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全卷共6页,总分6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A1-27 S-32 Fe-56 Cu-64 Zn-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家庭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白砂糖C.食盐D.花生油2.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A.金戒指B.铜导线C.铝蒸锅D.铁锤3.下列清洗餐具的步骤中,可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A.用清水冲洗B.用洗洁精清洗C.用干布擦拭D.用消毒柜除菌4.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B.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人造骨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二者的含碳量不同5.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B.用H2O2和MnO2制取氧气C.电解水D.木炭还原氧化铜6.如图将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可以是①镁和稀盐酸②硝酸铵固体和水③氯化钠固体和水④氢氧化钠固体和水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7.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Mg、Cu、A1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Cu、Mg、Al(NO3)3溶液B.Mg、Al、CuSO4溶液C.Mg、Cu、稀硫酸、AlD.Al、Mg(NO3)2溶液、CuSO4溶液8.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九年级上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答题卡、参考答案
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4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K-39,Cl-35.5,Mn-55.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卡上)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冰块融化C、苹果腐烂D、辣椒剁碎2、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B、4C、6D、10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4、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 a C2O4),C a 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A、+1B、+2C、+3D、+45、下图中“0”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58B、它是非金属元素C、核内质子数是140.1D、原子序数是587、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通电分解水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1:29、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其化学式为N(NO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含有氧分子B、该物质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C、该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D、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0、向盛有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下列各物质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错误的是()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4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前8小题各2分,后6小题各3分,共3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铝B. 铁C. 氧D. 硅2. 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
此物质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A.+4B.+3C.+2D.+1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A. 氢气B. 天然气C. 酒精D. 汽油4. 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A. 5.9%B. 11.1%C. 89.9%D. 94.1%5.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的现象是A.火星四射B.有刺激性气味C.发出蓝紫色火焰D.有黑色固体生成6.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生成。
则此物质肯定含有的元素是A.碳、氢、氧B.氧、氢、硫C.碳、氧、硫D.碳、氢、硫7. 加压后,25m3的天然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这可以说明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的大小可以改变8.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9. 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
仅根据其化学式,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此物质属于氧化物B.此物质通常呈气态C.此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D.此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10.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2H2+ O2 2H2OB.2CO+ O2 2CO2C.CO2+H2O H2CO3D.H2 + Cl2 2HCl11、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
Ti可以用Ti O2与Si共熔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 SiO2+Ti。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次月考试题
-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月清初三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Ⅰ卷5至8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结束,将第Ⅰ、Ⅰ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O-16 S—32 Cl—35.5Ca-40Fe-56 Zn—65 Br—8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石油分馏净化水蒸发食盐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A B C D【】2. 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3. 在加压的情况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表明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由原子构成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4. 下列各项研究课题,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围的是A.C60等碳单质的制取与性质研究B.从水中提取氢能源的有效方法研究C.制造太空电梯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研究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5. 小华在一次探究实验中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反应剧烈并生成大量可燃性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A.H2B.CH4C.HeD.CO【】6. 7月底的巴拉圭超市大火全球震惊,引起大家对阻燃剂的重视。
溴系阻燃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阻燃剂,主要品种之一"八溴醚"的分子简式为C21H19O2Br8。
1997年在美国召开了第八届世界阻燃剂会议,会议指出今后阻燃剂的发展方向集中为高效、低毒、低烟的无机阻燃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八溴醚由碳、氢、氧、溴四种元素组成B.八溴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3C.八溴醚是一种有机阻燃剂D.有机阻燃剂使用时不可能造成环境污染【】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的量与溶剂的量之和即为溶液的总量B.溶剂一定是纯净物C.溶液的组成只能用溶质质量分数表示D.溶剂可以为固液气三态【】8.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九年级上(人教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九年级上(人教版)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命题:王俊福审卷:化学备课组友情提示:1、本卷共六大题,30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Ca-40 C-12 O -16 H-1 F-19 P-31 I-127 N-14 K-39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内,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3、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A、2B、3C、4D、64、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B、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D、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5、氧元素质量相同的SO2和SO3的质量比为()A、6:5B、2:3C、1:1D、5:66、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在全球传递。
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8C、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离子的是()8、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出明显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可以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又可以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可燃性9、A 、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其中B元素为-n价,则此化合物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A、+2nB、+2/3nC、+3nD、+4/3n10、下列图像中能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反应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图是 ( ) a% a% a% a%t T t T t T t TA B C D二、选择填空题(每小题2分,选择及填空各1分,共10分。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永州市蓝山学校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3.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4.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小于10mL B.大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台物D.实验室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A.H2B.CO2C.O2D.N27.据报道,某某某某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06年“全球十大最有活力的城市”,这将掀起又一轮某某投资热.为避免投资办厂引起的环境污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对工厂的烟囱加高处理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C.对工厂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D.化工厂建在居民区8.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质量级别ⅠⅡⅢⅣ(1)Ⅳ(2)Ⅴ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我市2011年3月12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我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A.Ⅰ级好B.Ⅱ级良好C.Ⅲ级轻度污染D.V级重度污染9.