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美案》情感变化研究
谈史说戏《铡美案》
关键词 : 《 铡 美案 》;包公 包 公 是我 国著名 的历 史人 物 ,关 于他 的文 艺作 品流 传 极 广 ,
( 一 )公 正廉 明 ,一 反 旧制 。 《 宋史・ 包 拯传 》记 载 : “ 拯 立 朝 刚毅 , 贵戚 宦 官为 之敛 手 , 闻者 皆惮 之 。人 以包 拯 笑 比黄河 水 清 ,童 雅 妇女 亦 知其 名 ,呼 日 ‘ 包待 制 ’。京 师 为之语 日:关
( 二 )不 畏权 势 ,敢 于 斗争 。大官 僚张 尧 佐 的侄 女死 皇 帝的
是 怎么 回 事呢 ?就 以 《 铡 美 案 》 为例 ,探 讨 一 下这 个 问题 。先 谈 贵 妃 ,他 倚仗 着这 种 裙 带关 系 ,冠 以淮 康军 节 度使 等 四个 要职 , 这 出戏 行 成和 演 变 ,然 后分 析 为什 么 这些 公 案 都归 在 了包 公 的名 作 威作 福 ,不 可 一世 。包 拯 认 为张 尧佐 兼职 过 多难 以胜 任 ,先 后
下。
五 次上 疏弹 劾 ,终于 使这 位权 势煊 赫 的皇 亲 ,免去 了两个 职 务 。 《 铡 美 案 》 的故 事 由来 已久 ,它 与元 末 高则 诚 的 《 琵 琶记 》
另外 ,荆湖 南 路转 运 使王 逵横 征 暴敛 ,百姓 苦 不堪 言 ,逃 进 有着 血 缘 关 系 。 《 琵 琶 记 》 写 的 是 书 生 蔡 伯 喈 进 京 赶 考 ,一 去 深 山 。后来 王 逵调 到江 南 西路 转运 使 时 ,更 是变 本 加厉 。他 的不 未 归 。其 妻 赵 五 娘 在 家 吃 糠 咽 菜 侍 奉 公 婆 。及 至 二 老 去 世 ,她 法行 为 传 到 了京城 ,王逵 认 定是 洪州 地 方官 卞咸 所 告 ,于 是迫 害 又剪 发 葬 亲 。最 后在 邻居 张 大 公 的帮 助下 ,描绘 了公婆 的遗容 , 卞咸 ,并 诛连 五六 百人 ,酿成 冤狱 。包拯 闻知 ,连 上七 道奏 疏 , 怀抱 琵 琶 上京 寻 夫 ,经过 一 番 波折 ,终于 与被 迫 招赘 相 府 的丈 夫 弹劾 王逵 ,揭 露事 实 真相 。 团 圆 。这 出戏 虽然 流 传久 远 ,但 人 们 总是 对这 样 的 “ 痴 情 女子 负 ( 三 )不徇 私 情 ,执法 如 山。包 拯任 庐 州知 府 时 ,他有 个 舅 DN ”的处 理 不甚 满 意 ,于 是在 四 百年 后 ,地 方 戏 中编 演 了一 出 舅犯 了枉 法 ,他 依 法鞭 鞑 ,毫 不 留情 。 同时对 于 权 贵的 不法 行 为 《 赛 琵 琶 》, 男主 角 为陈 世 美 ,女 主角 为 秦香 莲 。所 不 同 的是 , 敢 于 秉 公处 理 。如 惠 民河 道 由于权 贵 建造 园第 ,淤塞 不 通 ,致 使 秦 香 莲上 京 寻 夫 时 ,陈世 美 不但 不 认 反而 派人 去刺 杀秦 香莲 ,秦 京城 发水 无 法疏 浚 。包 拯 当 即下令 拆 除 。有个 外 戚 凭着 地契 拒 绝 香莲 无奈 到 三 官庙 上 吊,被三 官神 所救 ,并学 习了武 艺 和兵 法 。 拆 除,包 拯 发现 地 契是 假 的 ,遂上 疏 弹劾 , 终于 拆 除 了园第 ,疏 香莲 投 军 ,立 功奏 凯 。班 师 回朝 后 ,升 堂 审 问陈 世美 ,将他 痛 骂 通 了河水 。 番 ,最 后 夫妻 团圆 。这 个剧 本 反 映 了部 分观 众 的心 理 ,使 人 出 ( 四 )严 于律 己 ,俭 朴 无 华 。包 拯 性 情 耿 直 ,秉 公 无 私 。 了一 口气 。但捏 造 了 一位 三 官神 ,最 后 还 是没 有脱 离 “ 大 团圆 ” 他 任 端州 ( 今 广 州 高要 县 )知 州时 照例 每 年要 向皇 帝 进贡 特 产端 结尾 的俗 套 。秦香 莲还 是 妥协 了 。 砚 。此事 历来 官 吏都 乘机 勒 取 ,而 包拯 决 不 多收一 砚 。 离任 时 , 辛 亥 革命 后 , 秦 腔 把 《 赛琵琶》改成 了 《 铡 美 案 》 ,剧 中 家 人包 兴 带走 一砚 ,包拯 发现 后 ,立 即责 令退 还 。 去 掉 了三 官 神 ,改 为韩 琪 杀庙 ,仗义 而 死 。 同时选 择 了包 公 出 来 ( 五 )以身 作则 , 言传 身教 。包拯 晚 年 曾 留下 《 家训 》 说 :
关于铡美案戏曲观后感
关于铡美案戏曲观后感五月一日下午2:30在蚌埠鐵路文化馆,由蚌埠铁路文体馆京剧队的票友为‘蚌埠鐵路地區慶“五一”京劇專場演出傳統名剧《鍘美案》’。
主场九百个座位远远不能满足爱好者对京剧的痴迷,省城的专业武场乐队老师也来了三位助兴。
省城的京剧基金会长和票友、周边市、县的票友去了。
对于我一个刚刚学习京剧的后来者,可以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开了眼界。
我边座的一位中年男子,对我说他对京剧不甚了解,只是曾受过他父亲的影响。
但对我释义剧情时,却象有说不完的故事。
当我们看到秦香莲唱堂会时的那段“琵琶词”,我说前几句像是昆曲,后面到象是徽句,他边看边听边自语:京昆本是一家,呵,真人不露相,京剧对他来说是不了解,可是他对我而言可算得是真人了。
那唱秦香莲的票友,全剧两小时四十五分,她从头唱作到完毕,嗓音始终如一响亮,优美,甜润。
还有那演公主的票友,听说是头次亮相大戏,可动作风韵不亚张火丁,音律色美可比王蓉蓉,可见寻常票友天资丽质是大有人在。
最令我入戏感动的是韩琪追杀秦香莲“杀庙”一场,虽演韩琪的扮相,唱都不怎么样,但情到深处不模糊,看到他自尽放走秦香莲时,我那不值钱的泪珠竟在眼眶中翻滚欲出。
全剧完毕时,献花、照相的手脚不停,散出的议人、谈戏嘴唇忙,就象是满汉全席扫尽美酒佳肴依旧乐意还存,其味不穷。
秦腔数字电影《铡美案》《十五贯》于12月22日在陕西省图馆举办了新闻会暨首映仪式,我有幸观看了这两部电影,感想颇深,在此与广阔网友分享一下!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开展,新的媒体形式不断的出现,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作为中国的戏曲艺术该如何开展,才能使这传承了上千年的艺术瑰宝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上世纪的电影《三滴血》《火焰驹》的拍摄,把秦腔带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它的影响力是舞台艺术远远达不到的!借助于高科技的最新技术,把它和古老的戏曲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戏曲未来开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最新科技的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复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
