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拟推荐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2018年度)一、项目名称基于生物调控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二、申报奖种科技进步奖三、推荐单位山东大学四、项目简介人工湿地技术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生态作用实现污水的有效净化,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生态景观美化等重要优点,在发展中地区水污染治理领域具有突出的应用优势。
常规人工湿地技术往往重视植物的功能,却忽视了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的重要功能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导致冬季净化效果差、植物易退化和腐烂以及复氧能力弱造成的微生物脱氮性能低下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工程应用规模和效果。
本项目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历经十余年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创新性提出了“植物-动物-微生物”协同强化机制和方法,系统构建了基于生物调控的人工湿地净化功能强化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可持续运行的稳定性,为我国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经济有效、生态良好的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主要技术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冬季人工湿地处理效率严重降低的问题,揭示了不同植物种群在人工湿地中不同季节的生态位互补效应,明确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原理,通过季节性耐寒沉水植物的梯级配置和鱼类、底栖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协同强化技术创新,显著提升冬季人工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活性,实现冬季污染物去除率的大幅度提升,破解了人工湿地冬季运行不稳定的关键难题。
(2)针对植物易退化和腐烂及其导致的效率降低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基于维管束湿地植物茎叶多孔的微观特性,创新性提出了基于根系微环境调节的植物季节性收割方法,研发了湿地植物高价值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以湿地植物生物质的收割和高价值资源化的技术创新实现人工湿地系统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有效保障了人工湿地的长期可持续运行。
(3)针对湿地复氧能力弱及其导致的微生物脱氮性能低下等问题,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定向优化入手,通过潮汐运行、根区人工增氧、尾气增氧等技术创新,研发基于湿地植物生物炭的微生物碳源补给关键技术,显著优化了污水生物与生态净化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为提升微生物净化性能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于提名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关于提名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的机器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一、提名意见二、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
当前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自动化装备柔性欠佳、生产效率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产品快速更新、定制化以及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需求。
采用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的关键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机器人在适应性、网络化、智能化、安全性和移动化方面的问题。
该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历时多年的技术攻关,形成了在机器人柔性移动作业、机器人组件、智能编程和碰撞检测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制了智能型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等机器人产品,实现了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系统的示范与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国产机器人在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占有量。
主要创新如下:1、发明了机器人高精度柔性作业的主动柔顺控制方法,采用机器人动力学和重力项的补偿技术,实现了机器人六维力/力矩控制技术,提高了机器人高精度装配、打磨等作业的适应性。
2、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组件化、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功能组件、模块化、开放式通信接口的设计规范,形成了国家标准,实现了即插即用的机器人技术组件,解决了机器人系统快速集成问题。
3、研发了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免示教作业系统,解决了复杂工件的实时三维建模与重构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机器人的免示教作业编程,减少了机器人生产线现场调试时间。
4、发明了高效、可靠的机器人碰撞检测与保护方法,采用基于扰动观测器和神经元网络训练器的视觉碰撞检测方法,在加速度矢量和位置矢量组成的多维空间中建立了更可靠、响应更及时的机器人碰撞检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应式行为规划的机器人安全保护方法,提高了机器人运行和人机协作的安全性。
5、研发了机器人全方位移动的关键部件和导航控制系统,开发了一种基于双滑动轴浮动支撑机构的机器人全方位移动的关键部件,减小了机器人行走时产生的振动;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远程通信技术的机器人高精度导航控制系统,解决了移动机器人和复合机器人导航的准确性,提高了机器人移动作业能力。
中国农科院发布2018年十大科技进展

2019/820三 农 网 事2019年1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2018年十大科学进展。
据悉,此次评选坚持“顶天立地”导向,立足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职能定位与优势特色,聚焦年度重大进展,严格评选标准,经全院推荐提名、同行专家通讯评审、院士专家会议评审、综合评选等过程,共评选出10项能够充分代表2018年全院科技创新亮点的重大科技进展。
