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术语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6f684b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3.png)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1.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所包含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形式,如选举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
2.人民民主:一种政治制度,由人民直接或通过代表行使权力,并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3.民主中央主义:指充分体现民主原则,以集中为主要特征的领导方式。
4.改革开放: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一项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变革,旨在实现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
5.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政府为适应新形势积极推动改革的新一轮深入。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制定的一套社会主义大众观念和价值标准。
7.两个一百年:指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一百年。
8.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包括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
9.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10.自贸试验区:推行开放型经济的新模式和制度安排,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可以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
11.投资促进:政府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和民间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就业环境。
12.全球化: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包括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和技术交流等。
13.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活动更加紧密和相互依存的趋势,强调市场和资源的全球配置和流动。
14.文化产业:以文化资产和文化产品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产业,包括电影、音乐、出版等。
15.农村扶贫: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政府通过扶贫政策,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16.青年发展:政府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鼓励青年创新和创业,推动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17.新型城镇化:政府通过城市化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与乡村的合作和交流。
18.社会保险:为保障社会和谐和个人权益,政府建立并实施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医疗等。
19.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本调节方式的经济体制,强调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正。
政治术语
![政治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194ee0c5bb4cf7ec4afed07a.png)
政治术语1.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2.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3.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
5.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6.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7.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8.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9.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0.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11.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2.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13.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14.在……方面是思想明确、准备充分、行动有力和富有成效的。
15.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党员意识,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16.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
17.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8.建设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19.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要求。
20.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
21.必须顺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23.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来高举、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科学理论来运用、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
24.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矛盾进入了易发、多发期。
25.以非比寻常的决心干劲,以非比寻常的过硬措施,以非比寻常的工作成效,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100个政治名词解释
![100个政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70d653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7.png)
100个政治名词解释1. 政治:指国家权力的行使,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各方面的活动。
2. 统治:指国家的领导层利用权力威服、管理群众的活动。
3. 民主:政治体制的一种,强调民众参与政治的权利和机会。
4. 专制:政治体制的一种,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不允许民众参与政治过程。
5. 社会主义:一种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和分配制度。
6. 资本主义:一种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7. 胡萝卜和棍子:政治策略中的一种,指用利益或惩罚来诱导或制约人们的行为。
8. 政治正确:指符合某种价值观或政治立场的说话或行为,而不违反社会准则。
9. 统战:指政治力量之间的互相纳编,团结共同利益,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
10. 民意:指人们的集体想法或意见。
11.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立法机关,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立法权。
12. 共产党:是一种政治党派,主张社会主义制度,宣扬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13. 国家:是由一定的人口、领土、权力和组织构成的政治实体。
14. 法制:是指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进行国家和社会管理的规范体系。
15. 法治:是指依法治国,以法律为依据和基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16. 宪法:一部规定国家制度、行政机构及各方面基本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
17. 政府:是指负责国家公共事务的一群人,施行国家行政、经济等方面的管理。
18. 司法:指审判机关对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的行为进行裁决并进行监督。
19. 立法:是指国家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制定新法律或修改旧法律。
20. 行政:是指国家政权采取行动对人民进行管理和服务的一种形式。
21. 红色政权:是国共内战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建立的政权。
22. 改革:是对现有制度、政策或行动进行调整和修改的活动。
23. 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敞开门户,开展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24. 一国两制:指对于香港、澳门等特别行政区,在一个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保持原有内部制度和方式。
2023政治术语名词及解释
![2023政治术语名词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de2aa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0.png)