戏剧作品铡美案鉴赏
戏剧作品铡美案鉴赏
《铡美案》是一部反映官场黑暗、揭露社会问题的戏剧作品。
该剧以严密的构思、丰富的艺术手法和刻画深刻的人物形象,将人性中最丑陋、虚伪、自私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在该剧中,作者将官场黑暗、利益纷争作为主要叙事线索,通过铡美案揭示出官场中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等级分明,以及权力和金钱的滋生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和人性扭曲。
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将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社会背景等层层深化,成功地塑造了魏公子、卜世仙、刘公仪、刘公爷等鲜明个性的形象。
此外,该剧还通过铡美案中的矛盾冲突和情节变化,展示出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如道德沦丧、法制薄弱、人情世故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共鸣。
最终,铡美案所凸显的愿望成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期望,即希望社会能够改善,希望人们能够拥有尊严、正义和自由。
综上所述,通过对《铡美案》这一戏剧作品的分析和鉴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反思,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在戏剧创作方面,该剧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表达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值得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发掘。
浅论豫剧电影《秦香莲》的悲剧色彩
周晓莉浅论豫剧电影《秦香莲》的悲剧色彩戏剧《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典型代表,一直活跃在各种戏剧舞台上,虽然情节各有差异,但故事主线保持一致:讲述了秦香莲携子进京投靠三年未归的状元丈夫陈世美,岂料负心丈夫抛妻弃子,甚至想杀妻灭口保全自己,秦香莲走投无路之际,在相爷王延龄的牵线下求助包拯,包公为情所动,亲铡陈世美。
再品《秦香莲》,依旧韵味无穷。
从秦香莲以弱女子的“觉醒”身份对抗深宫时,戏剧冲突已经爆发,故事结局明晰可见,戏中所有人物都踏上了悲剧之路,谁也没有笑到最后。
一、悲剧原因《秦香莲》是中国戏剧中负心婚变母题的延伸和扩展。
戏剧产生冲突的主因是封建社会法与情、权与情的斗争冲突,在暗含杀机的冲突大网中,每个人的反抗或抵抗行为都会被无限放大,稍有牵扯都会成为斗争冲突的牺牲品,《秦香莲》中主要人物表现出的个体斗争意识都是严酷的伦理规范对人不自觉踏入断崖的戕害。
“‘富贵易妻’是封建社会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
”①背亲弃妇、另娶权门的悲剧时常发生,如《张协状元》中的张协暗剑砍杀王姑娘,《王魁负桂英》中的王魁一纸休书逼死了桂英。
秦香莲虽曾险遭陈世美杀害,但她是在反抗行动中遇到的冲突对峙,她与任劳任怨、恪守妇道的闺怨妇女的区别在于她的抗争意识和行动意志,即使秦香莲的反抗意识是被逼入绝境下的一种非自发性心理,但正是她的觉醒激发了陈世美的决绝,让世人看到当朝驸马的丑陋。
起初,秦香莲并无抗争意识,在见到陈世美之前,她怀着满腔热情和希望,未料到功成名就的丈夫会不认她和亲生骨肉,在看到享受荣华富贵的陈世美将她当成野妇人时,也没有产生反抗心理,甚至做出退让,只求“不认妻,也该认一双儿女”,直到狠心的陈世美对亲生骨肉都置之不理,秦香莲才心生怨恨。
当这种怨恨需要发泄口时,相爷王延龄的出现恰好为秦香莲提供了申冤的舞台,她在陈世美的寿诞上唱戏,哭诉苦衷,想让陈世美回心转意但无用。
秦香莲的抗争意识再次被唤醒,希望得到他人相助,为自己讨回公道,恰好王延龄的一把折扇为她送来了包拯。
铡美案唱词特点
铡美案唱词特点
铡美案是中国戏曲古典名剧之一,在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它拥有一系列著名的唱词,其特点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铡美案的唱词风格既传统又现代,既有古典的艺术魅力又向现代文化融合。
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将古典抒情和流行音乐的现代元素完美结合,成为传统戏剧中的一种精神实体。
此外,铡美案的唱词极富节奏感,既有传统戏曲的快歌,也有缓歌,每一首曲子都充满了戏曲风情。
旋律醇美,与旋律相得益彰,情节曲折,有助于把握故事的脉络。
唱词中的每一句歌词都具有感染力,令观众有种融入到故事里的感觉。
此外,铡美案中歌词的语言鲜明而简洁,充满了温情和感性,而且非常具有感染力,不管是古典还是现代的唱词,都充满了能够触动观众心灵的情感。
另外,铡美案的唱词还有一个特点,创作者常常使用这种词特点,将古典语言、习俗、文化传统与当代语言、习俗、文化融合在一起。
从而使唱词既具有传统特色又能够融入现代文化。
总之,铡美案的唱词风格既古典又现代,尤其能够勾起全国观众的思绪,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意趣。
其唱词的特征包括:音乐节奏感强,抒情性强,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传统和现代特色相结合,古典与当代语言、习俗、文化相融合等。
由此可见,铡美案的唱词引领着中国古典戏剧的风尚,受到国人的广泛赞誉和热烈欢迎。
- 1 -。
浅议《铡美案》的故事转变
