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复习题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

、
。
连线题
水螅Biblioteka 扁形动物涡虫腔肠动物
蛔虫 门
环节动物
沙蚕 成
线形动物
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身体圆柱状,有口无肛门 身体细长如线,有口有肛
身体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
D 1、蚯蚓的身体必须保持湿润黏滑的主要原因是( )
A .有利于钻洞 B. 有利于提高蠕动速度
C C .有利于取食 D. 有利于呼吸
2、蚯蚓、沙蚕、水蛭三者共同的特点是( ) ①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②体壁由体节构成 ③生
2
(3)用手触摸蚯蚓身体的腹面,有粗糙的 感觉,这是因为蚯蚓的身体腹面长有许 多刚毛 ,蚯蚓主要依靠 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 慢的蠕动。
(4)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 的 环状体节 构成。
蠕虫动物
▪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体
壁内有肌肉,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 舒张缓慢的蠕动。
▪ 18世纪瑞典分类学家林奈将这些身 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够蠕 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动物。
2、扁形动物是一类有____无____的多细胞动物,身体____,
多数营____生活。
3、线形动物身体一般为____形,两头尖,有____有_____。
有些种类____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4、环节动物是身体由许多相似的________构成的动物。
5、蚯蚓依靠_____呼吸,靠近_____的一端是前端。
6、水螅、水母、珊瑚虫等属于______动物,涡虫、血吸虫、
绦虫属于______动物,蛔虫属于______动物,蚯蚓、水蛭、沙
蚕属于______动物。
7、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主要依靠
缓慢的蠕
动。
8、我们把身体____、左右____、无____、能够蠕动的动物统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简答及论述题1.生物分界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分界的意义?为什么五界系统被广泛地采用?2.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对动物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3.动物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为什么说它基本上反映动物界的自然类缘关系?4.何为物种?为什么说它是客观性的?5.你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物种概念,整个科学便都没有了”?6.“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7.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8.组成细胞的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化的原因。
9.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最基本的机制是什么?10.细胞质各重要成分(内质网、高尔基器、线粒体、溶酶体、中心粒等)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11.细胞核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12.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内容?初步了解研究细胞周期的实践意义?13.有丝分裂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1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15.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16.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17.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18.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9.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20.掌握各亚纲的简要特点,并通过各纲或亚纲中的一些重要种类初步了解各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1.初步了解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
22.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23.原生动物有何主要特征?为什么说它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24.原生动物的运动胞器有哪几种?它们的细微结构如何?又是怎样运动的?25.试以表解说明疟原虫的生活史,如何防治疟疾。
中考生物总复习训练动物的主要类群含解析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单选题1.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A.环带B.环节C.体带D.体节【答案】A【解析】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
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
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位置。
故选A。
2.已知绦虫和涡虫属于同一类群,它们的体形是()A.辐射对称、左右扁平B.左右对称、背腹扁平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D.不对称、梭形【答案】B【解析】绦虫和涡虫都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出现了中胚层。
辐射对称是腔肠动物的特征,A 错误。
左右对称、背腹扁平都属于扁形动物的特征,B正确。
扁形动物是背腹扁平,C错误。
扁形动物的体形是左右对称、背腹扁平,D错误。
3.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A.翅B.皮肤C.外骨骼D.细胞膜【答案】C【解析】蝉属于昆虫,生活在陆地上,为了诗经陆地干燥的环境,蝉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变成成虫,所以才有“金蝉脱壳”的说法。
故选C。
4.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A.蛇的体表没有毛,兔子体表被毛B.蛇没有四肢,兔子有发达的四肢C.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D.蛇的身体小;兔子身体大,耐冷【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如兔子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在寒冷冬季也能保持体温恒定,因此没有冬眠现象。
而蛇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寒冷冬季,外界环境的温度很低,蛇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避免冻伤冻死,有冬眠现象,C符合题意。
鲁科版生物八上无脊椎动物复习

先寄生在淡__水_螺__类__ 猪体中,再感染_淡_水___
内,成虫寄生在 内,成虫寄生 _鱼__和_虾_,类最终寄生
人或动物的血管内 在人体小肠内 在人体肝管内 。
1、蛔虫的身体 ,呈 形
2、蛔虫寄生在人体的 内,体表有 ,起__作
用。它的消化管前端有 ,后端
有 ,但内部结构 ,肠仅由____ 1
三、双壳类软体动物——蛏,识别图中结构,并回答:
1、贝壳的作用是___,贝壳、珍珠是由______分 泌的物质形成的2、外套膜的作用是___、____ 3运动器官:__,呼吸器官:__(水生)、___(陆生)。 4、摄食:通过身体后端的__ 吸入水,再通过__排出水, 在吸水和排水的过程,摄取 水中的___并排出__(同时利 用___与___进行气体交换