2023政治术语名词及解释政治术语是政治科学研究领域的基础,它们用于描述政治体系、政治思想、政治行为以及政治制度等。
下面是一些2023年可能涉及的政治术语及其解释。
一、国家与政府机构1. 国家(State):一个区域内由政治权威统治的社会组织,具有主权和独立性。
2. 政府(Government):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制定政策和法律。
3. 民主(Democracy):一种政治制度,政权由人民通过选举方式参与政府决策的过程。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eople's Representative System):一种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人民的政府形式。
5. 专制主义(Autocracy):一种政治制度,政权集中在单一个体或团体手中,缺乏政治竞争和公众参与。
6. 多党制(Multi-party System):在国家内允许存在多个政党,政府通过选举和协商产生。
7. 单一党制(One-party System):只允许一个政党存在和执政。
8. 反对党(Opposition Party):在多党制中,不在执政地位的政党。
9. 立法机构(Legislature):负责制定法律和监督政府行为的机构,如国会、议会等。
10. 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国家的最高司法机构,负责审理最终上诉案件和宪法解释。
二、政治理论和思想11. 自由主义(Liberalism):强调个人自由和平等权利,主张少量政府干预。
12. 社会主义(Socialism):追求社会公平、财富分配公正的理论和实践。
13. 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强调传统价值、权威和社会稳定。
14. 议会制(Parliamentary System):一种政治制度,行政权力由立法机构选举的政府担任。
15. 总统制(Presidential System):一种政治制度,行政权力由直接选举的总统担任。
16.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政治理论,指民众和政府之间存在一种合约关系,人民放弃某些自由权利,以换取国家秩序和安全。
高中政治时政术语归纳简短
![高中政治时政术语归纳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7dd5fb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b.png)
高中政治时政术语归纳简短
高中政治时政术语归纳简短如下。
1.获得感:指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2.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7.四个现代化: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科学技术。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9.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0.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方式。
这些时政术语是高中政治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和时事动态。
2023政治术语名词及解释
![2023政治术语名词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9de59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b.png)
2023政治术语名词及解释1. 代议制:一种政治制度,选民通过选举代表来管理国家事务和制定法律政策。
2. 多党制:一种政治体制,允许多个政党参与和竞选国家政权。
3. 总统制:一种政治体制,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担任,具有行政权力。
4. 军事政变:军队利用武力手段非法夺取政权的行为。
5. 工人阶级:社会经济阶级之一,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
6. 资产阶级:社会经济阶级之一,占有生产资料并从中获取利益的阶级。
7. 内阁:国家政府的核心机构,由总理和部长组成,负责制定政策和执行法律。
8. 政党:一群有相同政治目标的人组成的组织,通过竞选和选举争取政权。
9. 选举:公民通过投票选出代表或领导人的过程。
10. 口头问责:政府官员或领导人受到批评或质疑时,通过言辞或演讲回答和解释。
11. 公民投票: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一种方式,在特定问题上通过投票决定。
12. 政府部门:政府机构分设的各个部门,负责管理不同的社会事务。
13. 地方政府:国家政权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和决策地方事务。
14. 政府职能:政府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如维持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等。
15. 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的政治思潮和政治理念。
16. 共产主义:一种理想社会制度的理论,强调社会财产的共同所有和无阶级社会。
17. 民主制度:政府权力由人民掌握,公平、公正、平等的社会政治制度。
18. 选民:有权参加选举并选举政府官员和代表的成年公民。
19. 政治献金:个人、团体或公司向政治候选人或政党捐赠资金的行为。
20. 参政权:公民作为政治体系的一部分,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的权利。
中国政治术语的英文表达
![中国政治术语的英文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2bbc44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5.png)
中国政治术语的英文表达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政治术语的英文表达:1.人民民主专政: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2.党的领导:Leadership of the Party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eople’s Congress system4.民主集中制:Democratic centralism5.国家主席: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6.总书记:General Secretary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8.党中央: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9.五年计划:Five-Year Plan10.党纪政纪:Party discipline11.政治局:Politburo12.中央政府:Central Government13.公有制经济:Public ownership economy14.非公有制经济:Non-public ownership economy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Socialist market economy16.两岸关系:Cross-Strait relations17.单一制:Unitary system18.区域自治:Regional autonomy19.多党合作:Multi-party cooperation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请注意,对于一些特定的政治术语,可能存在不同的翻译版本。
以上提供的英文表达是常见的翻译方式,但具体表达可能会因上下文和语境而有所不同。
政治术语归类五十一类
![政治术语归类五十一类](https://img.taocdn.com/s3/m/9bfdce9369dc5022aaea002f.png)
政治术语归类五十一类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商品交换要求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5、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6、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7、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9、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10、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
11、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12、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
1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1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1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16、价值观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7、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基础和必经阶段。
18、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19、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
20、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21、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
22、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23、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个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24、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
25、我们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6、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27、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高中政治全部术语
![高中政治全部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94403e79b8f67c1cfbd6b839.png)