浅议《铡美案》的故事转变作者:李平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6期【摘要】《铡美案》是一出传唱千百年来都备受观众喜爱的戏曲传统剧目,由于它反映的是一个极其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因此也就赢得了广大的观众的追捧,主要讲述的是:陈世美高中状元,贪恋富贵,招亲驸马,不认前妻,指示韩琦谋杀前妻,最终被包拯处死的故事,也使得了陈世美成为了“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代名词。
本文就《铡美案》故事的渊源考据分析历程与原因特点【关键词】《铡美案》;《百家公案》;《赵贞女蔡二郎》;陈淑美;《抱琵琶》;《赛琵琶》《铡美案》在中国戏曲中剧目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一直活跃在京剧、豫剧、秦腔、评剧、川剧、大平调等剧种的舞台上,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现在《铡美案》剧目的流传地点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陕、晋、豫、鲁、川等地区,其他地区很少有剧种传唱,尤其之湖南和湖北地区更是少见。
《斩美案》从故事的初现到最终的完善前后经历了700余年,经历了个时代文人的创造与发展,最终于民国初年形成现今版本。
一、《斩美案》历程发展早在宋朝年间的话本《赵贞女蔡二郎》中就有了关于书生赶考高中状元不思归家,发妻领着孩子千里寻夫的情节,经过高明的《琵琶记》的发展使得了故事中背亲弃妇最后遭雷劈死的蔡伯喈变为了全忠全孝的形象,而到了明万历年间的《百家公案》又对其进行了新的诠释,把主人公蔡伯喈改成了陈世美,赵贞女也改成了秦氏,而又加入的包拯这一人物,使得现今《斩美案》的主要人物都已出现,可以说陈世美的主要故事情节到此已经基本完备;随后的对于“陈淑美的冤案”也是基于在《琵琶记》的基础之上改编而形成的《秦香莲抱琵琶》,而后在清中期也出现了与《斩美案》故事相近的两个剧目:《抱琵琶》与《赛琵琶》;总体而言:虽然说故事的细节与名称不同,但是主要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主要情节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是一种变化与发展。
二、故事版本与现今《斩美案》的不同首先:人物安排的不同,《赵贞女蔡二郎》与《琵琶记》虽然在其主要的故事情节上相同与想通,但是不同之处也很鲜明,主要人物的不同,《赵赵贞女蔡二郎》与《琵琶记》的主要人物还是蔡伯喈与赵贞女,再者包拯这一人物还没有出现;在《抱琵琶》与《赛琵琶》都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丞相王彦林,而在《斩美案》这是把这一人物进行了弱化而刻意强化了包拯。
铡美案唱词特点
铡美案唱词特点
《铡美案》是由美国著名音乐制作人史蒂芬斯诺克森创作的一首流行音乐。
它的歌词深入描述了一段充满爱情和悲伤的故事,配合着激情洋溢的旋律,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段美好的旋律中。
《铡美案》的歌词描述的是一个年轻的爱情故事,男主角经历了一段令人悲痛的分离,但他仍然坚持爱情。
歌词中有一段“我会等你,当你改变心意时,我会立即来到你身边”,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坚定信念。
歌曲中的抒情语气渲染的淋漓尽致,抓住人心,使人细品这段持久而倔强的爱情。
歌曲的旋律动人,采用的乐器吉他、小号、架子鼓等,旋律中有轻松活泼,也有沉郁抒情,表现出诉说着男主角内心深处感受的不同色彩。
音乐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明显。
而且旋律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摇滚风格,旋律结合着精致的鼓点,令人叹为观止,表现了史蒂芬斯诺克森非凡的音乐才能。
此外,史蒂芬斯诺克森还通过精细的和声技巧来表现歌曲的情绪,歌词的表现力也很强,整首歌歌词风格明显,有的慢有的快,很好地展现了男主角思绪中的种种感受。
总之,《铡美案》是一首流行音乐,表达的是一个坚守爱情的故事,旋律激情洋溢,歌词表现力强,抒情语气悠扬,并融入了摇滚元素,节奏感明显,通过和声技巧表现情绪,史蒂芬斯诺克森令人叹为观止的创作才能体现无疑。
这首歌也一直受到众多歌迷的喜爱,被称为一首经典的流行音乐,成为了美国流行乐坛的经典金曲。
_铡美案_故事的渊源流变与演进规律_冯文龙
花部戏在民间演出, 是在长期流变中逐渐成熟 的。 《铡美案》亦不例外,焦循所记《赛琵琶》亦是此过 程中之一阶段。 《铡美案》的形成,一方面借鉴了过去 的 包 公 故 事 ( 话 本 小 说 集 《 百 家 公 案 》), 另 一 方 面 则 继承了“琵琶戏”(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情节。
一、《铡美案》在人物上对《百家公案》的继承 据 程 毅 中 《< 包 龙 图 判 百 家 公 案 > 与 明 代 公 案 小 说》及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百家公案》是明 代较早的公案小说集,最早有《全补包龙图判百家公 案 》, 有 万 历 二 十 二 年 (1594) 与 耕 堂 刻 本 , 后 有 万 历 二 十 五 年 (1597) 万 卷 楼 刻 本 《 包 孝 肃 公 百 家 公 案 演 义》,即前书的修订本。 《百家公案》第二十六回题为《秦氏还魂配世 美 》,与 《铡 美 案 》情 节 是 极 为 相 似 的 , 其 后 小 说 叙 秦 氏被陈世美派人杀死,其子女疆场立功,秦氏还魂, 母子三人于包拯处状告世美,包拯面奏皇帝,将世美 充军发配。 尽管情节有出入,但《铡美案》中的主要人物:负 心书生(陈世美),结发妻子(秦香莲、秦氏)、清官(包 拯)都已出现于小说中,可见两者的渊源是极深的。 “陈世美”的形象,并非“冤案”,而是源自明代话本小 说,换言之,源自民间长期流传的故事。 二、《铡美案》在情节上对琵琶戏的继承 《铡美案》对《百家公案》的继承主要是在人物姓 名上,其主要的故事情节,亦渊源有自。 书生赶考不 归,发妻抱琵琶赴京寻夫的情节,在高则诚的《琵琶
豫剧铡美案读后感
豫剧铡美案读后感
先说说这陈世美吧,以前就老听人说他是个负心汉,这一看豫剧里的演法,那家伙,真是恨得人牙痒痒。
想当初他也是个穷书生,秦香莲陪着他吃苦受累,给他生儿育女,结果呢,一朝高中就变了心。
这就好比现在有些人,一有点小成就就忘了本,把自己的糟糠之妻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真不地道。
你说他咋就能狠下心来不认自己的老婆孩子呢?这心是铁打的还是咋的?
再看看秦香莲,那是一个可怜又可敬的女子。