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成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硫、氮气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10.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11.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12.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14.2013年3月,某某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年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15.“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16.请用数字或化学符号填空;(1)2个二氧化碳分子(2)3个碳酸根离子(3)5个氢氧根离子(4)2个钠离子(5)3个氮原子(6)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7.物质的结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4)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②③.18.选择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属于有毒气体的是(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干冰是.19.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木炭,稍等片刻,发现,说明木炭具有作用.20.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化合物的是,纯净物的是,混合物的是,氧化物的是.(均填容器下的代号)21.下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图b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2)请将“元素”、“原子”、“分子”填入图c适当的圆圈内,从而完成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的正确的关系图.22.(1)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A试管和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等于.此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2)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当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请写出两点)、.23.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a.b.(2)用某某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二氧化碳应该采用装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四.计算题24.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5.现有100克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标准下生成的CO2的体积多少升?(CO2的密度为/L)2015-2016学年某某省永州市蓝山学校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 B.冰雪融化 C.粮食酿酒 D.蜡烛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常规题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信息给予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关键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铁锅生锈,有新物质三氧化二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仅属于物质状态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的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C、粮食酿酒,粮食经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转变为酒精,属于化学变化;D、蜡烛燃烧,蜡烛燃烧时有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引起物质变化的原因,通过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的;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的说法是错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造成试管的破裂.【解答】解: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②试管外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④加热时,可左右移动试管,不可上下移动,所以说法是错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所以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②③⑤.故选C【点评】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先进行加热前的预热;②试管上不能有水珠;有水珠要擦干③试管夹夹在中上部;④手拿试管夹长柄;⑤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⑥用外焰给其加热;⑦加热时要来回晃动使受热均匀.3.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灭火的方法来考虑;B、根据药液溅到眼睛里处理方法考虑;C、根据酒精灯的三个禁止;D、根据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引起的后果来考虑.【解答】解:A、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是一种很好的灭火方法,故A正确;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如果立即揉揉眼睛会加重药液对眼的腐蚀,故B错误;C、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容易引起火灾,故C错误;D、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火焰容易沿着灯颈进入酒精灯引起火灾,故D错误.故选A.【点评】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用大量的水冲洗,熟记酒精灯的两查一不可,防止引起火灾.4.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小于10mL B.大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及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判断,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30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20 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10mL.故答案为:B.【点评】了解量筒使用时正确的读数方法,以及仰视、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台物D.实验室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氧气不易溶于水;洁净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1%,其中的数据是指体积分数.故选项错误;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但是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选项错误;C、洁净的空气和被污染的空气中都含有多种物质,都是混台物.故选项错误;D、实验室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这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空气的组成和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A.H2B.CO2C.O2D.N2【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附在蛋壳表面,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物理知识考查了碳酸钙与酸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据报道,某某某某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06年“全球十大最有活力的城市”,这将掀起又一轮某某投资热.为避免投资办厂引起的环境污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对工厂的烟囱加高处理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C.对工厂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D.化工厂建在居民区【考点】"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可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物的治理方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加高烟囱不能减少尾气的排放量,相反增加了污染的X围,所以错误;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一方面污染水源,另一方面浪费资源,所以错误;C、对废弃物进行无公害处理,保护环境,正确;D、化工厂排放尾气对居民生活和人体健康将造成严重危害,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课题,与此相关的知识也是中考考点之一.8.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 101﹣200 201﹣250 251﹣300 300以上质量级别ⅠⅡⅢⅣ(1)Ⅳ(2)Ⅴ质量状况好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我市2011年3月12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我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A.Ⅰ级好B.Ⅱ级良好C.Ⅲ级轻度污染D.V级重度污染【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利用图表内容,依据提供的数据对应关系即可解决,从51~100为二级良好,而我市的污染指数是56~76,所以应在二级的X围.【解答】解:我市2011年3月12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正好对应51~100的X围,故应在二级的X围内,属于良好的质量状况.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识图以及数据分析的能力,找到对应关系对号入座即可解决此类题目.9.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成中的各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气C.氧气、二氧化硫、氮气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空气与水.【分析】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气体.【解答】解: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全部为污染物,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气,其中氮气不是污染物,故B错误;C、氧气、二氧化硫、氮气,其中氧气和氮气不是污染物,故C错误;D、氮气、氧气、一氧化碳,其中氮气和氧气不是污染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了解空气的污染物和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由哪些;了解环境保护、净化空气的方法.10.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我们据此选择出排水法收集的选项即可.故选A.【点评】收集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虑,只要能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或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很小的气体,都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11.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氢原子的质子数判断.B、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判断.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判断.D、根据原子的结构和构成微粒的带电情况判断.