政治术语归类一、基础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2、商品交换要求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5、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
6、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7、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9、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10、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
11、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
12、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
1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
1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1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16、价值观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7、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基础和必经阶段。
18、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19、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
20、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实践活动的基础。
21、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基础。
22、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23、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个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24、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需要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
25、我们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6、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27、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715470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b.png)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1.政治体制- Political system2.政治制度- Political institution3.国家- State4.执政党- Ruling party5.总统- President6.国会- Congress7.立法- Legislation8.司法- Judiciary9.行政- Administration10.政党- Political party11.政治参与- Political participation12.公民权利- Civil rights13.政治稳定- Political stability14.政治危机- Political crisis15.政治改革- Political reform16.政治发展- Political development17.政治文化- Political culture18.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y19.民主- Democracy20.选举- Election21.政治权利- Political power22.政治议程- Political agenda23.政治决策-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24.政变- Coup d'etat25.政治权力分配- Political power sharing26.领袖- Leader27.政治意识形态- Political ideology28.国家主权- National sovereignty29.政治哲学- Political philosophy30.政治学说- Political theory31.统治合法性- Legitimacy of rule32.政治参与度-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ate33.政治费用- Political cost34.政治核心- Political core35.群众运动- Mass movement36.政治宣传- Political propaganda37.政治病态- Political pathology38.选民- Electorate39.政治秩序- Political order40.政治法制-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41.公共管理- Public administration42.政治对立- Political opposition43.政治秘书- Political secretary44.政治干部- Political cadre45.政治秘密- Political secret46.政治教育- Political education47.政治氛围- Political atmosphere48.政治协商- Political consultation49.政治领域- Political field50.政治权力垄断- Political power monopoly。
政治术语词典
![政治术语词典](https://img.taocdn.com/s3/m/928ec80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7.png)
政治术语词典
1. 政治:
政治是指统治国家和治理社会的行为和活动。
它涵盖了政府和政治组织、政治思想和体系、政治行为和参与等多个方面。
2. 政党:
政党是一种团体性政治组织,通过投票方式争取政治权力,并在政府
和立法机构中推行自己的政策。
3. 选举:
选举是通过投票来选举政治代表的过程。
通常会有多个候选人或政党
参加选举,选民将根据自己的意愿投票。
4. 人权:
人权是指由宪法、法律保障的人的权利,如言论、信仰、教育、工作、健康、环境等。
这些权利是不可剥夺的,不分种族、颜色、性别、宗
教或任何其它形式的歧视。
5. 民主:
民主是一种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它要求政治权力来自于人民,并通过
选举和公正程序公正地行使。
6. 独裁:
独裁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独自掌控国家政权,并压制反对力量,
压制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7. 政治家:
政治家是指参与政治运动,并协助或领导政府或政治团体进行决策的人。
他们通常具有领导力和公众形象。
8. 派系:
派系是指在一个政治组织中,基于某些因素分成的特殊小组,包括不
同的政见和利益集团。
9. 政策:
政策是指政府确定的国家方向、目标和实现方式。
它包括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环境政策等。
10. 政府:
政府是指掌控国家行政权力的机构和组织,它借助各种手段实现公民福利、促进国家繁荣和安全。
常用政治术语
![常用政治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1e74aa44f01dc281e53af0c7.png)
机关六病:软骨病、冷漠病、浮躁病、享乐病、梗塞病、懒散病。
六为:团结为本、勤政为上、制度为基、廉明为要、“六戒”为重、学习为力。
六戒:戒骄、戒懒、戒空、戒虚、戒假、戒奢。
六不:不懒政、不庸政、不误政、不等靠、不懈怠、不推诿。
“两无、三不、四先”:“两无”即工作无精打采、平时无心履职;“三不”即领导不问不催不办、群众反映不强烈不办、问题不全面暴露不办;“四先”即工作先讲困难、办法先问领导、责任先往外推、落实先放一放。
五化:宗旨意识淡化、进取精神退化、工作推进虚化、履职能力弱化、生活追求奢。
“五难”:群众办事难、政策落地难、民生保障难、权益维护难、基层强化难。
三治理念:治贫促发展,治乱保民安,治政树新风。
政治学术语大全
![政治学术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69016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a.png)
政治学术语大全政治学术语涵盖了广泛的概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政治学术语:1.权力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 指政府权力被划分为执行、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分支,以防止滥用权力。
2.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 政治哲学中的概念,指个体通过合意建立政府,以换取社会秩序和保护权利。
3.民主(Democracy): 一种政治制度,通过选举和广泛参与,让公民参与政府决策。
4.专制(Authoritarianism): 一种政治制度,政权高度集中,公民权利和政治自由受到限制。
5.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y): 一套关于社会、政府和经济组织的信仰和价值观。
6.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 一组相互关联的政治结构和过程,用于制定和执行政策。
7.选举(Election): 公民通过投票选出政府官员的过程。
8.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 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的行为。
9.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 一组共同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影响着公民对政治的态度。
10.国家主权(National Sovereignty): 国家在其领土内拥有独立权威的原则。
11.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研究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国际组织和全球事务的学科领域。
12.冷战(Cold War): 指二战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时期。
13.议会制度(Parliamentary System): 政府的执行部门由立法机构选出,通常有总理和内阁。
14.总统制度(Presidential System): 政府的执行部门由总统和行政机构领导,与立法机构相互独立。
15.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
16.政治社会学(Political Sociology): 研究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之间关系的学科领域。
