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
企业标准化管理流程
企业标准化管理流程企业标准化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管理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标准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流程。
第一步,明确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企业在进行标准化管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标准化管理的目标。
目标的明确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标准化管理的计划和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步,建立标准化管理的组织机构。
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明确各个部门在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步,制定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和规范。
企业需要制定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包括标准化管理的工作程序、标准化管理的责任制度、标准化管理的考核评价制度等,从而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四步,开展标准化管理的培训和宣传。
企业需要开展标准化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参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步,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标准化管理措施,包括建立标准化管理的档案资料、建立标准化管理的检查评估制度、建立标准化管理的改进机制等,确保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六步,监督和评估标准化管理的效果。
企业需要建立监督和评估标准化管理效果的机制,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第七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企业需要及时总结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制度和规范,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以上七个步骤的标准化管理流程,企业可以更好地推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管理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流程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流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弄清其整个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加快创建步伐,从而确保年度目标实现。
一、企业自主创建、组织自评、提出评审申请1、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的企业应认真组织学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及其《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表》(其它行业企业则执行相应的评审细则),在弄清各评分要素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制订达标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发动全员开展各项达标创建活动。
(有咨询需求的企业可联系有关咨询机构开展服务咨询工作)。
2、达标工作基本具备条件后,组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小组对照相关《评审细则》进行自主评定;3、自主评定得分达三级标准化评审所要求的最低得分(60分)以上的,填写《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申请》表(见附表一),并附相关附件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汇总表》(见附表二)、《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三),向当地安监部门(市直企业报行业主管部门,驻扬企业报市安监局)申报。
二、初步审查1、当地安监部门或市属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申报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或称形式审查),材料齐全的,在申请表的“当地安监部门审核意见”栏目签署意见,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2、《评审申请》表等资料返回申报企业,同时通知评审单位。
三、评审单位组织评审1、申报企业与评审单位对接,确定具体评审日期及时间、地点;2、评审单位确定评审组组成人员(4人以上);3、评审前,申报企业向评审组简介达标创建工作;4、评审组开展评审,一般分为2个小组,按分工的评审项目,查资料、查现场,做好评审记录。
召开评审组会议,研究确定予以肯定的主要方面,逐一列出扣分事项,确定评审得分,并形成评审综述(见附表四)。
5、评审组将评审结果向申请单位反馈;6、评审组汇总全部评审资料(包括评审工作记录、评审汇总表、评审综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见附表五),各资料评审组成员签名齐全);及时报评审单位。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流程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流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是一项系统性、规范性的工作,旨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将详细介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流程。
一、准备阶段1、成立领导小组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开展宣传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宣传海报、会议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培训课程,了解创建的标准和要求。
3、现状评估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
通过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后续的整改工作提供依据。
二、策划阶段1、制定创建方案根据现状评估的结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方案。
方案应包括创建目标、工作步骤、责任分工、时间安排等内容。
2、确定标准体系选择适合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如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等。
同时,结合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对标准进行细化和补充,形成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3、分解目标任务将创建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三、实施阶段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标准体系的要求,对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2、整改设备设施隐患对企业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整改。
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规范作业环境对作业环境进行整治,保持作业场所的整洁、有序,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和标志。
建立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
建立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在如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建立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客户的期望。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流程,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1.明确质量目标和指标首先,企业应该明确质量目标和指标,确保其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些目标和指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且可以量化和衡量。
例如,提高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2.制定质量管理计划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检验方法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
质量管理计划应该能够全面覆盖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并确保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3.培训和教育员工建立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员工来支持和执行。
因此,企业应该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实施质量管理流程。
4.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以确保质量问题可以及时汇报和解决。
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沟通工具,例如会议和电子邮件,以及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渠道,确保质量问题能够及时被察觉并且得到妥善处理。