她千里迢迢来寻夫,满心以为能过上好日子,哪知道等待她的是这样的结果。
她在公堂上哭诉的时候,那声音、那表情,真的是把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人的委屈、愤怒还有无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就想啊,在那个年代,她得多无助啊,可她还能那么勇敢地去和陈世美对抗,就冲这点,她就是个女中豪杰。
包拯包大人在这戏里可太帅了。
他那铁面无私的劲儿,真让人拍手称快。
不管陈世美有多大的权势,有多少人来说情,他就认准了一个理儿,那就是要为民做主。
他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时候,我都想站起来给他鼓掌。
在现实生活里,要是多一些像包拯这样的人就好了,那些欺负人的、做坏事的就不敢那么嚣张了。
铡美案开封府表演观后感
铡美案开封府表演观后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引言2.铡美案剧情介绍3.铡美案表演分析4.个人情感体验5.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铡美案是包公故事中的一个著名案件,讲述了一个陈世美为了追求名利,抛弃了原配妻子秦香莲。
包公经过调查,最终揭露了真相,将陈世美绳之以法。
铡美案的故事在文学、戏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影响,也成为了包公形象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铡美案剧情介绍铡美案的剧情围绕着陈世美追求名利抛弃原配妻子秦香莲的故事展开。
包公在审理案件时,发现了疑点,经过深入调查,最终揭露了陈世美的真实身份,并判处他死刑。
在这个过程中,包公展现出了公正廉明、不畏权势的形象,也表现出了对原配妻子的深深同情。
三、铡美案表演分析铡美案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戏曲、话剧、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观看铡美案开封府表演时,我被演员们的精湛演技所折服。
他们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了包公、陈世美、秦香莲等角色的性格特点,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故事中的人物。
同时,表演还通过音乐、舞美等手段,营造出紧张、悬疑的氛围,让观众更加投入地观看剧情。
四、个人情感体验在观看铡美案开封府表演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
在包公的帮助下,秦香莲最终得到了公正的审判,这也让我对正义和公正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时,铡美案的表演也让我对爱情和家庭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陈世美为了名利抛弃原配妻子,让人不禁思考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铡美案不仅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家庭和爱情的故事。
五、结论铡美案开封府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个表演,我不仅了解了铡美案这个经典案件的故事情节,还对包公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铡美案的表演形式多样,演员们的精湛演技和舞美的设计都让人印象深刻。
铡美案不仅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家庭和爱情的故事。
目录(篇2)1.引言2.剧情简介3.演员表现4.观后感5.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铡美案是一部讲述陈世美与秦香莲婚姻悲剧的戏剧。
铡美案开封府表演观后感
铡美案开封府表演观后感【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一、引言1.介绍所观看的剧目。
2.概述观后感的意义和价值。
二、剧目的表现力1.分析剧目的主题和情节。
2.评价剧目的艺术风格和视觉效果。
3.评价演员的表演水平。
4.描述剧中角色的塑造和刻画。
三、观后感的深度和思考1.分析剧目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
2.评价剧目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3.阐述观后感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
4.讨论剧目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现象。
四、结论1.总结观后感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2.强调观后感的意义和启示。
篇1正文铡美案开封府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戏曲作品,讲述了陈世美与秦香莲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与道德的冲突。
观看这部剧让我深感震撼,对人生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剧目的表现力非常出色,通过精美的舞台设计和生动的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故事的情节和情感。
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到位,特别是陈世美和秦香莲的角色塑造非常立体,让观众可以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演员们的唱腔和舞蹈也非常优美,让整个剧目更加生动有趣。
在观后感的深度和思考方面,铡美案开封府也做得非常好。
这部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还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现象。