其中:关键科学问题类4项、重大品种与产品类2项、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类4项。
具体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全面解析亚洲栽培稻基因组遗传多样性;2.发现稻瘟菌致病性和水稻抗病性新机制;3.家禽疫苗免疫成功阻断人感染H7N9病毒;4.多重组学研究揭示番茄育种历史;5.中畜草原白羽肉鸭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6.一类抗球虫新兽药沙咪珠利研制与产业化生产;7.油菜毯状苗机械化高效移栽技术;8.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 9.“中641”与“宽早优”相结合的高品质棉生产技术模式;10.韭蛆防治技术标准化产业化应用。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数字报)中国农科院发布2018年十大科技进展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上,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首次发布了《腐植酸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腐植酸有机—无机复合肥料》《腐植酸复合肥料》《矿物源腐植酸钾》《腐植酸有机肥料》5个协会标准。
据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会长韩立新介绍,《腐植酸有机—无机复合肥料》《腐植酸复合肥料》《腐植酸有机肥料》标准既适用于以风化煤、褐煤、泥炭为原料来源的腐植酸,也适用于洁净的有机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得到的活性腐植酸;而《矿物源腐植酸钾》只适用于以风化煤、褐煤、泥炭为原料制得的腐植酸钾。
(资料来源:三农直通车)中腐协首次发布5个协会标准。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拟推荐项

5
周效信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
开展了重要科学发现中第2项和第4项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用组合场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产生单个超短阿秒脉冲的新方案,详见代表性论文[7],[8]和[10]。
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甘肃省教育厅
论文、论著目录:
序号
2.925
89, 023431 (2014)
2014-05
李鹏程,Shih-I Chu
25
33
是
6
Generation of an isolated few-attosecond pulse in optimized inhomogeneous two-color fields/ Physical Review A /周宜,李鹏程,Tak-San Ho, Shih-I Chu
12.124
6, 7178 (2015)
2015-06
李鹏程,Shih-I Chu
18
25
是
2
Role of laser-driven electron-multirescattering in resonance-enhanced below-threshold harmonic generation in He atoms/ Physical Review A /李鹏程,许晔琳,Cecil Laughlin, and Shih-I Chu
论文、专著名称/刊名/作者
影响因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卷页码年(卷):页码
发表年月
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中文名)
SCI他引次数
他引总次数
是否国内完成
1
中国农科院发布2018十大科技进展

6.2.3化控防倒旺长麦田或株高偏高的品种,应于起身期喷施化控药剂,防止倒伏。
6.2.4肥水管理在浇越冬水的基础上,春季浇水施肥应推迟到小麦拔节期施用,根据播前肥料配比,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0~187.5kg/hm2。
6.2.5倒春寒预防与补救措施6.2.5.1倒春寒的预防措施。
小麦拔节后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如果遇到大幅度寒流天气,应在寒流来之前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者浇水,预防小麦遭受冻害。
6.2.5.2倒春寒的补救措施。
小麦发生倒春寒危害后,应及时叶面喷施上述药剂,或者立即追施尿素75kg/hm2左右,并浇水,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
6.3后期管理6.3.1浇灌浆水小麦生长后期不建议浇水,如果确实需要浇水,应在灌浆初期浇水600m3/hm2即可,浇水时应密切关注天气,选择在无大风天气浇水,以防倒伏。
小麦灌浆后期严禁浇水。
6.3.2病虫害综合防治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病虫害防治可采用一喷三防技术[6],一次防治白粉病、锈病、蚜虫、防干热风。
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指数,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g/hm2、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kg/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兑水450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提高叶片和根系活力,增加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
在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后,根据天气条件适期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并将麦秸还田。
[1]孔令聪,汪芝寿,曹承富,等.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小麦生态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麦类作物,1997,(6).[2]杜群,欧阳竹.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单产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6).[3]陈欢,曹承富,张存岭,等.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4,(3).[4]王铁良,周玲,司敬沛,等.河南省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种植生产技术规程[J].河南农业科学,2014,(8).[5]陈贵菊,徐兴科,邵敏敏,等.机械镇压对旺长麦田小麦株高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9,(1).[6]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等.小麦一喷三防技术[J].作物杂志,2013,(2).张顺全)2019年1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工作会在京举行,会上公布了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