初中政 治常见术语解释
![初中政 治常见术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d8bd2f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c.png)
初中政治常见术语解释在初中政治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专业术语,理解这些术语对于掌握政治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的初中政治术语。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它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等重要职权。
这一制度能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要实现依法治国,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三、“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https://img.taocdn.com/s3/m/b94e23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e.png)
政治常用专业术语50个1.政治体系(political system)2.政府(government)3.政权(political power)4.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5.政治权力(political authority)6.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y)7.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8.政治发展(political development)9.政治变革(political reform)10.政治决策(political decision-making)11.政治过程(political process)12.政治管理(political governance)13.政治责任(political accountability)14.政治稳定(political stability)15.政治体制(political regime)16.政治制衡(political balance)17.政治参与者(political actors)18.政治支持(political support)19.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20.政治意识(political consciousness)21.政治权威(political authority)22.政治平衡(political equilibrium)23.政治权衡(political calculus)24.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25.政治实践(political practice)26.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27.政治生态学(political ecology)28.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sychology)29.政治伦理学(political ethics)30.政治社会学(political sociology)31.政治地理学(political geography)32.政治历史学(political history)33.政治教育学(political education)34.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35.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36.政治行为(political behavior)37.政治信仰(political belief)38.政治权力分配(political power distribution)39.政治改革(political revolution)40.政治运动(political movement)41.政治纲领(political agenda)42.政治议程(political discourse)43.政治竞争(political competition)44.政治权力争夺(political power struggle)45.政治权力交替(political power transition)46.政治权力转移(political power transfer)47.政治合法性(political legitimacy)48.政治参与权(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ights)49.政治权利(political rights)50.政治平等(political equality)政治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组织和管理的重要领域,它涉及领导权、管理权、决策权等方面的内容。
常用政治名词术语
![常用政治名词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952a195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e.png)
常用政治名词术语
》
1.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產主義政治意識形態下,以全民所有制经济组织作为主要社会经济结构,坚持社会公平公正,追求平等与自由的共產主義经济社会制度。
2. 共和国:一种政体,由一个中心政府及多个自治的地方地方政府组成,在政治上是多元分权的民主制度,它非常注重人民共有的权力,重视特定地区社区的特权,希望建立公正、和谐的政治环境。
3. 独裁:一种不计国民意志的统治模式,以一人或一小群人的集团为行政领导者,通过无视宪法、侵害公民权利的游击或军事暴力达成政治目的的政治形式。
4. 民权:指一个国家内公民的法定权利,这些权利涵盖了人们的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权利。
5. 大国集团:又称“大国外交”,指几个大国通过强硬外交政策,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主导作用,对重大国际事务进行协调和协调,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活动。
100个政治名词解释
![100个政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6d7cd1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e.png)
100个政治名词解释1. 政治(politics):指对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权利分配的过程。
2. 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组织结构和基本原则。
3. 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指控制政府、决定政策并影响社会的实际或潜在的权力。
4. 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y):指一套固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通常用于指导政策和行动。
5. 政治党派(political party):指一个组织或团体,旨在推动一个特定的政治议程和社会变革。
6. 政府(government):指管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机构和机构。
7. 国家(nation-state):指拥有自己的领土、政府和主权力量的地区。
8. 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指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安全交流和合作。
9. 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指国家之间制定和遵守的法律和规则体系。
10.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指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
11. 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指探究政治领域问题的哲学思考,包括自由、正义、权利、民主等概念。
12. 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指一个社会的政治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对政治事务的态度。
13. 民主(democracy):指一种政治制度,其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决策。
14. 共和制(republic):指一种政治制度,其主要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掌握政治权力。
15. 独裁(dictatorship):指一种政治制度,其由一人或一小部分人独占政治权力。
16. 政治边界(political boundary):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行政和政治分割线。
17. 民族主义(nationalism):指一群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忠诚感。
高考政治万能答题术语
![高考政治万能答题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dc03291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b.png)
高考政治万能答题术语是指在高考政治考试中,可以用来回答各种题目的通用术语或关键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考政治万能答题术语: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
3. 中国梦: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 五位一体: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 四个全面: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 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9.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
10. 人民民主专政: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11. 人民民主专政: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价值观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模式,适应中国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4. 三个代表: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