例如,剧中陈世美在官场上的种种行为,揭示了官场上的腐败和不公,让人深思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剧中秦香莲的坚韧不拔和爱恨分明也启示着我们如何去追求真善美。
篇2 目录1.引言2.铡美案的故事背景和情节3.铡美案的表演形式和演员表现4.观众的观后感和评价5.总结篇2正文一、引言铡美案是中国传统故事中的一种,讲述了一个名叫陈世美的贫穷书生,通过考试成为官员后,抛弃了原配妻子秦香莲和孩子,并与公主结婚。
然而,最终被揭露并被处决的故事。
铡美案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流传已久,被多次改编成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
二、铡美案的故事背景和情节铡美案的故事发生在宋朝时期,陈世美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并被皇帝赐婚给公主。
然而,在成亲前,他抛弃了原配妻子秦香莲和孩子,并与公主结婚。
铡美案唱词特点
铡美案唱词特点
《铡美案》是一首精彩的原创歌曲,它的歌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故事:唐大宗李德拔对审案的果断和正义,把被诬害的明玉公主从罪案中拯救出来。
这首歌的歌词写得非常精彩,充满了意念,充满了细节,用词精准,把故事描述得精彩绝伦。
歌词开头就用雷电的声音冒出,暗示着以后出现的审判将会有严峻的调节,使人惊叹不已:“牛僧院炎审李庭,细品案物笔下行,抗罪辩良将故事,一句活下英雄人”。
歌词就像一个电影剧本,用词贴切,能够给人以充分的印象。
它讲述了李大宗洞悉有人作假,耗费大量精力,才把谎言揭破,把公主拯救出来。
从未见过书简,也从未听过谎言,从未见过断案,也从未想到定谋,用歌词表达出那深沉的挑战:“临堂会,九十九道裁判,判官论证书章间,真假两可能,将无法明确”。
歌词还讲述了明玉公主勇敢的形象,以及李大宗的英勇之举:“苍天尊者有真义,明玉获救已在诗,认辩碧云坚信义,宣法上留神做指。
”这些表达出了铡美案中充满激情和忠诚的情绪,令人感动。
歌词的修辞手法很有特点,运用了很多典故、成语和比喻,使歌曲具有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妙案铡美全新领,一别青春一分析,审美辩良在细查,九十九个审判”。
歌词中还有几句话,对人们深入思考:“英雄伸冤把义做,智者洞悉无偏颇,正义获得必相随,公道会在最后追”。
这些意象丰富的歌词,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正义的认识,让人们珍视审案的正义。
《铡美案》这首歌,通过其独特的歌词来传达了一个古老而又生动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正义的热爱和智慧。
它用词精准,把案件背后的情感及思想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把历史上最受尊重的审判官李德拔和最受尊崇的明玉公主表现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动不已。
关于铡美案的书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铡美案的书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铡美案进行简要介绍,概括案件背景和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以下是一个概述部分的写作示例:概述铡美案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社会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它是一个关于正义与公平的故事,一场对社会伦理观念的思考。
铡美案发生在一个充满争议的时刻,社会对于权利与利益的边界界定越发凸显。
该案件涉及到了道德、法律、人情关系等多个层面,令人不禁思考:在这个充满诱惑与欲望的现代社会,人们是否还能坚守内心的正义与良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铡美案进行剖析与评价,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该案件带来的影响与意义。
首先,将会回顾这一事件的背景,揭示其发生的社会原因和影响。
接着,将会详细介绍铡美案的案情,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还原真实的故事情节。
最后,将会对铡美案进行全面评价,结合相关的法律、道德以及社会伦理等因素,探讨其对社会的反思与启示,并展望对未来的影响。
通过对铡美案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切身感受到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困境和价值观的多样性。
仅凭法律和道德标准或许难以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在每个人的内心中建立起对公正与正义的高度敏感,并为之负责任的行动。
通过这篇书评,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社会伦理观念的深入思考,并为我们未来的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以下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引言部分为整篇文章的开端,旨在概述文章的主题和目的,并明确文章的结构。
在引言中,我将对铡美案进行简要的介绍,提供案件的背景信息和重要性,同时说明我撰写这篇书评的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将对铡美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述。
首先,会对铡美案的背景进行介绍,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当事人的背景等。
接着,将详细介绍铡美案的案情,包括案件的经过、证据和审判结果等方面的内容。
铡美案唱词特点
铡美案唱词特点
铡美案的唱词特点在华语乐坛中一直受到广大乐迷的关注。