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作者:来源:《科学家》2019年第02期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1月2日在京揭晓。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长55公里,使用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8级地震。
我国新一代“E级超算”“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亮相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于5月17日对外展示了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这也是该原型机首次正式对外亮相。
据了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也称“E级超算”,被全世界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它将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危机、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我国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取得新进展9月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现场会上,“中科804”从3000亩示范片中脱颖而出,其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方面均表现突出。
“中科804”和“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成功利用“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理论基础与品种设计理念所育成的标志性品种,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水稻的高效培育。
两只克隆猴在我国诞生1月25日,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細胞》杂志封面,这意味着我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经过5年努力,成功突破了世界生物学前沿的这个难题。
科学家测出国际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罗俊院士团队历经30年艰辛工作,测出目前国际上最精准的万有引力常数G值,8月30日《自然》杂志刊发了罗俊团队这一最新测G成果。
此次罗俊团队采用两种不同方法,用扭秤周期法和扭秤角加速度反馈法测G,精度均达到国际最好水平,吻合程度接近10-5水平。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5期2019年2月27日,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召开“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专家解读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创建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揭示抑郁发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研制出用于肿瘤治疗的智能型D N A纳米机器人、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附近的拐折、揭示水合离子的原子结构和幻数效应、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和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任刘敏为十大进展入选者颁发荣誉证书。
专家对十大进展进行了逐项解读。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普宣传,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和终选3个环节。
《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5家编辑部推荐了353项科学研究进展,所推荐的科学进展必须是在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
2018年12月,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初选会议,按照推荐科学进展的学科分布,分成数理和天文科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生命和医学科学等4个组,邀请专家从推荐的科学进展中遴选出30项进入终选。
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原“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部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等2600余名专家学者对30项候选科学进展进行网上投票,得票数排名前10位的科学进展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申报表

申报类型____________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申报表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学校盖章)
负责人:
联系人: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电话:
传真:
申报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目主要经费来源及数额:
所属领域(在代码前打“√”)
01数学、物理、天文、力学;02化学、化工、纺织;03材料、冶金;04计算机、自动化、电子、通讯、仪器科学与技术;05与人体研究有关的生物学、医学、药学;06农学、林学、畜牧兽医学、水产学和与以上研究内容相关的生物学;07地球、海洋、大气、资源、矿业;08环境、土木、建筑、水利;09能源、交通;10航空航天、机械、电气;11管理科学;12国际合作
年月日
科技委主任办公会评审意见
评审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合作单位(排序):
项目简介(严格限500字以内):
1、立项依据
2、主要创新点
3、标志性成果
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简介:
对完成项目有特别贡献的45岁以下的其他学术骨干情况介绍:
项目的特色、创新点及标志性成果
推荐单位意见
法人签字学校盖章
年月日
主管单位意见(直属高校不填此栏)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新疆建设兵团教育局签章
2018 国内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16 | 创新世界周刊 | 2019.1 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耿肃竹2018国内十大科技创新成果A 我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2018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2018年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
该成果标志中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C “慧眼”卫星填补我国空间X 射线探测卫星空白2018年1月30日,硬X 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其进入科学成果产出的新阶段。