【解答】解:A、所有氢原子的质子数都为1,这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故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所以正确.B、这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则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种氢原子差一半的电子达到2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属于非金属元素,所以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这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则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所以错误.D、这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故该原子核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日本核泄漏事件和朝核问题成了国际焦点,因而对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认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会对中考有导向作用,对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电性、电荷关系的考查将会成为热点中的热点.12.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由题意知碳可分为很多单质,但其化学性质是完全相同的.【解答】解:碳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各有不同,但碳的化学性质都是相同的.A、石墨片是由一种碳原子构成的,即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为单质,故A说法正确;B、虽然都是有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组合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不属于同一物质,故B说法错误;C、由于属于碳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和其他碳单质相同,所以碳片可以还原氧化铜,故C说法正确;D、由于是碳的单质,所以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碳单质有多种,但其化学性质都是相同的.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是引发酸雨的“罪魁”进行解答;B、根据干冰升华吸收热量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解答;D、根据二氧化碳无毒且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引发酸雨的“罪魁”,而不是二氧化碳,故A错误;B、干冰升华吸收热量,所以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C错误;D、二氧化碳无毒且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能制作碳酸饮料,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方面的内容,是结合教材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14.2013年3月,某某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年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考虑;B、根据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考虑;C、根据碳的还原性考虑;D、根据碳完全燃烧的产物考虑.【解答】解:A、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故A说法错误;B、“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B错说法正确;C、碳具有还原性,“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故C说法正确;D、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15.“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加了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A.【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16.请用数字或化学符号填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3分×14=42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铜丝可用作导线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冷玻璃片呼气C.硫在氧气中燃烧D.将鸡蛋壳放入白醋中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5.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哪些粒子数密切相关()A.质子数、中子数B.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矿泉水,河水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7.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A.四氧化三铁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元素8.在某氮的氧化物里,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 B.N2O5C.NO2D.N2O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B.C. D.10.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石墨 C.水D.氯化钠1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2.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13.在某化学反应 2XY+Y2═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A.XY2B.X2Y C.X2Y2D.X3Y2二、填空题(2分×16=32分)14.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①3个水分子;②2个硫原子;③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④钙离子.15.某元素R的微粒结构的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个质子,X 的最大值是,此时该微粒的化学符号为.16.有O2、H2、CO、CO2四种物质中,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有剧毒的是;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密度最小的是.17.(10分)(2014秋•寻乌县期末)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填编号),图(填编号)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2)图①中的分子(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3)写出图②中所示的物质转变成图①中所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题:(2分×9=18分)18.(18分)(2014•眉山模拟)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猜想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我认为此气体可能是产生此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②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③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我猜想的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端(填“a”或“b”)通入.(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装置可采用图中的(填序号).四、计算题(8分)19.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4C3H5N3O912CO2↑+10H2O↑+6X↑+O2↑(1)推断X的化学式为.(2)若生成5.28g二氧化碳,则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20.实验室用15.8g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015-2016学年湖南省某市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分×14=42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铜丝可用作导线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能够吸热;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具有吸附性;C、铜丝可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A、氧气约占21%,故选项错误;B、氮气约占78%,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约占0.03%,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约占0.94%,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对着干冷玻璃片呼气C.硫在氧气中燃烧D.将鸡蛋壳放入白醋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木条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对着干冷玻璃片呼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D、白醋中的醋酸能和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过滤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不正确.倾倒液体时瓶塞侧放,试剂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不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正确.【解答】解:A、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应该紧靠烧杯内壁,所以不正确.B、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试剂瓶口应该紧挨试管口,所以不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所以不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哪些粒子数密切相关()A.质子数、中子数B.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解题的能力.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矿泉水,河水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中均只含有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矿泉水中含有水、微量的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钙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符合题意.D、净化后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受污染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7.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A.四氧化三铁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人体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判断,铁在人体中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解答】解:人体中的铁元素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不是铁原子和铁单质,更没有铁分子.故选D.【点评】食品、药品、饮料中的某些成分大都是指的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常用其质量分数表示含量8.在某氮的氧化物里,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 B.N2O5C.NO2D.N2O【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该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 x O y.则14x:16y=7:20,解得x:y=2:5则该氮的氧化物化学式为N2O5.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B.C. D.【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时(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解: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可知:A,C,D 为不稳定结构,B的结构稳定;故选B【点评】学生应熟悉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如何得失电子.10.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石墨 C.水D.氯化钠【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题意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则应考虑由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存在的化合物.【解答】解:A、汞由汞原子构成;B、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C、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学生应熟悉常见的物质及它们的构成微粒,并能进行归纳总结来掌握物质的构成.11.