二、标准化流程的建立1.定义标准化流程企业应该明确定义标准化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工作指导和规范。
标准化流程应该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关键节点等方面,以确保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优化工作流程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僵化和不可变。
相反,企业应该通过持续的优化工作流程来提高效率和质量。
不断挖掘潜在的改进和创新,以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和产出。
3.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标准操作程序是标准化流程的关键组成部分。
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SOP,以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和规范。
SOP应该易于理解和执行,并且应该经过实践验证,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建设标准化流程
建设标准化流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企业内部的各个流程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许多企业开始关注和引入标准化流程管理。
标准化流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业务流程的质量、减少重复工作、规范各项业务流程,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益。
本文将从标准化流程的意义、建设标准化流程的步骤和方法、以及标准化流程的管理和监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标准化流程的意义1.提高效率和质量:通过标准化流程,企业可以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降低成本:标准化流程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3.提高透明度和可控性:标准化流程可以使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流程变得更加透明和可控,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监控和决策。
4.提升品牌形象:通过标准化流程管理,企业可以提供更加规范和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客户满意度。
二、建设标准化流程的步骤和方法1.明确流程目标:企业在建设标准化流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流程的目标,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范流程等方面的目标。
2.流程分析和优化:对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瓶颈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以适应企业的新需求和发展方向。
3.制定标准化流程方案:在流程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化流程的具体方案,包括流程图、操作规程、信息传递流程等内容。
4.培训和推广: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流程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掌握标准化流程,同时通过推广活动提升员工对标准化流程的认可度和执行力。
5.建立监控和改进机制:建立标准化流程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流程中的问题和漏洞,进行改进和优化。
三、标准化流程的管理和监控1.建立流程管理团队: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流程管理团队,负责标准化流程的设计、实施、监控和改进。
2.制定流程管理制度和流程标准:制定相应的流程管理制度,统一流程管理标准,确保标准化流程的实施和执行。
企业管理标准化流程
企业管理标准化流程企业管理标准化流程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流程,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风险的目的。
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将从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实施和监控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企业管理标准化流程。
一、标准化流程的建立。
1.明确管理目标,企业在建立标准化流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目标,包括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管理质量等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将成为建立标准化流程的基础。
2.制定标准化流程文件,企业需要根据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流程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这些文件将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确保管理流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培训相关人员,企业在建立标准化流程后,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并掌握标准化流程文件的内容和要求,确保标准化流程的有效实施。
二、标准化流程的实施。
1.落实责任部门,企业在实施标准化流程时,需要明确各个管理环节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2.执行标准化流程,各部门和员工需要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文件规定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要求,确保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3.持续改进,企业在实施标准化流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流程,以适应市场和管理环境的变化,保持管理流程的持续优化。
三、标准化流程的监控。
1.建立监控机制,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控机制,对标准化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定期审核和评估,企业需要定期对标准化流程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流程文件的及时更新和完善,保证管理流程的持续有效性。
3.激励和奖惩,企业可以通过激励和奖惩机制,对执行标准化流程的部门和员工进行激励和奖励,提高他们执行标准化流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实施和监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才能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管理行为,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经营。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范文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企业标准化概念1.“标准”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文件”。
上述定义,深刻提示了“标准”的内涵。
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而“最佳共同效益”指的是相关方的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
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2.“标准化”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除了为达到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之外,还包括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所建立的规范(条款)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征。
3.“企业标准化”的定义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是:(1)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如何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如何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已经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基石之一。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探讨如何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一、制定工作流程要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首先需要制定工作流程。
这个过程需要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目标相符,并且需要考虑到各部门的需求和意见。
制定工作流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环节的时间和成本,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流程环节设定相应的指标和控制点,以便更好地掌控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二、培训员工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需要得到所有员工的认可,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贯彻。