据介绍,“慧眼”卫星已多次参加了国际空间和地面的联测,发布了30多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结果,直接测量到了目前最强的中子星磁场回旋吸收线,完成了国内最高精度的脉冲星导航试验。
B 我国科学家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肺脏再生“从患者支气管刷取出的几十个干细胞,在体外扩增数千万倍之后,被移植到患者肺部的病灶部位”,同济大学医学院左为教授团队经过3至6个月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在国际上率先利用成年人体肺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临床上成功实现了人类肺脏再生。
“嫦娥奔月”、“北斗”耀空、港珠澳大桥通车、“复兴号”添丁……2018年,我国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结出硕果,令人振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了强劲动力。
Photos 影像View 博览. All Rights Reserved.Innovation World Weekly | 17H 首个国产抗癌“明星药”获批上市2018年12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上市。
这是我国企业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品创新药品,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I “复兴号”添新丁2018年12月24日,“中国红、琉璃金、国槐绿、海空蓝、长城灰”等一批高颜值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亮相中国铁路科技创新成就展,其中,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是首次公开亮相,并将在2019年1月5日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后陆续投入运营。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一、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 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二、创建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三、揭示抑郁发生及氯胺酮快速抗抑郁机制 四、研制出用于肿瘤治疗的智能型DNA纳米机器人 五、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 六、首次直接探测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在1TeV附近的拐折 七、揭示水合离子的原子结构和幻数效应 八、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 九、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十、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一、阐明独脚金内酯调控水稻分蘖和株型的信号途径; 二、发现新生期心脏具有重新生成冠状动脉的能力; 三、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环境成本的种植模式; 四、利用溶液法制备出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五、合成出具有空前硬度和热稳定性的纳米孪晶金刚石燕山大学 ; 六、提出并证实极体移植可有效阻断线粒体遗传病的传递复旦大学 ; 七、利用极体高通量测序结果精确推演出母源基因组信息北京大学 ; 八、证实青藏高原通过下部地壳物质流动和上部地壳沿断层块体滑移两种方式向东扩张; 九、利用纳米限域的单铁催化剂实现天然气直接制乙烯; 十、发现炎症性半胱天冬酶是胞内细菌脂多糖的先天免疫受体 。
一、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 二、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 三、“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四、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 五、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 六、2020珠峰高程测定 七、古基因组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与迁徙历史 八、大数据刻画出迄今最高精度的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 九、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 十、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
一、拓扑绝缘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二、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发现首个反超核粒子——反超氚核, 三、揭示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分子机制, 四、中国发现10万年前的早期现代人化石, 五、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易感基因, 六、揭示水稻理想株型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 七、大地电磁测量揭示青藏高原东部有两条地壳物质流, 八、揭示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在细胞代谢中的调控作用, 九、基于超材料实现微波段三维隐身和电磁黑洞, 十、实验实现最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推荐200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推荐200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
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教技委[2004]4号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4.09.22
【实施日期】2004.09.2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推荐2004年度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的通知
(教技委[2004]4号)
有关高等学校、科技委委员、学部主任、有关省(市)教育厅(教委):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委)自1998年起开展了“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
活动开展以来,及时宣传了高等学校的最新科技成果,对推动高等学校的科技进步,促进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这项工作在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获得了较高的声誉,有效地展示了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和为国家建设与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