四、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五、(读)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蝗虫的身体分部_A_、_B_、_C_三部分。
2感觉器官:__、__集中在__部;运动器官:__、__
集中在__部,能 和 。 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
会飞的动物。3.蝗虫的__和__分节,___和___是蝗
虫的附肢,分节的意义?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1.根据结构上有无 ,将生物分为 和 动物2.水螅
的生活环境 ,水螅的体形 ,身体分出 ,分不出___
这种对称称为 ,便于感知各个方向 ,从各个方 和__
3.体壁由 层细胞构成 和 . 6
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做 ,消 化腔与 相通,食物在腔内__,5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 排出。
2
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 ,使身 体 运动,两侧或腹面有专门的 ,
3
6 5
4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 、 ,
人教版无脊椎动物练习题

人教版无脊椎动物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A. 鲨鱼B. 蚯蚓C. 青蛙D. 老虎2. 无脊椎动物中,下列哪个类群具有刺细胞?A. 原生动物B. 腔肠动物C. 软体动物D. 节肢动物3. 下列哪种无脊椎动物具有外骨骼?A. 水蛭B. 螳螂C. 海参D. 蝴蝶4. 下列哪种无脊椎动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海绵B. 草履虫C. 珊瑚D. 绿藻二、填空题1. 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群。
2.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______对称,具有______细胞和______。
3.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外有______,有的种类具有______。
4. 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具有______和______,足和触角分______。
三、判断题1. 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骨骼。
()2. 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的生物。
()3. 腔肠动物的触手上有刺细胞,可以用来捕捉食物。
()4. 软体动物的足形状都相同。
()5. 节肢动物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四、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原生动物草履虫的结构特点。
2. 简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3. 请举例说明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
4. 简述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特点。
5. 请列举三种无脊椎动物,并说明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五、匹配题请将下列无脊椎动物与其特征进行匹配:A. 海绵动物 1. 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 环节动物 2.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C. 软体动物 3. 体外有贝壳,身体柔软D. 腔肠动物 4. 体内有骨骼,体外有刺细胞E. 节肢动物 5. 身体分部,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六、名词解释1. 原生动物2. 腔肠动物3. 环节动物4. 软体动物5. 节肢动物七、分类题海绵、水母、珊瑚、沙蚕、蚯蚓、蜗牛、乌贼、虾、蟹、蜘蛛、蝴蝶、蜜蜂八、连线题A. 海绵动物 1. 淡水B. 腔肠动物 2. 潮湿土壤C. 环节动物 3. 海洋D. 软体动物 4. 热带雨林E. 节肢动物 5. 各种环境九、问答题1. 请说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无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 2 赤潮 3 4 5 6 7生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 表膜就是质膜。
( ) 2 ( ) 3面的突起物,与一基体相连,不受核的控制。
( ) 45156虫又可重新变绿。
( ) 78 ( )91011 (121314 )15 )16核偏在虫体的一边,较致密,疟色素较粗大。
( 17三、选择填空1( ABCD2( A B C3 锥虫多生活于脊椎动物的( )。
A B C D4主的纤维为食,也使宿主能很好地利用纤 维素,这种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称作( )。
A B 共栖 C D5 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物质是( )。
ABCD6( )。
ABCD7( )。
A B C D8( )所特有。
ABCD9ABC呼吸D10ABCD11( )。
A B养C营养D12 能行内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
ABCD13是.ABCD14A B C D15( )。
A B C D16是( )。
A孢子生殖BCD和分裂生殖17( )。
ABCD18( )。
ABCD19( )。
ABCD20A痢疾内变形虫D虫?第二章原生动物答案1污染程度的生物,称指示生物。
如绿眼虫可作为重度污染的指标。
2繁殖过剩密集在一起时,可引起较大面积海水变色的现象,称为赤潮。
赤潮造成水中严重缺氧而引起鱼虾和贝类大量死亡。
3 吞噬作用:变形虫等动物没有胞口,当临时的前端接触到食物时,就伸出伪足,从各方面进行包围,将固体食物颗粒裹进细胞内部,这种取食方式称作吞噬作用4 胞饮作用: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靠身体临时的前端,象饮水一样摄食液体食物的现象称胞饮作用。
5 细胞内消化:单细胞动物摄食时,随着食物也带进一些水分,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和溶酶体融合,由溶酶体所含的各种水解酶消化食物,整个消化过程在细胞内完成,此为细胞内消化。
某些6的结肠内变形虫。
7种体内的利益(彼此受益),如生活于白蚁肠中的超鞭毛虫。
无脊椎动物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无脊椎动物复习题(参考答案)一.思考题部分1.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答: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结构简单,但有由细胞质分化出的类似多细胞动物的器官,即细胞器,能执行运动、摄食等功能,具备了多细胞动物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营养:能通过虫体表面从外界直接摄取营养;有的种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呼吸:能通过虫体质膜扩散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排泄:体内代谢废物能通过质膜扩散到体外;有的种类能通过体内形成的伸缩泡排泄废物。
运动:能依靠身体上的鞭毛、纤毛或身体的变形来完成运动。
生殖:有的种类能进行二体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多体分裂生殖或孢子生殖等进行无性生殖;有的种类能进行同配生殖、异配生殖或接合生殖等进行有性生殖。
对环境的适应性:许多种类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能形成包囊,以此度过恶劣环境。
所以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2.为什么说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是一个侧支?答: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在原肠期,其内外胚层发生了翻转现象,即外层细胞被包在里面,而内层细胞被转到外面。
根据生物发生率,这种胚层翻转反映了海绵动物的进化历史,所以这种现象说明了海绵动物与其他多细胞动物没有亲缘关系,是进化史上的一个侧支。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答: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型分水螅型和水母型;有两个胚层及原始消化腔;仅有细胞和组织的分化,但尚未达到器官、系统的水平;网状神经系统。
