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爱 世之所高,莫如黄帝。 推崇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
4、词义轻重有变化
• 即词义强化或弱化。“憾”的古义 是“怨恨、不满”,现在表“遗 憾”,古义比今天的程度要高。再 如“恨”,古代多表“遗憾”,不 满意,现在则表仇恨、怀恨,程度 加重了。
5、感情色彩 变化
• “爪牙之士”中的“爪牙”古代是褒义词, 是“得力助手”之义,现在则比喻坏人的 党羽,变为贬义词。
A. 或师焉,或不焉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句读之不知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A. B. C. D.失其所与,不知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 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3.“以今律古”,即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 待文言文的语法。
鱼肉之。
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 ③我故死人后不,独都亲会其把亲他,当不作独鱼子肉其了子(。任意宰割)
因此人们不(应当)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 不应当只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
高考真题[2011安徽卷](《万贞文先生传》) D.先生赎而归之(归还) 使之归(回家)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
活用为状语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