他们把铡美案的唱词归属于“押韵复述歌词”,这种新的风格的歌词特点对于更容易被现代乐迷所接受和热爱而言,是非常令人惊讶的。
铡美案的唱词有着显著的押韵特点。
他们喜欢在歌曲中融入大量的押韵,使得歌曲变得更加细腻、更有感染力。
此外,他们也会使用押韵来营造出一种幽默、温柔的气氛,从而让人感受到歌曲对人类生活中美好的描绘。
另一个特点是铡美案的歌词善于复制,在不同的歌曲中,他们会重复出现同样的内容,但每次的诠释都是不同的,它们的歌词充满了想象,融合了不同的文字,让歌曲变得更加特别。
同时,铡美案的歌词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他们善于用鲜活的形象和贴切的语言来表达出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挑战、困境、情感等,让人感受到歌曲中的人生哲理和出发点,深受乐迷们的喜爱。
总的来说,铡美案的唱词具有显著的押韵、复制和感染力特点,是近年来华语乐坛中被越来越多乐迷接受和热爱的新型风格之一。
它的歌曲丰富多彩、充满着不同的文学想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歌曲中的人生哲理,而且也诠释出现代生活中不同的挑战和困境,使人产生共鸣。
正是这些独特的歌词特点,让铡美案成为现今乐坛中一道独特且耀眼的风景线。
- 1 -。
三看《铡美案》.doc
乡戏情缘济源李福祥自幼看的是乡戏,年近花甲,对乡戏仍情有独钟。
双息日,适逢邻村荆王庙会,新乡第一豫剧剧团莅临演出。
这样高规格的,咱可是第一回赶上。
早早地吃罢晚饭,便和妻子一起,踏着溶溶的月色,向露天戏场赶去。
远远地一声泣诉,“冤枉啊——”。
那么耳熟,又有那么渺茫。
我心里一阵悸动。
于是,远去的乡戏便在记忆的屏幕上清晰起来了。
儿时,故乡的庙会在七夕前一天就拉开了帷幕。
白天,看了一会儿戏,便经不住地摊上瓜果的诱惑,软磨硬缠地向母亲讨了几分钱,解馋去了。
夜色降临,牛郎织女依旧隔河相望。
大王庙院內的汽灯早已亮了起来。
三通锣鼓,那好看耐听的乡戏便在悠扬的笙弦奏鸣中上演了。
那时,全然不懂。
只是傻傻地趴在戏台边,看白脸黑脸来去,听秦香莲凄切喊冤……看到虎铡落下、陈世美人头落于铡刀外时,我是尖叫了一声的,险些掉下戏台。
台下却是一片叫好声。
此后,田间地头,街谈巷议,听大人说包公的铁面无私,听人们骂陈世美的忘恩负义,我才大致通晓了一些剧情。
第二次看这出戏已是人到中年,我和妻带着孩子走了十几里的山路,到乡所在地去赶集。
那是故乡一年一度的三月十八会,人山人海的。
卖杈把扫帚牛笼嘴的,买卖猪娃的,叫卖油条油馍冰糖葫芦的,卖成衣布匹的……洛阳,阳城的,南腔北调的,说唱算卦的……我和妻儿在人群里一步一挪的,挤累了,肚子也叫唤起来了,便买了两角钱的油馍(六个),踅到戏台下,边吃边看,那也不知演到何处,但有那么几句我和妻子却听得分明——“吃饭还是家常饭,穿衣还是粗布衣,知冷知热还是那结发的妻”。
听到此处,我和妻会意地相视一笑,那几句戏词便镌刻在我俩的记忆深处去了。
每每俩人磕嘴拌牙时,它便成了灭火器,夫妻间的润滑油。
说真的,那次赶集,那次歇脚,最难忘的还是那几句戏词。
说来蹊跷,以后开始办身份证,妻把她名字“香莲”中的“莲”字的草字头去掉了。
我问起缘由,她笑而不答。
后来,她不经意中说了出来,我怕遇到陈世美。
我大叫“坏了”“坏了”,这次该她莫名了。
《铡美案》情感变化研究
亦柔亦刚真铁面[摘要]《铡美案》这出剧目是观众广为熟知和喜爱的传统骨子老戏,因其剧情惩恶扬善,戏剧矛盾性强所以至今仍久演不衰,这出戏最为精彩的环节是在末场中描写包拯力抗强权,秉公执法,怒斩陈世美的剧情。
我就我学习这出戏的一点感受,从剧目的戏情戏理和表演手法等方面对包拯在这出剧目中的情感变化做一浅见的描述。
[关键词]《铡美案》情感变化《铡美案》,出自曲剧《琵琶记》,京剧取白《秦香莲》中一折,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
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士,今湖北丹江口人)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
丞相王延龄怜之,试图让秦香莲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间弹唱以助破镜重圆,不成。
王延龄授秦香莲纸扇,暗示其到开封府告状。
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终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
令秦与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
皇姑、太后闻讯阻刑,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的故事。
在京剧铡美案中包拯得知此案后是先劝陈悔悟认亲,也就是广为熟知的那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包拯再三相劝陈执意不认,包拯才决心按律执行。
这里主要说一下末场中包拯从刚正不阿到有意屈服强权再到坚定信念正法陈世美的那段表现情绪变化的[西皮散板],这段中包拯与国太皇姑为代表的皇权派在对案情是秉公执法还是徇私忤逆上产生了巨大矛盾,包拯一直坚持不变,直到国太唱到“我死在开封你们谁敢承担”时,包拯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国太,掌权者的母亲,一个执法者怎么去抗衡立法者?包拯百般无奈,选择了赠银安抚秦香莲屈服,在剧情上这里是到达了全剧最引人寻味的环节,让我们舍身处地的想一想,在掌权者的巨大压力下无论何人都无法抗衡,谁又会为个素不相识之人惹恼权威呢?包拯这个人物如果一味“铁面”可能不会使观者产生多么强烈的共鸣,戏曲的表演手法中就有逢高必下,逢快必慢的要领口诀,对于舞台人物个性的表现手法也相同,想表现他的铁面无私也就必须展现他寻常人的另一面,这样才更有血有肉,让观众相信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非课本读物中的虚幻角色,从而更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京剧《铡美案》
京剧《铡美案》——京剧《铡美案》之《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一、教案背景:《多彩的京剧行头》是人教版六年级《多彩的的京剧行头》单元中的欣赏课。