因此,企业需要对所有涉及到流程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以确保员工们都明白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要求以及相应的执行程序。
在培训过程中,员工需要了解工作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如果工作流程不被遵循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的工作文化并且掌握正确的工作流程。
三、监控与改进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需要不断监控和改进。
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体系,来确保员工在执行工作流程时遵循标准。
监控过程可以通过设定相应的指标和评估标准来完成,可以有定期的审核和维护,以确保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一直保持在高质量的状态。
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员工会不断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意见。
企业应该开展日常的工作流程反馈、总结和改进工作,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
四、技术支持标准化的工作流程需要支持技术工具。
企业需要借助各类软件和技术工具,比如ERP、CRM等关键技术,来提高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和集成。
这些技术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支持更好的管理和流程控制。
通过技术支持,企业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工作流程管理,并且能够快速地检查和调整工作流程。
总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是企业成功的基础之一,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管理和控制。
标准化创建流程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流程及关注点一、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
策划准备阶段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保障;成立执行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确保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任务分工明确,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及管理层的配合,因此需要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首次会议进行策划准备及制定相关目标。
二、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
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理解,从而使企业领导层重视该项工作,加大推动力度,监督检查执行进度;其次要解决执行部门、人员操作的问题,培训评定标准的具体条款要求是什么,本部门、本岗位、相关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
同时,要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文件和知识,加强全员参与度,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关键问题。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监督管理原则,因此,进行全员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点内容之一。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司全员进行培训。
三、现状梳理。
对照相应专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发现的问题,定责任部门、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及时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
现状摸底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阶段进度任务的针对性依据。
企业要根据自身经营规模、行业地位、工艺特点及现状摸底结果等因素及时调整达标目标,注重建设过程,真实有效可靠,不可盲目一味追求达标等级。
企业标准化达标工作基本流程
企业标准化达标工作基本流程第一篇:企业标准化达标工作基本流程企业安全标准化三级考评基本流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成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
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的安全第一责任人为组员。
2.成立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执行(内审考评)小组。
企业分管安全管理工作的副总任组长,各部门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员及相关人员为组员。
第二阶段:学习阶段1.组织学习国家各级政府及各级安监部门关于标准化达标工作的文件(2010年国务院23号令、2011年国务院40号令以及各级安监部门的相关安全标准化达标文件)。
2.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市、区两级安监部门组织的安全标准化达标培训,掌握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的基本流程,掌握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的评分要求和方法。
3.召开企业内部各级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推进会议,向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标准化达标工作的宣贯,动员全体员工开展安全标准达标工作。
第三阶段:内审自评阶段1.初次内审自评阶段,根据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的内容(13个一级要素,42个二级要素,196条达标标准)要求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整改,通过整改再按评分细则进行内审自评。
2.终次内审自评阶段,通过多次整改、内审、自评,最终达到安全标准化达标要求,算出自评分数,形成自评报告,列出扣分项目。
第四阶段:评审申请阶段1.根据安全标准化评审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复印件、评审申请书等。
2.根据要求申报工贸企业标准化管理系统。
3.将相关文件报所在地安监办,经安监办同意后,由安监办报区安监局。
安监局同意后将进入外部评审阶段。
(所需材料一式三份,企业、安监办、安监局各一份。
)第五阶段:外部评审阶段1.经两级安监机构同意后,企业所在地安监办将带领有资质的外部评审员成立考评组对企业进行外部考评。
2.外部考评未通过,企业继续进行整改,直至企业通过考评。
3.考评通过后,考评组形成评审报告(一式两份),报所在地安监办及区安监局备案。
如何为企业打造标准化运营流程
如何为企业打造标准化运营流程一、前言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运营流程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建立标准化运营流程是企业必须重视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介绍如何为企业打造标准化运营流程。
二、明确流程目标在开始建立标准化运营流程之前,企业应该明确其流程的目标。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明确了目标,企业才能够有效地制定流程并检查其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明确流程目标时,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的核心价值。
企业的核心价值通常是其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最能够体现企业独特性的地方。
因此,在制定标准化运营流程时,应该优先考虑如何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
2. 客户需求。
企业的运营流程应该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因此,在制定流程时,应该考虑客户需要哪些服务,并如何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3. 组织目标。
企业的组织目标通常包括财务和战略目标。
在制定标准化运营流程时,应该确保这些组织目标得到充分考虑。
三、梳理流程在明确了流程目标之后,企业需要梳理其现有的运营流程。
梳理流程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流程。
企业应该将其各项活动分解成一系列流程,以便更好地掌握和管理这些活动。
2. 明确活动。
一旦流程定义好了,企业应该明确每个流程中的各个活动,并分配好相应的人员和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每个活动的目的和价值,并确定哪些活动是关键的。
3. 确定顺序。
企业应该确定每个活动的顺序,以确保流程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和连贯的。
企业还应该制定一些流程控制措施,以确保在流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得到充分的控制和监督。
4. 优化流程。
一旦整个流程定义好了,企业应该优化其流程,并尽可能地减少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瓶颈和风险。
四、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在梳理流程之后,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操作流程。
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标准。
企业应该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并确保这些流程符合企业的流程目标和组织目标。
2. 建立流程文件。