98.把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这也正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8.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
79.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80.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经由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9.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是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12.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源自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2.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23.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6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70.。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
71.民主党派从来不是单一阶级的政党,而是带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7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88.在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8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90.宗教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民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91.科学和宗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7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5.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76.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77.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
81.坚持民族平等、民主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82.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83.族的团结和没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99.迷信泛指对人和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动,破坏社会生产、妨碍社会正常秩序、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100.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是一切邪教的共同本质
101.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02.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92.宗教也曾是农民运动的旗帜,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
93.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推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三自(自传、自治、自养)的方针
94.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5.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
107.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6.我国现阶段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47.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48.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49.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103.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104.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105.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106.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59.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0.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
61.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33.在我国,国家主席并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
34.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35.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6.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7.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8.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9.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40.实行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主体,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1.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14.民主程度是指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实施的程度、状况和水平,它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1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6.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体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17.我国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54.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55.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56.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57.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58.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的核心,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50.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5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公民同违法侵权和腐败现象做斗争的法律武器
52.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53.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离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62.党建问题:⑴党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⑵突出党的思想建设。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
⑶党的组织建设最根本的是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18.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9.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0.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1.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65.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66.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67.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6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根本要求
29.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30.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32.暴力机关的存在是其他国家机关权力得以实现的保障。任何性质的国家都以暴力机关为后盾
26.在我国,凡属国家管理范围内的一切重要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直接或间接创建和决定的
27.“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28.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将享有更多的自治权)。此外,在国务院授权之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