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硫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淡蓝色火焰;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进行解答.【解答】解: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能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实验结论;故A说法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白烟;故B说法错误;C、硫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够发出淡蓝色火焰;故C说法正确;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从微观视角认识事物是化学的重要特点.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解释错误,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解释错误,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较大;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被分解了,解释错误,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分子间隔中了.【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解释正确,故A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题目中解释错误,故B错误;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较大,题目中解释错误,故C错误;D、蔗糖放在水中后消失是因为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分子间隔中了,题目中解释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子具有四个特点: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4、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不同.13.在某化学反应 2XY+Y2═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A.XY2B.X2Y C.X2Y2D.X3Y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其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从微观上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变,因此Z物质的化学式是XY2.【解答】解:A、反应前有2个x,4个y,因此Z物质的化学式是XY2,故选项正确;B、反应前有2个x,反应后成了4个x,故选项错误;C、反应前有2个x,反应后也成了4个x,故选项错误;D、反应前有2个x,反应后成了6个x,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二、填空题(2分×16=32分)14.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①3个水分子3H2O ;②2个硫原子2S ;③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l2;④钙离子Ca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②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③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解答】解: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水分子可表示为:3H2O.②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原子表示为:2S.③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Cl2.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答案为:①3H2O;②2S;③Cl2;④Ca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某元素R的微粒结构的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7 个质子,X的最大值是8 ,此时该微粒的化学符号为Cl﹣.【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及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进行分析:小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2个);根据微粒的特点写出微粒的符号.【解答】解:由R的微粒结构的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为氯元素;X 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X的最大值是8;此微粒属于氯离子,符号为:Cl ﹣.故答为:17,;8;Cl﹣.【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理解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正确书写微粒的符号是解答本题的基础.16.有O2、H2、CO、CO2四种物质中,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O2;有剧毒的是CO ;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CO2.密度最小的是H2.【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氢气的物理性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等分析判断.【解答】解:在H2、O2、CO、CH4、CO2中,O2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O是有毒的气体;CO2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密度最小的是H2.故答为:O2;CO;CO2;H2【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7.(10分)(2014秋•寻乌县期末)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①(填编号),图②(填编号)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图③中的分子的化学式是H2.(2)图①中的分子能(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3)写出图②中所示的物质转变成图①中所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1)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为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为混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可知图中③的分子的化学式.(2)图①中的分子为水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3)根据分子的结构式写出化学式,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为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为混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单质,由题意及结合图形可知:其中表示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图①;图②是由两种不同种分子构成,是混合物,图中③的分子的化学式是H2.(2)图①中的分子为水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3)图②两种分子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两种分子在点燃条件下能生成水分子,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故答案为:(1)①,②H2.(2)能.(3)2H2+O2 2H2O【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三、实验题:(2分×9=18分)18.(18分)(2014•眉山模拟)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猜想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我认为此气体可能是O2产生此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②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图中的 B (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E或C .③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我猜想的气体,我认为气体应从 a 端(填“a”或“b”)通入.(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装置可采用图中的 E (填序号).【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①根据初中阶段实验室采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方法分析解答.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所猜想的气体的性质来确定收集装置.③根据猜想的气体的密度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而确定气体的进气口.(2)根据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结合①中的分析,而确定另外的答案.【解答】解:(1)①在初中阶段我们所学过的实验室制气中,通过固液反应制取气体的,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或H2氧气O2);猜想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我认为该气体可能是O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产生此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②制取氧气是固液反应不用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难溶于水,故答案为:B、E或C.③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如图装置收集要有向上排空气法,故答案为:a,(2)利用B装置制气,反应物还得是固液反应制取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以及收集气体的方法,比较灵活开放.四、计算题(8分)19.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试验,研制出安全炸药.炸药三硝酸甘油酯(C3H5N3O9)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4C3H5N3O912CO2↑+10H2O↑+6X↑+O2↑(1)推断X的化学式为N2.(2)若生成5.28g二氧化碳,则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3.2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规律可以得出X的化学式.(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三硝酸甘油酯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解答】解:(1)由4C3H5N3O912CO2↑++10H2O↑+6X↑+O2↑可知:反应物中有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12个氮原子和36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36个氧原子,另外有6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规律可知:反应物中的12个氮原子全部进入了6个X分子中,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根据气体单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可知X的化学式为(2)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4C3H5N3O912CO2↑+10H2O↑+6N2↑+O2↑528 325.28g x=解得:x=3.2g故答案为:(1)N2;(2)3.2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2020年秋季第三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满分: 40分时间:5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