一旦标准制定完毕,企业应该编写一份详细的流程文件,并确保这些文件得到充分的文档化和审查。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简介标准化流程是企业内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化流程,企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本文将介绍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的重要性、步骤和注意事项。
重要性开展标准化流程对企业来说具有诸多重要性,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可以规范工作流程,消除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 确保产品质量:标准化流程可以明确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并建立相应的检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 降低成本:标准化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冗余,降低企业成本。
4. 提升客户满意度:标准化流程可以使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步骤下面是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的步骤:1. 明确目标:确定标准化流程的目标和价值,明确标准化流程对企业的意义。
2. 制定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与工作流程、产品质量等相关的标准。
3. 编写流程文档:根据制定的标准,编写详细的流程文档,包括具体的步骤、要求、流程图等。
4. 培训与传达:将制定好的标准和流程文档传达给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和理解标准化流程。
5. 执行与监控:执行标准化流程,并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6. 持续改进:根据执行和监控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标准化流程。
注意事项在开展标准化流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参与全员:标准化流程需要全员参与,每个人都要积极配合和执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明确责任:每个流程的执行人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职责,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
3. 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问题不断优化解决。
4. 培训与沟通:流程的执行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并进行沟通,确保大家对流程的理解与认同。
结论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是提高管理效率、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企业标准化概念1.“标准”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文件”。
上述定义,深刻提示了“标准”的内涵。
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而“最佳共同效益”指的是相关方的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
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2.“标准化”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除了为达到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之外,还包括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所建立的规范(条款)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征。
3.“企业标准化”的定义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是:(1)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之欧阳与创编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企业标准化概念1.“标准”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文件”。
上述定义,深刻提示了“标准”的内涵。
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而“最佳共同效益”指的是相关方的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
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2.“标准化”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除了为达到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之外,还包括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所建立的规范(条款)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征。
3.“企业标准化”的定义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是:(1)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之欧阳物创编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企业标准化概念1.“标准”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文件”。
上述定义,深刻提示了“标准”的内涵。
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而“最佳共同效益”指的是相关方的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
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2.“标准化”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除了为达到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之外,还包括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所建立的规范(条款)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征。
3.“企业标准化”的定义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是:(1)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流程▶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教育培训▶现状梳理▶管理文件制修订▶实施运行及整改▶企业自评▶评审申请▶外部评审策划准备阶段首先要成立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所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成员,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保障;成立执行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确保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任务分工明确,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目标。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企业最高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及管理层的配合,因此需要召开安全生产范例1《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
教育培训首先要解决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理解,从而使企业领导层重视该项工作,加大推动力度,监督检查执行进度;其次要解决执行部门、人员操作的问题,培训评定标准的具体条款要求是什么,本部门、本岗位、相关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
同时,要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文件和知识,加强全员参与度,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和关键问题。
关注点及注意事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监督管理原则,因此,进行全员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点内容之一。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对照相应专业评定标准(或评分细则),对企业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单位安全管理情况、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进行现状摸底,摸清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发现的问题,定责任部门、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及时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
现状摸底的结果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阶段进度任务的针对性依据。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⒈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运营流程更加高效、规范化。
本文档旨在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并提供相关的指导方针和步骤。
⒉目的和范围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实施标准化流程,确保各个部门的工作符合一致的标准。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企业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采购、销售、人力资源等。