由于海绵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只是一个侧支,是一个死胡同,而腔肠动物才是真正的双胚层动物,以后的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过这个阶段演化而来的。
因此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4.为什么说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上的一次飞跃?答:扁形动物从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两侧对称:使动物的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
【2024版人教版生物七上同步练习】2.2.1 无脊椎动物(解析版)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1节无脊椎动物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课前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预习判断检测,及时效果验收04/课堂探究课堂知识探究,全面学会知识05/分层训练基础提升拓展,突破学习任务1.知道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理解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2.了解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无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基础感知—开心预习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等。
2、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如刺胞动物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比脊椎动物多。
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等。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线虫动物:除了蛔虫,线虫动物还包括蛲虫、钩虫、丝虫等。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4、环节动物:蚯蚓、沙蚕、蛭等属于环节动物。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节肢动物:蝗虫是一种昆虫,昆虫属于节肢动物。
蜜蜂、蝉、蝴蝶、蚊、蝇等都是昆虫。
除昆虫外,节肢动物还包括蜘蛛、蜈蚣、虾、蟹等。
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无脊椎动物中常见的类群还有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如河蚌、鲍、枪乌贼、扇贝、蜗牛等;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因体表有棘而得名,常见的有海星、海蛇尾、海胆、海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周末习题
审阅:七年级生物备课组
知识回顾(识记知识点后再填写)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
(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 。
(2)结构:身体由口、 、消化腔和 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 动物,身体呈 状,体壁仅由 构成,消化腔有 。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 生活。
(2)主要特征:身体 ,有口 的 动物。
(3)举例:涡虫、 和 等。
2.线形动物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 中,有些种类 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 或 ,两头尖,有口 。
(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 等。
三、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 和 的陆地。
(2)主要特征:身体由 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
(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
(4)蚯蚓是通过 和 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
(5)我们一般根据 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靠近 的一端是 端,远离 的一端是 端。
(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 对称、无 、能 的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 和 。
四,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 , 为贝壳。
贝壳能随着 ,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 、乌贼和 等。
五、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
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b.胸部具有三对 、两对 。
c.体表有 ,其作用是 和 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 的蒸发。
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 、两对 运动。
b.呼吸:用 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 , 和触角节均分 ,体表有 。
其他节肢动物:蝉、 、蟹、 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水螅通常能捕食到与其体积相当的水蚤,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2.(2012·泰安学业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称为“环境净化装置”。
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3.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 ) A.猪肉绦虫 B.钩虫 C.姜片虫 D.肝片吸虫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蜜蜂
B.蚊
C.园蛛
D.蟋蟀
5.(2011·菏泽学业考)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
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6.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管
D.气囊
7..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
(注意:[ ]内填数字, 上填名称)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 。
(2)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它 有 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 ] ,运动 器官都着生在 。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4)蝗虫的哪些特点使其适应陆地及空中生活? 。
8.根据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根据[ ]___________的位置。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有_________的感觉。
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它们与蚯蚓的_____________有关。
(3)蚯蚓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构成,这样的动物被称为__________动物。
你能说出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一项作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