本课为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阅读并了解教材中所介绍的京剧知识,建议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
2、会背唱《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唱段。
二、教学课题:《多彩的京剧行头》三、教材分析:《多彩的京剧行头》是以传统京剧唱腔《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为主要内容,从中认识传统京剧中所包含的行头及表演的动作。
这段唱腔是包拯审判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唱段。
唱段开头的导板高亢有力,表现了公堂上威严肃穆的气氛和包拯刚直正义的威慑力量。
随后四句用西皮原板演唱,表现了包拯用平静缓和的情绪对陈世美好言相劝的形象。
至“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这句时,速度减缓,好像在试探、观察陈世美的反应。
随后,见陈世美态度恶劣,便在劝导中带有了训斥责问的口吻,唱腔的速度还原、句逗缩短、节奏紧凑,好像包拯开始激动起来。
包拯用激烈的言词、激动的情绪,历数陈世美的罪状。
这部分唱腔节奏紧凑、一字一板,演唱得铿锵有力。
最后,唱段在坚定的散板中结束,表现了包拯愤怒、蔑视、除恶务尽的决心。
教学目标:1、充分利用计算机上网学习的手段,了解和初步掌握戏曲行头的基础知识。
2、通过听赏、感受传统京剧的唱腔韵味,增强对国粹的喜爱。
3、通过欣赏、演唱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进一步感受京剧中裘派的演唱风格。
4、初步学会京剧演唱过程中水袖的基本动作:单提袖和双提袖,模仿京剧唱段的动作,体验京剧唱腔的韵味。
教学重点:1、运用计算机上网的学习手段了解京剧的行头。
2、模仿裘派的演唱风格、水袖的基本动作表现《铡美案》。
教学难点:掌握水袖的基本动作:双提袖四、教学过程:(一)感受情境,自然入境1、导入:师生问好。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会了京剧《铡美案》的唱段、了解了剧情,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出示课件---多彩的京剧行头。
时间:1分钟2、吊嗓练习:老师范做并指导学生。
亦柔亦刚真铁面——浅谈学演《铡美案》情感变化之感受
亦柔亦刚真铁面——浅谈学演《铡美案》情感变化之感受
王子洋
【期刊名称】《商情》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铡美案》这出剧目是观众广为熟知和喜爱的传统骨子老戏,因其剧情
惩恶扬善,戏剧矛盾性强所以至今仍久演不衰,这出戏最为精彩的环节是在末场中描写包拯力抗强权,秉公执法,怒斩陈世美的剧情。
我就我学习这出戏的一点感受,从剧目的戏情戏理和表演手法等方面对包拯在这出剧目中的情感变化做一浅见的描述。
【总页数】1页(P215-215)
【作者】王子洋
【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京剧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5
【相关文献】
1.剑气箫心亦刚亦柔--龚自珍诗歌审美风格简论 [J], 颜广明
2.亦刚亦柔亦情亦理——谈视觉笔记中线条的运用 [J], 林伟
3.亦真亦美亦实亦融感受Octave(八度) HP500SE胆前级、MRE130单声道
后级与Wharfedale(乐富豪)旗舰Airedaie Heritage音箱的精彩组合 [J], 朔奕;张嘉龙(摄影)
4.亦刚亦柔,真俊杰——记著名电影导演翟俊杰 [J], 幸福
5.亦刚亦柔真俊杰(下) [J], 幸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铡美案读后感
铡美案读后感《铡美案读后感》嘿,朋友们!你们知道《铡美案》这个故事不?我看完之后,那心里头可是像翻江倒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呢!故事里的陈世美,一开始多让我羡慕呀!他有才有貌,还中了状元,这得多厉害呀!我当时就在想,他的家人该多骄傲,多开心啊!可谁能想到,他后来居然变成了一个大坏蛋!他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竟然抛弃了自己的妻子秦香莲和一双儿女。
这怎么能行呢?秦香莲多可怜啊,辛辛苦苦地操持着家,照顾着老人和孩子,等着丈夫归来,结果等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这就好比你满心欢喜地等着一颗甜果子成熟,最后却发现是一颗苦果,多让人难受啊!陈世美娶了公主,过上了好日子,可他的良心难道不会痛吗?我真想问问他,难道权力和财富就比家人还重要吗?他怎么能这么狠心,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不要了呢?再说秦香莲,她真的太勇敢,太坚强啦!面对陈世美的抛弃,她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去寻找真相,为自己和孩子讨回公道。
这一路上,她肯定吃了好多苦,受了好多委屈。
换做是我,说不定早就被困难打倒了,可她没有!她就像一棵在风雨中依然挺立的大树,坚韧不拔。
还有包拯包大人,那可真是正义的化身!他面对陈世美的权势,一点都不害怕,坚决要为秦香莲做主。
他的那股子正气,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就在想,如果世上多一些像包大人这样的官,那该多好啊!当包拯要铡陈世美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啦!我紧张得手心里都是汗,心里不停地喊:“铡了他!铡了他!” 陈世美这样的坏人,就应该受到惩罚!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人不能忘本,不能被利益冲昏头脑。
不然,就会像陈世美一样,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我们要像秦香莲一样勇敢,像包拯一样正义。
朋友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我觉得《铡美案》这个故事,真的太有教育意义啦,咱们可不能学陈世美,得做个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亦柔亦刚真铁面