⒊总体框架⑴流程分析:对现有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确定改进方向。
⑵流程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设计新的流程,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图。
⑶流程实施:针对新的流程进行实施,包括培训员工、制定操作手册等。
⑷流程监控:定期跟踪和监控流程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⑸流程改进:根据监控结果,对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⒋流程分析⑴收集数据:收集各部门相关数据,包括工作时间、人力成本、质量问题等。
⑵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各部门的瓶颈和问题所在。
⑶评估流程:对现有的流程进行评估,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改进目标。
⒌流程设计⑴设计目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流程设计的目标,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要求。
⑵制定流程图:根据设计目标,制定新的流程图,并明确岗位职责和流程操作规范。
⑶编写操作手册:根据流程图,编写详细的操作手册,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⒍流程实施⑴培训员工:针对新的流程,开展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并掌握新的流程要求。
⑵制定执行计划: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⑶实施流程:根据执行计划,开始实施新的流程,并记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⒎流程监控⑴确定监控指标:根据流程设计目标,确定需要监控的关键指标,如时间、成本、质量等。
⑵收集监控数据:定期收集流程执行的数据,包括流程用时、工作记录、问题反馈等。
⑶分析监控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建议。
⒏流程改进⑴制定改进计划:根据监控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一、目的和范围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运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确保所有工作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和岗位。
二、术语定义2-1 标准化: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的过程。
2-2 流程:一系列有序的步骤,以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
三、组织结构标准化流程3-1 部门职责3-1-1 每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应明确,并与岗位说明书相一致。
3-1-2 部门间的职责划分应合理,避免工作重叠或遗漏。
3-2 岗位描述和培训3-2-1 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应明确,并编写岗位描述。
3-2-2 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相关培训,并熟悉自己的岗位描述。
四、工作流程标准化4-1 流程设计4-1-1 业务流程应符合规范,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4-1-2 流程中的流转文档应明确规定,包括审批流程和文件格式。
4-2 流程执行4-2-1 每个员工在执行工作流程时应严格按照流程要求操作。
4-2-2 工作流程中的记录和数据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和保存。
五、质量控制标准化流程5-1 质量目标设定5-1-1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
5-1-2 质量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
5-2 质量管理体系5-2-1 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流程、标准和指南等。
5-2-2 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六、法律合规标准化流程6-1 法律法规及政策研究6-1-1 定期研究和跟踪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流程。
6-1-2 按时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
6-2 合同管理6-2-1 确保签订的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
6-2-2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审批、签订、归档和维护等流程。
七、附件1-样例流程图3-合同审批流程图八、法律名词及注释8-1 合同: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相互认定的权益基础上订立的协议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
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
正文:
⒈引言
⑴目的:介绍本文档旨在指导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⑵背景:简要说明为什么企业需要采用标准化流程,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
⒉概述
⑴标准化流程定义:明确标准化流程的概念和目标,并解释标准化流程的重要性。
⑵适用范围:说明标准化流程适用于企业的哪些流程和部门。
⒊流程建立
⑴流程分析和规划:介绍如何进行流程分析和规划,包括流程图绘制和流程步骤的明确。
⑵流程标准制定:详细描述如何制定标准化流程的具体要求和步骤。
⑶流程测试和反馈:说明如何进行流程的测试和反馈,以
确保流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⒋流程执行
⑴流程培训和沟通:描述如何进行流程培训和沟通,以确
保企业员工了解和能够执行标准化流程。
⑵流程监控和改进:介绍如何进行流程的监控和改进,以
确保流程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⑶流程管理和评估:说明如何进行流程的管理和评估,以
确保流程的按时完成和达到预定的目标。
⒌附件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
列出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和相关注释,以便读者理解。
⒎结束语
本文档中详细介绍了企业开展标准化流程的步骤和方法,希
望能够对企业实施标准化流程提供指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企业标准化概念1.“标准”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文件”。
上述定义,深刻提示了“标准”的内涵。
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而“最佳共同效益”指的是相关方的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
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2.“标准化”的定义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
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
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除了为达到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之外,还包括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所建立的规范(条款)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征。
3.“企业标准化”的定义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是:(1)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3)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
这些活动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
(4)企业标准化是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领导和组织下,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标准化职责和权限,为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规定标准化活动过程和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系统活动。
企业标准化活动示意图:企业标准化基本任务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规定了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
1.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我国制定、颁布的与标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必须遵守的法律依据。
如《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了对标准的制定、实施及其监督和对标准化管理的要求,《产品质量法》以及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工业技术等方面亦对有关标准问题做出了规定。
2.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企业是组织生产产品的基本单位,因此全面、认真、正确地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占领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手段。
3.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可见,企业标准是企业内必须执行的规定。