1-10每小题1分,11-12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爆竹爆炸B.木炭燃烧C.钢水浇铸D.葡萄酿酒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下列关于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超市就能闻到榴莲的香味,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C.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属于纯净物5.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2X+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O B.H2O2C.HClO D.O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B.空气由空气分子组成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等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7.下列各方程式中,书写正确是:( )A .P+ O 2↑=== PO 2B .4Fe + 3O 2 === 2 Fe 2O 3C .CH 4 + 2O 2=== CO 2 + 2H 2OD .C + 2CuO ==== 2Cu+CO 2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CO CO 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B .实现FeFe 2O 3的相互转化,转化①的条件是在氧气中点燃C .实现C ――→+O2+CuO CO 2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 D .实现H2OO 2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9.已知2A +3B = C +3D ,用足量的A 和49 g B 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 和1 g D ,,若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 16 B . 27 C . 44 D . 5610.已知A 、B 、C 、D 四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1、+3、-1、-2,则A 、B 、C 、D 四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AC B .AD C .A 2D D .B 2D 311.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2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繁昌五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柴炭吸附B.闻气味C.石墨导电性D.纸花变色2.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最轻的气体是氢气C.最小的粒子是原子D.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Na和K得出,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避免CO中毒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大体相同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焊接的保护气4.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括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A.一氧化碳 B.五氧化二磷C.空气 D.氮气5.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利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6.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用意,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原子的排列方式影响着物质的性质C.碳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CO2D.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7.下列关于物质辨别的方式中不正确的是()A.CO2和空气可用燃着的木条辨别B.CO和CO2可用紫色石蕊试液辨别C.水和双氧水可用二氧化锰辨别D.硬水和软水能够用洗衣粉辨别8.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必然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进程中,某变量y随时刻的转变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9.从物质的质量转变研究化学反映就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个碳原子在1个氧气分子中完全燃烧,生成1个二氧化碳气体分子B.32g硫与32g氧气完全反映,生成64g二氧化硫C.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按照: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则蜡烛中必然含有C、H、O三种元素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必然条件下发生化学反映,反映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转变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映为分解反映B.丙可能为该反映的催化剂C.x的值小于3D.参加反映的乙质量等于生成的甲、丁质量之和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规范书写是咱们学习化学中必需遵循的原则,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1)“Co”表示元素(填名称);其原子核内中子数约为(取整数);“Co2+”表示.(2)“CO”是由组成的,从物质的分类看CO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写出一个用CO冶炼金属的化学方程式:.12.人类需要借助语言、声音、图象、符号等载体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学习化学知识需从宏观的现象入手,深切到微观的层次进行思维,再用化学特有的符号加以表达.如图是某化学反映的微观模拟示用意,请按照图回答:(1)按照图所示,宏观上能得出的结论是;微观上能得出的结论是.(2)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上述反映:,此反映中水失去了氧,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映(3)为何在化学转变中原子的质量不会转变?.13.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饮用水消毒剂除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二氧化氯(ClO2)等(1)上述补充的三种消毒剂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3)用NH2Cl消毒时,发生的反映为:NH2Cl+X═NH3+HClO,请你写出其中X的化学式,你按照的化学原理是.14.因提炼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的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是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的灵感.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同窗探讨青蒿素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面问题:【查阅资料】①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乙醇、乙醚等物质中,不溶于水,熔点约156℃,受热易分解变质.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小颗粒或粉末,遇水变蓝色.③碱石灰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CO2.【提出问题】青蒿素受热分解的产物是什么?【猜想】①CO2和H2;②CO2和H2O;③CO2、CO和H2O;④CO2、H2和H2O;…【实验设计】(1)同窗们先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束时,先拿出烧杯中的导气管,在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2)然后又用曲颈瓶代替试管,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他们在曲颈瓶口部放置一团棉花的目的是.实验时,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后,点燃能燃烧,能够推测火焰呈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的烧杯,杯壁上无明显现象;换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中发生的化学反映方程式.【结论】猜想最接近实验的事实.【反思与评价】请你谈谈图B装置优于图A装置的地方(请写两条.)①;②.15.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探讨进程如下(注: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映也不溶解);步骤Ⅰ: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步骤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g的石灰石样品粉末,由注射器a向b中缓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b中再也不有气体产生时,夹紧弹簧夹,当即移除d中导管,准确读数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步骤Ⅲ:将b中剩余固体通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ng.步骤IV:该小组的甲同窗按照反映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乙同窗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映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按照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取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2)步骤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洗涤、、称量、写出据此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表达式(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通过误差分析,兴趣小组发觉乙同窗所用数据不靠得住.造成该数据不靠得住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①步骤Ⅱ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致使计算结果偏.②,致使计算结果偏.【继续分析】你若还有关于乙同窗所用数据不靠得住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请继续写在下面③,致使计算结果偏.④,致使计算结果偏.三、本大题共6分.16.在硬质试管中放入粉末和足量的柴炭粉,混合均匀后高温加热.请计算:若CuO全数转化成Cu,至少需要消耗多少克柴炭粉?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繁昌五中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柴炭吸附B.闻气味C.石墨导电性 D.纸花变色【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不同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转变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转变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常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柴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气味属于物理性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纸花变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映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属于化学性质.【解答】解:A、柴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纸花变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映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最轻的气体是氢气C.最小的粒子是原子D.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考点】有关化学之最.【分析】按照常见的化学之最的知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地壳中与人体中元素含量、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按体积分数计算),约占78%,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化学转变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原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Na和K得出,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避免CO中毒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大体相同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焊接的保护气【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映中的作用;常见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分子的概念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按照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B、按照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C、按照CO和CO2的性质分析;D、按照CO和CO2的性质和用途分析.【解答】解:A、由Na和K得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A正确;B、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可避免CO中毒,故B错误;C、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O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焊接的保护气,故D错误.