2004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的评选工作继续进行,现将候选项目推荐
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高校应为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或高校科研人员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推荐项目应归入下列类型之一,并符合其条件。
A类:探索自然现象有重要发现;研究自然规律,创立了新理论、新学说;发明了新的研究方法或实验手段。
B类:攻克或解决了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在理论方。
2018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基本情况表一、项目名称:秦巴山区植物群落与植物资源调查二、申报奖种:∨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项目简介:秦巴山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植物种质资源宝库之一,也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重要的绿色基因库。
然而,与本区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类型相比,生物资源研究、调查仍然很薄弱。
项目历时近6年,针对长期以来该区水、土、气、生调查方面的薄弱环节,围绕植物群落和野生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开展系统调查研究、科学数据集成以及实物标本资料汇交这一主要目标开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生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向系统、综合和集成方向发展。
主要成果如下:(1)采集植物标本19563号,7.2万份,完成标本制作、数字化46848 份,搜集整理并完成数字化秦巴山区历史标本90918份,数据资源总量84GB。
(2)完成秦巴山区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共726个,其中秦岭650个,巴山76个,样地数据涵盖了14个植被型,涉及222个群系(群丛),构建了基于WebGIS 的秦巴山区植物群落数据库,初步查清了其空间分异规律。
(3)完成44种国家级、12种省级珍稀濒危植物,1612种药用植物、284种野生观赏植物以及能源、纤维植物等11类经济植物的标本采集、调查和功能分类统计,并初步评价了开发利用潜力。
(4)构建了具有数据存储、查询、编辑、对外共享等管理功能的“秦巴山区生物资源数据中心”及其网站,包括秦巴山区植物标本数据库、秦巴山区植物图像库、秦巴山区环境因子库、秦巴山区基础资料文献资源库和秦巴山区植物群落类型及空间布局数据库。
(5)出版《秦岭植物志第二卷(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秦岭植物志增补:种子植物》、《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和《秦岭野生植物图鉴》4部志书和《秦巴山区森林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专著1部。
(6)培养博士8名,硕士49名,从事植物分类、植物群落生态、经济植物研究的中青年骨干12名。
高校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通用项目

附件3 高校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通用项目)一等奖10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及名次(未注明则为独立完成)1 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支东明,唐勇,匡立春,陈新发,雷德文,李国欣,何文渊,曾军,瞿建华,阿布力米提•依明,潘建国,何开泉,徐洋,许江文,覃建华南京大学(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长江大学(7)西南石油大学(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9)2 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戴成武,于振东,张欣欣,姚林,李国志,王明登,蔡承祐,冯妍卉,李振国,景奉儒,杨俊峰,郑亚杰,李刚,王常海,高兴锁北京科技大学(2)3 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谭旭光,佟德辉,刘义,王怡枫,李国祥,孙少军,杨志刚,张纪元,肖奇胜,王志坚,陈文淼,杨林,丁炜琦,郭圣刚,于超山东大学(4)4 复杂电网自律-协同自动电压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孙宏斌,郭庆来,张伯明,吴文传,许涛,刘映尚,王彬,黄华,姚建国,李海峰,汤磊,张明晔,王轶禹,胡荣,戴则梅清华大学(1)5 光电显示用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及产业化李青,斯沿阳,孙诗兵,李震,刘文泰,王丽红,周波,胡恒广,王俊明,郑权,严永海,袁凤玲,穆美强,张广涛,汪伟军北京工业大学(2)武汉理工大学(4)6 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龚晓南,郑刚,谢永利,俞建霖,陈昌富,宋二祥,刘吉福,崔维孝,卢萌盟,邓亚光,刁钰,张玲,张宏光,徐日庆,吴慧明浙江大学(1)天津大学(2)长安大学(3)湖南大学(4)清华大学(5)中国矿业大学(6)7 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施闯,杨长风,王志鹏,楼益栋,刘建,唐卫明,谢晋东,滕爱国,杨亮,李晶,曹红杰,王玉林,胡刚,李强,万屹武汉大学(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8温度单位重大变革关键技术研究张金涛,屈继峰,林 鸿,冯晓娟,周琨荔,段宇宁,段远源,孙建平,张 凯,闫小克清华大学(2) 9地质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施 斌,张 丹,闫继送,魏广庆,张 巍,朱鸿鹄,张志辉,朴春德,王 静,姜月华,尹 龙,顾 凯,王宝军,唐朝生,袁 明南京大学(1)中国矿业大学(4)山东大学(6)10脑起搏器关键技术、系统与临床应用 李路明,张建国,郝红伟,马伯志,姜长青,文雄伟,郭 毅,余新光,孟凡刚,凌至培,王伟明,胡春华,张 凯,加福民,刘方军清华大学(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创新团队3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及名次 (未注明则为独立完成)1湖南大学电能变换与控制创新团队罗 安,章 兢,陈燕东,帅智康,何志兴,涂春鸣,段献忠,徐千鸣,欧阳红林,曹一家,黄守道,李树涛,李肯立,文双春,马伏军湖南大学2清华大学工程结构创新团队聂建国,张建民,樊健生,陶慕轩,聂 鑫,张 嘎,胡黎明,潘 鹏,陆新征,冯 鹏,施 刚,王 睿,许立言,丁 然清华大学3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田红旗,梁习锋,许 平,高广军,姚 松,鲁寨军,杨明智,刘堂红,姚曙光,周 丹,熊小慧,周 伟,彭 勇,王中钢,刘 辉中南大学二等奖106项。
2018年重大科技专项拟立项项目

2018年重大科技专项拟立项项目1. 项目背景2018年,中国政府拟定了一份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旨在加强国家在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