在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或不宜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时,应该制定企业标准;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应在企业内部组织实施,在法律、法规有要求时,在企业之外亦起作用。
订货合同采用企业标准供货时,按《经济合同法》规定,该企业标准对供需双方都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4.标准实施的检查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对于推动标准的正确、持久的实施,企业建立内部监督、自我约束的机制,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常,企业可通过标准化审查、产品检验、质量体系审核等手段实现标准实施的检查。
有关主管部门可依法进行检查,有关标准化机构、组织可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好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检查工作。
企业标准化工作内容1.技术业务工作(1)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和复审。
积极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任务;有能力的企业应力争参与、承担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2)组织实施标准及其监督检查。
(3)采用国际标准。
(4)参与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标准化技术服务等。
(5)积极推动产品的三化(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组合化、模块化和成组技术。
(6)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7)参与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工作。
2.管理工作(1)机构和人员《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
这要求企业应设立标准化专职机构或专职、兼职人员。
一般来说,大中型以上企业应设立标准化专职机构,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设立相应的专、兼职人员;小型企业及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应设立专、兼职人员。
(2)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标准1)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应明确规定企业标准化管理原则、管理机构、工作机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权限、工作方法和要求,以及与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业务关系、标准化奖惩制度等;2)企业标准制定、修订管理细则。
此项细则应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和复审的原则、工作程序和要求;3)企业实施标准与监督标准实施管理细则。
此项细则应规定实施标准及对实施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分工和责任;4)企业标准资料管理办法。
此项办法应规定标准和有关资料的收集、管理使用等方面的要求;5)企业标准信息管理办法。
此办法规定标准化信息搜集、传递程序方法和要求,规定执行标准中信息反馈及处理程序方法和要求;6)企业标准化计划管理办法。
此办法规定企业标准化计划编制原则、项目、方法、程序和要求以及考核、奖罚等细则。
(3)编制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方法、目标、发展规划、计划,上级部门提出的标准化工作任务,企业标准体系表中待制定、修订的企业标准项目,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需要补充和修正的标准化事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4)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与服务标准化信息是指标准化活动中所产生的一切有关资料和数据,是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础。
要通过正规的渠道收集与本企业标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各种现行有效的标准文本、目录、图书资料、杂志,并对所有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地管理(参见“企业专用标准化全文信息系统”),保证标准的时效性,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高效的服务。
(5)企业标准化宣传与培训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广泛宣贯标准,研讨实施标准的措施、派员参加国内外各标准化活动,以各种方式宣传标准政策和知识,增强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标准化意识,提高企业标准化人员技术业务素质,保证企业标准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企业标准制定制定企业标准,就是企业对需要制定的标准,编制计划,组织起草、审查、编号和发布的活动。
1.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标准制定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需要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其包括的对象范围很广,可参见企业标准体系表。
(2)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按《标准化法》的规定这种标准都是作为交货验收的依据,即贸易型标准。
作为交货验收依据的企业产品标准,按规定要向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企业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
此类标准是“生产型”标准,标准的技术参数、经济指标要高于交货验收的规定,是企业内部生产、检验产品的依据。
(4)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选择或补充而制定的标准。
通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品种规格较多,企业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从中选用一部分进行生产或外购,并制定为企业标准;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不全面,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时,企业可作出补充规定,并将补充规定制定为企业标准。
(5)从技术引进的有关标准转化的企业标准。
企业在技术引进时必须重视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引进,要及时抓紧引进技术标准的转化工作或是代替原有的相应标准,或是作为有关标准的补充,或是另列标准。
(6)合同中重复较多的技术要求应纳入企业标准。
在市场机制下,企业应以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
反映在双方合同中就是“按标准”或“按标准加补充技术要求”或“按协议技术要求”作为交货质量条件。
这些补充技术要求、协议技术要求如果重复较多,则应纳入标准。
2.企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制定、修订企业标准,应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在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指导下,遵循如下原则,提高制、修订标准的质量,确保标准的适宜性、有效性。
(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我国制定的大量强制性标准,对保障人类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产品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重要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等有关的强制性标准,这些都是指导企业制定、修订标准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贯彻执行。
(2)充分考虑顾客和市场的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顾客对产品的(服务)的满意程度,任何企业均应始终关注顾客,将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作为首要目标来考虑。
通过制定标准将顾客和市场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企业标准。
(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方针。
在制定、修订企业标准时,要着重做好采标项目的选择和对有关标准本身的消化理解工作,并处理好与相关标准的协调配套问题。
(4)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除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外,企业还应加强引进技术和设备进口的标准化研究,组织力量对出口产品的技术标准进行攻关,建立标准化快速反应机制。
开展这些工作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制定标准的能力和标准水平,为企业参与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创造条件。
(5)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在制定企业标准时,对标准中规定的指标、特性和要求,应充分考虑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力求应用最新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使制定出来的企业标准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使产品(服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