故选A.4.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括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A.一氧化碳 B.五氧化二磷C.空气 D.氮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按照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解答】解:①与②是并列关系,能够是纯净物和混合物,③包括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③可能是单质或化合物,但不能是混合物,因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选C.5.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行饮用水新标准,矿物质水、碱性水、离子水等名称将被禁止利用.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分析】食物、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钠、钾、钙”等不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常利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指元素,与具体存在的形态无关.通常常利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故选:C6.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用意,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原子的排列方式影响着物质的性质C.碳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CO2D.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的化学性质.【分析】A、能够按照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进行解答,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B、由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造成结构的不同,则性质不完全相同;C、碳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气体CO;D、按照由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的多种单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故错误;B、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其性质也不同,故正确;C、碳的单质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CO,故错误;D、由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的多种单质,例如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物质辨别的方式中不正确的是()A.CO2和空气可用燃着的木条辨别B.CO和CO2可用紫色石蕊试液辨别C.水和双氧水可用二氧化锰辨别D.硬水和软水能够用洗衣粉辨别【考点】物质的辨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查验与除杂方式;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硬水与软水.【分析】按照物质的性质不同进行分析,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式是:空气中的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快速分解生成氧气;用香皂水,加入香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等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正常,现象不同,能够辨别,故方式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一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现象不同,能够辨别,故方式正确;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快速分解生成氧气,而水不能够,现象不同,能够辨别,故方式正确;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式是:用香皂水,加入香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洗衣粉不能和硬水、软水反映,不能辨别;故方式错误;故选项为:D.8.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必然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进程中,某变量y随时刻的转变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有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映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映中的转变情形来分析.【解答】解:A.反映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映就不断减少,反映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C.二氧化锰在反映中为催化剂,反映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D.反映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象.答案:A.9.从物质的质量转变研究化学反映就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个碳原子在1个氧气分子中完全燃烧,生成1个二氧化碳气体分子B.32g硫与32g氧气完全反映,生成64g二氧化硫C.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按照: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则蜡烛中必然含有C、H、O三种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强调是所有的反映物和所有的生成物的质量是相等的.【解答】解:A、1个碳原子在1个氧气分子中完全燃烧,生成1个二氧化碳气体分子不能表现质量守恒.不正确;B、按照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知,32g硫与32g氧气完全反映,生成64g 二氧化硫.正确;C、镁燃烧是镁与氧气反映生成氧化镁,应该是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反映掉的镁和氧气的质量的和,所以生成固体的质量大于镁质量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不正确.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反映物中出现了氧气,所以对该物质无法判定是不是含有氧元素,能够得出的结论是该物质必然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而不是必然含有.错误.故选:B.10.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必然条件下发生化学反映,反映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转变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映为分解反映B.丙可能为该反映的催化剂C.x的值小于3D.参加反映的乙质量等于生成的甲、丁质量之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映类型的判定.【分析】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映中,参加反映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映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映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映物,据此分析.【解答】解: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反映后丙的质量为:4g+10g+3g+4g﹣(6g+4g+8g)=3g,故乙为反映物,甲、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映为分解反映,A、按照分析可知,该反映为分解反映,故说法正确;B、按照分析可知,丙可能为该反映的催化剂,故说法正确;C、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反映后丙的质量为:4g+10g+3g+4g﹣(6g+4g+8g)=3g,故说法错误;D、按照分析可知,乙为反映物,甲、丁为生成物,故参加反映的乙质量等于生成的甲、丁质量之和,故说法正确;故选C.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规范书写是咱们学习化学中必需遵循的原则,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1)“Co”表示钴元素(填名称);其原子核内中子数约为32 (取整数);“Co2+”表示一个钴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CO”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从物质的分类看CO属于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写出一个用CO冶炼金属的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2.【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按照元素周期的信息来分析解答;(2)按照化学式的意义、化合物的分类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来分析.【解答】解:(1))“Co”表示钴元素,其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7≈32;“Co2+”表示一个钴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填:钴;32;一个钴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由化学式可知,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映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碳元素与氧元素;化合物;CO+CuO Cu+CO2.12.人类需要借助语言、声音、图象、符号等载体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活动.学习化学知识需从宏观的现象入手,深切到微观的层次进行思维,再用化学特有的符号加以表达.如图是某化学反映的微观模拟示用意,请按照图回答:(1)按照图所示,宏观上能得出的结论是水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映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微观上能得出的结论是水分子与碳原子反映生成一氧化碳分子和氢气分子.(2)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上述反映:H2O+C CO+H2,此反映中水失去了氧,发生还原(填“氧化”或“还原”)反映(3)为何在化学转变中原子的质量不会转变?在化学转变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原子的质量不会转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氧化反映;还原反映;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按照某化学反映的微观示用意,该反映前后涉及的化合物种类,由图可推测A 物质的化学式.(2)分析微观示用意,你能取得的信息: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分析;(3)按照在化学转变中原子的种类不变.【解答】解:(1)分析微观示用意,宏观上能得出的结论是:水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映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微观上能得出的结论是:水分子与碳原子反映生成一氧化碳分子和氢气分子.按照某化学反映的微观示用意,该反映前后涉及的化合物共有3种,由图可知,A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故其化学式为CH4.(2)由化学反映的微观模拟示用意可知,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 CO+H2.此反映中水失去了氧,发生还原反映;(3)在化学转变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原子的质量不会转变;故答为:(1)水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映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分子与碳原子反映生成一氧化碳分子和氢气分子;(2)H2O+C CO+H2.还原;(3)在化学转变中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原子的质量不会转变.13.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饮用水消毒剂除目前采用的液氯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二氧化氯(ClO2)等(1)上述补充的三种消毒剂中属于单质的是O3,属于氧化物的是ClO2.(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 ,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3)用NH2Cl消毒时,发生的反映为:NH2Cl+X═NH3+HClO,请你写出其中X的化学式H2O ,你按照的化学原理是质量守恒定律.