该计划的重点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技术进步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拟立项的项目。
2. 项目一:5G网络建设5G网络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大大提升传输速度、减小时延和提升网络容量。
在今后的智能化时代,5G将成为物联网、自动驾驶车辆、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因此,建设5G网络是本次科技专项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项目目标:建设覆盖全国的5G网络,支撑物联网、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应用。
项目预计完成时间:2020年底。
3. 项目二: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型车辆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国家推动绿色出行的重要力量。
本项目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提高轻量化技术、电池技术以及电机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项目目标:生产出一批性能更加优异的新能源汽车,降低车辆的负面影响,实现减排和环保。
项目预计完成时间:2022年底。
4. 项目三:大数据应用与创新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数据处理速度快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技术将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成为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技术领域之一。
本项目旨在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制造业生产、社会公共服务以及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项目目标:推进大数据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发布实用性强的大数据产品,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和医疗健康服务质量。
项目预计完成时间:2021年底。
5. 项目四:人工智能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是指计算机程序以人类智慧为样本或指引,独立完成智能决策和任务的能力。
本项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各行各业的科技智能化提供支持。
项目目标: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和可靠性,大规模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项目预计完成时间:2023年底。
6. 项目五:信息安全保障随着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数据安全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评选揭晓

2018 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 评选揭晓
The 10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of 2018 by Universities in China
中国 北京 人民网记者 刘婧婷
北京 2018 年 12 月 26 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公布“中国 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北京大学高文负责的《视 频编码国家标准 AVS2 支撑中央电视台播出超高清电视》、 北京协和医学院曹雪涛负责的《炎症性免疫反应的新型分 子与细胞机制》等十个项目入选。据介绍,“中国高等学 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 1998 年开展以来,至今已 21 届,
东南大学
熊仁根 无
4 万有引力常数 G 的精确测量 “地壳一号”深部大陆科学钻探钻机关
5 键技术及应用
华中科技 大学
吉林学
6 原子尺度测量材料轨道与自旋磁矩
清华大学
7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 业化
上海交通 大学
新能源悬挂式空铁关键技术与试验线工 西南交通
8
程
大学
9
土壤 - 作物系统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 用
中国农业 大学
10 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
中山大学
罗 俊 中山大学
孙友宏 钟虓䶮 杨启
翟婉明 张福锁 宋尔卫
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德国于利希研究所、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日 本筑波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中 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711 研究所、江苏 科技大学、江苏海新船务重工公司
责任编辑:孙桂芳
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奖候选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项目名称申来自类型所属领域负责人
工作单位
是否为第七届科技委委员、学部委员推荐
1
超高速准非易失存储
A
04计算机、自动化、电子、通讯、仪器科学与技术
张卫
微电子学院
否
2
差异化石墨烯及应用
B
03材料、冶金
卢红斌
高分子科学系
是
3
室温电调控二维铁磁材料
A
01数学、物理、天文、力学
张远波
物理学系
否
4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双指标筛查法的研发与推广性心脏病双指标筛查法的研发与推广
A
05与人体研究有关的生物学、医学、药学
黄国英
附属儿科医院
否
5
中国原创颈神经左右交叉移位治疗脑卒中偏瘫
B
05与人体研究有关的生物学、医学、药学
徐文东
附属华山医院
是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对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拟推荐候选项目的公示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对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拟推荐候选项目的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10.31•【字号】•【施行日期】2018.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对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拟推荐候选项目的公示根据《关于推荐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的通知》(教技委〔2018〕7号,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要求,省教育厅组织相关高校开展了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申报工作。