[摘要]《铡美案》这出剧目是观众广为熟知和喜爱的传统骨子老戏,因其剧情惩恶扬善,戏剧矛盾性强所以至今仍久演不衰,这出戏最为精彩的环节是在末场中描写包拯力抗强权,秉公执法,怒斩陈世美的剧情。
我就我学习这出戏的一点感受,从剧目的戏情戏理和表演手法等方面对包拯在这出剧目中的情感变化做一浅见的描述。
[关键词]《铡美案》情感变化
《铡美案》,出自曲剧《琵琶记》,京剧取白《秦香莲》中一折,北宋年间,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状元,被招驸马。
其家乡连年荒旱,父母去世,妻子秦香莲(湖广均州人士,今湖北丹江口人)携儿女进京寻夫,闯宫遭逐。
丞相王延龄怜之,试图让秦香莲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席间弹唱以助破镜重圆,不成。
王延龄授秦香莲纸扇,暗示其到开封府告状。
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韩终放走秦香莲母子,自刎,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
令秦与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
皇姑、太后闻讯阻刑,包拯不顾,铡死陈世美的故事。
在京剧铡美案中包拯得知此案后是先劝陈悔悟认亲,也就是广为熟知的那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包拯再三相劝陈执意不认,包拯才决心按律执行。
这里主要说一下末场中包拯从刚正不阿到有意屈服强权再到坚定信念正
法陈世美的那段表现情绪变化的[西皮散板],这段中包拯与国太皇姑为代表的皇权派在对案情是秉公执法还是徇私忤逆上产生了巨大矛盾,包拯一直坚持不变,直到国太唱到“我死在开封你们谁敢承担”时,包拯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国太,掌权者的母亲,一个执法者怎么去抗衡立法者?包拯百般无奈,选择了赠银安抚秦香莲屈服,在剧情上这里是到达了全剧最引人寻味的环节,让我们舍身处地的想一想,在掌权者的巨大压力下无论何人都无法抗衡,谁又会为个素不相识之人惹恼权威呢?包拯这个人物如果一味“铁面”可能不会使观者产生多么强烈的共鸣,戏曲的表演手法中就有逢高必下,逢快必慢的要领口诀,对于舞台人物个性的表现手法也相同,想表现他的铁面无私也就必须展现他寻常人的另一面,这样才更有血有肉,让观众相信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非课本读物中的虚幻角色,从而更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后面听到秦香莲谠‘官官相互有牵连”以致对天长怨时包拯最终决议必斩陈世美,这从强到软再从软到强的起伏,使得观众更容易体验在面对皇权压力下包拯决断的不易和最后决断的意志,更显其铁面无私的真性情。
从戏的角度来说这段表演方式更是令人入木三分,以我所学习的裘派(即裘盛戎先生)对这段的表演处理为例,在国太“我死在开封你们谁敢承担”后包拯背朝观众一惊,在“嘣噔仓”中转身面朝观众,双手捋满(胡子),起[西皮散板],过门不同于其它西皮散板过门,而是更加有感情能表现人物思想变化过程的韵律,在过门中双
手两搓,做无奈式,起唱“皇家的官司难了断,此事怎能两周全”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此时的包拯被逼到了两难之境,要么徇私要么犯上。
裘先生在这两句唱法上是轻声慢出,是在表达内心的想法,尤其是“皇家的官司”中的“官”一字上用了个婉转的小鼻音来修饰,让人觉得更加细腻寻味,犹如心声般。
“难了断,此事怎能两周”稍快,表现出无可奈何。
接唱“看过俸银,三百两”,这句是对王朝说的话,所以声音稍是放开,在“看过俸银”后有个稍是停顿,然后出“三百两”,这里裘先生确实唱出了个“逗号”的感觉,我理解是在他在思索一个可以弥补秦香莲的一个经济上的数字,三百两俸银,是包拯的一年俸禄,在面对这样局面时可能也只有这样能让自己稍是心安了吧。
王朝取银上,包拯唱“将银交与秦香莲”在“香”字归鼻音,稍停顿,出“莲”字同时摆手示意王朝去送银,小细节中包拯的无可奈何不以言表。
王朝赠银遭拒后包拯亲自送银“这是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教子南学把书念,千万读书莫做官,你爹爹倒把高官做,还的一家不团圆,带领儿女回家转”。
这几句词从书面上看就能看出包拯此时是多么的难耐,在高官皇权的威逼下,铁面也不得严明,告诫英哥冬妹高官虽做,旦妻离子散不得团圆,做官有何意,也映射自己虽未高官不能为民办事的无奈,和对官场的种种不情愿的烦感。
这里包拯整个人物到达了故事矛盾性的顶点,完全不会出自铁面无私包青天口中的唱词,却出现了,是多么的纠结和凄凉。
这段唱腔和表演更是令人触
及心底,开唱前呼唤“香莲”是低声的带着同情和劝说的语气,“这是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拿回家去度饥寒”这句中两断强调“回家”和“饥寒”两词,“回”字稍落音,紧出“家去”两字,因是第一次对香莲提及回家之事,这样唱出来让人觉得回家这个词是包拯不想出口的一件事,“饥寒”二字唱的阴阳有致,“寒”字更是归音轻收,听起来如同寒气实至一般,对香莲如嘱咐般说“教子南学把书念”转面对英哥如教诲般说“千万读书你莫做官”,在“念”字后拉个小长音,待等看到莺哥,拍着孩子的头唱到,强调“千万”两字,在“做”字上用个小“嗖音”近似于无奈的哽咽一般的唱出这句嘱托,过门中拖着英哥的下腮亲切的观察这个可怜的孩子,“你爹爹倒把这高官做,害得你一家不团圆,带领儿女回家转。
”前面一直的嘱咐莺哥低声训道,“家”字稍长带出“不团圆”三字铿锵有力的唱出了此时心中的无可奈何。
整个感情流露的婉转一幕在“带领儿女回家转”为一个句号,只到香莲哭嚎般的“杀了人的天”后包拯的那句“回来”,才真正意义的回到了人们心目中的包公形象。
铁面无私,力抗强权,怒铡陈世美。
整个片段在裘盛戎先生及其同仁的精心设计下使包拯整个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情感变化更为鲜明,作为后辈的我,在裘先生亲传弟子东北明净姚撼岳先生的精心传授下得以对裘派艺术和其表演手法和对感情的处理方式得以窥见一斑,当然京剧流派中亦有金,郝,麒,南派李桂春等,都演此戏,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俱堪称
经典。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以上仅为我对裘派《铡美案》的一点见解,希望读者多提宝贵意见。