【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1)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按照化合价的计算方式考虑;(3)按照化学反映前后各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考虑.【解答】解:(1)臭氧(O3)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二氧化氯(ClO2)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2)按照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O3属于单质,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3)按照反映的化学方程式NH2Cl+X═NH3+HClO,反映物中氮、氢、氯原子个数别离为0、二、1,反映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氯、氧原子个数别离为一、4、一、1,按照反映前后原子种类、数量不变,则每一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O原子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依据的化学原理是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1)O3;ClO2;(2)0;﹣2;(3)H2O;质量守恒定律.14.因提炼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的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是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的灵感.下面是某实验小组的同窗探讨青蒿素性质的实验,请回答下面问题:【查阅资料】①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乙醇、乙醚等物质中,不溶于水,熔点约156℃,受热易分解变质.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小颗粒或粉末,遇水变蓝色.③碱石灰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CO2.【提出问题】青蒿素受热分解的产物是什么?【猜想】①CO2和H2;②CO2和H2O;③CO2、CO和H2O;④CO2、H2和H2O;…【实验设计】(1)同窗们先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束时,先拿出烧杯中的导气管,在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避免澄清石灰水被倒吸入试管.(2)然后又用曲颈瓶代替试管,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他们在曲颈瓶口部放置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避免硫酸铜粉末进入导管.实验时,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生成的气体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后,点燃能燃烧,能够推测火焰呈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的烧杯,杯壁上无明显现象;换一个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中发生的化学反映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结论】猜想③最接近实验的事实.【反思与评价】请你谈谈图B装置优于图A装置的地方(请写两条.)①用图A装置加热青蒿素,熔化的青蒿素(熔点约156℃)会流入导管;②图A装置不能查验有无水蒸气生成.【考点】实验探讨物质的性质或转变规律;常见气体的查验与除杂方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设计实验】(1)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才移出导气管,会造成水倒流而炸裂试管;(2)棉团避免避免硫酸铜粉末进入导管,按如实验现象分析燃烧的气体为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按如实验现象分析;【反思与评价】按照两套装置的特点和生成一氧化碳有毒等分析.【解答】解:【设计实验】(1)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才移出导气管,会造成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文档有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命题人:审题人:班级姓名总分==本文档为word格式有参考答案,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 2Mg+O2− 点燃 2MgO B. 2CO+O2− 点燃 2CO2C. 2H2+O2− 点燃 2H2O D. C+O2− 点燃 CO2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白酒②食醋③液氧④汽水⑤冰水⑥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物⑦净化后的空气⑧二氧化碳.A. ②③⑧B. ⑤⑥⑧C. ③⑤⑧D. ③⑥⑧3.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质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5.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
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镉的原子序数是48B. 镉属于非金属元素6.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括号内)书写错误的是()A. 氧化铁(FeO)B. 氯化铝(AlCl3)C. 硫酸亚铁(FeSO4)D. 硫酸钠(Na2SO4)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 Fe3O4B. Al2O3C. SiO2D. CuO8.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A. ①②⑤⑥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D. ③④⑥⑦9.工业上用氨气(NH3)除去大气污染物之一--二氧化氮,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6NO2+8NH3=7X+12H2O,则X的化学式为()A. N2B. NOC. N20D. HNO310.在“2H2O− 通电 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A. H2OB. H2C. O2D. H和O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 O2−2个氧原子B. Ca2+−钙离子C. P2O5−五氧化二磷D. 2H2O−2个水分子1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 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13.我们生胃病的时候会吃胃药,吗丁啉是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胃药,他的作用是恢复胃动力,吗丁啉的化学式是C22H22ClN5O2,关于此种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此种化合物中含有52个原子B. 这种化合物由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C. 此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 构成此种化合物的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15.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都含有氧分子B. 都是氧化物C. 都含有氧元素D. 都含有2个氧原子16.锌格黄(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______(写一点即可)。
(4)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本实验还体现了氮气的哪些性质是__________。
(2)同一横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______。同一纵行原子核外电子递变规律______。
(3)硅元素和碳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硅原子和碳原子的______相同。
(4)氦(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但却排在最后一列的原因______。
(5)一般地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请比较:氧原子、钠原子和硫原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
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19.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B.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利用化学可以根据需要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2.下列典故都出自《三国演义》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
A.诸葛亮草船借箭
B.诸葛亮火烧新野
C.关云长水淹七军
D.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人们远远就能闻到稻花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裂2 . 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4X+3S↓,则X的化学式为()A.NaHSO3B.Na2SO4C.Na2SO4D.H2SO43 . 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B.氧气能支持燃烧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一定条件,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4 . 二氧化碳和氧气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能灭火B.都能供给呼吸C.都是无色气体D.都能支持燃烧5 . 小李牙痛就医后,医生给他开了肿痛安胶囊和罗红霉素片,查阅资料后得知罗红霉素片的主要成分罗红霉素的化学式为C41H76N2O15.下列关于罗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罗红霉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C.罗红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一个罗红霉素分子中共含134个原子6 . 物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电灯通电发光②粮食酿酒③酒精挥发④木条燃烧⑤石蜡熔化⑥铁钉生锈A.①②④B.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④⑥7 .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在空气的成分中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水蒸气8 . 近日,清华学子不畏网络舆论的压力,捍卫了“PX”低毒的科学真相。
PX: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能与乙醇等有机溶剂混溶,可燃,低毒,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下图是“PX”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PX”的说法正确的是()A.“PX”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B.“PX”分子由2种元素组成C.“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9:5D.“PX”的化学式为C8H10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地壳中含量排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氧、硅、铁、铝10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二、填空题11 .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下:Mg--24 、一、选择题 ( 每题 3 分,共45 分。
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以下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 白色B.不溶于水C.可燃D.易撕碎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特别重要。
以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 .闻气体的气味B.点燃酒精灯C.取用液体D.取用固体A B C 3、“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