经学校申报,我厅组织专家评审,拟推荐暨南大学“亨廷顿舞蹈病基因敲入猪模型”等3个项目为候选项目。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拟推荐的候选项目(名单附后)予以公示。
本次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18年11月1日—11月7日。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拟推荐的项目有异议的,请以书面形式向省教育厅反映。
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加盖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本人真实姓名。
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请注明联系方式。
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得借机诽谤和诬告。
逾期或匿名异议不予受理。
受理部门: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邮政编码:510080联系人:***电话:************,传真:************。
附件: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拟推荐候选项目(正式版).xls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10月3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拟推荐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候选项目的公示
项目名称:新型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DDCI-01)及其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中祝、徐志刚、唐典勇
完成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推荐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项目简介: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系一种临床常见男性疾病,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行为。
伟哥、希爱力和伐地那非对PDE1及PDE6的选择性不好,导致面部潮红、视觉障碍等不良反应,并具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上市PDE5抑制剂未满足临床需的求,高选择性、高安全性、中长半衰期的抑制剂是新一代PDE5抑制剂的研发方向。
针对PDE5抑制剂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研发了新一代PDE5抑制剂(DDCI-01),用于治疗男性ED和肺动脉高压等疾病。
本药物具有全新分子结构,具有起效快、吸收好、活性高,安全性好特点。
经过临床前安全评价后,被中国CFDA和美国FDA获准进入临床试验(CFDA批件号:2018L02549和2018L02550;FDA批件号:IND135832 ),该PDE5抑制剂(DDCI-01)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中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专利,其中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专利已获授权(美国专利授权号:US9920057B2;中国台湾地区:I613201 )。
现已经独家许可给重庆世力尔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临床试验、药物上市等。
重庆世力尔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获得重庆市高新区500万扶持资金和重庆市科技局1000万重点研发项目,已与国内大型药企达成合作协议,并且将融资2亿元开展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
主持人及主要完成人简介:
1. 主持人
陈中祝研究员,重庆文理学院一级特聘教授、重庆文理学院创新靶向药物国际研究院院长、激酶类创新药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创新靶向药物重庆市工
程实验室主任、重庆文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博士后。
重庆市“百人计划”获得者,重庆市第五届先进工作者。
负责项目总体规划、DDCI-01临床前安全评价方案设计和临床申报资料撰写等工作,提出了该PDE5抑制剂的设计方向,领导课题组开展了5年多实验和理论研究,成功获得PDE5抑制剂的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批件,领衔团队参加“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获得全国第一名等。
2. 主要完成人
徐志刚研究员参与候选化合物合成和该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合成了大量的候选化合物作为体外活性评价和体内活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小分子药物与PDE系列酶的选择性研究。
唐典勇教授主要负责候选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候选化合物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对候选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获得进入临床前安全评价的目标小分子药物,对候选化合物对PDE家族酶选择性进行计算模拟并与实验进行对比研究,指导药物分子的合成。
主要创新点:
1. 本药物具有全新的结构,已申请国际PCT、中国、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其中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专利已获授权。
2. 动物体内代谢、药效等实验表明,此药物具有起效快、吸收好、活性高特点。
3. 大鼠和比格犬毒理显示,在剂量1000 mg/kg/day下,此药物在犬和大鼠中均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表明DDCI-01药物安全性更高。
标志性成果: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申报单位:重庆文理学院,药品名称:DDCI-01胶囊,批件号:2018L02549、2018L02550,注册分类:化学药品第1类
2.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申报单位:重庆文理学院,药品名称:DDCI1,IND号:135832
3. 陈中祝、徐志刚、唐典勇,新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及其应用,美国专利:
US9920057B2, 2018.3.20;中国台湾地区专利:I613201, 2018.2.1;国际专利公布号:WO2016/206097A1;
4.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全国第一名,重庆文理新药团队,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2015。
5. 2018年重庆高校十大优秀科技成果奖,新型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及其应用,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