”(D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由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运动4.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快速反响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在实验室中采集一氧化氮能够采纳的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 B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排水集气法5、以下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中分别出来的罕有气体C .冶炼铁矿石后获得的生铁()B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加热高锰酸钾反响后的节余物6、古代字画能长久保留,是因为单质碳在常温下拥有()A、稳固性B、氧化性C、复原性D、助燃性7、以下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一样质子数的原子,此中表示化合物的是()8、以下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2O 表示两个氧分子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3C.Al表示一个铝离子表示三个一氧化碳分子9.已知: R+2O= CO2+2H2O,则对于R构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只含有碳元素B、只含有碳、氢元素C、必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必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0、冰毒是一种毒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它的化学式为正确的选项是()C10 H15N,相关它的表达A、冰毒中 C、 H、 N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10: 15: 1B、冰毒由C、 H、 N三种元素构成C、冰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克D、冰毒分子是由10 个碳元素、15 个氢元素和 1 个氮元素构成11.“远离毒品,爱惜生命”,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式毒品K 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为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远伤害。
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工业上把铁划为黑色金属,纯铁片呈()A.黑色B.银白色C.金黄色D.紫红色2 . 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中关系。
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序号X Y ZA氧化物纯净物物质B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化学反应C单质化合物纯净物D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液A.A B.B C.C D.D3 .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无色酚酞B鉴别硫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C除去氧化钙中的少量碳酸钙加水溶解后过滤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氢氧化钠溶液A.A B.B C.C D.D4 .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炼钢B.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铁的活泼性比铝弱,铁制品比铝制品在空气中更耐腐蚀D.钨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白炽灯灯丝5 . 在化学符号①NO2②2CO ③Ca2+④H2O2⑤2OH﹣⑥SO4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②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⑥D.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④6 . 如图中的图像与对应变化关系不相符的是()A.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B.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C.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中滴入稀盐酸D.某温度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7 . 有关治疗H7N9禽流感的新药帕拉米韦(C15H28N4O4)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帕拉米韦是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B.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C.帕拉米韦中含有15个碳原子D.帕拉米韦分子中C、H、N、O的原子质量比为15:28:4:48 . 氢能源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但氢气的制取和储存一直是一个难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3)-2019word版可打印
②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初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5D 6C 7B
二、填空题
8、(1)金刚石 CH4 (2) 吸附性 (3)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9、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10、 N2 Al2O3 102
11、①2S ②3H2 ③4SO42- ④Na2CO3
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1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粒子或物质:
①2个硫原子________, ②3个氢分子________,
③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④碳酸钠____________.
7、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克氧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
5.4克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8、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 实验开始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产生的气体。
(4)验满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该气体成分的方法是: 。
结论:根据标签和实验,可初步推断,该药片中含有碳酸钙。
四、计算题(共5分)
18、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5克,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得到残余固体质量为15.4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页(共12页)
出 O2 体积
防止集气瓶炸裂
A.A
B.B
C.C
D.D
17.(2 分)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
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 t1℃时,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 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14.(2 分)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
16.(2 分)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 烧
解 集气瓶中的水: 量筒中的水: 集气瓶中的水:
烧杯中的水:
释 吸收放出的热量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 冷却溅落熔融物, 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 2 分,本题共 30 分) 1.(2 分)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2.(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 N2 的质量分数为 78% B.为除去 CO2 气体中混有的少量 CO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 C.含有氢元素的物质都可以做燃料 D.塑料、橡胶和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3.(2 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微观粒子,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分子也不能再分 B.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以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4.(2 分)在密闭容器内,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现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所有各 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该反应的类型为( )
A.从托盘天平游码左边缘读取标尺上的读数
B.把两张 pH 试纸分别浸入到白酒和食醋中将二者鉴别开来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D.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水,临蒸干时,不能搅拌,以防止残留物飞溅
10.(2 分)除去如表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H2
B
FeCl2
C
MnO2
HCl
将气体通过 NaOH 溶液,干燥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K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第2页(共12页)
D
CaO
CaCO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1.(2 分)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
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
Al>Mg
A.A
B.B
C.C
D.D
15.(2 分)某兴趣小组用足量 10%稀盐酸分别与下列四种物质反应,制取 500mL(通常状
况下)CO2 气体,下列固体中所需质量最多的是( ) A.小苏打(NaHCO3) B.纯碱(Na2CO3) C.碳酸钙
D.草木灰(主要成分是 K2CO3)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 1 个或 2 个答案正确,每题 2 分,本题共 10 分)
D.上述粒子中有两个是离子,两个是原子
6.(2 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
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高氯精由 4 种元素组成
B.高氰精中 C、O、N、Cl 的原子个数比为 1:1:1:1
8.(2 分)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NaOH、KCl、MgCl2、CuSO4 B.AgNO3、稀 HNO3、稀 HCl、CaCl2 C.Na2SO4、BaCl2、KNO3、NaCl D.K2CO3、稀 H2SO4、稀 HCl、NaNO3 9.(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0
40
10
25
反应后质量
70
0
1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5.(2 分)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4 D.复分解反应
第1页(共12页)
A.以上四种粒子分属于三种元素
B.粒子 Y 若失去一个电子就可以变成原子
C.如果 X 和 Y 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则化学式应为 YX
第3页(共12页)
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现象
结论 (金属的活动性)
A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无现象
Ag>Zn
B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度比铁丝快 度的稀盐酸中
Zn>Fe
C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
度的稀盐酸中
象
Fe>Cu
D
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
C.高氯精中 C、N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7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5%
7.(2 分)把 2gMgO 加入到 100g7.3%的稀盐酸中,使其充分反应,再加入 10%的 NaOH 溶
液使 Mg2+恰好沉淀完全,则所需 NaOH 溶液的质量为( )
A.60g
B.40g
C.80g
D.100g
叙述正确的是( )
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12.(2 分)在下列含氯元素的物质中,按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至低顺序排列的是( ) ①KClO3②HClO ③Cl2④NaClO4⑤KCl.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①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 13.(2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2℃时向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先后加 入 w g 甲 和 w g 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 t1℃.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